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幾歲該戒尿布並無標準答案 5具體行為代表孩子已準備好
許多家長常會問「孩子幾歲該戒尿布?」,但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國泰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黃琡惠表示,大小便控制是幼兒發展「自主」的里程碑,而所謂的「自主」是幼兒自己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因此,父母應該等待適當的時機,在幼兒準備好時鼓勵孩子嘗試大小便/如廁控制。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5個具體行為,當這些時機出現時大多都代表孩子已經準備好了。出現5具體行為 代表孩子準備好學習如廁當孩子有自主性,能依自己的偏好做決定、執行基本行動時,父母會希望訓練孩子符合社會規範,此時便會出現所謂的「反抗期」。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在孩子渡過早期的反抗過程前,成功學習大小便控制的機會其實並不大。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認為,當孩子表示想要參與練習,或是模仿大人、想要更加獨立時,大部分才代表著孩子已經準備好,可以練習大小便/如廁控制,而家長可以將以下5個具體行為作為參考,觀察出適當的訓練時機:孩子能預先感受到自己要解小便或大便。孩子經由說話、臉部表情或動作,讓成人明白他什麼時候想上廁所。至少能間隔1-2小時尿布沒有濕,代表其膀胱能夠儲存尿液。能夠理解並聽從指導。如:聽到尿尿、大便等相關詞彙時,會模仿動作或前往廁所;看到別人如廁,可以了解是去上廁所的意思。樂意模仿家人或朋友上廁所。如:穿脫褲子、坐在馬桶上、擦拭、沖水、洗手等。 熟悉如廁動作、過程 善用同儕模範、鼓勵孩子若想增加孩子學習大小便控制的成功機會,除了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在適當時機練習外,當幼兒越加熟悉使用廁所的動作及過程,實地練習時就會越自然且越不會害怕。不過,要如何介紹使用廁所的動作及過程呢?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最自然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觀察同性別家庭成員的如廁過程,並再搭配簡單的辭彙或句子向孩子說明。另外,也可以善用同儕模範鼓勵嘗試,創造成功經驗建立成就感,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像在幼兒園裡,因為有其他同伴或哥哥姐姐作為模範,容易觸發幼兒參與、模仿,或是產生「一起」的氛圍,這時會比在家裡更有意願開始嘗試,因此第一次嘗試建議可先從幼兒園開始,有經驗、熟悉後再於家中練習。黃琡惠臨床心理師也提醒,當孩子順利大小便在馬桶時,大人可以予以肯定、稱讚孩子的嘗試、努力,以「成功上出來了!」、「屁股很乾淨囉!」等給予回饋,建立他的成就感,外界的反應會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更有信心。資料來源:國泰醫訊-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8-2-4.pdf

男肚痛衝公廁 解放一半驚見「詭異小手手」瞬間屎意全消
人在睡覺與如廁時是最難應對突發情況的狀態,馬來西亞一名男子近日就在公廁遇到緊急事件,讓想在馬桶上好好解放的他,一度不知該如何是好。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男子當天逛街時突然感到劇烈腹痛,趕緊找了間公廁準備「劈哩啪啦」,怎料土石流還未爆發,就看到一隻不安分的小手先後從廁所門及兩側牆縫探出,之後更見有顆頭想透過縫隙往內看,嚇得他幾乎屎意全消。好在,男子仔細一看發現小手和頭都來自同個小男孩,但他完事後打開廁所門,年約3到4歲的小偷窺狂就馬上逃走。影片曝光後雖引發網友熱議,但有人質疑男子為何沒大聲喝止或用裡面的水龍頭噴水趕走小男孩,而是選擇拍片。男子解釋,他有出聲但沒大聲警告小男孩,因為小孩家長可能就在旁邊,大聲喊叫也可能引起別人注意,讓小孩難堪,他也要求網友們別當鍵盤俠公審他,自己只是想透過影片呼籲家長注意孩子言行,沒有要羞辱別人意思。

誰能幫我1/女童泣訴遭堂哥姊性侵 單親媽申請保護令遭拒崩潰
北台灣3歲女童花花(化名)父母離異,由雙親共同撫養孩子,但花媽7月發現女兒如廁時直喊痛,仔細詢問才知道她竟遭堂哥堂姊以手和筆性侵,花媽得知此事後立刻拒絕讓孩子回到花爸住處,但申請保護令竟被拒絕,花媽每日生活在女兒被帶走的恐懼中,崩潰詢問「誰能幫幫我?」11月初下午,記者抵達花媽的住處,在她與女兒的甜蜜空間,舉目所及全是小女生喜歡的芭比娃娃和粉色公主裙,還有許多專屬於小女生的繽紛飾品,每個角落都藏著母親對愛女的疼惜,花花也在母親的陪伴下如天使般快樂成長,在她天真可愛的外表下,卻藏著至今仍無法擺脫的陰影。「哥哥姐姐抓著我的手,用手和筆弄我的『小咪咪』(私密處),我說很痛他們依然繼續弄。」花花回憶,她在父親處居住時,與祖父母、姑姑和11歲堂哥與9歲堂姊同住,父親平時忙於工作,白天都由姑姑代為照料,當大人都不在時,哥哥姊姊便會開始讓她不舒服的遊戲。「她有次回來,跟我說尿尿好痛,講到廁所就開始大哭。」花媽提到,她與前夫離婚後,雙方協定每周輪流照護女兒,直到今年7月間,她明顯感覺到女兒情緒低落、行徑怪異,對洗手間有莫名恐懼,仔細詢問下才知道女兒遭受欺負。花媽心疼女兒遭受傷害,目前將孩子帶在身邊,且暫時放下工作以保護孩子。(圖/周志龍攝)花媽難過表示,她起初以為私密處疼痛是憋尿造成,聽到女兒的敘述才知道案情並不單純,而孩子過去被警告「不能跟大人說」,直到遭侵犯第3次才向她吐露實情,驗傷更發現女兒處女膜有泛紅感染狀況。為避免女兒遭受再度傷害,花媽拒絕孩子再回到其生父住處,通報113後,依照建議向警方出妨害性自主告訴,並由警局協助申請保護令,但她沒想到,保護令申請竟遭駁回。「家事法庭的司法事務官只問爸爸,根本沒有問我的女兒發生了什麼事情。」花媽表示,前夫在應訊時否認所有指控,稱私密處泛紅感染是因清潔劑用太多,並強調家裡隨時都會有大人陪伴,並不可能有3孩子單獨相處情況,司法事務官則對男方說法全部採信。今年9月底,家事法庭做出民事裁定,駁回花媽申請的保護令,除了否認花花親口說出的遭暴情節,還稱花花在此次事件後已到母親住處生活,「聲請人復未能釋明其有繼續遭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之危險存在」,認為無核發通常保護令的必要,這也讓母女倆生活在恐懼之中。「小朋友出門就會害怕,說不知道爸爸會不會跳出來把她帶走。」花媽難過表示,前夫如今仍持續跟她爭取撫養權,而她不敢離開孩子一步,只能暫時放下工作守護女兒,並持續尋求法律協助,只求能跟孩子有個平靜生活的空間。花花在警詢筆錄中清楚描述受傷害過程,但家事法庭並未採信,竟駁回花媽的保護令申請。(圖/周志龍攝)桃園市議員朱珍瑤表示,她接獲此案後持續關心,花花已進入心理輔導階段,她後續也會以辦公室的法律和輔導資源給予協助,也希望社會局積極處理,給孩子安全的成長環境。桃園市社會局表示,目前社工都持續在關心花花,並對行為人進行輔導,而保護令的部分,由於雙方都是未滿12歲的孩童,行為人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上不負刑責,在刑事調查中確實有所困難,在得知保護令無法成功申請後,社會局也積極提供律師資源,詢問母親方是否需要進行抗告,並與父親方協定安全計畫,希望能全方面保護孩子安全。◎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世界廁所日 台灣中油清掃總動員 歡迎大家一起「來中油 好方便」
台灣中油公司今(17)日於南投縣草屯新豐加油站舉辦「世界廁所日-來中油好方便 公廁清潔總動員」活動,由董事長李順欽帶領中油體系加油站一同清掃廁所,展現台灣中油對公廁整潔與民眾服務的重視,也為台灣永續盡一分心力。世界廁所日,台灣中油清掃總動員 歡迎大家一起「來中油 好方便」。(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每年的11月19日是聯合國通過的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今(112)年世界廁所日主題為「加速變革」,主要希望加速行動在2030年前人人皆可享有安全的廁所及水資源,因為無論多小的行動都有助於提升環境衛生。 台灣中油響應世界廁所日已邁入第3年,今年由董事長李順欽在南投縣草屯新豐站啟動「世界廁所日-來中油好方便 公廁清潔總動員」活動儀式,並邀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等人參與,呼應世界廁所日主題,提升公廁環境衛生,從加油站開始做起,帶領中油體系全體加油站共1910站的員工們,一起彎下腰來清掃加油站的廁所,眾人使用各種清潔工具將廁所內外仔細的清潔乾淨,提供到站加油的顧客最清潔的如廁環境。響應世界廁所日,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帶領中油體系加油站一同清掃廁所。(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今年活動場地草屯新豐站具有在地特色,站體建築及景觀水池均呈現草屯舊名「草鞋墩」的意象,其中公廁採圓形及懸空設計,屋頂設置透光太陽能光電板,擷取自然光線,保持廁所內的空氣自然流通,顧客如廁更為舒適。 董事長李順欽表示,台灣中油多年來深耕公廁文化,今年油品行銷事業部台北營業處榮獲台北市政府112年績優公廁「企業永續公廁典範獎」,大直站獲選為「特優獎」,內湖站及富陽街站獲選為「優等獎」,新北市政府舉辦的112年度公廁金質獎暨特優場所認證活動,中油直營站及加盟站囊括營業場所第一組所有26個獎項,其中11站更榮獲「永續公廁模範獎」,可見台灣中油為維持廁所品質,持續提升硬體設備及環境,盡心盡力提供清潔、安全且友善的如廁空間,由上到下全員參與所作的努力。董事長李順欽頒發聯合國國際水資源組織證書,由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見證頒發儀式。(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此外,為響應世界廁所日,台灣中油臉書粉絲專頁於11月17日起至21日舉辦「世界廁所日」抽獎活動,歡迎民眾搜尋「台灣中油」臉書,在活動貼文下方留言最喜歡的加油站公廁,期待藉由民眾分享,與台灣中油一同守護台灣公廁衛生。

衛生紙絕不留黃猛擦屁股是NG行為 醫生曝三步驟保護屁屁
如廁後你是否非要擦到衛生紙都白白的才甘休?如果是這樣此舉不只沒必要,甚至還有可能傷到你自己。痔瘡專家陳威智醫師日前在臉書告訴大家如何擦好屁屁,指擦到衛生紙是白的是完全沒有意義,也提出了擦屁屁三原則,讓大家免得受感染、紅腫疼痛之苦。根據FB粉絲專頁「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在臉書分享貼文,指出衛生紙擦屁股擦到全白是沒有必要的事,並表示自己以前也非常堅持,要將衛生紙擦拭到全白不可,深怕沾到把內褲用髒,但自從上大學投入醫界,成為了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才深入了解到,這麼做是不必要且「非常NG的」。陳威智醫師指出,肛門本來就不太可能只靠衛生紙就擦到完全乾淨,且過度重複用力的擦拭,不但有可能傷害肛門,甚至進一步引發紅腫、疼痛、感染。同時,他也分享擦屁屁的三原則,一蘸、二擦、三轉,「蘸」是將衛生紙垂直輕壓;「擦」拭單向的往後擦拭;「轉」則是左右各擦半圈,跟著步驟做,就算留有一點淡黃也無妨,等到洗澡再處理即可,如此一來不僅能保護肛門不被過度摩擦而受傷,更能減少細菌感染風險。不少網友在貼文下回應,有網友表示「不擦乾淨會很癢」,醫師也表示擦太乾淨也會,以及「擦到衛生紙卡在裏面?」,陳醫師則幽默的回應「母湯這樣」。

戒尿布好難!為什麼孩子上廁所總是教不會? 了解幼兒心理「它」是關鍵
孩子成長到2-3歲間漸漸會走、會跑、會說話,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開心,但同時也將面臨「戒尿布」的困難。在孩子戒尿布的過程中,家長常會表示「孩子不想用馬桶、不給換尿布」、「明明孩子要什麼都會說,但就是尿尿不肯說」,而且不管怎麼教都還是一樣。針對這些情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黃琡惠提醒,父母要先從幼兒的角度來看待幼兒大小便控制/如廁訓練,在這過程中其實「放鬆」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從幼兒、發展觀點看待 並不是單純「戒尿布」「尿布」這件事,事實上大人、小孩的觀點並不同。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所謂的「戒尿布」其實是從成人的觀點來看,因為包尿布是不好的、需要戒斷的,所以在依賴戒除的過程會是痛苦的,然而從幼兒角度來看其實是「脫離尿布」的任務。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解釋,對孩子來說離開熟悉舒適的尿布、感知身體的大小便感覺、學習控制的技能與動作等都是未知,孩子會因未知而不安,但這同時也是邁向「自主」的里程碑,孩子會因可以自主而雀躍、因做到而開心、有信心。當大人從發展的觀點、幼兒角度,來看待孩子大小便控制/如廁訓練這件事時,才能理解幼兒在「脫離尿布」時的種種情緒、行為反應,以及訓練時的停滯、順利對幼兒的影響。等待適當時機推動孩子發展 「放鬆」是訓練關鍵因此,黃琡惠臨床心理師建議,父母或照顧者應成為推動孩子發展的力量,藉由平日對孩子的觀察與了解,等待適當的時機,當幼兒準備好時,再提出邀請、鼓勵嘗試,創造幼兒正向、成功的控制大小便經驗,再透過持續地練習,幫助孩子瞭解、熟悉如何獨立、順利地做到大小便控制。黃琡惠臨床心理師強調,放鬆是最重要的關鍵,幼兒實地練習大小便控制時,父母或陪伴者應做的是陪伴而非強迫,不要斥責孩子,因為孩子一旦被斥責,就會誤以為大小便本身是不好的事、困難的事、做不到的事,進而排斥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盡量積極、自然,讓孩子不用害怕、無須擔心努力的成果,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其實心理的放鬆也能讓其副交感神經優先作用,讓身體處在容易控制的狀態,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資料來源: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8-2-4.pdf

老人借廁所把尿倒菜籃 老闆氣憤翻凳:太缺德了!
大陸山東日前一名老人路過向店家借廁所,沒想到店家事後發現,老人竟把尿倒在自家廚房的菜籃裡。事發後讓老闆相當氣憤,氣得一掌拍翻凳子,直呼「真的是太生氣、太噁心了!」表示自己以後絕對不會再好心外借廁所。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山東海威8日有一名老人,路過向店家借廁所,而老闆看老人行動不便,便答應讓他入內如廁。沒想到老人離開後,老闆不斷聞到空氣傳來尿騷味,一看才發現,老伯竟尿在廁所的水桶裡,之後還將水桶的尿倒進自家廚房的菜籃內。而事發當下,老闆相當氣憤,氣得一掌拍翻凳子,直呼「真的是太生氣、太噁心了!簡直太缺德」並表示,未來絕對不會再把廁所外借給別人。消息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表示「做好事前要先評估一下是否值得,因為社會險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壞是骨子裡形成的」、「有些老人真的不用可憐他們,越老越缺德」。不過與有網友指出,這位老人可能患有老人癡呆,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可能是老年癡呆了,癡呆老人特別喜歡把玩屎尿」、「「這估計有點老人癡呆了吧?」

高雄慣犯酒駕男遇警施「大號」拖延戰術 無奈一吹還是0.94mg/l
高雄57歲孫姓男子去年曾因酒駕被罰,未料仍死性不改,前晚竟又酒駕上路,因忘開車頭燈而遭巡警攔查,警方上前便聞到孫男散發濃厚酒氣,孫男聽聞要酒測時瞬間驚慌失色,立馬推說要「大號」企圖拖延時間,警方耐心隨他如廁後進行檢測,結果酒測值高達0.94 mg/l,事後依《公共危險罪》嫌將其移送法辦。鼓山分局旗津分駐員警,日前晚間於旗津區中洲三路執行巡邏時,發現前方機車未依規定開啟頭燈,上前盤查時聞到機車駕駛孫男渾身酒氣,立即依法要求施以酒測。孫男聽聞關鍵字「酒測」後,心急如焚表示腸胃不適急需上廁所,員警見孫男急欲如廁的樣貌不假,且其住家便在附近,於是全程監視陪同孫男返家如廁後,再重返原處實施酒測,孫男見拖延戰術無效只好乖乖配合吹測,果真酒測值高達0.94 mg/l,超標近4倍。警方表示,孫男事後坦言喝了4罐啤酒、2瓶保力達後騎車上路,且警方調查後發現孫男去年也因酒駕遭警方逮捕,如今2度再犯恐將面臨更嚴厲刑事及行政罰則,全案訊後將依《公共危險罪》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警方強調,酒後駕車危害性極大,由於酒駕新法上路,酒駕累犯者將公告姓名、照片及違規事實,警方持續加強取締酒駕力道,呼籲民眾如果有飲酒,請原地休息或是請人代為駕駛車輛,不要以身試法,切莫心存僥倖,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69歲老婦慘遭保姆扯頭髮、摑掌! 她事後竟辯:因要常洗床單
大陸重慶近日有名69歲的老婦慘遭保姆虐待,老婦不僅被扯頭髮、打巴掌,臉和大腿還被手猛力扭傷,該保母為了避免被老婦家人發現,在施虐時還都刻意攻擊能被衣服遮蓋的的部位。事後,該保母被問及為何施暴,她竟稱因為老婦言語遲緩,不能及時表達要去厠所,導致她要常常清洗床單。據悉,69歲陳姓老婦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沒時間照顧生活不能自理,且有些癡呆的高齡母親,於是決定請1位67歲的全職保姆譚姓女子24小時幫忙看護。而後,譚女於2023年3月到老婦家照顧她,起初老婦還能勉強表達自己的意思,譚女在照顧上也得心應手,但隨著老婦有次獨自去洗手間時,意外摔倒,導致大腿受傷,只能臥床休養,言語表達也愈來愈遲緩,時常不能及時表達自己想去厠所等基本生理需求,從那時起,譚女照顧起來就變得非常吃力。兒女在得知母親受傷後,為避免類似事情再發生,於是在7月底,在家安裝了監視器,希望能及時掌控母親的情況,豈料老婦的兒子在9月2日查看監視器時,卻看到譚女非常粗魯的將飯塞到母親的嘴裡,母親吞嚥不下去,譚女竟大力扭母親的臉和大腿。在看到此景後,兒子迅速趕往住處,仔細檢查了母親的身體,發現除了臉上的血痕,四肢竟全部都是紫色的瘀青,當下他也決定立即報警。經警方調查,8月中旬,因老婦沒有及時如廁,當譚女再次清洗床單時,打了老婦一巴掌,之後她一旦心有怨氣,就狠心發洩在老婦身上,且譚女為了避免被老婦的兒女發現,在施虐時還都刻意攻擊能被衣服遮蓋的的部位。事後,該保母被問及為何施暴,她竟稱因為老婦言語遲緩,不能及時說自己要去厠所,導致她要常常清洗床單。老婦在被送醫檢查後,幸好都為輕傷,身體並無大礙,譚女目前則將面臨法律嚴處。

鍾明軒遇霸凌者上門求合作 自揭感情狀況:還是處男
鍾明軒今(2日)以愛心大使身分出席《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他分享國中階段上廁所經常遭同學尾隨圍觀, 童年陰影導致,他至今都不敢上小便斗,沒想到成為網紅後,還有過去欺負他的學長上門找他合作,他則高EQ交給經紀人婉拒。鍾明軒透露國中時期,經常有同學跟著他進廁所檢查他的生殖器,導致他即便廁所沒人,也只會去坐式廁所如廁,被問是否會想回頭找傷害過他的人,他說,「找不到,太多了,因為我不敢正眼看他們,都是餘光,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們長相長怎樣!」鍾明軒坦言沒有收到霸凌者的道歉,倒是有個常揭他傷疤的學長,以前見到他就問,「你阿母勒?」等他成名後,還私訊尋求他合作,「我會說請經紀公司處理,其實很多都是我的本意,我會說『不好意思,請幫我回絕』。」目前還是單身的鍾明軒,不排斥認識女生。(圖/太古可口可樂提供)鍾明軒13歲那時翻唱〈煎熬〉爆紅,一路走來承受許多謾罵,如今蛻變成「國際美人」,他認為:「我現在的存在不就是個華麗的報復?我不敢說有成就,但我現在長的滿漂亮。」他自嘲已經百毒不侵、是M體質,「我從小被罵,習慣被罵,稱讚多有點不習慣,有點喜歡被罵的感覺,因為我想做給人家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罵我!」他更自招不想活太久,先前去算命,老師也斷言他只會活到4、50歲,「他要我多拜媽祖娘娘,不要太愛這個世界,做好該做的事情就好。」23歲的他,自招還是單身,他感嘆自己在台灣「0桃花」,去到國外經常被路人搭訕、稱讚他的外表,但他直言不想遠距離,還是希望交台灣另一半。被問擇偶條件,鍾明軒說,「我現在有點像半性戀,只要跟我合得來,我就有可能喜歡這個人,看到漂亮女生也會想要多認識!」被問是否能接受與女生發生關係,他笑說,「還沒有Try過,理論上我還是處男!」

公廁馬桶蓋「鋪滿衛生紙」 藥師警告:越墊越髒
在外上公共廁所有許多不方便,就有網友分享自己親身經歷,他表示肚子痛屎在滾了,在外上廁所找不到蹲式馬桶,只有坐式馬桶,他只好把衛生紙把馬桶蓋「鋪好鋪滿」,並表示這樣才不會上完之後,不小心帶了「菜花」回家;不過專家揭露,這行為只是多此一舉,此舉可能越墊越髒,並指出病菌離開人體後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因此傳播疾病,反而要注意「廁所裡的衛生紙」。小周藥師周本正錄製短影音衛教指出,公廁馬桶蓋「鋪好鋪滿」衛生紙或坐墊紙再上廁所「有可能會越墊越髒」,由於馬桶坐墊表面是緊緻無孔洞的材質,就算上一位使用者皮膚帶有病菌,但病菌離開人體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傳播疾病。小周藥師還表示,廁所中的衛生紙會吸收濕氣及藏汙納垢,拿來墊馬桶恐帶來反效果。他並表示,不能否認上一位使用者的分泌物接觸到坐墊,若又剛好碰觸到傷口,的確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可先使用酒精或抗菌液清潔馬桶坐墊,但比起性病,沖馬桶的按鈕、門把、水龍頭更容易傳染腸胃疾病,呼籲沖馬桶時要把「馬桶蓋蓋上」,且手部不要亂摸眼耳口鼻,如廁後應立刻洗手。包括小兒科醫師黃昌鼎也指出表示,曾有實驗發現每次沖馬桶可以產生14萬5千個微粒,這些氣膠微粒會散布到整個廁所,不只衛生紙,浴室所有東西都會被汙染,因此預防細菌散播的最佳方法,就是蓋上馬桶蓋沖水。另外,國外健康網站《SELF》報導,紐約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菲利普指出,包括梅毒、疱疹、淋病等這類病毒,離開人體外約10秒就會死亡,而且很少出現在馬桶坐墊上,廁所裡最該擔心的其實是糞便的細菌。對於如何避免被細菌汙染?菲利普建議,先用沾過酒精或消毒液的紙巾擦拭馬桶坐墊,最好使用沒有直接放在馬桶旁邊的坐墊紙,沖水前先蓋上馬桶蓋上,才不會讓糞便的細菌四處飛散。

大號時堅持全身光溜溜 釣出一票同好喊+1 :冬天冷也照脫
每個人如廁習慣大不相同,就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他的同學上大號時,一定要把全身脫光光,發現身旁不少人也有這樣的習慣,讓他感到相當的不解,於是發文詢問網友,為何「上大號要全身脫光」,居然釣出許多同好,貼文一出,引起熱烈的討論。有鄉民近日在PTT表示,「第一次聽到這個習慣,真是很驚訝」,原PO表示,有個同學上大號時,一定要把全身衣服脫掉,一絲不掛的上才會舒服,「後來發現好像其他人也有這樣的習慣,難道比我想像中普遍嗎?這是為什麼呢?怕衣服髒掉臭掉」?貼文曝光後,立刻釣出許多同好,「脫光光+1,不過在家裡才能這樣」、「我也是,一定要脫光才大的乾淨」、「我也要脫光,不知道為什麼」、「脫光+1 廁所好熱,大太久會流汗」、「不是本來就是!?」、「+1 所以幾乎都洗澡前大」、「大便會流汗啊,脫衣服散熱。」、「絕對要全裸大便」、「+1 衣服對我們而言 有如千斤」、「冬天冷的時候 我還是會脫光」。不過也有些人感到好奇,問「去外面公共廁所上也是?」、「脫衣服的時間我就已經可以上完大號了,全脫幹嘛」、「真的假的啦?大個便脱什麼」、「第一次聽說耶,原來這麼多人會這樣」,甚至還有人指出上大號脫光光的原因,「怕衣服下襬沾到還不知道」、「廁所空氣中有沖馬桶的懸浮微粒,馬桶坐墊上也有沖水噴到的細菌,所以衣服要脫掉,大完便用水洗屁股和全身」。原PO的同學上大號時,一定要把全身脫光光,讓他感到很驚訝。(圖 / 翻攝自PTT)

孕婦注意骨盆底護理 遠離產後漏尿和放屁
「骨盆底層」與懷孕、分娩與失禁有密切關係,然而,這是大部分人沒注意到的話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不想產後下半輩子都在努力控制漏尿和放屁,婦產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推薦3招,讓妳更懂得關愛自己的骨盆健康:• 避免便秘• 調整臥床時間以減輕骨盆底的負擔• 加強身體的其他部分(而不只是骨盆底)來承受胎兒的重量骨盆底是什麼?骨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一組肌肉,支撐骨盆腔的內臟器官並維持膀胱和腸道。導致骨盆底肌衰弱的因素包括:舉重、高強度運動、慢性便秘、肥胖和衰老,尤其分娩時醫生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助產,是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即使剖腹產也難以擺脫風險,因為懷孕時荷爾蒙的變化和寶寶的體重,都會對骨盆底肌造成壓力。骨盆底肌過度活躍、緊張,會導致如廁困難和骨盆疼痛;骨盆底肌薄弱或受損,則可能導致失禁或膀胱脫垂,也就是骨盆腔器官由陰道的孔洞位移脫落出來。如何強化骨盆底?澳洲吉朗婦產科醫生Marilla Druitt表示,為了維持良好了骨盆底功能,肌肉不宜太緊,也不能太鬆,適當最好。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建議定期進行骨盆底鍛煉,又稱凱格爾運動。女性健康物理治療師Lyz Evans表示,第一步是學會收縮和放鬆肌肉,然後像鍛煉身體肌肉一樣增強力量。與任何運動一樣,定期運動以增強骨盆底並規律進行有益健康,但「大多數人犯的錯誤是,她們只是到處擠壓骨盆,但我們需要讓肌肉訓練,就像在健身房舉重一樣,」懷孕期間如何照顧骨盆底?物理治療師建議,孕婦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預防骨盆受傷,為分娩做好準備,「畢竟生產比跑馬拉松還難,在嬰兒出生時,產婦肌肉會做出以前從未做過、而且體內其他肌肉都做不到的事情,骨盆底肌基本上要打開並延長到正常長度的3倍左右。」醫生建議尋求專業骨盆物理治療師的幫助,有助於增強骨盆底,教產婦如何按摩會陰肌肉,可減少分娩過程中撕裂或會陰切開的風險,產婦若有事先練習伸展肌肉,會陰肌肉可在嬰兒出生時好好地伸展。根據研究,1/3的女性在分娩期間不是放鬆骨盆底,而是收縮,「準備失敗的產婦的數量多到令人驚訝。」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了解分娩過程中骨盆底肌肉的變化、學習正確推動,可以減少分娩的時間、並減少對於器械助產的需求,並幫助產婦在接受剖腹產或器械助產時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以免器械助產損壞骨盆底。產後應該做什麼?生產順利、母子均安是一件很棒的事,醫師建議新手媽媽接受物理治療師或助產士的產後康復計劃,尤其產後有許多事情要忙,許多媽媽都忽略了恢復產後康復,「如果妳在打噴嚏時小便或感到沉重、拖拉的感覺,宛如內臟要掉出來,就會知道妳的骨盆底是否有受損。」即使沒有症狀,物理治療師也鼓勵所有女性進行產後6週的骨盆底健康評估,以確定是否出現更年期脫垂等狀況。同時,新手媽產後別急著跑步,建議先從瑜珈、皮拉提斯、游泳散和散步等中或輕度運動開始活動,等到產後12至16週再加強鍛煉。並逐漸進行中度甚至強度運動,例如騎自行車、舉重和跑步。許多媽媽忍受漏尿、脫垂和骨盆疼痛,以為這些都是普遍、且生產不可避免的狀況。但專家期盼讓廣大女性了解,成為母親不該默默忍受這種痛苦,而且有不少方式可以解決這些困擾。 原文出處:We rarely talk about pelvic floors. Here's why it's important and how to look after yours

桃園復興大停電!孩童尿急「點蠟燭照明」引火警 一家8口深夜急逃
受到颱風撲台影響,桃園市復興區奎輝里自9月起多次無預警停電,沒想到國慶連假期間又再次陷入漆黑,有民眾8日因家中停電,不得已只好讓孩子點蠟燭上廁所,卻意外釀火警,一家8口深夜急忙衝出逃命,對此,台電桃園區也出面回應了。據了解,事發於8日凌晨2時許,奎輝里居民因家中停電又找不到手電筒,無計可施下只能讓孩子點蠟燭如廁,怎料一時不慎引發火警,所幸媽媽及時發現廁所起火,緊急帶著一家8口倉皇逃離,才免於發生憾事。孩子點蠟燭上廁所不慎引發火警,廁所全被燒毀。(圖/擷取自Facebook/桃園市復興區奎輝里辦公處)對此,奎輝里里長李香蘭表示,對於反覆停電造成里民不便感到相當無奈,也已向民眾宣導盡量避免使用蠟燭照明,以免引起火災。針對復興區接連停電,台灣電力公司桃園區營業處回應,受到9至10月颱風影響,以及雷擊與鳥獸、樹竹外物碰觸導致停電,造成用戶不便深感抱歉,由於復興區地處偏遠,搶修較為費時,將加強山區改善工程,以提升供電穩定與品質。

薔薔搭臥鋪火車遭車廂車長性騷擾 「抓手、摸腿」誇張行徑全被錄
女星薔薔(林嘉凌)個性直率、身材火辣,受到不少粉絲喜愛。她日前在國外搭臥鋪火車,卻被車廂車長數度抓手、摸腿,對方還想相約喝酒但被婉拒,誇張行徑全被錄下,也讓一旁的攝影師Song直呼,「他到底要幹嘛?」薔薔在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的影片分享,她帶母親、同事、好友搭從埃及開羅去到路克索的臥鋪火車,卻在準備上車之際聞到一股怪味,進到車廂就被衛生不佳的環境嚇到,還在床上發現一根針頭,由於不敢去廁所如廁,決定透過紙杯解決。後來車廂車長前來送餐,居然2度摸了薔薔的腿,接著不斷敲門搭話,有意邀請她喝酒,期間不停碰她的手和身體、作勢咬人,對方發現攝影機在拍,竟還出手遮擋鏡頭,也讓一旁的Song直呼,「他到底要幹嘛?」最終薔薔答應可與車廂車長單獨合照,就在對方離開之後,她說車廂車長不斷想藉摸手的動作趁機襲胸,大嘆「這種爛地方還要被人家給性侵」,Song見狀安慰,「性騷擾而已啦!」薔薔也很慶幸,當時幾乎全程都在上鋪,否則車廂車長也許還會做出其他過份的舉動。◎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