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購首批F-16V交付不斷延宕 美方坦承遭遇「複雜的開發挑戰」
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BLK70)戰機,原訂今年初交付首批戰機,但卻不斷延宕,美方已告知,首批交機時程要延遲到2025年中以後,但根據美媒最新報導,美國空軍給出新說法,稱延宕是因遭遇「複雜的開發挑戰」,比先前所說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問題更麻煩。美國、台灣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積極解決延誤問題。美媒報導,美國空軍發布的這份聲明,首度點出F-16V有開發技術的複雜問題,但並未詳述具體內情。該聲明稱,「我們將竭盡所能找出解決方案,以最快速度將這些飛機,完整交付予我們的夥伴。」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接獲空軍的通知之後,立即聯繫洛馬公司,並派員前往格林維爾廠與公司主管開會。洛馬發言人魯茲(Liz Lutz)在聲明中表示,「公司正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來解決各項挑戰,以支持美國各項安全目標。」美方今年初已告知,原訂今年初交付的首批2架F-16V戰機,出廠時間在2024年底,還要進行武器裝備整合、測試、飛行員訓練,交機將延到2025年中以後。雖然國防部強調,仍朝向2026年66架新機全部交機的目標努力,但經此延宕,恐無法達成。美國之音24日並報導指出,美台雙方對「不對稱作戰」的定義似乎尚未達成共識。相對於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對台軍售,呈現較克制、以防禦為主的特點。非政府組織武器貿易論壇(The Forum on the Arms Trade)蒐集的數據顯示,川普政府自2017年6月到2020年12月一共向國會通報了11次對台軍售,金額高達182.7億美元,但拜登政府自2021年8月到今年3月的相關統計,則僅分別為9次和35.06億美元。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表示,儘管拜登政府一直對台提供穩定的安全援助,但局限性大,去年因不符合非對稱作戰戰略而取消軍售項目,包括台灣求購的MH-60R反潛直升機、E-2D預警機和M109自走炮。

德總理吃了誠實豆沙包? 蕭茲批川普製造分裂「拜登連任較好」
美國將在2024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最新民調顯示,現任總統拜登聲勢領先可能代表共和黨出征的前總統川普和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雖然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當地時間22日發表談話時,竟力挺現任總統拜登,還痛批川普根本是在製造美國分裂,讓外界懷疑難道他是吃了誠實豆沙包。蕭茲在G7會議後返回柏林並於22日參觀一所小學時,公開表態支持美國總統拜登連任。根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蕭茲在G7會議後返回柏林並於22日參觀一所小學時,公開表態支持美國總統拜登連任。蕭茲在回答學生問題時表示,拜登有多年的公共服務經驗,知道如何才能防止世界捲入戰爭。蕭茲異常率直的這席發言,反映出川普出任美國總統期間,德美關係陷入緊張的次數有多頻繁。蕭茲還批評川普製造分裂,若是川普當選恐對美國和德國造成衝擊,還認為共和黨如果重掌白宮,也不利於德國,「如果所有人都只是互相針對,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這就是為什麼這位前總統絕對代表著該國(美國)巨大的分裂」;除此之外,蕭茲另外還表示俄羅斯不能贏得烏克蘭戰爭。根據報導,蕭茲異常率直的這席發言,反映出川普出任美國總統期間,德美關係陷入緊張的次數有多頻繁,當時蕭茲在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麾下擔任財政部長,由於德國總理向來對外國領袖人選很少做出評論,這次蕭茲對美國總統大選明確表態,也引發外界討論。蕭茲在G7會議後返回柏林並於22日參觀一所小學時,公開表態支持美國總統拜登連任。(圖/翻攝自推特)

美債調高上限協商陷僵局 金管會密切觀察
美國最快於6月1日面臨債務違約,兩黨仍未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共識。美國前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周三敦促共和黨籍議員,如果與美國總統拜登同黨的民主黨人不同意削減開支,他們應拒絕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讓美國違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再次警告,違約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可能削弱美國的全球經濟領導地位。合法新社和CNBC報導,川普10日罕見登上「CNN市民大會」節目。他說,「我要跟共和黨的參眾議員說,如果他們不同意你們削減開支,你們必須讓債務違約。」但川普也說,「我不認為他們會這麼做,因為我覺得民主黨人絕對會屈服,大家都不希望違約發生。但這總比我們現在做的事好,我們花太多錢在醉醺醺的士兵身上了。」近幾十年來,美國會不斷提高公共債務上限,導致當前國債達到31.4兆美元的新紀錄。一旦政府無法履行向債券持有人的支付義務,將影響美國公債信用評等,這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並可能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機。4月下旬,美國眾議院在共和黨推動下,通過提高債務上限1.5兆美元的法案,但附加條件包括須在未來10年削減4.8兆美元預算。拜登9日邀請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等國會4大領導人,赴白宮共商化解美國史上首次主權違約危機大計,但談判無重大進展,已選定美東時間周五重新協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表示,過去經驗,美國類似調高國債上限之前,都會有各方爭議,對金融機構的影響,金管會密切觀察。

川普禁令將失效!移民狂湧「1天逮捕1萬人」 市長曝邊境慘況:已做好最壞打算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疫情期間簽署的緊急法令「第42條法案」(Title 42),將在美東時間11日午夜到期,屆時美墨邊境的上萬移民將湧入美國尋求庇護。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雖派出1千5百名現役軍人、2千5百名國民兵及2萬4千位執法人員,進駐邊界維持秩序,拜登政府仍預期法令失效後,「暫時的混亂不可避免」,而光是9日一天內,就有超過1萬個偷渡移民被捕,且各地收容機構及法院,也已嚴重超出負荷。2020年實施的第42條法案以阻止疫情傳播為由,引用衛生法令關閉邊界及限制移民,以及為重要的,執法單位能立即遣返被捕的非法移民,讓冀望因偷渡罪被捕但沒被當場驅逐非法移民,透過在拘留期間的移民法庭聽證會與審判過程中,申請庇護得到永久居留的美夢破碎,一名女偷渡者向《BBC》表示,她的開庭日期被安排在2025年,另有機構人員透露,各個收容所都人滿為患,顯見移民問題已讓相關部門超出負荷。非法移民嘗試入境美國的數量,自今年開始便不斷激增。(圖/達志/美聯社)接下燙手山芋的拜登政府就任後,就因圍繞在該法案的搖擺立場,同時受到法案支持者及反對者批評,拜登雖豁免未成年移民者免於驅逐,但仍遣送移民家庭及單身移民,以及在最近通過非法移民須有途中的第3國庇護證明,才能入境美國,否則5年內不得申請美國庇護的法案,遭到兩黨嚴厲批評,讓夾在自由開放與移民帶來國家沉重壓力的拜登,再次成為眾矢之的,諷刺的是,相較幾乎一面倒支持第42條法案的共和黨,民主黨卻呈現26%支持、37%反對的分裂態勢。 但對與墨西哥接壤,邊界長達3218公里的美國各州來說,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如何管制即將大爆發的入境潮,德州埃爾帕索市長李瑟(Oscar Leeser)表示,與該市僅一河之遙的哥華雷斯(Juárez)現在就有1萬個移民正蓄勢待發,而他已經做好發生最糟情況的心理準備。聯邦及邊境政府都擔憂非法移民潮可能失控。(圖/達志/美聯社)相關數據更顯示,光是埃爾帕索今年至今就有26萬5千次的嘗試入境紀錄,相較去年激增134%,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更指出,該局在本周已拘留超過2萬7千人,超過其收容能力,邊境巡邏隊工會主席賈德(Brandon Judd)則擔憂,依近2日每天都有超過1萬人嘗試入境來看,第42條法案失效後情況可能更失控。對此,拜登政府除維持前朝爭議性的「派現役軍人協助」外,已計畫在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地設立100座以上移民中心,並與聯合國難民事務辦事處(UNHCR)等其他國際組織合作,引導移民到美、加或其他國家收容所,以及推出申請庇護預約平台「CBP One」、讓國土安全部打擊犯罪集團發出的移民假消息,而這些措施效果如何,將在台北時間12日中午12點後見真章。

川普遭聯邦陪審團認定性虐待作家! 仇恨動員下「民調不降反升」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遭專欄作家卡洛爾(E. Jean Carroll)指控性虐待、誹謗,曼哈頓聯邦地區法院的陪審團於美東時間9日裁定川普須負法律責任,賠償500萬美元。對此,川普的委任律師塔科皮納(Joseph Tacopina)也在法庭外預告,川普將會上訴。據CNN的報導,這起民事官司6男3女組成的陪審團經數小時商議,裁定卡洛爾依「證據優勢」(preponderance ofthe evidence)證明川普曾在1996年春天於曼哈頓中城的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百貨內的一間更衣室中,對她施以性虐待,但川普行為尚未構成強暴。報導補充依紐約州法,性虐待或強行觸摸的嚴重程度低於強暴。79歲的卡洛爾(E. Jean Carroll)曾在去年將川普告上法院。(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陪審團認定川普去年10月在社群網站上稱此案為「騙局」、「謊言」,構成誹謗。79歲的卡洛爾曾在去年將川普告上法院,並聲稱「#我也是」(#MeToo)反性騷與反性侵的運動,啟發她挺身而出捍衛自己。陪審團裁定出爐後,卡洛爾也在聲明中表示,「今天,全世界總算知道真相。這不只是我的勝利,也是每位因不被相信而受苦的女性的勝利」。幾乎篤定成為共和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的川普不只並未出庭,還在自家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批評陪審團的裁定「丟臉」,「我完全不知道這女人是誰」、「我們將對這一裁定提出上訴,這是一種恥辱。」報導也指出,全案為民事訴訟,而非刑事,意味川普沒有被定罪,也不會坐牢,因此這起官司目前暫時不會影響川普的被選舉資格。雖然川普近期官司纏身,不過這反而被共和黨選民視為民主黨的政治獵巫,就連川普在4月為豔星封口費案赴紐約出庭後,民調支持度也不降反升,仇恨動員的行動似乎非常成功。

取消移民限制政策!美墨總統將通話 討論邊境移民危機
拜登(Joe Biden)政府11日將取消移民限制政策《第42法案》(Title 42),美國墨西哥邊境預計將湧入大量移民。墨西哥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周一表示,他將在周二(9日)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討論移民危機。另外,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8日表示,他將在偷渡熱點部署數百名國民警衛隊,以應對拜登「魯莽的邊境政策」。《第42法案》於2020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川普任期內首次生效,旨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邊境執法部門可快速驅趕非法移民。儘管拜登政府試圖與川普時期的移民政策畫清界限,但自2021年執政以來,該法仍得以保留。據CNN報導,美國邊防人員與非法移民間的衝突有所增加,每天仍有約7000人試圖非法入境。隨著該法規即將在11日作廢,預計非法移民數量將大幅增加。綜合美國之音和法新社報導,羅培茲歐布拉多發布聲明說,他周二將針對「遏制移民湧向美國邊境」與拜登通話。他呼籲國人不要靠「蛇頭」前往美國邊境,「別讓自己被騙了,別讓那些讓你冒險的郊狼和蛇頭敲詐你。」羅培茲歐布拉多過去曾要求美國政府增加對中美洲的開發援助,讓民眾不必移民。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2日下令臨時增派1500名士兵,以維護美國西南邊界90天。對此,共和黨籍的德州州長艾波特諷刺拜登的邊境政策不夠周全,「拜登總統正向世界各地的人大開歡迎之門。」基於擔心拜登恐無法保障德州與墨西哥邊境的安危,艾波特8日下令部署數百名國民警衛隊嚴陣以待。他說,「德州國民警衛隊正登上黑鷹直升機和C-130運輸機,他們將被部署到邊境的熱點地區,以攔截、擊退和驅散未經合法授權進入德州的移民。」

女作家控30年前被川普性侵 他當庭否認「不是我的菜」
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他被專欄作家卡洛爾(E. JeanCarroll)控訴,30年前川普曾對她性侵,讓她「羞愧」到無法和男性交往,因此對川普提出毆打傷害和誹謗民事訴訟,陪審團觀看的川普作證影片也在5日公開,可以看到川普聲稱這是一場「騙局」,川普除了矢口否認並聲稱對方「不是我的菜」,不過根據法院公布的證據,川普在指認照片時,誤把卡洛爾認為是明星前妻梅波斯(Marla Maples)。卡洛爾指控川普1990年代中期曾在百貨公司更衣室侵犯她,川普矢口否認,並聲稱對方「不是我的菜」。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川普否認認識卡洛爾,並對她指控自己990年代中期在柏多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高級百貨公司一間更衣室性侵她是一場「騙局」,並說卡洛爾不是他喜歡的類型(not my type)。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的作證影片長達近1個小時,影片中他除了否認認識卡洛爾,還向對方的律師凱普蘭(RobertaKaplan)多次表示,卡洛爾是「瘋子」、「腦筋有問題」以及「神經病」。《路透社》指出,根據公布的法庭摘錄,卡洛爾向陪審團提供的物證包括一則去年10月拍攝的影片,顯示川普把一張黑白照片裡的卡洛爾,誤認為前妻梅波斯。照片中川普在一場活動上與他人交談,而川普看著這張照片指稱畫面中的女子「那是梅波」。卡普蘭向川普再次確認是否說照片裡是梅波斯時,川普的律師連忙出聲介入說「不,那是卡洛爾」。川普把指控性侵她的專欄作家卡洛爾照片,誤認為其明星前妻梅波斯(右圖)。不過卡洛爾的律師強調,川普誤認影中人之舉,讓他這套說詞無法令人採信,代表他當時對卡洛爾確實有可能起色心。現年79歲的卡洛爾指控76歲的川普性侵她,之後又在網路上撒謊,損害她的聲譽和職業生涯。卡洛爾聘請的社群媒體和行銷專家也向陪審員表示,評估修復川普言論對她聲譽損失的費用約在36萬8000美元至280萬美元,約1130萬至8597萬元台幣之間。川普目前正積極為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提名戰奔走,如今加上卡洛爾,已經是第15位出面指控川普性侵的女子,不過川普本人仍矢口否認性侵,並稱這些指控都是具有政治動機。美國專欄作家卡洛爾指控前總統川普對她性侵、毆打和誹謗,川普作證影片於5日公開。(圖/翻攝自推特)

前CEO打造「推特2.0」! Bluesky將成Twitter最強敵手
最近崛起的新「去中心化社交媒體」Bluesky被暱稱為Twitter 2.0,因為它看起來非常像Twitter,該平臺提供了許多與Twitter相似的功能,連介面和顏色也相當類似推特,原來這款APP其實就是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兼前CEO多爾西(Jack Dorsey)開發的。但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一個分散的系統,並呈現開放協議,這意味著貼文可以輕鬆地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臺之間流動。據CNN的報導,該應用程式分別在2月和4月,先後在iOS及Android上發布封閉測試版,並在去中心化網路上運行,使用戶可以更自由地控制社群媒體的運行方式、數據存儲和內容審核。近期Bluesky受到了記者、政客和名人們的關注和追捧,從民主黨眾議員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美國模特兒泰根(Chrissy Teigen)到1995年在南加州成立的樂隊六夜合唱團(Eve 6),都無不使用過這款新的APP。報導指出,Bluesky自稱是「一個新的微網誌(microblog)社交平台」。使用該應用程式時,用戶就像在Twitter上一樣可以發布貼文,但它目前沒有主題標籤的功能,用戶之間也無法進行私聊(Private message)。據悉這款APP的誕生,就是因為Twitter在國會山莊暴動後封鎖了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個人Twitter帳號,雖然在此之前,多爾西其實早在2019年就構想出大概的架構,目的是要打造開源、分散式新架構的社交媒體,但這起事件成為Twitter開展Bluesky計畫的主因之一。多爾西曾在去年的一條推文中表示,Twitter最大的問題及最大的遺憾便是它變成了一家公司。他隨後強調,如果社群平台服務是一種協議,那麼它「不該由國家或公司所掌控。」因此為了吸引出走的Twitter用戶,Bluesky的使用界面和Twitter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預設使用者看到的動態按照推文發布時間來排序,並且也允許使用者切換成「熱門」選項,也就是演算法排序。Bluesky表示,透過「AT協議」可以讓用戶擁有自己的線上身份,並自行選擇帳戶的供應商或是要自行託管,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在不同站點自由遷移。

拜登若連任「可能撐不過5年」 美駐聯合國前大使預測:國家將被她掌控
即將滿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競選連任,引發全美議論,若成功當選,將以史無前例的86歲高齡卸任。共和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海利(Nikki Haley)預測,拜登可能在5年內過世,屆時就算順利連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接掌國家。51歲的海利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藉由拜登的年齡議題,猛攻評價兩極的賀錦麗。海利直言:「如果你投給拜登,你實際上是在指望賀錦麗,因為我認為拜登不太可能撐到86歲。」對此,白宮副新聞秘書貝茨 (Andrew Bates)雖告訴《NBC》,白宮不會直接回應競選問題,但也回酸海利:「我忘了她正在選初選。」共和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海利。(圖/達志/美聯社)其實,海利此前就用過類似手法攻擊對手,並將自己塑造成美國新一代領袖來拉攏中間選民,她曾呼籲75歲以上參選人應接受心智測驗,看似攻擊拜登,但也暗批76歲的同黨競選對手前總統川普。而自拜登宣布競選,共和黨便猛打已是史上最老美國總統拜登的認知、失言與失態問題,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海利也是其中之一。不過,她目前民調仍落後川普與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

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抵台訪問 將與我國安局長會面談台海局勢
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26日訪台,為首位訪台、有意爭取代表共和黨參選2024總統的政治人物。國安局長蔡明彥昨透露,將會和波頓安排見面並針對台海局勢交換意見;立委陳以信直言,波頓曾呼籲讓美艦停靠高雄港,此舉對台海局勢帶來正面、還是負面影響,國安局應有所評估。外交部表示,波頓此行係接受「世界台灣人大會」及「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邀請,於4月26日至5月2日訪台。波頓將出席29日「世界台灣人大會」(WTC)年度大會,以及5月1日「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40周年慶祝晚會。波頓為知名對陸鷹派,在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時擔任國安顧問,也不吝展現挺台立場,今年2月更公開呼籲,美國應給予台灣全面外交承認,也強調美方應一改對台戰略模糊的立場,讓海軍艦艇停靠高雄港,給予我國軍隊更多訓練、協助。蔡明彥強調,尊重美國友台人士對加強台灣防衛能力的各種建議,他會安排會面,深入請教波頓觀點。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為,波頓盼加強我國防衛,用意絕對是好的,但這類做法對台海局勢帶來的影響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國安局應有所評估,蔡明彥也要站在國安立場上,謹慎回答波頓。另外,波頓訪台前夕於南韓的安全論壇中再度拋出,南韓、日本和美國應組成「集體自衛」小組,並考慮納入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台灣歡迎理念相同的國際人士來訪問,歡迎對台灣國安、區域穩定提供寶貴的意見。不過,陳以信點出,美日之間有日美安保條約,美韓之間也有共同防衛的協定,在軍事行動的一致性本來就高,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已在1979年廢止,因此所謂集體防衛的構想,是否能延伸至台海,又能達到何種程度的落實,是很大的問號。

80歲拜登「為民主挺身而出」2024競選總統連任 可能再對決川普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天正式宣布投入總統選戰,角逐連任。他在25日透過推特宣布,將以80歲的高齡挑戰連任美國總統大位,另外在共和黨陣營,由於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是目前黨內聲勢最高的參選人,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有望重現2020年的世紀對決。拜登正式宣布投入總統選戰,角逐連任。拜登25日在推特上表示,「每一代人都有不得不為民主挺身而出的時刻,捍衛他們的基本自由,這就是我競選連任美國總統的原因」,他在預錄的網路訊息中宣布,他正式投入選戰,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競選連任。拜登在推特以及臉書社群帳號的首頁圖片,也同時換上拜登與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Harris)搭檔的競選照片,上面寫著「我們一起,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現年80歲的拜登,是美國史上首位年過八旬的總統,創下美國就職時最高齡總統紀錄,若他贏得2024選戰,2025年就職時將是82歲,再度打破紀錄。雖然川普遭到紐約曼哈頓檢察官刑事起訴多達34項重罪,不過他的聲勢看漲,不少共和黨支持者力挺他捲土重來。不過拜登在入主白宮後,頻頻發生講錯話、認錯人等狀況,儘管白宮醫師提供的健檢狀況良好,但外界依然關注他的健康問題。民主黨籍的拜登在黨內沒有挑戰者,在野共和黨目前則是有前總統、上次大選輸給拜登的川普呼聲最高,雖然川普遭到紐約曼哈頓檢察官刑事起訴多達34項重罪,不過他的聲勢看漲,不少共和黨支持者力挺他捲土重來,代表共和黨再次角逐總統大位。不過川普面臨同黨的政壇新星、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挑戰,這位在去年11月成功連任的州長,一度有強勢挑戰川普的可能﹑但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4月中旬的民調顯示,川普仍高居黨內總統初選的首位,領先迪尚特15個百分點。雖然2024年總統大選仍有一年半的時間,不過政治觀察家認為,若兩黨都推老面孔迎戰,恐讓美國選民感到無感,根據《雅虎新聞》(Yahoo News)與民調機構「輿觀」(YouGov)4月中旬的民調,有38%的美國選民對拜登和川普再度對決感到「疲憊」,另外華郵(Washington Post)則指出,民主黨支持者雖然不樂見年邁的拜登競選連任,但他是唯一能抗衡川普的候選人,支持者最後也只能含淚投下選票。拜登正式宣布投入總統選戰,角逐連任。(圖/翻攝自推特)

CNN、福斯2大明星主播同天被炒! 《時代雜誌》:都讓高層相當頭大
《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於美東時間24日宣布解雇旗下明星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接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在同一天裁掉了明星主播勒蒙(Don Lemon)。對此,美媒點出,卡爾森和勒蒙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他們兩人的言行舉止都極具爭議性,常讓企業高層相當頭大。據《時代雜誌》(Time)的報導,福斯新聞於美東時間24日發布簡短聲明宣布,53歲黃金時段主持人卡爾森將與這個保守派媒體分道揚鑣,並感謝他長期以來的貢獻,聲明中並未解釋裁員原因,僅提到21日是他最後一次主持。報導稱,卡爾森是《福斯新聞》黃金時段節目《塔克卡爾森之夜》(TuckerCarlson Tonight)的主持人,吸引右翼觀眾強力支持。作為共和黨政壇關鍵人物,卡爾森經常訪問美國前總統川普,也常因散布假消息、發表充滿種族主義及仇恨言論備受批評,卻也讓節目話題不斷,穩坐全美有線電視收視冠軍寶座。接著CNN也在同天稍晚宣布與57歲明星主播勒蒙分手,CNN總裁兼執行長李克特(Chris Licht)在內部信件中表示,感謝勒蒙長達17年的服務,但同樣未說明解僱原因。報導補充,勒蒙是《今晨CNN》(CNNThis Morning)的節目主持人,與哈洛(Poppy Harlow)及明日之星柯林斯(Kaitlan Collins)搭檔主持這檔節目超過半年,在此之前,他主持過CNN黃金時段節目《唐勒蒙之夜》(Don Lemon Tonight)超過8年。《時代雜誌》指出,考慮到卡爾森和勒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遭到解雇,因此很容易被外界混為一談。不過,這兩位當家主播確實有非常大的共同點,前者在節目中幾乎毫不掩飾他的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仇外心理、陰謀論,以及對LGBTQ社群的仇視;後者則因仇女言論而聲名狼藉,還多次在錄製節目時「耍大牌」。例如,卡爾森遭到解雇,據傳就是因為他多次針對支持川普的保守派律師鮑爾(SidneyPowell)發表「婊子」(cunt)等粗俗評論。且卡爾森還是陰謀論及「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團體的重要推手,他多次質疑2020總統大選結果的合法性,還在疫情期間不斷宣揚新冠疫苗的陰謀論。不過近期外洩的談話卻顯示,卡爾森其實「非常」厭惡川普,甚至還痛批他當總統時是一場「災難」。而CNN主播勒蒙被裁,據傳是因為他在節目中「愛耍大牌」,包括因為不爽和另外2名主播搭檔而缺席《今晨CNN》的節目排練;或是在被告知不能於跨年夜轉播節目上喝酒後,直接崩潰給老闆看。而他最經典的仇女言論莫過於狠酸51歲共和黨籍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早已過了巔峰期」,甚至還表示女性「只有在20、30多歲、甚至40歲多歲左右才算巔峰」,此話一出不但令2名搭檔的女主播相當厭惡,還引發外界強力抨擊。爭議言論後,CNN總裁李克特致函內部員工,強調勒蒙的評論「不可接受」,但已和他進行坦率溝通,勒蒙也已道歉,還會參與內部訓練。勒蒙24日也針對解雇消息在推特發文表示相當「震驚」,稱是當天透過經紀人才知道被炒,還批評CNN高層沒有按照禮儀親自通知他。而CNN則反駁他的說法,直指高層其實曾邀請他面談,但勒蒙卻自己擅自發布推文。

繼續挑戰最高齡總統身分 傳拜登最快下周宣布競選連任
現年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是歷屆美國總統中,年紀最大的總統,所以自當選之初,拜登的身體因素一直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而現在也有消息指出,拜登可能最快會在下周宣布參選,挑戰連任美國總統一職。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有3名知情人士表示,拜登的競選團隊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預計在下周二(25日)發布一段以拜登為主軸的影片來宣布競選連任。但也有人表示,這個計畫有可能會延遲。在過去的數個月中,拜登一直隱約透露著想要參選連任的訊息,但一直沒有正式公布意願。媒體分析,會有如此情況,主要是民主黨內對於拜登連任一事並沒有太多反彈聲音,所以拜登與競選團隊也認為沒有必要太早公布。報導中也指出,拜登如果太早宣布參加競選,極有可能會被外界解讀為「資金不足,所以提早宣布參選,以便盡早籌集競選資金」。如發生此情形,屆時有可能會變成政治對手的攻訐素材。目前除了拜登外,美國前總統川普也宣布自己要參加下屆的美國總統大選。但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內目前還有其他的人選也透露想參選的意願,所以共和黨屆時要推派何人出來競選總統,目前尚不明確。

天價和解金!選舉不實報導 福斯新聞賠了240億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指控民主黨黑箱作業。立場偏川普的《福斯新聞》(Fox News)更報導「多明尼恩投票系統公司」(Dominion Voting Systems)在大選中造假,刻意操控選舉結果,福斯新聞因此被多明尼恩控告誹謗,雙方於18日達成和解,福斯新聞為此付出7億8750萬美元(約新台幣240億元)的和解金,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誹謗和解案之一。德瓦拉州高等法院(Delaware Superior Court)18日在完成12名陪審員的遴選且準備聆聽開場陳述時,法官戴維斯(Eric Davis)在開庭的最後一刻戲劇性地宣布雙方達成和解。福斯新聞隨後在聲明中表示,承認法院裁定福斯針對多明尼恩,提出了某些錯誤指控的決定,這項和解反映了福斯對最高新聞標準的堅持。決定友好地解決與多明尼恩的爭端,而不是進行會分裂社會的審判。多明尼恩執行長普洛斯(John Poulos)則在法庭外對媒體說:「福斯新聞承認撒了有關多明尼恩的謊,對我的公司、員工與客戶造成巨大損害。沒有什麼可以彌補的。」多明尼恩投票系統公司於2021年3月向福斯新聞提告,指控福斯新聞的主持人在節目上發表虛假言論,誤導觀眾認為多明尼恩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操縱投票機,讓拜登贏得總統大選,為此向福斯新聞索賠16億美元。CNN報導,多明尼恩的一位代表表示,和解內容包含福斯新聞不必在節目上承認它散布關於多明尼恩的謊言。而7億8750萬美元的和解金,大約是多明尼恩2021年年收入的8倍。《紐約時報》稱此案是「世紀誹謗審判」。如果進入訴訟程序,將考驗美國媒體蓄意報導錯誤資訊時,能行使的言論自由權極限。且福斯新聞老闆梅鐸(Rupert Murdoch)及卡爾森(Tucker Carlson)與尚漢尼提(Sean Hannity)等福斯的明星主播都將被迫在公開法庭上作證。雖然多明尼恩案現已結束,但福斯新聞仍面臨來自Smartmatic的第二起重大誹謗訴訟,多明尼恩所使用的計票選舉系統就是來自Smartmatic,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同樣在福斯新聞的節目中被控作票。目前該案件仍在調查過程中,預計不會於近期開庭審理。

嚴厲史無前例!外媒爆美國將祭企業赴中投資管制規定
美媒披露,白宮即將頒布最新、史無前例嚴厲的美企赴中投資管制規定,並正向美國全國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等產業團體介紹此一行政命令的大綱,預計內容包含要求業者向政府通報對中國科技業的新投資案,以及禁止像晶片等關鍵領域的貿易往來。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18日報導,拜登政府團隊近來雖表示無意與中國脫鉤,但仍準備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經濟關鍵領域的行動。除即將公布的赴中投資限制外,拜登政府也正考慮封殺在美廣受歡迎的TikTok短影音App;一名高層貿易官員也說美國可能提高對中國加徵的關稅,以表達對北京沒能達標川普政府時代雙方所簽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不滿。據報導,拜登審查美國對中投資限制的行政命令原定去年敲定,但一直被推遲,因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官員與美國財政部,就應針對監管哪些中國行業,及美國政府是否有權阻止、監督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商業交易有著意見分歧。一位匿名高級政府官員談到此一行政命令時說:「我們希望確保我們做對了,我們正在與盟友及行業協商,然後按照規定執行命令。」他並強調,這本是晶片法案《CHIPS Acts》境外投資條款通知的一部分,所以從那以後並沒有真正改變什麼。報導指出,當前事態發展處於微妙時刻。拜登政府一直想降溫美中緊張,維持與北京經貿關係。但自2月發生中國偵察氣球闖入美國領空事件後,美國國會與民眾反中情緒達到巔峰,再對已然緊繃的美中關係採取大動作,恐將兩國都拖入經濟螺旋下滑的風險。白宮先前表示,正在安排財政部長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葉倫(Janet Yellen)預計20日將在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SAIS)發表她上任以來層面最廣的美中經濟關係談話。美國財政部相關聲明稱,葉倫將表明捍衛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人權、「尋求公平環境下進行健康、互利的經濟競爭」,及與北京合作應對氣候變遷和債務問題。白宮先前表示,正在安排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在美國晶片法案後,歐盟19日發布聲明稱,已和歐洲議會達成臨時協議,為正式通過《歐洲晶片法案》鋪平道路。法案待跑完程序通過後,預計將投資430億歐元支持歐洲半導體產業,以解決歐洲新冠疫情期間過於依賴國外生產晶片的問題,並計畫在十年內能將歐盟半導體供應鏈的市場份額從10%提高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