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上手術台卻遭脅「付錢才能繼續手術」 她忍劇痛轉帳4萬元墮胎費
越南一名女子日前到婦產科檢查時,意外發現自己有了身孕,並被建議施作2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2642元)的無痛墮胎手術,沒想到在躺上手術台後,卻遭醫師威脅要再付29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3萬8300元)才能繼續,否則就會大量出血、不能離開。後來,女子家屬急忙報案,當地衛生督察便揭發了這間向病人非法勒索的不良診所。根據《越南網》(VietNamNet)的報導,19日下午6時許,胡志明市衛生局接獲一則求救消息,稱一名37歲的女士被關押在一間婦產科診所,而衛生局督察組連忙聯絡當地相關部門,派出人員進行突襲檢查,便發現了那名遭到拘禁的女子和另外2名病患。視察當時,診所內並沒有任何產科醫師在場,也找不到相關病例和收費發票。該女子透露,當她在這裡檢查出有孕時,便被推薦了無痛墮胎手術,但在執行手術時,診所卻突然要求其要再轉帳2900萬越南盾才可繼續,而由於她只能轉帳9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1萬1880元),因此在身體疼痛、出血的情況下遭到診所拘留。經過了一番調查後,當時遭到拘禁的病患們被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檢查,而衛生督察則表示,該診所有非法將人留下、向病人勒索金錢的跡象,與患者描述的情況一致,衛生局也判定此舉違反法律和職業道德,已勒令暫停所有醫療檢查及治療活動。報導指出,根據當地法律規定,該診所的行政違法行為最高將可開罰1.2億越南盾(約新台幣15.8萬元),並吊銷醫療檢查與治療許可證4個月,而關於刑事責任,若有違反醫療檢查與治療規定,並造成1億或以上越南盾(約新台幣13.2萬元)的損失,可能被判處1至5年的有期徒刑。

每年逾2萬名女性人工流產 「3大NG行為」恐影響未來懷孕率
非預期懷孕造成的流產人數居高不下!國健署統計指出,國內20-35歲未婚女性人工流產年發生率約1.45%,以人口數推估平均每年有2萬3千名女性進行流產處置,可能還有未登錄的黑數難以計算,恐留下心理創傷!欲解決非預期懷孕問題,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方式是「雙重避孕」,即為女性規律服用事前避孕藥、男性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然而,台灣一項針對18-35歲女性的最新避孕認知與行為網路調查發現,因擔心服藥會傷害卵巢子宮、水腫、噁心,或出現情緒低落等副作用,目前僅3成5女性採用服用事前避孕藥的方式避孕。更有超過1/3的女性以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等高風險方式進行避孕。甚至在體內射精意外發生後,試圖採用水沖洗陰部的方式緊急處理。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張芳維醫師表示,最新網路調查顯示18~35歲女性的避孕認知及行為仍有改善空間,提醒若無生育計畫,應避免高風險避孕行為,也整理出以下3大NG行為:NG 1:避孕賭孕氣,交給命運來安排?女性主要使用保險套避孕(86%),並同時選擇計算安全期(35%)、體外射精(34%)等高風險方式避孕。張芳維醫師提醒,國健署建議之有效避孕方式有: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等,雖避孕效果無法達百分之百,仍有一定作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則非建議避孕方法。臨床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則為「雙重避孕」,即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NG 2:不小心體內射精,還有物理方法可處理?若不小心發生保險套破洞、體內射精等意外時,雖然有66 %女性會盡速就醫諮詢、64%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但調查也發現,平均每5位女性就有1位用水沖洗陰部的錯誤方式緊急處理。 NG 3:事後和事前避孕藥都一樣,只差服用時間點不同?調查也進一步指出,高達64%女性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卻有過半數人不清楚兩者差異;張芳維醫師提醒,雖然前後藥物成分相似,但事後藥的高劑量荷爾蒙恐引起強烈副作用,長期服用也可能亂經、影響日後懷孕機率。張芳維醫師表示,雖然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為「雙重避孕」,但根據最新網路調查統計,台灣事前避孕藥使用率不到5成(35%),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偏低(德國54.3%、法國50.5%);女性對於事前避孕藥的常見迷思(如:長期服用會傷害卵巢子宮),恐讓自己失去避孕自主權。張芳維醫師提醒,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避孕方式,若非預期懷孕恐招致更大的身心壓力。國外研究顯示,女性在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有生育規劃的女性高出 2.5 倍;其他研究也顯示,女性因意外懷孕要人工流產前,40-45% 的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約 20% 的女性則有抑鬱症狀。流產後心理痛苦會減輕,但高達約 30% 的女性在一個月後仍會遇到情緒問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提醒,女性應掌握避孕自主權,避免意外懷孕造成身心傷害。蔡永杰醫師進一步說明,針對過去常見的避孕藥副作用疑慮,現已有使用「天然雌激素」的事前避孕藥能選擇。事前避孕藥依照黃體素種類分為四代,第四代複合式口服避孕藥並不會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停藥後也可恢復排卵。併用的黃體素,也不會增加體重。再者,因新型雌激素具有選擇性作用機轉,預期可降低乳房不適等症狀。第四代Plus避孕藥則改為使用天然雌激素E4,E4為女性孕期間由胎兒肝臟所分泌,現有技術已能透過植物萃取合成。不僅能保留第四代口服避孕藥的益處,還能降低靜脈栓塞副作用,提升安全性。

不只子宮頸癌! 全球約4.5%癌症與HPV感染有關
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論男女一生感染機率高達80%,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長期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HPV相關癌症與疾病。據統計,全球約有4.5%的癌症與HPV感染有關,除了熟知的子宮頸癌,HPV持續性感染也可能導致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以及生殖器疣(菜花)等。根據國健署最新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人死於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八位;頭頸癌則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位、男女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五位,且研究發現台灣的HPV相關頭頸癌發生比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然而民眾對HPV常有錯誤迷思,以為HPV僅與女性有關,或是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感染,因此輕忽HPV可能帶來的威脅。台灣民眾對於HPV也常有各種迷思,例如:「感染HPV一定是因為性生活豐富 」、「我是男生,HPV跟我無關吧?」然而郭怡廷婦產科的郭怡廷院長就分享:「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約每2對單一性伴侶的情侶或夫妻就會有1對感染HPV。只要有親密接觸,就算你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感染機率,我就曾遇到一位每年會固定來診所做抹片檢查的年輕媽媽,大概28歲,就被診斷出菜花。她當下真的很懊悔沒聽醫師的規勸早點採取預防行動。那如果你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甚至會高達9成左右。」不僅女性,HPV也跟男性息息相關。郭怡廷院長表示:「男性也可能因HPV感染引發頭頸癌,統計發現,台灣男性頭頸癌發生率約是女性的10倍。所以不論男女,都不要因為害怕而不諮詢HPV預防,鼓勵大家做好HPV預防三關鍵:男女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為了提升HPV衛教資訊的可近性並消除民眾對於HPV的誤解,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特別推出圖像式HPV衛教小卡,透過視覺化的資訊呈現方式幫助民眾輕鬆獲取HPV預防資訊。自今年11月起,民眾只要前往全台HPV衛教友善診所就有機會翻閱,了解正確且最新的HPV衛教資訊。為鼓勵民眾勇敢踏入診間諮詢HPV,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攜手人氣插畫家「怪奇事物所」結合其筆下原創角色「所長」聰明且幽默的冷知識特派員形象,透過吸睛、活潑的所長帶領民眾踏入HPV衛教小天地,並結合「917醫病友善日」,呼籲民眾「揪一起」響應HPV衛教友善就診理念,共同為台灣友善就診環境盡一份心力。即日起至10/14,凡到台北捷運板南線搭乘HPV衛教友善診所限定列車,並於車廂中掃描活動QRcode,進入活動官網完成相關任務,就能立即獲得期間限定的「HPV衛教友善診所x怪奇事物所」聯名LINE貼圖!同時更邀請擁有多年HPV衛教臨床經驗的HPV衛教友善診所醫師和民眾分享不可不知的HPV預防重點,期望有更多民眾放心走入HPV衛教友善診所大膽地詢問HPV。

婆婆痛斥媳婦「沒讓孫女趴睡」嫌臉大 名醫5字揭殘酷真相
長輩間時常流傳各種偏方,但往往沒有根據,還可能有害身心。有婆婆就嫌棄孫女臉大,歸咎於兒子臉型不好看,認為是沒有「趴睡」,這讓媳婦十分無奈,因為曾聽過趴睡窒息的案例,便求助婦產科名醫,結果得到血淋淋的答案。蘇怡寧醫師在臉書專頁PO出對話截圖,他收到一名媽媽來訊,對方想知道「趴睡改變臉型」是否有根據?她查了網路資料,有些說臉型真的會改變,有些說舌頭位置會亂放、不利牙弓發育、嘴巴開開的難閉上等。有媽媽來訊,好奇趴睡是否能改變臉型。(圖/翻攝自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臉書)對方解釋,婆婆認為孫女臉大,以及兒子的臉型不好看,都是沒有趴睡造成的,一直不斷嫌棄,但是她發現很多趴睡窒息的案例,讓她不知如何是好,「真的有一定要趴睡嗎?」對此,蘇怡寧醫師回應:「不要趴睡,命只有一條!」他補充,不管有多少理由,都不要讓嬰兒趴睡,這不是打電玩可以重來。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現在醫美很發達,要怎樣就怎樣,還需要在乎嬰兒時期樣貌怎樣?先活命長大才重要」、「臉大應該是遺傳,而不是沒趴睡造成的,我家2個兒子都沒趴睡,臉小頭也圓得很」、「婆婆為什麼不要承認兒子的臉大是像到她?孫女很委屈耶」、「超煩!長輩到底為什麼一直在意頭型..有這麼重要嗎?如果頭型醜了就不愛自己的孫了嗎?」

中台灣再交手2/全黨只攻一區複製難 中二選區選將狹路逢再決戰
中台灣向來被視為大選決勝戰場,上屆立委激戰,綠營在台中、彰化、南投14席立委中拿下10席,其中,藍營在中市更只取得兩席立委,不僅奠定綠營國會過半基礎,也讓國民黨籍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施政倍感壓力。但相較兩年前的中二選區立委補選,今年選戰環境明顯改變,多份民調顯示,六成民眾殷切期盼政黨輪替,綠營若想在台中繼續複製中二立委補選勝利方程式,難度極高,中二選區立委鹿死誰手,再成話題。明年中市二選區立委選戰,國民黨提名藍營派系「台中顏家」顏寬恒再戰現任綠委林靜儀。顏在2022立委補選時原被看好,但面對綠營當時幾乎傾全國之力「攻堅」,蔡總統、副總統賴清德率全黨要員密集站台,不僅創下近六成(58.26%)高投票率,也讓善打陸戰顏家不敵最會打空戰的民進黨,以7840票吞敗。熟知中部選情的地方人士斷言,明年中二選區立委之戰,難再像2022立委補選,成全國唯一關注的焦點,林靜儀雖已在地經營兩年,基層實力與補選當時不可同日而語,但年輕選民對綠營的熱情也不若以往,林恐陷苦戰。但該人士也說,綠營仍樂觀研判,以林的知名度,再加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兼黨主席賴清德近來反覆前進中部輔選,若林能充分結合民進黨中央執政優勢,搭配綠營最擅長的「百工百業動員戰」,連任不是沒有機會。2020年,林靜儀擔任蔡總統競選總部發言人,在接受外媒時表示,支持兩岸統一恐構成叛國,引發外界質疑「搞思想審查」,林隨後請辭滅火。(圖/報系資料照)林靜儀是南投鹿谷鄉人,今年49歲,曾在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任婦產科醫師,也是親綠色彩濃厚的「台灣女人連線」理事。按她的說法,馬前總統在任時,時任閣揆江宜樺曾力邀她出任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但她眼見政院驅離反服貿、侵入政院的學運學生憤而請辭,隨後轉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後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奉黨中央之命到南投立委選區「備戰」,2021年11月3日,因時任立委陳柏惟遭罷免,民進黨緊急要她空降中市二選區,投入立委補選,隔年1月擊敗顏寬恒當選。林的獨派色彩鮮明,從政後行事作風常引發外界議論。2018年時,她曾公開主張,晚上10點後,民眾若能提早休息,將有助「解決」限電和少子化問題,還呼籲民眾晚間10時後通通回家生小孩,引發網友群起質疑、請林先示範。2020年,林出任蔡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時,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說出「主張與對岸的中國大陸統一,可能涉及叛國」,遭批要推「思想審查」,引發對立,輿論譁然,林為滅火辭去發言人一職。林靜儀不時批評藍營政治人物,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批評更不留情。例如她先前緊咬侯友宜受訪談昔日警察生涯的內容「已涉及恐嚇」,就讓侯辦怒指她惡意造謠,要求她公開道歉。不過,原被網友指「黨性堅強」的林,近期也悄悄調整。例如,駐日代表謝長廷8/26臉書發文,指微量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遭批替日本排放核廢水解圍,林靜儀就指謝長廷劃錯重點「這話真太過了」,引發網友議論,臆測是否因林也感受到當前選舉氛圍丕變、與中二補選時已大不同,擔心未體察民意、恐難再得選民認同。林靜儀與顏寬恒曾在2022年中二選區立委補選激戰,兩人曾在媒體前短暫握手打招呼, 2024選戰中兩人狹路又相逢,誰能勝出成為話題。(圖/報系資料照)

出道57年演過無數夯劇…南韓「國民爺爺」邊希峰癌逝 享壽81歲
南韓「國民爺爺」邊希峰1966年以電視台MBC第2期演員正式出道,從影數十年演出無數作品,包括《順風婦產科》、《我的女孩 My Girl》、《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皮諾丘》等劇,曾獲MBC演技大賞演技賞、青龍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等獎項,今(18日)驚傳胰腺癌復發病逝,享壽81歲,讓粉絲深感惋惜。綜合韓媒報導,邊希峰2018年被檢查出罹患胰腺癌,直到2019年抗癌成功回歸螢光幕前才對外公開。沒想到,一度獲得痊癒判定的邊希峰不久後癌症復發,演完《圈套》便暫時息影養病,近年積極接受治療,無奈仍不敵病魔,今日傳出病逝。據悉,邊希峰靈堂設在三星首爾病院,預計20日中午出殯,將長眠於首爾陵園。據了解,邊希峰是1966年MBC第2期公開招募演員,出道至今近60年,曾演出《順風婦產科》、《第二次求婚》、《我的女孩 My Girl》、《偉大的遺產》、《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歐若拉公主》、《皮諾丘》、《鄰家律師趙德浩2:罪與罰》、《圈套》等夯劇,又被封為「國民爺爺」,曾獲MBC演技大賞演技賞。電影方面,邊希峰也有不少作品,包括《火山高校》、《殺人回憶》、《再見UFO》、《我們全村都不是人》、《駭人怪物》、《間諜》、《乞丐王子》、《王牌巨猩》、《玉子》,曾獲得第27屆青龍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韓國大眾文化藝術獎文化勳章。

小妹妹癢到快崩潰!醫曝內褲「改換這2款」:不要穿最好
夏天環境悶熱加上流汗,不少女性會有私密處搔癢困擾,婦產科醫師謝筱芸分享,若有搔癢或發炎情形,建議可穿著淺色純棉內褲,甚至「不要穿」讓私密處暫時解放。謝筱芸在臉書粉專表示,經常外陰搔癢或陰道發炎的女性,最好穿著透氣又吸汗的淺色純棉內褲,因為染料或人造纖維都可能引起皮膚敏感,悶熱的材質也容易造成陰道黴菌感染。謝筱芸指出,若更換了純棉內褲還是沒有獲得改善,那麼也可挑選大腿根部「無鬆緊帶」的款式,像是寬鬆的「男性四角褲」也很適合外陰部敏感的女性。謝筱芸提醒,除了選對內褲外,清洗內褲的洗潔劑或肥皂也要不含香料,以及避開使用漂白水和衣物柔軟精,假若上述方法仍無濟於事,甚至可以考慮在家不穿內褲,「內褲其實除了生理期以外也不是必需,尤其對外陰容易刺激、搔癢、疼痛的女性,暫時的會陰解放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男嬰身首分離「竟是接生醫師的錯」 不肖醫生還公布屍檢照被告
美國喬治亞州一對年輕夫妻指控婦產科醫生在協助分娩時過度暴力,導致未出世的男嬰身首分離夭折,原來當時男嬰肩膀卡在產道中,接生的婦產科醫師茱莉安(Tracey St. Julian)卻用力拉扯孩子的頭部與頸部,導致頭骨、臉、頸部骨折,最後必須剖腹取出軀幹與腿部,頭部則從產道分娩,造成男嬰夭折,更誇張的是,另一名病理學醫師事後將驗屍影像公開於網路社群,這對夫妻認為這樣的行為延續了虐待,因此對兩人提告。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20歲女子蘿絲(Jessica Ross)與21歲丈夫泰勒(Treveon IsaiahTaylor Sr.)表示,在7月9日分娩過程中被接生的婦產科醫師茱莉安過度使用暴力,導致未出世的男嬰身首分離,軀幹和腿部經剖腹產取出,頭部卻從產道分娩夭折。代表這對夫妻的律師林奇(Cory Lynch)表示,「他們極盡所能地不讓家屬知道發生了什麼」,原來醫院最初沒有將孩子骨折的情況告知這對夫妻和家屬,也不鼓勵他們尋求驗屍,還建議直接火化。蘿絲和泰勒事後支付2500美元,約新台幣7.9萬元給病理學醫生蓋茲(Jackson Gates)為孩子驗屍,沒想到蓋茲驗完屍後,竟在未經這對夫妻允許下,將男嬰的全臉照片與解剖器官影片上傳網路社交媒體,根據另一名律師艾德蒙(Rod Edmond)表示,這種行為形同延續對孩子的虐待,因此蘿絲和泰勒對蓋茲和茱莉安提告,目前兩起訴訟程序皆仍在進行中。喬治亞州一對年輕夫妻對兩名醫生提起訴訟,他們指控婦產科醫生在協助分娩時過度暴力,導致未出世的男嬰身首分離。(圖/翻攝自推特)

婦科醫巡房驚見「孕婦」背對蹲地…動也不動 她崩潰:沒有頭
醫院每天上演生老病死,難免會流傳一些神秘傳說。一名婦產科醫師日前在巡視產房時,打開門看到有「人」背對著蹲坐在地上,叫名字也沒有反應,讓她渾身發毛,直到身旁的護理師提醒,讓她差點哭出來。謝筱芸醫師在臉書專頁提到,醫院作為生命送往迎來的場所,偶爾會聽到一些靈異傳聞,產房是婦產科所有病房裡最神秘的場所,除了新生兒呱呱墜地,也有小生命來不及睜開眼睛,因為流產或生病就離開人世,每年中元普渡,一戶都會貼心準備適合小嬰兒的祭品,希望祂們早日投胎轉世。某天她去產房尋訪待產的孕婦,推開門看到對方背對著門,蹲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叫名字也沒有任何回應,令她頓時起雞皮疙瘩,擔心是不是遇到了,這時身旁的護理師機警,馬上提醒她「地上那顆是瑜伽球」,這才鬆了一口氣,直呼最可怕的永遠是人心。護理師提醒,那只是瑜伽球。(圖/翻攝自謝筱芸醫師的泌密診療室臉書)經歷曝光後,網友都被嚇壞:「真的有像一個人蹲在那裡」、「嚇慘了!為什麼瑜珈球要穿衣服」、「幹嘛用病患服蓋著嚇人啊」、「沒有頭!」、「會嚇到喔,我都要漏尿了」。

女子冰箱殺嬰2次後又懷孕 丈夫出庭態度冷漠遭罵「為何不避孕?」
南韓在2023年6月時發生一起「冰箱殺嬰案」,該案當事人30多歲、現今育有3子,警方查出她曾分別於2018年、2019年各產下第4、第5胎,但因無力扶養將其殺害,藏於家中冰箱,引起社會譁然。9月11日,該案進行庭審,不料警方發現女子又懷孕了,讓大眾感到不可思議,直言為何不做避孕措施,無法接受。南韓京畿道水原市,一名育有3孩的女子於2023年時被警方查出,她分別在2018年、2019年因家中經濟困難而殘忍殺害自己剛產下的第4、第5個孩子,並藏屍於家中冰箱數年,直到今年6月才被發現。前日進行庭審時,該女又被查出有2個月身孕,讓辯護律師氣得在法庭上批評丈夫太冷漠,表示女子在剖腹產生下3個孩子後,因不想告知丈夫懷孕一事,透過連婦產科都不鼓勵的方法生下孩子,質問丈夫到底知不知道女子已有身孕。丈夫出庭應詢時表示,他是透過採訪才得知女子又懷孕了,並聲明自己不知道女子2018年懷孕一事,也不知2019年女子是去生產,而非墮胎,因此相當自責。另外,女方律師也提出,女子患有產後憂鬱症,稱兩起案件的發生都源於疾病發作,但檢方根據案發當日女子與丈夫的聊天紀錄反駁論點,表示女子當時精神狀態如往常一般,沒有差異。庭審中丈夫也被問到,屍體就放在冰箱,難道開冰箱的時候都沒有發現嗎?對此丈夫回應,他在家中通常都不下廚,有時去廚房想開冰箱,女子都會出來幫忙,所以沒有理由仔細查看冰箱內部。該案將於10月12日時再度庭審,屆時檢方會請一位精神科醫生作為證人,針對兩人案發當日訊息內容做詳細詢問,分析當時精神情況。

醫揭內褲4大迷思 手洗反而易生細菌「3狀況一定要汰換」
內褲是貼身衣物,許多人因為節儉,一件會穿很久,但若出現幾個症狀,就應該淘汰,否則很容易造成私密處發癢、發炎或感染,而且不只女生,就連男生也應該注意。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臉書專頁警告,不少人認為內褲有破損再換就好,但如果不定期汰換,容易造成私密處發癢、發炎、感染,因為外陰部和一般皮膚不同,有部分是黏膜組成,導致陰部容易受到細菌、黴菌感染,造成發炎,加上洗衣機沒有消毒殺菌的功能,因此細菌、黴菌、分泌物、微量排泄物等,會殘留在內褲上,造成反覆感染。內褲必須定期汰換,以免私密處感染。(圖/翻攝自張瑜芹醫師臉書)張瑜芹醫師提醒,內褲若出現3個情況,就應該汰換,包括穿了3~6個月、已經鬆掉、有分泌物黃漬殘留,而且不只女生需要,男生定期更換內褲,也能減少皮膚、私密處發炎搔癢的狀況。有些人會用手洗內褲,但張瑜芹醫師指出,手洗容易把洗滌劑殘留在內褲上,對私密處造成刺激;若水分擰得不夠乾,會使細菌滋生,所以除了沾到分泌物、經血等,需要強力洗滌,內褲可以先手洗再用洗衣機洗,省時省力又健康。

資深名嘴得怪病…「心臟被鐵甲包住」臉發黑 大師警告:5年後還1劫
資深媒體人馬西屏曾是政論節目常客,67歲的他近年因病頻繁入院,相較過去鮮少現身螢光幕前。馬西屏近日在節目中透露,自己2014年罹患罕見疾病,當時看了近100個醫生,始終找不出原因,後來才發現是心包膜鈣化,「它像個鐵甲武士一樣,把我的心臟包住」,雖然手術一切順利,卻被大師預言「還有一個生死劫」。馬西屏日前在《健康點點名》節目中提到,他當時除了7、8個公告,還在大學開了10門課,某天上節目時突然說不出話,還伴隨著暈眩症狀,當場臉色發黑、嘴唇發紫,被緊急送醫檢查,誰知病情始終沒有好轉,幾乎做遍了所有檢查,只差婦產科跟小兒科沒看過,無奈仍查不出病因,嚴重影響授課及錄影。馬西屏表示,自己除了看中西醫,還到處求神問卜,甚至求助民俗療法,後來才發現是壓力太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心包膜發炎、鈣化,「它像個鐵甲武士一樣,把我的心臟包住」,使心臟無法正常撐開,造成供氧量不足,加上他有肝硬化情形,所以一定要開刀,當他插7根管子被推出手術室時,父親差點昏倒。馬西屏康復後,有天在友人辦公室巧遇一位通靈大師,對方一看到他便說「恭喜你度過這一劫,但5年後你還有一個生死劫,這個劫你過不去。」當時大病初癒的他並未多想,直到5年後請示三太子,神明說「若你度過的話,未來會很長壽」。經歷病痛,馬西屏認為,支撐他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西醫或中醫,更不是大師與宮廟,而是家人。

尪太累無法親密行為 人妻疑惑「用滴管滴入體內」可行?網全愣了
一名想要生子的人妻表示,由於丈夫每天上班將近12小時,月休僅有6天,雙方根本沒有太多時間親密行為,而若丈夫太累寧可自行DIY解決,讓身為妻子的她非常無助,不禁疑惑,「精液用滴管滴入陰道內可行嗎?」一番言論,引起網友熱議。人妻在Dcard發文表示,目前結婚半年,雖然不被強迫生育,也很害怕生產,但因丈夫每次見到親戚或妯娌的小孩,都會主動過去抱他們、跟他們玩,而她全都看在眼裡,因此決定為了喜歡孩子的丈夫生子。人妻表示,看在丈夫喜歡孩子的份上願意生子,但不強求。(圖/翻攝自Dcard)不過,人妻指出,由於丈夫每天上班將近12小時,工作性質需要耗費體力,月休大概6天,下班回家經常累到只想躺在床上滑手機看影片,根本沒有閒情逸致發生親密行為,雖然雙方有在計劃生育,但因頻率不夠多,中獎機率也相對小,「平均一個禮拜大概一次左右,有時候就算做了也是累到軟掉,他說真的太累。」人妻透露,後來丈夫為了不耗太多體力,寧可自行DIY解決,讓她非常無奈,於是突發奇想詢問,「請問如果老公打完射在用酒精消毒過的容器裡,再用滴管滴入陰道內可行嗎?」貼文一出引發熱議,網友表示「別人是試管嬰兒,這裡是滴管嬰兒」,也有人則建議「直接去藥局買針筒,已經滅菌了,容器就看要不要用手裝再用針筒吸」、「比起酒精消毒,用熱水消毒會更好,殘留的酒精可能會殺死精子」、「用排卵試紙可以直接知道自己哪天會排卵,在那天做就可以了,這樣老公應該也比較不會累」。此外,婦產科醫師烏恩慈就曾表示,夫妻會用「DIY人工授精法」大多出於無奈,部分患者基於生理障礙或心理因素,好比陰道痙攣、勃起障礙或因心理壓力太大,導致根本無法順利同房、無法每逢排卵日都去不孕診所報到,才會用此方法替代,以上狀況在不孕科門診比例高達5%,但若個人不具內診技術,即使針筒搭配軟管,也僅能將精子注入陰道深部,不能到達子宮,因此應正名為「居家陰道滴精」。烏恩慈指出,國外有些醫院甚至也會以此提供建議,用來指導無法順利同房的異性戀伴侶,但她提醒,不管使用什麼方式輔助受孕,女性的年齡仍是一大要素,一旦情況不如預期,就應考慮諮詢不孕專科門診,「我還是要再次重申,居家滴精絕不能取代醫療專業執行的人工授精。」

孕媽「整晚失眠」怕影響胎兒 婦產科名醫揭1重點
有許多媽媽懷孕期間,深怕一個不注意就會影響胎兒,近日就有一位孕媽尋求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說明自己在孕期間整晚失眠,擔心是否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對此,蘇怡寧在臉書發文回應,也引來不少母親的共鳴。一位孕媽表示,自己目前懷孕31週,失眠一整晚都沒睡,擔心這樣會影響到胎兒發育。蘇怡寧針對問題回覆,根據研究顯示,有超過70%的孕婦會因為懷孕,進而影響睡眠品質,且長期失眠有害健康。不過她提醒該名孕媽要想辦法調整,但不需要擔心寶寶。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臉書回應。(圖/翻攝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臉書)蘇怡寧直接在私訊回覆該名孕媽,「擔心有用嗎?」,直言寶寶在嬤嬤肚子裡,睡眠周期大約平均20分鐘交替一次,「他從來不鳥妳,妳為什麼要鳥他。」該文一出,許多母親熱烈回應,「寶寶就是沒在擦小你的,這段關係從頭到尾都只有你在付出」、「懷孕的媽媽真的都很替寶寶著想,很少人先想到自己欸」、「別怕,生出來有得你失眠」等等。也有不少過來人分享經驗「懷二寶時遇到一些事,我夜夜失眠,白了頭髮,產檢時她絲毫未受影響,照樣在成長範圍內,睡她的啃她的手指頭!所以不用太擔心了!」,表示失眠是常有的事,要如何調適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應過於擔心。

妙齡女產後腹痛1年半!掛急診一照「17cm這東西」忘體內
紐西蘭一名20多歲年輕媽媽剖腹產子後,肚子一直覺得莫名悶痛,忍了18個月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婦產科醫生當初接生時,糊塗將「手術工具」留在了她的體內。綜合外媒報導,該名年輕婦女2020年在奧克蘭市(Auckland)醫院生下孩子,自從手術過後腹部經常感到疼痛,直到某次劇痛送急診,醫師一照電腦斷層掃瞄才發現,一支直徑長達17公分的手術工具「艾力克斯腹壁牽引器」(Alexis wound retractor,AWR),被接生醫師遺忘在她的肚子裡,且光是照射X光根本無法檢測到。更離譜的是,婦人當初生產時,手術室裡有1名外科醫生、1名手術室助產士、5名護理師及4名麻醉師,但這11人竟渾然不知,任憑異物留在患者體內長達18個月。對此,奧克蘭市立醫院表示,對於造成病患長時間的痛苦感到非常抱歉,將嚴格審查並改善相關醫療規定,以防止類似醫療疏失再次發生。事實上,這並非該間醫院第一次出包,2018年間也曾有過患者在術後發現,體內留有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