
出席工商早餐會!陳建仁談調漲電價:迫不得已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日參加工商協進會早餐會。陳建仁致詞時表示,俄烏戰爭之後,各國都調漲電價,台灣能源仰賴進口,調漲電價不得已,政府仍考慮顧民生與產業,衡平設計電價調整方案,透過政府企業與民生的共同調適,能夠度過這波全球性能源飆漲的風暴。因應經濟變局,對國內經濟社會不利影響,新內閣的任務減輕人民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調整產業體質、維持經濟動能。行政院已經展開全面建設,強化經濟社會韌性,並且經濟成果與全民共享。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國際政經變數仍很多,今年台灣邁向疫後復甦的關鍵年,落實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與全民共享,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促進內需的功效,並且推動產業、中小企業升級與基礎建設強化、擴大公共運輸補貼,加速吸引觀光客來台確保成長動能,提升中長期發展韌性。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圖/報系資料照)工商協進會30日舉行「工商早餐會」,由理事長吳東亮(右)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共同主持。會中就經濟發展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與溝通,協助政府規劃經濟政策,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圖/報系資料照)主計總處預估,疫後特別預算實施後,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2.5%,為了推升經濟發展動能,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驅動投資;並且推動核心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鞏固台灣產業在世界科技的關鍵領先地位。其中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積投資就超過2.3兆元,創造就業機會14.4萬個,去年僑外資來台投資133億美元,年增率78%,創15年來最高,也寫下歷史第三高,證明國際投資人對台灣高度信心。這次百年大疫,民眾的努力,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政府與民間同心協力,防疫成果讓國際驚艷。2019與2020年的經濟成長也是世界上居於領先的定位。這次大疫顯示了生醫產業的重要性,印證生技與醫療對於國家安全的戰略地位,政府持續推動生技產業發展、新興醫療戰略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希望可以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台灣曾一年最高1200萬觀光人次,面對疫後觀光旅遊潮,政府將加速推動吸引國際觀光客方案,希望今年達到600萬人次目標,明年可以回到1200萬人次來台的水準。淨零轉型方面,政府公布淨零轉型路徑及策略,立法院也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等,將淨零碳排入法。政府預計4年投入743億元,不僅關係到國家競爭力,也影響整個環境永續政府也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發展,去年再生能源發展電量已經200億度,占全年電力的8%,歷史的新高,包含光電、離岸風電機都有很大的發展,未來政府加速綠能進程,以有效降低空汙與減碳目標。俄烏戰爭之後,各國都調漲電價,台灣能源仰賴進口,調漲電價不得已,政府仍考慮顧民生與產業,衡平設計電價調整方案,透過政府企業與民生的共同調適,能夠度過這波全球性能源飆漲的風暴。解決人力問題,政府積極推動人才培育,延攬與留用,包含半導體、國際金融、循環經濟、人工智慧等人才。政府也強化人口與移民政策,就業金卡已經核發了6800張,成功吸引各領域高階人才來台發展,也藉由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讓優秀、成熟技術人才可以留為國用。為了讓年輕世代獲得更好就業機會、提升薪資所得,推動2030雙語政策,以培養台灣人才接軌國際,也希望國際企業來台深耕。

睽違一年「工商早餐會」今登場 吳東亮陳建仁逐一討論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30日)在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共同主持「工商早餐會」,包括友嘉朱志洋、法藍瓷陳立恆、華南金林明成、長興化工高國倫、臺隆黃教漳、王道銀行駱怡君、遠東徐旭東、美吾髮李成家、保瑞藥業盛保熙等企業家出席,會中政院財經部會官員將就工商界提出的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給予回應,會後吳東亮也會開記者會做進一步說明。吳東亮表示,今天的早餐會,我們從產業提升、經濟振興、淨零轉型、財稅政策、金融監理、人力資源、經營環境等7個面向,提出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感謝院長對工商界的重視,聽說院長還親自召開會前會,並指示各部會迅速回復,顯示院長對工商建言的重視。睽違一年由工商協進會主辦的「工商早餐會」,於今天登場。(圖/方萬民攝)吳東亮表示,工商協進會自民國77年開始,每年固定與行政院召開工商早餐會,針對經濟發展相關議 題,進行討論與溝通,協助政府規劃經濟政策,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今天是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後,也是吳東亮接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後的第一場工商早餐會。吳東亮說,展望後疫情時代,雖然國際通膨高漲、各國央行升息縮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碳邊境關稅與碳費課徵、人力缺口等變數,為企業營運帶來挑戰,但是我們也看見產業成長的新動能。近年來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成功吸引台商回流與外資大規模在台投資;半導體產業全球布局,擴大供應鏈國際合作;氣候立法與政策逐步完善,金融業也協助企業綠色轉型,迎接低碳商機。

高通卡位矽島1/「台灣半導體訊息串流密度堪比矽谷」 外商靠攏群聚升級人才爭奪戰
美中晶片大戰,由台積電「被赴美」設廠掀高潮,事實上,半導體國際大廠近5年也爭相來台,總計投資逾300億元,最近一次是行通晶片龍頭高通新竹科大樓及檢測中心落成啟用。「在台灣,半導體訊息串流密度比美國矽谷高。」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告訴CTWANT記者,然外商卡位矽島潮,更激化科技人才荒。台灣具有完整的半導體群落,在美中科技大戰下,吸引不少外商「用腳投票」,順勢卡位矽島,據經濟部統計,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來台研發投資累計金額超過300億元。儘管台積電赴美投資,造成先進製程外移的緊張氛圍,楊瑞臨分析,「美國要掌握3成半導體先進製程,三星、英特爾也會貢獻,不會只靠台積電」,在這種狀況下,「台積電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超過8成會留在台灣,台積電在台灣磁吸效應依然很強,這也是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不斷向台灣靠攏的原因。」外資科技廠、台積電在台投資,但台灣科技人力荒緊缺。(圖/翻攝台積電官網)除了高通,今年還有荷商恩智浦、ASML相繼宣布擴大在台投資,而最受矚目的就是3月17日高通位在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大樓暨工程測試中心落成。高通投資台灣主因為2018年在5G研發違反反壟斷原則、改為投資台灣7億美元,成為卡位台灣的契機。高通20年前來到台灣,「現在更要CONSOLIDATE(鞏固)在台灣,把分散在新加坡、中國的大部分測試能量,移到台灣。」該公司台灣業務負責人、高通副總裁暨營運長陳若文向CTWANT記者表示,尤其在半導體應用擴大趨勢下,各國爭相發展,「新加坡也想做半導體,但人才要從外引進。而在所有國家,台灣有最齊全的半導體人才。」在國際大廠加碼台灣趨勢下,科技產業人才荒勢將更吃緊。依人力銀行2022年發表的台灣半導體人才白皮書,即指出產業人力缺口達3.4萬,創七年來新高,今年恐持續擴大。高通在台灣的員工,從20年前最初2人,到現在已擴充1700人,過去4年在台持續擴編。對此,工研院與陽明交大皆期待,頂尖外商公司高通能夠持續培育人才,用產學合作和新創合作,累積台灣長期基礎能量。鈺創董事長盧超群,樂見各國科技業在台共同培育台灣人才。(圖/黃耀徵攝)對於「同業」高通擴大來台投資,IC設計公司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向CTWANT記者說:「很好啊!」但他也吐實對人力的擔憂,「現在半導體人才已經不夠了,他們指標性外商也來競爭人力。」不僅來台投資的科技廠要人才,台積電維持在台持續成長,需要吸收更多的員工,面對緊缺的台灣科技人力荒,陳若文建議:「最後就變業內互挖人,希望台灣能有好的移民政策,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移民政策相對很寬鬆。」盧超群選擇正面迎戰,「我認為對台廠招攬台灣半導體人才是『短空長多』,外商待遇畢竟比較好,也可幫台灣培養人才。台廠要下功夫,想想怎麼把他們留下來。」

三大行庫踩「金金分離」紅線?國票金改選在即不尋常上演「外資丟官股撿」
國票金將在5月31日股東會進行董事改選,停止過戶起始日期為4月2日,4月7日為兩大陣營的爭搶董事席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不過,在競爭白熱化同時,卻出現官股行庫加入戰局,上周以來積極買超,背後動機令人猜疑,金融界人士認為,此舉是否牴觸「金金分離」原則,金管會不能坐視不理。國票金近期股價隨著股東過戶日逼近,呈現大幅波動,外資3月14日開始大舉出脫國票金,累計6個交易日賣超1.39萬張,股價雖然帶量連跌3天,但加碼者眾,3月21日反而收復13日的低點。而在這6天外資拋售中,單日成交量出現罕見的2.95萬張,且日均量高達2.1萬張,外資你丟我撿明顯,撇除旺旺集團及耐斯集團兩大集團買盤外,赫然見到臺企銀、第一金及彰銀等官股銀行跟著搶單,官股的角色令人質疑,原本應該中立的角色,卻似乎要將官股成為關鍵的第三者,更踩踏「金金分離」的紅線。目前13席國票金董事席次中,旺旺集團則握有7席過半席次外,耐斯集團及官股行庫各有2席一般董事及1席獨董。依金控法第16條的規定,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擬單獨、共同或合計持有某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10%者,應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而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持股超過5%者,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之後累積增減逾1%者,亦須辦理申報。依此規定,民國100年財政部指示八大公庫銀行買入國票金股權逾16%,卻未依法事前取得金管會核准,已有適法性的疑慮。此項違法爭議,隨著後續土銀、兆豐銀及華南銀於市場出售其國票金持股,整體公股銀行對國票金持股降至報載8%左右,本來已逐漸地淡化,但近期官股再度大舉加碼國票金,是不是應該先向主管機關申報或申請核准,以避免出現爭議。此外,金融界認為,金管會一直推動「金金分離」政策,避免產生「競業禁止」與「營業秘密外洩」等問題,但一銀及合庫為民營金控國票金法人董事,並參與董事會運作,同為市場競爭關係的金融業者,恐與不公平競爭、利益衝突、營業秘密外洩、不當競業等與金管會推動的「金金分離」原則相互衝突,主管機關對於官股行庫介入民營機構董事選舉,應該更謹慎看待。

搶買金融股?1/美國銀行倒閉瑞信暴雷波及台股 外資狂賣這幾檔散戶樂接
金融股脫困了嗎?全球股市的三月天,上演了一場「黑天鵝歷險記」,有矽谷銀行倒閉、兩家虛擬貨幣銀行「被關門」、瑞士信貸被市場狠狠唱衰,但在美國FED、瑞士央行等出手及金援後,股價急拉回。台股中慘遭外資大賣的金融類股,卻引來投信「逢低抄底」,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長線布局,但短線做波段不宜。」回顧這二周,對全球股市投資者可說是經歷一場「黑天鵝演習」,9日起,美國Silvergate Bank倒閉,矽谷銀行則是出現擠兌一天內遭提領420億美元,隔天迅速被美國政府接管;接著在12日,Signature Bank則由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接管,還有瑞士信貸、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等接連爆雷引發市場恐慌,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台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根據統計,直到上周五的17日,外資仍不手軟地拋售金融股,賣超最多的中信金(2891)已經連12賣累計逾23.85萬張,該日賣超高達3.7萬張;再看外資賣超前十名個股「金融股」即囊括了前幾大的民營金控,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以及臺企銀(2834)。至於包含「金融股」逾20%成分股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則也遭外資連賣7天,總計一周以來共賣出15萬多張。「外資積極減碼金融股,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對美國矽谷等銀行有投資等情況,因此先賣台股金融股換現鈔?」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跟CTWANT記者說。美國矽谷銀行傳出倒閉,市場憂心金融危機重演,台股14日湧現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200.07點,收在15360.42 點,成交量2317億元。(圖/報系資料)從Silvergate Bank倒閉後,金融類股指數就一路走跌到15日收在1502點,像是開發金(2883)、玉山金、永豐金(2890)、中信金、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股價同步走跌;同時,投信則是持續「逢低加碼」買超26.45億元,本土法人對金融業相對有信心。事實上,美國地區銀行爆雷第一時間,金管會就火速公布我國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美國整體曝險金額,投資與放款合計15兆元,其中銀行業為3兆3,202億元,本國銀行、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矽谷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都無曝險,只有保險業對矽谷銀行曝險1.5億元。投信業曝險額則最多,對矽谷、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共曝險3.765億元,其中以對矽谷銀行曝險3.18億元居冠,總計有6檔基金投資股票、1檔基金投資債券;另有5檔基金對Signature Bank曝險0.47億元;3檔基金對Silvergate Bank曝險450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中喊話,「要對台股中長期有信心」,「國內曝險相當低,公股銀行更是少,大家可以安心」她還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將持續觀察並適時維持台股穩定,「雖然台股與美股連結深,看15日台股上漲,往好的方向走,對中長期發展要有信心」。這波金融股價重挫之際,投資人可否抄底?「短線做波段投資者,還是應該避開金融股較宜」,「對做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是布局時機」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提醒。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圖/周志龍攝)

豪宅新列傳2/潤泰父子情深砸17億住上下樓 有史來最猛豪宅交易是「這筆」
《平均地權條例》私法人購屋限制,去年吵得沸沸揚揚中,加速法人搶購豪宅。據實價登錄,去年12月北市至少有8間法人公司趕在法案上路前購置豪宅,其中就有6筆為無貸款交易。而去年最大筆豪宅買賣,則是龍巖李世聰家族的凱叡物業,以13.7億現金進駐「文華苑」,寫下實價登錄以來最高成交總價的紀錄。去年法人購置的豪宅中,2022十大豪宅排行居三、四、五名的「松濤苑」、「文華苑」及「潤泰敦峰」頗受歡迎,不但成交在最高單價,且現金購入零貸款。排名第三的「松濤苑」,位於北市博愛特區植物園旁,由潤泰集團打造的12層樓豪宅,去年潤泰總裁尹衍樑兒子、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以鵬霖投資公司名義,買下自家豪宅11樓戶,以總價8.2億元、單價250萬元成交。由於北市植物園總面積占地約8.2公頃,被稱為「台北市都市之肺」,彷彿是社區後花園,還具有遼闊的綠蔭景觀,讓「松濤苑」曾名列蘇富比國際物業所選出的全球5大夢幻豪宅之一。「松濤苑」總戶數僅20戶,每戶規劃約162、181坪,11、12樓甚至規劃330坪。2013年剛推出時,尹衍樑就以總價8.75億元、每坪260萬元買下12樓頂樓戶為社區「定錨」,大咖住戶還包括華威創投的資深合夥人張志成。今年1月31日傍晚,尹衍樑與尹崇堯父子倆被民眾直擊,下班後在杭州南路牛肉麵店用餐,兩人點了千元有找的排骨麵與小菜。當時本刊曾詢問尹衍樑,與兒子是否不時在巷弄間尋美食,飽餐順便話家常,獲尹衍樑親切回應:「是。小店味道好!」據了解,尹衍樑年輕時曾邊上班邊攻讀博士學位,「晚上右手寫論文、左手抱剛出生的尹崇堯」;知情人士也指出,尹衍樑珍惜親子關係,不時會找尹崇堯聚聚。這次尹崇堯買進自家豪宅,就住在父親樓下,父子情深可見一斑。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曾在2015年買進「文華苑」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脫手,時隔7年,女兒KELLY LEE再度出手,這次大手筆買下頂樓戶,總價高達13. 7億元,且無貸款買進。(圖/龍巖提供、報系資料庫)高掛第四名的則是松山區豪宅「文華苑」,去年14樓頂樓戶以13. 7億元、單價244萬元成交,含14個車位權狀高達700.2坪,買家為凱叡物業,公司登記代表人KELLY LEE,地址就登記在龍巖集團起家厝、天母華廈「李氏龍園」的2樓,推測正是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的女兒KELLY LEE買下。「文華苑」為地上15層建物,全社區僅26戶,以酒店式管理著稱,受到國巨集團董座陳泰銘、精英電腦前董事長蔣東濬青睞,2人持有多戶。李世聰家族曾在2015年間,以約5.3億元買進「文華苑」11樓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轉手給陳泰銘,賠售1,700多萬元;時隔7年,再度大手筆回頭買下頂樓戶。「文華苑」睽違3年首見交易,就創下社區單價最高紀錄,也一舉締造台灣豪宅史上單宗交易總額最高紀錄。松山區豪宅「潤泰敦峰」,英屬維京群島商「晶安投資」一次豪砸4.5億元,於去年5、6月分批買下次頂樓22樓2戶,1戶總價2.5億元,另1戶2億元,單價皆為239萬元,為「潤泰敦峰」擠上第五名。去年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左)的夫人許昌惠(右),也以法人名義買進豪宅「潤泰敦峰」,圖為1997年兩人雙胞胎兒子,雙雙同時舉行婚禮時所攝。(圖/報系資料庫)去年買進「潤泰敦峰」的還有法人「闔圓投資」,1月時砸1.9億元買進13樓戶,每坪單價約190萬元,進一步查詢,買家為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夫人許昌惠;5月還成交17樓戶,總價1.78億元、單價201.9萬元,買家是「華源資產管理」,代表人為楊耀程,經查,背景是一家香港室內設計公司。另外,15樓、21樓也有法人成交,「澄美國際」砸1.71億元、每坪193萬元買進15樓,代表人為洪鈺珍,公司登記在信義計畫區資深豪宅「國際名邸」;僑外資「菊川國際」則是花砸1.88億元、每坪215萬元買進21樓,代表人為徐淑鈺,背景為照明器材零組件製造及銷售。「潤泰敦峰」基地原為黑松集團持有,後由潤泰集團標下興建,雖非傳統黃金門牌,但訴求垂直綠化風格,景觀視野無虞,又有無邊際泳池等豪宅公設,出門就可逛微風百貨,吸引不少低調的隱形富豪,亦有不少境外法人入手,堪稱松山區最吸鈔豪宅。

豪宅新列傳1/全台最貴十大豪宅松山搶4席 天王天后坐鎮「這棟」稱霸3年
2022年全台十大豪宅排行榜出爐,大安區豪宅「OnePark Taipei信義聯勤」連3年蟬聯全台最貴豪宅寶座,不過大安區僅該案入榜,就連傳統豪宅聚落中山、信義區,也遭4大豪宅齊入榜的松山區狠甩。在排行中也發現,十大豪宅的最高成交價,有一半都採無貸款買進,頂級豪客完全不把打炒房緊縮貸款成數放在眼裡,滿手現金揮霍,一出手就霸氣外漏!時序進入3月,去年地產交易皆已完整揭露於實價登錄,台灣房屋以成交單價為基準,彙整2022年全台十大豪宅排行榜,全數落在台北市,其中以松山區4案進榜最多,中山、信義則各有2案入榜,熱門交易豪宅聚落有轉移趨勢。觀察排行還可發現,無貸款置產比例占5成,法人與自然人購屋也占各半,榜單相較前年也出現變化,「聯合大於」、「文華苑」、「代官山」、「華固敦品」擠下「首席公館」、「仁愛帝寶」、「冠德信義」、「輕井澤」等豪宅,強勢回歸排行榜。大安森林公園第一排的「One Park Taipei信義聯勤」,去年以每坪260萬元價格擊敗眾多知名豪宅,這位「豪宅一哥」自2020年以來,連年奪冠,穩如泰山。而創下去年豪宅最高成交紀錄的是,買家自然人任女士,以成交總價4億元、拆算單價260萬元,無貸款買下「OnePark Taipei信義聯勤」南棟19樓戶。出手闊綽的還有,僑外資法人「億錩投資」,去年9月一口氣砸下7.2億元購入9樓2戶,每坪成交價分別達228.7萬元、231.2萬元,公司登記人為林宗翰,推測為曾負責台北101、台北大巨蛋、台灣高鐵、陶朱隱園等地下基礎工程的同豐營造工程副總經理,以及興櫃機電工程統包商泰創工程的獨立董事。根據統計,去年全年「One Park Taipei信義聯勤」共成交8戶,總計30億元,其中就有5戶為無貸款購入。「One Park Taipei信義聯勤」標榜全天候「黑卡級」管家服務,無論日常採買或代訂米其林餐廳、私人飛機都能包辦。每戶總價動輒3、4億元,不僅出現家族一次出手買下多戶,且幾乎都是現金無貸款買進。該社區知名住戶除元利建設、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外,還有台語天后江蕙、糖果糕餅商徐福記家族、全台最大廢棄物清理業者「可寧衛」總經理楊永發,以及亞洲天王周杰倫與愛妻昆凌。這次衝進豪宅榜第二名的是位在信義區忠孝東路「聯合大於」,傳言宋學仁送張清芳2戶做為離別禮物,因而聲名大噪。(圖/報系資料庫、黃耀徵攝)緊追在後的是位於信義區的「聯合大於」,同樣是自然人名義置產,買家宋先生以總價2.7億元、單價255萬元,買下30樓的頂樓戶,同時也因高樓層高總價,創下該社區最高價,也闖進榜拿下2022年十大交易豪宅第二名。「聯合大於」剩戶不多,近年鮮少有交易出現,這次是睽違2年後再度出現買家。座落於信義區忠孝東路的聯合報舊大樓改建案「聯合大於」,19樓以下為商辦,21樓以上為住宅,知名住戶包括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環泥建設侯家及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2020年張清芳前夫、投資教父宋學仁,先是買進23樓1戶,傳出離婚消息後又退掉,張清芳改買22樓2戶,外界則傳聞該戶為宋學仁給張清芳的離別禮物。巧合的是,去年創社區最高交易,也是「宋先生」。被稱為松山區豪宅「三本柱」的「潤泰敦峰」、「文華苑」、「華固名鑄」,外加「華固敦品」同時進榜,熱門交易豪宅聚落是否有轉移趨勢,張旭嵐表示,松山區因轄區內的敦化林蔭大道,近年積極推動都更、危老整合,因而有不少豪宅新案釋出,新供給增加,不僅吸引買家目光,也讓入榜席次有所斬獲。至於大安區雖然僅「One Park Taipei信義聯勤」一席入榜,但是未來有最指標都更案「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可期待,該案日前已取得使照,由於地段精華,且採取高檔定位,各界認為頗具創價空間,可望成為大安區下一個攻入豪宅榜的指標新案。這次大安區豪宅雖僅一席入榜,但未來還有「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將推出,勢必將再改寫榜單排行。(圖/報系資料庫)

土城戶外資源回收場暗夜大火 火勢直衝天際「附近居民緊閉門窗」
土城戶外資源回收場晚間發生大火。(圖/民眾提供) 新北市土城區千歲街戶外資源回收場今(13日)晚9時40分發生大火,現場堆積大量壓縮紙類及塑膠類四方體型回收物,由於均為可燃物,火勢迅速蔓延、燃燒猛烈,熊熊火光照亮夜空。新北市消防局獲報,立即派遣各式消防車39輛、警義消90人前往搶救,經詢問現場負責人,所幸無人在場,目前仍在撲救火勢。新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呼籲,土城忠義路、中央路三段以南附近居民,請暫時關閉門窗,避免遭濃煙造成的空汙進入屋內。詳細起火原因待火勢撲滅後,由火災鑑識人員調查鑑定。

矽谷銀行效應晃動台股表現!鴻海法說、台積電除息本周大戲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上周五(10日)宣布倒閉,寫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國銀行倒閉事件,衝擊美股3大指數全周跌幅逾4%,台股今(13日)開盤恐將面臨考驗。美國矽谷銀行因鉅額虧損增資失敗後,又遭客戶擠兌,短短48小時宣告倒閉,創下美國有史以來第二大銀行倒閉案,就有分析師透露,若美國政府處理不當,恐將嚴重衝擊台股行情,另外牽動台股表現的還有3月上演的除息秀,以及重量級龍頭法說會。鴻海法說會將於周三(15日)登場,除了公布上季與去年度財報外,同步聚焦今年業績展望、毛利率成長、全球產能移轉,以及電動車業務新進展等議題,若鴻海去年第4季獲利、股息皆符合預期,可望扮演台股撐盤要角,而台積電、大立光、光寶本周四(16日)進行除息大戲,能否順利填息也牽動市場多頭信心。除此之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3月22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預計公布升息及終端利率決議,料外資將放慢對台股買超步伐、權值股熄火,台股走勢轉盤整。

核二除役戰2/「停電一小時損失90億」台積電不怕勁敵怕電力不穩定 科技大咖拋「自建核融合電廠」
台灣缺蛋問題六月可緩解,但核二廠2號機3月14日除役後,電力吃緊恐無人能解。科技界人士指出,供電不穩定比電力吃緊更惱人,尤其是頭號用電大戶台積電,「停電一小時」的後果可能是營收損失約90億,「台積電打算自建小型核融合電廠」傳聞四起。核融合技術被比喻為「人造小太陽」,可貴的是,能量產生過程沒有輻射、不會排出二氧化碳。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不約而同在媒體上公開呼籲,是可以研究的方向。核融合是使用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用重水一氧化二氘反應,產生極少的核廢料。美國、中國都有成功核融合的紀錄,放電時內部溫度高達1.2億度,比起原本的太陽1500萬度,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預估還要20年才會有能夠成立電廠的成熟技術。針對民間可否自建核融合電廠,已引起「需(綠)電孔急」科技大廠高度關注。「如果要自建小型核融合發電廠掌握電力,首先要克服的是法規,以及與社會大眾溝通,畢竟『核』仍是敏感議題。」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產業專家指出。 ASML EUV機中極紫外光所蝕刻的電路賦予晶圓價值,但要製造出極強的雷射光也要極高能量,耗電量大。(圖/取自ASML官網)台灣的用電大戶,就是護國神山台積電。外媒預估,台積電2020年用電量占全台灣6%、今年佔8%、2025佔12%。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指出:「越先進的半導體製程的耗電量越大,主要是因為ASML極紫外光(EUV)設備用電量驚人」,對當地供電需求造成極大考驗。業界形容EUV機「好像印鈔機」,就是這種極紫外光所蝕刻的電路,才賦予晶圓價值,但要製造出極強的雷射光也要極高能量,還要搭配散熱系統。此外,晶圓製程需要在無塵室中,空調與過濾系統也需要用電。劉佩真指出,先進製程對台積電營收貢獻5成以上,台積電目前約有40台EUV機、為業界最多。半導體產業人士推算,若一台EUV機一天耗能3萬度,一天要用掉120萬度電,在客戶要求下,台積電已經買走台灣9成綠電。因此台積電選址設廠,「首選要有地、接下來就是考慮供電穩定度、再考慮水。」陳子昂說。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股東會上,也親口透露對台灣電力穩定度的憂心,市場預估「2021年曾發生南科廠因施工斷電,雖是28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僅是幾小時,已讓市場揣測,約有3萬片晶圓因此受到影響、金額約新台幣10億元。」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先進製程對台積電營收貢獻5成以上,台積電約有40台EUV機、為業界最多。(圖/報系資料照)能源經濟學家、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梁啟源向CTWANT記者分析,「台積電停電1小時,須花2天換原料、調整機台參數,台積電2天營收約90億元;不過在電力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政策會是台積電等科學園區優先,其他則分區停電。」他提醒,電力不穩定,勢將影響大型公司與外資企業投資意願。這也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在2009年投資太陽能的原因,儘管最終因隔行如隔山鍛羽而歸,但隨著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供應鏈龍頭地位日益吃重,尋求穩定電力的解方更迫切。

十檔漲幅陸股ETF出爐! 法人:受惠中國兩會政策利多持續發酵
正逢中國兩會會期,受惠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以及中國兩會政策利多消息持續發酵,恒生國企指數近期表現強勁,7日盤中一度上漲4%以上,收盤上漲1.93%,成交量亦逐步增溫。富邦恒生國企正2 ETF經理人蘇筱婷表示,評價面而言,恒生國企指數本益比仍屬歷史相對低點,近期可望受惠於兩會政策利多、國內消費力道回溫、以及經濟復甦下海外資金持續擴大投資,建議偏多操作以迎接兩會行情。7日陸股ETF漲跌幅前十名排行榜中,以富邦恒生國企正2漲幅1.93%最多,其次依序則為中信中國高股息、FH香港正2、富邦恒生國企、台新MSCI中國、中信中國50正2、元大滬深300反1、中信中國50、富邦上証反1、國泰中國A50反1。進一步觀察中國兩會政策利多消息持續發酵不分,在經濟數據方面,上週公布中國官方2月製造業以及非製造業PMI皆大幅彈升並維持擴張區間,顯示防疫政策鬆綁下景氣復甦力道強勁且全面。政策方面,中國人大會議已於本月5日至13日,會期8天半,根據官方指出,除持續推出政策促進電子、汽車、鋼鐵等重點產業轉型外,並將藉由持續擴大投資新能源汽車、智慧型家電以帶動國內消費增長。

國安基金是否退場 財政部長:4月討論
美股指數上周五強彈,股匯昨日上演雙漲戲碼,股后大立光衝出漲停,帶動資金積極流向電子股,終場上漲155.09點,收在15763.51點,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站穩所有均線,三大法人更是同步買超。外資匯入也帶動新台幣轉強,終場升值5.1分,收在30.576元,為後續反攻30.5元關卡增添不少底氣。對於金管會限空令已退場,國安基金會否跟進,昨在立法院財委會引起立委關心,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國安基金4月委員會將會就國內外經濟情況等討論,退場與否由該委員會決定。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美股上周五重啟攻勢,納斯達克指數勁揚近2%,讓台北股市昨日一早開盤就衝高,盤中大漲近200點,股后大立光更扮演衝盤要角,在釋出3月客戶拉貨動能會比2月好的利多下,盤中急拉漲停板,終場收在2450元。在大立光帶頭衝下,光學族群強勢反彈,亞光亮燈漲停,揚明光、玉晶光、今國光、中揚光漲幅皆超過3%,令人側目。權王台積電也沒漏氣,昨早以520元開出,盤中一度漲到524元,終場上漲5元,收在521元,並與金融族群合力扮演台股開高走高的穩盤要角。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美穀物旺季以及中國兩會行情加持下,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已連11周收漲,上周五(3日)創下2個月新高,讓悶了好久的散裝航運重拾笑顏,不過因近兩周漲幅已大,昨日呈現高檔震盪,股價表現不如預期,僅裕民、中航、正德收紅。由於金管會已於2月底解除限空措施,立委賴士葆在財委會質詢時指出,國安基金4月將召開例行委員會,應該要討論退場了。莊翠雲表示,目前台股指數維持在15000點之上,且成交量已頗穩定,但國安基金是否退場,仍須經過國安基金委員會決定。

2023最強「浪人」護照出爐! 台灣排全球第72
2023最強浪人(Nomad)護照出爐!根據Nomad Capitalist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球199國「浪人護照指數」(NOMAD PASSPORT INDEX),中華民國的護照以83.00的分數在全世界排名第72名。第1名為110.50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盧森堡及瑞士則以同分108.00並列第2。致力於投資移民、合法節稅、海外資金轉移等業務的Nomad Capitalist列出了「浪人護照指數排行榜」,並排名了全球199國的護照排名,其中台灣護照目前排名第72,總分83.00。這個評分標準不僅依據免簽入境的國家數量,還納入國際稅法、全球觀念、雙重國籍及個人自由等參考指標。而第1名的護照為110.50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是該國首次排進前10名,從去年的第35名直接躍升為第1,因為該國放寬了雙重國籍的法規。盧森堡及瑞士則以同分108.00並列第2。第4名為歐洲企業稅率最低的國家愛爾蘭及葡萄牙並列。捷克護照則連續4年擠進前10名,並在今年與德國並列第6,紐西蘭排名第8,瑞典則從去年第2名下降到第9名,芬蘭也不例外,儘管幾年前曾被評為第1,但更嚴苛的外籍人士稅收政策降低了該國的分數,使其與瑞典並列第9。

元月景氣「第三顆藍燈亮」 法人: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1月份景氣燈號呈現「第三顆藍燈亮」,法人分析過去20多年來當台灣景氣燈號亮起藍燈後,3個月後進場投資台股報酬有機會看俏,可從三面向觀察台股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包括評價面深具投資吸引力、台股企業獲利下修最壞情況已過以及高殖利率有望吸引外資回流。國發會於3月1日傍晚公布最新台灣1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繼去年11月、12月連續亮出藍燈,1月份景氣燈號呈現「第三顆藍燈亮」。法人分析,因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貿易量下修,影響台灣近月出口表現,也使主計總處將今年台灣GDP成長率預估自2.75%下修至2.12%。觀察台股2月走勢轉趨震盪整理,相比美股,台股表現更加抗跌,主因歷經過去幾個月各產業的去庫存調整,在顯示卡、高階面板、NB、驅動IC、氣動元件等領域,已見到去化速度良好的訊息,也顯示台灣企業仍保持韌性,預期下半年隨著庫存去化,出口有望快速回溫,可帶動景氣基本面落底回升。國泰台灣領袖50 ETF (00922)基金經理人蘇鼎宇指出,回顧過去20多年來(1995~2022年),當台灣景氣燈號亮起藍燈後,3個月後進場投資台股,有機會帶來不錯報酬,歷史平均報酬率分別為持有3個月後達5%、6個月18%、1年後可達28%。現階段總體環境正符合上述統計情境。回顧2022年在動盪盤勢下,台股以價值股表現較佳,惟今年築底跡象已漸浮出,投資人或進一步佈局「市值型」標的,捕捉成長機會。蘇鼎宇補充,由三面向可觀察到台股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一、評價面深具投資吸引力,根據Bloomberg資料,截至2月16日,台股預估本益比從去年10月的8.9倍上升至11.6倍,但仍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14.4倍,台股評價面仍具修復空間。其次,台灣經濟復甦訊號出現,台股未來12個月EPS預估自去年6月下修26%後已逐漸趨緩,近期歐美製造業PMI有回升跡象,後續企業獲利有望隨製造業活動復甦而上升,可見台股企業獲利下修最壞情況已過。再者,高殖利率有望吸引外資回流,據證交所資料,2022年底台股現金殖利率達4.88%,位居全球之冠,且去年上市公司整體營收達40.2兆元,年增5.34%,也暗示2022年現金股息有機會超過2021年,高殖利率優勢對國際資金具有一定吸引力。

星宇處置股「解禁」! 開盤股價衝高38.55元、漲幅逾7%
星宇航空(2646)今天(3日)處置股「解禁」,恢復一般交易付款方式,開盤36.05元,最高有38.55元,漲幅逾7%;昨天收盤36.55元,外資賣超。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就興櫃股近期波動劇烈以「迷因股」示警,提醒說「注意風險、審慎選股」,選股投資須了解基本面,須審慎判斷網路流言和風潮等。星宇航空2日也宣布「A350機型」於3月起首度飛進東北亞,選定東京、沖繩兩大國人首選的日本觀光度假勝地,往來日本的旅客可體驗星宇航空升級版商務艙及全新豪華經濟艙,台北-沖繩航線3月1日至3月25每日限定一班由A350執飛;3月26日至5月31日天天飛東京也有一班A350。星宇航空表示,A350機艙為Airbus亞太區首架「進化版A350」,客艙增加4吋寬度,乘坐空間較為寬敞;首度在A350設置的豪華經濟艙也以最高規格打造符合人體工學的腿靠及腳踏板,使腿部可完整伸展,前方椅背也設有杯架、複合式USB Type A及C插孔,雙層置物袋可放置平板電腦及手機等小物,皮革頭靠枕提供六向式調整,兩側可輕鬆內摺,配合不同姿勢支撐頸部。星宇航空A350於3月份也飛航澳門、曼谷航線部分航班,機隊目前共19架航機,包括13架A321neo、四架A330neo及兩架A350,航點包含峴港、胡志明市、澳門、檳城、吉隆坡、曼谷、東京、大阪、福岡、札幌、沖繩、新加坡、馬尼拉、河內、宿霧等,共 15個城市,4月26日並將開航洛杉磯航線,開啟轉機市場,讓旅客便捷的往返北美及亞洲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