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歲亞裔神童跳級獲「5副學士學位」 母大讚:兒上進又有目標
美國一名12歲的亞裔神童,最近從加州富勒頓學院(Fullerton College)畢業,令人驚訝的是,他更一口氣拿了歷史、社會科學、社會行為等5個副學士學位。校方說,他是該校最年輕的畢業生。據《紐約郵報》報導,洪昊康(Clovis Hung)從2020年秋季入學,當時他只有9歲,20日他和其他900名畢業生一起畢業,他拿了歷史、社會科學、社會行為和自我發展、藝術人類表達以及科學數學的5個副學士學位,成為該校最年輕的畢業生。洪昊康的媽媽說,兒子很上進和有目標,他的個性好奇、成熟、勤奮、自律,而傳統的公立學校滿足不了他的好奇心,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大學。據了解,富勒頓學院提供特別錄取計劃,讓洪昊康在學校上課,同時又能完成媽媽交授的家庭學校課程。起初,洪昊康上學時很緊張,但他很快愛上大學生活,挑戰上更多的課。富勒頓學院生物學教授肯柯林斯(Nice Collins)說,考慮到他的年齡和發育差異,他有點擔心洪昊康和其他學生的相處狀況,但顯然這些擔憂是多餘的,「孩子和大學生的完美結合。他足夠成熟,其他學生會認真對待他,但洪昊康也有孩子氣,他們像照顧弟弟一樣照顧他,為他加油打氣。」洪昊康表示,當他在學業上有問題,會問其他同學,如果同學有問題,他也會幫忙解答。除了學業,洪昊康希望能成為一名航空工程師、飛行員或兒科醫生,「我為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我也剛剛加入了公民空中巡邏隊,希望在16歲時獲得飛行員執照。」

台大生歧視政見引眾怒 經濟系教授直言「教育沒做好」點出問題根源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因為近期改選正副會長,但是陳姓與謝姓兩位學生候選人的政見,卻條條充滿了對性別、容貌、身材等諸多歧視,引爆社會議論,不少人痛批台大貴為全台灣第一學府,居然培育出言論如此偏差的學生。對此,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的蘇軒立,透過臉書寫下長文,除了直言台大學生這種言論並非單一個案,「我們的教育沒做好」;他也點出了已經念到台大的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表現,絕對不是教科書沒寫,或是考試沒考;真正的根源在於「整個社會環境的不平等和僵固的流動性」。蘇軒立透過臉書提到,最近對於系上學生被炎上,他有幾點提出要譴責,首先他先譴責學生不把系學會選舉當一回事這個舉動,但仔細一看,四組候選人其實有三組的政見都是在開玩笑,彷彿選舉就是開玩笑的場合。但他舉出2022台北市長選舉為例,當時在現實社會的選舉中,也出現許多包括陽明山開賭場、大屯火山爆發,甚至還有蜂蜜檸檬,「畢竟他們花了150萬在公開場合講X話,而且總統候選人可以講挖石油與蓋Disney,現實社會就是這麼運作地,這麼一想我就譴責不下去了。」蘇軒立想譴責的第二點,是這些學生,都是滿18歲是成年人了,本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他直言,「大部分大一學生的心智和國高中生沒兩樣,往往是到了大二或大三後才會變得較成熟。這麼想一想,我就有點難以譴責,畢竟小孩沒做好,我的第一反應是大人沒教好,我們該問的是,為什麼會把18歲的成人教得像小孩一般?」蘇軒立接著譴責系上學生充滿歧視的言論,提到這些孩子,明明都念到建中、台大,卻不懂得平等,但他又認為,平等並不是從公民課本學來的知識,而是從成長的環境中習得的,「在一個充滿歧視的社會中長大的人,是學不會從內心感受到平等的。」蘇軒立並直指,觀察整起事件最大的問題,「從學生的反應來看,我相信他們是真的對於性平無知,而且還打從心底相信一些過界的認知,例如某生道歉竟然還提說,『我真的對議題有想法』。而這個無知與過界的想法,反應的是整個系統的問題。」對於輿論一面倒的炮轟,蘇軒立認為,社會反應這麼大,大部份是來自對於菁英的失望,而真正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整個社會環境的不平等和僵固的流動性;另外,就是兒童的早期教養,應教育父母正確的教養方式與創傷知情。不過蘇軒立也強調,「我雖然是台大經濟系的老師,但言論只代表自己,不代表其他系上同事與台大。」

台大學生爆歧視性言論遭轟翻 校方道歉「責無旁貸」…將成立相關委員會
台大最近接連爆出,除了有經濟系學生會候選人,直接在選舉公報上寫下「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等充滿歧視、仇恨性言論的政見;還有台大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卻公然張貼「火冒4.05丈」布條,暗諷原住民族學生加分制度,各種充滿歧視性言論,竟出自台灣第一學府的孩子,引發社會熱議,輿論一面倒的批評。台灣大學校方,今(23日)發布公開道歉聲明,強調「我們深感遺憾並責無旁貸」,並提出將邀請校內師生參與規劃,著手研擬成立相關委員會,杜絕歧視出現在校園。針對接連不斷,近日出自台大學生對性別、族群的歧視性言論,台大校方今天對外公布正式道歉聲明,提到校園最近發生多起涉及歧視性言論事件,不僅對校內成員帶來傷害,也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和影響,「我們深感遺憾並責無旁貸」。台大校方強調,學校雖然支持言論自由的價值,但任何違反人權價值和相關法律的歧視,無論出於惡意或玩笑,皆不能被接受。校方認為,言論自由不應涵括仇恨及歧視性言論,自由與平等應受同等重視。台大表示,大學是一個教育機構,也是台灣社會人才養成的重要場域。教育範疇不僅包括專業知識,基本人文素養及人權價值更是教育核心理念,為了建立友善校園環境,實踐校園零歧視,台大校方接下來將著手研擬成立相關委員會,並邀請校內師生參與規劃,期待藉由制度性的設置,積極保障校內教職員工生免受歧視的權益。台大在聲明中提到,感謝每一位關注最近校內歧視性言論事件的個人及團體,多元價值的尊重及推動不能等待。校方除了再次為校園內發生歧視性言論表達遺憾與自責,並承諾將積極推展上述應對措施及承諾,於尊重學生自治發展的同時,在反歧視校園環境的實踐上,提供學生協助,期盼在師生共同捍衛之下,齊心打造兼顧學生自治、多元友善、零歧視的校園環境,保障每個人擁有尊嚴生活的權利。

言論自由月害歧視事件狂炸?台大學生會發聲了 經濟系學生最慘下場曝光
台大經濟學系學生會選舉爆出候選人涉歧視爭議,掀起輿論海嘯,而依台大學生獎懲辦法,若性平會查證候選人不當言行屬實,最輕處以申誡,重則大過或勒令退學處分。此外,台大學生會才在4月中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卻爆發歧視事件,學生會今(22日)為活動至今造成的超乎預期傷害道歉。掀起爭議的經濟學系正副學生會長2號候選人,提出「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等,充滿歧視特定性取向、種族與身分、身材及性徵、戀愛與性行為經驗和服裝,且涉及暴力與強制行為的政見。事後遭學系通報性平會調查。台大性平會資料指出,案件應於3日內移送性平會,性平會在30天內完成受理與否審視,如受理並成立調查小組,將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與向校方提交處理建議與調查報告,再移送學生獎懲委員會等權責機關議處。而據《中央社》報導,前台大性平會委員,台大社會工作學系名譽教授王麗容表示,過去被開除學生通常有性侵害案件,若是記過等其他處分,也會建議同時接受性平教育,目的是希望矯正學生,不是趕走學生。此外,依台大學生個人獎懲辦法,學生若有性騷擾、性霸凌,且經性平會或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查證屬實,視情節有申誡、小過、大過或勒令退學等處分。另外,這次的候選人爭議以及不久前的歧視原住民事件,也引來外界對是否與台大學生會4月中進行的「言論自由月」有關猜測,學生會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活動初衷是藉由實體的校園空間,促進校內不同意見與想法交流。但學生會坦承,活動至今已造成超乎預期傷害,以及因缺乏積極作為、沒有明訂仇恨言論標準,導致歧視原住民布條等事件出現,學生會對所有受到傷害的人鄭重道歉,並對自身文化敏感度、族群敏感度深刻反省與嘗試修補。

封殺台大學弟? 疑經濟系校友開嗆:未來禁取得工作機會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鬧出風波,因為有2位候選人在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公報的政見中說,「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等岐視內容。對此,疑似有校友說,會動用關係在業界封殺他們,也會讓他們無法申請國外學校。據了解,陳男跟謝男所提出的選舉政見為,「非應屆生禁止進入學生會」、「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民額減少」、「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等16項,由於內容涉及性別歧視,也引發外界討論,系學會目前已下架貼文。原PO在臉書粉專「黑特帝大」發文說,「我們是一群在外資與銀行業任職的台大學長姐,目前年紀大約40-50,許多人已是公司主管。在得知你們令人憤怒的競選文宣後,經過一群朋友討論,已經決定會動用自己在公司的影響力,禁止你們未來取得實習與正職機會。」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公報惹議。(圖/翻攝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會臉書)原PO表示,「我們包含台港兩地的金融機構,科技業,並且由於我們多數有取得國外mba,目前也有不少人擔任校友招生官,我們已經著手翻譯你們的言論,會轉告其他招生委員會將你們列為不受歡迎名單。」原PO強調,他們能幫的只有這些,會讓該2位候選選人無法在金融業、四大會計事務所,科技業等公司上班,也不能申請國外學校。此文曝光後,超過7100人按讚,網友紛紛留言「非常感動有學長姐願意挺身糾正歧視言論」、「他們的爸爸媽媽阿嬤阿公會不會出來,哭天搶地說他們只是個孩子啊」、「希望本文所言屬實,檢討社會亂源、避免他們取得更高權力人人有責」。不過,也有人持相反看法,「雖然社會很殘酷,但感覺所謂的正義有點過頭了 有點像在變相霸凌了」、「這是哪間公關公司的」、「想像力不錯喔,看能不能唬住人」、「8成是幻想文吧,但真的很希望台灣的菁英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及能力讓台灣進步,而不是撕裂族群」。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爆歧視言論 學者批系所聲明讓人失望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公報中,其中一組候選人政見爆言論歧視,該系已第一時間通報台大性平會調查,教育部也強調歧視言論不為社會所接受。民團指出,國人的性平教育沒有深入落實到生活環節,該組候選人的政見實屬極不恰當。學者指出,該系對外聲明並沒有讓人感到抱歉與內咎,令人失望。台大學經濟系學生會正舉辦正副會長選舉,當中陳姓與謝姓候選人提出政見卻出現「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BMI20以上禁止搭乘電梯」、「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等共計16項,由於上述政見涉及嚴重性別歧視,現已從系學會臉書下架。台大學經濟系學生會正舉辦正副會長選舉,當中陳姓與謝姓候選人提出政見卻出現「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BMI20以上禁止搭乘電梯」、「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等共計16項,各界痛批嚴重涉及性別歧視。該政見現已從臉書下架。(圖/取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會臉書)選委會指出,該組候選人所繳交政見內容歧視特定性取向、種族與身份,有違憲法與刑法等法律,故暫不刊登。(圖/取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會臉書)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這起事件反映我們的性平教育沒有深入到生活的每個環節,該組候選人的政見確實「非常非常不恰當」,國家現在還沒有「反歧視法」,否則的話一定是違法的,這不只是涉及歧視,也代表人權教育沒有落實到生活的層面。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痛批,學生認為歧視也受言論自由保障,但這樣的言論出了校園是會引起公憤的,大學讓人崇敬的是風骨,但當學生嚴重損害校譽的結果卻是只丟性平會處理,應該負責的教育單位躲在「性平」保護傘下,對譁然輿情沒有任何抱歉與內咎,令人失望。杜聖聰表示,大學是教育機構,恐怕仍是輔導為先,但台大「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會培養出這種踐踏異性、不尊重軍人還對歧視沾沾自喜的學生,這是教育的淪喪。該事件發生後,不少在經濟系大學長已有行動,教育部長潘文忠的態度也值得肯定。

台大選舉爆歧視!禁LGBTQ與狗「ㄐㄐ不到10cm上家政課」 校方回應了
台大經濟學系爆出歧視爭議,臉書粉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生會」今(21日)公布4組學生會正副會長候選人政見,卻出現性別、性取向、種族、職業及身材歧視內容,引發各界抨擊。學系事後已通報學校性平會處理,校方亦表示將持續關注,並視情況輔導。引發爭議的2號候選人,提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女生微積分強制穿高中制服上課;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禁止系上同學與職業軍人交往;欠錢不還超過1個月剁手指;以及加設刷卡權限,BMI 20以上禁止搭乘電梯等政見。選舉委員會雖表示,該組候選人政見內容有歧視特定性取向、種族與身分、身材及性徵、戀愛與性行為經驗和服裝,且涉及暴力與強制行為,已刪除違反憲法、刑法相關內容,並在選舉公報中明確提及該組候選人政見「極其不當」,且不代表該學系學生會和該學系學生,候選人也有更改政見意願,但因超過登記時間及部分內容仍帶有歧視,因此不接受更正,只能將該組政見放到最後,讓讀者決定是否要閱讀。歧視政見曝光後掀起輿論海嘯,儘管該組候選人在「台大交流版社團」發文道歉,強調對特定族群並無惡意或仇恨,是個人不成熟行為及玩笑尺寸拿捏不恰當,加上因選舉相關規範無法退選,只能停止選舉活動,並對自己言行負責、記取教訓。經濟學系則指出,該組候選人政見有多處違反人權價值及性別平等法令之虞,第一時間已通報性平會,後續將依性平會調查結果及校方個人獎懲辦法辦理,也將啟動輔導機制。台大經濟學系強調,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成為「完整」的人,而學系一向堅持人權及性別平等、維護言論自由,但自由是完整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台大校方表示,基於尊重學生自治,不會在事前審查各級學生的自治選舉辦法及方式,而該學系學會,已認知到此次選舉中有極其不當政見並於公報上載明,當事人也已道歉認錯,校方將持續關注,並視情況給予輔導。

出席政大學生講座 賴清德:一起成為台灣的造浪者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昨(16)日晚間應邀出席國立政治大學生會及學生議會主辦的「政治進入大學?!青年與主席有約」講座,並以「成為台灣的造浪者」為題演講,他表示,每一個人都是「造浪者」,不是為了個人造浪,而是為台灣造浪、為民主造浪;隨後並回答與會學生對於民進黨派系、高房價所提出的問題。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出席「政治進入大學!?青年與主席有約」活動,並接受學生提問。(圖/黃耀徵攝)賴清德演講指出,認同年輕人願意投入政治其實都充滿理想,理想也是每一個時代進步的力量,從早期的野百合到太陽花運動,他們不僅僅關注社會的發展,用具體的行動改變台灣社會,也因此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人的投入,所以台灣才有今天的多元、民主、自由,而且更加的開放。賴清德介紹民進黨說,「民進黨是追求民主、和平、繁榮的政黨」,並藉由民進黨的創黨過程、推動民主運動的歷史,以及現在台灣民主成績受到全球重視表示,「民進黨過去為爭取台灣的民主打拚,未來會持續為了台灣的和平與繁榮打拚」。他重申,民進黨從黨外運動到威權統治時,有許多前輩受到迫害,但並未主張以牙還牙,而是一直堅持主張「非暴力抗爭」的路線,以和平手段表達理念,甚至連228事件,民進黨都主張要彰顯和平的重要性,於是有了228和平紀念日。賴清德也回應「青年就學與就業」、「社會投資與居住政策」、「青年參政與性別平等」三項主辦單位提問,並做出回應。在「青年參政」上,賴清德除了強調,「重視年輕人,是民進黨的DNA,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DNA」,民進黨是有制度、有系統的在栽培年輕世代的政黨,並以自己參政舉例並秀出簡報,介紹民進黨透過基層投入,最後在各自的專業上有所成就的夥伴,他表示,「民進黨最強的就是人才培訓」。現場有學生提問,賴清德上任黨主席後,林智堅學倫爭議、排黑條款被認為針對中常委黃承國、立委何志偉在黨內初選落敗,被認為是派系鬥爭,會不會擔心大選時被派系扯後腿?賴清德笑稱,感受到這位同學滿滿的關懷,但擔任黨主席必須落實民進黨的價值跟信念,他只能對事不對人,民進黨有個很好的文化,派系共治,對內競爭、對外團結,當然競爭過程一定會有一些別人不認同的地方,甚至出現問題,但民進黨的文化就是每到對外競爭時,大家都會團結,所以他不擔心大選時民進黨內會有哪些人不支持的問題。對於學生對高房價的疑問,賴清德表示,「房價現在正在降」,主要因為國際局勢的影響,利息提高,所以房價就下來了。其次,立法院也通過行政院送的法案防止炒作,也收到了一些效果。第三,政府興建、動工社會住宅,完成的大概7萬多戶,包租代管也有6萬6千多戶,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方向是沒有改變的。

美國女學生不爽手機遭沒收 竟拿「胡椒噴霧」噴老師
老師真難當!美國一所高中的女學生,因不爽手機被老師沒收,竟直接拿胡椒噴霧襲擊男老師。此舉不僅讓同學驚呼誇張,也有網友認為,她應該直接被退學。據《紐約郵報》報導,該離譜事件發生於美國田納西州安提歐克高中(Antioch High School)。這位不聽話的學生,因為一直在發訊息,並用谷歌搜索學校作業的答案,老師才沒收手機。透過推特上發布的1分鐘影片可見,女學生從座位站起來後走出教室,當拍攝學生進入走廊時,可以聽到老師大喊,「她剛剛對我噴胡椒噴霧。」女學生則吼回去,「手機還我。」語畢,她又噴了第2次,這次老師直接跪地大叫。對此,安提歐克高中沒有作出回應。當女學生繼續要手機時,一名男子出手干預。據網友說法,該名老師在2個月前,因為抓學生作弊被毆打。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迫不及待看她說自己是正當防衛」、「她應該直接被退學」、「她在學校持有武器」、「顯然,她是在用它來作弊。學校應該徹底禁止使用手機」。一名退休老師則說,「使用手機可能是教師面臨的頭號紀律問題,但我從來沒有沒收過學生的手機。相反,我會悄悄地要求學生把電話收起來,永遠不要大聲,因為學生會覺得沒面子。」

女師已婚未生子「熱心載童上課」遭毒男撞死 妹淚盼:政府對毒駕、酒駕多努力
台中市賴姓補習班女老師1日騎機車載10歲國小陳姓男童返回補習班,行經大里區益民路時,被1名疑似毒駕的林姓男子開車撞上,造成賴女送醫傷重不治,陳童左腳骨折。補習班業者2日表示,賴女從事補教業近20年,教學認真、受到學生喜愛,對於發生此事非常遺憾,而死者胞妹哽咽表示,盼政府能夠就毒駕、酒駕部分多做努力,已經奪去很多人的生命,希望姐姐是最後一個犧牲者。45歲賴姓女子1日下午騎車載10歲陳姓男童與開車的23歲林姓男子發生碰撞,由於撞擊力道之大,汽車引擎蓋甚至被撞到掀起。(圖/報系資料照)《ETtoday新聞雲》引述賴女胞妹說法,目前都在處理姐姐後事,也很感謝各界關心,相關責任的釐清,就交給司法機關,對於酒駕、毒駕的部分,還是希望政府能夠多做努力,「希望我姊姊是最後一個犧牲者,希望以後這個社會,不會再有其他人因為酒駕或毒駕而失去生命」。45歲賴女1日車禍送醫搶救不治,家屬在住處設置靈堂,另外,補習班業者表示,賴女從事補教業快20年,工作表現良好,與小朋友互動佳,是一個很好的老師,雖然已結婚,但沒有小孩,可能因此對班上的孩子視如己出,學生也很喜歡她。警方到場發現,汽車駕駛林男有逾10萬現金在身且神色慌張,進一步於林男車上查獲多包毒品。(圖/報系資料照)根據業者指出,賴女個性溫和,小朋友都蠻聽她的話,也曾有家長指名要她教導自己家的孩子。針對賴女經搶救不治一事,補習班的家長大多已經知情,但擔心影響學生心理層面,還沒有很明確的跟學生講,將會挑選適當時機告訴學生,同時也進行輔導。業者指出,平時會有專車接送學生到補習班,但受傷陳姓男童的學校,只僅有他1個學生會到補習班,所以由賴女在每周一及周五,專程騎機車接陳童到補習班,「發生這樣的事我也有錯,對於她(賴女)的離去感到很遺憾跟抱歉,會盡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警方查扣15包愷他命與44包甲基卡西酮毒咖啡包。(圖/警方提供)警方調查,肇事的24歲林姓男子,在1日下午3點左右,開車行經大里區益民路,撞上對向的騎士賴女及乘客陳姓男童,賴女送醫後因腦部受重創不治,陳童則受有骨折等傷。警方在林男車內查獲59包毒品和10萬現金,是否屬毒駕,警方已採尿,將進一步送鑑定判別。

與台科大整併!華夏科大擬定補償措施 百位教師最多可領6到10個月全薪
台科大與華夏科大曾在3月初證實,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計劃在平等互惠原則下進行整併,計畫書會在4月底或5月中送教育部,希望8月起的112學年就可以新架構來運作,但會確保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老師去留則尊重他們的意願。如今,華夏科大董事會21日也通過了與台科大整併的計畫書,未來華夏科大百名教師將轉任台科大專案教師。不過,由於身份轉換將導致權益受損,華夏科大董事會也已經籌資並提出權益補償方案,整併後若教師屆齡而願意退休,最多可領10個月薪資補償,不願退休而轉換到台科大任教老師,最高可領6個月全薪補償為原則。若以教授每個月全薪12萬元計算,退休補償最多可領超過百萬。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華夏科技大學,去年5月被台科大學生會揭露,華夏將由台科大接收,最快在112學年度起申請停止全部招生。不過這起事件引發華夏科大師生強烈反彈,外界一度以為兩校整併已經夭折。不過台科大與華夏科大3月初又發出共同新聞稿表示,鑑於高教環境受到少子女化衝擊,為提升競爭力、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商討合作整併後的架構,期能創造技職教育優質發展的新契機。如今,兩校也在本月11日同時舉行校務會議,並各自通過「整併計畫書」,隨後華夏科大董事會便在上周五(21日)通過了整併計畫書,台科大也在前天(25日)將整併計畫書送給教育部審議,若一切順利,預計教育部在近期就可審核通過,華夏科大也將在5月底宣布,從112學年度起停招,115學年度結束後停辦。華夏科大與台科大整併後,根據整併計畫書內容,華夏科大目前共有101名教師,將轉任台科大專案教師,部分選擇退休,但因轉任將導致教師權益受損,華夏科大董事會也已經擬定補償措施,並在今天(27日)曝光。華夏科大主秘鍾國強表示,目前約有14到15名教師已經屆齡退休,其餘華夏科大教職員會轉任台科大,但因為私校教職員參加私校公保,未來到台科大後轉換身份,年資也會結清,教師變成專案教師及職員變約聘後,將是勞保身份,身份轉換時會有一些權益損失,所以董事會才提出補償措施。內容除了提供屆齡教授每人一筆10個月的退休優惠金,不願退休而轉任台科大教師,以最高可領6個月全薪為原則,若以目前教授一個月全薪約12萬計算,等於可能72萬到120萬元,但因為每個人條件不一樣,實際上仍以個案狀況而定。

師長霸凌逼死學生!掀公憤遭罵「全校都該死」 豐原高中學生會回應了
今年2月台中豐原高中一名高二男學生,疑似遭到師長指控抽菸、偷錢,儘管一再否認仍未被採信,甚至慘遭搜身、威脅送少年法庭,不堪壓力下最終選擇結束年輕生命。霸凌事件曝光後,掀起大批網友砲轟,甚至有人失控怒罵「全校師生都該去死」,豐原高中學生會昨(29日)也發出聲明呼籲停止撻伐,外界對本校師生的謾罵聲浪,「已經成為一種霸凌」。豐原高中學生會昨(29日)發出聲明表示,近期大家所關注的事件,目前都還在不公開調查中,所以在結果出爐前「任何的猜測都是口說無憑」,不過校內學生已經因為外界的聲音感到恐慌,甚至無端遭到言語攻擊,「留言中出現『全校師生都該去死』等字眼,還有有些本校學生在上學途中受到許多異樣眼光或是閒言閒語,這都讓本校同學感到懼怕。」豐原高中學生會指出,校內師長都相當認真負責,在事件曝光並發酵後,師長們縱使心中湧起滿腔的悲憤情緒,但仍先努力地平復同學們的心情。對此,學生會也呼籲外界停止言語暴力,還給本校學生安全良好的上學環境,「不要再對本校的師生使用任何途徑惡言相向,這其實已經是一種霸凌了」,並提醒大家切勿因無心的言論,讓自己在網路上成為加害者。

中山大、高雄大學併校引爭議 病校海報遭批後急撤
中山、高雄大學再掀併校話題,中山大學生會2月底在臉書、校內緊急發起意見蒐集行動,海報標語出現「併校還是病校」歧視字眼遭批判是「帶風向」,張貼一周後急撤。高大學生也反嗆,中山應與大陸中山大學切割、改名高雄大學,正本清源。中山、高雄大學早在2019年就啟動一波併校大調查,當時因「校名無共識」,導致合校討論中止。去年底因緣際會重啟話題,高大今年2月初先行文中山大詢問當年決議,2月中旬中山大再行文高大強調「本校以存續合併為前提,合併之後校名維持國立中山大學」。2月底高大啟動校內說明會,引發兩校學生緊張熱議,中山學生會也順勢發動意見調查。「併校還是病校?」中山學生會在校內張貼多張意見調查海報,上方斗大的標題引發熱議。有學生留言「高大什麼破店」、「猴子夠多了」、「科系重疊太多」,也有學生反嗆「不要歧視!」、「要求校方程序正義」,更有許多中山人堅持不改校名。充滿爭議的海報張貼一周就急撤,面對記者詢問,中山學生會表示現階段不方便接受媒體採訪,一切訊息以學生會粉專的公開貼文為主。據了解,中山大2019年就曾為併校召開10多場說明會,也做了詳細的分析調查。當年調查結果顯示,中山大強在海洋科學,高大強在法律,但兩校在環境科學及管理系所上重疊甚多。若成功合校,對於學術表現、校地擴張、師資員額、降低生師比都有助益。至於畢業證書如何發放,當年決議為,併校後同系學生,學位證書會加註原校系資訊。第二專長及學程資訊,若合併後系所名稱有變,才會加註「入學時的院系所」。中山學生會日前在粉專強調,學生會站在反對併校立場的原因,是想表達學生的擔憂。學生才是中山的主人,針對併校議題應充分與學生溝通。民調結果顯示,中山人最在意的就是併校後、學術排名及個人的生涯受到影響。高大學生會今年2月份也做了併校問卷調查,回收1500份問卷,同意者有969人、反對者有186人,仍有疑慮有358人,反對以中山大學為名者有346人。高大學生會粉專有校友發文痛批,當年合併案破局根本就是某人想連任高大校長的政治操作。也有學生酸,台灣的中山大和大陸的中山大學是一國兩制,遲早被統一,應該獨立改名為國立高雄大學,才不會被國際誤認。針對併校爭議,高大目前正在做另一份線上意見調查,請全校教職員工生及校友們於10日前填覆。中山校方則是尊重學生多元意見,強調併校並非一蹴可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與台科大整併復活有望 華夏科大預計8月起以「新架構」運作
台科大與華夏科大的整併「死而復活」!台科大與華夏科大今證實,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在平等互惠原則下,將進行整併,計畫書會在4月底或5月中送教育部,希望8月起的112學年就可以新架構來運作,但會確保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老師去留則尊重他們的意願。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華夏科技大學,去年5月被台科大學生會揭露,華夏將由台科大接收,最快在112學年度起申請停止全部招生。不過這起事件引發華夏科大師生強烈反彈,外界一度以為兩校整併已經夭折。不過台科大與華夏科大今天發出共同新聞稿說,鑑於高教環境受到少子女化衝擊,為提升競爭力、整合資源、擴大規模,二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商討合作整併後的架構,期能創造技職教育優質發展的新契機。2022年12月底華夏科大董事會一致同意台科大為華夏科大最適當合作或合併對象,在建議比照以往案例保障學生受教權,與尊重教職員意願及維護應有權益,並由台科大全部聘用原則下,同意華夏科大和台科大就合作或合併洽商。現在公私立大學合併還沒有法源,因此公立的台科大要和私立的華夏科大合併有困難,只能是華夏科大將校地捐贈給科大的方式進行。台科大主秘呂正修表示,台科大與華夏科大距離近,兩校資源整合後以更有效利用,不過他們用的是「兩校整併」的字眼,至於實質上是不是捐增,台科大尊重華夏科大董事會的說法。呂正修表示,兩校整併計畫書會在4、5月送到教育部,一旦通過,新的架構從8月起實行,華夏科大將改稱為台科大華夏校區。華夏科大從112學年起先停招,但仍繼續存在,學生可以原校畢業,老師部分則分年分批處理,尊重他們的意願,願意留下來的就轉而成為台科大的老師,想接受資遣離開也可以。教育部說,華夏科大111學年專任教師數為108人,在學學生數為2817人,大一新生註冊率為42.39%。學校在保障教職員生權益以及校產公共性之前提下,教育部部尊重台科大與華夏科大進行合作及資源共享,後續是否合併則由兩校校內充分溝通後最後決定,教育部予以尊重。

違規訂外食挨罰「舉牌洗門風」 松山高中學生會連署呼籲「開放外食」
台北市松山高中數名學生前陣子因訂餐未依規定填寫外食單,遭校方處罰在校門口「不寫外食單,別來讀松山」、「不寫外食單,愛校做到翻」等標語,猶如古代洗門風處分,此舉引發社會關注,北市教育局調查後認為校方管教不當。松山高中學生會隨後發起連署,呼籲學校全面開放外食。松山高中學生會表示,儘管學校已開放學生訂購外食,但現行的訂購程序過於繁瑣,需要經過導師、衛生組長、校安中心等多個單位的簽名,這使得許多學生不願填寫外食單,寧願違規訂購外食或不惜翻牆出去購買外食。學生會呼籲學校檢討現行制度,並開放外食。學生會在109學年度就曾提出開放外食的提案,並提出相關的配套措施,但校方最終沒有實行。學生會表示,根據教育部的建議,校方應當循民主程序,取得師生共識後納入學校規範。目前全校約2100名學生,已有近千人響應,數量還在增加中。學生會也呼籲校方不要再敷衍了事,應該重視學生的聲音。校長陳清誥表示,學校尊重學生的意見,但是學校需要考量安全因素,「最怕出問題,家長就來怪學校」。他補充,學校會透過民主程序討論學生會的提案,並將邀集親師生一起討論。此外,學校也會參考其他開放外食的學校的做法,並強調學校仍然要保護學生的用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