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lulemon中國銷售逆勢增79% Q1收入20億美元超市場預期
Lululemon Athletica Inc於上周四(1日)公佈強勁的2023年第一季業績,收入同比增長24%至20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9.2億美元。公司還上調了2023財年的指引,預計全年淨收入將在94億至95億美元之間,每股收益在11.74美元至11.94美元之間。該公司業績的增長離不開中國市場,在取消疫情限制措施的推動下,中國的銷售額逆勢成長了79%。首席執行官麥克唐納(Calvin McDonald)也稱,在中國的銷售趨勢明顯加速。Lululemon股價上周五(2日)漲超11%。除了支柱般的瑜伽褲產品外,Lululemon正在尋找其他擴大營收增長的辦法。該公司的強勁業績也提振了包括 NIKE和Under Armour在內的其他運動服製造商的股價,在周五盤前交易分別上漲3%和1.3%。根據FactSet的數據,對於6月1日公佈的業績,華爾街分析師預計今年前三個月的銷售額將達到19.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20%。Lululemon也將2023年視爲強勁的一年。該公司早在3月就預計年收入將在94億至95億美元之間,明顯高於2022年全年營收81億美元。Wedbush分析師尼基(Tom Nikic)於4月對巴倫週刊表示,Lululemon對待廣告的方式總是與其他一些運動品牌截然不同。比如NIKE經常尋求名人贊助,Lululemon則更草根,更多依靠口碑來擴大品牌影響力。在高度數字化的時代,這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爲比起明星紅毯,年輕消費者往往在社交媒體上尋找時尚靈感。根據LTK在4月發佈的Z世代消費者研究,7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通過社交媒體網紅的推薦進行線上購物。麥克唐納於今年3月向投資者保證,Lululemon熱銷產品的持久力在過去一直是公司財務的強大後盾。Lululemon的股價也證明了這一點,它在過去五年中飆升了220%,其舒適別緻的產品可以無縫銜接從遠程工作到健身課程等各種場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lex Straton表示,Lululemon的基本面在獨立基礎上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與同行相比。財報結果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即該公司可能比同業更能承受宏觀利空。

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 將於6月中香港掛牌
亞洲天王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所到之處都是焦點,在香港站甚至加場。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一直盛傳有意到香港上市,據稱近日已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預計最快本周起招股,於今年6月中掛牌。巨星傳奇於2017年成立,創辦人包括周杰倫的母親葉惠美,她也是巨星傳奇的控股股東,間接持有約13.8%股權。周杰倫雖未直接持有「巨星傳奇」股權,但他為巨星傳奇代言的「魔胴防彈咖啡」去年銷售額高達1.2億港元。與周杰倫合作多年的作詞人方文山,是目前巨星傳奇首席文化官。該公司去年度營收3.44億元人民幣,淨利為6038.9萬元。巨星傳奇主要包括在微信等電商通路銷售健康及護膚產品,與周杰倫持有40%股權的藝人經紀公司杰威爾音樂簽署了長達10年的IP(知識產權)授權協議,故獲得發展與周杰倫及其IP有關項目的優先權。而巨星傳奇的IP創造及營運業務則主力為周杰倫策畫演唱會、與杰威爾音樂訂立IP授權協議、投資周杰倫IP相關產品等。該業務去年收入1.04億港元,年增62.7%。巨星傳奇表示,若能成功上市,集資額將會用作研發新產品、增加品牌曝光率及產品銷售、創建獨有的明星IP及相關IP內容、銷售及營銷等。大陸解封後,演唱會報復式開唱,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監測,一季度,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6.89萬場,年增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長110.99%;演唱會、音樂節售出票量超過110萬張,是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出類型。五一期間,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15.19億元,年增962.2%,較2019年同期增長18.4%。

年收180萬工程師輸給35萬行員!結婚2個月人妻跑了 他崩潰喊:你認真?
年收逾150萬元的工程師小明(化名)結婚2個多月後,竟透過行車紀錄器揭發妻子小華(化名)偷偷與年收30至50萬的銀行行員張男交往,小華甚至還傳裸照給對方。接著雙方離婚後,小華隨即與張男同居,讓小明氣得提出民事告訴,求償50萬元精神撫慰金。根據苗栗地方法院判決書指出,小明、小華於去年7月結婚,本該仍在新婚蜜月期的兩人,小明卻注意到小華的異常舉動,例如當他靠近小華時,她就會立刻關閉手機螢幕,或是經常在凌晨才回到家。由於小華出門會開小明的車,於是在去年10月底,當小華又一次在凌晨2點多才回到家時,小明決定調閱車上行車紀錄器,隔天一看竟發現一名機車騎士在小華停等紅車時,騎到車前向小華比出大大的愛心手勢,接著兩人兩車就來到一處汽車旅館外的停車場。事件曝光後,小華坦承與張男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已一段時間,有過多次接吻與舌吻,她也在張男的要求下傳過2次自拍裸照。此外,小明還在錄音對話中質問小華與張男的關係是否「serious」(認真的),小華則坦承對方其實知道她是人妻,但仍不介意,因為對方認定她遲早會跟小明離婚,然後就可以跟他再一起,而她也覺得這段感情是認真的。對此,被戴綠帽的小明在得知真相後深受打擊,還因此求助婚姻諮商、心理諮商,也尋求心理治療,最終仍因過於痛苦選擇與小華在去年底離婚。結果,小華在離婚13天後,張男就搬入小華家中開始同居生活。小明為此也提起損害賠償告訴,主張張男破壞婚姻幸福,求償50萬元精神撫慰金。張男雖辯稱不知道小華結婚,但當時小華交友軟體帳號個人檔案上清楚寫著「2個月的人妻」,證實張男說謊。苗栗地方法院法官審酌小明年收近183萬元,張男年薪35萬元,再對照雙方名下財產,審酌後認為張男應賠償15萬元精神撫慰金為適當。

談離婚瞎扯存款只有43萬 妻一查「他年收1300萬」…財產分配法官這樣判
中國大陸江蘇一名與丈夫談離婚的張姓女子,對李姓丈夫「我只有10萬(約新台幣43萬)存款」說法存疑,於是向法院聲請調查老公財產,未料竟查出對方年收入高達300萬(約新台幣1300萬),而法院也據此作出關鍵的財產分配判決。據《頭條新聞》報導,直到談離婚時都不清楚丈夫財務狀況的張女,向法院聲請調查後,發現聲稱只有人民幣10萬存款的老公,年收入高達300萬且有多筆領取高額現金紀錄。法院據此宣判張女可分得60%的夫妻共同財產分配,宜興法院執行局表示,夫妻任一方若於離婚訴訟中,有故意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及揮霍情形,可被處以少分配甚至不分配共同財產。部分地區更要求離婚夫妻須主動公布自己財產,以方便分割。判決曝光後,網友紛紛表示,「對老婆都不能坦誠相待,難怪離婚」、「防老婆的男人幾乎沒好下場」、「這男的藏得真是深阿」、「幸好離婚了,不然分不到6成」。還有女網友指出,老公1個月只給她3千,卻到酒店狂撒錢,讓她有些感同身受。

人夫外遇公司下屬出人命:是不是要拜拜? 正宮抓包下場慘了
呂姓女子發現林姓丈夫和公司下屬梁姓女子外遇,2人發生性行為,梁女不小心懷孕,傳訊息問,「拿掉了小孩是不是要去廟裡拜拜呢?」,而呂女抓包後,2人還一起去南橫玩,她向2人提告求償200萬元,法院判賠40萬元。判決書指出,呂女跟林夫在1999年結婚,而丈夫和梁女因為在同公司工作,在2020年起發展不正常的男女交往關係,不僅發生性行為,梁女懷孕墮胎,而她發現2人外遇後,他們還是繼續往來,在去年一起參加南橫4日旅遊,而呂女內心深受煎熬,向2人提告求償200萬。林男跟梁女都沒出庭答辯,但梁女她曾辯稱,她確實有跟林男發生性行為,但是呂女都知情,應有默許其2人交往,而她曾跟林男去南橫玩,他媽媽也有同行,呂女曾說如果她答應斷絕關係就會撤案,而她也確實提出分手,不過因為現在跟林男在同間公司上班,如果撤回訴訟,她就會直接離開。桃園地院法官檢視證據,看到呂女提供2人的LINE對話截圖內容,梁女傳訊息說,「拿掉了小孩是不是要去廟裡拜拜呢?今天我兒子不小心把筆心弄到眼睛」、「我總覺得怪怪的」等;林男回說,這幾天再去廟裡拜拜。從下文句,可以看出梁女不是開玩笑,而呂女的部分主張是事實。法官說,梁女說呂女默認2人交往這方面,也沒提出舉證,而林男現任某公司負責人,年收入約250萬,梁女高中畢業,月收入約3萬5千元,現已離婚和孩子同住,判2人須賠償呂女40萬元。

爆乳網紅開特斯拉去加油被嘲諷 「我年收入1900萬」酸民秒閉嘴
英國一名身材姣好的女駕駛把特斯拉開到加油站,引發其他駕駛人關注,這名女車主下車「打算幫車子加油」,卻遍尋不著油箱蓋,整個過程被行車紀錄器拍下,影片曝開後,引發不少網友嘲笑,對此,女車主則是大方回應,透露自己年收入超過50萬英鎊,約新台幣1898萬元,根本不在乎嘲諷。丹妮爾是一名情色網美,經常在網路上分享大尺度圖文,賺進不少錢。(圖/翻攝自danielletillywright IG)從行車紀錄器的影像可見,這名女車主下車後卻怎麼也找不到油箱位置,許久她才想起來特斯拉根本只有充電孔。影片曝光後立刻吸引了數千萬人觀看,不少人還留言嘲笑她。根據《每日星報》、《太陽報》等外媒報導,該名女車主丹妮爾(DanielleWright)事後也做出回應,她表示這輛車才剛買不久,確實還沒有搞清楚特斯拉是不用加油的。不過她認為這點錯誤不算什麼,畢竟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說過,習慣很難改掉。原來,丹妮爾是一名情色網美,經常在網路上分享大尺度圖文,賺進不少錢,對於這些嘲諷的言論她透露早已習慣,「大家常說我的胸部、嘴巴是假的,他們說他們的,但這是很尷尬的錯誤」。丹妮爾反擊網友冷嘲熱諷的方式,就是直球對決,「酸民在嘲笑別人前應該先看看自己」,她自曝月收入就有6萬英鎊,約新台幣229萬元,年收入超過50萬英鎊,這輛車也是靠自己賺的錢買的。她認為沒有必要回應仇恨「只關注所有喜歡我的粉絲,當你努力工作並取得成就時,人們會非常嫉妒」,最後她希望外界在評判他人之前,應該先看看自己。爆乳網紅日前開特斯拉到加油站,找油箱試圖加油,過程遭人拍下PO網引起討論。(圖/翻攝自推特)

超難申請租房貸款 AV男優清水健嘆:地位不如無業遊民
有「千人斬」之稱的日本知名AV男優清水健,拍超過千部作品,在AV界佔有一席之地,而清水健近日竟然自曝,其實AV演員的地位還不如無業遊民,因為很難申請租房貸款。清水健在推特發文說,AV演員真的很難申請租房貸款,大部分女優都不用真名貸款,而他現在在找尋待租的房子,之前聽房產仲介說,無業遊民還比較容易申請貸款,無業遊民的地位大於AV演員。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屁啦」、「如果是有支持你的人,可以便宜租給你」、「森林原人也講過同樣的話」、「既然結婚,為什麼不和老婆一起住呢」、「為什麼不自己買房」、「我真的很不喜歡職業岐視」。據了解,清水健和前妻作家伊藤春香在去年離婚分居。一名網友發文爆料,大約10年前,他在貸款部門打工,而他看到清水健的租房貸款申請,他的年收入跟信用積分都沒問題,但因為AV男優的工作收入不穩定,所以公司很難讓申請通過。對此,清水健搞笑回應,「你洩露我的訊息,你是誰?」清水健坦承,雖然他是AV男優,但他在填職業欄時,不想寫「演員」、「自由職業者」藉此說謊,所以到了現在,他都填「AV男優」,如果他不寫也沒人會寫了,另外因為職業關係,他沒有因此節稅,反而要多繳錢,而現在他提高了信用評分,努力和銀行建立良好關係。

32歲女相親開4條件被罵到哭:買妳回家有什麼用? 網反酸:都是劇本
大陸一名今年32歲的女網紅「雅典娜」,近日曝光了一段,她在杭州拿出相親海報,板子上除了有自我介紹,她還開出了4個條件要尋找另一半,結果引來一名男子跳出來對她破口大罵,「現在大齡剩女這麼多,都是被妳這種人帶壞的」、「91年(1991年)的,她今年都多大了,她還有幾年青春啊?妳買她回家有甚麼用呢?」,讓雅典娜當場被罵哭,有網友認為這位男子不該說話這麼過分,但有更多網友覺得,「這倆人在這相互炒作呢,都是劇本」。網紅雅典娜本身在大陸版的抖音擁有36.7萬粉絲,平時她在影片中,從不忌諱曝光自己的年紀,有時自己也會開「大齡剩女」的玩笑。但她日前到杭州相親公園時,手上拿著「真誠找對象」的海報,海報上除了詳列公開自己有碩士學歷、身高158公分、體重45公斤,在杭州有房子,職業是廣告公司策畫,年收入15萬元人民幣左右(約66.5萬元新台幣)等之外,還開出了自己的擇偶條件。根據雅典娜開出5個擇偶條件,包括第一,本科以上學歷;第二,上海或浙江有房子;第三,身高175公分以上;第四,願意支付5萬元人民幣(約22.16萬元新台幣)的彩禮,不議價。結果當場有一名戴著眼鏡的白衣男看到後,直接狠嗆雅典娜,「妳32了,妳自己找的什麼條件妳不知道嗎?有妳這個條件的人家為什麼選擇妳呢」,雅典娜則不甘示弱的反擊,「你選不選跟我沒有關係啊?」,白衣男子又回嘴:「我想說你們這些女孩子為什麼就不能清醒一點呢?自己什麼條件自己不知道嗎?妳這樣容易帶壞社會風氣,妳知道吧?現在大齡剩女這麼多,都是被妳這種人帶壞的」。看到這名白衣男當眾對想徵婚的雅典娜嗆聲,不少圍觀的民眾出面緩頰,要白衣男少說兩句。但白衣男顯然罵上了癮,繼續嗆雅典娜,「91年(1991年)的,她今年都多大了,她還有幾年青春啊?妳買她回家有什麼用呢?」白衣男充滿對女性物化、歧視的話語一出,讓雅典娜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默默退到後方自己擦眼淚。事後,雅典娜發出影片有感而發地提到,「可以不愛,請別傷害。每一個大齡剩女都值得愛情」,「無論我怎麼解釋,每一個人都在攻擊我的年紀,難道女孩子年齡大有錯嗎?年齡大就不能提任何條件了嗎?每個人都有追求愛與被愛的權利,尊重別人的選擇很難嗎?你們也會老的啊」。網友看完影片後,有人對白衣男直批,「這男的說的話裡有一句『買她回家』嚴重貶低女性」、「我沒覺得她要求過高啊,人家自己碩士,有房,找個本科有房的,沒什麼問題吧」。但也有人說「這一看就是炒作視頻。你們還在這爭論,我真的想笑」、「炒作太明顯了吧」、「別當真,劇本而已」。

母子相對論2/永遠記得和母親對話場景 八個字讓林世德為磊山拚命
「三年前那時放眼望去,我最適合接下磊山保經業務總經理!不是因為我是董事長兒子。」41歲林世德跟CTWANT記者說,「我不是接班,是接棒!」他念政大保險相關學系就決定加入保險業,21歲從業務員做起,一路走來逾20年資歷,但他一開始的首選,並不是母親李佳蓉任職的保險公司。「因為不想被人貼上『保險天后』李佳蓉的兒子的標籤,所以我一開始想到完全不一樣的公司、完全不一樣的環境,打自己的天下。」林世德說。但從小跟著母親在保險業務團隊長大的他,耳濡目染地知道哪一種工作環境文化適合自己,最終林世德順從心底聲音,加入了李佳蓉在英國保誠人壽佳山通訊處,從最基本的業務工作開始做起。雖然加入母親的業務團隊,林世德並沒有得到旁人想像中來自母親的幫助,而是跟一般的新人一樣,每天從早跑到晚,曾經經歷收入不足只能吃泡麵,也在學習到的陌生開發技巧後,增加客源四處到拜訪送保單,二年後年薪就突破百萬元,26歲時已有200萬元年收入。「這是我靠自己攢的成績,那時候感覺年輕無敵,開始變得有些自負,但後來也遇到不少的挫折,慢慢地體會到人外有人的境界,知道很多事不能只靠自己必須要有團隊,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長久走得遠。」這樣的想法,在磊山保經創建後,更加明顯。2010年李佳蓉創辦磊山,當時只有台北市一個營業據點,團隊不到百人,如今磊山保經內外勤已突破2千人,營業據點包含北中南甚至跨及金門48個業務單位,代理超過28家產壽險公司商品,並致力於社會公益的執行與落實,獲得過內外超過百項大獎的殊榮,成為保經業的模範生。林世德(左)、許弘偉各自負責磊山保經業務團隊與永續發展訓練,是業界公認合作無間夥伴(圖/翻攝自磊山臉書)能有這樣的好成績,林世德認為來自團隊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像我從基本的業務工作一路到管理團隊,我熟悉業務端的需求與想法,而比我長三歲、第一份工作就在磊山的總經理許弘偉,則有豐富的文化素養與軟實力。」「我們兩人就各自分工。我擔起業務總經理的責任,負責『把事做對』負責支援業務團隊,創造業績,而他負責『把事想對』,主責磊山的永續發展部門及引領方向,從文化端向下扎根。」林世德說。不論是生硬的業績數字,或是軟實力文化的扎根,皆非簡單的事,整日忙於工作、壓力一定爆表,林世德也有一套自我的抒壓管道。「我喜歡烹飪,也很喜歡組裝樂高,因為我的工作常要面對不同的變數,這二個興趣能讓我放鬆」,「烹飪與樂高,都是建構一個邏輯,必須思考食材的配置或是積木順序,照自己方式打造出一個成果」林世德分享,當愈忙時候愈會煮飯,或邊開會邊把玩樂高,反而讓他靜下心來,找到秩序、摸索出事情或問題的解決方向。林世德喜歡組裝樂高,讓他工作思考有聚焦力,也是他與兒子親子玩耍時光。(圖/趙世勳攝)林世德就分享自己的烹飪的模樣,頭戴棒球帽、一身休閒服,在純白流理台準備歐姆蛋、牛排、烤雞等料理,雞蛋、肉片、檸檬、橄欖油、鹽等一一排列,照自己的心意將食材烹飪成美味的料理。「不過我自首,現在工作太忙了,只有假日當一頓主廚。」「Ted(林世德英文名)在磊山甚麼職務都做過了,他非常知道業務同仁在想什麼,可以設身處地從不同立場角度看事情,給方向,解決問題。」加入磊山保經多年的資深員工告訴CTWANT記者。林世德提到他全心投入磊山保經有二個轉捩點,「一個是創辦磊山初期,有二個支柱被挖走還揚言要帶走50人(全部近百人),這讓我警覺到原來從成立、發展到滅亡都是那麼簡單的,開始很認真投入在磊山,公司需要我,母親需要我。」第二個是和母親到墨爾本出差,「我永遠記得那個房間場景,我坐在地板上,母親坐在床上,我問說『如果妳死掉,你會希望磊山被帶到甚麼地方才是妳所期待的?』」「讓夥伴安身立命,讓磊山永續經營,是我一輩子期望的」李佳蓉回答。「那時聽了母親說的『安身立命,永續經營』這八個字,真正到這個時間,造就磊山更成為我的使命感;以後我的兒子會不會喜歡保險也都沒有關係,會有磊山人接棒下去的。」林世德說。

使用者付費!Google要花3年30億 投資買《紐時》新聞
據《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Google(谷歌)和《紐約時報》簽訂一項廣泛協議,Google未來3年內將向《紐時》投資約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紐時》新聞內容則可出現在Alphabet Inc旗下Google的部分平台。《紐時》在今年2月宣布擴展與Google的協議,其中包括內容分發、訂閱,以及使用Google的工具進行營銷和廣告產品試驗。《紐時》並未公布相關交易的財務細節,Google發言人則表示,他們不會分享與合作夥伴的商業協議細節。《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紐時》將在3年內從Google獲得約1億美元。這項交易包括讓《紐時》加入深度新聞付費平台「Google News Showcase」,該平台付費給新聞業者,讓其新聞內容出現在Google News和Google其他平台。相關產品尚未在美國推出,但在德國、巴西和澳洲等其他國家都已推出。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媒體分析,《紐時》2022年去年收入為23.1億美元,67%收入來自訂閱,廣告收益占5.23億美元,約22.6%。在《紐時》準備應對廣告市場放緩之際,這筆交易為它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去年告訴《紐時》,不會續簽合約。《華爾街日報》當時報導,Meta向《紐時》支付的年費略高於2000萬美元。現在紐時與Google的這筆交易,彌補《紐時》去年的收入損失。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所屬的道瓊公司,其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在2021年初曾與Google就「Google News Showcase」和其他內容達成協議。新聞集團當時聲稱,該協議及其他合作關係將產生逾1億美元的年收入。

男友拿不出「80萬頭期款」 妹子1原因想分手:被騙2年
情侶之間,誠實是很重要的。一名30歲女子表示,和男友交往2年論及婚嫁,2人最近看了預售屋,簽約金是160萬,平均1個人80萬,沒想到男友卻拿不出錢,赫然發現對方從一開始就騙她,讓她心寒想分手。原PO在《Dcard》論壇透露,男友大她4歲,她在交往前就把要求說得很清楚,那就是想買一間房子,所以很努力存錢,並協議和另一半分攤。以1200萬的房子為例,頭期款大約300萬,再和男友平均,當時便放話:「如果你連150萬的頭期都沒有的話,就不要浪費大家時間」,而男友也說有這筆錢,她才答應在一起。原PO指出,經過2年的磨合,已經進展到談婚事的階段,最近2人看上一間預售屋,簽約金160萬左右,1個人就是80萬,「之後每期的費用加起來,頭期差不多就是350萬左右」,房子3年後才會蓋好,因此還有時間賺錢,怎料男友面有難色,一問發現連80萬都拿不出來。原PO希望和男友一起負擔買房的費用。(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男友解釋,錢都卡在股市和基金裡面,現在都是賠錢狀態,手頭沒有這麼多現金。原PO好奇,如果不管損益賣掉,可以拿到多少?結果男友越說越小聲,告知投資了80萬,目前只剩60萬,她一聽瞬間心涼一半,因為打從一開始,男友就沒有150萬。原PO認為,男友年收入80萬,不需付孝親費,也沒有負債,平常很少有大筆花費,1年應該可以存20~30萬,2年後應該也有150萬,誰知道一切都是謊言,不禁感嘆浪費2年時間在對方身上,猶豫是否該提分手。貼文曝光後,網友一面倒建議:「越早分越不浪費時間,他如果挽回也別心軟,別再相信他」、「分吧,妳說很清楚了,是他一開始就騙妳」、「分啊,騙子留著過年嗎」、「當然分手,他甚至沒有80耶?那他跟妳一起看房,是要妳負擔全額嗎?」

日本公司恐怖4求職…妹子被要求「在室」 面試官劈頭問:想懷孕嗎?
面試是找工作的必備過程,每個人的經驗也不盡相同。日本有一名婦人,回想過去面試時,被要求不能化妝,而且必須是「在室的」,每個月還要住在總統別墅,才發現背後的恐怖真相。據《キャリコネニュース》報導,這名居住在神奈川縣的40多歲女子,從事網路遊戲的臨時雇員工作,年收入400萬日元(約91萬新台幣),回想過去剛回想過去剛畢業時,處於就業的冰河期,所以即使她履歷投了100家公司,也依然,也依然沒有下文。女子對某次的面試經驗印象深刻,當時被告知不能化妝、必須是處女、每個月住總統別墅,讓她不敢置信,才發現公司是幫老闆招募「小三」,一時不知所措。面試官表示,如果她立刻答應,現任的員工就會被開除,但她無法接受這些條件,於是拒絕對方,「我當然沒去」。許多日本女子面試時遭到騷擾。(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不只如此,還有許多女性也有類似的被騷擾遭遇,一名來自福岡縣的30多歲女子,在打工面試時被問到是否有孩子,當她回應沒有時,對方表示:「喔!很遺憾」;還有一名20多歲女子被問及約會過的人的數量,甚至涉及性經驗;另外,有一名來自東京的50歲女子,曾在電話中和派遣公司的負責人談話,對方打完招呼後,第一句話竟是:「妳打算結婚嗎?妳想懷孕嗎?」種種離奇的面試經歷讓人目瞪口呆。◎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罰單殺很大2/猛開罰單搶錢救交通 監委、立委痛批心態不對惹民怨
台灣駕駛人收罰單的數量是世界第一,平均每人每年可收到1.5張罰單。國民黨高雄市議會黨團今年2月間為港都民眾請命,質詢高雄市政府搶錢,認為市府設定罰單收入15億元,不但過高還會超收,如同把市民當成提款機,市府交通局則回應「其他5都也一樣!」不過各地方政府這樣的心態連監委也看不下去,因為取締交通違規的目的是為了交通安全,保護駕駛人和行路人,不該是為了籌措政府財源,既然開罰單已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引發的民怨可想而知。2003年間曾連續發生貨車、計程車司機因不滿罰單太多,載著汽油衝撞官署的悲慘事件,凸顯取締交通違規過於嚴苛的問題,不過20年後的今天,地方政府仍將交通罰單當成重要收入來源,中央政府也把罰單列為國庫重要財源之一,但在警方強力執法下,我們的車禍死亡人數是否持續下降,交通狀況有無真的改善,實在不無疑問。一般認為,交通罰單引起民怨,除了金額以外,最多的就是取締的方式和心態,有些縣市政府眼見交通違規罰款是一塊大餅,到處取締違規停車還不夠,路見不平的「檢舉達人」也協助大肆檢舉。政府還會在各重要路段普設攝影機,抓超速違規;為了爭取績效,有些執勤員警甚至躲在暗處,一見有車紅燈右轉則冒出來逮個正著。民代曾披露台北市民權大橋上常有員警躲在橋後偷拍,5年來拍照取締高達2萬5822件,平均1年近6000張。(圖/李宗明攝)前監察委員黃煌雄曾指出,台北市重慶北路交流道下有個年收入超過1億元的超速照相桿,經他實地考察後,發現是設在剛下高速公路交流道的地方,駕駛人極易超速,因此要求挪移位置。黃煌雄表示,如測速照相設置不當,讓駕駛人容易觸法吃罰單,讓人懷疑「政府根本是以財政收入為目的,而不是以教育民眾為目的」。黃煌雄也認為,少數員警交通執法品質不良,交通部對道路交通工程改善及相關管制措施未臻完善,造成民眾質疑政府取締交通違規執法的適當性及合理性,由於相關機關的作法都有疏失,容易引發民怨,因此黃煌雄等監委在2009年提案糾正內政部及交通部。吳姓小貨車駕駛疑因罰單和情緒等因素想不開,2003年5月間開車衝撞交通部,引發社會震撼。(圖/報系資料照)不要以為警方猛開罰單、交通違規事件及傷亡人數就會下降,根據立委邱顯智的統計,交通違規的舉發件數從2008年的1039.6萬件,成長到2020年的1464萬件,死亡人數雖有下降,後來又連續成長,尤其受傷人數也從22.6萬人,暴增至48.2萬人,漲幅暴增113%,罰單和受傷人數成正比增加,「這是不合理的!」邱顯智指出,台灣一年進帳超過200億的交通罰鍰,大多用來強化執法設備,而非「改善交通」和「防止事故」,方向根本錯誤。邱顯智主張參考日本做法,政府應依照事故發生件數、人口密度等條件,來決定罰鍰收入的分配,把這些錢用在交通號誌、道路標誌、天橋、護欄、道路反射鏡等的改善,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讓交通事故死傷連年下降,達到維護交通安全的目的。

外送員曬稅單自揭「年收入」驚呆同業 上班族也好羨慕
5月是台灣一年一度所得稅的報稅季,許多人這個月都因為多了一筆大宗的所得稅要繳納給政府,紛紛心疼荷包大失血。而最近就有一名每天跑外送的外送員,上網分享自己透過網路報稅,發現今年要繳的稅金將近2萬元。有同業就觀察到,這名要繳5位數所得稅的外送員,所得總額高達76萬多元,等於平均每月跑外送的月收入,有6萬3千元,其優渥的跑外送收入,連不少上班族都覺得羨慕。一名外送員在臉書社團「UberEats分享交流區」分享自己今年要繳的所得稅單,這名網友指稱,公司幫他報了許多稅。而從他所分享的網頁畫面可見,外送員的年所得總額為76萬5,932元,扣掉免稅額後,這名外送員應自行繳稅給政府的稅金為1萬7,096元。發文曝光後,針對這名外送員要繳的稅,開始有外送同行跳出來試算,發現如果做外送要做到年收有76萬5932元,算下來等於每個月平均要賺至少6萬3,這樣一天等於要跑10至12小時,且幾乎全年無休,才有機會達到這種收入。因此看到有外送員能做到這樣的繳稅金額,讓不少同行及上班族都感到十分佩服,「請收下我的膝蓋…竟然可以賺這麼多」、「大哥您真的太厲害了,我一個月只能跑3萬多就好累了」、「我一個上班族都沒賺這麼多,所以現在要辭職跑Uber嗎」。不過原PO也提到,一個月跑外送賺到6萬3千元,還不是他的最高紀錄,且他除了在原本平台以外,還有在其他平台兼職,他每周也都會有規定自己要跑足的單數,才能達到這樣的收入。原PO還表示,若是認真一點,每個月要靠外送跑到8萬收入,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綜所稅申報今開跑!單身族42.3萬免繳 減稅新制、注意事項一文了解
今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自5月1日起至31日止,財政部提醒,今年課稅標準有5大更動,包含免稅額調高至9.2萬元、單身族群年收入低於42.3萬以下免繳稅等,不論是否須繳稅或退稅,均要依法申報。另外,臨櫃報稅服務則在5月1、25、26、29、30、31日取消午休時間,協助民眾處理報稅事宜。2022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今(1日)開跑,國稅局臨櫃收件5月1、25、26、29、30、31日等6天中午不休息,臨櫃申報5月31日延長收件營業至晚上7點。今年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自5月1日起至31日止。(圖/擷取自Facebook/中華民國財政部)財政部表示,今年課稅標準有5大更動,第一、免稅額:從8.8萬元調高至9.2萬元(本人或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滿70歲為13.8萬元);第二、標準扣除額:單身者從12萬元調高至12.4萬元,與配偶合併申報者從24萬元調高至24.8萬元;第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7萬元;第四、每人基本生活費:從19.2萬元調高至19.6萬元;第五、課稅級距:適用稅率5%的所得淨額從54萬元以下放寬至56萬元等整體上調。另外,財政部建議,民眾可多利用網路申報,包括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行動自然人憑證、已註冊健保卡(含醫事人員憑證)搭配密碼+讀卡機、自然人憑證搭配密碼+讀卡機、電子憑證等6種方式驗證身分,若是欲前往國稅局辦理,可以先電話或網路預約(https://taxreserve.ntbna.gov.tw/),減少臨櫃等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