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乳癌高居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南山人壽內部統計支付醫療保險金案件中,30歲以上女性理賠件數排行前三名分別為白內障、乳癌、子宮肌瘤,其中乳癌理賠金額更高達28億元,為當年度女性理賠金額最高的疾病。南山人壽今天(4日)公布一項統計資料,透過健康守護圈合作夥伴調查發現,女性遠比男性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接受心理諮詢者中有超過8成為女性。5成的諮詢者年齡介於30至39歲,此階段的女性面臨生涯的轉變,可能是剛剛步入婚姻、當新手媽媽或者是處於職涯衝刺期。最熱門的諮詢議題依序為自我探索40%、親密關係22%、家庭議題20%,顯示家庭關係、自我了解與實現是心理壓力的兩大來源。南山人壽也進一步從內部統計資料發現,30歲以上女性理賠件數排行前三名分別為白內障、乳癌、子宮肌瘤。過去一年30歲以上女性保戶的理賠數據,發現理賠人數最高的前三項疾病分別是白內障、乳房惡性腫瘤(乳癌)、子宮平滑肌瘤。其中,乳房惡性腫瘤的理賠金額更高達新台幣28億元,為當年度女性理賠金額最高的疾病,癌症醫療支出龐大,南山人壽建議女性可透過「住院日額」、「實支實付」、「特定疾病險」三大類規劃自身的醫療保障,因住院日額多採定額給付,可藉此減輕住院病房費的經濟壓力,補貼不能工作的薪資損失;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則可幫助保戶在進行醫療採用醫材等有更多選項。
在銀行上班、53歲的葉姓女子因子宮肌瘤合併巨大子宮,到婦幼醫院進行「子宮全切除手術」,過程中疑似氣管阻塞缺氧,造成缺氧性腦病變,迄今仍無意識且四肢癱瘓,家屬怒向院方求償2255萬元。一審認定醫護處置得宜,葉女疑似對麻醉藥敏感導致休克,為極罕見案例,駁回家屬之訴。高雄高分院持「醫審會」再次鑑定報告,判院方免賠,可上訴。2015年4月5日葉女到高雄佳欣婦幼醫院(已歇業)做子宮全切除手術,疑似在麻醉的過程中,未能順利保持氣管暢通,導致腦部缺氧,在手術台上幾乎沒心跳、血壓。院方緊急請來麻醉科醫師急救、轉院治療,仍造成缺氧性腦病變。家屬認為院方麻醉不慎,害葉女迄今仍無法恢復意識,且四肢癱瘓,無法言語,提告求償2255萬元。家屬還指控,葉女曾到該院做過子宮肌瘤切除術,當時僅半身麻醉,不懂此次肌瘤復發、為何手術卻要全身麻醉?方姓院長手術前沒有告知需全身麻醉,「麻醉同意書」上說明欄空白,「麻醉照會單」之麻醉主治醫師、訪視部分均無醫師簽名,可見方男未詳盡說明義務。家屬還說,方男手術時使用的麻醉藥物「propofol」、肌肉鬆弛劑「tracurium」應由麻醉專科醫生或在其監督下使用,然而手術當天竟然由薛姓護士施行,違反《醫師法》。此外,方男手術前反覆替葉女插管未成功,導致葉女喉頭腫脹,對此方男並未採取緊急應變措施,沒有給予抗過敏藥或氧氣罩,害葉女腦部缺氧。事發後還是吳姓麻醉科醫師到場救援,才順利完成插管,但為時已晚。家屬不滿院方醫療疏失,害葉女需仰賴鼻胃管灌食,還需置放氣切管,非一般居家看護所能照顧,針對就醫、復健、看護、工作損失、精神撫慰金等費用,求償2255萬元。方男辯稱,先前已替葉女做過3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此次發現肌瘤嚴重沾粘才建議葉女進行全身麻醉,葉女也同意,此次手術純粹是意外,可能是葉女對麻醉藥物過敏導致。葉女急救後,院方也派麻醉醫師和護理師陪同轉院。《醫療法》及《醫師法》也規定,合格醫師均可執行麻醉,薛姓護士在他指示下協助麻醉,並不違法。一審高雄地院法官持「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結果表示,藥品仿單上的「建議用法」及「警語與注意事項」只是藥品使用說明。醫師執行醫療業務時要遵守的是《醫師法》,葉女使用的麻醉藥品、只要具備醫師資格者皆能使用,護理師協助注射做麻醉誘導也合法。葉女在該院有多次子宮肌瘤切除經驗,均由方男替她麻醉,此次手術前也簽下同樣版本的手術及麻醉同意書,可見方男事前已說明風險評估和麻醉方式。針對葉女喉頭腫脹、支氣管痙攣害缺氧,醫審會認為可能在插管前就發生,由麻醉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院方急救處置並無不當,最後駁回家屬之訴。葉女家屬不服上訴,二審高雄高分院認為,不同學會對於「全身麻醉是否需專科醫師來執行」有歧見,現今醫療實務、對全身麻醉手術並無明確規定,「醫審會」已認定只要是合格醫生就能執行,並無違法。此外,原審針對葉女喉頭腫脹、支氣管痙攣害缺氧一事再送醫審會鑑定,認定院方插管急救處置及應變時間並無不當。法官認為,沒有證據證明院方違反醫療注意義務,或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判院方不需賠償,全案仍可上訴。
張鳳書睽違十年演出八點檔,在三立《一家團圓》演陳冠霖的媽媽。在休息的十年期間,她過得非常充實,育兒之外,念了EMBA,因為罹癌的父親更加體認健康的重要性,還考了健康管理師的證照。當年在《台灣霹靂火》以惡女「邢速蘭」廣為人知,張鳳書說自己其實很少演壞女人,當時是因為丁國琳子宮肌瘤手術,才有變臉換她演出的橋段。這次回歸拍戲,她非常開心,「有很多老朋友,不覺得陌生,而且我也很喜歡現在年輕的演員,都很和善也特別聰明。」但她因為十年沒拍戲,兒子一直誤以為她職業是廚師。因為爸爸罹癌,讓她更去了解身體,她以前拍《飛龍在天》造成髖關節受傷,這些舊傷年輕都沒在意,直到生小孩才發現變嚴重,像是全身都不對勁,現在薦髂關節鬆弛、腰大肌受傷,要慢慢把宿疾調整回來。張鳳書現在拍戲心情較以前放鬆。(圖/林士傑攝影)
女星李雅婷出道多年,曾演出《意難忘》、《台灣靈異事件》等,更在長壽劇《親戚不計較》中飾演惡媳婦「月英」,壞女人形象讓觀眾印象深刻,也讓她打開知名度,不過戲外的她近年生活相當不順,日前才爆身體出現大狀況,近日又因為將蘆洲自宅重新裝潢後出租,卻遭檢舉是頂樓違建,慘賠270萬,讓她身心崩潰必須找心理諮詢。李雅婷日前上電視節目透露,自己之前因為沒日沒夜的工作,導致各種毛病隨之而來,包括先天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卵巢肌瘤,還有膽固醇過高、腸躁症、糖尿病、脂肪肝,還必須跑醫院裝心臟支架,讓她感嘆「腦部以下快進棺材了」。李雅婷曾演出長壽劇《親戚不計較》。(圖/翻攝自李雅婷臉書)沒想到她衰事不斷,根據《自由娛樂》報導,李雅婷前年將蘆洲4層樓的房屋重新裝潢後出租,沒想到卻遭租客辱罵,還被檢舉逃漏稅、不符合消防法規,以及頂樓加蓋違建,屋漏偏逢連夜雨讓她相當崩潰,透露自己先前裝潢房子就花了200萬,後又因房子不能租人,大改短收花50萬,拆掉頂樓加蓋還花了20萬,前後總共損失270萬。李雅婷為此崩潰落淚表示「我房子是民國97年加蓋,我有跟拆除大隊說了」,她也表示後來租客還告她恐嚇,讓她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搞到自己已經身心崩潰,必須找心理諮商。
大陸湖北一名42歲女子近3個月總是感覺尿頻,每次吃飯後都覺得肚子脹,於是到當地醫院檢查,一檢查竟然發現肚子裡竟然有十多個子宮肌瘤,其中一個還長達27公分,相當於一個足球大小。根據《看看新聞》報導,42歲盧姓女子經常感覺尿頻、肚子漲,接受超音波檢測時發現,她的子宮內竟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肌瘤,占滿整個盆腔,且其中一個還長達27公分,相當於一個足球大小,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杜欣透露,「是一個長條型、橢圓形的樣子,最長的直徑有27公分,相當於從肚臍眼一直到恥骨下面,整個肚臍下面全部是這個大瘤子。」由於盧女是一位極為愛美的女士,對於當地醫院建議開刀將子宮切除,她無法接受肚子上留一條又長又難看的疤,也想要保留子宮,因此輾轉到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求診。經過醫師團隊進行充分評估後,決定從肚臍眼完成單孔腹腔鏡手術,杜欣表示,「肚臍眼這裡有一個天然的凹陷,我們在肚臍眼這裡開個疤,這個疤縫合好了以後呢,它又凹到肚臍眼裡隱藏起來了,所以看起來像沒有疤一樣。」最終盧女的子宮肌瘤成功切除,目前已經出院。
35年前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2021年7月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後,全台第一批透過補助成功懷孕的寶寶也即將在3月誕生!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林時羽醫師表示,國健署統計發現去年試管嬰兒補助開跑首日,即有 4名婦女成功著床,進入妊娠期,其中2名是在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成功懷孕,且植入時的年齡正好都是43歲。林時羽醫師表示,儘管補助的最高上限是44歲,但超過40歲後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懷孕率僅約為10%-20%、活產率僅5%-10%。2021年國際最新出版的《生殖生物醫學》也指出,就算是卵子庫存量正常的女性,43歲以上使用自身卵子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活產率也極低。林醫師提醒,高齡婦女常見卵巢衰竭、染色體異常等問題,導致取卵數少或胚胎無法順利著床,本次兩名患者,都是在補助前就提前開始準備,透過醫師策略性地集胚及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才能在補助上路的第一天植入胚胎就成功懷孕。鄭小姐是這次補助當日成功懷孕的幸運兒,她和老公都是長跑好手。年輕時對生子抱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態,直到3年前才開始積極尋求協助,沒想到發現卵泡數量偏低,又有家族性卵巢衰竭的遺傳體質,導致每次的取卵數不多,經過6次的集胚後,在7月1日補助開跑當天植入2顆,1顆著床成功,順利懷上單胞胎。另一位黃小姐則是經歷多次人工授孕和試管嬰兒療程,儘管卵巢的庫存量(AMH)正常,但除了有子宮肌瘤的症狀,胚胎的著床和生長發育一直不順利。後來求診林時羽醫師,評估原因應是胚胎染色體異常,決定在第2次取卵後做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剛好檢測出一顆正常的胚胎,植入後就成功懷孕,現在準備3月迎接「虎子」誕生!林時羽醫師表示,2名準媽咪是典型的試管嬰兒案例,一種是透過累績夠多的胚胎數量後,由母體選擇好的胚胎留下,經自然淘汰機制順利著床成功;另一種則是先進行染色體檢測,挑選出正常的胚胎才進行植入,成功懷孕。「屬虎帶煞」的民俗傳說,往往造成虎年出生率偏低。但自去年補助擴大開始,許多不孕夫妻皆把握補助機會,預計虎寶寶的誕生能提高生育率。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全年人口連續第二年「生不如死」,2021年全年新生兒數再創新低,死亡人數足足比出生多出近3萬人。自去年7月起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後,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12月27日止已有2萬592對不孕夫妻已取得補助資格。林醫師解釋,以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為例,補助案開跑後就診人次較過去同期成長50%,根據過去的經驗,試管嬰兒的累積活產率在落在4-5成,如後續能加強宣導,推算今年全台可以增加8000~1萬2000個以上的新生兒,全台生育率可望首次止跌,縮減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的差距。
女星李雅婷傳出健康出問題,患先天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卵巢肌瘤,還有膽固醇過高、腸躁症、糖尿病、脂肪肝等,讓她感嘆快進棺材了。但她積極由谷底向上爬,最近更開設YouTube節目《突擊名人點》,期盼散播正能量。李雅婷斥資製作《突擊名人點》,日前訪問徐亨,讓她自己也備受感動及啟發,徐亨一句「妳都在谷底了,還怕跌倒嗎?」讓她受到激勵,也開始正面面對所遇到的困境。李雅婷出道多年,曾演出《意難忘》、《台灣靈異事件》等,更在長壽劇《親戚不計較》中飾演惡媳婦「月英」,壞女人的形象讓觀眾恨得牙癢癢,也因此打開知名度。但她情路不順,曾被前男友騙走200萬,她悲情吞了上百顆安眠藥自殺,急救後挽回生命,但也留下後遺症,曾有兩三年間不良於行。
今天(29日)是春節連假第一天,不少家庭都把握機會大掃除,趕在除夕前讓家中煥然一新。不過,有神經外科醫師發現,自去年10月至今,從事家務事後骨折的女性,比例較以往要高。醫師指出,女性停經後,每年約有2%的骨質流失,建議平常養成喝牛奶習慣,並補充鈣質,多吃如魚骨頭、小魚乾、芝麻、豆漿等。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志任透露,55歲的張媽媽日前搬重物進入家裡,突然覺得背部刺痛,痛到她蹲下去,女兒發現後趕緊送到醫院,經照射X光發現是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進一步問診,張媽媽在30幾歲時,因為子宮肌瘤開刀拿掉子宮和卵巢,體內已經20幾年沒有分泌雌性賀爾蒙,骨質密度檢查小於-3.6,相較正常人-1.5以上,顯然是嚴重的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經醫師安排皮球囊錐體成型術,把壓迫性骨質錐體撐開,增強脊椎的承受力,後續在門診中接受鈣質和維他命D3的治療,並且每半年打一次骨質疏鬆治療藥物,患者現在狀況良好,沒有再發生。張志任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一般台灣婦女約50歲就停經,到60歲時超過一半的人出現骨質疏鬆,這些人又是脊椎骨或是髖關骨骨折的好發族群,而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通常在脊椎的第一或第二節。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發生,大部份都是因為搬重物或是突然間變換姿勢,曾有個病人因為久坐,維持相同的姿勢太久,起身之後伸懶腰就突然骨折。醫師提到,通常骨質愈疏鬆、愈容易骨折。主要症狀是疼痛、腰伸不直,以致坐立難安,在急性期發作時,連藥物都沒有效。以疼痛量表十分來計算,一般生產的痛約八分,脊椎壓迫性骨折發生時甚至會痛到七、八分,曾有病人形容說,痛的時候痛到想要鑽地。張志任指出,在治療上,首要是準確診斷,確診後可以選擇「經皮球囊錐體成型術」,或是使用背架,背架是保守治療,通常起床就要裝上背架,並且連續穿3個月,但效果沒有錐體成型術好,椎體成型術的原理如同將塌掉房子用千斤頂頂上去,只要做一次就可以,但健保並未給付,目前尚需自費。醫生提醒,停經後婦女每年會有2%的骨質流失,停經後5年發生骨質疏鬆或是造成脊椎骨折的機會變大,要預防骨質疏鬆,平常要養成喝牛奶習慣,並補充鈣質,多吃如魚骨頭、小魚乾、芝麻、豆漿之外,還要曬太陽,如果要服用維他命D,每天要600到800U國際單位。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中,約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且通常為多發性,雖然多數情況沒有症狀,但仍為女性同胞帶來不少困擾。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提醒,如果子宮肌瘤越長越大,就需要開刀處理,甚至會影響子宮及卵巢機能,所以有相關問題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少吃地雷食物。「妳吃的食物在養子宮肌瘤嗎?高熱量高油脂都母湯!」美女醫師張瑜芹近日在臉書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東區 張瑜芹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很多女生都有的問題,如果持續養大肌瘤就需要開刀處理,而且有反覆復發機會,甚至會影響子宮與卵巢機能,是非常討厭的問題。」醫師提醒,「如果有子宮肌瘤病史,或是經由婦產科檢查已經有小肌瘤,就要小心日常生活的飲食,別讓吃進去的食物都被拿去養肌瘤」;張瑜芹列出子宮肌瘤NG飲食,首先是高油、高熱量食物,包括雞排、鹹酥雞、薯條、洋芋片等,因為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都會導致荷爾蒙失調,影響卵巢與子宮。除此之外,張瑜芹指出,像是蛋糕、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高糖食物,過量會使身體代謝異常,如果影響荷爾蒙分泌,就有可能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以也是少吃為妙;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有已知肌瘤問題,但想要吃中藥進補,看中醫時一定要與醫生詳細討論。」
知名婦科權威醫師劉偉民遭林姓女子指控,治療她子宮肌瘤病症時摘除卵巢害她終身不孕,檢方依過失重傷罪將劉起訴,台北地方法院開庭時,劉否認醫療疏失,表示當初擬定手術計畫後,曾在門診前充分向林女說明,且只切除壞掉的部分子宮,還批評其他手術是「三流」醫生才會做的事。民事責任部分,劉去年被高等法院判賠80萬元。林女指控劉偉民在2014年看診時,診斷她的右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併子宮肌瘤,劉建議採達文西手術輔助子宮切除、雙側輸卵管摘除,術後林對劉提告,檢方函詢醫事審議委員會後,認為林女的手術可以藥物治療,依過失重傷罪起訴劉。現年67歲的劉偉民本在台北榮總懸壼,2011年轉任北醫。劉表示,林婦2005年7月就曾經來求診,當時她已在新光醫院切除子宮肌瘤並做藥物治療,仍覺疼痛,他擬定手術計畫後,於門診前也充分說明,且只切除壞掉的部分子宮。
藝人侯昌明與曾雅蘭創立服飾品牌Reverse,相當有生意頭腦的兩人,從幫商品業配到自己代理都相當熱銷,但因曾雅蘭近年身體狀況欠佳,先前更自曝精神疾病與「牙齒快被咬碎」等多項疾病,吞止痛藥才能上工的狀況,也讓侯昌明今(15)日在曾雅蘭臉書宣告將把服飾品牌歇業。曾雅蘭與侯昌明兩人打拚多年的心血決定歇業。(圖/翻攝自曾雅蘭臉書)曾雅蘭粉專上寫出,「Reverse服飾成立6年了,從最一開始我們夫妻兩人努力打拚,什麼都做,雖然辛苦,但是一路都有很多支持我們的朋友們一直陪伴著,不斷給我們很好的回饋和反應,有的人說我們絕對不能不做喔,不然以後沒有美美的衣服穿、每個星期四晚上的服飾直播已經是他們固定的生活習慣等等,讓我們一路向前走到今天,讓服飾維持一貫品質的背後就是健康的代價,勞累已經是家常,但是到了今天,『雅蘭的身體真的亮起紅燈需要休息了,經過好一段時間認真的討論反覆的思考』,雖然充滿了不捨,但是,我們決定讓Reverse服飾留在最美好的階段,我們決定「停止營業」了」。曾雅蘭(左)6年來身心狀況疑似每況愈下。(圖/翻攝自曾雅蘭臉書)侯昌明與曾雅蘭的經紀人也向《ETToday》回應,「雅蘭一直以來每件事都親力親為,六年下來身體、心裡壓力都大,昌明看了很捨不得,所以忍痛收了服飾。」,他們在臉書的發文中,也寫出「對於一路來給我們支持鼓勵的朋友們我們充滿感謝也說聲抱歉,請原諒我們最後討論的結果」。另外據《三立新聞》報導,侯昌明曾受訪表示,「雅蘭去年就有念頭不想做,她腎結石、甲狀腺結節又子宮肌瘤,原本希望可以兼顧,但後來又憂鬱症恐慌症,所以不能再這樣撐下去!」。
過去在台劇《戲說台灣》、八點檔《甘味人生》走紅的本土劇女星羅巧倫,日前她被診斷罹患卵巢早衰,還吃盡苦頭進行凍卵,希望保留一線「生」機。而她先前也對外坦承,自己罹患多種婦科疾病,近日她還曝光自己回診打針的照片,透露自己前後挨了不知到幾百針,爆瘦到剩下約40公斤,令人擔憂她的身體狀況。羅巧倫先前因為戲約不斷,拍戲時曾一度壓力過大,發現自己體重突然快速下降,就醫檢查才被發現自己不但罹患卵巢早衰症,還長了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讓她相當崩潰。不過她還是從2020年開始,陸續做了4次凍卵手術,存放12顆卵子。而不久前剛做完子宮內膜異位手術的她,近日又在臉書上分享一張到醫院回診,手上插過針、貼滿膠帶的病床照,並在貼文中寫道:「我醒了…看著手上點滴針的位置,就這樣不知道打了幾百針,(在)肚子和手臂,今天體重40.2身高157…,血壓偏低」。羅巧倫並透露:「這幾年身體大不如前,但盡可能一樣努力工作,沒為了什麼只為了往後的日子著想,而不是所謂的為了愛錢生命不顧(我還沒這麼偉大)」。而她的貼文曝光後,不但引來許多演藝圈好友,為她加油打氣,網友也紛紛表示「好好保重身體,早日康復」、「心疼妳,祝福妳早日恢復健康,演出好的作品」。
黃心娣曾演出古裝劇《蘭陵王》與《小女花不棄》,在大陸知名度大漲,原本還有2部戲要拍,因碰上疫情全往後延,加上前陣子做了切除子宮肌瘤手術,休養生息大半年。近來她因監製陳孝志邀請接演微電影,黃心娣説,這次的題材讓她印象深刻,劇中一開始她透過交友軟體認識男主角謝易甫,「我非常保守也非常慢熱,加上公眾人物身分,還真的沒有透過交友軟體認識異性的經驗」。她身旁有朋友透過交友軟體認識異性並修成正果,剛開始她不太相信,拍了這部微電影才知道真實生活有這樣的戀愛故事。「我生活中不會做的事,這次在劇情中實現這個夢想,而且劇中2位閨蜜也讓我感受到友情可貴」。黃心娣說:「拍完這部微電影,讓我突然有想談戀愛感覺。」監製陳孝志感謝劇中3位女演員力挺,更難得看到一群年輕人有自己夢想,年輕導演謝易甫自編自導自演很不簡易,男二則是神似陳小春的邱建榮以及男三張均。
40多歲的小玉(化名)日前在電影院觀賞電影時,因頻頻起身上廁所遭後方民眾抱怨,近期頻尿症狀愈來愈嚴重,不但無法看完一場電影,連晚上也沒法好好睡覺,一夜要跑好幾次廁所,讓她不堪其擾!小玉原以為頻尿是膀胱發炎造成的,但去泌尿科檢查後並無發現異狀,後續輾轉到婦產科就診,才發現原來子宮長了一顆5公分約棒球大小的子宮肌瘤,壓迫到膀胱引起頻尿問題。在經過海扶刀無創手術治療後終於告別了頻尿困擾,現在即便整天外出活動也自在無負擔!收治小玉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腫瘤,雖然多數肌瘤為良性,但仍會因肌瘤大小及生長位置引起身體不適,除了常見的經血過多、子宮不正常出血、經痛及性交疼痛等症狀之外,許多患者會因肌瘤壓迫到直腸導致排便困難,或壓迫到泌尿系統引起頻尿問題。即便肌瘤只有4~5公分大小,但只要生長的位置靠近上述器官,會引起相關壓迫症狀產生,但臨床上常發現患者誤以為是膀胱發炎或單純排便不順而延誤治療,提醒女性患者只要出現相關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鍾國騰醫師說,現今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已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出不必開刀的無創海扶刀治療方式,相較傳統的開刀手術容易在腹部留下傷口或疤痕,讓許多女性患者卻步;目前海扶刀治療則是將體外超音波熱能聚焦於子宮肌瘤處,達到消融肌瘤的目的,因過程不必動刀,術後也不會在腹部留下傷口,患者隔天即能恢復正常生活。鍾國騰醫師補充,海扶刀治療前會搭配核磁共振檢查,能清楚分辨軟組織病灶,幫助海扶刀精準對焦並消融,因此降低了子宮肌瘤的復發率,是現今治療子宮肌瘤的新選擇,對患者也是一大福音。子宮肌瘤雖然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患者若輕忽或延誤治療時,肌瘤愈長愈大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但影響身心健康,也可能因為身體不適經常請假,影響職場工作表現。鍾國騰醫師提醒女性朋友若有疑似肌瘤症狀時,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圖說
竟有醫師趁病患手術昏迷時,偷偷伸狼爪!南韓日前發生一件離譜的假醫療真性騷的事件,一名婦產科醫師在幫一名女患者進行子宮肌瘤的手術,在手術結束後,這名醫師竟對該名女患者,又施打一次麻醉藥把人迷昏,並趁她睡著時對她性騷擾,誇張的行為曝光後,馬上引起外界熱議。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這起性騷事件發生在今年2月,南韓釜山東萊區的一間婦產科診所,診所內擔任院長的50多歲男醫師,趁女患者動完子宮肌瘤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又再對她注射麻醉藥,並趁女子睡著時,進行性騷擾。因為該診所的診間內,沒有安裝任何監視器,當時也沒有其他護理人員在場,導致院長做的性騷舉動,完全神不知鬼不覺,不過該名受害的女患者,恰好從麻醉中醒來的時間比原定時間更早,一醒來看到醫生竟撲上來,這名狼醫的馬腳,才當場曝了光。受害患者事後報警提告,但這名診所院長全盤否認自己的犯行,後來警方在女患者的體內驗出他的DNA,才將狼醫羈押,目前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細節還有待警方更多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