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騰汽車集團斥資新台幣逾6億元打造的「全新Porsche Centre Tainan台南保時捷中心」今(17)日在台南開幕,並宣告正式投入Porsche品牌在台的經銷營運行列。這是繼2018年7月「新北保時捷中心」開幕之後,尚騰汽車集團旗下第二座Porsche Centre保時捷中心落成啟用,為尚騰汽車集團在南台灣豪華車市的經銷通路佈局跨出關鍵一步。尚騰汽車集團執行長吳睿弘表示,「兩年多前在我們獲得台南嘉義地區的保時捷品牌經銷權之後,即全力投入規劃與積極開始投資建設,並導入Porsche Centre全球目前最新的Destination Porsche設計與營運概念;這次尚騰汽車集團斥資逾6億元新台幣打造的全新台南保時捷中心,將連同2020年初率先啟用的Porsche Studio Tainan台南保時捷都會概念店,一起深耕南台灣市場。」「全新Porsche Centre Tainan台南保時捷中心」座落於台南市北區北安路一段與育德路交叉口的精華地段上,佔地總面積逾1,600坪,在經過台灣在地團隊與德國原廠設計團隊共同合作與設計規劃下,整座廠區的外觀建築本體與內部陳設格局,除了完全依循德國保時捷原廠最新品牌CI規範,更導入最新世代保時捷中心的Destination Porsche創新設計概念與工法結構,外牆採2D曲面及LED燈帶造型,打造出這座台閃耀奪目的汽車建築新地標。尚騰汽車集團「全新Porsche Centre Tainan台南保時捷中心」今日在台南開幕。(圖/尚騰汽車集團提供)1樓空間導入最新型態的Porsche Platz專屬貴賓休息區,提供超越五星級飯店等級的軟硬體迎賓接待服務,比如說客戶逛完保時捷精品區之後,可以在這裡休息並享用精品手沖咖啡與精緻甜點;2樓打造了擁有VIP休憩、精品展示、會議講座、藝術品鑑賞、私人派對舉辦、音樂電影欣賞的複合多功能空間-Werk1。透過專業宴會等級吧檯設置、高階進口家具,搭配饒富人性且細膩的陳設格局與燈光細節講究。此外,展示中心內部最多可展示10台保時捷新世代車款,其他如原廠認證中古車展示區、Fitting Lounge個人化選用配備區及精品展示區、貴賓專屬交車區等均列入整體規畫之中。而眾所皆知,台南府城堪稱全台灣最知名的美食之都,因此除了提供台南知名的「奇美食品」精緻套餐供客戶享用之外,全新台南保時捷中心也率先提供全球知名台灣美食品牌「鼎泰豐」的小籠包、雞湯、牛肉麵等經典菜餚,結合在地風味的特色餐點,讓每一位來訪的貴賓都能品嘗到最道地的餐點美食以及貼心的服務款待。在開幕典禮上,尚騰汽車集團以「性能911」作為車款展示主題,同時展示四款稀有度破表、連平時都很難單獨在保時捷展示中心現身的911限量或典藏版車款。首先由全球限量200台,極稀有的「全新911 GT2 RS Clubsport道路版賽車」領銜登場,這輛700匹馬力的公路競技版猛獸首次在台灣公開亮相;尚騰汽車集團日前參與台灣保時捷慈善公益拍賣活動,拍下全球唯一的「911 Carrera GTS 保時捷在臺 50 周年獨步紀念款」也同場獻映;搭配全新911 Turbo S及911 GT3 Touring兩輛頂規性能旗艦稀有車型。為迎接Porsche品牌及產品線邁入純電世代,「全新台南保時捷中心」全面導入Porsche Turbo Charging直流電DC快充站,並採用目前台灣保時捷原廠規範中,輸出功率最高可達320kW/h的直流電快速充電設備,在客戶專用停車場提供兩座DC快充站及三座AC充電設備。【全新台南保時捷全功能展示暨服務中心】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安路一段258號展示中心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服務廠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電話:06-283-3911
2022年受到全球原物料短缺,加上戰爭、疫情以及通貨膨脹影響,車輛交車時間拉長,也有許多車款延後上市,進而影響銷售表現。2022年累積至11月份的國內新車總銷售量為387,877 輛,跟2021年相比處於衰退階段,大約有5.3%的差距。2022年的「慢」,成了各大車廠今(2023)年加快新車上市腳步的動力。CTWANT盤點2023上半年備受期待的新車,相比5年前僅Tesla、BMW等少數電動車品牌,這次一起帶讀者看看有哪些不同的純電作品引進台灣,又有什麼車款值得關注。Volvo C40 Recharge預估售價:229萬元預估上市時程:第一季Volvo繼XC40 Recharge以後,將於國內市場再導入斜背版本的C40 Recharge, 雖然還未上市,不過11月掛牌數中就有36輛掛牌,據了解是經銷商為試乘先領牌,目前在官網已正式開賣,建議售價229萬元起。在動力方面,前、後軸各一具雙馬達,可輸出408匹的最大馬力、67.3公斤米最大扭力,電池容量78kWh,從靜止加速至時速100km/h僅4.7秒,極速為160km/h。若使用130kW的DC直流快充,只要28分鐘就能將從10%充電至80%,WLTP續航里程為514km。SsangYong Korando e-motion預估售價:117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二季SsangYong旗下首款純電動車Korandoe-motion,在8月能源局核發資料上其實就已經出現,可輸出188匹最大馬力、36.7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61.5kWh鋰電池組,續航力約可達347km。SsangYong 總代理永嘉雙龍汽車去(2022)年7月才在國內發表休旅 Korando,提供汽、柴油雙動力,共3種車系編成,建議售價落在104.8至129.8萬元。而電動車Korando e-motion於去年初已在歐洲市場推出,售價約為36,000英鎊(約新台幣117.7萬元),目前台灣尚未有建議售價,不過預計會在第二季導入。SsangYong去年在國內推出休旅車Korando,預計今年第二季導入純電休旅Korando e-motion。(圖/SsangYong提供)BMW iX1預估售價:222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二季BMW iX1採用全新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具有前後雙馬達,搭配總容量達66.5kWh的鋰電池模組,與BMW 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配置的iX1 xDrive30,在搭配boost功能下,可輸出313匹最大馬力、50.4公斤米最大扭力,從靜止加速至100km/h加速僅5.6秒,最高續航里程可達440km。全新BMW iX1最高可支援130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充最高120km的續航里程。預售價為222萬元,目前透過官網預付10萬元即可預購。官網預付10萬元,即可預購最大可輸出313匹馬力的BMW iX1。(圖/BMW提供)
新的一年要到了,是不是也代表自己老了一歲?這個時候就要快把抗老產品用起來!不管是適合全臉擦塗的精華品項,還是針對細節部位做加強的眼霜,只要用對好的抗老保養品,就能看起來永遠那麼神采奕奕!HR赫蓮娜「極萃高光新生精華」讓妳不用上妝就能自體散發細緻鑽石光!想讓老化肌恢復澎潤度和透亮度的話,很多人都會入手HR的「極致高光全能精華」,它神奇的造光效果可是被美妝版上大力讚賞!沒想到這瓶本來就賣很好的產品竟然還能再進化升級!將於2023年1月登場的全新「極萃高光新生精華」,運用了獨家專利的「清零抗衰老科技」,能幫妳搶先一步擊退老化信號之外,比起前一代更注入雙倍珍稀「α雪絨花」精萃,再加上「水膠囊緩釋科技」是以層層漸進釋放的方式讓水份持續滲透肌底,保濕明亮功效可以持續一整天,完全不必擔心會有剛擦完當下才有感,隔一段時間就無感的問題喔。HR赫蓮娜極萃高光新生精華50ml/10,700元 特別適合有黯沉問題的老化肌!持續使用一段時間後,妳會發現肌膚的光澤度、緊實度、澎潤度通通回來了!(圖/吳雅鈴攝)除了全新升級的「極萃高光新生精華」之外,還有「極萃高光新生眼霜」也一起upgrate了!一樣擁有「清零抗衰老科技」和高濃度「α雪絨花」精萃,經過特調後的細緻膚觸,對於纖薄敏弱的眼周肌膚也完全沒問題,用它來改善眼部的紋路瑕疵不怕會長肉芽,眼睛一亮,視覺年齡自然也能–5歲。HR赫蓮娜極萃高光新生眼霜15ml/6,000元 想要成功減齡,別忘了眼周肌膚也要仔細照顧。(圖/品牌提供)連王淨都大推的新一代迪奧「逆時能量精華」為肌膚快速補充緊緻修護力!別以為抗老精華只有上了年紀的女生才需要!才24歲的王淨就很懂得投資自己,不只早就已經開用迪奧的逆時能量精華來keep住最佳狀態!甚至連2023年才會跟大家見面的新一代迪奧逆時能量精華她也搶先體驗過,並大方分享她的使用心得「升級後不僅質地更水感更好吸收,功效也更快速有感,肌膚真的一夜就發光!」而被王淨大力稱讚的新一代迪奧逆時能量精華,之所以能這麼厲害的原因,就在於它是已可內充電+外防禦的兩大核心成分為肌膚快充修護力,只要讓肌底時時刻刻都能備滿電力,老化跡象自然就會被改善,就算熬夜完隔天也看不出疲憊感,輕鬆實現傳說中的”年輕發光肌”>///<。迪奧逆時能量精華30ml/3,950元、50ml/5,500元 蘊含2種玻尿酸結合4種甘油成分的水乳質地,非常親膚好吸收。(圖/吳雅鈴攝)補水、補油都OK!一瓶超多效的ALBION「妃思雅美肌之源超酵能雙精萃」奪下品牌精華液銷售No.1寶座的ALBION「妃思雅美肌之源極效精萃」,因為是油水雙管式的2合1精萃,可以一次get活性水感和油質濃縮精華而深受許多女孩們喜愛;但為了能更深度修護肌膚、增加肌膚再生能量,ALBION特別在升級後的「妃思雅美肌之源超酵能雙精萃」加入多達12種針對肌底擁有高效修護力的抗老植萃,以及9種對肌膚有益的美膚油,並透過雙管包裝確保每次按壓都是黃金比例,將這些修護能量直送至肌膚深處的受損位置,如果是混合肌的女生,還可以直接用它來取代精華液+乳霜的步驟喔。ALBION妃思雅美肌之源超酵能雙精萃40ml/5,000元 雖然是油水雙相,但混合後卻非常好吸收,想嘗試油保養又擔心會過於黏膩的人選這瓶就對了。(圖/吳雅鈴攝)資生堂紅妍超導循環眼部精華不只能K.O.黑眼圈細紋,還能幫妳纖長睫毛!做為資生堂國際櫃人氣代表的小紅瓶,現在有系列姊妹作登場囉!那就是有著可愛小名"小紅電眼睛華"的「紅妍超導循環眼部精華」,主打可以改善肌底微循環、活化肌膚,能幫助改善黑眼圈問題和眼下細紋之外,最棒的就是還添加纖長睫毛養護成分,可以強化因夾睫毛、接睫毛受損的角質層,不只眼周肌膚變明亮,還能擁有濃密纖長的電眼睫毛,一舉超多得!資生堂國際櫃紅妍超導循環眼部精華15ml/2,600元 在解決眼周肌膚老化的同時,也照顧到妳的脆弱睫毛。(圖/吳雅鈴攝)為歡慶小紅電眼睛華上市,更特別限量推出「電眼美肌眼罩充電組、小紅瓶+小紅電眼精華最強組合7折即可入手,當然要先搶先贏。(圖/吳雅鈴攝)
年末將迎來聖誕節及跨年活動,適逢寒流來襲,保暖需求當道,momo購物網隨身保暖商機噴發,12月至今戶外保暖周邊商品銷售年增飆150%,除了升溫快速且保暖有感的「暖暖包」是經典熱賣常勝軍,小巧便攜的多功能「隨身保暖小家電」亦躍升人氣選購焦點。而年末聚會潮亦帶動自拍3C配件及手機隨身充電器銷售成長近三成,像是藍牙自拍棒、腳架及行動電源等3C周邊商品。看準年末外出保暖需求,momo即日起自12/31貼心祭出《寒流來襲保暖特搜》活動,超過萬件戶外保暖商品下殺5折起,再加碼「滿額登記抽5% momo幣、Mio機車行車記錄器」等眾多超狂好禮。【華淨醫材】哆啦A夢手握式暖暖包(圖/momo購物網提供)天氣冷吱吱,因應年末節慶聚會多外出機會高,價位親民好入手的暖暖包向來是消費者禦寒的首選。momo據站上銷售觀察,手握式暖暖包較貼式更受消費者愛用,熱銷占比達八成。今年除歷年經典熱賣王「小林製藥小白兔暖暖包」,主打20小時持續恆溫,以實用性榮登銷售冠軍;也觀察到眾多品牌均新增卡通造型的聯名暖暖包搶攻商機,提升消費者購買的趣味性,像是哆啦A夢、Hello Kitty、卡娜赫拉等超人氣IP角色,讓大家暖手同時增添暖心童趣。【KOKOYI】韓國USB顯示溫控雙面發熱暖手寶(圖/momo購物網提供)此外,可長時間恆溫保暖的「隨身保暖小家電」也備受消費者青睞,小巧外型攜至辦公室也很適合。除易攜帶、長續航、快速發熱為消費者基本選購關注點,「多功能」豐富使用情境以及「高質感」美型簡約設計更是觸動下單的關鍵。熱銷推薦如人氣冠軍「DAYA復古萌貓隨身暖手寶」,以高級外型深受消費者喜愛,除可暖手用,親膚手感用於女性熱敷暖宮也非常適合;「KOKOYI韓國USB顯示溫控雙面發熱暖手寶」及「ASABLUE萌寵便攜式二合一兩用冬季保暖暖手寶」則既是暖手寶也是行動電源,精緻輕巧最萬用。【ASABLUE】萌寵便攜式二合一兩用冬季保暖暖手寶(圖/momo購物網提供)年末跑趴夜唱、倒數賞煙火風潮盛行,紀錄歡樂時刻必備的自拍3C配件同步熱賣!以輕巧、可自由伸縮及支援藍牙遙控的款式最熱賣,如最高月銷破500組的「YOMIX優迷」WS-2鋁合金折疊三腳架輕巧藍牙自拍棒,將傳統腳架再進化,以口袋尺寸圈粉無數;專業級動態拍攝必備「DJI」OSMO MOBILE 6智能三軸防抖手機雲台,人人皆可輕鬆拍大片,堪稱Vlog、Reels神器。而可長效維持電力的行動電源也絕不可少,以輕便大容量、自帶線、多合一功能款式最受消費者青睞,如好評爆棚款「iWALK」4代口袋行動電源,出門不必帶線即可隨插即充;自帶雙線的快充MagSafe磁吸式無線充電行動電源,還可變身手機支架一物多用。【DAYA】復古萌貓隨身暖手寶(圖/momo購物網提供)為助消費者提前備妥禦寒單品,momo精心祭出《寒流來襲保暖特搜》活動暖身!即日起自12/31戶外休閒指定商品最低優惠5折起,再加碼「下單滿3,000元登記抽5%momo幣 (回饋上限150元)」、「滿6,000元登記抽Mio機車行車記錄器」等暖心豪禮;想把握時機入手潮流配件的3C控則別錯過《3C嗨不停狂歡再續》活動,即日起至12/31全館手機配件及行動電源相關商品最低下殺8折起,再享指定品消費滿28,888元登記送「Havit海威特SK866BT重低音燈光防水藍牙喇叭(每日限額16名)」,年末就momo陪你狂歡度過!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971年以30萬元創業,如今公司資本額成長到259.8億元,全球事業年營收破3千億,員工從15人擴充到8萬人,決策範圍從一張辦公桌,拓展到世界5大洲,這位被業界譽為「電源教父」的鄭崇華創業前根本沒想過自己當老闆。鄭崇華在12月6日自己的新書發表會上,分享他沒有特別準備創業,但成功從來不是偶然,他傳授第一個創業心法:「順世界需求,找到能表現的地方,(公司)就可以變得有名」。成大畢業的鄭崇華,原是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主管,1971年出來創業,原因之一就是不認同美商的裁員文化,他觀察到,在華人社會裡,裁員不只讓一個家庭會失去經濟來源,還會讓華人父母自責,因為「爸媽覺得是自己教不好小孩才被公司開除,他們會好難過」。在客戶力勸下,鄭崇華放棄高薪外商主管職,出來當老闆。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2月6日新書發表會當天,多位老員工現身慶祝。(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總是為別人著想的鄭崇華,當老闆後更拼命,老婆謝逸英常叫他不要加太多班,理由是要幫員工著想:「員工跟著加班,會影響到他們生活。」而他經營事業後,念茲在茲的就是「永續經營」,「永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人的生活都靠這產業上的工作。」鄭崇華強調。而鄭崇華經營台達電的永續心法,就是「順應趨勢、勇敢創新」。台達電一路從電視、筆電、儲能設備、綠建築,到現在進軍電動車,更協助客戶判斷取得正確的資訊和產品,並引領世界潮流。「一個產品做成功之後,不能只靠那個產品,還繼續要有新的。世界科技每天都在改變,也不能只做擅長的東西,要結合新的趨勢。」參加過無數展覽的鄭崇華感慨地說,「每次去都會發現有些人不見了,甚至那是很大的公司也會不見,雖然也有很多年輕的公司成長起來。」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告訴CTWANT記者說:「創辦人對我們的期待是創新,即使那新事業不會馬上對獲利有所貢獻,還是要創新,那之後反而成為重要成長動能。」台達美洲區Automotive業務副總裁Charles Zhu和GM集團資深工程經理Jim Khoury示範使用400kW極速快充器,為GMC HUMMER EV充電。(圖/翻攝自台達臉書)提起未來十年大趨勢是電動車,鄭崇華整個人都亮了,因針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痛點,台達已經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最近台達在底特律展出能源基礎設施-400千瓦電動車快速充電站,不用10分鐘就替電動車充飽,這種極高速充電設備,是搭載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為基礎的固態變壓器,高達500安培電流,是高質流電源架構,用再生能源儲能系統連接起來,還能一次充更多電動車。」鄭崇華早在2012年、時年76歲就退休,讓有華爾街資歷、2004年就任台達CEO的專業經理人海英俊任董座主導營運。前台積電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打理品牌,長子鄭平任執行長、次子鄭安為基礎設施事業範疇執行副總裁,如今51歲的台達電益發強大。現在鄭崇華最大的興趣是看書,台達電台北總部還有一間他的辦公室,他一週會進去兩三次,吃完午飯後一個人在公司散步,員工也樂見這個國寶級科技人物守護其中,他對公司心心念念的是永續經營、並要不斷創造新產品。
台灣奧迪進化通路、服務兩大面向,攜手經銷商夥伴和順利汽車於中部地區建置第3 座銷售據點「Audi 北台中展示中心」,鄰近洲際棒球文創園區,且能快速連通74號快速道路及國道四號交流道出口。開幕之際,台灣奧迪總裁安薩瑞Rahil Ansari表示,「Vorsprung 品牌策略重點目標是讓國內消費者更容易接觸Audi,和順利汽車夥伴合作迎來全新Audi北台中展示中心,也為品牌通路拓展更邁進一步,更導入Audi Progressive Retail Concept 設計概念,整合永續、設計美學與數位科技,創造以人為本的品牌體驗。」台灣奧迪經銷夥伴和順利汽車鎖定台中市潭子樞紐地區,斥資新台幣近4.3億元,建置全新Audi北台中展示中心。全新據點占地總面積近800坪,導入Audi Progressive Retail Concept新世代銷售據點設計風格,展示中心使用環保綠建材達86.9%,融合永續化理念;以開放式陳列佈局,1至2樓為新車展示專區,共可展示8部新車款,配置顧客休憩區、迷你高爾夫、Audi Collection原廠精品及兒童遊戲等區域。Audi 北台中展示中心也設置第10座Audi極速充電站,採用最新180kW充電樁機型,開放給適用CCS1充電規格的電動車使用,鄰近國道的地理位置讓,串連其他9座Audi極速充電站與充電營運夥伴的充電站點。展示中心以開放式陳列佈局,1至2樓為新車展示專區,共可展示8部新車款。(圖/Audi提供)此外,全新Audi北台中展示中心的維修保養服務中心將於2023年第一季面市,偕同Audi 台中、Audi 南屯嚴選中古車暨服務廠及Audi 彰化展示中心等據點,為中部地區車主與消費者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台灣奧迪也於Audi北台中展示中心開幕之際展演新一代數位服務功能,讓消費者得以在展示中心或家中使用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客製賞車功能,享受高自由度查看興趣車款的產品資訊、特色介紹,甚至客製化喜愛的內外觀細節;造訪展示中心時,可透過Virtual Reality虛擬互動探索體驗,搭配銷售人員介紹以多元管道方式探索Audi,新式數位服務將陸續導入至Audi全台授權展示中心據點。除融合數位與實體的賞車服務之外,台灣奧迪也將同步導入全新Audi Shop線上數位商務服務,不僅使用者介面更直覺便捷,未來更能線上預訂車款或購買Audi Collection 精品,也可以根據需求設定喜好的付款方式與運送地點。
據報導,美國通用汽車(GM)執行長Mary Barra於周四(8日)在底特律出席美國汽車新聞協會(APA)活動時表示,預計美國新車銷量在2023年將有所反彈。法人認為,電源大廠台達電(2308)與通用汽車長期維持合作關係,在客戶新車銷售展望樂觀之下,台達電的充電樁與化合物半導體事業可望受惠。台達電8日公布11月營收357億元,月增0.5%、年增30.6%,累計前11個月營收3500億美元,年增22.98%,創歷年同期新高。在11月營收分布中,電源及零組件占比59%,基礎設施佔27%,自動化比重14%。外媒報導指出,Mary Barra表示通用汽車目前旗下電動車訂單有40%來自新客戶,已觀察到來自市場上的強烈需求,預期美國明年的新車、輕型卡車銷量總數上看1500萬台,旗下計劃銷售150萬輛汽車,但在成本策略上將非常保守,因未來經濟將如何發展還是未知數。法人表示,通用汽車與美國最大的電動車公共快充網絡營運商EVgo同為夥伴關係,台達電也已與EVgo簽約,提供千套350kW的直流快速充電設備;在化合物半導體事業方面,台達電與美國官方共同研發400kW固態變壓器,採用碳化矽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SiC MOSFET),充電電流高達500安培,以此強化台達電在電動車充電、動力與能源管理的關鍵能力,此項合作案也備受通用汽車矚目。台達電在前次法說會中指出,受惠歐美電動車客戶需求,加上日系傳統車廠投入旗下相關專案,今年全年的電動車業績將年增30~40%,法人持續看好台達電今年EPS有機會來到12.22元,年增18.41%。展望後市,執行長鄭平指出,明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預計營運會再減少一些,但仍優於今年第一季,至於明年,看好成長動能可持續。預計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影響第四季電源及零組件產品銷售,營運估較前季持平或略為減少,但明年在資料中心、電動車需求帶動下,營運仍將成長。
每當周日宣布隔周的油價要調漲時,周日晚上的加油站總會擠滿排隊車潮,漲得愈多,排得愈長。過去外資券商主管沈彼得(化名)也經常淪陷在加油車陣中,換電動車後就輕鬆多了,他快速駛過大排長龍的加油站,進入位在新莊區的住家大樓,停好車後將充電槍放進充電孔中,邊往電梯走邊回頭看了幾眼自己的愛車。「開過電動車以後就回不去了。」CTWANT記者詢訪多位電動車車主,他們不約而同都給了類似的答案,「有沒有想過,經歷一整天奔波後,只要直接回家就能為自己和愛車補充電力?至於加油站,只剩借廁所和洗車的功能?」擁有BMWi3和Tesla ModelX的沈彼得對記者說,「受夠油車的維修跟保養費用,電動車只需要換輪胎,其他都不需要保養,機油和煞車都不用。」Tesla Model 3車主的藍先生(化名)也告訴CTWANT記者,「真的很省錢。我從台北開到屏東,充電費只需要120元,但是如果是油車的話應該1000元已經沒了,換算起來電動車可以開10趟。」自2020年起至2032年國內特斯拉、非特斯拉數量以及總電動車數量預測。(圖/U-Power提供)電動車為什麼吸引人?車款的選擇更多、充電比過去方便很多、國內電價相對便宜,以及政府的補貼政策等,都是近幾年電動車快速成長的原因。過去國內市場只有BMW、Tesla少數幾款電動車,如今已超過10間車廠推出20多款電動車。此外,消費者普遍認為電動車的車價比燃油車貴,但其實在豪華車級距,「電動車花的錢比油車少,卻能得到比油車更大的馬力。」U-Power旭電馳科研董事總經理陳亮君舉例,如果雙B(Benz、BMW)要買到570匹馬力以上的車款,國內要價約700萬起跳,但相同馬力的保時捷電動車Taycan卻大約500萬,「而且品牌還高一個等級。」陳亮君笑著說。同樣的價錢原本只能買雙B的油車,現在卻能買到Porsche的電動車。(圖/翻攝自台灣保時捷臉書)台灣電動車市場起步晚,不過電動車掛牌數逐年增加,從2019年掛牌數約3,394輛,隔年累計至11,000輛。隨著愈來愈多不同廠牌的新車到港,2022年1-10月累計的電動車掛牌數達9,835輛,已超越去年整年的7,001輛。據U-Power旭電馳科研統計,今年底國內電動車總量將突破33,000輛,等於2年內暴增兩倍。為了面對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台電公司參考國際電業作法,於今年5月30日推出「電動車專用電價」,考量電動車「先充電後用電」的特性,在家或工作場域充電,選用快充或慢充等,設計了18小時的超長離峰時間,拉大尖、離峰用電價差達每度6元以上,以引導用戶於離峰時間充電。以一輛汽車每年平均行駛1.5萬公里、每月約1,250公里試算,油車每個月油錢約2,638元、電動車約1,788元電費(含充電設施成本),若選擇離峰時間充電可降至約1,500元,兩者相差1,138元,換算一年下來電動車比油車省近1.4萬元。長年觀察台灣車主消費習慣的陳亮君表示,環保也許是部分消費者選擇開電動車的原因,但「省錢、性能、空間和質感才是主因,而且電動車的時髦感、未來感和環保是油車無法媲美的。」重點是,「電動車真的很酷!」電動車有油車無法比的未來感,而且真的很酷。(圖/BMW提供)
社區或辦公室沒有充電樁的電動車主怎麼辦?「住在台北市家裡沒有裝充電樁也沒關係。」有電動車主告訴CTWANT記者。據宅電ChargeSmith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台共1,399個充電站,北市有259個充電站居冠,台中市210個、新北市190個,合計全台共有4,320支充電槍,包含735支快充槍、3585支慢充槍,台北市以994支也是第一。簡單來說,電動車充電可分為快充(DC直流電)和慢充(AC交流電),快充可以在30分鐘內,將電動車電量從0%充到80%,慢充則約需6-8小時。為什麼慢充站比快充站多?據了解,一支家用慢充充電樁成本約4萬,快充設置成本則超過百萬元。公共充電站的不足,一直是台灣電動車主們的困擾,例如今年6月,宜蘭發生「拔槍俠」事件--電動車主使用公用充電樁時,卻被其他車主拔下充電槍並接在自己車上的情形。尤其,裕隆及鴻海兩大集團合作的Luxgen n⁷總接單數逾2.5萬輛,2024年開始交車後,到時電動車口數預計將達84,000輛,到時公共充電站恐更加僧多粥少。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訂下「2040年國內電動車與電動機車的新車市售比將達到100%」,也計畫在2025年全台建置7,200座慢充、600座快充,合計達7,800座。「其實2040年有點久,政府應該更積極一點。」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邱奕嘉表示。為了力推電動車,國際社會卯足了勁搶裝充電樁。歐盟訂出2035年全面禁止在歐洲銷售新內燃機汽車,同時祭出至少800億歐元預算,趕在2030年設置350萬座公共充電站。日本在2020年共有2.9萬座公共充電樁,預計2030年提升至15萬座,並有3萬座快充;南韓更積極,預計3年內增加50萬座充電站,等於每1年10萬座起跳。放眼亞洲,中國市場龐大,中國公安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純電動車掛牌數已超過800萬,且統計至2022年8月,已有70.2萬座快充樁和92.1萬座慢充,共計162.3萬台充電樁。CTWANT記者詢問許多上海朋友均得到「充電樁相當普及」的說法,有人表示「晚上10點後充電可享5折電價」、「只要有車就可以在自家停車位前裝」、「路上都是電動車」、「上海燃油車牌很貴,電動車牌幾乎都用送的」。台灣雖然充斥許多不同規格,但是可以透過轉接頭進行轉換。「未來充電樁一定會10倍速成長,不過還是需要政策推動、業者投入和車廠協助,才能更快達成目標。」TCAR試車頻道總編輯葉明德告訴CTWANT記者。根據市調中心Zion Market Research預估,2028年全球電動車充電站市場將創造超過400億美元的產值,吸引許多業者投入,目前台灣內銷的充電樁以台達電(2308)、飛宏(2457)和起而行等業者為主。其中,台達電的充電樁早已銷到歐美國家,在全球交流與直流充電樁市佔均打入前5名,由以隨車配送的AC充電器為主。台達電充電樁正在為電動車充電,台達交流與直流充電樁在主要市場的市佔均進入前5名。(圖/台達電提供)全台最大充電服務營運商裕電能源車電事業群協理王柏棠告訴CTWANT記者,最方便的當然就是在每一個停車格上面都裝設充電樁,現在只要買電動車,車廠就送家用充電樁,「Hyundai現在是我的客戶,今年雖然車源不足,不過我們也幫他們裝了200個家用充電樁。」電動車的出發點是要節能減碳,減少對於石油能源的需求與消耗,「那就應該大量普及,而且要高里程使用。」狂人日誌總編輯郭正浩說,如果台灣有售價80萬元以內的電動車,加上充電站多、充電速度提升、充電時間降低,才有辦法加速普及。
全球電動車主最大的痛點,就是遠程旅遊找不到快充站的「里程焦慮」,以及緊急狀況找不到快充站。U-Power旭電馳科研創辦人陳鵬旭兩年前入手電動車後,親身體驗這個痛點,決定再度創業,今年開始佈建快充站,至今全台已啟用11個站點,預計2023年將達到17站。陳鵬旭因為愛車,2000年時創辦專業汽車網站U-Car,後來轉戰大陸有成,2013年接觸電動車BMW i3,喜歡上駕駛電動車的寧靜與舒適感,所以又向汎德再借一週,「那一週,他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當時快充站並不發達,甚至還有過從台中開到快沒電,必須先到新竹充2小時再出發的窘境,U-Power旭電馳科研董事總經理陳亮君回憶。2019年,Porsche Taycan出現,「只要22分鐘就能將車輛充到80%!雖然比起加油的3、5分鐘還是有點久,但其實對旅程已經不會造成影響。」陳亮君告訴CTWANT記者。陳鵬旭立刻下訂,去年一月領車第一天,就直接南下開到屏東,親自經歷找不到快充站及延誤行程的「里程焦慮」痛點。陳亮君解釋,當時公共充電樁多設在品牌車廠自家的維修中心或展示間,對車主而言其實不方便,「如果電動車要推動,那對快充樁的需求會非常強大。」陳鵬旭認為,「特斯拉在美國設置快充站是以從美國東岸開到西岸吸引消費者,因此我們認為最初站點至少要讓台灣車主可以環島。」據此,2020年他和陳亮均成立U-Power,找人投資、找地建立加油站式的快充站,今年4月迅速在台北、台南、恆春、台東開啟4站超高速充電站。「比較麻煩的是在都會區很難找站點。」陳亮均坦言。U-Power目前已啟用11站,環台路網已經成形,未來也將陸續增設站點。(圖/U-Power提供)「慢充是很重要的,但是快充也不可或缺。」U-Power行銷與公關處處長陳允若表示,雖然商場內架設慢充可以讓逛街、看電影的人達到「停車就充電」的生活,但是很多時候光是進入停車場就要排隊,也可能會遇到電動車格停滿的問題,因此U-Power認為「讓電動車普及的關鍵,就是可以高速充電。」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邱奕嘉也表示,公用慢充沒有辦法帶給電動車太多的續航里程,「在室外有時候只停留短暫的時間,這時候快充站才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市售電動車的DC快充有4種規格,包括「Tesla TPC」、美規「CCS1」、歐規「CCS2」、日規「CHAdeMO」,包括U-Power在內的第三方快充站,多會提供轉接頭。U-Power行銷與公關處處長陳允若看好電動車主對快充站的需求。(圖/U-Power提供)目前U-Power所有站點均採用充電設備大廠飛宏(2457)的360kW最高功率充電樁,且提供CCS1與CCS2的液冷式充電槍。陳亮君也說,「每站設置包含高壓設備、場地營運和充電設備,預計要花1,000至1,300萬元」,雖然很多國外業者都分析會賠錢,「但其實光是現在台灣的電動車數量,就可以讓我們的站點回本。」U-Power預測在2031年國內電動車將達到100萬輛,且每3至4年可再增加100萬輛,到2040年電動車總數會超越燃油車達到400萬輛以上,因此每站點均預留充電位及功率的擴充。除此之外會不會想發展周邊經濟,像是結合咖啡或是小點?陳允若表示,「目前不會,我們還是想以賣電為主,設置快充站就是希望車主越快充完越快離開。」
朝2030 年純電化目標邁進,Volvo國際富豪汽車持續在台構築「純電生活圈」布電計畫,今(28)日宣布 U-Power正式加入 Volvo汽車充電網絡陣容,只要 Volvo電動車主前往 U-Power全台各大五星級充電站點,即享8折充電優惠。迄今全台 13 個經銷據點已有 13 座 200kW DC 雙槍快速充電站以及超過 130 座以上的 AC 交流充電設施,此次與 U-Power攜手更將借重其全台已落成啟用的 11 座 360kW 的高功率快充站,不僅位於交通幹道樞紐附近或重要觀光景點,站點的設計如大型化、專用化、功率超高化與附雨遮的超大尺碼車格設計,都讓車主能便利快速的使用充電服務。U-Power表示,目前已啟用全台11個站點,完成第一階段遍布全台的充電網路,且全數為大型高功率站點,預計 2023 年第 1 季將達到 17 站,並持續擴充都會區覆蓋率,以 2023 年底前完成 30 個以上大型站點為目標。
半導體廠台亞(2340)總經理衣冠君今(22日)於法說會上表示,看好市場對於第三代半導體需求急迫性,將由台亞及旗下子公司積亞半導體分別投入矽基氮化鎵(GaN on Si)及碳化矽半導體功率元件(SiC)產品相關規劃,預計2023年下半年即可開始試機、試產,提供產品驗證,目標在2024年開始貢獻營收。台亞指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因抑制通膨而陸續升息,加上俄烏戰事未解、美中科技戰再起、中國大陸的清零防疫政策衝擊供應鏈需求,使得今年客戶端庫存仍居高,迫使消費性與家電市場終端客戶拉貨動能疲弱,下單轉趨保守,但預期2023年全球經濟將逐漸緩慢復甦。衣冠君表示,因國際淨零碳排政策驅使下,全球即將迎來新能源世代的轉換,而第三代半導體具備高耐溫、高耐壓、開關速度及導熱良好的特性,此優勢將可顯著提升AC-DC,DC-DC電源轉換的效率,落實更貼近於周遭生活產品諸如電源供應器、高階NB適變器(Adapter)、大瓦數快充、馬達、電動車電池充電器(On Board Charger)車用逆變器,太陽能、不斷電系統(UPS)、5G通訊、風力發電等應用。台亞董事會已通過2023年於矽基氮化鎵(GaN on Si)產品將投入約16億資本支出,積極投入半導體功率元件的生產,這也將是台亞未來能持續成長、迎來新商機的重要關鍵。
算一算Nissan Leaf從問世至今已過了12個年頭,2010年的初代Leaf可是全球第一款量產電動車,在海外祭出了平易近人的售價,也成為了當時最容易入手的電動車之一,而2017年第二代車型的問世也同樣的創造佳績,近期台灣導入了增程版車型,並以Nissan Leaf長程勁化版為名,配備了達62kWh的電池模組、具備了214hp的最大馬力,以實惠的139萬售價,想必能在台灣市場創造不錯的成績。(圖/黃耀徵攝) 外觀採用了類子彈形外型的設計,加上平整化底盤的配置下,可創造出0.28 Cd低風阻係數,在車側腰身線條採用了更加圓滑的鈑金折線,搭配著NISSAN拿手的雙色懸浮式車頂,在外型上將時尚與科技總合的恰到好處,首先新款Leaf在車頭也因應家族黑化的V-motion水箱護罩展開鋪陳的開端,兩旁懸浮迴力鏢造型的日行燈,更使車頭的運動感倍增,當然那全新廠徽也是Leaf的新看頭之一。車尾採用了俐落乾淨的稜角折線打造,搭配著雙色的車色更顯有型,此外尾燈採用了V字型的樣式打造,使車尾的韻律感像外延伸,而那最為吸睛的17吋六爪式胎圈,更在樣式上以電動馬達內部構造為發想,更加匹配電動車所應有的未來感。採用V-motion水箱護罩並採用了家族的黑亮鋼琴烤漆配置。(圖/黃耀徵攝)腳底下踩著17吋6爪鋁圈,並在造型上呈現出科技樣式。(圖/黃耀徵攝)尾燈採用了家族一貫的V字迴力鏢樣式,可說是家族的標記之一。(圖/黃耀徵攝) 座艙中採用了NISSAN一貫的簡潔設計,其鋪陳上幾乎與旗下的國產車輛相仿,但身為電動車型仍要有些科技感的鋪陳。首先,在中控使用了8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並具備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智慧手機連結機能。而在儀表處則是使用了7吋的TFT 多功能顯示幕,並具有行車里程管理、充電指示和駕駛模式功能,排檔使用了半球型的特殊設計,並且在上頭還有像徵電能的藍色配色,另外前後座椅都增加了電熱功能,即便在寒冷的氣候下也能擁有乘坐舒適性,值得一提的是Leaf軸距為2,700mm,甚至可媲比多數的中型車款,也因此在乘坐上有更多的空間,而行李廂基本容積也有435L,甚至可放入三組出遊時所需的行李箱,當然也可透過後座分離背傾倒,擴充空間來增加載物需求。內裝的鋪陳採用中規中矩的模式,並且在操控與視覺上一目了然。(圖/黃耀徵攝)8吋彩色懸浮觸控螢幕並整合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功能。(圖/黃耀徵攝)7吋的多功能LED儀表螢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介面上沒有中文化。(圖/黃耀徵攝)球狀排檔感可說是Leaf的一大特色。(圖/黃耀徵攝)(圖/黃耀徵攝)在動力部分此次所試駕的為長程勁化版,其搭載了容量達62kWh的電池模組,在動力輸出上也來到了214hp與34.68kgm,光就動力上來看已接近了中型車款應有的動力,其續航力經NEDC測試標準可達到463km,相信一般日常的使用上恰恰有餘。也可透過放開油門踏板時,使用電能回收的方式剎車,其阻力達到最大煞車效果0.2G,也就是說在習慣及控制好油門的踩踏下,滑行減速都不用使用煞車踏板(當然還是要以實際路況來使用),另外在安全部分Leaf標配智慧型定速控制系統、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環景影像系統、主動循跡過彎輔助系統、車道離警示系統、車道偏離預防系統、盲點警示系統、後方車側警示、斜坡起步輔助系統等輔助系統,但依舊未將車道維持系統整合於其中,這部分實在有些可惜。而Leaf的充電方式採用了CHAdeMO快充,如此的充電規格在台灣可說是少數,在充電站數量及充電速度都比如今主流的CCS1與CCS2少,車主可每天以SAE J1772慢充是能夠應付的,但在長途通勤時可能就要多注意些電量的部分了,但原廠也祭出了2023年式NISSAN LEAF的方案,可選擇提供8年或16萬公里鋰電池容電量保固,並適用於全台超過1千座公共充電站,讓車主安心駕馭無後顧之憂。在銷售、保養、維修方面,全台設有68間營業據點與23間服務廠提供售後服務。Leaf的充電方式採用了CHAdeMO快充,但在台灣屬於非主流的充電形式。(圖/黃耀徵攝)(圖/黃耀徵攝)
U-Power旭電馳科研今(11)日宣布『雙11歡慶11站』的消息,台中安和站、台中五權站雙站同步試營運,加入全台超高速充電陣容。全新上線的U-Power台中安和站,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安和路上,距離國道一號台中交流道約2分鐘車程;台中五權站則是U-Power首座以都會型用途為設計的站點,座落於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上。U-Power超高速充電站提供囊括全臺主流電動車的快充規格 CCS 1與 CCS 2,可符合各原廠電動車設計的最高充電功率。台中安和站與台中五權站皆擁有360kW充電功率,充電規格配置皆相同為規劃2席CCS1、2席CCS2充電車位註1,其中CCS1有1席配置500A高電流液冷槍,CCS2則皆為2席配置液冷槍,在理想狀態下註2,使用液冷槍可實現所有電動車最高充電功率。雙11歡慶11站,U-Power站點營運資訊。(圖/U-Power提供)同時,台中安和站與台中五權站雙站也提早預留可升級至更高功率的服務量能,最高可增至8個充電位,亦保留可擴充至1440kW功率的電力設施,以因應未來無碳運具數量增加而產生的更多充電需求。U-Power台中安和站與台中五權站於11月11日11 點起試營運,雙站試營運期間均以會員價每度9元方式收費;若以訪客方式使用充電服務,在正式營運註3後費用將調回每度10元。
電動車雖有助降低碳排放,但用電量相對增長,對電網系統穩定帶來挑戰。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 11月7日舉辦「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與各界共論解決方案。淨零排放趨勢加速各國運具電氣化步伐,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計,2030年電動車數量將達1.45億台之多。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未來電動車勢必逐步取代燃油車成為主流。不過,大量電動車導入必須要有完整配套措施,除了便捷充電站與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具備相對應的電網系統支援。根據交通部統計,2030年台灣將累積逾51.9萬輛電動小客車,依工研院在電力使用的估算調查,電動車車主每月平均跑約1,158公里,若以一度電可跑6公里估算,等於一整年電動車充電需使用約12億度電力,可預期將對電網帶來不小挑戰。若能透過需量反應等措施,鼓勵車主避開尖峰時段充電,將多餘電力反饋給電網,不但獲得電費折扣,更可有效協助政府緩解尖峰時段負載。如此一來車主不再只是電力使用者,更可以是電力產銷者(Prosumers),降低碳排放,協助強化電網韌性。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景生表示,建構友善的電動車充電環境,是各國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首要配套措施之一。目標於2025年前設置慢充422槍、快充334槍。同時考量加油站設置充電站之趨勢,已修訂「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鬆綁面積限制,鼓勵更多加油站業者投入充電站設置。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表示,電動車也是未來分散式電力系統中重要的儲能設備,台電已建立電動車充電設施專用電價,基本電費大減八成,降低用戶固定費用負擔,同時拉大尖離峰用電價差達每度6元以上,引導鼓勵用戶於離峰時間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