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新對策3/家屬必做3件事「資源不漏失」 無病識感勿逼迫!情緒穩定更重要
當失智患者確診的那一刻,許多家屬腦中都是一片空白,緊接著便會問:「接下來怎麼辦?」專家建議一定要做3件事,包括所有家屬一起認識失智、尋求穩定諮詢管道、加入民間支持團體,才能在慌亂時及時獲得支援,且善用各種社福資源。另外,若患者出現疑似失智症狀、但無病識感,其實不必硬逼患者承認失病,情緒穩定更加重要,同時搭配藥物治療、運動、增加社交機會,就能延緩病況惡化。藝人林青霞過去曾透露婆婆生前罹患失智症,而丈夫邢李㷧知道自己母親節儉又怕生,因此便請傭人佯裝是母親的「朋友」,若病況需要住院時,這位「朋友」便會跟婆婆說這是送她的禮物,藉此安撫婆婆的情緒,讓婆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多了幾分安全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維持失智症患者的情緒穩定、自尊非常重要,除了能延緩退化速度,家庭支持力量也會更強。「例如患者出現失智症狀,卻沒有病識感,可與患者長期看診的慢性病醫師溝通,由他進一步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千萬不要用硬逼的方式。」陳筠靜說,就算患者不願去醫院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接納的情緒下去接受生活中的安排,例如去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等。「第一次很關鍵,如果患者有被遺棄的感覺、或感到害怕,未來就很高機率不肯踏出去。」因此,照顧患者的技巧就相當重要,這些需要經驗累積,此時若有穩定的諮詢對象就能獲得幫助。「失智患者確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所有家人一起認識失智,如果患者已有病識感,也可以一起參與討論,全家人一起準備未來的生活,最好不要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了解病況,否則就容易出現失智患者誤指偷錢、餓肚子等事件。」陳筠靜說,「天邊孝子」的情節屢見不鮮,照顧者已經身心俱疲,若又得不到其他家人支持與理解,恐怕會提早崩潰。林青霞曾經透露老公邢李㷧照顧失智婆婆相當貼心,一切只為了讓母親更有安全感,情緒能夠平穩。(圖/報系資料照)第二,確診後到附近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就醫與諮詢,失智症個管師會與家屬聯絡,開始引介相關的資源,包括長照2.0的照顧資源,共照中心安排的照護課程等。確診後半年,家屬可請醫生開診斷證明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以利申請更多相關資源。「全台共有100多家醫院設有失智共照中心,可至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1966.gov.tw/LTC/cp-6456-70024-207.html查詢附近據點。」陳筠靜說,目前的失智症患者可使用的服務資源包括日照中心、失智據點、居家服務、長照機構失智症專區等,都可諮詢共照中心獲取資訊。 第三,可加入民間相關組織,進而獲得支持與協助。「例如失智症協會設有家屬必修班,讓家屬能快速了解失智;此外也有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因為失智患者的問題千變萬化,透過諮詢可以獲得個人化的解答。」其他民間組織還有失智者照顧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立心慈善基金會等。陳筠靜說,失智症協會還在台北市民生社區設有瑞智互助家庭,因為有些失智症患者不願到日照中心等據點,但踏出家門口,其實對患者相當重要,除了能學習新事物,也會增加社交能力,更能延緩退化。瑞智互助家庭就把環境布置得居家、但又設有各種課程,讓患者覺得彷彿在家一般有安全感,除了患者受益,家屬也能彼此分享、扶持,獲得更多支持力量。「舉例來說,如果你為失智家人不洗澡而苦惱,和其他家屬分享後會發現『喔,原來大家都一樣!』,同時也獲得更多解決不洗澡的答案。」陳筠靜說,失智是漸進又漫長的退化過程,照顧者要學習與失智者的相處之道,更為重要。

阿兜仔廟婆2/「台灣是我家」感動人心 神父賴甘霖、修女布素曼奉獻無私大愛
彰化縣大城鄉萬安宮廟婆羅美智(64歲)是全台灣唯一阿兜仔廟婆,國台語都會說,還會收驚解籤,相當特別,她來台34年,早已是「正港呆丸郎」,除她之外,百歲神父賴甘霖來台授課行醫超過半世紀,死後捐贈大體成為大體老師,另外,瑞士修女布素曼則是深入台東服務弱勢族群,直到75歲辭世前一天還在做居家服務,最後葬在台東關山。智利國籍拉丁血統的羅美智,28歲那年從智利去巴西探望哥哥,因緣際會認識了大她10歲的丈夫,2年後嫁到台灣,夫妻倆本來在台北開自助餐店,後來丈夫回彰化當起輔順將軍廟廟公,未料2002年丈夫卻意外在午睡中過世,留下她和一對稚子,羅美智身兼母親和父親二職,也挑起廟婆的擔子,成了3百年歷史的萬安宮廟婆。西班牙神父賴甘霖來台半世紀,在台大、輔大教書作育無數醫界英才,當年拿到台灣身分證時他忍不住開心親吻。(圖/報系資料照)羅美智說台灣和智利都是她最愛的地方,2016年取得永久居留權後,台灣貨真價實成了她第二個家。來台34年她只回去過兩次,一次還是廟方和鄉里集資讓她和兩個孩子回去探望高齡父母,「回到智利跟爸媽還有親友聊天,我一直說『丟阿、丟阿』,兒子推推我說媽媽妳在說台語,oh my God,真的變台灣人了!」外國人奉獻台灣,感動人心故事無數。其中,來自西班牙的天主教耶穌會神父賴甘霖是獲殊勳歸化的正港台灣人,他擁有醫學及神學雙博士,1969年來台超過半世紀,曾在台大醫學院授課及行醫,作育無數英才,也是輔大醫學系及輔大醫院成立的重要推手。2015年獲總統府頒發三等「景星勳章」,並在2017年獲得殊勳可申請歸化我國籍,也是台北市獲此殊榮的第1位外國人。2022年6月賴甘霖離世,享嵩壽105歲,遺願是死後將自己捐給輔大醫學系作為大體老師,也是他貢獻大半輩子給台灣後的最後1次奉獻,感動無數師生和社會。 另外,台灣最艱困的年代,瑞士「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陸續派修女深入台灣偏遠地區,具有護理師執照布素曼修女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1963年當時28歲的她從瑞士飄洋來到台灣,再也不曾離開,一待就是47年,默默服務台東的弱勢者。2010年1月布素曼修女以75歲高齡辭世,臨終前一天仍堅持居家服務病患,她曾說「台灣就是我的故鄉,這裡是比瑞士還要美麗的國家,我要埋葬在台灣」,眾人將她葬在奉獻半輩子以上的台東關山。瑞士布素曼修女在台東奉獻心力給弱勢族群,過世前一天仍在進行居家服務,感人事蹟永留人心。(圖/翻攝「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官網)

侯友宜籲中央將失智者納入長照 衛福部澄清早已納入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昨(22)日呼籲中央將失智者納入長照體系,對此,衛福部澄清,自2017年推動長照2.0,服務對象已納入50歲以上失智者,並依個案之失智病程,規劃完整之失智照護服務體系。衛福部指出,長照2.0現行服務項目中,針對失智症長照服務推動項目,可歸為失智照護服務計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團體家屋、住宿式長照機構等。 對於疑似、極輕度之失智者,為延緩個案失智(能),已向前延伸布建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個案認知促進、緩和失智相關活動,以及提供家庭照顧者照顧訓練及支持團體等;並布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協助疑似失智個案儘速就醫確診、提供諮詢服務、轉介相關長照資源,截至今年5月底止,共計布建失智社區服務據點530處,服務約1.1萬人(含照顧者),以及布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115處,服務約4.3萬人。衛福部也表示,如失智個案經地方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2-8級者,可使用長照2.0相關服務項目,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交通接送及喘息服務。截至今年5月底止,共計布建1,825家居家服務單位、916家日間照顧中心、28間團體家屋提供失智照護,112年1-5月,服務失智個案約4.8萬人;另為因應需要較充足之照顧設施與密集照顧人力之失智重症者,民眾另可選擇配有護理人力之24小時住宿式機構,截至今年5月底止,住宿機構照顧床數約11.5萬床,其中86%(約9.96萬床)收治失智個案。衛福部進一步表示,為符合失智者不同照顧需要,建構上開失智照護體系、強化家庭照顧者支持網路,以及提升失智症之公共識能等,於109年已達成「失智友善臺灣555」之目標:全國失智症的人口有54.1%(約15.9萬人)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4.1%(約15.9萬人)獲得支持和訓練;全國民眾有5.5%(約129.4萬人)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且截至112年3月各項失智友善台灣之目標更加提升為:全國失智症獲得診斷及服務比率:73.55%(約23.2萬人);全國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和訓練之比率:73.55%(約23.2萬人);全國民眾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8.5%(約190萬人) ,可見我國在中央、地方齊心及公私協力下,建構完善失智照護服務成績斐然。面對未來增加的失智照護人口,衛福部強調,將持續精進失智照護資源之運用,發展更多元化的失智症防治照護對策,以及加強宣導失智症相關識能,有任何長照需求或照顧壓力與安排問題,歡迎撥打1966長照專線,將由縣市照顧管理中心的人員提供諮詢服務,以及協助轉介長照相關服務資源。

居服員到老人家中服務 竟遭鄙視「不就是外勞」:那麼閒不去掃地
政府推出「長照2.0」計畫,提供居家照護服務,會指派居家服務員到家中幫忙照顧長輩或失能的老人,並補貼費用。一名居家服務員日前到個案家中服務,卻被個案的親友鄙視「那不就是外勞嗎?在這邊上班那麼閒怎麼不去掃地」,讓她覺得非常不受尊重。一名網友在《匿名公社》PO文,她表示自己是「居家照顧服務員」,日前到個案家中服務時,遇到了個案的親友,一名女子開口問她「請問是照顧服務員嗎?」沒想到女子母親竟不屑補話「那不就是外勞嗎?在這邊上班那麼閒怎麼不去掃地。」原PO聽了內心相當憤怒,她表示居家照顧服務員是一份需要專業技能、專業證書才能進行工作,雖然不像醫生或護理師,但領取證書上班後也是必須在年限內完成其他課程積分才能繼續進行工作,「不知是政府推廣的不夠用力還是怎樣,竟然還會有人認為照顧服務員跟外勞沒兩樣?當下聽到這種話內心真的覺得不被尊重,並且覺得這位阿姨非常沒有教養!」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台灣社會仍有很多人的進化跟不上時代,原諒他們吧」、「長照感覺就很辛苦,是值得尊重的工作,您完全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看到照服員先按讚了,我超級敬佩照服員,辛苦了」、「有聽過照服員被要求大太陽底下掃院子、洗衣服、摘菜等誇張行徑」、「照服員很缺,需要使用時,媒合不到人他就知道了」。(圖/翻攝匿名公社)

遵守與巴戈生前約定 謝玲玲定期返台做公益造訪獨居長者
資深女星謝玲玲日前在台灣優質生命協會邀請下,自港返台做公益,與協會社工一同至中正區獨居弱勢長者家中贈送物資。謝玲玲表示:「我從未親眼見過獨居長輩的世界,今天走入了他們家中,與社工一起關懷訪視他們,將長輩的所需送到他們手中,看著長輩臉上真誠的笑容,自己內心滿滿感謝,協會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定居香港的謝玲玲近年來定期返台,也透過台灣優質生命協會舉辦各項公益活動。(圖/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提供)謝玲玲因主演電影《婉君表妹》 與巴戈有著深厚情誼,2016年她在曾擔任過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理事長與常務理事的巴戈邀請下,接任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榮譽理事長,雖然巴戈於2022 年 2 月離世,但謝玲玲仍堅守兩人立下一輩子一起做公益的約定。謝玲玲感慨地說:「有緣分認識台灣優質生命協會並踏入做公益的行列,是因為巴戈大哥的緣故,我知道社會面臨疫情的重創,募款更加不易,身為榮譽理事長的我也想為協會盡一份心力。」定居香港的謝玲玲近年來定期返台,也透過台灣優質生命協會舉辦各項公益活動,持續在台灣做公益善舉不間斷。近日她聽聞台灣邁入第四波疫情高峰,也迅速聯繫協會秘書長紀寶如,並於日前返台一同造訪關懷讀居弱勢長者,謝玲玲說:「每一通社工關心電話,每一次家訪與居家服務,都是給長輩們活下去的力量,讓他們不失去對生命的盼望。」她更表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不斷給予社會上的獨居弱勢長者、智能障礙孩童關懷以及實質上的幫助,愛心是1加1大於 2,社會上能有更多人一起攜手做愛心,希望親朋好友們也可以一同為社會送暖,有時候一個善的舉動,就可以點燃他人生命的一盞燈。」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照顧失能者 讓患者恢復自我照顧能力
82歲林爺爺因跌倒入院,發現脊椎壓迫性骨折,起身需穿著背架,無法久坐或站立,日常活動大多需人協助,返家後僅與太太同住,太太年紀已高無法完全照顧林爺爺,子女雖擔心林爺爺返家後的照護,但又礙於工作,不知如何是好。後經醫院轉介出院準服務提供出院後照顧資源諮詢及轉銜長照2.0服務。照顧失能者重訓練 別只「幫他做」不治本林爺爺出院後七天內,居家服務員即到宅協助洗澡、洗頭、關節活動,物理治療師也指導居家服務員與媳婦學習維持坐姿、下床轉位至輪椅技巧。兩周後,林爺爺從需要協助翻身、坐起、穿脫背架,已進步到可以自己坐在床邊,轉位到輪椅上,也能自己進食、洗漱,林爺爺對恢復自我照顧能力感到滿意,自信心提升,家屬也能放心返回職場。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出院準備專任護理師鍾家媛指出,「生病的人需要他人照顧」是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對於照顧年長者仍以「幫他做」的照顧觀念為主,長期下來失能者缺乏練習與活動的機會,失能與被照顧的需求反而更多,也同時忽略了年長者的自主性與尊嚴;反觀林爺爺與吳阿嬤在長照居家復能服務的協助下,逐漸恢復自我照顧能力與活動功能。善用個案潛能 維持個案現有能力最佳化專任護理師鍾家媛說明,復能服務是以個案自己看重的活動項目為目標,如此才能激發個案接受的訓練動機,舉例來說,若個案自己的目標是能去上廁所,治療師的計畫就是指導照顧者在個案有如廁需求時,依其能力協助個案練習坐起、使用助行器站起,再從使用便盆椅,逐漸到使用助行器走到廁所,因為每天有多次的如廁,都是練習的機會,個案的動作、平衡與行走能力將逐漸進步。復能服務的主要對象以近期功能退化、有潛能可以進步的個案為主,個案須有學習能力,能聽得懂並遵從指令,另外,個案與照顧者的復能訓練意願也很重要,動機越高,訓練成功的機會也越高。

女星「思覺失調症」流落街頭、喪失記憶 4大症狀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48歲歌手許美靜驚傳罹患思覺失調症,大鬧飯店、流落街頭,甚至喪失局部記憶!另一名男子「阿正」每天被喊殺喊打的幻聽「追殺」,嚇到夜夜外宿!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過去常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病,且因患者與家屬沒有病識感,容易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但只要配合醫囑治療仍能穩控疾病。患者「被幻聽追殺」「阿正」大學時出現幻聽,初期以為自己有神通,但當腦中聲音越來越激進,每天喊打喊殺,嚇得他不敢睡,每天晚上跑到速食店或公園待整夜,天亮才回家。狀況持續半年後,阿正在父親的堅持下就醫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長期照護,他不但可以幫忙照護癌母走路復健、餵食,也終於可以就業,回歸正常人生。阿正開心地表示:「希望未來可以越來越健康,腦袋越來越靈活!」過去許多人對思覺失調症有「中邪、無法治療」的迷思。楊蕙年指出,不同於身體其他器官生病如骨折、肚子痛容易察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加上家屬常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思覺失調症四大症狀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陳泰宇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過去常被稱為精神分裂症,肇因於基因遺傳、腦部病變、心理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根據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20歲,男女比例相當。研究顯示,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當民眾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時,需盡早就醫診斷。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思覺失調症如何治療?治療方式目前有口服與針劑等多種藥物可選擇,國際趨勢也建議在醫師評估下優先使用長效針劑治療,有助長時間維持血液中藥物濃度、提升用藥規律性、降低復發風險,也能減少照護者提醒按期吃藥可能引發的衝突與壓力,甚至減少患者復發與再住院的機率。為了照護像阿正這樣的患者,三總北投分院強化精神醫療照護的社區網絡,提供諮詢專線、家訪、電訪與緊急送醫等醫療照護,服務範圍涵蓋雙北。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三總北投分院從國軍醫院擴及社區健康,發展出獎勵規律就醫「溫泉代幣」機制、古蹟精神療癒、觀光庇護工場協助病友就業、社區居家服務等多元特色醫療,提供精神科病友完善的照護。

家人患失智症怎麼辦? 掌握「長照8訣竅」共勉之
據國外統計,全球失智人口到2050年恐高達一億五千三百萬。國內不僅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究竟要如何照顧有失智症的家人呢?居家服務員許美玲以自身「一打三」照顧媽媽、阿嬤、婆婆的經驗,分享8項長照重點!善用社會資源 多種照顧課程 1.如果父母親確診失智症,做小孩的最好去醫院上照顧課程,這樣讓自己對父母的狀況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安排他/她日後的生活。2.善用社會(政府)資源,例如有活動的日間照顧中心或據點、長照服務(居家服務)、長照巴士或復康巴士(領有身障證明)等。3. 無論父/母問幾遍,我們就回答幾遍,他/她會問,是因為他/她忘記了,不需要去糾正他/她,我們回答了,他/她就安心了4. 大家都聽過遺傳,將來重複講話的可能是我們,吃了飯忘記了可能是我們,大小便失禁的可能是我們。5. 不要以為失智症很可怕,做老師的會失智,做教授的失智,連比爾蓋茲的爸爸也失智,王羽也是失智,現在已經全世界每3秒就一個人失智,沒有人知道自己會不會失智,只要你/妳想到有一天他/她會離開你/妳,這種感覺是難過的,就應該好好珍惜和他她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等到他/她不在,才來遺憾。6. 每一個照顧者都是有壓力的,所以最後我們自己應該要去參加照顧家屬課程,有一些課程專門是對我們這些照顧者,參加這些課程可以學習如何去放鬆、轉換自己的心情。7. 隨著父/母狀況的改變,有任何狀況都可以向醫生問清楚,其他長照方面需要幫忙的,都問負責的照專或者社工,這樣可以尋求協助。8.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套在失智的長輩身上,這樣對雙方都沒有益處。許美玲表示:「我不是要炫耀同時照顧外婆和媽媽有多厲害,只是想分享和我一樣的朋友,共勉之。」、「我們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好好照顧家人。為我們最愛的人,我們一起加油。」

長照悲歌頻傳 國民黨團:當務之急是把長照做好
立法院國民黨團今(10)日開記者會並表示,近年來長照悲歌頻傳,顯示出民進黨政府的長照2.0政策面臨失能者難以適應、照服員量能不足以及政策財源不夠3大困境,台灣社會正快速老化,所以現在正是行政院長陳建仁展現溫暖堅韌時刻,當務之急就是把長照做好,而不是先看發生在哪個縣市。曾銘宗表示,當前長照2.0將面臨到人力短缺、量能不足以及預算不夠等問題,導致每年都會發生8至10件照顧殺人的長照悲劇。而隨著我國社會快速老化,對長照需求增加,如果照護能量仍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難保不會再發生人倫悲慘事件。國民黨籍財政委員會召委費鴻泰表示,現階段長照2.0面臨的困境有失能者難以適應,而居家服務支付採分項申請,照服員完成項目就離開,但這項政策對失能家庭很難用,尤其無法滿足失能程度高有夜間服務的需求。費鴻泰指出,長照的量能也不足,目前依照服員及長照使用人數粗估,一位照服員平均要照顧5.2個失能者,但長照產業規模未能擴大,照服員晉升的可能性低,所以年輕人自然不願意投入。且目前財源不夠的狀況下,未來如果要擴大長照服務,現有的財源勢必無法支應,所以無論用保險制或現行的稅收制,國家都必須負起很大的財務永續責任。黨團副書記長洪孟楷表示,當社會所發生的悲劇時,民進黨政府不應急著看是由誰執政的哪個縣市發生,而是應負起解決長照2.0當前困境的責任,不要讓悲劇一再發生,社會悲劇也不需要政治操作。

北市普發重陽敬老金1500元 柯文哲:不意外,但有些失望
台北市政府編6.2億餘元預算,將於明年發重陽敬老禮金,每人1200元。但國民黨台北市長蔣萬安為兌現選前承諾,已指示社會局明年發放1500元重陽敬老金,台北市政府預估調升至1500元需多花1.7億元。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昨(2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妥協比堅持容易」, 應該盡可能建立「可長可久的長者福利制度」。而對於這樣的改變雖然不意外,但仍有些失望。柯文哲在臉書上發文指出,自己在卸任臺北市長時的交接致詞,特別交代「不因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不因少數利益犧牲多數利益、不因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希望未來的台北市長能堅持這些理念,堅持做對的事。柯文哲指出,蔣萬安市長已經宣布明年起恢復普發重陽敬老金 1500元,但令人好奇的是,這筆錢要從哪裡來?是挪用其他社福預算?甚至工程預算?或者舉債來發?而政府預算就這麼多,社福資源應挹注給需要的人並依照社會狀況彈性調整,而不是普發。柯文哲表示,應該盡可能建立「可長可久的長者福利制度」,像是自己在任內開始補助綜所稅率20%以下之長者的健保費 ,一人一年9912元,一年就花31億。到了民國121年,台北市的老年人將增加到68萬人,將有48萬名長者可享有健保費全額補助,屆時總支出會高達42億,但自己認為醫療是人權,而健保費的補助可以真正維繫老人家的生活與醫療品質。柯文哲指出,在高齡化時代,政府還必須增加日照中心、社區關懷據點、居家服務以及樂齡運動中心,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長輩健康。而不少長者在拿到1500元現金時會開心幾天或幾小時,但這樣的政策完全不符合「社會福利應該偏向弱勢者」的原則,如果還要用人工發放、更會增加行政成本。柯文哲最後表示,這樣的改變雖然不意外,但仍有些失望,還是期許新政府有更多的道德勇氣,不要債留子孫,台北市要做的是真正的社會福利政策,不要重回民粹政治的老路。

唐玲罹癌暫停化療近1年 曝醫藥花費2百多萬考慮賣房
唐玲今(29)日為2022「愛抵家」弱勢長者公益居家服務企業天使贊助記者會擔任活動主持人,她3年前罹患胃癌,受訪時露這些年為抗癌治療花費的費用高達200多萬元,加上房貸支出生活壓力不小,「那天刷存摺,才發現入不敷出,房貸的事情有些困難,可能要做一些處理」,正在考慮要賣房變現。2019年唐玲發現罹患胃癌,挺過手術和8次化療,不料在做例行電腦斷層檢查時又發現單側卵巢腫瘤,1月時切除卵巢和子宮後,又發現癌細胞轉移,也就是癌症4期。她透露已經1年多沒有接受化療,也因為先前的治療導致肝指數攀升,「醫生的說法不太一致,所以我選擇中間值,邊觀察邊治療」,同時唐玲也說已經申請新的免疫藥物,希望能幫助病情。她因為治療癌症,平常會有疲憊、腦霧的感覺,也因為化療會影響手指、腳趾的末梢神經,常會感覺麻麻的。而談到前陣子接演中視8點檔《台灣X檔案》,唐玲感恩地說,很開心有人找她拍戲,讓她找回自己的價值,並能多少貼補點家用。

李炳輝嘆迄今仍無尾牙邀約 方芳芳做公益享受退休人生
方芳芳、林松義、李炳輝、唐玲、紀寶如、紀麗如今(29)日一同出席「愛抵家」弱勢長者公益居家服務公益記者會,李炳輝還開玩笑說:「今天可以看到方芳芳本人很開心。」相當幽默。日前李炳輝被拍到身型消瘦且在菜市場表演賺取酬勞,他回應:「我本來就這麼瘦,人家都說瘦的人不會中風,結果我還是中風了,人就是要維持快樂的心,我平常愛吃豬腳,所以我都叫它是中風腳。」至於身體狀況?他表示:「現在身體好很多了。」對於黃子佼今早在社群發文表示只要廠商邀約李炳輝演出,即會將酬勞打9折,李炳輝聽聞此事感恩地說:「真的很感謝佼哥。」但李炳輝也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目前都還沒收到任何尾牙的邀約。近日,李炳輝妻子身體不適,無法隨時在身旁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李炳輝說:「她血壓又升高,但她有叫我跟大家說感謝你們的照顧。」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的秘書長紀寶如透露,深受帕金森氏症所苦的林松義,這陣子都在做職能治療,訓練舌頭以免退化。他表示有機會的很想去上《那些年那些歌》節目,而他也在協會的幫助下也裝了助聽器。雖然他今年又因眼皮下垂動刀治療,今天看來狀況還不錯,很感謝各界關心。日前傳出長居上海的方芳芳已賣掉大陸的別墅,跟老公搬回台灣定居,受訪時她直言,因為接任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理事長之責,所以在台灣居住的時間會比較長,「以前是每個月都來來回回跑,之前隔離了4次,現在就不需要隔離了」。她表示沒有復出演藝圈的計畫,在台灣的時間則會多找時間探望朋友,「跟著協會做善事,我現在就是過著退休人生,就把舞台交給正在發光發的的年輕一輩」。

謝國樑推樂齡政策 5方向照顧長者建構有愛城市
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今(15)日指出,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為鼓勵更多長輩走出家門,他將針對長者推出樂齡友善政策,以創新的方式提升長者照護環境,減輕照護長者的家庭負擔,包括打造醫養一條龍的日照中心、基隆市府額外補足中低收入戶日照中心或居服費用、整合長照交通、設立銀髮與幼兒商場,以及建立志工銀行,期盼讓基隆長者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與關懷。謝國樑表示,現今基隆日間照護中心以市立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部立醫院附設日間照顧中,以及私立單位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為主,自己未來將規劃與更多公、私立醫院,甚至是與衛生所結合打造「醫養一條龍的日照中心」,並延長日照中心營業時間,減少上班族急著接送的時間壓力。謝國樑提到,日照中心費用也是大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之一,未來規劃提高中低收入戶使用日照中心或居家服務者的補助費用,減輕民眾生活壓力。他表示,目前中央雖然提供低收戶是全額補助,但是對中低戶則是補助95%、一般戶補助84%;未來基隆市府預計再額外補足中低收入戶的5%,達到全額補助,希望能降低照護家庭經濟負擔。謝國樑指出,整合與升級「行」的問題,也是照顧長者的一個重點,未來規劃將公車輛體全面替換為低底盤公車,方便長者上下車。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他表示,擴增民間特約單位與補助跳表費用,提高業者接送長者的意願,並規劃長照交通整合服務平台,導入如無障礙計程車叫車系統功能,建構基隆成為友善長照交通環境。謝國樑說,希望在基隆以大型商場、便利商店等據點出發,設立銀髮與幼兒商場,提供長者及嬰幼兒食衣住行,讓長者能多接觸人群,擴大社交範圍,打造更有活力、樂齡的生活環境。謝國樑表示,如今許多鄰里、機構都有提供長者關懷的服務,包含協助就醫、共餐、到府關懷等,自己將來會利用「志工銀行」的機制,讓青年朋友能夠多多參與,為社會注入青年的力量,整合並擴增志工資源。他期盼,藉由鼓勵志工年輕化,來補足現有志工體系的不足,讓整個城市更有愛、讓基隆變得更好!

失能男趁洗澡2度偷襲胸部 居服員怒控讓他GG了
家住台東的陳姓男子因失能無法自理生活,由負責居家照護的阿芳(化名)幫他洗澡,不料陳男竟2度偷襲阿芳,伸手掐捏她的胸部,阿芳憤而提告,台東地方法院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和「強制猥褻罪」判處陳男7月徒刑、緩刑5年,還須交付保護管束。判決指出,陳男去年12月間,趁居家服務員阿芳替他淋浴、擦拭身體時,竟然伸出鹹豬手掐捏她的胸部,並說:「阿你沒穿內衣,我摸到妳的XX了」,阿芳告誡他不得再犯,繼續幫陳男擦身體,不料,陳男再度把手伸進阿芳的圍裙,用力掐捏左胸,2度猥褻得逞。阿芳氣得提告陳男亂來,陳男向法官和檢察官認罪,陳男在審判外達成協商,承認他犯下性騷擾罪,處有期徒刑2月,也承認觸犯強制猥褻罪,處有期徒刑6月,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緩刑5年,同時應賠償阿芳,台東地院依陳男認罪協商結果判決7月徒刑、緩刑5年。

凍齡女神返台宣布喜訊 翁虹號召大家一同做愛心
「凍齡女神」翁虹接任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理事,她表示是因為受到理事長方芳芳的感動與召集,自2020年後疫情開始便參與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推動獨老平安箱及各樣健康物資的捐贈,更掛心獨自脆弱抗疫的獨居弱勢長者。54歲翁虹自10月返台後便聯絡協會秘書長紀寶如想親自探視長者盡一份心力,於上周由協會社工陪同至長者家贈送獨 老防疫物資,活潑活力的翁虹還一對一教學弱勢長者可於家中適合做的健康操運動, 讓長者大讚翁虹人漂亮又暖心。結束訪視後,翁虹也感謝紀寶如,「謝謝妳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回臺灣第一件事就可以來做訪視服務。」翁虹自10月返台後便聯絡協會秘書長紀寶如,一同去探視長者、盡一份心力。(圖/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提供)翁虹對於弱勢獨居長者在疫情期間的缺乏更是深感擔憂,呼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成為弱勢長者沒有血緣的家人,讓弱勢長者抗疫不孤單。翁虹表示與協會家訪時,看到許多孤苦無依的弱勢長者,在 1、2 坪大的空間生活,只能由協會協助所需物資與陪伴就醫,這次探訪一位獨居奶奶,前陣子在輪椅上摔 倒在家中無法起身,靠著雙手支撐自己頭部,隔天才被居家服務員發現後協助送醫, 更讓翁虹深感心疼不已,提醒大家愛要及時、行善與伸出援手不要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