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跟進推動「心理健康假」 每學期最多申請這天數
台大學生會今天在臉書揭露,經過多時的努力,今年6月,台大學生輔導委員會已正式通過了「心理健康假」,無須檢附證明文件,每學期至多申請3日,可於當日申請。事實上,包括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實踐大學、台北大學皆陸續推動「心理假」,台大的腳步算是比較慢的。以台師大和成大為例,學生因心理或精神不適,便可申請心理假,每學期至多請假5日。台大學生會表示,當同學因心理不適或精神情況不佳,致上課有困難時,只要上請假系統,得於當日向授課老師請心理健康假,無須檢附證明文件。每學期總共可請3天的心理健康假,在同學們第2次申請,或請假滿2天時,系統將通知學輔中心及心輔中心,啟動關心同學的輔導機制。台大學生會說,心理健康假的通過,昭示的是校方對於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視態度。選擇正視心理假對同學們的正面意義,也是希望能洗去外界對心理問題的汙名化。停下腳步,讓身心靈有喘口氣的空隙,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

逢甲大學修訂學生請假辦法 每人每學期「3天心理假」…還免附證明
近期逢甲大學修訂學生請假辦法,明文新增一個非常特別的假別「心理假」,每名學生每學期可以請心理假3天,甚至免附證明。而這個新的請假辦法最快在9月就會上路。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心理假」的設計目的,就是希望讓心理狀態需要喘息的學生,能有喘息的空間。經討論後,決議讓每名學生每學期可有3天心理假,同時也不需附上請假證明。唯當學生心理假使用2天後,導師就會優先關懷,必要時諮商輔導中心也會提供關懷輔導。而只要請第3天,就需要檢附醫療院所或是相關輔導機構的證明。報導中也提到,心理假是在今年年初提案,後經多次討論後,於6月7日的校務會議上通過,預計於112學年度,也就是9月開始實施。逢甲大學學生會也表示,心理假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能察覺自己的心理需求,給予適當的喘息與休息。「咳嗽發燒時需要調整作息,接受治療;心情面臨低潮時,也要找到調適的方式!」據了解,除了逢甲大學外,其實中山大學早在2021年就創立了「心理不適假」,師範、成功、實踐等大學也都有類似的心理假機制。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勿忽視「憂鬱黑數」
現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安全感」很重要!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表示,新北市政府應加強校園心輔作業,並積極拓點心理衛生中心,讓民眾可適時地尋求協助;另針對脆弱家庭優先提供協助及補助,現階段新北市僅有2處心衛中心,供不應求,呼籲市府應積極拓點。黃淑君說明,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資料表示,111年自殺通報人數為9682人,為近10年來的最高數字,且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110年全國使用抗憂鬱藥物有154萬2703人;其中新北市使用抗憂鬱症藥物共有22萬1123人,佔總人口5.52%,甚至蓄意自我殺害(自殺)在110年更是新北市十大死因之一,其中死亡人口多為青少年及青壯世代。黃淑君指出,自殺高通報數或高服藥數並不代表不好,是否有更多隱藏黑數,才是我們所需要擔心的,「擁抱憂傷」已不只是個人課題,更是市府應積極規劃相關政策;心傷猶如感冒過敏,都是你我日常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因此倡議「心理假」,心理諮商是健康的,建議衛生局積極推動心理照護的政策。

業務繁重!新北市為降低輔導師生比 將擴編教師
新北市國小、國中、高中平均每位輔導老師需服務約450名學生,業務負擔繁重。市議員黃淑君指出,孩子們在求學環境中遇到困難時,最先求助的就是學校輔導老師,呼籲教育局檢討輔導量能,降低師生比,讓孩子第一時間能得到最好的照顧。教育局表示,111學年度已額外增加19名兼輔教師,未來會視需求持續擴編。黃淑君表示,新北市高中職輔導老師平均約服務324人、國中輔導老師平均約服務405人、國小輔導老師平均服務649人,每位老師需要協助學生皆破百人,負擔極大。然而近3年校園霸凌通報案件高達530件,但是成案僅有130件,比例不到3成,霸凌不僅只是身體上的傷害,言語上霸凌造成的「心傷」,更需要被重視。黃淑君說,國內普遍對心理諮商存有誤解,誤以為尋求心理諮商就是心理上有疾病,為了怕被貼上標籤,導致孩子們心理受創時,也不敢尋求協助。她呼籲教育局,除了積極檢討校內輔導量能,也讓有「心傷」的孩子第一時間受到照顧,身體生病時可以請病假,心理生病了也可以請「心理假」,使心理諮商不再汙名化。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劉耿良表示,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假的推廣可從公部門帶頭示範,比照現行生理假的概念,不用證明、不扣考績,一個月有一天的使用額度,意在讓第一線服務的勞工朋友,適時給自己的心放一天假,好好放鬆。教育局表示,輔導教師是依中央法規聘用,依學校規模設置,師生比依輔導教師數與班級學生均數推估,全國師生比應為一致。新北市為擴充學校輔導人力,111學年度首創增置兼輔教師19人,目前公立國中小共聘任408名專輔教師及256名兼輔教師、高中職聘任120名專輔教師。另對「心理假」部分,國中小學生身心發展尚需師長、家長協助關懷請假,有請假需求,可依請假規定辦理,高中職學生經監護人同意即可循規定請假,以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減輕學生壓力…台灣4大學設「心理假」 上班族哀號:老闆什麼時候跟進?
為了讓學生減輕心理壓力,國立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與實踐大學等4所學校陸續開設「心理假」,依各校規定每學期可請3到5日不等,且不用檢附請假證明,盼能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對此,網友們有兩極看法,有人認為這個方法可以照顧好學生心理健康,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讓學生合法翹課,不少上班族看到此做法也紛紛哀號表示,上班族更需要心理假。由於台灣學生經常傳出面臨心理壓力,嚴重甚至發生輕生或自殘等情況,因此國立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與實踐大學等4所學校陸續開設「心理假」,學生不需要檢附請假證明,依各校規定,每學期最多可請3到5日不等的心理假。消息曝光後,網友有2派看法,有人認為身體感冒會請病假,心理生病也應該好好休息,可以請心理假是好事;但也有人認為,這種不需要檢附證明的假別,就是給學生們合法翹課的理由,甚至有人留言「現在小孩越來越脆弱,無法當兵又容易崩潰」、「草莓族笑而不語」。不少上班族看到消息後,認為他們比學生更需要「心理假」,希望老闆可以良心發現跟進,「上班族才需要吧?至少1個月1次心理調適假並且支付薪水,因為工作不只壓力大,隨便不去上班還會被扣薪」、「敲碗老闆哪天良心發現」、「上班族何時會跟進」。

這5種詐騙手法最多! 高雄市刑大打造「防詐走廊」圖文並茂教防詐
近年詐騙案件頻生,警方除了強力阻詐,宣導防詐觀念也是重點,根據高雄警方統計,今年1月迄今共發生2642件各類詐欺案,分別以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一般購物詐騙、假網拍、猜猜我是誰等名列前五大詐騙樣態,高雄市刑警大隊特別在外牆設置12面反詐騙標語,打造「防詐走廊」,圖文並茂相當吸睛,希望路過民眾多看幾眼,學到撇步,不要輕易被詐團騙走血汗錢。根據高雄市刑大統計資料,今年1月到12月9日共發生2462件詐欺案,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94件,警方及時攔阻民眾受騙的案件數有976件,比去年增加158件,阻詐金額近4.5億元,比去年增加約1.8億元,阻詐比例有7成4左右。高雄市刑警大隊在周邊圍牆設置反詐騙標語看板,打造「防詐走廊」,希望民眾路過多看幾眼,減少遭到詐騙的機會。(圖/莊曜聰攝)再針對詐欺案類型進行分析,抓準民眾想賺錢的心理,假投資案件與去年相同,繼續蟬聯第一,共有562件,甚至還比去年同期多了25件,其他分別為解除分期付款的438件、一般購物詐欺296件、假網拍237件,最老套的「猜猜我是誰」也有145件;警方指出,由於現在投資標的增加,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民眾看到有賺錢機會,就很容易入坑上當。為了向民眾宣導反詐騙,高雄市刑警大隊在周邊圍牆置12面反詐騙標語看板,內容以反詐騙為主題,圖文並茂,有Q版人物教防詐,也有四格漫畫方式呈現,連喵星人都成主角,要主人別再被騙,免得連買「罐罐」的錢都沒了,讓牠們得餓肚子,生動有趣。

【安全購物情報】年終購物季高峰來臨 拆解三大詐騙簡訊手法呼籲小心
隨著雙11、週年慶購物季來臨,詐騙高峰期也將至,企業簡訊領導廠商互動資通董事長郭承翔指出,疫情期間各種詐騙案件激增,簡訊與各社群軟體也成為詐騙管道,互動資通除了密切配合警政單位攔阻詐騙簡訊、同步提升防詐技術外,更拆解前三大的詐騙簡訊手法,提醒民眾多加注意,尤其呼籲小心近期因資本市場火熱竄升第一之假投資、真詐財的「投資型詐騙」;同時並提出五大防範守則,提醒消費者辨識訊息真偽,避免個人財產損失。拆解詐騙三大手法,五大守則提醒民眾防範詐騙案件近期暴增,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公布,截至今年8月金融詐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9成、損失金額達12億元,互動資通分析今年詐騙簡訊前三大排名,提醒民眾要格外留意。第一為投資型詐騙,已暴增成為今年第一大類型。由於疫情警戒衝擊民生經濟,詐騙集團利用民眾想要賺取額外收入的心理,假冒大型券商、投顧老師等名義發送簡訊,利用「領取飆股」、「獲利翻倍」等吸睛字眼招攬加入社群群組,表面上提供高獲利投資管道,卻誘導民眾投資高風險未上市股票。其次是金融詐騙,此為歷久不衰的手法,最常發生在農曆年與節慶前,民眾有大量金錢需求時,佯裝成金融機構發送簡訊,如刷卡退款、網銀帳戶異常重設、ATM解除分期設定、放款專員代辦貸款等,近期更假冒五倍券數位綁定騙取個資或帳戶資料。第三是網購詐騙,疫情下宅經濟發威,假冒商家要求帳密重設、領取會員好康、包裹貨到付款等詐騙簡訊也是日愈遽增。以上兩類釣魚簡訊,主要透過釣魚網站盜取帳密個資或盜轉帳,發送時間最常在周五晚上至周末或連續假期,民眾無法立即與銀行或商家查證而上當受騙。由於簡訊的高開啟率與便利性,加上可提供身份驗證,成為金融機構、政府及企業重要的通知工具,互動資通提供防詐騙五大守則提醒民眾辨識與防範,第一,切勿點擊夾帶不明的連結網址;第二,要求操作ATM及匯款轉帳等須先求證真偽;第三,須查證個資存取之頁面真偽、避免遭盜取;第四,投資前先查詢官方認證許可,例:金管會及投信公會網站的投資網站查詢;第五,若有任何疑慮,可直接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疫情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零接觸宅經濟興起,從年初的假銀行釣魚簡訊到近期的投資型詐騙,手法跟著轉型到線上,受害人數與金額不斷擴大,年齡層更是逐年下降,互動資通為保障消費者財產安全,同時維護客戶權益,除了嚴格把關外,更透過加強防範宣導,希冀共同降低詐騙案件,為企業社會責任盡一份心力。

愛上時間管理大師下場超慘 10多名女網友淪為詐騙車手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破獲以陳姓主嫌為首詐欺集團,在網路利用型男外貌及花言巧語,化身時間管理大師,與多名女子交往,等女網友陷入熱戀昏頭時,以介紹高薪工作為由,利誘充當提款車手,詐騙金額達250萬元,初步清查被害人達35人,警詢後將陳嫌等14成員依違反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網路購物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雖是老梗,仍有很多人受騙破財,中部打擊犯罪中心發現中部地區多處提款熱點,車手多為年輕女性,研判應有集團幕後操縱,組成專案小組歷時5個月偵辦,查獲以陳姓主嫌為首的詐欺集團共14名成員到案。警方調查,以22歲陳姓主嫌為首的詐欺集團,先冒充網路購物平台客服人員,撥打被害人電話,謊稱誤設定為12個月連續扣款為由,誘騙操作網路銀行APP及ATM詐光存款。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破獲以陳姓主嫌為首詐欺集團。(圖/盧金足攝)經深入追查發現,該詐欺集團成員多數為年輕女網友,陳姓男主嫌也是網路重度使用者,與一般在虛擬網路世界的照片,有的會移花接木其他人的照片,讓對方誤信掉入陷阱,陳嫌以其本人「帥哥」型的照片,及甜言蜜語,讓10多名女網友投入感情,其中多人與他約會,視為貼心男友,還有女網友搬去與他同住。警方指出,女網友的年紀都在20歲到30歲之間,有的還是姊弟戀,陳嫌趁女方熱戀昏頭之際,以介紹高薪工作可賺生活所需為由,加入陳嫌所屬詐欺集團旗下充當提款車手,以每次如當車手提領3萬元,大約獲取1500元不法所得,有的女網友在違法提領兩次後,察覺是犯法行為,及時退出收手。旗下成員如遭警方查緝後,陳姓主嫌隨即封鎖相關通訊神隱,增加警方追緝困難度,經專案小組數個月抽絲剝繭後,才釐清陳姓主嫌身分,順利查緝到案。警方查獲包括存摺、提款卡、行動電話等贓證物。(圖/盧金足攝)經專案小組歷時5個月偵辦,在台中市、彰化縣、桃園市、新北市等地查獲以陳姓主嫌為首詐欺集團共14名成員到案,查獲包括存摺、提款卡、行動電話等贓證物,初步清查被害人達35人,詐騙金額250多萬元,警訊後將陳嫌等人依違反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法辦。全台疫情越來越嚴峻,卻有不肖詐欺集團分子利用民眾對疫情的恐懼心理,假裝疫調人員查問民眾個資,刑事局呼籲,若民眾接到防疫單位或疫調人員的電話,可先詢問對方隸屬的單位、職稱,也可記下電話號碼,詢問附近衛生單位或防疫單位的電話確認,以免遭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