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輪新商機1/「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 每年創造40億元大餅
今年11月30日有一項新的交通法規開始實施,規定將「電動自行車」改稱「微型電動二輪車」正式納管,不論新購或舊車,均需經過檢測及形式審驗合格,並投保強制險才可以掛牌上路。這項法規的發起,源於2019年3月18日,時任交通部部長林佳龍發起的「交通部機車好朋友」Line群組中,兼任車輛公會機車委員會主委及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的建議。柯俊斌認為,「電動自行車不須掛牌、登記、領照,因此管理困難,若有肇責或酒駕等違法事實也無法追溯、無法可管。」從交通安全及管理角度來看,這項修法立意甚佳。因為2016年7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取得審驗合格標章即可上路後,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年年大幅增加,2016年有1,166件、2017年1,508件、2018年2,327件,到今年光是1-8月,就已超過5,800件,其中許多傷亡事故更因為電動自行車「沒有車牌號碼」,而找不到肇事者。新法規定必須審驗領牌並投保強制險,的確能夠更有效處理類似事故。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表示,過去電動自行車不須掛牌,造成管理困難,若有肇責也難以追溯。(圖/光陽工業提供)也許柯俊斌自己都沒想到,這項法規實施後,還為台灣的「微型電動二輪車」製造業者,每年創造了近40億元的商機。據了解,在11月30日之前,台灣約有65萬台合格的電動自行車,仍在使用中的約有45萬台,每年銷售量在10萬台左右。以目前光陽工業及中華汽車eMoving生產的幾種車型,每輛4萬元左右的價格計算,「微型電動二輪車」每年至少有40億元的規模。諷刺的是,過去幾年累積的65萬台電動自行車,卻只有1.5萬台來自光陽、2.5萬台出自中華eMoving,兩家大廠加起來的佔有率只有6.2%。那其他的61萬台從何而來?本刊記者走訪十多家機車行,得到一個結論:除了台灣還有幾家品質不錯的小廠外,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大陸。一位專門販售電動二輪車的車行老闆估計,「至少有七、八成是大陸進口零件來台灣組裝。」許多電動自行車是組裝或拼裝車,加上使用者經常違法改裝,肇事率年年增加。(圖/報系資料照)由於電動機車及電動自行車屬「中國大陸物品不准輸入項目」,所以這些業者多半自行進口零組件,在台組裝生產,再掛上新品牌販售。一家位在桃園龜山工業區附近的機車行維修師傅說,「這還算比較正派的業者,找得到上游公司,也會提供保固。很多黑心廠商賣的其實是拼裝車,但是價錢很便宜,有的甚至不到2萬元,買家大多是外勞。」

兩輪新商機2/「拼裝牌」掰掰! 3大廠爭搶每年10萬台
新法通過後,「電動自行車」改稱「微型電動二輪車」正式納管,未來新購的「微型電動二輪車」必須通過審驗才能領牌上路。如此一來,過去「電動自行車」時代銷售最好的「拼裝牌」,勢必會被順勢淘汰。據了解,許多電動自行車組裝廠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不再自大陸進口零組件。如果未來「微型電動二輪車」仍維持每年10萬台的需求,就將是光陽、中華eMoving等大廠的必爭之地了。「微型電動二輪車」定義是車輛最高時速在25公里以下,不含電池車重40公斤以下,含電池車重60公斤以下。目前光陽有Cozy、Mint兩款車、中華eMoving也有Bobe、Shine兩款車在市面販售,但佔有率都很低。新制上路後,非法拼裝、違規改裝的產品將無法領牌,柯俊斌樂觀地認為,會有助於銷售成長。而中華汽車二輪部則保守回覆,因新法甫上線,且政府針對舊款車有寬限期,舊款車仍可銷售至2023年11月,「短期內在銷售上應不會有顯著差別。」此外,機車業界也有傳聞另一機車大廠三陽工業,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兩款「微型電動二輪車」。本刊求證三陽工業,公關部門對於新車上市的傳聞不否認也不承認,只說要等一切就緒後才會對外公佈。本刊記者私下走訪三陽經銷商,得知此項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如果本身就有外銷電動自行車的三陽SYM也加入內銷戰局,「微型電動二輪車」這塊40億元大餅,將會是三國分立的態勢。為了及早佈局,中華eMoving除了請來監理所人員駐點協助舊車主領換牌外,甚至趁勢推出限時三大優惠,提供3,000元購車金、3年強制險保費(約1,400元)及12期0利率。光陽KYMCO也針對旗下微型電動二輪車「舞風Mint」與「酷騎Cozy」,推出最高5,000元購車優惠。因應新法上路,光陽和eMoving都針對旗下「微型電動二輪車」推出購車金等優惠。(圖/中華eMoving提供)至於其他機車大廠,由於過去並無生產電動自行車的經驗,貿然投入的可能性不高,包括台鈴、山葉等品牌都沒意願要加入「微型電動二輪車」市場。一位機車廠部長級主管表示:「雖然研發門檻較低,但機車生產毛利本就不高(約6%),每年10萬台的市場在幾家瓜分後,真正獲利也很有限。」該主管認為,除非正好遇到企業轉型或準備發展外銷,才有可能「順便發展國內市場」。

電動自行車新制上路 南投首日稽查驚見79件違規
近期因「電動自行車」新制上路,要求於11月30日起新車須領新牌,並投保強制險,而舊有車款則有2年緩衝。南投縣今日首次稽查,便已取締79件交通違規,有未戴安全帽或超速等事項,但目前仍以勸導為主,因此警方呼籲民眾盡快投保並更換牌號,遵守交通規則,避免遭罰。據了解,新制規定自11月30日起購入的電動自行車,皆須投保強制險,若未投保則將無法換照或發照,且恐面臨1200元至3600元罰鍰,目前則皆以柔性勸導為主。南投縣於新制上路的首日,便出現79件違規事項,多為未帶安全帽、超速、逆向及跨越雙黃線等違規事項,因此呼籲擁有電動自行車的民眾,應儘快投保及換牌號,遵守新制,避免遭罰。

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 今起掛牌才能上路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已經修法,自今(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舊稱電動自行車)必須投保強制險、懸掛牌照才能上路。警方提醒鄉親,要注意相關新制規定,避免常見違規行為的發生,以免遭取締而受重罰。警方表示,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雖不用駕照,但駕駛人必須要年滿14歲才能騎乘,未滿14歲騎乘,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稱處罰條例)第72條之2規定,可處新臺幣(以下同)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車輛移置保管。另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也要戴檢驗合格的安全帽,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依處罰條例第73條第4項規定,可處300元罰鍰。金門縣警局指出,擅自增、減、變更微型電動二輪車的電子控制裝置或原有規格,依處罰條例第72條第2項規定,可處1800元以上5400元以下罰鍰。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行駛速率不得超過每小時25公里,違者依處罰條例第72條之1規定,可處3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另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及夜間未開啟燈光,依處罰條例第73條規定,可處3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警方強調,酒後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依處罰條例第73條第2項,可處1200以上至4800元以下罰鍰、禁止駕駛且移置保管車輛。如駕駛人拒絕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者,處4800元罰鍰,當場禁止其駕駛且移置保管車輛。警方也呼籲,微型電動二輪車上路前,要投保汽車強制責任保險,未投保者,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49條規定,可處750元以上1500元以下罰鍰,如未投保而發生交通事故,可處9000元以上3萬2000元以下罰鍰,新規上路,罰則多多,請民眾特別注意。

十項新制明起上路! 零股交易時間縮短、北市禁用塑膠杯
今年即將進入尾聲,12月起有多項關於民生、財經、交通、環保的新制上路,CTWANT整理相關規定,讓讀者更快了解12月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一、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2月1日起民眾在室外不必再配戴口罩,室內唱歌、運動,進行談話性質工作也開放免戴口罩,也取消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的規定。二、學齡前孩童、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快篩12月1日起,民眾可持「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孩童健保卡,及「1957年(含)以前出生」的長者健保卡,前往各快篩特約藥局或衛生所免費領取1份觀共5劑的家用快篩試劑。三、台鐵行動支付新增9家支付業者台鐵局繼去(110)年9月7日台灣Pay上線開始使用後,將於今年12月1日起增加「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歐付寶、Pi錢包、LINE Pay、悠遊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及全支付」等9家支付業者,於全台台鐵局191個車站436個電腦售票窗口上線使用。四、12/10起入境人數限制取消、探病有條件開放指揮中心指出,入境人數持續上升,但是新增病例持續下降,因此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當天也同步有條件開放醫院探病,每天固定一個探病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2名訪客為限。五、12/19 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將由3分鐘縮短至1分鐘,將於今年12月19日開始實施,可望促進零股流動性,也增加小資族入市的機會。六、12/1 台北市飲料店禁用塑膠杯台北市政府率先宣布,12月1日起轄內飲料店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杯,可用紙杯或其他植物纖維為主要材質的杯子代替,此外,也可以選用租借循環杯服務。北市手搖杯飲料店,改用紙杯(圖/周志龍攝)七、新北16處路口12月啟用科技執法為打造安全友善行車環境,新北市府運用區間測速設備進行速度管理,並輔以違規停車、AI智能辨識、輪動式熱點科技執法等方式。自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設備,請交通局、警察局、區公所等相關單位運用各式管道加強宣導。八、北市Youbike1.0退場 12/10起將無站可還台北市交通局說明,YouBike2.0已提前達成全市1,200站擴建目標,YouBike1.0系統將在12月3日停止營運。依規定,12月3日至12月6日YouBike1.0空車柱仍可還車;12月7日至12月9日,雙北使用率高的南港、關渡等30站可還車。自12月10日起,YouBike1.0在台北市將無站可還,騎錯須負擔新台幣350元跨縣市調度費。YouBike站(圖/黃威彬攝)九、11/30起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11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需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未領用牌照行駛的民眾,將被處以新台幣 1200 元以上 3600 元以下罰鍰。已購買的舊車有13個月年緩衝期申請掛牌作業,至 2023 年底提早掛牌者將免收450 元牌照和行照規費。11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需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圖/黃耀徵攝)十、北市12/1起試辦路邊停車無紙化開單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自今(111)年7月1日起推動路邊機車無紙化開單政策,目前使用率約14.5%,實施以來已減少44萬4,443張停車繳費通知單。自12月1日起試辦路邊汽車計次收費路段無紙化開單,已登記的民眾停於路邊「計次」收費汽車停車格,將由開立停車繳費單改為簡訊通知,減少停車單據開立。民眾可於停車查詢一站式網站(https://parkingfee.pma.gov.taipei/)進行車主註冊完成後,登入「車主專區」點選「車主修改」,選擇「綁定車輛」並選「新增車輛」,輸入車牌號碼並勾選「開單無紙化申請」後於翌日生效(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註冊者,於111年12月1日生效)。

電動二輪車納管!上路舊車「明年底前掛牌」免付450元規費
微型電動二輪車(俗稱電動自行車)11月30日起正式納管,新車須領牌及投保強制險,否則最重可罰3600元,已上路舊車則有2年緩衝期。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舊車若選擇提早掛牌,自11月30日至明年底前,可免徵450元牌照和行照規費。據統計,全台約有65萬台無牌照微型電動二輪車,今年5月4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公布後,本月30日起正式納管,需登記、領用、掛牌照才能上路,且上路務必戴安全帽、最高限速25公里、不可載人、不可酒駕、不可擅自改裝、駕駛須滿14歲。若未領牌上路,將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14歲以下禁止騎乘,違者處600元至1200元罰鍰;若騎乘未經審驗合格微型電動二輪車將沒入。另法令施行前已經購買的電動自行車,需在2年之內換號牌。今年1到8月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死亡人數為33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8人,但肇事件數有5800多件,比去年同期高出近千件、增加約18%。公路總局今公布規費減免措施,舊車在明年底前完成掛牌,將可免收牌照300元與行照150元的規費,鼓勵民眾提早來掛牌。

電動自行車本月30日起 須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
微型電動二輪車(即電動自行車)由於不須車牌,也成外籍移工最愛。不過本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須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未掛牌最重處3600元,未投保最重處1500元。此外,微型電動二輪車、汽機車若交通違規時被查到未投保強制險者,將併同開罰單。據統計,全台約有65萬台無牌照微型電動二輪車,今年5月4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公布後,本月30日起正式納管,需登記、領用、掛牌照才能上路,且上路務必戴安全帽、最高限速25公里、不可載人、不可酒駕、不可擅自改裝、駕駛須滿14歲。若未領牌上路,將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並移交保管;若騎乘未經審驗合格微型電動二輪車將沒入。另法令施行前已經購買的電動自行車,需在2年之內換號牌。此外,以往未投保汽車強制險,只能在路邊攔檢稽查舉發,本月30日起,將擴大舉發,若駕駛人違反道交條例,如超速或違停等遭取締,透過金管會和公路總局監理系統串接,可同步查是否投保強制險,一併開罰,微型電動二輪車可處750元以上、1500元以下罰鍰;機車則維持1500到3000元罰鍰、汽車罰鍰3000到1萬5000元。若未投保責任險還肇事者,將加重罰款。微型電動二輪車可罰9000到1萬2000元、機車開罰1萬到1萬6000元、自用小客車開罰1萬2000到2萬4000元,其他包括大型車等可罰1萬5000到3萬2000元。

擴大舉發! 11/30起汽車違反交通條例時將一併審查強制險
未投保汽車強制險,本(11)月30日起將擴大舉發!交通部昨(16)日預告修正「違反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草案,以往未投保汽車強制險,只能在路邊攔檢稽查舉發;本月30日起,若駕駛人違反道交條例如超速或違停等遭取締,系統可同步查是否投保強制險,一併開罰,且未投保還肇事者將加重罰款,最高3.2萬元。此外,以往未投保汽車肇事,將扣留車輛牌照至其依規定投保後發還,此次也刪除此規定。交通部表示,考量本次修法係配合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施行,有其急迫性,且僅是文字及罰鍰調整,相對單純,因此僅給7日陳述意見期(公告刊登日隔日起)。另根據統計,全國有65萬輛無牌照的電動自行車,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與《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自本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即電動自行車)須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未依規定領用牌照,最重可處3600元罰鍰;若未依規定投保,最重處1500元。

防疫、民生、交通 11月8項新制懶人包
今天是11月1日,11月起有多項新制,有防疫政策放寬、莫德納次世代擴大開放、50歲以上民眾可施打流感疫苗,還有民生、交通等8項新制,懶人包讓你一次看明白。1.居隔走入歷史 改採0+7自主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表示,民眾如被匡列為接觸者,依現行措施,可依據疫苗接種情形及相關需求,自行選擇「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7天自主防疫」。本項措施調整後,接觸者將全面採行「7天自主防疫」,不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並改發4劑家用快篩試劑。自主防疫期間無症狀者,須備有2日內快篩陰性證明才可外出。2.2大族群 可免費領快篩指揮中心指出,為因應民眾有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同時為保障幼兒與長者健康,故宣布自11月1日起,實施第7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及第5輪0-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3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3.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開放青少年接種指揮中心表示,11月1日起12至17歲青少年可接種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莫德納BA.5雙價次世代疫苗最快11月上旬到貨。4.50至64歲民眾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指揮中心今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2階段對象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將自11月1日開打,目前共有約4000多家合約院所及衛生所可提供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5.女性生理用品 北捷20站免費提供台北捷運11月1日起於台北車站、市政府、西門、板橋、中山、忠孝復興、新埔、忠孝敦化、頂溪、松江南京、淡水、台北101/世貿、古亭等20站,免費提供女性生理用品。6.電動自行車 30日起上路須掛牌11月30日起電動自行車需掛牌才能上路,強制要求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不含電池在40公斤以下,或車重含電池在60公斤以下的二輪車輛,需檢測及型式審驗合格,並登記、領用、懸掛牌照後,並投保強制險後,才能行駛道路,否則將處以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款,並移交保管。7.宜蘭、嘉義縣 擴大路口科技執法宜蘭縣警察局1日起將於9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即將於11月1日起正式啟用執法,路口包含「宜蘭市泰山路、女中路、嵐峰路口」、「宜蘭市林森路與校舍路口」、「羅東鎮中山路、純精路口」、「羅東鎮大同路、中正北路口」、「礁溪鄉礁溪路5段90巷口」、「台2線梗枋卸貨場出入口」、「台9線北宜石牌縣界公園入口」、「蘇澳鎮海山西路、馬賽路口」及「三星鄉上將路、大洲路口」,取締項目依各路口交通特性不同規劃建置。嘉義縣警局也表示,將於民雄鄉三處、大林鎮、朴子市、東石鄉、中埔鄉等9新增多功能智慧科技執法設備,針對超速、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行駛、轉彎車占用直行車道、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及車輛不禮讓行人等多項交通違規行為自動進行蒐證取締。8. 新北青年租金補貼 申請開跑新北市111年度青年租金補貼自111年11月1日9時起30日17時止受理申請,為擴大照顧青年朋友,市府今年加碼青年租金補貼金額倍數最高2倍,計畫戶數提高至1270戶,受理對象為年滿18歲至未滿40歲,在新北市設籍、就學或就業的單身、新婚及育(孕)有未成年子女(胎兒)之青年朋友,歡迎踴躍申請。

判決結果出爐!酒駕撞死名嘴黃暐瀚母親 美髮師須賠264萬
媒體名嘴黃暐瀚7旬母親去年5月間凌晨出門運動,遭酒駕方姓美髮師撞死,方男肇事後還進入超商買酒喝,疑企圖製造非酒駕假象。經台中高等法院二審判酒駕致死4年6月徒刑確定後,黃和胞兄附帶民事求償,法院審酌後,判方須賠264萬餘元,可上訴。檢警調查,方男去年5月4日凌晨與友人到餐廳聚餐後,開車闖紅燈遭警攔查經酒測值每公升0.25毫克,經移送台中地檢署同月5日近中午偵訊後,接著當天晚上又與友人到KTV歡唱飲酒,駕賓士車行經東興路1段、樹義1巷路口時,撞上正過馬路的黃母,黃母遭拖行逾50公尺,頭部重創、身體多處骨折,送醫不治身亡。車禍事故發生當時,附近民眾聽到巨大撞擊聲響,發現是車禍立刻報案,同時看到肇事的方男竟走進超商買啤酒喝,遭警方懷疑想逃避酒駕刑責。警方當場酒測,方男酒測值每公升近0.4毫克,將他帶回派出所偵訊。台中地院指出,方駕駛汽車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因而致人於死部分,判處被告有期徒刑5年4月;方在羈押期間抄寫佛經迴向並對被害家人表示懊悔,台中高分院二審考量方符合自首減刑規定,撤銷原判改判4年6月徒刑。黃暐瀚及胞兄主張,母親遭方男酒駕撞死,包括,殯葬費64萬多元,各自請求精神撫慰金200萬元,一共向方求償464萬多元;民事部分,法官審酌鑑定並扣除強制險理賠等,判方應給付黃暐瀚100萬元、給付黃的哥哥164萬餘元,共264萬餘元賠償金,可上訴。

深情8旬翁每日騎車探望昏迷妻 不慎自摔逝世妻仍不知情
台中市豐原區有位80歲林姓老翁,因妻子中風昏迷住院多時而每日騎車到醫院探望妻子,未料林翁上個月卻不幸車禍身亡,至今仍無意識的林妻也不知情。對此台中市水幫漁公益協會接獲消息後隨即透過會員籌措善款,並於8日將款項帶到老翁靈堂以送其最後一程,家屬收到後也痛哭失聲的表示「謝謝你們」。台中市水幫漁公益協會指出,林翁是低收入戶,2人的兒子多年前因病過世,只剩夫妻倆相依為命,不幸妻子因中風昏迷,至今仍毫無意識,9月又遇到老翁為了照顧妻子頻繁騎車而自撞過世,而騎車自摔尚無強制險理賠,老翁又欠有養護中心的龐大費用,林翁72歲的妹妹無力負擔哥哥的3萬5000元喪葬費,因此經水幫漁公益協會的89名成員共同響應,順利籌得款項,幫助家屬圓滿後事。台中市水幫漁公益協會理事長阮漢翔感嘆,昨日與志工將善款送至林翁靈堂前,林翁的妹妹痛哭失聲,令人鼻酸。老夫老妻如今卻天人永隔,而不省人事的林妻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她那深情的丈夫已經過世,實在讓人相當不捨。

男星肇禍欠帳1/許凱皓違停害女外送員骨裂 囂張嗆「撞我特斯拉還敢告」
參加選秀比賽「偶像練習生」出道的許凱皓最近頻頻出現在綜藝節目,同時還經營個人YouTube頻道,是近年火紅的小鮮肉偶像,但卻有女外送員出面控訴,許凱皓在去年4月開車違規迴轉且違停在慢車道,致女外送員閃避不及撞上,造成她右膝粉碎性骨折、右腳趾多處開放性骨折,但許凱皓等人在調解時卻以言語霸凌,甚至強勢要求對方同意其分17期償還40萬元的和解金。上月29日下午3時許,林姓女外送員拖著蹣跚的步伐,在丈夫的攙扶下現身,不但跛腳行動不便,就連上下樓梯都需要人攙扶,不難看出一年前事故所造成的傷勢至今仍未痊癒,且嚴重影響林女的日常起居。事故造成女外送員右膝粉碎性骨折、右腳腳趾開放性骨折,經過多次手術,如今還無法正常行走。(圖/趙世勳攝)「那天晚上,我正要送餐到台北市,經過民生東路時,他把他的特斯拉停在慢車道,也沒有閃燈,車子是熄火的狀態,我閃不過就撞上去了,他出現後只跟我要電話,並說:『因為你撞上我的特斯拉,後續會有人跟妳聯繫賠償的事』,他當下沒有關心我有無受傷,反而是路人幫我把機車扶正。」林女說。本刊調查,去年4月19日深夜23時許,許凱皓開著他的白色model 3特斯拉行駛在台北市民生東路時違規迴轉,還將車輛違規停在民生東路58號前的慢車道上,這時林女在送餐途中行經此處,由於天色昏暗,根本沒看清楚慢車道上有特斯拉,等看到車尾時卻已來不及煞停迎面撞了上去。 巨大的撞擊聲響驚動附近路人上前查看,許凱皓看到愛車被撞後也湊上前查看,並留下林女電話,以便事後賠償事宜,絲毫沒察覺是因為自己違規的行徑才導致車禍發生。「明明就是他違規,一開始他們(許凱皓父親、經紀人)在和解時還酸言酸語罵我『是你撞特斯拉的,還敢告』。」林女說。據了解,林女現年53歲,和丈夫育有一名子女,林女靠著跑美食外送賺外快養家,但發生車禍後,下半身因為多處骨折,需要經過多次開刀治療,身上留下醜陋疤痕,還得持續復健,從去年4月事故發生後到今年年初都沒有工作收入。同時,當林女與許凱皓調解時還發現許凱皓並未替車輛投保強制險,且法院認定許凱皓的特斯拉違停需負全部肇責,因此許凱皓被依過失傷害罪起訴,他和林女以40萬元進行和解,且要求分期17期償還,但卻遭到法官駁回,認為賠償時間太長,若不縮短繳款時間就要判緩刑,然而許凱皓一方卻要求林女簽下切結書同意他分期償還,態度相當強勢惡劣。而從去年事發至今已18個月,許凱皓僅償還2期共11萬元,剩餘的29萬元何時會還完仍遙遙無期。去年4月19日深夜23時,許凱皓將白色特斯拉違規停在慢車道釀禍。(圖/翻攝畫面)從《大學生了沒》發跡的許凱皓,因為長相帥氣參與過不少戲劇演出,同時參加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將他推往演藝事業高峰,過去也曾擔任《狼人殺》及《原子少年》來賓,一直以來深受粉絲喜愛,如今卻傳出負面新聞,若不好好面對,恐重創演藝生涯。對此,本刊致電許凱皓,他竟表示沒有這件事,不知道對方為何投訴,並要本刊聯繫他的經紀人,本刊隨後傳簡訊給許凱皓經紀人,希望他能對投訴人指控許凱皓「賠償態度不佳、未投保汽車強制險、言語霸凌外送員」等事加以說明,經紀人則表示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並完成調解,為尊重對方以及法院,不方便對外回應。

男星肇禍欠帳2/違停特斯拉釀禍 不願道歉還譏「看我車貴才撞上來」
去年4月19日深夜23時許,知名男偶像許凱皓違規將特斯拉轎車違規停在慢車道,致使女騎士閃避不及撞了上去,事後許凱皓被依過失傷害罪起訴,林女向本刊控訴,許凱皓常在網路上PO文贈送許多人昂貴禮物,卻對車禍和解金一拖再拖,根本沒有還款誠意。「車禍發生後,他(許凱皓)先打給我先生,說看要怎麼賠他的車,他還有意無意的酸我,是我看他的車貴才撞上去,明明就是他違規,怎麼可以說這種話。」林女說「而且許凱皓也沒有要跟我道歉,是律師暗示他,他才說道歉,而且他們在走出和解庭時一直指著我的後腦勺罵,我只能躲到廁所哭。」據了解,林姓女外送員今年53歲,和丈夫育有一名子女,平時靠美食外送貼補家用,卻因為許凱皓違規行為,害她長時間無法工作,向他提告求償卻被冷嘲熱諷,讓她實在無法接受。由於法院認定許凱皓的特斯拉違停需負全部肇責,因此許凱皓被依過失傷害罪起訴,雙方最後以40萬元達成和解,但許凱皓卻要求以17期分期給付和解金,法院認為償還期限太長,駁回此案,許凱皓方面竟轉而要求林女簽下切結書,以此迫使法院接受此一和解方案。 但從去年事發到現在已18個月,許凱皓僅償還2期共11萬元,剩餘的29萬元何時會還完仍遙遙無期。此外,林女還發現,許凱皓時常在臉書上貼文贈送他人昂貴禮物,卻不願儘速處理2人債務,因此讓她高度質疑許凱皓的還款誠意。本刊調查,許凱皓今年29歲,在2014年因為參加《大學生了沒》節目因而被發掘成為明星,並在《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原子少年》等節目嶄露頭角,同時因為帥氣的長相出演許多戲劇,包括《我的老師叫小賀》、《第一次》、《愛不愛栗絲》等。翻開許凱皓在演藝圈的成績,不但拍了許多戲劇也參與綜藝節目演出,近日還在網路經營YOUTUBE頻道,但身為知名偶像卻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他人受傷後又不積極彌補,讓他的陽光形象大打折扣。對此,本刊致電許凱皓,他竟表示沒有這件事,不知道對方為何投訴,並要本刊聯繫他的經紀人,本刊隨後傳簡訊給許凱皓經紀人,希望他能對投訴人指控許凱皓「賠償態度不佳、未投保汽車強制險、言語霸凌外送員」等事加以說明,經紀人則表示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並完成調解,為尊重對方以及法院,不方便對外回應。許凱皓在「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原子少年」等節目嶄露頭角,同時也出演《我的老師叫小賀》等多部戲劇。(圖/翻攝畫面)

六成民眾願零接觸投保 LINE Bank進軍產險11月推汽機車險
由於LINE Bank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LINE Bank今(4)日於LINE Converge 2022記者會中提出3大痛點與3大發展目標,並預計最快11月推出汽機車強制險網路投保。同時也首度闡述LINE Bank「反詐騙雙重防護網」,聚焦提高用戶防詐意識,不間斷進行交易監控等2大目標。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出席LINE Converge 2022記者會,首度公開分享對於網路投保和產險市場的洞察。(圖/Line提供)後疫情時代「零接觸」投保接受度提高,產險汽機車網路投保潛在商機龐大,LINE Bank觀察到民眾對於網路投保接受度提升,有62%以上民眾願意透過網路投保,帶動網路投保件數與金額也逐步成長。根據金管會8月統計資料,網路投保產險之三大險種,今年1至7月,第一名是汽車保險新臺幣(以下同)7.19億元,第三名則是機車保險5.97億元,汽機車險保費收入年增率皆逾兩成,足見未來投保成長潛力。黃以孟也提及汽機車網路投保的未來洞察與三大痛點:包含選項太多、流程太長、聯繫不易。未來LINE Bank切進汽機車保險業務,將聚焦「客戶導向」、「簡化流程」、「智能通報」三大目標。除了因應主管機關對於金融業反詐騙防護的要求,LINE Bank更聚焦「提高用戶防詐意識」、「不間斷交易監控」的兩大目標,亦規劃攜手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反詐騙聯防,未來不但隨時更新詐騙樣態,也預計建置人頭帳戶模型,全面偵測詐騙交易。LINE Bank風控長温嘉仁分享兩大目標完成LINE Bank「反詐騙雙重防護網」,在「提高用戶防詐意識」方面,除了利用LINE Bank官方帳號、App、Blog、EDM與官網公告等「多元通路用戶宣導」,讓所有客戶瞭解到全面性的詐騙情境提醒以外,為了增加用戶反詐知識,LINE Bank亦利用「互動遊戲強化反詐意識」,透過智能客服及官方帳號互動遊戲、部落格文章進行宣導。其次,在「不間斷交易監控」方面,LINE Bank透過「24x7交易通知」,每筆交易即時通知,特別是偵測到異常交易樣態時更額外通知,且LINE Bank強調即時監控帳戶交易安全,更在2021年開業時即導入FDS欺詐偵測系統,透過AI技術的防護,達成帳戶交易安全即時監控、ATM交易即時偵測、帳戶盜領/盜用與卡片盜刷偵測等全方位帳戶保護。 自10月4日起,為了呼應LINE台灣官方帳號聊天室推出的破解投資詐術闖關遊戲「投資航海冒險家」,LINE Bank匯集四種常見的金融交易詐騙情境與手法,透過LINE Bank部落格與用戶分享,期望藉此提升用戶面對詐騙集團的防護力。常見的金融詐騙情境包含不明詐騙訊息、偽客服詐術、卡片管理防盜術、一頁式詐騙廣告破解等。

婆家帳單全寄來…夫妻繳到脫褲「借錢幫付房租」 她崩潰:生育補助也拿走
婆媳問題是許多家庭衝突的導火線。一名女網友抱怨,自己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婆家的水費單、強制險、燃料稅等帳單出現在家中,「每次看到這些或聽到,我真的不知道要無奈還是要生氣,因為跟老公反應,他也無奈說他媽媽真的沒錢」,然而夫妻倆也有家庭開銷,還曾借錢幫婆婆繳房租,讓她相當崩潰。原PO日前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看到不是我們的帳單出現在桌上,譬如說水費單、強制險、燃料稅,都是我婆婆那邊的,要不然就是什麼東西壞了,就要叫我老公去修,尤其是機車的消磨品真的也不便宜。每次看到這些或聽到,我真的不知道要無奈還是要生氣,因為跟老公反應,他也無奈說他媽媽真的沒錢。」女網友表示,「我壓力真的很大,我們也有自己小家庭的開銷啊!真的很不想為了別人去犧牲掉自己某些事,明明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下面一個妹妹(可是妹妹是未成年),然後我們還去借錢繳我婆婆的房租(一直以來房租大多數都我們負責,是到了真的沒有錢了才去借。我老公也有跟哥哥催討,但始終都沒有下文)。」人妻無奈地說,「之前生小孩的勞保補助,也是被拿去繳婆婆那邊的水電費、網路電視等等的,中間還有跟我們借一萬,為了要去員工旅遊。種種的事情讓我越來越決心只顧好自己的家。我們買了房子、車子,也有一堆的帳單,可能是錢真的難賺,是風吹日曬換來的,我只想花在我們自己上面。我不知道我算不算自私,但我想我真的仁至義盡了吧」。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將心比心啦!兒子照顧媽媽天經地義,換做是你父母是這樣的狀況,你先生也跟你一樣抱怨你父母,請問作何感想」、「我也常幫我媽繳錢耶,尤其是每年大額的醫療險,還有我爸的醫療費用。看來我也要來去問問我老公是不是也跟你一樣不開心」、「換角度思考,今天是你的媽媽你會這樣對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