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老迷你化8.17坪蓋新房 北市近4成基地不到百坪
日前北市出現地坪僅8.17坪超迷你透天改建案,凸顯危老案基地「迷你化」趨勢。台灣房屋彙整台北市建管處資料統計,北市危老核准案件各區的平均基地面積,最大的為信義區,平均223.5坪;最小的大同區,僅平均150.6坪;而全市平均僅188.5坪,其中基地未達百坪的案件,占比高達35.8%,等於每3件有1件「危老小案」。危老的同意門檻為100%,所以商辦、飯店、維修保養廠等大型商用不動產,是大基地危老的主力。根據統計調查,目前台北市最大基地危老案為原信義行政中心,土地面積2147.4坪,由南山人壽標得地上權,朝摩天商辦改建中。不過超過千坪的危老案非常少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就表示,除非原本基地面積大,否則透過整合多半曠日廢時,由於危老沒有最小基地面積門檻,因此近年也出現不少迷你改建案,即使是單一獨棟透天厝,仍有機會循危老管道獨立重建,像是今年內湖成功路二段就出現一筆地坪僅8.17坪的「套房型基地」透天改建案,萬華萬大路也有一棟佔地僅10坪的透天改建。根據台灣房屋觀察數據發現,全市有5個行政區的百坪內危老案占比逾4成,其中內湖占比達47.2%最高,但同時也是基地逾500坪大案占比最高的地區,顯示內湖的危老基地樣態呈現兩極化。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內湖因內科坐落,周邊符合危老條件的商用不動產較多,尤其潭美段因鄰近工業區,且建物規模大,有多起面積逾500坪的案件;也由於園區就業新貴眾多,小宅需求殷切,賦予迷你危老案充分的發展空間,使內湖不論大小基地的危老案占比,均居全市之冠。張旭嵐指出,危老重建雖沒有基地門檻限制,不過小基地開發又要顧及必要性公設,容易面臨公設比高的問題;其次小基地單獨重建容積受限,多為瘦長新大樓,難兼顧市容;且同一街廓如後續有其他大面積開發案,可能受限於單一透天厝已獨立重建,而無緣整合全街廓。因此老舊街廓若以大基地開發為原則,不論對公設比、市容風貌、土地利用率來說,通常更具效益。

安吉遊大阪熱到懷疑人生 第一次去環球影城就怕了
ANGIE安吉在今年6月正式發行首張同名EP《ANGIE安吉》後,開始進入忙碌的宣傳期,每天工作行程滿檔。近期,她的宣傳期到了尾聲,於是馬上規劃大阪旅遊,也算是給前陣子繁忙於工作的自己一個犒賞,只是不小心把旅遊行程排太滿,她笑說:「我以為這次去大阪的心情會很放鬆,結果發現在那邊的行程好像比我工作的行程還要忙!」但仍非常享受這次的度假旅遊。ANGIE安吉在大阪郊區享受陽光。(圖/索尼音樂提供)這趟旅行中,ANGIE安吉分享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天,因為當地豔陽高照,所以他們在環球影城時,她在一天內就把整瓶防曬乳用光,「在太陽底下走的每一秒就是在懷疑人生!一有室內房間,我第一個衝進去!」她也笑說第一次去環球影城的心情竟然是:「我怕了。」被天氣太熱打敗。此外,ANGIE安吉這次不僅逛遍大阪車站附近所有的百貨公司,還去了道頓堀,吃遍當地美食,讓她非常滿足。不過此次旅行最大目的就是放鬆,所以她前往郊區,入住一個相對平靜的度假飯店,在那裡享受著陽光、沙灘及三溫暖,讓自己的身心靈認真休息了幾天,她直呼:「真的有得到放鬆!」ANGIE安吉透露,在這趟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回憶之一就是騎共享電動滑板車,騎車過程中不僅可以看到大阪的城市容貌,也可以迅速到達景點。因為當時天氣非常炎熱,但在騎乘的過程非常舒服、涼快,也讓ANGIE安吉笑說:「當時走到快要懷疑人生的時候,就是這台車救了我們!」返台後,ANGIE安吉再次投入到音樂創作、運動、舞蹈、閱讀和學習,還加入了索尼30翻唱計劃,即將推出全新單曲,希望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

潘若迪跳舞卡襠一整天 糗態被路過阿嬤目睹
「亞洲有氧天王」潘若迪籌備1年,即將推出全新全民運動單曲〈Here We Go〉,再圓歌手夢,新歌MV動員50人舞群、演員,大跳新歌舞蹈「機車舞」。眾人在烈日與暴雨中,跑遍台北市取景,在青山宮引起路人圍觀共舞同樂、在市政府頂樓拍下夕陽魔幻時刻,歷經14小時完成拍攝,潘若迪衣服數度撒落汗水凝結成的鹽花,驚人體力無不讓其他工作人員嘖嘖稱奇,他對成果十分滿意,要大家期待即將引爆的機車舞旋風。潘若迪此次拍攝〈Here We Go〉單曲MV,接連換上黑色馬甲、藍色連身褲裝,造型俐落有型,宛如韓流明星,但由於長袖衣物,在烈日下來回舞動,過程猶如洗了一整天三溫暖。他在萬華青山宮取景,引起附近居民圍觀,有阿嬤帶著孫子,拖著菜籃一邊看一邊跟著跳,模樣逗趣,還有路人認出他,對著旁人說:「我知道他是誰,就是牙齒很白的那個人。」潘若迪事後大笑,反駁說:「我明明聽路人是說,潘若迪本人比電視帥。」眾人隨後拉拔到台北市市政大樓停機坪,卻突然遭遇暴雨,所幸下午時刻天空放晴,潘若迪和舞群抓緊機會,將機車舞一遍跳過一遍,以眺望視角、襯著台北101,隨著鏡頭360度將市容美景收入畫面中,還幸運地拍到夕陽沉下地平線閃耀的一刻。潘若迪一整天共跳了快60次機車舞,到了晚上服裝師協助他換衣服,才剛脫下,服裝師就發出驚呼;「天那!衣服上面抖出鹽巴了!」潘若迪見狀加碼爆料自己「卡襠」一整天,苦笑說:「我這跳舞戰衣為了不要亂移動,從我胯下交叉固定住,我簡直像穿了整天丁字褲在跳舞,媽媽的有夠卡!」經紀公司老闆林志遠表示,潘若迪上一次出單曲〈健人就是腳勤〉,卻碰上疫情難以宣傳,但熱情粉絲相挺,敲碗要潘若迪再出新單曲,為了回應粉絲的呼喚,並讓潘若迪圓夢,重金打造〈Here We Go〉,找來專業團隊拍攝MV,要將潘若迪打造成動感唱跳歌手。潘若迪非常滿意最終MV呈現,直說:「我真的超帥,幾個業內好友看過,一眼就看出花重本,期待大家會喜愛。」跳整天機車舞,潘若迪自曝卡襠很不舒服。(圖/艾迪昇傳播提供)

塗鴉客注意!北市僅在7處開放創作 違者取締處罰
台北市目前在河濱公園內設有7處堤壁塗鴉區,日前已全部刷白開放創作,讓塗鴉客可以盡情揮灑創意;台北市水利處指出,塗鴉牆會定期刷白「復歸」,塗鴉創作最長可保留4個月,不過若是創作內容涉及不雅文字、圖案及政治性語言字體,則仍會即時加以清除,提醒民眾勿任意塗鴉以影響市容。水利處表示,目前在北市共有7處河濱塗鴉區,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在南港區的成美左岸塗鴉區,面積高達641坪,面積第二大的則是位於松山區的觀山塗鴉區,另外在美堤、福和、景美、成美右岸以及迎風河濱公園也設有塗鴉區,在這些牆上常常可以見到塗鴉的精彩創作。水利處說,以4個月為一期,定期將塗鴉牆刷白後,再開放市民創作,也就是說在塗鴉牆上的作品最長可以保持4個月,供他人欣賞,但水利處也指出,若內容有不雅文字、圖案及政治性語言字體,則仍會即時加以清除,希望藉由不斷更新,提高民眾揮灑創意的機會,並且常保堤防景觀的整潔與亮麗。另外水利處也特別提醒,原百齡右岸河濱公園中山橋下塗鴉區,因鄰近中山橋歷史建物舊址,目前已取消開放塗鴉牆,請大家改經其他塗鴉區創作勿再前往該地。水利處強調,在未公告開放塗鴉地點塗鴉,是屬於非法行為,會遭到取締處罰,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處份,除要求行為人清除外,並可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從重處罰,若民眾發現會影響市容的非法任意塗鴉 ,可撥打檢舉專線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颱風天竟將兒童公園當垃圾場狂丟 彰化市長「硬起來」開罰150人
海葵颱風3日自台東登陸,彰化縣昨日停止上班上課,清潔隊也暫停清運服務,但有民眾疑似因颱風天「沒地方倒垃圾」,竟將兒童公園當作垃圾場,垃圾在公園內堆置成山、惡臭難聞,市長林世賢今日也做出裁定,對亂丟垃圾的150人開罰1200元。據了解,彰化市在三民路、中興路及南平路等路段區域有設置5個定點收垃圾點,但民眾3日晚間得知颱風天停班停課後,竟於4日一早將垃圾拿出來丟置地上,其他民眾見狀如法炮製,路邊頓時成為一座垃圾山。清潔隊員獲報趕抵時,現場早已惡臭難聞、髒亂不堪,清潔隊員先後花了40分鐘才清理完畢,事後更在臉書上感嘆「貪圖方便惹人惱,垃圾亂象不輕饒」,垃圾山的畫面也引發網友討論。而林世賢昨日第一時間決定以市容為重,並體恤倒垃圾的長者,對丟垃圾的民眾予以寬容、暫不開罰,今日的態度卻180度大轉彎,決定對亂倒垃圾的民眾予以裁罰。清潔隊強調,林世賢與清潔隊員經過討論後,決定勿枉勿縱,並避免因個人貪圖便利引起更多人效仿,將對當日在三民路定點處亂丟垃圾民眾大約150人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開罰,罰單金額為1200元,希望以儆效尤。

清潔隊無奈!颱風天暫停清運 彰市街頭驚現垃圾山
又見亂丟垃圾!海葵颱風侵台,彰化縣4日停止上班上課,包含清潔隊也休息,但彰化縣彰化市三民路兒童公園前的垃圾收集定點,昨一早就堆滿垃圾,遠遠看去像座小山,讓市公所很無奈,只能再請清潔隊員加班清運垃圾;公所表示,前一晚已公告停收垃圾,呼籲民眾應注意相關公告訊息,避免造成市容髒亂與公所困擾。彰化市清潔隊早在3日晚間宣布停班停課時,就宣布4日停收垃圾,包括隊部也暫停開放讓民眾倒垃圾,但仍有不少人將垃圾拿到收集定點丟棄,市公所清潔隊接獲民眾反應後,無奈只能加班清理,出動多名清潔隊員協助,載了滿滿1輛垃圾車才清理完畢。清潔隊在清理過程中,仍有不少民眾提著家中的垃圾要傾倒,不過遭清潔隊員拒絕並要求帶回,清潔隊強調,昨天是為了維護市容才加班清運垃圾,前後花了大約30分鐘,才將現場堆積如小山的垃圾處裡完畢。市公所表示,為防止民眾不在收集時間亂倒垃圾,形成髒亂點,除固定時間及路線清運垃圾外,市內還有5處垃圾收集定點,每天清晨6點半到8點半讓民眾丟垃圾,但因是由清潔隊派車及人員在現場收運,定點處設有監控設備,若未依規定棄置可依《廢清法》處罰1200到6000元。市長林世賢認為,這次颱風彰化未出現明顯風雨,可能有些市民已習慣在固定時段出門丟垃圾,就算有公告、也宣布停班課,民眾還是會因為習慣而出門丟垃圾;法律之外也要講人情,暫時不會開罰,也呼籲民眾注意相關公告訊息,避免造成市容髒亂與公所困擾。

彰化颱風假「暫停垃圾清運」 民眾仍亂丟堆成山…最重恐罰6000元
由於海葵颱風來襲,彰化政府宣布今(4日)停止上班上課,清潔隊也暫停垃圾清運。沒想到,仍有民眾把垃圾丟在垃圾收集定點,堆成了滿滿一座山,還飄出惡臭,清潔隊獲報後,立刻加班前往清理,花了30分鐘清出400多包。針對亂丟垃圾的民眾是否開罰?市長林世賢也做出回應了。彰化市清潔隊昨天在臉書及官網宣布,9月4日停班停課,請大家做好防颱準備,早上定點、線路停止清運1天、清潔隊隊部暫停開放1天,9月5日線路提早1個小時清運。不料,不少民眾依舊前往定點丟垃圾,位於三民路兒童公園前,卻發現沒有垃圾車來,便直接把垃圾留在原地,結果愈積愈多,變成了垃圾山。清潔隊派人員加班處理。(圖/彰化市清潔隊)清潔隊接獲民眾通報後,立刻調派6名人員前往現場,花了半小時才清運完畢,估計1噸的垃圾和廚餘。彰化市公所指出,清運垃圾除了固定時間和路線外,為方便市民,另有5處垃圾收集定點,每天早上6點半到8點半提供服務,但防止民眾亂倒垃圾,形成髒亂點,現場都有監視器,若未依規定棄置垃圾,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1200元到6000元。不過,有民眾反映沒看到停收垃圾的公告,如果被罰無法信服。市長林世賢認為,因為颱風天放假才會停收垃圾,確實有民眾不知情,法律不外乎人情,因此對兒童公園前丟垃圾的民眾不處罰,一切以清潔市容優先。

撐開共享大傘2/「三年前搭捷運遇上一場大雨」 25歲區塊鏈Web3新貴創辦raingo拿下北捷合作
台北捷運從8月28日起117站提供共享雨傘,民眾只要利用捷運站出口的「raingo」智慧傘樁,就能以1小時19元、24小時39元的收費租借。raingo創辦人蘇俊嘉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樣不僅能避免不斷買傘的金錢花費,也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浪費。」對於捷運合作廠商創辦人竟是白T牛仔褲大學生模樣,記者好奇問起創業過程,今年25歲的蘇俊嘉笑著與31歲的執行長、遠房親戚余季堯互看一下後,「就是因為我們一起出捷運時遇到一場大雨。」「我們索性不去原本要去的活動了,直接搭回家開始討論『共享雨傘』。」這兩位年輕人2020年3月一場大雨後開始構想「共享雨傘」計畫,8月成立「樂眾科技」,以「raingo」為品牌。「公司目前資本額大概5千萬,不過因為目前還沒開始營運,所以還是持續地燒錢。」蘇俊嘉說。根據CTWANT記者調查,大台北地區3家共享雨傘業者中,raingo的資本額最高、負責人年紀也最輕,但並非「富二代」創業,而是「區塊鏈」起家的「Web3新貴」。蘇俊嘉早在2017年讀台南一中時,以「使用區塊鏈開發可監督捐款的公開募捐平台」獲旺宏科學獎佳作,當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讀了半年就休學創業,成立「蘇度科技」(SuDo),憑著程式專業進行低風險套利交易,獲利驚人,績效打入全球25大加密幣交易所,去年將公司搬入台北101大樓,被視為台灣新創界的超級新星。對於區塊鏈事業,蘇俊嘉沒有多提,眼前只專注熬了3年才推出的新成品。他告訴記者,「從租借站、雨傘還有手機APP,全部都是raingo重新設計,找尋中國、美國還有法國及國內零件廠商然後在台灣組裝。」透過QR Code租借共享雨傘,在機器上也可清楚看見借、還傘位置,且機台僅7公分不影響市容空間。(圖/黃耀徵攝)蘇嘉俊提到,「租借站設計是比較困難的,我們找很多硬體相關的專業人士一起討論,包含機構的設計、外觀的工業等。」余季堯也補充,「加上後來遇到疫情,所以我們可能一個料件要多等兩、三週,在初期的設計跟驗證上造成很大的延誤。」最後終於設計出2款智慧機型,分別可以乘載26支、13支雨傘,以行動電源維持機台電量,傘上附有RFID(無線射頻辨識),在還傘時Iot(物聯網)設備可辨識借用者與租借訊息,掌握雨傘狀況,並由後台監控用電、各傘點租借狀況、雨傘數量,這是raingo最大優勢。「也因為不想影響市容,raingo的機台只有7公分,是全世界最薄的。」蘇俊嘉開心地說。除了機台設計,雨傘也花了不少工夫,採用16支玻璃纖維建構蓮花形傘骨,以求抗風性、輕量化,傘面使用210T超防潑水雨傘布,透過SGS檢測,防紫外線係數等級為A,據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檢驗,模擬陽光照射30分鐘,傘內外溫度相差近20度,兼具防曬、防潑水、速乾效果。對於雨傘和機台的細節設計,兩位年輕人非常講究。(圖/黃耀徵攝)蘇俊嘉接著說,「2022年看到北捷推動創新合作的計畫,所以我們投案,並在今年拿下合作。」目前在北捷117站設置共266個租借點,並提供LinePay、Apple Pay、信用卡等付款方式,且除了4,000支雨傘流通以外,還有儲備10,000支備用。談到未來願景?余季堯也說,「完成北捷計畫以後,未來希望可以朝機捷、火車站等發展,同時還有民營企業、商店去鋪設據點。」目前在北捷共設置266個租借點,並於8月28日正式啟用。(圖/raingo提供)

雲林山海戰1/「被鎮長耽誤的演員」披藍旗選立委 單挑綠營大姊頭蘇治芬
國民黨公佈下屆雲林縣山、海線立委提名人選,表面上看起來雖非「雲林張家」掛旗,然而據傳2名新人仍由前縣長張榮味向黨中央力薦,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民進黨則由現任立委老將迎戰。代表國民黨征戰雲林第一選區(海線)立委的丁學忠是現任虎尾鎮長,大華科技大學畢業,今年53歲,早年曾投身房地產業,後來擔任虎尾鎮代長達12年,並當選兩屆虎尾鎮長。丁學忠的父親丁耀林是早年台語片名導,他已故的母親則曾任雲林縣第七屆縣議員,他雖非張家嫡系,但與雲林張家友好。此外,丁是國民黨員,但兩次參選虎尾鎮長、皆以無黨籍身份選,亦獲國民黨支持,凸顯藍營雲林選情的因地制宜。國民黨雲林海線現任立委林文瑞,地方實力佳,外界原看好有能力拼連任,但因民進黨在立法院主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增訂排黑條款,林因2004年一起賄選案被判緩刑,成為藍營因修法落馬第一人。林確定不能選後,被點名接棒者一籮筐,最後丁卻以黑馬之姿勝出,不過地方咸認他出線其實有跡可尋。雲林向被視為台灣鄉土氣息最濃厚,但人口外流嚴重,在地鄉親不少是中高齡農民,丁文忠為人隨和不做作,很對在地胃口。近年他更展露「家學淵源」,屢為地方宣傳、粉墨登場,在網路上搞笑演出,替他爭取到不少年輕、中生代雲林遊子點讚。丁曾為推廣虎尾毛巾節、扮演「控八控控」,為防疫cosplay屈原、孫悟空,為了宣導保護虎尾布袋戲之鄉特有的「素還真雕像」園區還一度化身「草皮」,花費少卻讓網友印象深,暱稱他是「被鎮長耽誤的演員」,也有助於鎮公所爭取更多建設預算,讓虎尾市容改變。蘇治芬曾任雲林縣長、雲林縣立委,素有民進黨「雲林大姐大」之稱,地方實力很強。(圖/翻攝自蘇治芬臉書)地方人士表示,丁以立委選戰新人之姿,要挑戰實力超強但年齡已有七十歲的蘇治芬,丁雖在虎尾當地負評少,虎尾鎮又是雲林海線最大票倉,有利凝聚基本盤,但雲林靠海的麥寮、台西、四湖、口湖等海線選區,蘇治芬在縣長任內著力深,又知名度高,絕對是丁的最強勁對手。蘇治芬是雲林北港鎮人,雲林科大企管所碩士,今年70歲,曾任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選區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2005、2009年兩度擊敗國民黨候選人當選縣長,2016年,擊敗張榮味之子張鎔麒當選第九屆立法委員。2020年再度擊敗張榮味之女張家郡,當選第十屆立法委員,地方人士多以「張家死對頭」形容她剽悍的問政風格。但「打張家」戰術多年沿用有鈍化之嫌,而民進黨執政後,張派地方實力不若以往,反之,蘇治芬則相繼選上雲林縣長、立委,雲林是否變更好,地方認為蘇責任更大。另外,蘇治芬雲林縣長任內「六輕政策」、風災處理、農業博覽會預算爭議,阻止麥寮鄉鄉長許忠富參選縣長、海縣立委,再加上其意識型態鮮明,在地方上屢傳爭議。「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日前踢爆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一連串經費使用、補助計畫浮濫,與蘇治芬疑似安插前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進基金會人事案有關,批蘇曾攻擊藍營「肥貓」,但掌權後做法卻相似,蘇雖自清喊冤,但網友譁然。雲林張派是藍營內少數仍在地方擁有影響力的政治家族,操盤手就是前縣長張榮味,不少人認為雲林近10幾年的地方政治不是親藍的「張派」主導,就是被親綠的「蘇(治芬)派」控制。(圖/報系資料照)

港鐵月台女子上演「爆乳換衣秀」 本尊身分曝光吸引約1.4萬人點讚
日前一名女子在香港地鐵表演現場換衣秀,大秀爆乳,女子朋友拍攝影片曝光後,有人發現換衣女子身分竟然是台灣人,日常穿著就相當火辣,影片發布於IG後,香港人表示「香港歡迎妳們」。此女子為莉娜Lina,IG追蹤數達3.2萬人追蹤,平日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有在IG上分享她的整容、隆乳心得。日前前往香港旅遊,換衣影片地點為,香港地鐵的「黃大仙」月台,影片中莉娜先套上白色上衣,再將原本的背心脫下後,就開始進行拍攝,換衣過程中,影片中朋友提到「自媒體也有辛苦的地方,要一直換衣服拍照,但是你要多懶?這真的是有經驗才有辦法這麼順利欸」。影片放上IG後,拍攝朋友表示「我姐妹的社牛日常,我是不知道黃大仙怎麼想的」,莉娜無奈表示「不趕快幫我拍留我在那尷尬」、「我只是想換衣服拍照」,此次影片吸引了約1.4萬人點讚。不少香港民眾紛紛留言,「我是香港人,勸黃大仙不要多管閒事」、「住黃大仙的我表示,為什麼不早說」、「香港歡迎妳們」、「代表黃大仙的男性居民,衷心感謝妳」、「為什麼要這樣影響市容?你讓市容變美了」、「香港人表示支持」。部分網友則表示,「旁邊阿北看到眼珠都快掉出來了」、「去洗手間換不會更好嗎?」有知情人解答,因為沒有洗手間,最近的也要走很遠。

通學步道改善計畫 蔣萬安宣示:2027年280所高中職以下學校全完成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主持「台北市112學年度第1學期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針對學校周邊道路通學步道專案計畫,他表示,會先從24所學校開始著手,專案列管年底完成改善,計劃2025年完成154所全市國小通學步道專案,116年完成280所全市高中職以下學校。針對台北市政府今年5月成立的「台北市行人安全友善計畫專案」,蔣萬安表示,從去年底開始許多國內外媒體,將北市交通規劃形容成是行人地獄,因此在他上任後,即刻成立府級專案小組,跨局處推動行人安全友善計畫。蔣萬安強調,北市都市計畫發展得早,當時是以車子為主設計,3、40年前台北市當時的道路規劃都是希望以車行順暢、不塞車,駕駛使用道路體驗舒適為主,較缺乏以行人為核心思考,現在北市要從車本改到人本交通,以人為本。蔣萬安以國外主要城市的交通規劃為例,國外主要城市交通都是以行人為核心設計,除了縮窄車行道路、拓寬人行道路外,包括行穿線的動線規劃,過去斑馬線可能是在路口,現在透過斑馬線退縮,讓右轉車能夠轉正,駕駛有明確視野看到行人過斑馬線,都是基於行人安全的考量。此外,針對學校周邊道路通學步道專案計畫,蔣萬安也表示,會先從24所學校開始著手,專案列管年底完成改善,計劃2025年完成154所全市國小通學步道專案,2027年完成280所全市高中職以下學校。他說,除串聯行人動線外,重要路口或是學校周邊規劃以較明顯顏色劃設行穿線,使駕駛行經時,可特別注行人通過狀況,並結合環保局等單位,移除雜物、廢棄自行車及路樹修剪,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民眾安全之餘,也改善市容。蔣萬安指出,北市行人事故數據透過市府各單位所轄公益通路及多元媒體管道宣導「機車不騎人行道」與「路口應停讓行人」觀念,台北市6月份行人死傷數已下降。他也預期9月開學後行人事故恐會增加,希望學校透過調整交通安全課程,增加孩童與家中長輩互動之內容,增進高齡者交通安全知能。蔣萬安表示,學校是教育基礎的紮根,因此除了社會宣導外,學校教育更為重要,希望學校校長、老師們配合透過國小交通安全教育的教學與宣導,從學童交通安全教育做起,間接影響到家庭,乃至整體社會,藉由各方通力合作,一起打造台北行人友善的首善之都。

彰化招牌橫出險象生 縣府不忍了:近期將清理
杜蘇芮颱風雖遠離,但全台各地都傳出招牌掉落意外,不少民眾開始關注住家附近招牌狀況,就有民眾發現彰化市大埔路一面商家招牌,幾乎橫出半個路面,質疑相關單位沒在管;縣府建設處表示,最近會擬定相關計畫,針對影響交通、市容及公共安全的招牌進行清理,以免發生危險。彰化市延平里長、大埔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雯嘉表示,最近接獲民眾陳情,指大埔路上這塊招牌幾乎占據整個路面,如果有高一點的車輛經過,恐怕會撞到,嚴重影響用路人權益,加上又有颱風要來,若這麼大塊的招牌掉落,恐影響周邊商家安全。縣議員楊子賢也同樣接獲陳情,他表示,縣府若未及時處理,擔心其他商家有樣學樣,近日與陳雯嘉到該店家協調,要求業者改善。該連鎖店業者說,會將地方的意見轉達給總公司,研究改善辦法,避免影響附近民眾。建設處長劉玉平表示,廣告物許可辦法有規範廣告物形式、材料、規格、位置等,都需提前申請許可,不過廣告物太多,難以全面要求,且超過標準的廣告物還要申請雜項執照,若經查報為違章就可拆除。有民眾建議廣告招牌可統一規格,但劉玉平說,過去有商圈樹立統一廣告,以改善廣告招牌亂象等,但被批評缺乏創意,現在已不流行。劉玉平強調,由於最近正值颱風季節,縣府已擬定違規廣告物清理計畫,會開始針對重要交通要道有礙景觀市容、影響公共安全等違規廣告物主動處理,呼籲店家自行審視;至於彰化市大埔路這面廣告,建設處會立即派員了解,若違反相關規定與規範,就會依違章查報處理。

「亂丟垃圾」小心荷包失血!中市科技執法半年裁罰400件
智慧科技時代來臨,數位治理成為趨勢,台中市政府包括環保局、警察局及交通局紛紛推動各項科技執法措施,包括取締亂丟垃圾、違規交通行為及監測水質等,近來已展現不錯的成效;以環保局在高架橋下、分隔島設置的監視錄影設施為例,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已告發400多件違規,成效驚人。環保局指出,市府為維護市容觀瞻,嚴格取締亂丟垃圾,去年即針對台74線高架橋下方、全市各重要道路的分隔島架設100多支監視錄影設施,24小時取締亂丟垃圾、亂吐檳榔汁及隨地亂丟菸蒂,半年來裁罰金額達56萬5200元,並藉以分析出各路口的主要違規行為以亂丟菸蒂最多、達到8成。台中市警察局為強化行人用路安全,去年起也在全市21處易肇事、違規路口設置科技執法設備,針對闖紅燈、不停讓行人等行為採取24小時偵測,光是今年3月到6月就告發4萬1784件交通違規。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環保局近年積極引進各項設備,針對空汙、水汙染及噪音汙染等情況加強執法,對業者確實有很大的嚇阻力,且科技執法能協助稽查人員解決第一時間掌握汙染證據,同時降低執法困難,是環境維護稽查很大的輔助利器。「科技執法就是讓城市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陳宏益舉例,以民眾檢舉工廠排放黑煙或排放廢水來說,科技執法可在第一時間採樣,且5G應用讓影像資訊傳輸更便宜、具即時性,也讓民眾對檢舉成效更具信心與信任。

除了亂丟垃圾 北市8/15起這6行為也重罰3600元
台北市現規定,民眾棄置垃圾包、拋棄菸蒂、違規廣告物等,將被處以1200元以上罰鍰。環保局12日表示,8月15日起,棄置垃圾包最低罰鍰將提高到3600元,另有6類行為也從重處罰,像是拋棄煙蒂也開罰3600元。根據《廢棄物清理法》規定,棄置垃圾包、拋棄菸蒂、違規廣告物等污染行為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並依環保署訂定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由地方環保局依污染程度及危害程度裁量6000元以下罰鍰金額。環保局表示,為遏止違規行為,自8月15日起,針對違規棄置垃圾包行為採從重處罰,最低罰鍰由1200元提高到3600元,同時有6類環境污染行為也將從重處罰,包含拋棄菸蒂、於路旁屋外曝晒堆置有礙衛生整潔之物、違規廣告物、家畜在道路或其他公共場所便溺未清、亂吐檳榔汁渣及污染地面、水溝、牆壁其他土地定著物。環保局表示,北市推行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多年,一般廢棄物應以專用垃圾袋盛裝依規排出,但部分民眾為圖一時方便,將家中垃圾隨意棄置於城市角落,造成市容環境髒亂。為維護市容整潔,環保局每日派員清潔維護、稽查取締違規行為、以移動式攝影機輔助取締等方式,但仍有民眾違規污染環境。為提升執法強度,環保局表示,就違規棄置垃圾包案件,將自8月15日起罰鍰由1200元提高3600元。環保局表示,北市採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以北市14公升專用垃圾袋為例,每個袋子僅需5元,1張罰單裁罰金額為3600元,相當於可購買720個14公升專用垃圾袋,就算每天倒垃圾,也可以用720天,相較之下違規亂丟垃圾包,損失更大,該局呼籲民眾切勿圖一時方便,反而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環保局長上基隆Podcast談新政 推Line官方帳號檢舉亂丟垃圾
基隆市政府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市府發言人余治明今(9)日邀請環保局長馬仲豪,共同宣導10月份將提高亂丟垃圾3600元起跳的罰鍰,以及新增官方Line@檢舉機制等政策;馬仲豪表示,希望透過強力宣導新政策,讓民眾養成不再亂丟垃圾的行為,共同維持基隆街道衛生整潔,落實「乾淨家園」。馬仲豪表示,新市府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乾淨家園」政策,最重要目標就是要讓基隆街道維持整潔,今年3月市府將亂丟垃圾的「基本罰鍰」從1200元調高至2400元,將在10月1日提高至3600元起跳,希望改正少數民眾亂丟垃圾的習慣。他也說,同時將檢舉獎勵金調高至罰鍰實收75%,透過檢舉機制相互督促,提高罰鍰目的是希望減少不良行為,維持市容整潔。「提高罰鍰外,環保局也優化檢舉流程。」馬仲豪也指出,除了有實體收件方式,還有便民的環保局Line@官方帳號網路服務,民眾只要在line中搜尋(ID:@820hwhnv),就會有環保局小編進行服務,民眾依照提示填寫個人「基本資料」與「檢舉案件表格」就能完成線上檢舉。馬仲豪說,如果檢舉行為屬實,將可獲實收罰鍰金的75%,而10月1日上路的新制度最低罰鍰3600元起跳,搭配75%檢舉獎勵金,扣除20%所得稅後,檢舉民眾至少可得2160元獎勵金,而同一檢舉人同年度最高30萬元。余治明表示,國外整潔乾淨的街道,常常令國人旅遊時心生嚮往,而基隆市府團隊上任以來努力推行「乾淨家園」,就是要打造基隆成為宜居城市。他說,基隆市長謝國樑讓家園的概念融入城市治理,期望透過市民同理心與公德心,維持周遭生活環境,攜手讓基隆成為一個真正的乾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