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允潔愛女高燒尪堅持不送醫 竟確診肺炎險變慢性病
蔡允潔和老公Fraser交往半年就閃婚,從求婚到註冊,只花了短短3天。去年聖誕節剖腹產下女兒「小福星」,正式升格媽媽,近日她帶著女兒小福星拍攝《嬰兒與母親》12月號封面人物,被問另一半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蔡允潔則認為另一半是:「神豬隊友!」蔡允潔分享:「Fraser不是那種袖手旁觀或是還出一張嘴罵你的老公,相反的,很多時候,他都會主動請求幫忙,只是他幫忙的心思常常用錯地方,就像一個小男孩在顧一個小女兒一樣,他真的有心幫忙但是常常幫倒忙、弄巧成拙,所以是神隊友也是豬隊友,就成了『神豬』隊友!」小福星先前生病,好在蔡允潔堅持送急診才沒有加重病情。(圖/嬰兒與母親雜誌提供)像是前陣子小福星高燒到近40度,半夜衝急診室,結果蔡允潔叫老公帶行李箱來,結果Fraser兩隻手拎了8袋東西,推著空行李箱來;老公拿了一堆白雪公主、青蛙、毛怪等萬聖節衣服到醫院要讓小福星更換,沒想到在老公在車上幫小福星換衣服時,竟然給她穿上珊瑚絨的毛怪裝,當天室外溫度起碼30度。蔡允潔問為什麼這種天氣要讓女兒穿毛怪?Fraser回她:「女兒在萬聖節的時候沒有去上課,所以大家都在過萬聖節她沒有過到,覺得女兒很可憐,所以讓她穿毛怪感受一下萬聖節的氣氛。」蔡允潔認為,放棄吵架就是最好的教育!「因為我發現,不管是男人女人,你越跟他吵,其實對方就越故意跟你對著幹!反而就是要讓事情真的發生了,用實際的例子讓他知道,他這樣真的是錯的!不然你怎麼跟他吵,他都覺得,你在小題大做、沒有這麼嚴重。」就像這次小福星去急診的事件一樣,女兒已經燒到39.6度了,但在美國留學八年的Fraser受到的教育是自然退燒,這樣子小孩以後才會有抗體,堅持不送醫院。雖然蔡允潔堅持一定要帶女兒來急診,結果,送醫診斷竟然已經變成了肺炎,「就算這次剛好退燒藥壓下來,我們沒有帶小福星去急診,但以後她就很容易反覆發作變成慢性肺炎,呼吸道容易過敏,也會衍生成鼻竇炎、支氣管炎等,是不可逆的損傷!」歷經這次也讓Fraser自責哭了,「其實他是很自責的,因為如果他還是堅持不讓我帶小孩來急診,然後剛好診所的藥又沒辦法退燒的話,那我們永遠都發現不了小福星有肺炎。到急診室,我老公也有跟我、跟小福星說『對不起!爸爸不應該這麼自私,覺得大人可以做到的,小朋友也可以能夠自己抗病毒』。」而能及時大方坦承認錯,是身為男人的Fraser很難得可貴的優點!跟很多男人比起來,Fraser遇到事情時,會一直都在母女倆身邊,也是讓蔡允潔很稱讚的一點。

澎湖強風釀禍!1女騎車自撞路燈 噴8千元搭醫療專機後送高雄搶命
澎湖地區25日傍晚吹起東北季風,強勁風勢堪比輕度颱風,也意外引發事故,1名60歲女性遊客騎車時,疑似遭遇瞬間強風,不慎自撞路燈,導致脾臟中度撕裂傷。送醫後申請澎湖醫療直升機,並自費8095元由澎湖駐地醫療直升機凌天航空,將患者後送至高雄進行治療。據悉,事發於25日傍晚5時左右,1名60歲女性遊客在強風下騎車,卻不慎在203號縣道自撞,造成脾臟撕裂傷、右側肋骨、前臂多處骨折,以及小腿開放性骨折。被緊急送往三總澎湖分院急診室,經過初步治療後,鑑於傷勢嚴重緊急申請後送本島救治,澎湖縣駐地醫療直升機接獲衛福部空審中心下令後,立即展開後送任務。凌天航空表示,醫療直升機於晚間7時15分從澎湖機場起飛,後送過程中依醫院指示持續進行輸血,同時監測病患的生命徵象;並於7時52分平安降落高雄機場,最終在8時21分抵達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值得注意的是,澎湖駐地醫療直升機主要服務當地居民,因此澎湖籍民眾可免費享有此服務。然而,由於澎湖是熱門觀光區,遊客若在當地遭遇嚴重身體不適或意外傷害,同樣能夠申請醫療直升機後送,但需自費部分負擔8095元。對於非本國籍遊客,包括外籍漁工及船員,則需支付全額19萬餘元。要提醒於冬季前來澎湖的遊客,在強風天氣下要多加小心,以確保人身安全。

染疫住院也要拚課業!中國家長逼小孩「吊點滴寫作業」 陸網轟:喪心病狂
中國多地近期爆發以黴漿菌肺炎為主的多重呼吸道疫情,醫院人滿為患,其中又以兒童感染最為嚴重。但許多本應住院休養的病童,卻在家長們要求下於醫院內「吊點滴寫作業」,畫面曝光網友怒批家長:「喪心病狂!」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北方的類流感呼吸道疫情,感染數連5週急速攀升,為過去3年同期的2.5倍,且主要受害者為兒童,並發生疑似校內群聚感染疫情,而學童家長為照顧小孩,也因此染病就醫,導致醫院內擠滿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他病患在院內遭感染。醫院應家長要求開放學童在院內吊點滴寫作業。(圖/翻攝自微博)然而,最近有越來越多兒童病患,被拍下在「急診室或住院治療」期間,一邊吊點滴一邊寫作業,甚至出現「兒童集體吊點滴寫作業」、「在病床邊吸氧拉小提琴」,有些家長還在一旁監督小孩。畫面曝光掀起網友熱議:「現在的小孩太苦了。」多間醫院表示,開放休息室或會議室讓學童寫作業是「應家長要求」,有些醫院甚至把這些廳室改為「兒童輸液學習區」、「作業專區」。這讓網友們看了更加憤怒,猛批家長及醫院「喪心病狂」、「為什麼不讓他們休息?家長和醫院是瘋了嗎」?就連官媒也跳出來,呼籲保護學童「生病時歇一歇」的權利。

女星10歲兒「霉漿菌感染、肺炎」急診送醫 曝「今晚是關鍵」求網友幫忙集氣
曾因減肥成功因此出書走紅,成為暢銷作家的女星可藍,2013年婚後育有一雙兒女,但她近日卻表示,10歲的兒子因抗藥性霉漿菌感染,引發肺炎因此掛急診,她24日凌晨也發文表示,希望大家幫忙加油急氣,因為「今晚就是關鍵」。可藍表示,從香港出差回來無縫接軌陪兒子急診過夜然後住院,透露是抗藥性霉漿菌與肺炎,她表示當媽媽相當心疼,真的太佩服急診室的醫護人員,整晚沒停過的病例進來,小小孩的哭聲此起彼落,真的很考驗。並透露現在流感跟霉漿菌都很流行,大家真的要注意,口罩跟洗手,然後不舒服快快看醫生!找到問題點!對症下藥才能快快好。今(24)日凌晨她透露,今晚已經是關鍵,需要大家幫忙加油集氣,希望小孩可以順利度過難關。上千網友也留言祝福,希望幫忙集氣也為她打氣,不少藝人也留言,「平安」希望她的兒子可以好轉。

尿道感染竟引發心肌梗塞?! AI僅1分鐘即揪出元凶
60歲屈女士無三高與慢性疾病,一向身體硬朗,於今年九月的午夜忽然發生嚴重嘔吐及畏寒,立即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急診室就醫,當時心跳高達每分鐘158下,經心電圖分析疑似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檢驗高達13.91(正常值小於0.0875),顯示可能為重度急性心梗。急診部施宏謀副主任立即啟動搶救性心導管治療,並同步將常規抽血送往「智血檢」AI平台分析血液血球,經過一分鐘檢測後,系統警示屈女士疑似罹患菌血症(高風險),需立即啟動感染症相關檢查評估、兩套血液細菌培養,並同時給予菌血症抗生素治療。在心導管治療中,施宏謀副主任發現,屈女士心臟血管無阻塞,完全不構成重度急性心梗。血液培養報告三天後出爐,初步顯示屈女士的血液有革蘭氏陰性桿菌,最終細菌鑑定為大腸桿菌感染。施宏謀醫師指出,屈女士的菌血症,是尿道感染導致,但菌血刺激心臟,引發類似心肌梗塞現象非常罕見,且屈女士若未能在送醫急診當天被發現菌血,臨床經驗上以她特殊體質引發敗血症的機率將超過五成。在醫師專業判斷及智血檢的輔助下,屈女士獲得即時且妥善的治療,在一週後健康出院。傳統菌血症診斷,往往需等候18到72小時才可得到血液培養報告,鑒於治療時效性,中醫大附醫團隊在周德陽院長帶領,開發人工智慧輔助工具-「智血檢」,是全球首創以AI提早偵測病人可能轉為敗血症的預警機制。相較於傳統血液細菌培養,不需額外的抽血檢驗及檢驗儀器操作。在提升感染症患者處置時效品質下,同時大幅降低醫療人力成本。施宏謀副主任強調,菌血症是很常見的急性病症,根據臨床診斷,尿道感染的病人約有三成引發菌血感染,住院病人也常出現感染菌血症,如沒有及時給予處置,死亡率將大於10%;若因延遲治療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率更是大於40%。每延遲1小時抗生素治療,病人的死亡風險就會線性增加7-9%。透過人工智能模型,智血檢僅一分鐘內即能快速提早偵測「敗血症」及血液出現細菌的「菌血症」,協助臨床醫療人員提前發現菌血症高風險病人,讓病人能早期被介入抗生素治療,有效改善並幫助病患預後,能治療並避免惡化轉為敗血症。

男喝醉打架…鼻涕狂流5個月 掃描驚「筷子卡在腦袋裡」
越南日前發生離奇「卡筷」事件。一名35歲男子因頭痛、鼻喉流出大量液體被緊急送醫,未料醫師替他斷層掃描,驚見「一雙折斷的筷子」刺穿鼻腔直插進頭骨內,緊急手術後成功保住男子一命。據《docnhanh》報導,男子5個月前在一場酒醉打架後被送進急診室,當時醫師檢查包含鼻子在內都沒問題後,簡單治療就將男子送回家。但男子事後不僅感到鼻子癢、鼻子和喉嚨流出大量液體,還有頭痛、視力喪失等症狀,最近用鑷子一夾,更夾出一雙折斷了的筷子。嚇得再衝去急診。洞海市「越南-古巴友誼醫院」收治並對男子進行斷層掃描後,確定男子鼻腔內留有剩下的一雙筷子,且斷筷還直插進顱底中部,牽涉許多血管及神經,導致一般的開放性取出手術風險太大,只能改採內視鏡手術進行。幸運的是,男子手術成功且沒留下後遺症,醫療團隊也指這場手術既罕見又相當困難,所幸手術圓滿成功,病人也已康復出院。不過團隊也好奇,男子是如何度過長達5個月的「腦插筷子」生活。

活活氣死是真的!50歲男與同事爭執 慘釀動脈瘤破裂喪命
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顯示,去(2022)年國人10大死因第5名為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1.2萬人,而「腦動脈瘤」即是引起腦血管疾病的殺手之一。神經放射科醫師阮郁修分享一起案例,一名年逾50歲的男子和同事對罵的過程中,突然不說話,下一秒整個人垂直往後一倒就陷入昏迷,送醫後便診斷出是因為動脈瘤破裂,造成大腦內瀰漫性大出血,搶救後仍宣告不治。阮郁修醫師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案例,據悉,該名50多歲的男子平時情緒管理不當,因此常常與人發生衝突,事發當天跟同事又因為一件事情吵的臉紅脖子粗,在雙方情緒高亢對罵的過程中,男子突然不說話,下一秒直接往後撞擊地面陷入昏迷,送到急診室檢查後發現,該男子因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導致動脈瘤破裂的情況,阮郁修遺憾表示,雖然當下已經幫他趕快緊急做治療,但因為腦部傷害面積太大,出血太多,最終依舊不幸往生。阮郁修坦言,動脈瘤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破裂,他也點名4類人要當心,除了患有三高的病人外,糖尿病或長期有抽煙習慣的人皆屬於高危險族群,另外,因為女生相較男生更容易有動脈瘤,因此若是已經停經的女性也必須更加留意。針對動脈瘤會出現的症狀,阮郁修補充,若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無法對焦的狀況,就應該要立即就醫檢查。對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曾在官方網站貼出相關文章,院內神經外科醫師陳捷一說明,腦動脈瘤多發生在內頸動脈系統,臨床上的病患常因為突然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頸部僵硬、癲癇,甚至意識昏迷到死亡,他也呼籲民眾,若能早期治療就能避免動脈瘤再破裂出血,也能避免過度血管收縮引發的腦缺血或腦梗塞。

感冒混搭「4藥物」…高中生出現無尿等症 送醫確診急性腎衰竭
近日天氣轉化大,因此容易感冒,而有些人會選擇自行購買成藥服用,而大陸一名高中生就是一次吃了4種感冒成藥,因此住進加護病房,還被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對此,醫生呼籲,感冒藥會疊加對腎臟的影響,切記勿混搭服用。根據《百度》報導,大陸寧波一名高中生小趙,因為最近發現自己有感冒症狀,甚至有發燒徵兆出現,因此就自行至藥局購買退燒專用的布洛芬(Ibuprofen)跟感冒膠囊快克(複方氨酚烷胺膠囊),但是服藥後未見改善,因此又加了2種感冒藥,一共同時服用了4種藥物。小趙混搭藥物服用後,出現無尿、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先是在當地衛生院就診,不見改善後家人就將他送往寧波大學附設第一醫院急診室。主任醫師甘永雄表示,「送到醫院,經過我們醫師的判斷,最後我們明確是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是這些感冒藥疊加對腎臟的影響。」經過5天治療過後,小趙又轉至腎臟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目前他已經順利出院,腎臟及肝臟功能也已經恢復正常。醫師提醒,吃藥勿過量、勿混搭,若是把中西藥一起吃,不僅容易導致成分劑量加倍,也容易引起藥物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損害腎臟、肝臟等臟器。

孫綻屁股出來透氣 觸感被讚「有練過」.
孫綻在《追分成功》飾演「鋒哥」,角色出場戲便是剛出獄的畫面,充滿江湖味。有趣的是,他一出獄便落魄的只能在路邊吃茶葉蛋果腹,吃到一半被噎到,何宜珊飾演的護理師「芯彤」出手救援,後來他又因為受傷被送進急診室,剛好受傷部位在臀部,害羞地拉下褲子讓何宜珊擦藥。孫綻身材精實,但臀部鮮少見人,這次讓平常較少露出的部位出來透透氣,他笑稱:「好在平常有在練!」兩人對戲過程專業中帶著輕鬆的氣氛,拍完後何宜珊也分享「手感」,她笑說:「很紮實,真的有練過!」後來又害羞的表示:「我這樣會不會被抓去關啦!」孫綻打趣表示:「沒想到我們這次的緣分,竟然是從後面來的。」其實兩人都在上一檔《美麗人生》中合作過,那時候孫綻還要叫何宜珊「媽咪」,這次兩人角色設定大不同,孫綻透露在做角色功課時,認識了很多兄弟朋友,其中有一位他的女兒也是做護理師,認為這樣的組合很特別。他也很感謝王為導演,給予許多表演上的靈感。而何宜珊則從豪門貴婦,搖身一變成了護理師,孫綻笑讚兩個角色差別很大:「第一天上戲看到宜珊,也忍不住多看兩眼,有種被電到的感覺。」孫綻劇中飾演一名剛出獄的更生人。(圖/台視)

胃被撐大2倍!80歲獨居老人牙掉未處理 食物直接吞:不想麻煩兒
近日,中國一名80歲王老先生在醫院做胃鏡檢查時,不料麻醉後出現誤吸現象,當下迅速轉往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急診室加護病房搶救,經過緊急的斷層掃描後發現王老先生的胃被食物撐得非常大,甚至是正常人胃的兩倍,已經擠壓到旁邊的臟器,讓當時負責手術的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麗紅驚呆。醫護人員將王老先生的誤吸狀況排除,隨後就由王麗紅醫師接手,原先王醫師以為,王老先生胃部囤積大量食物是因為患者幽門可能發生病變導致堵塞,讓食物無法順利到達腸道。王醫師利用胃鏡檢查後發現,腸子被大量的食物殘渣覆蓋著,先將一部分食物殘渣吸出後,並用負壓鏡反覆沖洗才看清「堵住幽門口的不是病變」,而是一堆沒有消化完的菠菜葉、芹菜梗、花生米,將幽門口清理乾淨後,王老先生的狀況才化險為夷。事後王老先生坦言,在老伴過世後就一直獨居,前陣子最後幾顆牙掉光,他礙於不想麻煩工作繁忙的兒女們,所以就一直沒去醫院裝假牙,因此無法好好咀嚼,所以吃東西也就「直接吞」,才導致幽門口整個被食物堵住,差點釀出人命。王醫師表示,許多老人牙齒掉了就放任不管,沒有將食物咀嚼到位,這樣無疑會帶給腸胃非常大的負擔,長時間下來更是雪上加霜,他建議普通人一口飯咀嚼20次左右,消化系統不好的人和老年人則要咀嚼25次以上,吃飯時務必細嚼慢嚥,絕對不能狼吞虎嚥。醫師用胃鏡檢查後發現,王老先生的幽門口被食物殘渣堵住。(圖/擷取自微博)

愛愛到一半全裸男緊急送醫 醫示警:氣溫驟降小心「馬上風」
日本《產經新聞》先前曾報導,一名男性與女子在賓館滾床單,結果男子「進行到一半時」竟斷氣,女子則是嚇到逃跑,原因竟是怕「外遇曝光」,據推斷這名男子應該是「馬上風」,而馬上風會發生的原因也與天氣太冷有關,根據急診醫師翁梓華就分享,國內過去也有類似的案例。 心肌梗塞、出血性腦中風是馬上風的成因。(圖/翻攝自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根據翁梓華在臉書粉絲團分享,一名50歲男性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全裸緊急送醫,原來,當時男子和女性友人在旅館激情交纏,突然大叫一聲摔下床,手摀胸口無呼吸心跳,詢問跟著救護車前來的女性也表示,「這名男性跟女性友人在林森北路上的一間旅店尋歡,結果過程中突然大叫一聲摔下床,手捂在胸口,無呼吸心跳」。面對這樣的緊急狀況,急診室的醫護團隊馬上展開救援。男子在急診急救了6分鐘電擊兩次,總算恢復心跳,一做心電圖後果然證實是大範圍心肌梗塞,這就是典型的「馬上風」現象。所謂的馬上風,又稱為「腹上死」、「房事猝死」,在中醫為「脫症」,也就是男女在發生關係時,因為太過激烈,導致男方昏厥甚至突然死亡;也有少數女性會因為過度興奮猝死,也就是「胯下風」,但一般來說情況比男性少,以下為「馬上風」的成因:1、 心肌梗塞性行為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輸出量,若長期未發生性行為,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恐導致原本部分阻塞的冠狀動脈無法獲得足夠血液灌流,引發缺血性心肌梗塞,患者易伴有胸悶和手捂胸口症狀。2、 出血性腦中風性行為屬於運動,此時血壓通常較平時高,若男性本身存在腦內血管問題,如血管瘤或動脈硬化,恐引發急性腦出血,患者通常在發病時有強烈的頭痛感,形容為爆炸性的。上述兩種情況都屬於急診的三大重症之一,對於心肌梗塞,及早進行心導管手術是關鍵;而出血性腦中風,則視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開顱手術。無論哪種情況,建議立即撥打119請求救護,將患者送往醫院,以提高生存率,因為時間對生命來說至關重要。至於該如何避免「馬上風」發生?翁梓華提醒,行房前避免過度飲酒、盡量避免藍色小藥丸配酒同時使用,平常嘗試登階檢視是否有胸悶情形,並控制血壓,即可避免馬上風。 心肌梗塞、出血性腦中風是馬上風的成因。(圖/翻攝自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大腿水腫不在意!檢查竟是高致命「隱形殺手」作祟 7旬翁險丟命
70歲的蕭先生日前因呼吸喘、胸悶到醫院掛急診,急診室主任發現其為可能致命的「雙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趕緊會心臟內科溶栓處理,救回一命。其實,早在病發前幾天,蕭先生就看到其右大腿水腫,明顯比左大腿腫,已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現象,但他不以為意,而下肢血塊隨著血管進到2側的肺動脈造成栓塞,差點造成憾事。肺栓塞初期症狀不明顯 低血氧表徵一次看彰化醫院急診室主任黃鎧翊表示,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常不明顯,一開始難以發現,卻有高致命性,被稱為「隱形殺手」,主因是心臟通往肺動脈的血管突然被血塊或組織碎片等形成的栓子阻塞,導致肺臟血液灌流不足,出現低血氧等症狀,身體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肋膜性胸痛、咳嗽、腿部水腫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所致 一般好發左腿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翰指出,造成蕭先生肺栓塞的原因是右腿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血塊從下肢經血管進入肺循環,掉到兩側肺動脈,進而造成肺部栓塞。一般好發在左腿,本起個案在右腿比較少見,個案脫離險境後再加詢問,蕭先生才說前幾天就覺得右腿比較腫,以為是循環不好的水腫,沒有當一回事,在急診時也沒有想到要說明此事。若蕭先生能在發現水腫時就醫,可能就不用陷於千鈞一髮之境。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 下肢水腫快就醫李翰說,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和心肌梗塞、胸腔疾病相似,稍一疏忽,可能就延誤時機。在臨床上,肺栓塞常來自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而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是老年人、心臟衰竭、肥胖、長期臥床、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栓塞病史或家族史、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補充、懷孕或產後時期、中風半側偏癱不良於行的人,另外,若工作需求經常久站也容易使下肢靜脈血液鬱積而形成血栓。李翰提醒,若發現下肢水腫,也不一定是靜脈栓塞,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肝硬化、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等疾病引發,還是要盡快就醫釐清原因。

吃印度製蜂蜜!65歲婦人「狂蜜病」中毒神識不清 港衞生署提醒3注意事項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日前公布,香港一名65歲婦人因食用印度治的蜂蜜,隨即出現嘔吐、神識不清、低血壓、心率下降等情況,最後被送到醫院急診室,經臨床診斷後,確診為罕見的狂蜜病中毒案例。為此,香港衞生署也提出3點注意事項,要民眾不要隨意食用來路不明的蜂蜜。據了解,所謂的狂蜜病,是指食用了含有梫木毒素 (Grayanotoxin)的蜂蜜後所引發的病症,而梫木毒素的來源是杜鵑花科植物(包括杜鵑花),當蜜蜂採集到杜鵑花科植物的花粉、花蜜後,所釀造出來的蜂蜜就會具有梫木毒素。而根據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梫木毒素會影響神經和肌肉。中毒徵狀包括頭暈、乏力、大量出汗、唾液過多、感覺異常、噁心和嘔吐。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出現低血壓或休克。而根據香港媒體報導指出,該名65歲婦人是在12日食用有人從印度帶回來的蜂蜜,結果在食用1小時候,就出現嘔吐、神識不清、低血壓、心率下降等情況,最後被緊急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經臨床診斷後,確診為狂蜜病重毒,而婦人入院治療後,狀況尚稱穩定,但目前仍被留院觀察中。為此,香港衛生署建議,民眾如要食用蜂蜜的話,首先要向來源可靠的管道或是養蜂場購買蜂蜜。其次,在食用蜂蜜時,如果出現苦味、澀味,就隨即丟棄,因為進食含梫木毒素的蜂蜜可能令喉嚨有燒灼感。最後就是,要特別注意來源為印度、尼泊爾、土耳其黑海等地區出產的蜂蜜,因為這些地區的蜂蜜都曾發生狂蜜病中毒案例。

台灣無國界醫生逃出加薩!淚訴心碎故事:絕望巴人母親期盼將孩子送走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邁入1個多月,以軍持續對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狂轟濫炸,就連醫院、學校、難民營、人道主義走廊、聯合國機構都不放過,至今已造成當地11078人死亡,包括8211名老弱婦孺,超越俄烏戰爭的平民死亡數,引發國際譁然。與此同時,以色列還針對醫療設施發動攻擊,導致198名醫護人員死亡。對此,第一批從埃及和加薩走廊之間的唯一過境點拉法口岸(Rafah Border Crossing)撤出的林口長庚急診室醫師洪上凱,也在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難忍淚水的親訴各種心酸場景。身為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DWB)的國際前線救援人員,毀滅性戰爭的恐怖記憶已在洪上凱心中烙下陰影,「像是我到現在我剛才走來的路上,我聽到箱型車關門的聲音,那就很像飛彈之前要爆炸之前墜落的聲音,我就還是會嚇到。」歷經26天的顛沛流離、幸運逃出加薩走廊的洪上凱,今年7月以「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的身分,來到加薩北部的印尼醫院協助建立檢傷制度,但10月初的衝突爆發後,一切都變了調。洪上凱也感嘆:「我們還有很多認識的朋友同事,國際醫生當地的同事都還在裡面,會有一種像是倖存者的罪惡感會開始出現,你就會覺得說你現在這麼安全的環境,你可以選擇要吃什麼有乾淨的水,會有點不安。」洪上凱透露10月7日清晨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的場景:「在睡夢中你就聽到一聲兩聲三聲,通常這樣就結束了,可是那天接續好幾十發好幾百發(火箭彈),那時候我就醒來發現事情不太對勁。」加薩衛生部發言人庫德拉(Ashrafal-Qudra)也透露,自衝突爆發以來,已有198名醫護人員罹難、53輛救護車被毀。以色列還針對135家醫療機構發動攻擊,導致21家醫院和47家初級衛生保健中心停止服務。對此,洪上凱回憶道:「在加薩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形就是,他們人死掉,特別是因為這種因為衝突而死掉之後,他們會抬著大體圍著醫院遊行吶喊,我們那時候無法出去可是你在裡面,你就聽的到很頻繁很大規模的這些吶喊。」衝突爆發後,無國界醫生的團隊被迫展開撤離,洪上凱也跟著其他成員進入聯合國提供的安全地點,但大批人潮加上外籍人士的身分,威脅到他們的人身安全,因此中間經歷5、6次的轉移,他們甚至還有長達2個星期都待在完全沒有遮蔽的戶外空間度過,「它其實是一個停車場,我們也在資源很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因為還是會下雨還是會有一些其它的威脅,所以我們試著讓那個環境變得好一點點。」然而,當順利擠進第一批300多個准許撤離的名單中後,洪上凱卻目睹了更多讓人心碎的場景,「有媽媽她就抱著自己的小孩,就希望你把她帶走,知道自己走不了,但是希望有沒有可能你帶著她的小孩離開,到安全的地方,那個很揪心啦,你知道不可能帶走,但你很難想像說,到底是什麼樣的痛苦,讓她媽媽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洪上凱至此也濕了眼眶,「你就會覺得就是,為什麼身為人類而言,他(寶寶)會出生在這樣的世界上,就算他最後真的很幸運很幸運的活下來,他也是面對一片廢墟,可能生活充滿仇恨暴力,就覺得我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這個世界變成這個樣子。」洪上凱還感嘆,這些加薩居民怕的不是缺水缺電的惡劣生活,或是面對傷痛,而是怕自己就這樣被世界遺棄和忘記。另根據「無國界醫生」估算,加薩有超過20000名傷患無法接受醫療救助,該組織也強烈呼籲交戰雙方立即無條件停火,讓人道救援進駐。據悉,自以巴雙方10月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加薩地區已有11078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4506名兒童、3027名婦女和678名老人,另有27490人受傷。據悉,目前還有2700人左右被埋在以色列空襲過後的廢墟底下,生死未卜,其中包括約1500名兒童。

16歲少女「劇烈頭痛」3天就走了 醫稱正常感冒無典型症狀
英國一名年僅16歲的女學生,因為劇烈頭痛且心跳突然飆升到每分鐘139下,急忙前往醫院就診,然而醫師判定她應是感冒,沒想到3天後,少女竟突然失去意識,數小時後不幸身亡。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英格蘭蘭開夏郡的16歲女學生伊莉莎白(Isabel Kate Connolly-Wellock)今年3月28日因為頭痛等症狀赴診所就醫。當時她的家庭醫師替她做了各項檢查,但是除了心跳較高外,並沒有任何異狀,因此判斷她只是感染普通感冒,只需要休息即可。伊莉莎白回到家後雖然頭痛症狀稍微緩解,但卻出現頸部疼痛以及眼瞼下垂的症狀,3月30日當天,她在上午9時40分再度就醫,然而家庭醫師依舊表示,她的症狀一切正常。但是不到5個小時後,伊莉莎白的病情突然嚴重惡化,她的母親被家庭醫師告知需要立即將她送往急診室。就在伊莉莎白抵達醫院急診室不到5分鐘就失去意識,在候診區昏倒。醫師發現她的情況正在迅速惡化,因此立刻將伊莉莎白送進重症監護室,並投予伊莎貝爾抗生素,包括用於治療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藥物,不過到了晚上9時,她的器官開始衰竭,就算插管仍然持續惡化,最後她不幸在3月31日凌晨不幸身亡。對於伊莉莎白的離開,家屬難以接受並請求發起調查,根據8日調查指出,驗屍官證實伊莎貝爾死於「鏈球菌腦膜炎」,但她在就醫時並未出現腦膜炎常見症狀,例如皮疹或是對光敏感,且在送進急診室後,她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也未顯示腦部腫脹等症狀,根據重症監護顧問查德本森博士表示,死者的症狀並不尋常,坦言從未見過病程變化如此快速的案例,因此難以認定醫師在判斷上有過失。英國16歲少女因患腦膜炎而劇烈頭痛,卻因沒出現典型症狀遭誤診,3天後不幸死亡。(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