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失控後,不少人都希望可以買到實名制快篩試劑,以便宜的價格來定期快篩確定身體健康狀況,過去在藥局大排長龍的狀況,如今指揮中心也表示,目前不少藥局已出現賣到晚上還有貨的狀況,因此將擬定從下週開始實施第二輪的快篩實名制。指揮中心16日記者會上,陳時中部長表示,過去快篩試劑早上就能賣出19萬到21萬份,如今中午僅售出13萬7393人份,加上總共已售出660萬4160份,佔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讓指揮中心決定若第一輪達到滿足點,將會考慮下週就開始進行第二輪的販售。
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中央「快篩陽全面給藥」遭指揮中心否決,不僅防疫指揮官嗆「副作用誰負責」,綠營側翼也加碼嗆柯文哲「快篩偽陽性該如何應對?」「慢性病人萬一引發不良藥物作用誰負責」?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建議,若擔心快篩有假陽性,患者可以在第一次快篩陽後,找準確性較高的羅氏或亞培快篩,再篩一次,或者請基層診所協助快篩,就能降低快篩假陽性及民眾操作快篩不當造成的誤差。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則認為,慢性病人用藥歷史,健保雲端都已經翔實記載,而Paxlovid與100多種藥物有交互作用,健保署也都輸入雲端,醫師只要透過查閱健保雲,就會自動篩檢病患是否使用慢性病用藥,是否適合用Paxlovid,由於Paxlovid對無症狀者、輕症患者投藥才有效果,建議快篩陽經過醫師視訊確診,就應立即決定是否投藥,不必再等PCR。李建璋今天在臉書表示,反對「快篩陽就給藥」的論點理由是,快篩陽恐有5到12 %的假陽性,因新冠口服藥Paxlovid與100多種藥物有交互作用,若是假陽性給藥之後引發不必要的併發症,可能得不償失。支持「快篩陽即給藥」論點者則認為,已確診不舒服的病患,為了重複PCR檢驗,須在急診室外大排長龍,除替緊繃醫療量能增添壓力,也讓生病的病患承受更多可以避免的痛苦,也恐延遲Paxlovid給藥的黃金時間。他建議,若仍擔心民眾快篩採檢品質不好,快篩其實不一定只能民眾執行,也可以由醫療院所醫護深入鼻咽採檢再確認一次,或者請快篩陽的民眾用另一種品牌的快篩再篩一次,就不需要全部到急診做PCR。她說重複一次快篩成本2-300元,比起PCR 3-5000元便宜多了,重複快篩只需要15分鐘,PCR要3小時,還不算排隊時間,需要的人將更可早拿到藥物,對於病情的緩解住院死亡的減少所能得到的效益更是可觀。他還說,很多人認為Paxlovid5天內給藥才有效,未必「非要」快篩陽就給藥,設法縮減PCR檢驗程序也行。但Paxlovid正確說法應該是越早給藥效果越好。李建璋說,根據原始臨床試驗顯示,Paxlovid5天之內給藥可降低88%住院或死亡率,但是如果更早在3天之內給,可以降低89%,但千萬別小看這1%,如果最後台灣20%的人口感染,這個1%就是代表上千條的人命。因為Paxlovid作用是抑制病毒蛋白酶,讓病毒沒有辦法複製,越晚給病毒複製越多產生的破壞越大。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則說,外界擔心Paxlovid與其他藥物產生反應的說法,看起來振振有詞,但卻似是而非。因為若慢性病患者若已就診,長期拿藥控制,健保記錄都會翔實記載他拿了哪些慢性病藥,而Paxlovid已明確知道會與哪些藥品項目產生交互作用,相關資料都已經上傳健保雲端,因此,只要快篩陽且已有不舒服症狀患者,透過與醫師視訊確診,醫師馬上能從健保雲端病患過往用藥歷史,由資料庫自動篩檢比對病患是否適合使用Paxlovid。請別再用「藥物可能交互作用」,當成延誤投藥的藉口。陳宜民說,近來政治人物有不少似是而非的錯誤訊息,已涉及誤導民眾,恐造成新冠肺炎病患延誤就醫,相當不該。例如,有人指這波新冠肺炎99%都是輕症的說法,暗示民眾不必急著就醫,但就算重症病患比例不到1%,依台灣總人口比例換算下來,重症人數恐仍有數千人,而且輕症若不積極投藥,誰能保證不會變成重症或死亡?此外,針對還有綠營側翼宣揚「自然免疫」,只要積極染疫再感染家人,就能讓大家都自然有抗體,陳宜民更痛斥該說法很危險,因為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不斷變種,「自然群體免疫」效果不好,否則全球疫情不會到現在仍難以控制。他還說,注射新冠疫苗與直接染疫絕對是兩回事,注射疫苗是透過最小影響人體的方式,提醒免疫反應認識病毒防疫,但若直接染疫就是讓病毒長驅直入身體,嚴重者可能死亡,怎能拿疫苗與「染疫後的抗體」相提並論,十分荒謬。針對「快篩陽即給藥」之爭,台大醫生李建璋及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告提出解決建議,呼籲投藥Paxlovid應把握黃金時間(圖/李建璋醫師臉書、報系資料照)
國內疫情洪峰未至,蔡英文總統裁示北北基增設大型篩檢站、簡化看診流程,台北市長柯文哲昨透露,正籌備中正紀念堂作為車來速第三站。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在臉書透露,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正式敲定,下周起會儘速開站,將由台北榮總接手,與聯合醫院合作,也酸中央最近很多政策與人民感受差太大,造成地方恐慌。負責第一線防疫業務的黃珊珊,日前對外透露自己確診,每天都會寫確診日記分享近況。她表示,今天比昨天好很多了,昨天喉嚨真的有燒灼感,喉嚨真的蠻痛的,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幫確診的朋友買一個喉嚨舒緩的噴劑,她的秘書給了她一瓶緩解喉嚨疼痛,真的很有效。黃珊珊說,今天體力明顯好轉,也不會想睡午覺了,但今天還是開了一整天的會,從早到晚,下午還用視訊參加防疫記者會,很是充實。今天最重要的成果是敲定第3個車來速基地—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下周起會儘速開站,將由台北榮總接手,與聯合醫院合作,一起提供更多的採檢與急門診服務量。黃珊珊坦言,她每天晚上都會與區級關懷中心同仁開檢討會報,但因每天的新案暴增,他們雖然盡全力安置確診者,卻永遠趕不上新案增加的速度,所以北市一直在徵用臨時人員,進駐關懷中心,解決確診病患的種種問題,也為防疫出一份力,歡迎大家踴躍加入防疫的行列。黃珊珊說,確診的這幾天彷彿進入時光隧道,2年多來,我每天都在研究它對人類的影響與傷害,去年5月,它害死了800多人,今年雖然大部分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是因為擴散嚴重,所以今天就有41個死亡案例,從國外的經驗推算,就算死亡率只有0.1%,還是非常嚴重,所以,儘早正確用藥,絕對是降低死亡率最好的方法。黃珊珊強調,快篩陽認定為確診後給予抗病毒藥物,並非漫無限制,而是有條件給藥,重點是已有「症狀」應該由醫師臨床判斷,如果非要用PCR陽性作為唯一條件,真的可能造成太晚給藥,效果有限,這跟限制人身自由等等,是2個層次的問題。文末,黃珊珊也酸,今天總統開疫情會議,顯然最近很多的政策顯然與人民的感受差異太大,包括快篩劑不足、政策混亂(一天之內就變成3+4 )、PCR量能限制(快篩陽大排長龍),都造成人民的恐慌。洪峰將至,台北市各項量能已經盡力開出,接下來,就等著海嘯到來,一定要守住中重症病患的醫療量能。
爭取國民黨桃園市長提名的立委呂玉玲今(13)日上午受邀參加桃園市黃復興黃國園黨部舉辦的「風城名人、退軍之光」表揚大會,退軍榮民團體也當場拿出布條,宣布全力支持呂玉玲參選桃園市長,並成立後援會;對此,呂玉玲除了對各位退軍榮民的支持表達感謝,也誓言會全力衝刺,不會讓大家失望。桃園市黃復興黃國園黨部今為日前獲登新竹縣誌百大名人、桃園市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理事長羅吉源中將表揚,呂玉玲表示,「羅理事長是桃園之光,她身為桃園人,與有榮焉」。呂玉玲表示,羅吉源將軍一生戎馬,服役期間為國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即便退伍後依然心繫國家,投入兩岸關係、台海和平、國防軍事戰略、國際區域政治等研究,對國防軍事、國家安全、退伍軍人等公共事務多有觀點與建言,羅將軍可說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呂玉玲也說,感謝國軍弟兄、退伍軍人保衛國家,建設台澎金馬,對國家社會、全國人民所做的犧牲與貢獻,各個退軍榮民社團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最團結、最有力量的後盾。她也表示,自己投入桃園市長選舉,要爭取每一位桃園市民的支持,並拜託在座的退軍榮民們可以支持她,讓她為桃園打拚。同場受邀的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則表示,他從政數十年中,有非常多的機會與羅吉源理事長合作。他表示,羅在服役時是一位非常好的長官,即便退伍了,依舊「退而不休」,很多活動都親自到議會尋求資源協助,令人非常敬佩。此外,邱奕勝話鋒一轉痛批,現今防疫亂象不斷,每一家醫院急診室大排長龍,民眾買不到快篩,認為現今走「共存」政策,要打贏這場防疫關鍵戰役,政府應該要有具體作法,而不只是靠嘴巴說。他呼籲全民一定要團結,共同要求現在的領導人能夠真正做事,保障市民的健康與安全。
佑全藥局門市表示,營業時間11時一開始,不到20分鐘就售完,上午10時外面就大排長龍。(圖/中國時報吳佩蓉攝)韓國製「福吉美」唾液快篩今(12日)在連鎖藥局開始販售,包含杏一、佑全及丁丁藥局,宜蘭的佑全藥局開賣不到20分就賣完100份,杏一藥局則還沒配送到貨,就有大批人詢問;民眾怒批,「小孩好可憐,一直戳鼻子!買不起也要買,政府都別人孩子死不完」。因疫情嚴峻,快篩試劑需求量大,尤其染疫的孩童人數持續增加,家長協助小孩採檢鼻腔的病毒做快篩著實不易,因此唾液快篩引起熱烈討論,許多民眾都想要有免戳鼻子的試劑;全台3大連鎖藥局杏一、佑全及丁丁,今(12日)上架開賣,1盒售價175元,1人限購2入,每家門市限量100份上下。3大連鎖藥局,杏一藥局在宜蘭縣內共有7家門市;佑全藥局在縣內有4家門市,丁丁藥局在縣內則沒有門市;每家門市的進貨時間跟銷售份數都有些許不一樣,有門市貼心設置號碼牌供民眾抽取,到貨會依序通知到門市購買。杏一藥局門市表示,從一早營業至今,民眾詢問電話接不完,一早就有排隊人潮,門市人員告知排隊民眾不知物流何時送到,有些人索性不排了,有些人還是拿著自己準備的小板凳在路邊坐著排起來了。排隊民眾黃小姐怒批,小朋友好可憐,一直戳鼻子、哭個不停,都爽政府,別人孩子死不完,不知百姓艱苦,1劑175元很貴買不起,但為了小朋友還是要買;民眾陳小姐表示,這價格沒辦法也要接受,為了孫子,還是要排隊。佑全藥局門市表示,營業時間11時一開始,不到20分鐘就售完,上午10時外面就大排長龍;許多民眾表示,唾液快篩1劑175元,貴也要接受,為了方便孩子做快篩。
快篩試劑引發台灣民眾一陣混亂,不少人為排公費試劑或唾液試劑都浪費時間大排長龍購買,如今就有小兒科醫師透露,若視訊來為確診或快篩陽性的民眾看診,在視訊最後民眾須將快篩陽性的試劑破壞,以免同一個快篩試劑多人使用,但醫師實際測試用一般剪刀根本無法剪斷。陳木榮表示,若無法剪整個快篩試劑,則可以把快篩剝開,把裡面的試紙剪斷。(圖/翻攝自陳木榮醫師臉書)知名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在粉專上寫出,針對快篩確診病患視訊看診上路,他表示他的診所目前還沒有設定好系統,因此還無法執行視訊快篩確診看診判定,而他也一直思考若快篩陽性的快篩試劑被多人使用該怎麼辦,雖然法規有公告,視訊最後需要在鏡頭下把快篩盤剪斷,但他自己測試根本無法用一般剪刀剪斷,最後拿出剪線鉗才成功。實測把快篩試劑滴入醬油或食用醋,試紙變色程度沒有太大變化(右圖)。(圖/李家穎攝)而他也表示,若家裡沒有剪線鉗則可以把快篩試劑剝開,裡面的快篩條剪斷也可以。另外也有網友表示,羅氏的快篩試劑有編碼,可以不被一盤多用,但沒有人紀錄或登記;也有人表示可滴入墨水或醬油,甚至拿奇異筆畫測試區都可以,《CTWANT》也實測在快篩試劑中倒入醬油,但快篩試紙變化不大,只有周圍因滴入過多醬油稍微變色,但紅線處依舊明顯。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新北市議員劉美芳接獲陳情,指板橋郵局某員工父親在5日確診,該員工理應進行「3+4」居家隔離,板橋郵局卻以人力不足為由要求他繼續上班,板橋郵局也於今傍晚作出回應,表示確診和隔離員工都按規定通報,絕無相關情事。劉美芳今下午在議會質詢時表示,該員工得知父親確診後,立刻報告上級表示自己要居家隔離,其主管卻以「人力不足」為由要求他繼續上班,該員工無奈之下只好重回工作崗位。劉美芳提到,居隔者違規上班也讓整個辦公室都陷於危險之中,目前已知同辦公室至少新增2人確診,荒謬作法也讓板郵員工忿忿不平,認為上級將基層推入染疫風暴中,怒控:「上層讓應該居家隔離的人繼續上班,一切危險都要員工自己承擔嗎?」劉美芳也懷疑此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恐還有其他人力吃緊的單位沒有遵守居家隔離規定,或在確診後還未到解隔離的時間,就要求員工又返回工作崗位的情形。因此,劉美芳呼籲新北市政府成立「疫情陳情專線」,可以結合關懷中心,有效地改善員工被迫上班的狀況,並讓居家隔離做得更徹底,降低疫情感染的機會,「不然這些員工何其無辜?可能被依法應該要居家隔離,卻又不得不回來上班的同事感染!」另外,劉美芳還提出,任何民眾「只要快篩陽性即為確診」的訴求,不應該再區分「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等類別,如此便可以減輕PCR與急診室的量能,將吃緊的醫療資源留給中重症的病患。劉美芳強調,「與病毒共存」的戰役應該是做好一切準備及管理,然而從快篩劑短缺、PCR大排長龍等現象,都可見到當今中央政府的抗疫方式,根本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希望中央能與地方做好協調,真正將人民的健康福祉放在第一位,終結接二連三的疫情亂象。板橋郵局回應,目前共有32位同仁確診,20位員工居家隔離中,但每一個人都有作詳細調查並通報,絕對沒有要求居隔員工上班的違規情事。新北市衛生局表示,若該員工有收到居家隔離通知單,任職的機關(構)、事業單位應給予防疫隔離假,且不得視為曠職、強迫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亦不得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若有違反相關規定,可依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處以5萬元到100萬元罰鍰。劉美芳今下午在議會質詢時表示,該員工得知父親確診後,立刻報告上級表示自己要居家隔離,其主管卻以「人力不足」為由要求他繼續上班,該員工無奈之下只好重回工作崗位。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之亂持續上演,立委呂玉玲今(11)日呼籲,蔡英文政府應放下身段、彎下腰,不要再用意識形態防疫,充分與在野黨、人民團體和企業溝通,集思廣益研議當前及下一階段的防疫政策,才是對人民之福;她也喊話中央,1億支快篩試劑5月到貨後,應優先發給疫情風險高的北北基桃民眾1份,減少現今大排長龍亂象。呂玉玲痛批,新冠疫情2年多,國人從排隊買口罩、打疫苗,再到現在大排長龍購買家用快篩試劑,民進黨政府面對人民的恐慌與不安,衛福部長陳時中竟還在怪罪病毒、要民眾「自主應變」。她說,台灣人民何其無辜,基層醫療能量緊繃,防疫醫護人員日夜辛勞在第一線抗疫,正是蔡政府「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照妖鏡!「陳時中部長,你累了嗎?」呂玉玲表示,人民感受到政府面對民怨是如此冰冷、毫無溫度,無法苦民所苦,也提不出對策,真的令人失望。她也說,防疫專家、前副總統陳建仁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終於坦承「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這也讓陳時中每天向國人宣稱「快篩試劑足夠」的說法,形同謊言一場,也讓社會再次看到政府防疫「超前部署」攏係假。呂玉玲認為,現在問題不在於家用快篩試劑不足,而是蔡政府已經出現治理危機、信心危機,蔡總統、蘇貞昌院長、陳時中部長,不要再拿「政府防疫已經做得夠好了」的說法,來麻痺民眾、欺騙國人。她說,政府不要再拿「台灣價值」叫網軍、側翼、1450護駕政府的失策,請蔡英文和蘇貞昌認真檢討指揮中心還有哪些不足?針對5月將有1億支快篩試劑進到台灣,呂玉玲呼籲,政府要苦民所苦,讓目前北北基桃等高危險城市,先分發每人一份快篩試劑,減少民眾在藥局、超商排隊購買,以及在醫療院所等待檢測的人龍,全力避免群聚染疫風險。她也建議,政府可以用過去5倍券配送模式,透過物流通路分流領取,別再讓民眾陷入快篩之亂的恐慌。
報載在今年1月底時,外交部已透過賴清德購買了1500萬元的快篩試劑,贈送給宏都拉斯,美其名為「人道救援」。反觀台灣,現在民眾卻為快篩劑大排長龍,實在是一大諷刺。友邦有難,盡力輸救,本是正當之舉,宏都拉斯人口近1000萬,當時單日確診人數約在3000多4000以下,英明的民進黨政府「超前部署」,已料到疫情蔓延時,快篩試劑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慨然伸出援手。可台灣的「超前部署」,竟剛巧在這一環節上疏忽了,以致到目前確診人數已破五萬,而國內快篩試劑卻奇缺無比、一劑難求,「超前部署」竟「超前」去別的國家「部署」了,顯然台灣人民的健康與性命,是遠遠不及外國人的珍貴了。「看好了,台灣只示範這一次」、「世界怎跟得上台灣」?台灣人「置個人死生於度外,急友邦災劫為優先」的精神,何其偉大!但是,台灣的「人道」又誰來管顧呢?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試劑供不應求,實名制購買方式上路後,藥局外每日都能見到大排長龍的民眾,專欄作家、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黎榮章今(10)日指出,快篩劑實名制延伸的採購、定價、通路等亂象,就是個沒有周延考量的愚民政策。黎榮章表示,快篩劑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立即的需要,只要政府做到民眾有需要時,可以得到或買得到的政策規劃,就不必要有後面的快篩劑實名制產生,更不用平白製造恐慌。他認為,政府的愚民規劃誤導快篩劑的必要時機,還把台灣人愛排隊的特殊特性再次展現給全世界知道。黎榮章指出,政府看似體察民意,除了讓民眾於藥局排隊之外,也准許4大超商、藥妝店和大賣場開賣快篩劑,定價每支180元,但媒體報導指出多元通路展開後,民眾還是喜歡排隊買100元便宜貨,不願意多80元買超商貨。他諷刺,這證明政府提供的採購價錢最優惠,也證明民眾支持政府的實名制政策,一夜之間,民眾的比較價格基礎從100元貴於67元、37元、20元和免費,轉變100元比180元便宜很多,實為愚民政策的手段。此外,黎榮章說,經濟部出手,表面動作要讓快篩劑回歸市場機制,一下字新聞快報鋪天蓋地而來,4大超商、藥妝店、大小賣場同步開賣,但細節是「每次限購1支快篩劑、價格180元」,同時間,隔壁的「時中通路」每次可購買5支、價格100元。他說,兩相比較之下,民眾遲疑了,一樣排隊,得想想排哪邊划算;通路商也遲疑了,賣一個沒有價格競爭力,沒有行銷亮點的產品,能賺多少錢,還不如不賣。黎榮章認為,多數民眾相信大有為政府的領導,尤其是處於緊急危難又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掌握資源和話語權的官員,一言一行都會帶來強力引導效果,但這場快篩實名制衍生的亂象,真的是水太深,看不懂在玩什麼。他呼籲民眾最好是保持健康,不需要用到快篩劑,這樣就不用排隊買「便宜貨」來囤了。
針對前副總統陳建仁坦言,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0)日受訪時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政府免費提供快篩給確診或隔離者,也以最便宜和實名制的方式讓民眾快速且公平取得,並強調台灣要進入正常生活,最後這一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英國《衛報》報導,一向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近期面臨Omicron變種病毒侵襲,確診人數暴增,藥局外有民眾大排長龍購買快篩,顯示防疫策略有問題,陳建仁受訪時也坦言,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9日統計指出,全球單日新增確診最高的國家為韓國,有3.9萬人確診;非會員國的台灣,昨日確診突破4萬例,確診數排名全球第一。針對快篩試劑不足引發的各種亂象,以及是否調整防疫模式,蘇貞昌表示,政府將快篩劑免費提供給各地需要的確診或隔離者,也以最便宜、實名制的方式讓民眾快速且公平取得快篩,同時政府也聯絡廠商和通路,讓民眾可以購買急需的快篩試劑。蘇貞昌強調,要進入正常生活,國人在指揮中心的規範下,最後這一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防疫做到最好,贏得世界肯定。此外,蘇貞昌今與總統蔡英文一同出席桃園市「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世界館開工典禮」,針對未來市長接班人選,蘇貞昌表示,桃園市長鄭文燦不但執政連任,獲得桃園市民給予最大肯定,且桃園的各項建設也獲得全國民眾稱譽有加,相信執政成績會給市民帶來幸福,也讓市民對民進黨執政更有信心。不過,選舉事宜還是要由黨部安排,從各方面贏得人民給予的執政機會。
確診人數高居不下,北市大同區一名婦人9日上午在歸綏街排隊,突然感覺身體不適,一陣暈眩癱坐在地上,一旁排隊民眾趕緊詢問婦人,所幸並無大礙,民眾則讓出板凳讓她休息,並通知救護人員到場,但婦人為了排隊拒絕送醫。歸綏街一間販售實名制快篩劑的藥局,一早開門就馬上就銷售一空,民眾趁還沒開門大排長龍,從261號排到160號前,但其中一名婦人疑似腿軟站不穩,跌坐在地上,一旁排隊民眾則擔心發生意外,趕緊幫忙叫救護車。警消到場後詢問婦人身體狀況,而婦人聲稱休息一下就可以,並拒絕送醫,仍在現場繼續排隊,不然辛苦排隊離開後,等於前功盡棄,直至藥局開門營業,快篩劑9時許已銷售完畢。
許多民眾7日利用假日騎乘機車前往北市科車來速做篩檢。(圖/羅永銘攝)全台醫護人力拉警報,不僅醫界龍頭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向外界發「失守」的求救信,北市聯醫工會前天率先喊出「我們已經擋不住」,他們疾聲呼籲政府正視,否則不僅危及醫療品質,更恐釀成醫護離職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目前北台灣醫療量能已到極限。疫情的大爆炸,昨日確診數突破4萬,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昨透露,台大醫院面臨「失守」問題,最嚴重時2名急診護理師還得照顧100個病患。台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自5月5日起,正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人員,只要快篩陰性都須回到醫院工作。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祕書長王棋筠說,台大醫院是台灣醫療龍頭,人力相對較充足,過去幾周來「苦撐」面對疫情的爆衝,但到了今天也由於太多醫護人員確診、醫療需求持續攀升,不得不召回正在居家隔離的同仁投入前線作戰。醫護人員反映,身邊同事一個個確診返家休養、曾接觸確診者就被匡列隔離,能上班的人愈來愈少。最嚴重時的台大急診,2名護理師照顧100名病患,包括檢體採集、抽血留尿、撰寫護理紀錄,甚至跑腿拿外送餐點、忍受病患咆哮等。專責病房中,每名護理師照護病患量,比去年疫情最嚴重時還要暴增2、3倍,且病情嚴重度有增無減。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徐維琪指出,前線醫護反映,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看不見人力改善狀況,有些人居隔卻要被召回來工作,甚至台大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的醫師,也要兼顧一般病人,工作量大為上升。新北市土城醫院也坦言,急診室對醫院量能來說是最大的負擔,最近一天服務約400多人,快跟醫學中心量能差不多,其中一半民眾是來採檢PCR,塞爆急診室。醫院目前降載收治一半病患,調請醫院其他科護理師協助,以因應急診醫護人力缺口。蘇一峰說,除處理確診病患外,一般感冒及門急診也爆量,急診醫師採檢量多出2到5倍,目前北台灣醫療量能已到極限。醫護人力吃緊,他也盼北市府能幫忙第一線醫療人員分擔工作,找更多醫院分擔採檢量能。此外,視訊門診也加重醫療人員的工作量,到現在急診仍舊大排長龍。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僅淡淡回應,台大醫院好像有困難的地方,但有沒有「失守」,應該以院方當局的說法為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許多醫護人員被隔離,是很多醫院會遇到的狀況,需要人力調度,必要時可透過篩檢提前召回。
本土疫情尚未達到高峰,確診數每天都上萬例,也造成醫療資源緊縮。不過,一名女網友抱怨,她從未做過快篩或PCR,竟然接到確診通知,打電話詢問各單位卻互踢皮球,最後證實是人員輸入錯資料,卻還是要她隔離,讓她超無奈。原PO在臉書《爆廢公社》透露,她在3日早上收到被通知是確診者的簡訊,奇怪的是,她連假都待在家,也沒去醫院做篩檢,心想可能是有人填錯電話號碼,或是人員輸入資料錯誤,於是打了1922,但都是忙線中,只好請家人去衛生所詢問,「衛生所好像也大排長龍,拿了號碼牌卻等約3個小時才終於輪到」。原PO透過LINE和衛生所人員進行溝通,對方認定她是確診者,「電話是綁定的,不會有錯」,礙於個資無法查詢確認,而且要求她不能出門上班,「妳沒確診,妳就是有接觸確診者,不然不會發簡訊給妳」、「那就是妳的工作有人確診,或是你有家人確診」,接著告知她要進行3+4隔離,每天都要快篩。原PO對於相關單位不斷踢皮球感到心累。(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原PO覺得傻眼,不過仍然持續撥打1911,到了晚上電話終於打通,她將事情的經過向衛福部人員說明,「一樣也是告知我說不能查,個資問題,然後說我就是要隔離」,只好先留下資料,再等待人員聯繫。沒想到,整整等到第3天中午才接到電話,衛福部表示:「就是輸入錯誤」,但仍要她隔離,並稱是衛生所負責的,「他們說妳要隔離妳就是要隔離,我們這邊只負責處理確診的」。原PO沒辦法,只好再請家人跑一趟衛生所,但還是一直被踢皮球,後來衛福部人員接通,竟反問:「那現在要怎樣?」再把電話轉接防疫專員,結果又是一陣忙線轉語音,「現在是下班時間」。還好原PO撐過居隔的3天,「我也解脫了,一切損失自行吸收的概念」,她知道醫護人員和相關人員都很辛苦,不過這次的經驗讓她覺得根本是擾民,「平民百姓真的不是這樣玩的,跟公司請假又算誰的,大家防疫期間辛苦了,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害了」。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所有的行政處分都有一個申訴的措施,可以就救濟管道提出。
本土疫情爆發,且迅速攀升,從4月28日起每日確診都破萬例,指揮中心5日終於宣布,從5月12日起居檢、居隔、自主防疫對象快篩陽性就視同確診,顯示指揮中心怕若繼續堅持PCR核酸檢驗才確診,因國內PCR能量一直不足,將導致確診者趴趴走、疫情更快速擴大,而且恐拖垮醫療機構的防疫能量。不過,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其實早在4月就已經主張快篩陽應該視同確診,但當時卻被前副總統、綠營人士口中的「大仁哥」陳建仁發文酸「應該回去多念書」,指揮官陳時中也強烈質疑此舉將佔用醫療量能為由堅拒。但不到一個月,指揮中心就「髮夾彎」的宣布,符合條件者從12日起「快篩陽即確診」,雖然指揮中心沒提是否起碼向柯P致意一下,但卻再度凸顯外界提出的「防疫諍言」又被命中,指揮中心總是「定於一尊」的心態,是否足以面對不斷突變的疫情,民眾心中自有一把尺。「快篩陽即確診」雖可降低染疫者採檢風險,減少出門採檢的交通配套與行政負擔,但前提仍是民眾要能即時取得充足的快篩。對此,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語帶感嘆的說,指揮中心長期以來對「快篩」很抗拒,即使醫界一直建議,指國外快篩使用的很普遍,民眾取得也容易,隨著快篩準確度不斷提升,其實不需抗拒使用快篩。國際媒體也曾懷疑,台灣之前堅持不普篩,恐導致疫情確診人數「藏黑數」、不排除有「粉飾太平」心理。但指揮中心長期以來,依然堅持快篩有「偽陽」「偽陰」而予以排斥,直到疫情大爆發,才發現原來快篩戰備量根本不足,才緊急因應。結果,疫情快速蔓延,民眾卻仍得在藥局外大排長龍等買實名制快篩,不僅增加染疫風險,連蔡總統都看不下去「震怒」,要求除實名制快篩外,要有更多多元購買快篩管道,但「震怒」無助挽回染疫過世的生命,指揮中心決策是否夠憂心符合民住需求,有無摻雜政治考量、有沒有慢半拍?都應接受外界嚴格檢驗,更應要有人為不當決策負責。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從「口罩」、「疫苗」到「快篩」「家用口水快篩試劑」,指揮中心都堅持管制,實名制才能買得到,但是快篩試劑國際現況明明很普遍,指揮中心還口口聲聲說有超前部署,但民眾就是大排長龍買不到,搞得像「飢餓行銷」,也難怪圖利特定廠商的外界質疑一直甚囂塵上。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表示,她去年4月質詢中研院長廖俊智,廖就曾說,中研院研發的快篩試劑,早在前年就技轉7家國內廠商,部分廠商還獲得食藥署核准,卻因台灣未開放,反而在歐盟國家、美國上市販售。此外,歐盟已核准200多種快篩試劑,種類、價格多元,為什麼國內還買不到?林奕華質疑,台灣買不到快篩試劑的問題在哪?不就是衛福部權力一把抓?為什麼「綠友友」福又達生技公司最先拿到唾液快篩的許可?韓國廠商去年就提出同樣的申請卻不給過?再加上國民黨團踢爆一個資本額僅200萬元的前小吃店卻可以獲准進口快篩,「以篩代隔」本來是很好的政策,但政府衍生的種種疑雲,應該對外講清楚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