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布自明天(29日)起,無中風險地區且近一周內無社會面疫情的街鎮,有序放開餐飲內用。「終於等到恢復內用,真是開心到想哭!」上海的港資餐廳經理Jeff表示,上海解封後未現報復式消費,該餐廳營業額僅有平日的十分之一,期望內用恢復後,提升民眾逛街消費意欲。星島日報報導,上海解封至今近一個月,但大部分餐廳此前只能提供外賣服務。「我們6月份的生意真的很差,連平日的十分之一都沒有,(營業額)連水電費都不夠付,真是很慘。」Jeff感嘆道。Jeff介紹,他經營的餐廳位於上海的高端商業區靜安區,類似於香港的中環。餐廳附近高端辦公大樓的員工可以在家工作,外賣需求因而變少,「整個靜安區的外賣生意都很差」。根據要求,餐飲內用實行限流管理,大中型餐廳(經營面積150平方米以上)按七成比例設置餐位,小型餐飲餐廳(經營面積150平方米以下)按五成比例控制就餐人數,顧客應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Jeff所在的餐廳昨天開始忙備貨、檢查食品安全、防疫等各方面,準備迎接內用。毗鄰餐廳的奢侈品店、服裝、家居店等,都依餐飲客人「引流」。上海一家服裝店主宋絢表示:「我們的存在讓在隔壁餐廳等位的顧客不那麼無聊,有地方可逛,兩家店就像是相依相生。」Jeff估計內用恢復之後,餐飲會帶旺商場內其他行業消費,但需要一些時間。
萬芳醫院婦產科張宇琪醫師近日收治一名27歲的女患者,當她到診時因腫塊過大導致寸步難行,經檢查發現,患者小陰唇內側長了一顆有如龍眼般大小的腫塊,判定是長了巴氏腺囊腫,透過了解,女患者因為「這個習慣」才會造成她這麼不適。張宇琪說,上述個案在門診抽取囊腫內的膿之後送去化驗,發現含有大腸桿菌,經問診後得知,個案有使用免治馬桶的習慣,水柱由後往前沖洗,將肛門的細菌順勢沖到陰部,當陰部出現小傷口或毛囊發炎時,細菌就容易趁虛而入形成囊腫,若是氣溫日漸悶熱再穿搭不透氣衣物、私密處清潔不當,就會成了孳生細菌的溫床。張宇琪表示,巴氏腺是陰道口兩側大陰唇中的小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陰道內所需的潤滑分泌物,當腺體阻塞分泌的液體無法流出時,讓原本的腺體堆積腫脹,或是受到細菌感染就會形成巴氏腺囊腫,一般形成原因有3種,包括分泌黏液過多造成堵塞、遭受撞擊外傷形成血腫或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也常見病菌如大腸桿菌、披衣菌等等。大部分的巴氏腺囊腫可透過抽吸分泌物與服藥緩解,但若是反覆感染或腫塊體積過大時,就會採用人工造袋術將囊腫切開引流,在腺體靠內側處進行造口術打造新的管線,有效防止巴氏腺再度發炎腫脹的方式。她也提醒,病人有時會誤把巴氏腺囊腫當成痘痘,又因為長的位置令人難為情,因此耽誤就診往往讓囊腫影響生活時才來就醫,張宇琪建議,保持良好的清潔習慣是防止細菌侵襲巴氏腺的要點,而當陰部出現腫塊伴隨疼痛、坐立不安時,應盡早至門診治療。
台中一名產婦在第17周產檢時,發現寶寶的臍尿管出現囊腫;出生後第6天,因寶寶臍尿管囊腫破裂,尿液也從臍帶噴出;光田醫院外科主任蘇劍秋表示,院方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女嬰幸好術後一切正常,7日內即出院休養,目前健康成長中。光田醫院外科主任蘇劍秋表示,院方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女嬰幸好術後一切正常。(圖/光田醫院提供)蘇劍秋表示,新生兒肚臍會噴出尿液,大多跟臍尿管未退化有關,若新生兒有臍尿管閉合不完全或是臍尿管囊腫等問題,就可能造成反覆感染而出現肚臍膿瘍、或肚臍周邊出現蜂窩組織炎、肉芽腫、腹壁膿瘍等等症狀,甚至也有患者因此產生臍尿管腫瘤,新手媽媽不可不注意。蘇劍秋說,臍尿管是從膀胱連到肚臍的管腔,一般來說,在胎兒成長到14周時就會退化閉合,萬一在胎兒時期沒有閉合完全,就會造成許多後遺症。每10萬名新生兒,約有1到2.5位胎兒出現臍尿管未退化或異常的情況,多數在新生兒或幼兒時期就能發現並給予治療。蘇劍秋指出,臨床上也見過20、30歲大人突然莫名腹痛,經追查才發現自己臍尿管未完全閉合,等於一直以來都為尿液留下一條「後路」,當某天腹腔壓力突然升高時,尿液就有可能透過這個路徑排出,造成發炎感染等問題!這名女嬰的母親在懷孕時產檢時,即發現胎兒臍尿管出現囊腫。蘇劍秋表示,若一歲以下的新生兒臍尿管有異常,但未造成腫塊或發炎等併發症,可先持續觀察或以導尿管引流等保守治療方式來處理,待寶寶滿周歲後再進行臍尿管切除的手術;該名寶寶出生後,便與小兒科持續追踪寶寶的狀況,但後來女嬰臍尿管囊腫破裂發炎,所以出生後第7天才會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
年近70歲的蔡姓男子,因不捨中風的妻子臥病在床30年,於前年在病房中將對方悶殺而被依殺人罪起訴。雖然蔡男當庭認罪,但其長子在最後辯論時證稱「爸媽是我在現實社會看過最恩愛的夫妻」,強調爸爸始終微笑照顧著母親且無微不至,同時遞交陳情書表示父親不是殺人犯,求法官輕判。蔡男2020年9月5日晚間在醫院照顧中風30年的妻子時,因妻子癲癇發作、抽筋哀號而亂了方寸,接著摀住對方口鼻數分鐘,「回神後」以為妻子斷氣,向護理站淚訴「我太太解脫了」。蔡妻搶救後因缺氧引起多重器官衰竭,於事發5天後去世,檢方也依殺人罪嫌將蔡男起訴,而蔡男案後都始終認罪。不過,蔡男長子出席台北地院時證稱,母親剛中風時很努力復健,擔任大夜班保全的爸爸,白天也一定會陪媽媽做物理治療,還總是笑著哄她「滑啊滑,滑到八斗子了、滑到陽明山了」,鼓勵媽媽不要放棄復健。但母親第7次開刀後病情惡化,腦部安裝引流管,只能全天臥床,而爸爸也因為找不到像他一樣細心的看護,開始「2小時拍身、3小時換尿布、4小時餵食」的照護生活。蔡子強調,母親生前「從未長過褥瘡」,表示任何有類似病人的家屬,「都知道不長褥瘡有多難」,而這全賴父親的自學與悉心照顧,起初爸爸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都是揹著媽媽上下樓,後來知道可以申請爬梯機,還很高興的說又可以帶媽媽去公園、動物園了。蔡子指出,「這是我在現實社會看過最恩愛的夫妻」,爸爸甚至為了不讓自己和弟弟不敢結婚生子,即使自己會與爸爸輪班照顧媽媽,父親仍盡可能的扛起一切照護。蔡子表示,悲劇發生後自己與弟弟非常自責,對他們來說,爸爸不是殺人犯,而是「一個被逼得沒有辦法的爸爸」,是被壓力長期折磨的父親,並透露有天他上班時,從連線鏡頭看到父親呆坐客廳、兩眼無神與滿頭白髮,才意識到爸爸已經70歲,後來又在家看到藥袋,才得知父親曾去急診、甚至要吃安眠藥才能睡幾個小時。但蔡子強調,母親雖已簽放棄急救同意書,但爸爸從未放棄媽媽,或有意圖輕生的表現,有一晚還聽到爸爸在隔壁房間替媽媽按摩時說:「以後我們一起走,就不用拖累他們。」讓他當場裹被痛哭,卻不敢哭出聲讓爸媽聽到。蔡子綜上表示,爸爸是是真心希望母親解脫,希望法官輕判。蔡子陳述時多次強忍哽咽中斷表述,而被告席上的蔡男也已痛哭流涕,但仍強調「錯在我,請法官依法判斷」。全案將於本月28日宣判。
面對全球鋼鐵市場競爭及未來碳中和的趨勢及挑戰,為提升企業競爭力,中鋼公司近年來積極投入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工作,包括2016年成立智能產銷委員會、2017年建立AI研究團隊並專責AI技術研發,另於2018年啟用無人天車至今,已完成超過 40萬顆鋼捲自動吊運。此外,中鋼公司2020年於貳號高爐大修機會,於爐內建置智能化感測器及引進AIoT技術,大修完成後啟用煉鐵智慧中心,完成首座智慧高爐建構;另,今年1月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產線(以下簡稱:2CGL)亦導入自行開發的智能化系統,讓2CGL產線建立起預知、預警、監控等智能化功能。中鋼公司在投入上述工作和導入智能化技術後,也逐步打造具智能產銷能力的精緻鋼廠。 中鋼公司翁朝棟董事長表示,中鋼數位轉型的第一步是智慧製造,接下來是5G AIoT,而高爐及冷軋產線分別屬於一貫化作業煉鋼生產最上游及最下游的製程,陸續導入AI智慧製造後,加上鋼品倉儲導入無人天車吊運,智能產銷如虎添翼,也展現出中鋼邁向精緻鋼廠的決心。貳號高爐、2CGL這兩個智慧工廠的建置及無人天車等智能化成果如下:中鋼貳號高爐第四爐代導入智能化技術 高爐設備是包含氣、固、液三相物料的高溫煉鐵反應器,執行一貫作業鋼廠鐵水生產任務,其操作效能代表一個鋼廠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另過去因受限於高爐高溫作業環境的限制,無法安裝傳統的量測設備進行爐內生產狀況之紀錄,故操作經驗難以描述及量化,高爐操作效能提升亦受到限制。中鋼公司貳號高爐於 2020年7月展開大修,除了爐殼全面拆除更換、爐體內襯重新砌築、冷卻系統及爐石粒化設備更新外,更將突破傳統量測能力之智能化感測器建置於爐殼上,將所蒐集之影像、溫度與應變等量測數據,經由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機制,轉化成對高爐操作有用之寶貴資訊,並進一步彙整於「高爐煉鐵智慧平台」。 「高爐煉鐵智慧平台」除可呈現生產相關資訊、數據,另已導入27個AI模組,現場主管及操作人員進行資訊查詢、下載及分析,並利用可視化的圖形介面,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及即時調適生產。貳號高爐煉鐵智慧平台總投資金額5,662萬元,導入後除了提升高爐操作效能外,每年可降低成本3,207萬元,並有助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217噸。圖說:高爐煉鐵智慧平台彙整生產相關資訊、數據,並開發及導入27個AI模組,操作人員更能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及即時調適生產。中鋼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智慧製造產線建置 為持續強化智慧製造能量,中鋼公司在軋鋼三廠既有優異的自動化及數位化基礎之上,整合現場製程大數據資料,並投資近5,000萬元在2CGL導入自行開發的智能化系統,包括機性動態調控、寬度動態調整、入料缺陷檢測、退火爐燃燒智能診斷、鍍鋅膜厚控制、智慧鋅渣引流、鋅浴鋁含量智能控制及智能化品質判定等8項,合計在該產線建立19個AI模組,可達到動態製程參數調整,產品品質優化及降減成本等三大目的,累計效益達9,000萬元以上。 具體效益部分,例如2CGL以AI模型預測產品機性並建議製程所需設定,整體鋼品改善機性不合剔退率改善約80%;另,降減成本方面,利用大數據生產資料建立虛擬量測器,可降低鍍鋅膜厚之過鍍量,進而降低過鍍成本約78%;而品質控制方面,藉由開發鋅渣引流設備結合熱影像智能模組,依AI模組辨識鋅渣量後觸發機械手臂撈渣,可減少鋅渣量10%及每年節省用電量15萬度。此外,2CGL亦建立「AIoT掌上工廠」資訊平台,可讓工廠主管及人員使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透過視覺化網頁,即時掌握生產資訊及排除異況,提升生產作業效率。圖說:中鋼公司在軋鋼三廠既有優異的自動化及數位化基礎之上,整合現場製程大數據資料,完成冷軋智慧製造產線建置。中鋼無人天車從自動化走入智慧化 一個鋼鐵廠所生產的鋼品,包括出庫、入庫、儲位變動等皆需仰賴天車作業,相較於傳統人工操作天車的吊運作業,無人天車能夠不間斷地持續運作,且受惠於自動化的穩定運行,還具有延長馬達壽命、降低鋼捲吊運損傷及客訴、減少人事成本與節能減碳等優點。由於無人天車是在無駕駛員操作的狀況下運行,須替天車裝上「眼睛」,讓天車能辨別出吊運路徑的起點及終點,以及執行吊運路徑上各種可能發生碰撞的物體。 中鋼公司自2015年開始投入無人天車的研究,為突破國際大廠的專利限制,除了在無人天車上裝設高解析度攝影機之外,也導入三維掃描器進行掃描,再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順利在二維影像上建立不同物件的高度座標,及進一步利用深度學習物件技術與鋼捲定位指示板,成功建立起「一鍵裝車」技術,幫助倉儲操作人員更精準且快速的執行無人天車裝卸車作業,同時也提高效率性與安全性。圖說:中鋼公司2018年啟用無人天車至今,完成超過40萬顆鋼捲自動吊運。 中鋼公司去年已建廠滿50周年,為厚植下一個50年的營運競爭力,除了於公司各生產製程陸續盤點及導入智能製造外,亦投入約8,500萬的經費,分別與中華電信攜手建立「5G智慧軌道運輸」戶外示範場域,並與仁寶、思科合作建構「5G軋鋼智慧工廠」室內示範場域,合計進行共9項智能化專案之研究,將透過5G無線網路技術讓AI發揮最大的效益。此外,中鋼公司亦已於去年成立「5G AIoT推動辦公室與實驗室」,結合高雄市「亞灣5G AIoT新創園區」廠商 (微軟、杰悉科技)及學研單位(工研院、高科大、金屬中心、電信研究中心)的資源,展開5G AIoT各項智能專案開發及應用,將透過跨領域的密切合作,加速落實中鋼5G AIoT之建置與應用,朝智能化精緻鋼廠之路持續邁進。圖說:中鋼公司2021年12月10日舉辦「中鋼5G AIoT推動辦公室」與「中鋼5G AIoT實驗室」啟用典禮,並邀請經濟部王美花部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國發會詹方冠處長、AIT高雄分處禹道瑞處長等貴賓一同揭牌。
女星趙小僑今(18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公布懷孕喜訊,而且胎兒目前已經30週,寶寶目前狀況十分健康,網友和演藝圈好友都紛紛留言道恭喜。回顧趙小僑5年來的求子路,實在艱辛,體質敏感的她,只要吃藥、打排卵針就會出現副作用,但自從與劉亮佐完婚後,她就積極備孕,還經歷1次人工受孕、2次試管失敗、1次胎停,過程相當辛苦,讓老公看得相當心疼,還曾經痛哭抱著愛妻懇求「別再生」。現年已經42歲的趙小僑自2017年與老公劉亮佐完婚後,開始積極備孕,先前經歷人工受孕和2次做試管皆失敗,2021年還曾經歷懷孕16週的胎兒突然沒了心跳,讓夫妻倆相當心痛,丈夫劉亮佐也坦言,那一次的胎停經驗,讓夫妻倆「到現在還有陰影」。趙小僑去年2月因為胎兒心跳停止,必須進行引流手術。(圖/翻攝自趙小僑臉書)不過趙小僑仍不放棄,決定要「再拚最後一次」,但因為她體質較為敏感,不但吃藥會出現噁心想吐的感覺,每次注射藥物也都會讓她身體出現不適反應,她曾透露「藥水進入我身體裡面,都還要痛5分鐘」;丈夫劉亮佐也心疼指出「每天看她打針吃藥都受不了,每天往肚子上戳,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人都會變形,她臉都圓了,過敏啊什麼的。」終於經過努力,趙小僑一家人即將在10週之後,正式迎接新生命,為了全力保護寶寶健康,她現在盡量待在家中不出門,乖乖依照醫師囑咐打針吃藥。而她宣布懷孕的貼文曝光後,隨即吸引大批網友關心,短短2小時就吸引超過1萬人留言祝福。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人一有喉嚨痛症狀就好緊張,擔心自己是否染疫了。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喉嚨痛原因可不只有新冠肺炎一種,如果喉嚨痛持續1到2周未緩解,且合併聲音沙啞、喉嚨有異物感、吞嚥困難,通常可以排除新冠肺炎,而須懷疑是咽喉癌作祟。吸菸喝酒罹癌率高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智惠表示,新冠病毒和一般感冒的症狀很類似,的確很難區別,當病毒侵犯到鼻咽部,黏膜水腫發炎,容易出現咳嗽、打噴嚏、喉嚨痛等症狀。那麼民眾如何自我分辨?她舉例,如果早上起床喉嚨痛,通常是環境乾燥導致,如果症狀頻繁出現或持續不減,就要提高警覺。有新冠確診者形容喉嚨劇烈疼痛「有如刀割」,張智惠指出,有些人因為合併鼻涕倒流,咽喉部發炎狀態加劇,只要一點刺激就會水腫,例如咳嗽時會導致聲帶撞擊,不僅「鎖喉」聲音沙啞,還有人說嘗到血的味道,這是因為黏膜破皮、微血管破裂造成。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正明指出,喉嚨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外傷性、感染性、腫瘤性等,其中外傷性最好分辨,例如魚刺卡喉疼痛;感染性喉痛則以病毒感染居多,如果病程超過1周,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導致咽喉化膿,可能影響吞嚥功能,通常需要開刀引流。患者發現時多是中晚期緩慢發生的喉嚨痛也不能輕忽!徐正明提醒,有菸、酒、檳榔史的男性,罹患咽喉癌的機率尤其高,但女性也無法豁免,例如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後會長期潛伏在體內,咽喉癌恐悄悄上身。然而咽喉癌不像口腔癌、舌癌容易發現,許多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徐正明指出,病人容易誤以為是感冒久不癒,而忽略了日益明顯的癌兆;如果喉嚨痛持續1到2周未緩解,發現頸部冒出淋巴結,或是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等症狀,須懷疑是咽喉腫瘤,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安排內視鏡檢查,經由鼻孔進入,比較不會有噁心感。徐正明說,因為咽喉腫瘤位置較深,容易影響講話、吞嚥功能,有些病人撐到最後不得不全喉摘除,從此需仰賴發聲器說話,現在已有較進步的達文西手術方式,經由口腔進入咽喉,以保存喉嚨為目標,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病人的預後將有很大的差異。
41歲藝人納豆(林郁智)1月底腦出血緊急開刀住院,在休養3個多月後,9日終於出院返家,並透過女友依依的YouTube頻道向粉絲們報平安,依依不僅在納豆住院時不離不棄,回家時也化身賢妻,親自下廚幫納豆補身體,依依還感性表示,「上回一起坐在客廳吃飯是什麼時候?感覺好像是好幾年前的事一樣」,小倆口許久未一起在客廳用餐,畫面曝光讓人感到格外溫馨。依依在臉書上公開影片,表示納豆已出院回家。(圖/翻攝自依依臉書) 依依在10日PO出和納豆一起用餐的貼文,表示「歡迎豆回來」,依依表示,「經過這些日子,雖然過得很辛苦,但看到豆能逐漸恢復健康,心裡很欣慰!回到家立馬親自下廚煮碗滿滿愛的剝皮辣椒雞湯」,讓納豆小小補一下。納豆年初因腦出血動了2次引流手術,9日終於露臉報平安,合體女友拍影片分享從發病到出院回家的心路歷程。女方不僅在納豆住院時不離不棄,回家時更化身為賢妻,親自下廚給男友,依依透露這是納豆回家的第一餐,吃進去的每一口都是小確幸。依依習慣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納豆,而對方也會默默忍讓、接受她偶爾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大部分的時候我會把最好的給豆,但偶爾直覺不小心錯了,豆也會默默讓著我~」,看著納豆開心滿足的樣子,就覺得「辛苦都不算什麼了」,從一頓飯中感受到最簡單平凡的幸福。
藝人納豆日前因腦出血住院開刀,如今康復出院並積極復健治療,昨(9日)還發布最新影片,「哈囉大家,我們回家了。」讓粉絲相當激動,為他開心。男星潘逸安愛妻Vivian看完後相當有感觸,因為自己的弟弟也腦出血,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影片中納豆女友依依提到,原本護理師請她先去買紙尿褲,但她不走,一直哭求醫師趕快幫納豆動手術,因為擔心自己一走,納豆真的會發生事情,很幸運的是,院方大約在15分鐘後,立刻幫納豆做立即性手術。依依說,從納豆失去意識爆血管到開刀,都有把握在黃金時間1小時內。Vivian弟弟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圖/翻攝自IG/vvn0622)Vivian看完影片後表示,為納豆、依依都感到很開心。她也提及,弟弟腦出血的當下,也跟女友講了類似「不要等我」的話,總覺得腦中風患者當下真的是覺得自己不行了,也很慶幸弟弟在送急救開刀的時候,開刀的醫師剛好那段時間沒有其他刀在開,所以弟弟連麻醉都沒麻醉就直接開腦塞引流管,先把血引出來降腦壓,也算是其中很幸運很幸運的事了。Vivian透露,最近弟弟的生存意志很強,雖然仍然在加護病房,但弟弟一直有那種想要自己用力起來的感覺,不論是手或腳的反應也更多了,甚至是兩邊瞳孔大小也縮回正常大小,現在只剩趕快睜開眼睛,真正的甦醒過來,希望上天能看到他的堅強跟努力。
藝人納豆今年1月因腦出血緊急就醫,經過長達4個月治療後終於在今(9日)和女友依依宣布「我們回家了」。依依也透露當時納豆頭上插了2個引流管,手術後一度不認得她、甚至張口咬她手臂,令依依一度覺得:「這已經不是我男朋友了!」納豆則坦言,自己雖然順利出院,但「往後的復健才是關鍵」。依依在影片中哽咽透露,納豆「進去掃斷層不到5分鐘就突然失去意識與失禁」,院方也因當下人手不足一度請他們轉院,但她擔心耽誤黃金治療時間,緊抓病床苦求醫師立刻動手術,最後也幸運在15分鐘內得到手術機會。依依表示,這些過程全都在中風搶救的黃金1小時內完成,把納豆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納豆和依依分享4個多月來的心路歷程。(圖/翻攝自依依臉書)但依依也坦言,看到原本頂著爆炸頭進手術室的納豆,被推出來時不只被剃成光頭,還因腦出血血量龐大、無法開腦清除血塊,「只能頭上插2個引流管,讓血慢慢排出」,她除了震驚外也覺得:「這已經不是我男朋友了!」而且「納豆手術後第1個月幾乎不認得我」,還會做出咬她的手、把在沙發睡覺的她叫醒,說要替她加薪,或是講「趕快我們來參加典禮」等不像納豆原本的行為。不過依依表示,即使凌晨被叫起來也要陪他說話,她在2月14日情人節當天也偷偷擠到納豆病床上,拉著男友的手拍下合照,然後偷偷哭了出來、不敢讓納豆知道。雖然「這3個月對我們來講,真的滿辛苦的」,但這些艱辛都已成了過去,納豆表示:「如果要說謝謝大家才能表達我們的感謝的話,好像說不完,太多人付出東西給我們,我只能回報有限的東西,可以的話,把我的感謝分給大家。」兩人在最後還不忘放閃,依依問:「你知道你最要感謝的人是誰嗎?」他轉頭看女友說「你啊」,可見小倆口熬過難關後感情更加深厚。納豆也說未來還有時間慢慢恢復,也會持續向大家分享康復過程。
女星可藍過去分享減肥方法走紅,之後經常在臉書開直播與粉絲互動,不料近日卻突然消失。她昨(3日)透露原因,原來是結婚9年老公罹患腦瘤,這段時間都一直陪著老公,「我來報平安了,謝謝你們一直陪伴我。」可藍透露,老公4月6日在家暈倒送醫,同一天馬上開刀做開顱引流,解決急性腦水腫的問題,中間怕感染,再做了一次腹腔外引流手術,一共住了加護10天;腫瘤的位置很深,很靠近松果體,而且不小快要4公分,被靜脈包圍著的腫瘤也是增加了困難度,腫瘤剛好壓迫在腦脊髓液的水管出水口導致腦水排不出,才會讓他肩頸僵硬,耳鳴等等的症狀。可藍說,「萬幸,尚未腦出血,也還有意識,暈倒送醫是關鍵,開刀取出,拿乾淨,再治療,知道它是什麼,知道病理才能對症治療。」之後老公在一個月內進行4次全身麻醉,25日開大刀,拿掉腫瘤,術後到3日終於可以自己進食、下床走路。可藍直言,在老公送醫後的前面兩晚真的很難熬,剎那間崩潰跟堅強矛盾的進行著,這一個月的奇幻旅程,讓她學習也長知識,也了解到一個人可以多麽堅強,也了解到人是如此脆弱,「最最最重要的還是我的先生,你辛苦了!你好勇敢,我知道你很努力很認真,我不會要你快快好起來,因為慢慢來,慢慢調整好,比快重要!」至於在這之前有什麼徵兆,可藍表示,老公肩頸變得很僵硬,一直以為是上班族肩頸問題,好幾個禮拜都睡不好覺,也有去看復健科拿了藥,6日凌晨第一次急診抽血X光沒有異樣,拿了藥就回家,沒想到下午就在家暈倒,做了電腦斷層才發現是腦部的問題,提醒大家健康真的很重要,不要輕忽身體給的每個反應,有發覺跟平常不一樣的感覺就要去看醫生。
宜蘭一名單親媽媽因在外地工作,因此支付每個月2萬元的保母費,請曾姓婦人幫忙照顧5歲女兒(蘇小妹)。未料曾姓婦人與許姓丈夫居然聯手虐童,把女童打到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今(21日)第3次開庭,蘇小妹媽媽懇求鄉親一起旁聽,希望可以還他們一個公道。蘇小妹媽媽在臉書《宜蘭知識+》透露,女兒被打成重殘癱瘓、眼睛全盲,生活無法自理,7歲了連上廁所都沒辦法,需要包尿布,因為腦部開刀3次,需要依靠引流管才能維持生命,花費都靠她做檳榔攤和年邁的媽媽在負擔。蘇小妹媽媽控訴,「(對方)去年事發後一個月,馬上找人花五十萬幫他交保,人依然在蘇澳地區逍遙自在,脫產又花大錢請律師,我們根本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她表示,至今都沒有獲得任何道歉或賠償,還稱只願意用10萬元和解。蘇小妹媽媽痛批,對方一直爭論自己不是故意的,要法官輕判,但不是故意的,為何2個大人壓制一個小朋友吊起來打,把女兒打到尿失禁了,還繼續打、逼喝尿,每天傳出去玩的假象騙她,明明自己也有同齡的女兒,「這種狠毒的夫妻,司法應該還我一個公道,宜蘭的鄉親們也應該唾棄他們,到底在是心理多扭曲變態的人,才可以邊虐待人家小孩,還拍影片、照片彼此分享如何打更殘忍,不要被媽媽發現。」蘇小妹媽媽懇求,「今天早上九點半第3次開庭,有空的朋友可以來幫忙旁聽嗎?地點在台灣高等法院刑事庭,希望宜蘭的鄉親朋友們助我一臂之力,能到場幫忙旁聽的就請您過來,沒辦法到場的鄉親們請幫忙祈禱司法公正,讓我們一起還蘇小妹一個該有的公道。」
半熟蛋是許多民眾的最愛,一名55歲賴先生沒有慢性病史,身體很健康,平時早餐喜歡吃半熟蛋,日前他右邊胸口有腫塊凸起,過了一個禮拜腫塊長到8公分,他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看診,經洪嘉聰醫師檢查化驗後,發現是經沙門氏菌感染引起「胸壁膿瘍」,這狀況十分罕見,洪嘉聰表示,患者應該是吃了半熟蛋,所幸膿瘍沒有侵蝕到胸腔內壁,經引流手術切除後康復。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洪嘉聰醫師表示,患者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胸口有胸壁膿瘍,以細針抽出咖啡色膿液,經化驗後發現是極罕見的沙門氏菌感染,排除其他致病因子,他推測應是患者吃半熟蛋所感染。他也建議民眾,食物要煮熟避免吃生食,才不會感染沙門氏菌。而沙門氏菌不是罕見菌種,感染後有腹瀉、腹痛、寒顫、發燒等症狀,但像賴姓患者這樣因沙門氏菌引發胸壁膿瘍的情況卻很少見。洪嘉聰表示,患者膿瘍範圍雖大,但沒有侵蝕到胸腔內壁,之前用抗生素治療兩個禮拜後效果不好,改用引流手術治療,在胸前切5公分切口清掉膿液和周圍爛掉的組織,一個禮拜過後,發炎指數和白血球降至正常值,病情也沒有再惡化。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2015年5月發布資料顯示,吃未全熟的蛋,有可能感染沙門氏菌,症狀為腹瀉、腹痛、寒顫、發燒等狀況。一般來說,症狀持續2到3天後會痊癒,但嬰幼兒及大於50歲以上的長者,有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死亡率為1%以下。而沙門氏菌不耐熱,因此民眾只要食用充分加熱煮熟的蛋類及禽肉,可避免感染沙門氏菌。
一名19歲男子因頻尿血尿,因此到急診室求助醫師,結果經檢查後,發現膀胱只剩下乒乓球的大小。醫師表示,根據經驗,應該是K他命癮君子的後遺症,當輸尿管完全阻塞,隨之而來的就是腎臟積水與功能喪失,「別讓K他命啃食你的人生。」泌尿科醫師陳偉傑、羅詩修近日在粉專《泌密會客室》分享,幾天前收到急診照會,患者是一名19歲的年輕男性,主訴頻尿血尿,原以為只是泌尿道感染,但急診醫師眼尖發現針孔,同時病患又伴隨著下腹疼痛,腎臟指數高,電腦斷層做下去,發現他的膀胱已經只剩下跟乒乓球一樣大,同時又不規則增厚的情形,根據經驗,應該是K他命癮君子的後遺症。醫師解釋,K他命是一種中樞神經傳導抑制劑,大約是在1960年代被發現,由於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即便是現在小朋友甚至是插管時,醫師都常會使用這類的藥物;在越戰時期,K他命也因為其優異的止痛效果,曾被廣泛使用於戰場上,但其嚴重的上癮性與副作用,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很好的解套方式。醫師表示,K他命在人體生理學上主要是透過膀胱代謝,但K他命的代謝產物,會刺激膀胱,導致慢性的膀胱發炎,起初的發炎,可能只是輕微的出血,也常被誤認成為泌尿道感染,但隨著時間拉長,膀胱發炎會變成慢性纖維化,除了膀胱容積會因為纖維化縮小之外,常常會伴隨有膀胱疼痛與血尿的問題,這會讓得到疾病的人苦不堪言。醫師進一步說明,人的膀胱一般可以承受300-400cc的尿液才會需要去解尿,但這類的病人,嚴重的話30cc就會產生尿意,甚至5-10分鐘就要跑一趟廁所,治療困難最後會需要反覆住院,甚至需要切腸子進行膀胱修補,但不只是膀胱纖維化,K他命所引起的纖維化,有時會影響到輸尿管,讓輸尿管狹窄,當完全的阻塞,隨之而來的就是腎臟積水與功能喪失,甚至有一案例,因此必須長期置放輸尿管引流支架,生活品質受到嚴重的影響。醫師語重心長提醒,揮灑青春有各種方法,選擇毒癮真的是最不好的方式,試想,年紀輕輕就失去了膀胱,未來的日子會有多難過,這樣是無法擁有精彩美好人生的。
40歲小張是一名工廠作業員,長期右側鼻塞,一直以為是工廠粉塵造成鼻子過敏,不以為意,所以只在藥局買成藥控制症狀。最近一個月,開始出現鼻血及濃黃鼻涕流出,經診所診斷為鼻竇炎,給予二週口服抗生素治療,但未見改善,反而持續出現惡臭以及鼻化膿症狀,甚至眼睛被壓迫,顏面持續腫脹,發燒合併顏面蜂窩組織炎,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陳俊志醫師。陳俊志醫師透過鼻竇內視鏡檢查,看到右側鼻道異常腫脹並有膿水流出,長寬約5公分乘以3公分,約15c.c.膿水,電腦斷層更發現原來是醫學上罕見病例「鼻竇異生齒」在作怪。「鼻竇異生齒」是在正常鼻竇長出牙齒,病人的牙齒往鼻腔生長,跟一般生長方向不同,天生異生齒容易感染造成鼻竇炎以及蜂窩性組織炎及顏面蓄膿,因為異生齒對於鼻竇而言是異物,鼻子只要有異物,就會引發細菌感染。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病人選擇用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精準針對病兆處理,清除異生齒併引流膿瘍,鼻竇炎獲得改善,保留顏面外觀的完整性,同時,傷口小、恢復快,住院一天,隔天即出院。陳俊志醫師指出,鼻竇炎大多為雙側發作,症狀為鼻塞、膿鼻涕、嗅覺喪失、頭痛或顏面壓痛等症狀。若是單側鼻竇炎合併鼻膿,甚至鼻出血,則要考慮齒源性感染、黴菌性鼻竇炎或是惡性腫瘤。由於口腔細菌多,有時候會沿著牙根到上頜竇,造成細菌感染,齒源性感染占25-40%最為常見,由於口腔的細菌量大,會由蛀牙的牙根、植牙或根管治療後,往上感染至上頜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演變成蜂窩組織炎,甚至腦膜炎。陳俊志醫師建議,鼻竇炎經過二週口服抗生素治療,若是持續有鼻膿或是鼻血,建議至醫院接受鼻竇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找出正確病因。同時提醒,長期口腔清潔不好的病患,或是準備要植牙或根管治療的病患,要先把鼻竇炎的問題處理好,因為細菌會雙向感染,長期蛀牙,口腔清潔不好或是曾經根管治療的人,細菌會往上孳生造成鼻竇炎。而鼻竇炎的病人,先治療好再去植牙,因為植牙會把植體鑽入上齒槽骨,如果不慎鑽破,會造成鼻竇和口腔相通,鼻竇炎細菌變成往下感染,這樣植牙容易失敗。另外,定期洗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三餐飯後儘量刷牙漱口,如果發現蛀牙問題,一定要提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