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服用輝瑞新冠口服藥後會「復發」! 專家指出應是藥量不夠

美國藥廠輝瑞(Pfizer)研發的「Paxlovid」,是預防新冠肺炎高危險族群得到重症的主要口服藥物,然而部分患者在療程結束後依然再度復發,促使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針對這種COVID-19的「反彈」(rebound)現象發布了一份指引報告。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病情復發的現象似乎是因為藥物服用不足所致。由資深作者與醫學博士史密斯(Davey M. Smith)主導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於6月20日在《臨床傳染病》期刊(Clinical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服用Paxlovid之後的「反彈」現象並不是因病毒的抗藥性或是患者的免疫力受損而引起的,相反的,病情復發的原因似乎是因為藥量不夠。研究團隊首先從一位反彈患者的身上分離出BA.2病毒,並檢測其是否具有抗藥性,他們發現,經過Paxlovid的治療後,病毒仍然對藥物敏感,並且沒有顯示出任何會降低藥效的突變。接下來研究人員對患者的血漿進行了採樣,以測試他們對病毒的免疫力,結果顯示,患者的抗體依然能有效的防止病毒進入和感染新的健康細胞,這表明缺乏抗體的免疫力受損也不是症狀復發的原因。他們指出Paxlovid療程結束後又復發,可能是因為某些人代謝藥物的速度較快,或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服藥。藥量不夠可能成為關鍵,因為沒有足夠的藥物進入被感染的細胞,來阻止病毒複製增生。加大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助理教授卡林(Aaron F. Carlin)表示,「我們非常擔憂冠狀病毒可能會對Paxlovid產生抗藥性,因此這項研究結果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解脫。」卡林也提醒,正在服用Paxlovid的患者需要注意復發的可能性,若出現病毒反彈的現象,應佩戴好口罩並再次進行隔離。一項臨床試驗表明「Paxlovid」可以降低新冠疫情的住院和死亡率,該口服藥物於2021年12月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緊急授權下開始量產。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蔣萬安要恢復發放台北敬老金 籲黃珊珊別用行政資源選舉

台北市議會通過「台北市重陽節禮金致送自治條例」,要求市政府恢復發放重陽敬老金,卻遭市長柯文哲堅決反對。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今(23)日受訪表示,重陽禮金是對長輩的尊重,未來當選市長也一定恢復發放,並呼籲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應維持行政中立,不應用行政資源跑選舉。蔣萬安表示,重陽敬老金是對長輩的尊重,未來當選市長一定會遵照台北市議會所通過的條例恢復發放,讓台北市的長輩跟其他所有縣市的長輩一樣,得到應有的尊重。他也說,恢復重陽敬老金沒有針對任何人,就是讓台北市的長輩得到應有尊重。針對傳出民進黨下周將徵召衛福部長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民進黨內部要怎麼決定都尊重,但現階段,全民抗疫其實還沒結束,任何個人的決定都不應該影響到指揮中心運作,這才符合民眾期待。此外,黃珊珊有意參選下屆台北市長卻堅不請辭,蔣萬安認為,這是每一位行政首長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新北市長侯友宜2018年選舉年時,2月就請辭副市長宣佈參選新北市長,侯沒有藉由行政資源來跑行程、進行選舉活動,台北市身為首都,更應該維持行政中立,以為表率。蔣萬安也提到,選舉過程都會有很多的耳語,做不同的操作,就是要動搖支持者信心,甚至刻意製造內部矛盾或分化。他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腳印爭取所有市民認同,以及成為所有民眾心中最好的市長候選人。他說,「台北市身為首都,我們不應該再回到過去,這種充滿耳語的負面競選環境。」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二次感染中央未訂指引 醫護被迫成傳播者

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相當辛勞,面對政策不斷改變必須很快適應各種突發狀況,台北市醫護人員抱怨,二次確診沒有中央指引,結果還要照顧病人,甚至得到不需隔離的回應,必須請病假扣薪才能去看醫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尚在規畫相關通報流程,預計近日就會公布。隨著二度感染愈來愈多,指揮中心專家會議達成共識,2周內出現症狀大多屬於原病程復發,3個月內再度驗出PCR陽性,還需符合特定症狀、Ct值、基因定序等,可認定為二次感染。不過,北市1名醫護人員二次確診且Ct值僅10,醫院仍要求繼續上班照顧病人,該醫護不滿說,「你的家人敢給Ct值10的護理師照顧嗎?」北市衛生局未正面回應解決方法,堅稱二度感染與配套還待中央指示,有疑慮就去看醫生。還有另1位醫護人員5月康復後,6月又檢出病毒,Ct值也僅約10,立刻向主管通報,卻得到「醫事人員二次確診不需隔離」的回應,若不舒服的話,可去急診或自行請病假。醫護人員批評,中央遲未訂出二次確診指引細節,還將二次確診醫事人員排除隔離,讓許多醫護被迫成為傳播者,承受極大心理壓力,病人身體不適才會住院,又要暴露在可能染疫風險下。衛生局專委紀玉秋表示,中央將明訂二次感染配套措施,Ct值只是一個指標,還要評估臨床症狀,目前有疑慮可尋求醫生評估,經醫生判定二次感染仍可隔離、居家照顧。莊人祥表示,目前疑似二次感染個案,現行做法應由地方衛生局告知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以專案方式評估是否再度列為確診;過去曾有個案因症狀嚴重,須住院治療,亦可由醫師協助通報。至於有醫護人員反映疑似二次感染仍需照護病人,莊僅回應,可由任職醫院協助通報。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北市醫護怨「二次感染Ct值僅10」 被迫上工顧病人…請病假被扣薪

面對這波疫情,醫護人員相當辛勞,加上政策不斷改變,醫護人員必須很快的去適應各種突發狀況,北市某醫護人員抱怨指出,醫院因應政策開了一堆專責病房,造成人力不足,好不容易招募到人力支援,結果醫院卻把這些人力調到其他單位使用,相當離譜;也有醫護人員甚至二次確診,卻還得自己請病假扣薪,才能去看醫生。全台醫療量能吃緊,醫護人員就算確診仍要繼續值班,台北市出現一名醫護人員已二次確診且Ct值僅10左右,遭要求繼續上班照顧病人,他痛批,「你的家人敢給Ct值10的護理師照顧嗎?」衛生局未正面回應解決方法,堅持稱二度感染與配套待中央明列,有疑慮「就去看醫生」。隨著二度感染越來越多,如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達成共識,2周內出現症狀大多屬於原病程復發,超過3個月才屬於二次感染。北市一名醫護人員在5、6月兩度確診,5月康復後,沒想到6月檢出CT值僅約10,立刻向主管通報,卻得到「醫事人員二次確診不需隔離」的回應,若不舒服的話,可去急診或是自行請病假。醫護人員批評,政府遲遲未訂出復發、二次確診的相關細節,還將二次確診醫事人員排除隔離,讓許多同仁在自己不願意的狀況下,被迫成為傳播者,承受心理壓力。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表示,中央近期將明列二次感染配套措施,Ct值只是一個指標,還要再評估臨床症狀、是否在高風險工作場域等;至於目前若有懷疑二度感染者、或是Ct值低等有疑慮者,「就去看醫生」,尋求醫生評估,經醫生判定二次感染後,仍可採取隔離、居家照顧等隔離治療。議員耿葳表示,現在醫護人力是否不足,才會導致醫護需要「帶病上陣」?批評市府還在等待中央定義,是甩鍋中央,反而導致醫療第一線和病患自己承擔,呼籲北市府要拿出態度,應該自行訂出配套措施,「難道萬一出事,又再甩鍋給中央?」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男「嘴巴合不起來」遭判巴金森氏症 求醫兩年病因竟是「肩頸僵硬」

講話、進食及喝水,這些都是日常再普通不過的動作,但你有想像過若是哪一天自己嘴巴突然合不起來,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一名年約六十的鄭先生(化名),兩年多來嘴巴不明原因地持續性痙攣,導致無法合起,他說:「雖然不能正常咬合、喝水也很不方便,但改吃流質食物,生活還是能過……最可怕的是有時無法正常換氣,要人怎麼『活』?」而只能攝取流質食物也讓鄭先生因營養不良,導致健康亮起紅燈。為改善症狀,他跑遍各大醫院,求助過許多科別,包括牙科、齒顎科、骨科,也至神經內外科做過完整檢查仍找不出原因,甚至一度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花大錢植入腦部晶片卻仍未獲改善,最後因緣際會才找上同時擁有中西醫執照的楊龍駿醫師。肌肉相互牽連 未及時處理僵硬問題症狀恐遍布全身肌肉從頭、肩頸、腰延伸至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楊龍駿醫師表示,以他的多年看診經驗,會依循患者肌肉走向,症狀發生處由近至遠來判斷哪些肌肉相互牽連,再一一進行檢查。最終發現,鄭先生會出現顳顎關節咬合異常,主因竟為「肩頸僵硬」。楊龍駿醫師指出,肩頸肌肉有部分會延伸到顏面顳顎關節,所以肩頸太僵硬的話,整條肌肉拉扯,也有可能會影響到顳顎關節咬合。而由於鄭先生肌肉僵硬的情形較為嚴重,除了以撥筋舒緩放鬆淺層肌肉之外,臨床上也再以小針刀深入將肩頸深層肌肉鬆開。治療隔日,鄭先生已經有兩年無法閉合的嘴巴終於可以正常合起來了,於回診追蹤時,言談之間難掩興奮與感動之情,頻頻向楊龍駿醫師道謝,「我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正常吃東西,真的要感謝楊醫師讓我找回人生希望!」找出勞損肌肉群 撥筋、小針刀助深層放鬆在生活壓力大、3C產品使用需求大增的現代社會,辦公族、低頭族……受苦於「肩頸僵硬」的民眾越來越多,楊龍駿醫師提醒,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肌肉缺少活動的機會,自然就會導致肌肉僵硬。而局部僵硬的肌肉未及時處理,緊繃的情形可能沿著整條肌肉向全身上下蔓延,引發不同的症狀,肩頸僵硬酸痛是最常見的,往上延伸往往會造成睡眠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往下也常導致背、腰部甚至下肢的酸脹痛。然而,由於西醫科別分類較細,尤其在肌肉骨骼方面,更有可能會因專注在控制局部症狀,導致找不出病源,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治療效果有限,症狀也隨時有可能再復發。楊龍駿醫師分享,長期頭痛、背痛及腰痛患者,頻換醫院、不停找方式治療卻還是無顯著效果的話,即可考慮以撥筋或小針刀的方式,撥動深層肌肉,讓其沾粘或僵硬現象得以舒緩放鬆。一旦肌肉恢復彈性,身體其他相關併發問題也能隨著迎刃而解。

publish-icon 06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被消失的法鬥1/寄養毛孩竟變「水流屍」? 業者人去樓空羅生門

「還我愛犬!」台南市顏小姐飼育法鬥兄弟「瑪沙、拉蒂」約5年,對2隻狗兒疼愛有加,近日因開刀而將愛犬委託屏東經營「鳴駒國際專業犬貓」的楊姓友人照顧,不料業者照顧期間未回傳狗兒照片或影像,顏小姐不顧病軀、坐輪椅要接狗時,業者竟稱狗兒早已身亡、遺體丟進水溝,冷血行徑讓顏小姐氣憤不已,希望檢警和農業局人員協助找真相。本刊實地重回該間犬貓舍,發現公司內外遭人灑滿冥紙,宣洩不滿情緒與警告意味濃厚。公司外面原有數隻犬隻已遭移除,僅餘後門內部空間還保有十餘隻大小犬隻,儘管門口仍高掛「營業中」招牌,但大門緊閉、早已人去樓空,但櫃台前的玄關門卻來不及關上,看得出來業者走的匆忙,甚至恐是「落荒而逃」。楊姓業者聲稱顏小姐的狗本身就有問題,但當動保人員追問狗狗屍體下落,楊男卻支吾其詞。(圖/翻攝畫面)經調查,楊姓業者開設多間犬貓旅社,並同時經營繁殖、買賣、寄養等項目,他在毛孩界打滾多年,看似經驗豐富,顏小姐才將愛犬交給他照顧,不料成為她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顏小姐表示,她5年多前以近8萬元價格,購入法國鬥牛幼犬同胎兄弟「瑪沙、拉帝」,由於模樣可愛逗趣,讓她疼愛有加,只是她早在2020年就因脊椎不適,常常痛到需要以輪椅代步,醫生多次建議開刀治療,但為了照顧狗兄弟延遲了1年,去年甚至痛到去醫院打嗎啡止痛,才在家人勸說下接受開刀治療,2隻法鬥該如何照顧成為難題。顏小姐說,她起初想將狗兒送養,網路貼出送養訊息後,詢問簡訊如雪片般飛來,但最終仍因無法割捨而作罷;後來兒子幫忙照顧狗兒,她才放心開刀,不料半年後舊疾復發,幾經思量下,才決定交由先生的朋友、楊姓業者代為照顧,沒想到竟是惡夢的開始。今年5月27日,顏小姐將狗兒委託楊姓業者照料,並將牠們的飼料、相關生活起居用品一併送去,待到深夜見法鬥兄弟已睡去才離開。其後連續多日聯繫詢問愛犬狀況,對方都說一切安好,卻沒回傳照片,她表示想探視愛犬,對方推稱家人確診、有事外出無法配合。飼主顏小姐與家人扮演偵探追查愛犬下落,發現狗狗以自然死亡名義「被除戶」,與楊姓業者說的熱衰竭不符。(圖/翻攝畫面)顏小姐說,後來她愈想愈不對勁,6月6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犬貓旅舍,卻得到狗兒已死亡的噩耗,楊男說法閃爍其詞,起初稱狗兒抵達屏東的隔天就暴斃,是在「開冷氣、有飲水」的情況下熱衰竭而死,後又改稱抵達後2、3天,因「沒開冷氣、沒有飲水」而身亡,前後說詞相互打臉,讓顏小姐相當不滿,狀告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動物保護及保育科。「不知道為什麼要把事情鬧大?」楊姓業者說他與顏小姐的先生是舊識,因顏小姐準備開刀、無法再照顧,想要把狗狗「送養」,但因為狗狗年紀大沒有人領養,自己出於朋友情誼無償照顧2隻法鬥。5月27日收到法鬥兄弟,沒想到隔天「2隻狗就不動了」,應該是2隻狗本身就有問題,但飼主卻未交接所致。當初擔心顏小姐得知狗狗死訊,會情緒激動影響健康,所以未在第一時間告知,雙方對話過程都有通聯記錄。楊姓業者強調,偷賣狗是違法的,他不會這樣做。至於2隻法鬥的晶片部分,因為狗狗死掉,所以依照行政作業流程辦理除戶。但當動保科人員追問2隻狗狗屍體如何處理,楊姓業者卻又支吾其詞,聲稱「一切交由司法程序處理」。目前楊姓業者已關閉犬貓經營臉書專頁、及個人臉書,本刊透過管道取得楊姓業者2支手機號碼,想詢問後續處理情形,但記者多次致電,其中一支號碼轉接語音信箱、另一支則無人接聽。

publish-icon 06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肚腩驚人!婦人以為是發胖 呼吸超喘「竟藏40公分腫瘤」

一名50多歲的婦人,最近半年被發現明顯變胖,坐著看電視、躺著睡覺都呼吸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40公分乘以20公分的巨大卵巢囊腫,壓迫組織,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礙於腫瘤指數升高,擔心有惡性腫瘤情形,選擇剖腹手術,術後恢復健康狀態,取出卵巢囊腫甚至超過7公斤。病理組織報告指出,婦人的卵巢囊腫是黏液性囊腫,當囊腫愈大,手術風險愈高。一般卵巢囊腫剛開始長大症狀不明顯,不太容易被發現,但若超過10公分的巨大囊腫,極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出現腹脹、腹痛、最嚴重恐致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指出,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腫瘤不容易及早發現,而卵巢腫瘤以型態則可分為:一、非贅生性之卵巢囊腫:如功能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等等。二、贅生性卵巢囊腫:如畸胎瘤、漿液性卵巢囊腫、黏液性卵巢囊腫等。三、惡性卵巢腫瘤。卵巢良性腫瘤通常在早期較小也多無症狀,因此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到。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4~8公分以上時)才開始感腹脹或腹痛甚至腹部腫塊,若腫瘤長大到骨盆腔及腹腔時即可能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祕等等。卵巢腫瘤危險因子為:肥胖者、初經年齡較早者、不孕症患者、有家族史者等。超音波是檢查婦女生殖器腫瘤最常用、最方便,且是快速及高準確性的工具。若再配合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可提供參考區分是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此外,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檢查也是很好的診斷工具。另外,卵巢腫瘤大於20公分以上者,巨大卵巢瘤一般而言非常少見,尤其是大於20公分以上者。患者會有如此巨大的腫瘤原因可能是症狀不太明顯、患者警覺性不夠。而本案例是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瘤中最容易形成巨大腫瘤者。黏液性囊腺瘤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患者,大多為單側性,只有5~10%為雙側性,一般較大,容易發生壓迫徵狀。鄭志堅說,黏液性囊腺瘤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切面常為多房有分隔,腫瘤表面大多灰色有光澤、囊壁較厚、有彈性。囊內容物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看似膠凍。黏液性囊腺瘤絕大多為良性(超過80%),但有10%為邊緣性惡性,不到10%為惡性。鄭志堅表示,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兩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手術,基本上依患者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是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腫切除術為主。而手術途徑分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及機器手臂輔助下的腹腔鏡手術,因為極少數卵巢囊腫為惡性,當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升高或是高度懷疑有惡性可能,建議用開腹手術。不過,透過腹腔鏡或是機器手臂輔助,傷口小,較不影響美觀。關於術後恢復時間,傳統開腹手術因肚子肌肉被拉扯,比微創手術多一些時間才能夠恢復。針對大多數卵巢良性腫瘤病人使用腹腔鏡手術即可,若有巨大卵巢囊腫或是懷疑為惡性腫瘤者,還是建議剖腹手術,安全性較高。若想避免卵巢囊腫復發,要建議女性朋友,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和皮下脂肪多的食物種類,可降低卵巢病變風險。至於少數病理性卵巢囊腫與遺傳基因有關,加上症狀不明顯,建議女性安排健康檢查,當做完子宮頸抹片檢查後,再加做婦科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和治療。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確診3個月內快篩陽算「二度感染」嗎? 專家會議拍板「明確定義」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嚴峻,雖然確診數已脫離高峰,但仍未大幅下滑,且近期有不少確診後3個月內,再度被篩出「快篩陽」,讓外界對「二度感染」跟「復發」的定義陷入一陣困惑。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下午,召集專家舉行會議討論,會中拍板定調,確診3個月內若再度快篩陽,除非檢驗證明感染到其他病毒株,否則不會被視為二度感染,而算是「復發」。指揮中心昨天召開專家會議,要釐清所謂二度感染跟復發的定義。據《蘋果新聞網》報導,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透露,昨天專家會議上大家的共識,把染疫患者在病況改善後,卻又再度惡化的狀況,區分成「復發」與「二度感染」兩種。張上淳提到,確診康復後,有可能還是會在快篩中驗出陽性,這是所謂「陰陰陽陽」的階段,若採PCR篩檢應該就是會驗出Ct值逾30,數值偏高的結果。但只要民眾的症狀沒有明顯惡化或有所變化,原則上不會當作復發或二度感染,除非PCR驗出Ct值有明顯的二度下降,又出現染疫風險,才會做後續定義。張上淳說,所謂「復發」,是指確診後患者病情一度好轉,但之後卻又惡化,一般常見發生於確診的兩周內,經醫師判定會進行第2次通報。而「二度感染」則是指,在確診3個月後,患者又染疫的情況。若是在3個月內的症狀惡化,原則上都是屬於「復發」。張上淳並強調,又染疫的人,除非透過基因定序證實,感染到的是不同病毒株,才會被認為是二度感染,不然就會被視為「復發」。但他也表示,每個案例狀況不同,特殊案例可由醫師,透過臨床實際狀況去做個別判斷。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她突變胖呼吸會喘 肚內驚見「40公分巨大卵巢囊腫」…重達7公斤

一名50多歲婦人,最近半年被發現明顯變胖,坐著看電視甚至躺著睡覺都呼吸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肚內有一個40公分乘以20公分的巨大卵巢囊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表示,擔心有惡性腫瘤情形,選擇剖腹手術,術後恢復健康狀態,取出卵巢囊腫甚至超過7公斤。鄭志堅指出,病理組織報告顯示,婦人的卵巢囊腫是黏液性囊腫,當囊腫愈大,手術風險愈高,一般卵巢囊腫剛開始長大症狀不明顯,不太容易被發現,但若超過10公分的巨大囊腫,極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出現腹脹、腹痛、最嚴重恐致死。鄭志堅表示,本案例是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瘤中最容易形成巨大腫瘤者,黏液性囊腺瘤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患者,大多為單側性,只有5~10%為雙側性,一般較大,容易發生壓迫徵狀。至於黏液性囊腺瘤,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切面常為多房有分隔,腫瘤表面大多灰色有光澤、囊壁較厚、有彈性,囊內容物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看似膠凍,黏液性囊腺瘤絕大多為良性(超過80%),但有10%為邊緣性惡性,不到10%為惡性。鄭志堅提及,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兩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手術,基本上依患者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是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腫切除術為主,針對大多數卵巢良性腫瘤病人使用腹腔鏡手術即可,若有巨大卵巢囊腫或是懷疑為惡性腫瘤者,還是建議剖腹手術,安全性較高。若想避免卵巢囊腫復發,他建議女性朋友,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和皮下脂肪多的食物種類,可降低卵巢病變風險;至於少數病理性卵巢囊腫與遺傳基因有關,加上症狀不明顯,建議女性安排健康檢查,當做完子宮頸抹片檢查後,再加做婦科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和治療。

publish-icon 06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45歲男驚罹攝護腺癌 達文西手術保住性能力「也不會尿失禁」

一名45歲的已婚男性患者,因為健檢發現攝護腺抗原(PSA指數)高達15,比一般正常人攝護腺抗原(PSA指數)3-4 高出許多,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透過病理切片,診斷為早期攝護腺癌。經達文西機器手臂精準切除攝護腺,病患仍保有正常性功能,也沒有尿失禁等副作用,攝護腺抗原(PSA指數)也降為0。陳冠亨主任指出,攝護腺在會陰上方,骨盆腔的最底層,性功能神經就位在攝護腺的左右兩邊,傳統手術對泌尿科醫師是一大考驗,可能會影響周遭血管及勃起功能的神經,甚至尿失禁機率,影響日後性生活。不少攝護腺癌症患者,因擔心手術副作用造成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而怯於手術治療。但是達文西機器手臂,有10倍放大效果,因此,醫師的視野非常清晰,切除更加精準,同時,達文西機器手臂靈活的手腕運用,可以270度旋轉,對醫師來說,手術可以做得更好、更精緻,另外,因為傷口小,流血量少,減少疼痛,復原也比較快。對早期的攝護腺癌患者來說,除了不影響性功能之外,也減少尿失禁等副作用。陳冠亨強調,攝護腺癌沒有症狀,也很難預防,建議沒有家族病史男性50歲以上可以做PSA指數及肛門指診篩檢,有家族病史者則建議40歲以上就須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另外,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系與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說,診斷期間,抽菸的男人死於攝護腺癌的風險,比從未抽菸的男人高出百分之六十一,癌症復發率也高出百分之六十一,因此,少抽菸,生活作息影響,避免攝護腺癌提早找上門。

publish-icon 06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五堅情」邱鋒澤染疫 將缺席《娛樂百分百》錄影望7月中復工

「五堅情」由邱鋒澤、陳零九、黃偉晉、婁峻碩、賴晏駒(小賴)等5位團員組成。邱鋒澤10日因為工作需要做快篩檢查,竟發現快篩陽性,馬上居家隔離。對此,經紀人表示,邱鋒澤確診症狀目前只有流鼻水,算是輕症,沒有發燒、咳嗽等,其他團員目前身體皆無大礙。邱鋒澤今表示,「快篩發現確診了,努力康復中,請大家不用擔心」,隨後發文報平安說,「休息中,Recovery」。而他因為之前健身舉重受傷,最近舊傷復發,導致上半身肩膀、手不太舒服,本周先告假《娛樂百分百》,但也因為確診,原本下周《娛百》錄影也要請假、復健行程延期。邱鋒澤目前在家隔離休養,趁空檔追劇、玩電動,工作同仁會幫忙外送食物物資、生活必需用品等。五堅情將在8月6、7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經紀人表示,希望邱鋒澤盡快康復、健康回歸,7月中將開始密集練團彩排等工作。

publish-icon 06月1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人夫瘋狂外遇「害妻癌症爆發3次」 廣告小妹揭離婚關鍵:有就趕快離

婚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經營,若只有單方面付出,很難走得長遠。一名人妻罹患癌症,但仍順利結婚並生下寶寶,怎料老公瘋狂外遇,還對家人漠不關心,讓她的癌症3度復發。對此,常談論兩性婚姻關係的網紅「廣告小妹」(凡槿)也給出建議了。「一個姐姐問我,如果換成是我,我會怎麼選?」原PO在臉書《靠北婚姻2.0》提到,姐姐癌症後結婚,健康檢查各項指數都正常,也順利生產,沒想到寶寶5個月大時,她卻發現老公外遇,受到嚴重打擊,一個禮拜無法吃跟睡,怎料回診報告結果是癌症猛爆性復發轉移,於是安排手術治療。傻眼的是,老公坦言不太願意去醫院陪病,聲稱工作很忙,「不是全世界都圍著妳轉」,所幸手術一切正常,但是當治療即將完成時,姐姐又發現老公再度出軌,而且在要陪伴手術的前一晚,還跟女人在外面開房,而手術治療後的精密檢查,又發現已經切除的病灶又冒出來。現在老公就有如陌生人一樣,平常幾乎沒聯絡,放假也不見人影,偶爾回家也完全和老婆小孩沒互動,「下午癱到晚上就說要離開了」。至於財務分配,姐姐負責房子貸款,全職照顧孩子,老公看完每一筆消費,記帳後會給予生活費,但是在第2次外遇後,就要求交給婆婆管錢,生活費各半,視心情決定生活費的多寡,目前2次給付9成左右,不包含個人開支保費等。廣告小妹給建議。(圖/翻攝自凡槿(廣告小妹)臉書)姐姐感到心灰意冷,詢問原PO:「如果生命所剩無多,到底是要包容一切,還是要討回公道,或出一口氣?」為此一直搖擺不定。針對此事,廣告小妹向《CTwant》透露,她看過的離婚案例比結婚多,直言離婚是一個很現實的東西,相當耗費體力和精神,女子正在和癌症搏鬥,如果能把自己和孩子照顧好,就已經是萬幸,「如果我是她,我思考的不是離婚,是萬一她不在了,她的遺產、壽險留給孩子,那孩子的監護人是誰」,往這個角度思考,就會知道該不該離婚。廣告小妹指出,如果不離婚,孩子的監護人肯定是老公,她也認同內心不快樂,會滋養癌細胞,但是離婚過程也會,「每一個離婚案的主角,無一不是心情很差」,她過去協助許多經濟弱勢的女性走出離婚陰霾,每個都很憔悴,而最無辜的就是小孩,很可憐但是沒辦法。廣告小妹強調,女子現在要面對的,就是趕快處理身後事,如果人不在了,孩子怎麼辦?如果有一些財產,不想給老公,那就值得離婚,可以辦信託,等孩子大了給孩子。她表示,若沒有離婚財產都是老公的,因此是否要離婚,必須從準備身後事開始,「有財產趕快離,沒財產沒必要離,反正他也不回家」。

publish-icon 06月1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年輕女長菜花「治療3個月狂復發」 一句話揭病因…醫超心疼

治療療程一樣,但卻不一定有效果。有2名女子因為「下體長菜花」去看診,一開始開藥膏擦,可是效果不好,改用電燒治療,怎料其中一人一直好不了,甚至全部長出來,一問之下才得知背後原因,讓人超鼻酸。婦產部醫師李偉浩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過去有2名年輕女子來求診,都是因為外陰部長了俗稱「菜花」的病毒疣,這種就是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感染症,一般處理會先用藥膏治療,看能不能消掉,但2名女子擦藥還是沒效果,「外陰部都還是有凸凸的,而且會癢」,後來改採電燒治療,術後回診其中一人已經好轉,於是開藥膏繼續擦,避免再度復發。即使電燒治療,其中一人的情況還是很嚴重。(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然而,另一名女子的情況卻還是很嚴重,懷疑醫師沒有燒乾淨,因為還是會覺得癢,沒想到檢查發現,燒的位置又有新的要再長回來,他還是先開藥膏,殊不知隔了2周,原本燒的位置又長出來了,就這樣折騰了2、3個月,菜花還是長回來了,「我就覺得很奇怪,因為一般來講,治療至少會有部分的效果」,但是對女子幾乎無效,於是他詢問對方體質是否和別人不一樣,「免疫力是不是比較差?」女子聽完才坦言自己有紅斑性狼瘡。李偉浩解釋,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是有缺陷的,沒辦法把病毒消滅掉,因此每次治療完,病毒還是反覆出現。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女子只能不斷電燒,一度求饒「能不能不要再治療了」,好在經過5次電燒,加上施打疫苗,目前沒有再復發了。

publish-icon 06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鐵廣播「禁站票」抓到罰5倍票價…女星轟:嚇唬善良人 真相曝光

女星陳天仁出道多年,在2010年的中華職棒賽事中,被電視轉播的攝影鏡頭捕捉,因此以「象迷娘」之稱打開知名度。她和大9歲男星周孝安拍戲結緣,進而交往走入婚姻,並生下一個女兒。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日常的她,今(8日)搭火車時聽到廣播,讓她忍不住痛批:「嚇唬善良的人?」陳天仁今天在臉書PO出限時動態,可以看到她正在搭火車,在列車來臨前,廣播說「此列車無販售站票,抓到的人要罰5倍票價」,這讓她聽了一頭霧水,不懂廣播的用意,「是要拿來嚇唬善良的人而已嗎?」陳天仁透露,過去她看到真的一堆,用區間車價格搭自強號的人,每次自己的位子上總是有人,以致於都要請對方離開,而且不只如此,她還看到一堆人站著,「台鐵如果認真的抓,肯定可以大賺一筆呢」。陳天仁痛批台鐵廣播嚇唬善良的人。(圖/翻攝自陳天仁臉書)據了解,台鐵為配合防疫政策,去年7月宣布各級對號列車(太魯閣號、普悠瑪號、自強號、莒光號及復興號),禁止站票(無座)搭乘,持用定期票或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旅客,只能搭乘區間車或區間快車,若違反規定的民眾,將被勸導請下車,勸導不聽將移送鐵警局交地方衛生單位開罰。直到去年12月27日,才恢復發售各級對號列車無座票,要注意的是,自強(3000)、普悠瑪號、太魯閣號、團體列車、 觀光列車、騰雲座艙及親子車廂等列車及車廂,仍不發售無座票。至於陳天仁所提及「用區間車價格搭自強號」,猜測是指刷悠遊卡進站,然而事實上,悠遊卡可以搭自強號。台鐵規定,使用電子票證搭乘70公里(含)以內,可享區間車票價9折優惠,超過則按自強號費率計算。另外,陳天仁聽到台鐵廣播「罰5成票價」,但是並沒有罰5倍,估計是不小心聽錯。

publish-icon 06月0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余苑綺抗癌近況曝光 端午節合體女兒拍片滿溢幸福母女情

藝人余天與李亞平的二女兒余苑綺,從2014年發現罹患直腸癌後,不斷康復又轉移復發,如今都還在積極抗癌,甚至近期癌指數又飆高,身體還出現抗藥性,化療已經無效,一度連站都不能站,只能改成最新的放射性療程,繼續對抗癌症樂觀活下去,近日她在臉書貼出一段業配洗衣球的影片,她和女兒一起入鏡,看上去精神跟氣色都相當不錯,也讓人放心不少。余苑綺和女兒一起拍影片,好氣色開工賺錢。(圖/翻攝自余苑綺臉書)余苑綺抗癌已經8年,如今連小孩都已經長大,日前她的癌指數讓父母再度落淚,家人也希望她的身體可以趕快恢復健康,健康狀況也讓不少粉絲為她擔心。5日她在社群網站貼出她和女兒一起拍的影片,她穿著簡單白色T恤搭上紅色短褲,開心與女兒一起洗衣服,測試洗衣球的功能,女兒也乖乖幫著搓洗衣物,互動相當溫馨,她看起來氣色不錯,打起精神拍片的她也相當有活力,讓不少粉絲看到後十分放心。余苑綺日前曾帶兒子外出跟姐姐余筱萍一起遛狗,抗癌也打起精神陪伴家人。(圖/翻攝自余苑綺臉書)在3日端午節時,她也和女兒一起透過影片亮相,透露自己睡前會教女兒一些愛護自己的小句子,從電影《姐妹》中的一段話,教育女兒而她也很愛,也可以學習一些愛自己的單字。她也表示,不妨睡前可以跟小孩試試看,當媽媽看到她講完這些句子,心裡不由自主的都覺得甜滋滋。

publish-icon 06月06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