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是人的天性,但追求美麗一定要透過醫師的「專業」,來達成美的「結果」,才能讓人美的「安心」!兩岸三地醫美龍頭愛爾麗集團創辦人常如山「從心開始」打造「安心醫美」,扛起提升業界整體醫療水平的重任,給消費者最安心、安全的醫療環境,今年初在媒體舉辦的「企業品牌聲望大調查」中囊括「最佳人氣獎、最佳品牌獎、永續經營獎」醫美類三冠王。並秉持「暖心公益」理念,以醫美公益領頭羊之姿拋磚引玉,集團捐贈善款累積破億,也帶起國內醫美的公益風潮。能力愈大、責任愈大!常如山體認到愛爾麗作為兩岸醫美龍頭,有責任協助提升業界醫美的整體醫療水平,給消費者最安心安全的醫療環境,起心動念打造「安心醫美」,所有的醫療儀器設備、耗材等保證原廠,美國FDA、歐盟CE以及台灣衛服部三重認證,所有醫療團隊成員皆具有醫學中心的學經歷背景,以專業、品質深獲消費者信任。愛爾麗打造安心醫療、以客為尊為服務原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去年底舉辦品質認證授證典禮,愛爾麗集團旗下的「漂亮愛爾麗整形外科診所」通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當時前往代表領獎的集團執行長劉怡萱就強調,「品質」是消費者心中的普世價值,也是愛爾麗永遠的堅持。「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代表在專業技術、智能化管理及創新服務等領域,都能為顧客提供超乎期待的高品質。然而,要提供讓消費者安心的專業技術與服務品質絕非易事,尤其近幾年受疫情衝擊,不少服務業都得度小月慘澹經營,愛爾麗卻在疫情期間逆勢操作擴大徵才,更增加員工福利,保持專業技術領先並凝聚企業內部向心力,由內而外讓企業品質得到保障。「醫學美容產業,顧客想買的不只是美麗,更重要的是找回自信,所以愛爾麗打造安心醫療、以客為尊為服務原則,員工不只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也營造正能量的工作氛圍。」愛才、惜才的常如山認為,留住員工最好的方式就是大方給薪而且年年加薪,透過真心對待員工,以溫度與感情建立互信基礎,才能不斷優化客戶服務而取得更上一層樓的經營模式。除了用專業、品質打造令消費者信賴的「安心醫美」品牌,愛爾麗更是台灣醫美的「公益領頭羊」。5月下旬總裁常如山才前往集團共同創辦人劉貞華總經理的母校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參加生物醫學及美容保健科科館揭牌儀式暨捐贈助學獎學金新台幣 200 萬元,傳遞「愛是永不止息」的集團宗旨。愛爾麗集團5月中捐給南台科大弱勢學生獎助學金200萬元。「回饋鄉里、不忘本」一直是常如山從1996年創立以來不斷堅持的企業理念,積年累月投身公益事業,隨時關注台灣大小事,集團累積的捐贈金額已經破億,拋磚引玉的舉動也帶動其他業者共襄盛舉,一起為台灣盡一份力。來愛爾麗消費的客人,美麗還一起投入做公益,共同化為愛的力量。2015 年八仙樂園塵爆激發台灣民眾的愛心,愛爾麗集團立即提供 5 間專業整形外科院所及 12 名資深醫師團隊,為輕度燒傷及燒燙傷面積 20%以下不需住院治療的傷患,免費提供傷口治療及後續皮膚重建等服務,讓專業成為台灣的助力。除此之外,愛爾麗集團也在 2016 年南台灣地震、2018 年花蓮強震、2020 年太魯閣號等事故中,捐款近千萬協助政府救災,並提供旗下關係企業台南立多文旅30間客房,讓地震受災戶免費住宿。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愛爾麗集團連續兩年重金在台南市舉辦「感謝有你,防疫公益演唱會」,齊心力挺第一線醫護、消防及警務人員。爾麗集團事業版圖橫跨兩岸三地,公益的投入及安心醫療已成為永續的理念,隨著台灣醫美市場逐漸擴大,愛爾麗集團 20 餘年仍舊屹立不搖,就是堅持以愛心領頭羊的氣勢帶動同業,拋磚引玉,讓這份溫暖延續。
女星陳天仁出道多年,在2010年的中華職棒賽事中,被電視轉播的攝影鏡頭捕捉,因此以「象迷娘」之稱打開知名度。她和大9歲男星周孝安拍戲結緣,進而交往走入婚姻,並生下一個女兒。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日常的她,今(8日)搭火車時聽到廣播,讓她忍不住痛批:「嚇唬善良的人?」陳天仁今天在臉書PO出限時動態,可以看到她正在搭火車,在列車來臨前,廣播說「此列車無販售站票,抓到的人要罰5倍票價」,這讓她聽了一頭霧水,不懂廣播的用意,「是要拿來嚇唬善良的人而已嗎?」陳天仁透露,過去她看到真的一堆,用區間車價格搭自強號的人,每次自己的位子上總是有人,以致於都要請對方離開,而且不只如此,她還看到一堆人站著,「台鐵如果認真的抓,肯定可以大賺一筆呢」。陳天仁痛批台鐵廣播嚇唬善良的人。(圖/翻攝自陳天仁臉書)據了解,台鐵為配合防疫政策,去年7月宣布各級對號列車(太魯閣號、普悠瑪號、自強號、莒光號及復興號),禁止站票(無座)搭乘,持用定期票或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旅客,只能搭乘區間車或區間快車,若違反規定的民眾,將被勸導請下車,勸導不聽將移送鐵警局交地方衛生單位開罰。直到去年12月27日,才恢復發售各級對號列車無座票,要注意的是,自強(3000)、普悠瑪號、太魯閣號、團體列車、 觀光列車、騰雲座艙及親子車廂等列車及車廂,仍不發售無座票。至於陳天仁所提及「用區間車價格搭自強號」,猜測是指刷悠遊卡進站,然而事實上,悠遊卡可以搭自強號。台鐵規定,使用電子票證搭乘70公里(含)以內,可享區間車票價9折優惠,超過則按自強號費率計算。另外,陳天仁聽到台鐵廣播「罰5成票價」,但是並沒有罰5倍,估計是不小心聽錯。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台鐵局第一線乘務人員也有多人確診,衝擊營運調度,台鐵5月中已減班96班次,今日再宣布6月7日起減班32班,接下視疫情狀況滾動調整恢復班次。台鐵表示,因疫情升溫,台鐵局乘務人員確診及居家隔離人數仍持平,自6月7日起再調整停駛班次,以停駛假日(周五至周一)部分對號列車為主,通勤列車則不再增加減班列次,維持減班96列次。台鐵指出,新增停駛的對號列車方面,包括東部幹線太魯閣號4列次、普悠瑪號2列次,以及東、西部幹線、南迴線自強號20列次、莒光號6列次。台鐵說,停駛列車總數達128列次,未來將視疫情狀況持續滾動調整恢復班次,造成旅客不便,敬請見諒。
台鐵太魯閣號列車去年4月2日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造成多人傷亡的重大傷亡意外,為了防止事故可能再次發生,勞動部職安署近日預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要求事業單位應在自設道路設置設置足以防止車輛機械翻落設施,若違反可依職安法處3萬至30萬元罰鍰。職安署表示,鑑於工作場所自設道路邊緣及開口部分,如未設置防護設施,易有車輛機械不慎翻落意外情事,且可能造成如2021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列 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因此要求「道路之邊緣及開口部分,應設置足以防止車輛機械翻落之設施。」勞動部職安署職業安全組副組長林志展表示,若違反該規則涉嫌違反職安法第6條第1項,可處3萬至30萬元罰鍰。此外,此次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也擴大外送平台外送員的範圍,林志展說,近來許多外送平台不只與餐廳合作,也與各大賣場、超商合作,運送商品逐漸多元,不僅限於食品,為擴大保護外送作業樣態,因此刪除「食品」,只要是外送就要符合相關職業衛生安全措施。
台鐵公司化議題鬧得沸沸揚揚!不顧台鐵3個工會反對及社會大眾疑慮,交通部2月下旬將《台鐵公司條例》草案修正版本提報行政院,之後一路開綠燈,火速走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委員會黨團協商等流程,今日更排入立法院長召開的黨團協商會議。台鐵工會昨日則持續連署「國定假日不加班」以示抗議,其中機班(司機員)連署近9成。去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導致49死、213傷,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辭職下台,現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提出的最主要解方就是「台鐵公司化」。去年5月台鐵局陳報《台鐵公司條例》草案給交通部,之後爆發本土疫情、高鐵延伸宜蘭、基隆捷運等議題,但台鐵公司化腳步未停歇,今年2月25日交通部將《台鐵公司條例》草案修正版本提報行政院,之後一路開綠燈,4月21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歷經4小時逐條審查,即使有逾1/3條文保留,民進黨黨團仍以優勢人數強行表決通過全案送院會。院會處理前的委員會黨團協商,上周四(12日)傳無共識,但根據立法院官網上的「本周議程」,今日立法院長召開的黨團協商會議上,已排入《鐵路法》及《台鐵公司條例》,意味著台鐵公司化的過程又更往前推進,只剩下最後協商、院會二三讀。台鐵產業工會表示,這表示即便歷經五一行動,執政黨及交通部長仍未對台鐵基層釋出善意,不僅迅速召開召委的黨團協商,現在更光速排入院長議程,甚至可能最快將於周五進入二三讀。台鐵企業工會表示,持續推動今年的「國定假日不加班」連署,包括端 午、中秋、國慶以及投票日,都將合法休假以示抗議。工會秘書吳長智表示,目前連署持續中,機班連署將近9成。
運安會今日上午發布「0402台鐵第408次車清水隧道重大鐵道事故」最終調查報告,「結論」的部分指出站票是坐票罹難的7倍,建議台鐵應該重新檢討傾斜式列車的站票政策。運安會指出,本次事故罹難乘客站票死亡率約坐票死亡率7倍,台鐵太魯閣號與普悠瑪號等傾斜式列車每班次限量120張站票的政策,未充分考量碰撞或出軌事故相關安全績效指標水準,與風險管控措施的健全與有效性。運安會指出,本事故位於車間站票罹難10人,占站票罹難者確認位置者的71.42%,占所有罹難者的20.4%,顯示車間站票罹難者比例偏高;交通部部頒與台鐵列車車輛相關技術標準規範未定義車廂結構撞擊緩衝區,且台鐵局未有效限制或警告乘客勿長期停留於屬結構撞擊緩衝區的車廂通道與玄關處。第8至第5車車廂損害嚴重,造成82.1%的傷亡人員。第8車與7、8車間區域罹難者計27人,占所有罹難者的55.1%;全車站票死亡率24.6%,明顯高於座票死亡率3.49%。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2021年4月2日發生出軌意外,造成49人死亡、213人受傷,為台鐵近50年以來最嚴重死傷事故。運安會今(10日)公布太魯閣號事故最終調查報告,指出5項肇因。運安會指出,事故當日,施工廠商東新營造工地主任帶領移工於連假停工期間違規進入工地堆置廢輪胎,隨後駕駛大貨車離開西正線明隧道上方平台,於左轉經東正線上方之施工便道斜坡向下行駛過程中,未適當匹配離合器與油門操控量,造成大貨車熄火,且因電瓶電量流失及蓄電效能不佳,無法再次發動,大貨車遂停止於施工便道斜坡上。第二,工地主任未通知車輛維修業者協助,係要求移工將工地內挖掘機行駛至大貨車左側,欲利用兩電瓶相接之方式重新發動大貨車,惟受限於接電線長度,工地主任使用吊帶連接挖掘機挖斗上之掛勾與大貨車左側立柱,於未固定挖斗掛勾端吊帶下,操作挖掘機拖移大貨車左移靠近挖掘機,且工地主任與移工均未持有重機械挖掘機操作職類技術士證。抵三,因吊帶未固定,約0927:05時脫離挖斗掛勾,破壞原吊帶負載與大貨車重量之靜力平衡,且因施工便道坡度達6度,鋪面覆蓋泥土及砂石,輪胎與鋪面間摩擦力無法阻止大貨車向下滑動,上述一連串因素加上該施工便道未設有安全護欄,未能阻止大貨車由施工便道滑落邊坡,最終停止於東正線軌道上。第四,工地主任未攜帶台鐵局花蓮工務段人員於事故前借予之手持式行調無線電,無法使用行調無線電之緊急通話鍵,及時與列車司機員、車站值班人員或綜合調度所人員通話,使列車減速或停止。第五,事故列車約0928:27時,於東正線以低於130公里/時速限之126公里/時速度,高速駛出和仁隧道南口,事故司機員約有18秒受視覺明適應影響,在未預期前方軌道可能出現障礙物情況下,且因該路段為彎道,自列車駛出和仁隧道後約5.46秒時司機員可能目視滑落至軌道上之大貨車,於6秒時完成緊急緊軔,惟仍無法阻止列車於緊軔後1秒以123公里/時速度撞及大貨車。
台鐵公司化成為近日最熱議題,但外界更關切台鐵的安全改革。「把路修好,或把車速降低,台鐵就這兩個選項,沒那麼複雜!」當初參與「台鐵總體檢」的專家學者表示,台鐵最大的問題就是「路」不夠好,過去只重視採購高速新車而不重視養護軌道,結果車愈好,愈顯示出路況不良。因2018年10月普悠瑪號事故設置的「台鐵總體檢」小組,在總體檢改善建議事項中,與「安全」息息相關的軌道系統安全有14項,交通部及台鐵全部解除列管,鐵道學會卻認為「無法確認任何1項已改善完畢」。知情人士表示,當初買普悠瑪號、太魯閣號的思維是追求車速。宜花東距離長,彎道多,傾斜式列車過彎時會搖擺以提供向心力,列車就不用降速,可以減少東部幹線運輸時間。「但當初並未想到,正因為轉彎不降速,非常耗損鐵軌,容易造成軌道扣件鬆脫、路基軟化等!」「買高速新車沒有用,是路況決定車子能跑多快!」台鐵總體檢計畫主持人之一、台大軌道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廖慶隆表示,人、車、路3個因素中,台鐵最大但也最常被忽略的問題,就是「路」,亦即軌道不夠好。還有很難想像的是,全台灣1760公里長的鐵軌,就只靠1台高齡42歲、已經超過使用年限12年的EM80軌道檢查車,以「3個月環台一圈」的速率慢慢查,而更不可思議的是,6年前購買的軌道檢查車KE100,在最近一次驗收還是無法過關,EM80的巡軌重任至今仍未能交棒。廖慶隆說,當初他建議台鐵把路修好,不然就把車速降低,不過,改路況是很貴的,比較務實的建議是,全台鐵路1000多公里,各段應該依路況而配置不同速限,有些路段只能跑時速80公里,有些路段跑130公里是OK的,讓車速去配合路況,而不是一直買快車。
繼日前要求台鐵員工「別得罪衣食父母」,停止五一勞動節集體休假,引發台鐵員工反彈,質疑蘇揆企圖「分化台鐵工會與旅客」後,眼見台鐵工會鐵了心、堅持勞動節「拒絕加班」,蘇揆今天再度喊話台鐵員工,百年台鐵「需要改革」,並且要「回應社會期待」,政府絕對會從「提升安全」跟「員工福利不減」的角度,推動台鐵公司化。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重話批評,台鐵員工堅持五一勞動節不加班,造成乘客不便「絕不會獲得諒解」,但他今天受訪時,態度放軟,向台鐵溫情喊話表示,他也是搭台鐵長大,從屏東到台北求學,與國人一路走來都很清楚,台鐵員工夜以繼日的辛勞。蘇揆隨後話鋒一轉強調,百年台鐵如今已需要改革,希望台鐵員工一起回應社會期待。至於日前傳出有交通部高官參事咆哮台鐵站員「對俸點800點的官員這樣講話?」蘇揆也表示,已請交通部詳查嚴處,他還是要請請台鐵員工,能夠全力回應社會的期待、受難者家屬的呼籲,同時也請大家尊重台鐵員工。針對蘇揆再度要求台鐵員工「回應社會期待」,台鐵工會說明,台鐵員工絕對不反對改革、也沒有拒絕回應社會期待,對於五一勞動節員工為何不願意加班,台鐵企業工會與台鐵產業工會,日前都已經分別發表公開信,向社會大眾說的很明白,工會也曾向交通部長王國材多次表達過。工會重申,民眾最關心的是鐵路安全,台鐵員工駕駛列車,絕對更關心,所以才要求政府先撤回審議中的「台鐵公司化條例」,針對現行草案內容中欠缺的「安全保證」「員工權益」及「資產處理」三大主題,再與台鐵工會協商,但是遭交通部拒絕,甚至還可能動用執政黨立委的優勢席次,就讓院版草案照案通過,台鐵工會也只能以「勞動節不加班」表達抗議,若造成旅客不便,也請社會大眾包涵與諒解。台鐵工會51確定不加班,台鐵產業工會昨日發出千字公開信,除對旅客致歉,也抨擊交通部強硬公司化,只是為了政績,甚至帶風向汙名鐵路員工,即使日本JR總聯也跨海聲援,支持工會要求撤回法案,還以過去福知山線事故來借鏡,認為公司化和提升安全沒關係,但是府院卻以「堅持改革」拒絕接受工會建議。台鐵產業工會秘書長魏豫綾指出,台鐵員工比民眾更關心台鐵安全改革,尤其是在事故之後,有很多部分需要基層參與檢討,卻都被高層擱置,現在風向卻反而「被帶成」鐵路員工不思改革,對台鐵員工相當不公平。台鐵企業工會秘書吳長智也解釋,日本鐵路工會JR總連認為,普悠瑪、太魯閣號的不幸事故,要凸顯的安全改善問題,與公司化完完全全沒瓜葛,政府應該要立即強化鐵路運輸的安全,而非刻意導引公司化後就能與鐵路安全劃上等號。
自主隔離,質詢不休息!立委魯明哲地方服務處有一位助理確診,魯前天起就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他今(25)日則以視訊方式進行質詢,強烈要求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加強督導台鐵行車安全的改善工作,針對未解除列管的35項改善建議,儘速擬定具體可行方針,避免普悠瑪、太魯閣列車的悲劇重演。魯明哲指出,2018年普悠瑪事故奪走18條人命,行政院隔年1月18日便核定144項台鐵改善建議,但不幸的是改革腳步永遠跟不上意外發生,2021年的太魯閣事故又釀49死、200餘傷的悲劇。他指出,外界對於政府改革台鐵不力,持續撻伐後,行政院在同年4月5日宣稱台鐵改革腳步從未間斷,144項的改善建議當中,已經有109項解除列管,僅剩35項尚未解除列管,但過了一年,台鐵未解除列管項目跟去年卻是一樣的數字,魯明哲批評,台鐵在整整一年時間裡,對於行車安全的改善建議根本毫無作為,扣除掉中長程的7項改善計畫,一般及後續的待改善項目還有28項之多。他也舉出6項與軌道安全至關重要卻未改善的項目,包括軌道不平整、平交道視距不足、未能有效避免「列車自動保護」(ATP)系統不當隔離、台鐵人力不足、關鍵性材料未擬定更換周期,以及最可怕的ATP系統不明原因故障的比例偏高。魯明哲認為,上述6項不管哪一項,都可能成為下一次太魯閣號或是普悠瑪事故的理由,如果一旦再發生意外,運安會責無旁貸,將會是意外發生的幫凶。他說,人命的消殞不是道歉、震怒、下台就可以算了,那是受害人親友們一輩子抹不去也擦不掉的痛。魯明哲呼籲,運安會要上緊發條,為國人安全把關,不要當一個平時發公文,出事幫政府背鍋的附隨組織,更不要因為大家現在都吵台鐵公司化之際,就忽略改善台鐵行車安全問題。他希望,未來不能再出現「今日公祭、明日忘記」的覆轍,讓受害人民的傷痛難以撫平。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從今天起開始「實質」逐條審查交通部提供的台鐵公司化草案,儘管藍綠立委意見仍多,但外傳交通部已經私下請託綠營立委,務必在本會期完成台鐵公司化法案,不排除在最短時間內,將草案送出交通委員會、將交通部版草案逕付二三讀,以「全力防堵工會揚言端午、中秋、國慶也可能要持續杯葛的規劃」。對此,台鐵企業工會今天凌晨發布新聞稿指出,儘管交長王國材日前以公開信像台鐵人溫情喊話,期待台鐵人樂於付出,但工會不會再被道德綁架。台鐵企業工會強調,五一勞動節不加班,實質上「絕非罷工」,也絕非「癱瘓交通」,台鐵勞工只是要行使「勞工的權益」,提出拒絕加班的訴求,絕非如部長所指「台鐵人不樂於付出」。否則,工會不必選擇只在五一這一天,而是整個連續假期都拒絕加班,但工會也很在意,旅客的不便,台鐵人「志在服務的高尚情操」一直都在,不是台鐵人不懂部長,而是部長不懂台鐵人。工會說,台鐵員工想向部長說句話,工會的訴求很簡單,就是安全、安定、永續經營。工會在給王國材的信中表示,台鐵人不願再被部長的道德綁架。因欸王國材曾在19日寫信對台鐵員工喊話,期待所有台鐵人在勞動節當天,能秉持交通人樂於付出、志在服務的高尚情操,拿出最專業、最貼心的服務,讓乘客們臉上能夠有一如往常享受火車便捷優質服務的笑容。但工會要正告王國材,他並未傾聽員工的聲音,公司化草案已經讓所有員工陷於恐慌的環境中,也讓旅客行的安全備受威脅,交通部曾告訴員工,原先承諾所有對員工好的福利條件,會白紙黑字寫進公司化條例,但目前審查的交通部草案卻非如此,員工不得不用實際行動表達不滿。台鐵工會也語氣沉痛指出,事故帶來的悲傷與痛楚是大家心中永遠的痛,應就所有事故原因檢討與防範,而不是利用傷痛達成任務。台鐵企業工會也在公開信中,用「幾近吶喊」的口吻強調,王部長口聲聲說,在去年4月2日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後,期待及要求臺鐵改革的聲浪從未停歇。但工會想請問部長,如果沒發生重大事故,難道安全就不重要了嗎?公會指出,「安全」對於台鐵同仁來說,是最重要的事,這是台鐵員工的工作環境,員工比民眾還在乎,但台鐵人的反應「您聽到了嗎?」,當沒有輿論壓力時,交通部似乎充耳不聞,其實部長輕視了台鐵員工對於在事故發生後的傷感與悲憤,那種與事故家屬的感同身受,是交通部官員難以體會的,尤其對於事故後投入救災與關懷的員工來說,無法幫助家屬抹去所有的傷痛的那種無力感,請問王部長,您懂嗎?
不滿交通部不但未撤回已送進立法院的《台鐵公司條例》草案,台灣鐵路企業工會今日臨時聯合理事會決議,除了五一勞動節「合法休假」不加班之外,今年端午、中秋、國慶也不加班。交通部長王國材晚上7點多發出〈給臺鐵員工的一封信〉1035字溫情喊話,表示這幾年交通部為台鐵員工積極爭取福利,包括結婚、生育補助從一兩千元提高到兩個月薪俸等,而公司化也是為了解決債務問題。他表示「每項承諾與保證都將白紙黑字明確入法」,他表示希望與台鐵人共同為重返台鐵榮光一起努力,「我不會放棄任何機會、任何時間持續溝通討論。」〈給臺鐵員工的一封信〉全文如下:各位臺鐵同仁大家好搭乘火車通勤、探親、旅遊,既有甜美的重逢相聚,也有苦澀的別離遠行,這是所有台灣人的共同記憶與生活經驗,也是所有臺鐵人百年來孜孜矻矻堅守崗位的奉獻成果,我要代表交通部向大家說一聲謝謝!這兩年,為了改善同仁的待遇,行政院與交通部也積極為臺鐵同仁爭取多項福利,包括結婚、生育,都從過去只有一、兩千元,提升到兩個月的薪俸,而子女的教育補助、眷屬喪葬補助也比照公務員,這都是為了慰勞同仁的辛勞,也是為臺鐵留才的努力。然而,在去年4月2日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後,期待及要求臺鐵改革的聲浪從未停歇,尤其對於在事故中失去生命旅客的家人們來說,他們永難抹滅的傷痛與殷殷期盼的呼求,讓臺鐵改革成為所有交通人必須堅定履行的承諾,更是使命必達的任務。臺鐵同仁雖然努力,但長期背負龐大債務及行政組織體制的僵化下,臺鐵的體質越來越差,業務的推展欠缺自主彈性,我們必須找出方法解決債務問題,共同打造一個企業化經營的優質環境,為了實現這個願景,臺鐵公司化是必須選擇唯一道路。回顧去年至今,在研擬臺鐵公司條例的同時,我也到各地去聆聽同仁的心聲及意見,儘可能將大家關切的意見加到條例草案內,並且參考日本、韓國的公司化經驗。我了解大家擔心公司化後,會不會因為持續虧損而影響福利與權益,經過我盡力爭取,蘇貞昌院長表達全力支持,並提出三項承諾與二項保證:因歷史包袱所造成的債務政府負擔、因配合政策所產生的支出政府補貼、基礎設備建設及重大維修由政府承擔。保證員工工作、薪資、福利都不減損、保證公務員或公司從業人員身分自由選擇。每項承諾與保證都將白紙黑字明確入法,讓大家可以放心來衝刺打拚臺鐵公司的美好未來。臺鐵安全改革是現在進行式,在社會的期待及要求下,每天都要跟時間賽跑。未來公司組織中,地方營業處成立營運安全科,總公司成立營運安全處,董事會也設立安全委員會,另成立專責單位進行數位發展及技術研發,以追上鐵道智慧化的潮流,澈底從軟硬體改善營運安全,以符合國人期待。未來臺鐵公司仍是百分之百國營企業,還是交通部大家庭的成員之一,交通部會持續協助臺鐵公司的發展。我們站在臺鐵最關鍵的歷史時間點上,共同為重返臺鐵榮光一起努力。我不會放棄任何機會、任何時間持續溝通討論,對於即將到來的五一勞動節,也期待所有臺鐵人能秉持交通人樂於付出、志在服務的高尚情操,拿出我們最專業、最貼心的服務,讓乘客們的臉上能夠有一如往常享受火車便捷優質服務的笑容。再一次致上深深的感謝,也祝福大家平安!部長 王國材
台鐵近期事故頻傳、長年債台高築,交通部為此強力推動台鐵公司化,目標2024年元月掛牌。交通部研擬以台北市信義區、大同區和高雄市鼓山區三筆市值約1160億土地作為償債基金,立委還察覺台鐵更已「列管」全台逾20筆車站周邊精華土地,憂心殺雞取卵大賣祖產,終有一天坐吃山空,而這些土地一旦落入財團之手,將衝擊未來整體交通規劃與運用。台鐵公司化的倡議由來已久,然而受制於種種環境壓力一直未能有所進展,鑒於2018年10月21日普悠瑪和2021年4月2日太魯閣號列車事故,三年內連續發生兩起重大交通意外,催促了台鐵公司化的腳步。行政院提出《鐵路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及《國營事業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目標2024年1月台鐵公司化掛牌上路。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3月23日初審通過「鐵路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法後台鐵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得辦理其經管之國有不動產開發、處分或收益,不受國有財產法第28條規定的限制,若屬出售或設定一定年期地上權者,應先報經行政院核定,形同為台鐵處分國有地開了後門。緊接著,立法院4月7日首次審查「國營事業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行政院版本與台灣鐵路工會版本出現僵持,最大爭議在資產處理與債務償還方式,因此當天會議僅有詢答,並未針對法條進入逐條審查。台鐵公司化預計2024年1月掛牌,不過資產處分與債務償還方式仍有爭議,目前公司化草案仍未進行實質審查。(圖/周志龍攝)目前台鐵總負債達4208億元,當務之急是其中1484億元的短期債務,交通部研議以台鐵台北車站特區、台北機廠及高雄港臨港站的三筆土地,移至交通部名下設定為償債基金。立委魯明哲指出,《鐵路法》修法通過,這三筆土地預估市價1160億,正好可以補足目前台鐵的短期債務。事實上,2019年成立的台鐵局資產開發中心曾初步盤點出全台二等以上的車站,周邊500公尺內、300平方公尺以上台鐵土地,共計22筆,將優先辦理活化、對外招租,第二階段將擴及所有車站;而台鐵局長杜微也評估,《鐵路法》修訂後,可建立台鐵處分資產和收益機制,加快台鐵改革。本刊調查,除了台北機廠、台北車站特定區和高雄港站的三筆土地之外,台鐵局已盤點優先活化或對外招租之土地清冊資料顯示,全台二等以上車站(依各站業務量核定等級,分數越高等級越高,例如台北車站為特等站,基隆、南港為一等,汐止、八堵為二等)周邊500公尺內、300平方公尺以上,共有超過20筆土地,公告現值逾18億元。最高的其中三筆土地,分布於宜蘭市、新北市汐止區以及高雄市三民區,三塊土地公告現值逾11億元,占台鐵已盤點優先活化或對外招租之土地的六成,這三塊土地目前都是已出租或活化,也可能成為台鐵未來資產處分的選項。不滿台鐵公司化草案未經協商就送進立法院,台鐵工會發起51勞動節不加班,上萬名員工更醞釀走上街頭抗議。(圖/方萬民攝)台鐵企業工會不滿資產被以處分作為償債方式,質疑政府想藉這次公司化名義收回台鐵土地。工會以民國80至90年代被「公司化」的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台汽)為例,當時被財團接收的台汽土地之一、台北車站北站土地,如今已改建成商辦或豪宅大樓,由財團接收的精華地段助長了周邊房價。魯明哲則批評,交通部對於償債基金的管理單位支吾其詞,擔憂若標售精華土地,不僅有變賣國有資產的疑慮,更怕落入財團或私人口袋後,將影響整體交通規劃與運用,以及文資保存。他認為,交通部應以不標售國家資產為原則來推動相關活化措施,例如與銀行協商;若真的非處分不可也要設定上限,逐步償還債務才是長遠之道。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2021年4月2日發生出軌意外,造成49人死亡的重大慘劇,為台鐵近50年以來最嚴重死傷事故,其中司機員袁淳修、助理司機員江沛峰因公殉職。江沛峰的哥哥在日前考進台鐵,「我想替弟弟做的事,只有不讓悲劇再次發生。」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江大哥指出,台鐵鐵路系統很複雜,要在2年內完全暸解,甚至還要學會排除列車故障,另外還有政治凌駕專業的問題,例如被政治壓力壓著開加班車等,又要求要準點,以及車子有瑕疵,但能開就得開。江大哥直言,台鐵還有缺材料、缺維修時間、缺人和缺錢等問題,但這非改變台鐵體制就能改變,政府應給資源,並且讓班次合理化,才有機會解決;他因此於日前考進台鐵,「我想替弟弟做的事,只有不讓悲劇再次發生。」期望藉由自己的力量,翻轉台鐵。根據日前所公布事故當時撞擊畫面,408次太魯閣號出隧道口行經一段彎道後,驚見工程車已滑落到軌道上,司機員袁淳修僅有4至6秒的反應時間,但他和助理司機員江沛峰在事故發生前仍嘗試鳴笛、緊踩煞車,試圖避免事故發生,2人用生命守護乘客生命財產安全,堅守崗位到最後。大家不捨袁淳修、江沛峰的英勇犧牲,也敬佩兩人的敬業精神,於頭七當天,全體司機員繫上黃絲帶表達悼念,並於事故時間9時28分,台鐵全線列車鳴笛5秒、行經事故現場列車長鳴一聲做為悼念儀式。
花蓮太魯閣號出軌事故滿1周年,當年急踩剎車到最後而犧牲的司機員袁淳修,其家人袁二姊憶起這起意外,依舊滿滿的不捨及感傷。她說,弟弟身為司機員,克盡職守,堅持用生命守護乘客安全,這是他的使命及任務,「全家人都以弟弟為榮!」袁二姊回憶,由於姊弟相差逾10歲,小時候會幫忙照顧弟弟,弟弟就像玩具般一樣可愛。弟弟因工作關係住在台北,每個月回家僅1、2天,除了跟同住的媽媽、妹妹相聚外,隔天也會找她一起吃飯,大家感情非常好。袁二姊說,媽媽這1年來很常聊到弟弟,每當與朋友談起這件意外時,她總是秀出手機桌面上的弟弟照片,覺得弟弟是她的驕傲。而袁二姊手機裡也存了影像及照片,看著弟弟穿台鐵制服的模樣,她直說,「弟弟還是很帥!」眼神中流露出無限思念。由於獨子突然走了,這1年來袁媽媽心境如何調適,備受外界關心。袁二姊表示,因弟弟一直都在外讀書及工作,原來就分隔兩地生活,只是以前是弟弟回台中探視她們,現在變成她們到台南看他,媽媽有宗教信仰,生活上並沒有多大改變。袁二姊指出,弟弟的房間至今都保留,原本的東西沒移動,一直以來家裡都是租屋,前陣子訂了房子,媽媽準備幫弟弟留1間房間,讓回憶永存家中。袁淳修因用生命煞車、守護乘客安全,讓國人動容。袁二姊說,「人的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深度及廣度。」身為司機員的家屬,總認為沒能做得更好,而弟弟為台鐵司機員,守護乘客安全是他的一種使命,如今他達成任務了,「我的弟弟是一位英雄,全家以他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