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建之亂3/外推、夾層、頂加地震必先垮 其中「這項」火燒死傷最慘重
台灣違建住宅超過70萬戶,在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結構技師戴雲發眼中,藏著3顆不定時炸彈:「陽台外推」「夾層屋」「屋頂加蓋」。「台灣地震頻繁,未經結構計算擅自違建加蓋,當地震發生時,建築結構容易因搖晃破壞,輕則牆面龜裂、漏水,重則恐影響身命財產安全。」他提醒,就算買違建屋效益大,只要違背建築安全就不要考慮。未經許可擅自拆除陽台與主建物之間的牆面、落地門,再於陽台加設窗戶,將陽台作為室內的一部分,違法增加樓地板面積,稱為「陽台外推」。戴雲發表示,雖然這面牆可能不是主要結構,對於耐震力的影響很小,但牆卻是在地震來襲時防止建築倒塌的第二道防線,把牆打掉會破壞原本建築結構的均勻性,尤其陽台外推後又放置家具增加重量,可能會超過原結構設計所能負荷的程度,當地震來臨時,重心不穩就容易使建築倒塌。曾有段時間台灣很流行挑高住宅,每層樓高度蓋3米6或4米半的大樓,住戶們再二次施工做「室內夾層」。不過這種後天加工「俗又大碗」的房型設計,看在戴雲發眼裡眼中也是顆不定時炸彈,「本身樓地板和梁的連結就比較不完整,且可能會因為在建築結構設計時未計算夾層及夾層中物品的重量,導致建築承載力不足。」台灣過去有段時間很流行室內夾層,戴雲發表示,樓中樓的建築從設計規畫到建材使用、施工方式都與一般建築不同,二次施工很容易造成結構受損。(圖/報系資料庫)他也分享自己買房經驗,有次看到挑高的中古夾層屋,但牆壁卻龜裂得很嚴重,令他印象深刻。他強調,市面上除了少數有在所有權上確實登記的樓中樓之外,大多都是二次施工違法的夾層屋。由於二次施工的設計師,未必了解該建築相關的結構強度,施工時免不了敲敲打打破壞了梁柱結構,若屋主又於夾層上放置重物,一旦發生地震,樓板的應力會重新分配,導致梁柱扭曲或斷裂,「大樓必從這層樓開始先垮。」「不是挑高就不好,原因在於樓面全部挑高,受力平均,相較常見的樓中樓或夾層屋,則是部分挑高,勁度不平均,地震發生時就會從勁度較弱的挑高部分開始崩塌。」戴雲發建議,若真的有做夾層的必要,最好還是選擇木頭或輕鋼架、鋼梁等輕質材料組成樓地板,且不要在上面放置冰箱、書櫃等大型家具,才不會造成原本結構系統的負擔。許多人喜歡買舊公寓頂樓,再往上延伸做頂樓加蓋,不論自用收租兩相宜,但其實這也是違法的,而且也是最常造成傷亡的一種違建。0206花蓮大地震,其中一棟受損建築「吾居吾宿」大樓即是頂樓加蓋的違建,且還一次蓋了3層,由圖可見7、8、9樓外觀顏色明顯不同。(圖/報系資料庫)戴雲發說,老舊公寓的頂樓平台、樓板、梁柱承載強度皆低於現行法規對建築耐震的要求,有頂加違建的公寓,可能會因為載重能力不足,使得其他樓層的梁柱結構也跟著受損,地震時可能面臨傾斜、倒塌的危機。2018年花蓮0206地震傾斜的「吾居吾宿」大樓,從6樓違建變9樓,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最致命的是火災。《房業網》調研中心主任林裕豐就指出,雙北有很多房東把公寓改成隔間套房出租,但是這些違法隔間套房都沒有合法使用執照,且因數量眾多,根本無法查起,往往是發生火災意外,鬧出人命,政府單位才會重視,每拆一間違建,都需要一條人命。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管理組高文婷也說,屋頂加蓋違建不僅沒消防設備,且建材多屬易燃材料,若又隔成多人雅套房,每當失火就會造成無數死傷,萬一是樓下發生火災,火焰往上竄燒,更是逃生無門。而住在樓下的民眾,也千萬不要以為頂樓加蓋與我無關,頂加也會阻礙逃生動線,在樓梯間被嗆死的也不在少數。最後戴雲發提醒,住在同一棟建築裡的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一旦出事,整棟都有事。擅自改建房屋格局易使建築結構受損,輕則牆面龜裂、漏水,尚可花點小錢補強,但重則地震時建築將不堪搖晃倒塌。興建違建或購買違建者,若都存在著取巧的心理,想著應該不會那麼倒楣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風險將長伴左右,不得不注意!

勇消盧逸軒上半身嚴重燒傷「左手截肢」 母親向陳院長懇求這事
屏東科技園區明揚國際公司(8420)廠房22日傍晚傳出爆炸火警,釀成102人輕重傷、6人死亡,包括4勇消和2員工以及3失聯。其中41歲的消防員盧逸軒被炸斷左手必須截肢,據了解,盧逸軒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未來漫漫復健長路恐怕相當辛苦。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傷勢最為嚴重的盧逸軒左手必須截肢,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妹妹接到消息後,焦急的趕到高雄長庚醫院加護病房外守候。據了解,盧逸軒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因上半身有嚴重灼傷,院方將為他進行支氣管內視鏡手術,以檢查他的呼吸道是否有受到損傷雖然盧逸軒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未來漫漫復健長路恐怕相當辛苦。盧逸軒擔任消防員將近20年,據家屬透露,盧逸軒非常認真負責,今年初還曾到土耳其參加大地震的救援,原本年底要到竹山的消防訓練中心擔任教官,沒想到卻遭遇這麼大的劫難,盧逸軒的哥哥目前也是在大寮消防分隊擔任消防員,兩兄弟都是打火英雄,盧哥哥對於弟弟的遭劫相當不捨,只希望他能早日康復。另外,行政院長陳建仁23日下午2點左右在內政部長林右昌、消防署長蕭煥章等人陪同下,到長庚醫院探視盧逸軒和另一位受傷的勇消林家慶,除囑咐院長給予最好的醫療照護外,也允諾家屬協助傷者後續的治療和復健。盧媽媽也當場向陳建仁陳情表示,盧逸軒一家目前住在高雄市三多路附近,平常要通勤到屏東上班,未來盧左手截肢後,恐怕相當不便,面對漫長的復健長路,希望能轉調到住家附近的單位,讓他可以專心後續治療,陳建仁也當場指示消防署長蕭煥章一定要給予最大的協助。

陪同賴清德參香被惹哭 許淑華:建立共同管線避免天坑塌陷
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17)日在立委參選人許淑華等人陪同下到台北市松山慈祐宮、奉天宮參香,在致詞時特別感念慈祐宮在2016年台南大地震中捐助善款,伸援台南渡過難關,也很高興松信的好朋友們到場相挺。賴在介紹許淑華的時候提到許淑華過去曾半工半讀當「雞排妹」的努力週程,讓許忍不住落淚。昨天陪同賴清德參拜的還有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市議員洪健益、許家蓓與張文潔等人。許淑華在致詞時提起台北市近期發生的基泰大直鄰損案,及近5個月發生7次路面大型塌陷的台北天坑,這些問題並非台北市獨有,她向大家宣示,當選立委後會儘速推動鑑定系統等處理程序等工作,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許淑華指出,第一、中央應儘速檢視目前各地方政府針對鄰損爭議事件的程序與規範,並訂定統一的處理程序。若她進入立法院,會加快鄰損相關法規之推動,並監督行政單位建立統一的鄰損爭議第三方鑑定系統,完整保證民眾的安全與權益,減少民眾受害時的無所適從。其次,許淑華表示,市區道路頻繁出現大型天坑,多數與地下的水管線破裂漏水沖刷道路地基有關,未來她會爭取將地下管線建置為共同管線的相關預算,除了能大幅減少水管線破裂就造成路面天坑以外,結合管線圖資管理、非破壞性檢測技術等,讓水、電、瓦斯等民生管路更便於管理及檢修,還給市民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賴清德協許淑華參拜慈祐宮 祈禱臺灣國泰平安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17日)赴松山慈祐宮參香,他提到,2016年時廟方曾協助台南大地震度過難關,這份恩情使他感念,這次特別祈求國泰民安。他還回憶在地立委參選人許淑華的辛苦過往,讓許現場潸然淚下。松山慈祐宮董事長陳玉峰則祝賴心想事成。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慈祐宮媽祖是公義的化身,在2016年台南地震造成巨大傷亡時,幫助台南市度過難關,這份恩情他銘記在心。今日是他今年第二度造訪,盼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信眾闔家平安大賺錢。他致詞時特別點名許淑華,大讚許是非常溫暖的人,對人客氣禮貌。即便家境困難,但她一路奮鬥未曾放棄,求學時除了申請助學貸款外,也曾半工半讀,此舉讓許淑華當場淚崩,頻頻轉頭拭淚。他指出,許淑華在台北市議會的表現非常專業且負責任,國會需要有愛心且守護台灣的立委,盼鄉親能栽培許淑華。對於日前台北因強陣雨導致淹水,賴清德提到,全球受氣候變遷影響,不是缺水就是淹水,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未來若有機會領導國家,將檢討各縣市風災標準,並設置中央、地方共同合作平台,共同檢討防洪標準、防洪措施等。陳玉峰說,雖然副總統很忙,但這是賴清德今年第二次來參香,上次是媽祖誕辰,這次來祈求台灣國泰平安、風調雨順,「媽祖給你保佑,最後祝福事事如意、心想事成、圓滿成功」。

921大地震將屆滿24周年!她被埋幸運獲救妹卻罹難 震後投身公益重生
「921大地震」將屆滿24周年,歷經震殤生命更堅韌。當年僅9歲的南投縣埔里鎮民潘巧庭,因住家全倒被埋在瓦礫中,她幸運獲救,但2個妹妹卻罹難,婚後如願生2個女兒續前緣。埔里鎮民羅秀英震後投身公益,從四處搬家租屋,2022年終於晉升有殼族,直呼「做善事有好報」。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發生集集大地震,全台102秒劇烈搖晃後,瞬間陷入漆黑恐懼,全國以南投縣受災最烈;全縣又以埔里鎮罹難181人最多。「921大地震奪走我最愛的2個妹妹,我許願盼把妹妹生回來,婚後果真生了2個女兒。」潘巧庭回憶,老家福興里的土角厝遭震毀,全家5口被埋在斷垣殘瓦,鄰居先救出父母,3姊妹被埋在瓦礫堆不知多久,搜救隊救出灰頭土臉的她,接續挖出2個罹難的妹妹,全家傷心欲絕,陪妹妹睡了好多天,長輩們一再勸阻才住帳篷、搬到組合屋。潘巧庭說,震後父親很自責,自認當晚若沒喝醉,2個妹妹不會死,母親也痛失愛女情緒低落,她則聞到土味就恐慌,震後2年從組合屋搬進新建透天厝卻沒有絲毫喜悅,全家被經濟負擔壓得喘不過氣,父母忙打工還房貸,她在美髮店洗頭,半工半讀讀完國、高中。2012年,她祭拜妹妹時要她們若未投胎,等她結婚再找她當母女,「很神奇,2017年婚後接續生2個女兒,神韻很像我妹妹,我把女兒當妹妹疼,父母也逐漸重現笑容。」潘巧庭說,童年、青春歲月因地震很苦澀,她堅信2個女兒是妹妹來續前緣,帶給她滿滿能量,不論再苦再累都樂觀面對,「我要做個好媽媽,迎接幸福人生」。羅秀英則說,當年租的房子半倒,搬進組合屋,她仍擔任愛心協會志工幫助其他弱勢戶。2006年組合屋陸續拆除,她帶兒孫搬來搬去,2011年搬進北梅新社區,受惠於前縣長林明溱推出平價住宅讓售專案,終於圓屋主夢。

連續兩起地震雙北震度1卻超有感 氣象署曝原因「和時間有關」
今(15)日晚間地牛翻身連2震,震央分別位於宜蘭與花蓮近海,地震規模分別為5.0與4.6,但地震卻讓大台北地區都相當有感,不過雙北地區震度才1級,氣象署也解釋,因臺北盆地土質鬆軟,加上大樓共震因此才會加大地震效果。中央氣象署的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表示,這兩起地震大台北地區會這麼有感的原因,原因次兩起地震僅差4到5秒,因此前面的地震震波還沒搖完,後面的地震又跟著來,才會讓搖晃時間感覺比較久,另外台北盆地土質鬆軟,加上大樓共振,也讓雙北雖然震度只有1級,仍然非常有感。氣象署資料顯示,18點34分的地震,位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8.8 公里,屬於花蓮縣近海,地震深度僅23.6公里,芮氏規模:4.6,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3級;18點34分的地震則位在宜蘭縣政府南方38.4公里,位於宜蘭縣近海,地震深度為42.7公里,芮氏規模5.0,最大震度為宜蘭牛鬥的4級。至於未來是否還會有餘震,吳健富表示,東部地震相當多,很難判斷後續地震是否為餘震,但他也呼籲民眾,收到警報第一時間先就近趴下掩護,後續可視地震報告判斷餘震應變。

摩洛哥強震前天空出現「神秘藍光」 科學家這樣說
摩洛哥6.8地震,造成近3000人死亡,許多地區直接變成廢墟。而在地震發生前幾個小時,有人看見天空閃爍藍光。至今科學家也不清楚地震光的成因。據《每日郵報》報導,在地震發生幾個小時前,有人在阿特拉斯山脈下的阿加迪爾地區上空,看見天空閃爍藍光。從社群上流傳的影片可見,光源先閃了幾下,之後又大閃一下。雖然影片未得到證實,但這離奇的事件讓人困惑,有網友覺得是不明飛行物或是閃電。據了解,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地震光,但沒有人確切知道地震光是否真的存在,或是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物理學家弗羅因德博士(German Freund)說,摩洛哥地震發生在夜間,而地震光被人們看到又記錄下來的機率較高。強震發生前,有人看天空出現神秘燈光。(圖/翻攝X)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這種不尋常的光是一種神話,出現在地震或火山爆發期間,光源有多種形式,有些是粉紅色的,有些看起來像火焰。據悉,義大利歷史名城拉奎拉2009年發生6.3地震,災難發生前幾秒也有出現地震光。弗羅因德跟同事曾研究關於65份關於地震光的報告,歷史可追溯到1600年。他們發現,地震光大多出現在裂谷附近。大多目擊事件都是發生在地震前或發生中,很少在地震發生之後,這模式也讓人相信,地震能量的累積是地震光的關鍵因素。對於摩洛哥的光,曾參與研究的魁北克自然資源部泰里奧(Robert Thériault)表示,地震光是地震前現象,如果跟活動前的其他參數結合,有一天可能有助於預測大地震的時間點。目前這種奇怪的光,還有許多謎團未解。

12星座本周運勢出爐 金牛事業穩定、天秤大有斬獲好事多
時序進入到9月第3周,星座專家唐綺陽也分析11日至17日的星座運勢。唐綺陽表示,9月4日木星才剛逆行,隨即就有妖孽現形。就是害鄰居房子倒塌的建商,年初就不斷通報房子龜裂卻不理會、受害鄰居們求助無門,直至倒塌。據悉是建商施工不當導致,引外界關注後發現,建商其實前科累累,還曾涉嫌上億詐欺,為何還能繼續蓋房販售未被禁止呢?匪夷所思至此,不可思議。唐綺陽解釋,生活中這樣的誇張人、誇張事絕對很多,像是把自強號當自家ktv大肆唱歌擾人的大叔大媽,或擋在出口滑手機阻礙他人也不移動的少女,各個角落都有這樣的人與事存在,木逆行只是讓事件爆發,才終於有點喝止,否則沒道德的人,根本不認為「掠奪、搬運、抄襲、偷盜、妨礙他人」有什麼,也不知何謂臉紅。木逆就是來「收拾」這些人,終於被發現、被抓到、被揭發、被法辦,別以爲不用付出代價。木星逆到年底(12/31),我們會看到報應到來!除此之外,唐綺陽也提到,天災部分則有摩洛哥大地震,這次木、天都逆在金牛,對於土地、民生、農產、經濟都會有明顯影響,摩洛哥的地震傷亡近千,未來若有各種天災地變,也都要格外小心,木與天的結合意外不來則已,一來都是誇張等級。另一消息是「水星週六順行」,但是「週五前還在逆」喔,不能掉以輕心。但週六就恢復順行,從2度前進,待到10/5才離開處女。水順會將「水逆覺得卡」的所有一切做出「整頓、優化、調整」,尤其「職場、工作、健康、同事」之事,與「怎麼溝通、怎麼旅行、買什麼3c」之事開始動起來,或決策變得暢通。水處女是水星強位,特別能分析清楚、想法落實,也能注意到細節與實際面,把事情完成得比平日更好。唐綺陽也提到,越到週末,也形成緊密的土象星座大三角(日、月觸發天、冥),再度點出「金錢、職場、事業」三者的強相連,引「向來願意刻苦的人」思考「這樣下去有前途嗎?」,或因某件小事觸動而「忽然提離職」(當然是早有此念)。或促使產生與「跨階層、跨領域」的其他強者互相連通的想法。唐綺陽表示,雖然領域、年齡、階層等級有差距,但彼此本質、品味、做事方式類似,就有了互相幫襯、加強、提攜之效,強強聯手,一起達成「功能、存在感最大化」。而足夠專業的,也能展現魅力,引來貴人,使事業、職場有「突然改變、突然跨越」的契機,爭取收入與能力成正比。除此之外,火星天秤亦繼續「引發各種合作」,及「引發分手、官司」。合作方面,如果你深深覺得「有些事,只有自己是辦不到」的,需要「引進其他」才能達成,所以願意提出方案、主動邀請,也會積極換位思考,與人互補,不能太自我。或「想要公平」只能請司法介入,讓法律做出裁決,還個公道。最後,唐綺陽也解釋,每顆星逆行所帶來的修業都不相同,木星修業的課題集中在讓人「謙卑、收斂、不再自以為是」上,撇除心存惡念、誇張份子,過去一個月(木停滯開始)曾遭遇「場面被縮減、自信心流失、好待遇不再」衝擊者,代表你的木星導師正在發威,逆行期間,暫時收回給你的魔法棒,直到你懂得如何正確、謙虛地運用它,才能再度擁有魔法。 ★對12星座的影響:【累的】巨蟹 天蠍 射手 雙魚巨蟹:工作實事求是別太多情緒,感情能理性切割天蠍:工作陷入迷惘低調為妙,感情當心說錯話射手:工作上有自覺才能突破,感情要再溫柔點雙魚:忙得像打仗要多休息,感情上別太玻璃心【穩的】牡羊 金牛 魔羯 水瓶牡羊:有合作機會或對手刺激,喜歡的桃花要主動追求金牛:事業穩定盡在掌握中,感情多點享受更升溫魔羯:工作注意員工狀況,感情別為小事發脾氣水瓶:工作上體力不繼需減速,感情需要再反省評估【讚的】雙子 獅子 處女 天秤雙子:工作適合與自己人共事,感情可走居家路線獅子:工作遇強則強有斬獲,感情態度有強勢情形處女:工作有升官加薪機會,感情穩定靠對方理解天秤:事業大有斬獲好事多,感情別被工作擠到一邊

摩洛哥6.8強震「已逾2000死」 重傷災民村內挖墳埋屍:我失去了一切
摩洛哥在當地時間8日爆發規模6.8的世紀強震,死亡人數突破2千人,距離震央只有數十公里馬拉喀什市(Marrakech)是重災區之一,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建築在地震中嚴重受損,外媒走訪當地,有重傷災民斷糧枯坐候援,有人家破人亡,倖存者神情悲傷地說「我失去了一切」,由於遺體過多無處安置,只能就地掩埋,場面宛如人間煉獄。許多摩洛哥民眾家破人亡。《法新社》報導,住處位在摩洛哥西南部的旅遊城鎮,距離震央僅72公里,是災情最慘重區域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的老城區(Medina)紅牆(Red Wall)等眾多歷史老建築均毀損。其中,來自穆萊布拉欣村(Moulay Brahim)的40多歲倖存者拉辛(Lahcen)痛苦地蜷縮著身體,低著頭表示「我失去了一切」。地震發生時,拉辛正好在屋外,一陣劇烈搖晃,他的住家慘被震垮;後來救難員從屋內抬出離世的3個女兒,妻子和兒子則仍未尋獲,拉辛痛心表示,從未想過是這樣的方式和家人永別,「我現在什麼也做不了,我只想遠離這個世界」。救援人員出動重型機具在廢墟中搜尋,罹難者家屬則在現場挖掘墳墓埋葬親人。另外,一名年約40的婦女哈斯娜(Hasna)表示,「這是一場可怕的悲劇,我的許多鄰居都失去了親人,這種痛苦難以形容」,這場地震已造成超過2千人喪命,其中1293名罹難者位於拉辛所在的豪茲省(Al-Haouz),救援人員出動重型機具在廢墟中搜尋,罹難者家屬則在現場挖掘墳墓埋葬親人。救援人員出動重型機具在廢墟中搜尋,罹難者家屬則在現場挖掘墳墓埋葬親人。摩洛哥當地時間8日深夜11時11分,發生規模6.8強烈地震,由於震央位於高阿特拉斯山脈(High Atlas mountain),許多山村傷亡慘重;根據約旦哈希姆大學地震學與自然災害系教授塔拉齊(Iyd al-Tarazi)表示,這場大地震具毀滅性質,並強調就核彈所含物質而言,其威力相當於25枚核彈。許多人的家園一夕毀滅。除此之外,《半島電視台也引述另一位約旦地震學教授塔爾齊(Eid Al Tarzi)的說法,摩洛哥不排除在未來3至4週可能發生數百次餘震,針對這起強震,摩洛哥王室稍早已表示宣布全國哀悼3天,全國下半旗哀悼,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 )也下令成立跨部門的救災委員會,盡快部署救災方案、援助災民以及協助重建。

摩洛哥強震規模7.2和美國測出6.8不同 地震學家曝箇中原因
北非國家摩洛哥8日深夜出現世紀強震,摩洛哥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測得地震為芮氏規模7.2,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則是認為6.8,中央氣象局也認為是規模6.8的地震,不少人疑惑為何同樣的地震,數字上為何會有差異,地震學家也解釋這個狀況,認為摩洛哥當局可能是以當地氣象站測量結果為準。摩洛哥強震出現兩種不同的震度,摩洛哥認為地震強達芮氏規模7.2,但美國則認為是6.8,地震學家厄爾(Paul S. Earle)就向《紐約時報》指出,摩洛哥可能使用了當地的氣象站,因此測量出現出來和美國有所不同。美國地質調查局則是利用全球各地的站點來進行測量,以便在全球範圍內對地震進行比較,地震規模的初始讀數通常是自動生成,數據的質量取決於多項因素,因此需要靠多位地震學家來進行修正與審查,後續還可能需要納入軌道衛星等數據,來提高準確性,因此正確地數據可能需要耗時幾天才能得知。地震的震度也會決定後續評估未來風險的關鍵,科學家可藉此預測餘震的直接風險,以及這個地區還可能發生更多大地震的長期可能性,而7.2與6.8雖然看似差異不大,但地震學家勃列特(Jascha Polet)也表示,這樣的差異實際強度大了2.5倍之多,釋放能量也多了4倍。

10年前一口喝掉核處理水!日本前官員遭傳癌逝 本人出面回應了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規模9.0強震,福島第一核電廠也於大地震中發生事故,日本福島含氚廢水則在2023年8月24日排放入海,隨後引來大陸大規模的抗議,關於核廢水的傳言也遍布全網,包括在2011年10月,時任日本內閣府政務官的園田康博為了證明安全性,當眾喝下經淨化的核廢水後,已於2020年罹癌病逝,園田2日則出面闢謠。日本福島含氚廢水在2023年8月24日排放入海,隨後引來大陸大規模的抗議,傳言也遍布全網,包括海水因此變黑、魚出現突變等等,此外還有園田康博於2011年喝下淨化後的核廢水後,於2018年身體不適接受檢查,之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醫學院治療無效,轉往帛琉療養後,2020年8月死於多發性骨髓瘤(一種血癌),死前全身腐爛。2011年園田康博在記者會上被部分記者追問,如果說淨化後的核廢水對環境和健康都沒有影響,那你應該喝喝看,他隨後則喝下半杯淨化後的核廢水。對此,日媒《共同社》9月2日採訪到了園田康博,已退出日本政壇的他否認關於癌逝的謠言,同時對於他過去的舉動導致不實傳言擴散,他表示「對於成為造謠的契機,再次向經歷過震災的人及福島縣民致歉。」他也強調,並不認為他當時喝下核廢水,就代表現在所排出的就一定具有安全性,一切都要看檢測結果的數據才能證明。

藍色教堂1/富里教會太美成傳奇 網友熱心搶救讓他們很頭痛
花東熱門景點—富里教會位於花蓮縣富里鄉,具有哥德式的聳立高塔及藍色尖頂拱窗等建築風格,因此被稱為藍色教堂,成為遊客駐足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不過近年來教堂拆除傳言不斷,讓文資團體大呼可惜,臉書等社群網站每隔一陣子,就有熱情網友串連呼籲搶救。富里教會則認為建築物梁柱變形、還有漏水問題,又位於地震帶,有安全疑慮。各界的不同聲音,讓富里教會更具傳奇性。富里教會隸屬於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東部地區歷史悠久,與2022年勇奪金鐘獎戲曲節目獎的《斯卡羅》,劇中的真實歷史人物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有淵源,根據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的研究,1865年秋天,在安平海關工作的英國人必麒麟,前往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舊地台南新市探訪,新港社領袖熱心派遣嚮導,必麒麟遂與長老教會牧師馬雅各前往台南及高雄等地原住民部落探訪,後來1867年抵台的李庥牧師加入傳教行列,成為第一位將基督教義帶進東台灣的牧師。當時李庥牧師聽說已有西拉雅族信徒遷移至後山(東部)居住,1875年走海路登陸東部傳教。第一間教會設於蟳廣澳(今台東縣成功鎭),然後擴展到花東縱谷,以迪階(今花蓮縣玉里鎭三民里)為中心,建立了迪階教會(後來遷到觀音山,即今花蓮縣玉里鎭加蜜山教會)、石牌教會(今花蓮縣富里鄉富里教會),1890年再分設出里壠教會(今台東縣關山鎭關山教會)。花蓮富里教會歷史悠久,見證花東縱谷開發過程、以及富里鄉移民史。(圖/翻攝富里教會FB)花蓮縣富里鄉公所記載,富里教會創始於1876年(清光緒元年),另一說則是1877年,最早的據點在富里鄉石牌有家庭聚會所;日據時代1917 年搬到現址,不但參與了花東縱谷開發史,也見證了富里鄉移民遷徒史。據說教堂一開始是木造建築,後來為台式「土角厝」,1951年東部大地震,震垮原有教堂建築,教友們拿家中米糧換取建材,由教友們一磚一瓦搭建而成,先蓋好外觀輪廓,再添加窗戶等東西,前後蓋了7年,才正式當做禮拜場所,過程相當艱辛。富里教會建築風格較趨近哥德式,入口是高聳的塔樓,牆面有類似伊斯蘭式的尖頂穹窗式的藍色長窗,沒有過於華麗的裝飾,牆面以水泥拉尖形成毛面,內部空間透入強烈光線,形成神聖感。富里教會外觀的粗粒的灰泥牆面搭上藍色尖頂拱窗,顯得很有歷史感,外界稱作具有百年歷史的藍色教堂,其實是個美麗錯誤,富里教會在台灣光復後重建,完工至今只有70年,但是建築相當具有特色,成為台灣教堂群中、非常獨特的建築,常被與1861年建立的屏東縣萬巒鄉的萬金聖母聖殿相媲美。2017年,台視公司翻拍王禎和知名著作《玫瑰玫瑰我愛妳》電視劇,就選在富里教會拍攝。花蓮富里教會的尖頂藍色長窗,具有伊斯蘭風格,因此被稱為「藍色教堂」。(圖/翻攝富里鄉公所官網)對此,富里教會不願接受訪問,僅表示網路上所謂的百年教堂,只不過是以訛傳訛。另外,富里教會被提報列冊追蹤後,曾向花蓮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提出意見表示:禮拜堂是因映人在信仰上的需求而產生的外在物體,絕對不是用建築去框架人的文化表現。僅僅因為要維持外貌的老舊,卻將教會信仰的反省、與對將來未知歷史的發展加以限制,則失去了信仰宗教的自由,失去了在憲法上保障宗教自由上的意義。富里教會指出,本會禮拜堂自使用至今,因建築物本身的狀況不盡理想,原本計畫拆除重建,但因建築法規中敏感地質的考量,以及會友本身對禮拜堂之情感,並考量地方持續有保留建築物之建議,故此,本會最終議決,就目前之建築物進行整體修繕以及重新之使用規畫考量,期待能夠賦予建築物新的使命,並且更加安全的使用空間,讓會友聚會時,能夠享受沒有安全顧慮上的信仰聚會活動。

揭台肥弊案後爆高層逃之夭夭 王鴻薇籲應盡速調查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24日)上午召開「台肥26億D7土地案前董座等人接連請辭!王鴻薇曝警訊要檢調注意!」記者會,質疑台肥標案疑涉內線交易、圖利特定廠商,而前董事長兼總經理黃耀興在事件爆發後,1個半月內立刻請辭,就連台肥獨董也在推派上任當天就火速請辭,台肥內部更是人事大地震,她呼籲檢調要加快偵查動作,以免相關重要人士逃之夭夭。王鴻薇指出,這起新竹D7土地交易案在今年4月19日開價格標,同時當場宣布決標,卻直到5月5日才發布重大訊息,當時台肥設定了非常高的資格要求,要求投標廠商擁有實收資本額30億元,且資格標中還限制不得共同投標,然而達麗公司得標後,卻四天內將30%土地所有權轉移給當時資本額只有20萬的盛景開發投資有限合夥公司,她表示,該案就是公然在綁標,連台肥內部都有人向她爆料,質疑有內線交易,且也有相關訊息指出,還有其他未爆彈。王鴻薇指出,在5月25日開記者會被公諸於世之後,董事長黃耀興於5月30日退位變成總經理,7月11日就直接請辭,7月18日發言人彭盛隆也調職,就連6月28日台肥公司推派一位獨董蘇昱彰,當天就請辭,這段時間台肥人事異常大幅度調動,王鴻薇要求讓農業部不能再繼續裝聾作啞。對此,農業部表示台肥為上市公司,回歸公司本身治理。王鴻薇提到,目前所有檢舉資料兩週前也都提供給檢調,她表示,司法單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讓可能涉案者得以逃之夭夭,目前還有知情人士仍在台肥內部,檢調應該趕快調查,否則一旦人事證據消失,她絕對不能接受。

日媒爆福島核廢水最快24日就排入海 岸田首相向漁民保證「負起全責」
日本政府將於22日就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水問題,召開部長級會議,日本媒體也獲多位政府官員透露,目前正在進行最後調整,預計最快24日就會開始將核廢水排入大海。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和日本漁業界人士會面,並保證會負起全責,即使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周邊國家包含韓國都反對核廢水排入大海,恐嚴重汙染海洋與漁業。(圖/達志/美聯社)據《NHK》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後,因為受到強震與海嘯的衝擊,導致場內多個反應爐的爐心熔毁,在當時造成巨大核災,過去為了冷卻爐心所引進的海水等產生的廢水,多次受討論要排入海中,但這樣的行為卻恐造成生態危機,也汙染海洋並對珊瑚礁有所影響。「核廢水」問題將在明(22)日上午將召開相關會議,正式決定具體的排海日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會見了全國水產合作協會聯合會會長坂本,並表示「即使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我也承諾對必要的措施承擔全部責任」。岸田文雄(左)向漁業代表拜託並鞠躬,認為排出核廢水是必要的舉動。(圖/達志/美聯社)岸田文雄表示,「為了讓福島恢復生機和繁榮,實現重建,不容拖延的問題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反應堆的穩步退役」。下一步是將經過ALPS處理的水排放出來,而排放時間已有多位官員透露,最快就是24日開始將廢水排入大海。

日本首相明訪福島核電廠 下周開會討論…最快「8月底」排放核廢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於明天(20日)造訪福島第一核電廠,並以政府負責人的身分,親自進行確認,並在下周召開內閣會議,會中將會決定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存放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最終時間。根據日媒報導,最快在本月底,核廢水就會進行首次排放入海。位於日本東北海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後,因為受到強震與海嘯的衝擊,導致場內多個反應爐的爐心熔毁,在當時造成巨大核災。日本政府曾在2015年時,向福島當地漁民承諾過,直到取得漁民、當地居民諒解以前,絕不會排放核電廠的汙染水。不過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岸田文雄在日本時間今天上午(美國當地時間8月18日晚間)於美國華府受訪時表示,將在返回日本後的8月20日,親自前往福島第一核電廠訪問,同時也會發表自己對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的想法。岸田文雄說,有關「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時間點,他認為已經到了日本政府該做出判斷的最後階段,他將會在返回日本後,先到福島第一核電廠訪問,接著將在下周與相關大臣展開內閣會議,預計會中會正式決定排放核廢水的日期。外界預料,日本政府很有可能最快在8月底過完之前,就會進行第一波核處理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