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樹林區2012年發生滅門血案,一家四口慘死屋內,引發社會震驚。檢警深入追查,很快就排除外力介入,認定是男主人吳鴻慶持刀殺害3名妻兒,再自刎輕生。不僅如此,吳嫌犯案後,還用鮮血在夫妻倆的婚紗照寫下「這是我的,滾出去,我會報仇!恨恨恨!」讓當時參與辦案的員警感到不寒而慄。據了解,當時37歲的吳鴻慶在瓦斯公司擔任巡檢員,月薪約4萬多元,平時和妻子感情還不錯,工作之餘還會幫忙鄰居檢查管線,是外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爸爸,不料他於2012年4月6日向公司請假後隨即失聯,接著連續3天電話都打不通;吳家人接獲通知,同月12日前往吳男家裡找人,才發現4人已慘死屋內。家屬悲慟欲絕。(圖/報系資料照)檢警發現,案發隔天上午,吳妻友人曾來電,當時吳男友接起電話說「她在睡覺」,研判吳鴻慶應是在同月7日凌晨,持番刀及水果刀殺害妻兒,接著伴屍數小時,再到客房寫下血書,最後折返臥室自刎。據悉,吳鴻慶生前曾因強硬推銷屢遭客訴,連累同事一起被檢討,進而引發衝突,讓警方一度懷疑動機和此事有關。不過,吳鴻慶親友透露,吳男妻子婚後罹患癌症,加上兒子出生不久就被診斷出腦性麻痺,他只能獨自扛起家計,生活壓力龐大,因此染上吸毒、酗酒等惡習,導致暴躁易怒,情緒相當不穩定,夫妻倆也常為此發生口角,認為他可能是不堪重壓,和妻子爭吵後情緒失控,才會下手殺害3名至親。
台灣美食之光「臭豆腐」,因外酥內嫩加上獨特臭味,深受不少饕客喜愛,不過近日竟有一間臭豆腐店,遭到鄰居向環保署檢舉味道太臭,於是業者只好無奈公告「只能做微臭的臭豆腐」,貼文一出引起網友熱議。「師爺你給翻譯翻譯,什麼叫微臭?」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發文,並分享一張臭豆腐店家的公告,只見內容寫道,由於鄰居不喜歡臭豆腐的味道,又有人向環保署檢舉,所以不能做「太臭的臭豆腐」,只能做「微臭的臭豆腐」,希望愛吃臭的顧客能多包涵見諒。貼文曝光後,立刻掀起網友留言笑虧,「只好來個類臭豆腐」、「微臭不罰」、「就是一種,可不可以臭一下下就好~的概念!」、「不臭...幹嘛叫臭豆腐」、「來去深坑老街報警好了」、「原來臭味還可以調整...老闆臭豆腐一份,微微」、「是不是在偷臭鄰居」、「換招牌文案寫『臭到環保署來開單』,保證生意興隆」、「我覺得榴槤味道很臭...也不喜歡吃,那要向哪個單位誰投訴?」
曾因群聚感染被貼上「破口」標籤的台北市萬華區,有變形金剛之稱的「禾順商旅」10月退出防疫旅館,經過一番清消整頓與大廳翻修後,11日以「禾順行旅」重新開幕的典禮上,萬華店家、攤商齊聚相擁,高喊「我防疫我驕傲!」含淚道出千個日子的不易。「過去兩年多來萬華業者過得相當辛苦,我們為這片土地努力,沒有做錯事,也不怕別人知道我們做防疫旅館,禾順和周邊攤商合作夜市美食外送,相互扶助才走過疫情。」人稱「安娜」的禾順行旅總經理徐舒涵一身正紅連身裙,如同辦喜事,哽咽而堅強地說,「我不會讓你們拍到我哭的!」全台防疫近3年的期間裡,萬華區因去年爆發群聚,商家自主閉門宛如空城,還承受外界汙名化,特別艱辛。而成立8年的禾順商旅,就位在萬華4大夜市(艋舺、廣州街、華西街、梧州街)中心,是距離萬華群聚感染案最近的旅宿業者,一個房間數不到百間規模的3星旅館,在疫情如臨大敵的初期,有「GUTS」加入最早一批的防疫旅館。2020年3月,禾順先是加入北市府推動的「警消醫護加油棧」,接著,在市府急尋旅館安置入境旅客之際,4月轉型成「防疫旅館」,疫情最嚴峻時,又轉為「加強型防疫專責旅館」,配合收容輕症確診者,後來疫情緩和,再轉回一般防疫旅館,收住需要進行居家檢疫的民眾。安娜回憶疫情初期,大家對病毒一無所知產生巨大的害怕,她則親身遇到一名德國人被趕出飯店,拖著行李在街上到處走,在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千拜託萬拜託下,她也非常認同應該要有阻絕境外移入感染的機制,因此挺身加入防疫旅館行列。起初安娜也擔心入境旅客下榻會造成周邊店家的負擔,「但從來沒有哪個店家來抗議過,當我宣布要做防疫旅館,大家都說我們是萬華之光,相當力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安娜就常利用自家旅館大廳舉辦藝文活動,與地方緊密連結、關係良好,也常送餐給地方弱勢團體,這次投身公益,也因此得到大家的支持。由於外送平台抽成很高,不適合銅板價的夜市美食,因此艋舺夜市自治會會長敏敏自己研擬一套人工訂餐系統,他廣宣自己的LINE,透過LINE收單再用夜市廣播點餐,閒暇的攤商協助外送,互助創造營收。(圖/禾順行旅提供、CTWANT資料)在地方頗具知名的另一位大姊頭,綽號「敏敏」的艋舺夜市自治會會長陳圻涵,就在禾順加入防疫旅館的同時,也建立起「人工點餐系統」。敏敏住剝皮寮,從小在夜市長大,15歲就出來擺攤。面對人潮流失,不願坐以待斃的她,透過FB網路推銷、LINE接單、廣播點餐,再由攤商組成外送隊,主動將食物送到客人手上,包括入住禾順的居檢者,也能透過點餐系統吃到夜市美食,同時也讓生意不佳的攤商透過外送貼補收入,以最簡陋克難的方式自救互助。沒想到的是,2021年5月,群聚案讓萬華成為眾矢之的,再度把艋舺人的樂觀與堅毅打到谷底。「我們萬華人都很重義氣、很團結!」敏敏告訴CTWANT記者,三級警戒前夕攤商就已自主停業,儘管每個月租金照付,大家還是配合,都是撐著吃老本過日子,有人連自家房租都快付不出來,自治會透過人脈開放認捐消夜送暖給警消,讓生計困難攤商能在家出餐。「我們跟一般夜市不一樣,有現在的成果是得來不易,所以大家相當珍惜。」敏敏解釋,以前都是非法擺攤、跑給警察追,2007年碰到砸店糾紛,被市府下令夜市停業1年,數百攤販因此斷了生計,後來好不容易成立自治會,因此大家一條心,都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非常團結。轄區內涵蓋中萬華4夜市的青山里里長李昭成也回憶,「去年本土疫情爆發撼動整個商圈,讓大家知道只有互助,才有活下來的機會。」「萬華在地精神就是勇往直前!」「禾順商旅就像變形金剛一樣,成為防疫作戰最前線的堡壘,陪著大家一起走過疫情最艱困的時刻。」黃珊珊11日出席開幕典禮,力挺「戰友」。而禾順能成為變形金剛,也要歸功艋舺夜市的攤商,一起挺過疫情,迎接復甦。疫情初期因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的拜託,安娜決定加入防疫旅館行列,如今禾順退役,黃珊珊也特別到場支持戰友,並形容禾順是防疫界中的「變形金剛」。(圖/黃鵬杰攝)
禾順行旅從防疫旅館轉回一般旅館,11日重新開幕。這家位於艋舺夜市內的3星旅館,有不少居檢旅客返台指名入住,有不少旅客2年來住了3次以上,如此高的顧客回流度,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酸。「禾順是最早一批加入的防疫旅館,初期為了建立防疫SOP,連續1個月每天只睡2、3小時。」綽號「安娜」的禾順行旅總經理徐舒涵分享投身防疫旅館的甘苦談,禾順總房間數98間,包含總經理安娜在內,其實只有20名員工,疫情間旅宿業多是只有舊人離開,不見新人入行,人力不足下,安娜就是那首位機動員工,一下要掃房間,一下要站櫃台,就連半夜也因為員工不足自己下去值夜班。不只身體上的勞累,還有心理上的壓力,甚至遭受歧視。「有員工的小朋友念幼稚園,老師知道家人在防疫旅館上班,要小朋友先不要來上學。」類似情況不勝枚舉,去年5月萬華被說是破口,禾順遭到大退房只能改賣便當求生,也有入住的居檢者擔心提供的便當使用萬華食材,「我們就是支持在地,萬華沒錯,如果真的認為有疑慮,我可以讓你全額退費住別的飯店。」安娜霸氣回應。去年5月萬華被說是破口,禾順也遭殃被大退房,在住房率不到1成的情況下,禾順只好先販售賣便當。(圖/禾順行旅提供)看著禾順大廳一整面牆,乘載滿滿居檢旅客的留言與感謝,誇讚服務好、員工親切,15天居檢期不重複的神奇菜單,讓安娜相當欣慰。8月底時,禾順邀請20名居檢者回來分享入住生活,客人送了她一個純手工自製鑰匙盒,「客人說鑰匙盒代表禾順、裡頭的鑰匙代表住客,入住那一刻起,就像從外頭回到家中,被接納保護著,且像鑰匙盒上面寫的,充滿平安喜樂。」她滿是感動。禾順行旅如今以新面貌亮相,這次號召Amo阿默蛋糕、老濟安、兩喜號、柳隅茶舍、蔴油木子、涼粉伯…等20多家萬華在地優質店家串聯提供優惠,同時也與礁溪帝王行旅、花蓮和平森旅、台東鐵道旅驛、嘉義有春枟宅、高雄樂逸文旅、礁溪美嘉美飯店和嘉義蘭桂坊酒店...等等全台超過12間特色旅宿共同推出互住省200元的活動。不只飯店要除舊迎新,商圈也搶復甦,萬華剛結束青山宮遶境,為艋舺、華西街等夜市帶來不少人潮。青山里里長李昭成表示,中萬華(龍山寺周遭)4個夜市積極為解封迎接疫後人潮做準備,目前已經完成電纜地下化,另外也統一餐車高度、外型、燈光亮度、招牌大小,夜市翻新後,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有一致性,一改過去常被詬病雜亂、不衛生的印象。艋舺夜市自治會會長敏敏表示,去年三級警戒之前,店家就已經自主停業(左),目前人潮約恢復1~2成。(圖/林士傑攝、翻攝自禾順行旅臉書)而最會想辦法「革新」的是綽號「敏敏」的艋舺夜市自治會會長陳圻涵,他透露接下來還希望在夜市路口做視覺意象,以及夜市四周景觀改善,還要聯合旁邊夜市一起辦聖誕節及跨年促銷推廣活動,目前正向市府爭取經費。「已經確定今年年貨大街訂於1月19~29日,不過還想爭取延長到元宵節2月5日,趁這波疫情趨緩,讓攤商能有多點生意進來。」現在禾順回歸一般旅館,敏敏還要繼續做line美食外送到客房,幫其他攤商增加營收,她無償付出協助攤商,且總是親力親為衝第一,身體常累出病,但她卻笑稱沒辦法,自己就是個「管家婆」。
邊境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宣布,自10月13日零時(航班表定抵台時間)起,入境「0+7」免居家檢疫,每周開放入境上限15萬人,以及非免簽國、觀光團等,然而有旅遊業擔心人數限制過於緊繃。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也解答了。王必勝指出,國內疫情預期可控,次世代疫苗第1階段已經開打,第2階段也在規劃,看量能會再往下規劃,而醫療量能、防疫物資都充足,在邊境開放的各項準備也都順利。基於這樣的理由,依照原定時程在10月13日開放邊境「0+7」相關措施,也就是入境免居檢,上限每周15萬人次。免簽的部分都可已經開放,至於非免簽的國家,開放一般社會訪問及觀光,旅行團的部分,取消限團令。邊境開放每周上限15萬人。(示意圖/林士傑攝)由於邊境開放上限維持15萬人次,有觀光業者認為旅遊團和國人沒有分開,不算是恢復正常生活,至於何時會取消入境的上限人數?王必勝表示,大家不用太著急,15萬的使用量如果不夠,就會再擴大開放。之所以會訂上限15萬,主要是要先觀察產生的效應,雖然評估影響應該不大,但很多解封過程都是要一步一步去做,如果需要而且情況允許,就會陸續往下開。針對0+7政策,王必勝解釋,入境是實施7天自主防疫,追蹤機制、居家檢疫通知書都會取消,期間會發試劑快篩,第一天就要做快篩檢驗,居住的地點須符合一人一室,最好是有獨立衛浴為原則,自宅、親友住所或旅館都是可以的。外出要有2天內快篩陰性結果,維持社交距離並戴口罩,如果有飲食需求,在餐廳可以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離開座位及餐點用畢要立刻戴上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爆發超過2年半,許多國家紛紛開放國境,香港特首李家超今(23日)公布「4個便利來港措施」,從下週一(26日)凌晨6點開始,入境檢疫放寬為「0+3」,上飛機前也不用再核酸檢測,改為快篩,未接種疫苗的港人也可登機回港。根據「東網」報導,港府今日下午3點30分舉行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記者會,特首李家超於會上公布「4個便利來港措施」,預計於26日清晨6點上路,在此措施實施後,海外入境旅客]接不需要強制檢疫,旅客上機前只需進行快篩,下機後在香港機場接受核酸檢測,經檢測放行及獲發「黃碼」,就可乘坐大眾交通工具,返回住家或到飯店等候檢測結果。待獲知檢測結果呈陰性,旅客就可以自行「3天家居醫學檢測」,期間可以自由外出,唯不能進入指定場所。而後旅客取得抵港第二天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後,將得到「藍碼」,可以開始自行檢測,期間按照指示檢測,並無感染結果後,便可以進出餐廳等場所。至於在簡化登機方面,港人未完成疫苗接種也可以登機,非香港居民則必須完成疫苗接種,或是取得醫學豁免。不論港人或非港人,登機前都需要完成24小時內快篩,並持電子健康申報所取得的QR Code。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考量全球疫情趨緩,各國均逐步開放邊境及境內防疫措施,經持續滾動檢討國際國內疫情,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並兼顧防疫與經濟且同步提升機場入境通關服務量能,將分兩階段鬆綁邊境檢疫及社區防疫措施。預計觀察1週後,自9月29日零時(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起,放寬以下措施:一、每週入境總人數:每週由現行5萬人次調增為6萬人次為原則。二、檢測措施:(一)取消入境時(D0)於機場/港口執行之唾液PCR檢測,改由國際港埠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於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檢測。(二)入境前14日內有疑似COVID-19症狀旅客,請主動於「入境檢疫系統」申報,並於入境時由檢疫人員評估,配合於國際港埠或後送醫院採檢。三、檢疫天數及處所:入境日為第0天,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開放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得採「1人1室」。四、入境至檢疫處所交通方式:維持得搭乘防疫車輛、自駕或由親友/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亦重申請參照防疫車隊之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五、全面恢復免簽證待遇機制。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為穩健開放相關邊境管制措施,已與各部會積極準備增加入境總量、「0+7自主防疫」等目標,並視疫情發展決定實施日期,預計10月13日正式實施:一、每週入境總人數:試行每週15萬人次為原則。二、檢疫天數及處所:入境日為第0天,放寬為「7天自主防疫」,取消原3天居家檢疫;同時,入境時取消開立「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三、檢測措施:(一)入境時維持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於自主防疫期間進行檢測。(二)入境前14日內有疑似COVID-19症狀旅客,請主動於入境時通報疾病管制署之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依檢疫人員評估,配合於國際港埠或後送醫院採檢。四、入境旅客交通方式:無相關症狀之旅客,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五、非免簽證國家開放得以「一般性社會訪問」及「觀光」事由申請來臺簽證,且同步取消旅行團限團令。指揮中心將持續依疫情狀況、邊境措施執行情形、國內防疫及醫療量能等面向,滾動式調整防疫策略及相關配套,請民眾儘速接種疫苗並落實相關防疫規範,配合邊境穩健解封,邁向正常生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因應邊境逐步開放,為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眾生活需求,經綜合評估入境檢疫措施實施情形、國內疫情、防疫與醫療量能,自今(2022)年9月29日零時起(航班表定抵臺時間),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前3天居家檢疫處所調整為「1人1室」,及配合邊境取消唾液採檢,調增入境旅客家用快篩試劑檢測措施,相關規定如下:一、檢疫天數: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圖/指揮中心提供)二、檢疫處所(一)得於符合1人1室條件之自宅或親友住所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1人1室以單獨房間含獨立衛浴設備為原則。如自宅或親友住所未能符合1人1室條件,可入住防疫旅宿,但不可入住一般旅宿。(二)同日入境之家屬/同住者可於自宅或親友住所,或於防疫旅宿依民眾意願並配合房型同住1室,但防疫旅宿單人房型小,建議以不超過2位成年人同住為原則。(三)此外,有關移工、漁工或學生(境外生)檢疫處所相關規定,請依各該目的事業主管部會所訂規定辦理。(圖/指揮中心提供)三、配合國際港埠取消唾液採檢PCR檢驗,調整入境旅客家用快篩試劑檢測措施如下:(一)發放對象及劑數:入境時由國際港埠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發放劑數由原2劑調增為4劑。(二)檢測時機:1.入境當天或檢疫第1天:將會由關懷人員進行電話關懷時詢問此次檢測執行情形。2.居家檢疫期滿當日(檢疫第3天)。3.自主防疫期間之必要外出時,需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4.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有症狀時。(三)考量家用快篩試劑之適用對象年齡限制,未滿2歲者,其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無需執行快篩檢測,若有出現症狀時比照入境旅客就醫方式處理。另,有關入境旅客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之防疫規定維持不變:一、非必要不可外出。二、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檢測結果,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三、外出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四、商務履約得上班、參訪、演講、開會。但仍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五、上班期間全程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有飲食需求時可暫免佩戴口罩,並於用畢立即佩戴口罩。六、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七、商務履約得於餐廳之獨立空間內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但應有隔板或維持社交距離。八、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應延後。指揮中心再次強調,入境檢疫措施為防範COVID-19疫情的重要關鍵,請民眾務必遵守上述各項規範,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疫情肆虐全球,許多人已好久沒有出國,外傳10月邊境管理將鬆綁,放寬為0+7檢疫措施,網上也瘋傳一張「邊境管理及開放建議」圖。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是研議中的草案,不過日期、內容會再調整。網友在PTT貼出「邊境管理及開放建議」一圖表示,來源不明,但很多人應該都透過不同的管道拿到了,雖然對這樣的行為有點不滿,不過能讓大家的人生計劃能夠提早安排,也算有功德吧。網上瘋傳邊境管理及開放建議一圖。(圖/翻攝自PTT)檢視內容,預計10月3日公告,10月10日實施,內容包括入境人數試行上限一天2萬,免居檢,取消開立居家檢疫通知書(0+7),含旅遊團、自由行,至於篩檢方式,機場發放4劑快篩,有症狀旅客維持原有攔檢,此外開放大眾交通工具,並且取消限團令。對比現行規定,檢疫天數仍須居家檢疫3天+自主防疫4天,交通方式要由防疫車輛或親友接送等,不少人都相當期待,大家紛紛留言「超讚趕快實施吧」、「還有看到一版本,會降為一般傳染病」、「配套措施呢」、「不錯啊,想出國玩」。
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國家逐漸放寬邊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宣布,自明(14日)起針對台灣民眾試行電子簽證線上申請與核發,更傳出10月會解封邊境。外界好奇,國內是否也會有相關措施?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做出回應了。日本政府正在研議廢除入境上限,目前每日入境人數為5萬人,最快10月有機會解除限制,關於個人旅行、短期簽證的取得,原則上也都在考慮免除。另外,日本台灣交流協公告,14日起台灣人可以申請電子簽證,但仍要提供受附濟證、機票、6個月內大頭照片等資料,申請完成並通過審查後,必須親自到日台交流協會現場繳交手續費。指揮中心澄清沒有要在9月15日開國門。(圖/翻攝自衛福部直播)針對日本鬆綁邊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日本簽證辦理從現場改成線上,「他們也是一步一步很穩健的在開放,跟我們的策略差不多」,並提到已經先恢復55國雙邊互惠免簽,會進一步恢復其他國家包括日本的免簽,這部分已在做相關規劃。而外傳指揮中心將在9月15日宣布開國門,讓外國演出表演者能自由進出免隔離,王必勝鄭重澄清「沒有這件事」,強調不會只單純對國外演出表演者做相關規定,「現在在討論的是全面性的邊境開放,沒有針對特定類型的人」。由於目前BA.5疫情還在上升階段,今日新增4萬6795例本土病例,王必勝坦言「這禮拜的觀察很重要」,是否會在9月下旬達到高峰,也是觀察重點之一,同時指揮中心也規劃邊境解封事宜,包括機場篩檢取消後的替代方案,以及未來入境總量管制數量和自主防疫調整,還有全面恢復互惠國免簽、旅行團開放入境居檢等,已經就這些面向展開積極討論。
9月許多新制上路,《CTWANT》為大家整理探病可用快篩替代PCR、蘇花改開放重機通行、高中以下從12日起實施停課新制等9項新制,讓民眾一次掌握。醫院探病快篩替代PCR自本年9月1日起由核酸檢驗或抗原快篩等方式,調整為家用快篩;住院病人及陪病者除入院篩檢外,增加定期每週執行2次篩檢措施。考量疫情及醫療量能,為使醫療照護相關篩檢措施之調整予以適當緩衝時間以順利推行,自本年9月1日起調整「住院病人」、「陪(探)病者」及「長照機構住民/矯正機關收容人出院篩檢」,以核酸檢驗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方式併行;醫療照護人員到職及定期篩檢,維持以家用快篩方式進行。居檢3+4放寬 自主防疫調整為1人1室指揮中心表示,為持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及兼顧民眾生活需求,經綜合評估入境檢疫措施實施情形、國內疫情、防疫與醫療量能,自9月1日起,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後4天自主防疫檢疫處所調整為「1人1室」65歲以上長者 可拿5劑免費快篩自年9月1日起,民眾可持65歲以上長者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以提供長者更足量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保障長者健康。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排除新冠、猴痘9月1日起新版「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附約示範條款」、「旅遊不便險參考條款」,把法定傳染病排除在外,所以出國確診或感染猴痘等都不再理賠。高中以下12日起校園防疫新制確診或快篩陽性: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入校上課。確診者的同班同學和老師,學校提供一劑快篩試劑,快篩陰性可上課,不須停課。船東責任險新制上路為維護我國海域港口環境安全及秩序,交通部航港局自9月1日上午9時起實施強化船舶P&I(船東責任保險)審查新制,將P&I保險人依國際信評等級分類,針對風險較高之P&I保單加強審查,落實船舶保險之有效性,期能提升進出我國港口船舶素質。蘇花改開放大型重機通行蘇花改自9月1日起,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駕駛須與前車保持50公尺安全距離,遇塞車或事故須報保持20公尺車距。至於白牌普通重型機車何時能上蘇花改,待交通部評估。澎湖縣收費停車格 前30分鐘免費澎湖縣長賴峰偉日前宣布,澎湖縣9月1日起收費停車格,前30分鐘免費。估此措施一年有12萬人受惠。新北、苗栗擴大科技執法新北市板橋文化路與民生路口,車禍發生率為新北第一,9月1日起,警方將在路口啟用科技執法。苗栗縣警察局也在頭份市5處,苗栗市2處,竹南、公館、苑裡各1處實施科技執法,取締違規車輛。
宜蘭縣1名曾姓男子至菲律賓旅遊歸國後,於居家檢疫期間外出用餐、夜宿朋友家超過72小時,遭宜蘭縣衛生局重罰100萬元,因未依期限繳納經移送執行署,申辦分期後又不按時繳納,還搞失蹤屢傳不到,執行署向法院聲請拘提,23日拘獲曾男,送入宜蘭管收所執行管收。住宜蘭34歲的曾男2020年2月前往菲律賓遊玩,同年7月返國,應遵守當時居家檢疫規定,入境後需隔離14天檢疫,但曾男入境3天後,竟因為太熱、太無聊便擅離居家檢疫處所,每天外出用餐1至2次,甚至夜宿朋友家,總計外出時間超過72小時45分鐘。因違規情節重大,遭衛生局重罰100萬元,又未依限繳納罰款,經移送執行署強制執行,宜蘭分署扣押曾男名下存款、薪資、保險等財產,仍不足罰鍰金額,曾男同意申辦分期每期繳納3萬元,但總是遲繳或繳一部分,每次都要書記官三催四請才肯再繳一些錢。原訂分期1年後應繳納36萬元,但曾男僅繳12萬元,加計其他罰鍰案件超過繳納時間總金額達89萬元,經宜蘭分署廢止分期,曾男雖一直說願意再辦分期,卻自去年12月起搞失蹤、屢傳不到,宜蘭分署依法向法院聲請拘提獲准,並於8月23日在住處拘獲曾男。經行政執行官訊問後,認定曾男從事水電工作,有正當收入,還有能力借別人數10萬元,以曾男可履行義務卻不履行,還隱匿、處分財產及虛偽報告財產狀況,向法院聲請管收,獲法院裁定准予管收,送入宜蘭管收所執行管收3個月。
台灣邊境仍未解封,交通部觀光局預先做好接待外國人來台的準備,邀請日本旅遊團來台踩線4天,預計7月31日起採訪北部觀光景點,是疫情爆發後首度有觀光團來台踩線。等了2年多看不到邊境解封,部分民眾在入境居檢鬆綁為3+4之後,已動身出國旅遊,其中泰國因解封早、復甦快,成為全球旅遊熱門目的地第1名。觀光局表示,月底的日本踩線團確定成行,邀的都是日本旅遊業者,由觀光局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申請專案防疫計畫,為符合防疫規定不會跑太多地方,且要避免與群眾接觸。團員預計造訪正濱漁港、和平島、平溪,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祖父在台灣開的「岸田吳服店」舊址等景點。觀光局指出,疫後促進國際旅客來台,與其自己行銷自己,不如邀請人家來試玩,由他們回國後宣傳更有說服力。泰國因解封得早,近期吸引不少台灣人前往,雄獅旅遊日前指出,泰國是機票、飯店、交通等漲幅最小的國家,加上泰銖匯率相對較低,很吸引旅客;訂房網站Agoda數據顯示,曼谷是2022全球旅遊熱門目的地第1名;泰越捷航空看好兩地市場增溫,8月16日起開航台北-曼谷新航線。在泰國經營旅行社的小豪說,曼谷觀光景點到處都是外國遊客,華人市場尚未恢復,但自從入境台灣居檢變成3+4之後,明顯感受到台灣旅客增加,過去2年他幾乎沒有生意,最近2個月卻已經手2、300名客戶,大多是自己開店或企業主。
桃園市平鎮區50歲湯姓男子不滿長期被52歲邱姓鄰居檢舉愛犬吠叫問題,17日下午趁酒後醉意上門理論,遭邱姓父子毆打致死,昨天(18日)檢方訊後,桃園地院認定邱男涉及殺人和重傷致死罪嫌重大,有逃亡之虞且與邱父口供有異,裁定收押禁見、邱父裁定交保限制住居。據了解,湯姓死者與邱姓父子住在平鎮中豐路斜對面的透天厝,湯男家中飼養咖啡色米克斯犬,但因狗在家中時常吠叫,邱男多次找上門理論,也多次向桃園市政信箱檢舉狗吠噪音問題,長期下來兩人互生嫌隙。湯男17日下午趁醉意找邱男理論,2人爆發激烈口角,邱男見一旁有鐵棍,便直接朝湯男狂毆,78歲邱父也拿掃帚聯手毆打湯男,鄰居見狀趕緊報案,不過警方到場後發現湯男頭部大量出血、血流不止,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邱姓父子被依殺人罪嫌送辦,檢方訊後聲押父子,並會同法醫相驗,釐清湯男確切死因。桃園地院表示,邱男雖坦承動手,但否認有殺人意圖,調閱監視器發現邱男持金屬管子朝兩手空空的湯男頭部、腹部、背部等部位重擊,湯男倒地仍持續攻擊,涉及殺人、重傷致死罪嫌重大,且此為最輕本刑10年以上的重罪,有逃亡的疑慮、且和同樣涉案的邱父供詞有異,恐有串證之虞,裁定收押禁見。邱父僅持掃帚朝倒地湯男臀部攻擊2下,是否足以致命有待斟酌,且其已78歲,裁定邱父交保並限制住居。
桃園市平鎮區50歲湯姓男子,因不滿52歲邱姓鄰居常檢舉愛犬叫聲擾人,昨(17日)下午酒後前往邱男家中理論,慘遭邱男持鐵棍重擊頭部,而78歲邱父竟也持掃帚聯手反擊,湯男送醫不治,邱家父子今日被依殺人罪移送桃園地檢署,檢方訊後向法院聲請羈押邱男,並諭知邱父10萬元交保。據了解,死者湯男與邱家父子是對門鄰居,湯男所飼養的咖啡色米克斯狗時常吠叫,邱男常上門理論並檢舉犬隻妨害安寧,兩人因此產生嫌隙,昨日下午2點多,湯男趁著酒後醉意前往邱家理論,雙方發生激烈口角而大打出手,邱父見狀不勸架還拿掃帚助陣,邱男則持鐵棍痛毆湯男頭部,鄰居見3人扭打成一團趕緊報案。警方獲報到場後,發現湯男頭部大量失血、倒地不起,緊急送醫仍於昨天下午4點多宣告不治。警方將邱家父子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檢方訊後向法院聲押邱男,諭知邱父10萬元交保,另會同法醫相驗釐清湯男確切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