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沒大便「暴瘦10公斤」 婦狂吞腸胃藥症狀反惡化…就醫查出1隱疾
大陸一名52歲的王姓婦人自7月初開始反覆出現嘔吐症狀,起初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並沒有特別重視,僅僅吃了些胃藥,以為會自行緩解,然而症狀一直沒有好轉,只好前往醫院就診。經盆腔核磁檢查,醫生發現患者腹部右側有一顆12公分×11公分×10公分的不規則卵巢腫瘤,立即將她轉至婦科進行治療。《極目新聞》報導,王女今年52歲,7月初開始反覆出現嘔吐症狀,起初以為只是腸胃問題,僅僅吃了些胃藥,然而症狀持續惡化,除法無法排便,精神、食慾、睡眠都受到嚴重影響,體重也急遽下降10多公斤,只好前往武漢市普仁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經盆腔核磁檢查發現不規則卵巢腫瘤,被轉至婦科治療。婦科團隊18日為王女進行手術,成功清除卵巢腫瘤,目前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可以自行下床活動。婦科醫生黃琴表示,「術後我們將王女士的病理組織送檢驗科活檢,結果為卵巢癌,幸虧發現得及時,才阻止了進一步惡變。一般卵巢癌生長部位隱蔽,加之其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病情進展,便會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與生命。」普仁醫院婦科主任張丹丹提醒,卵巢腫瘤有良惡性之分,腫瘤增大時,可以主觀感受到腹脹及腫塊,當腫瘤占滿盆、腹腔時,可能出現尿頻、便秘、氣急、心悸等壓迫症狀,而惡性腫瘤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消瘦、貧血等表現,建議女性應定期進行婦科體檢,以有效預防腫瘤發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7旬嬤一碗「無糖綠豆湯」下肚 血糖狂飆240!醫籲2類人別過量
綠豆湯除了是夏日解暑聖品外,還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排濕等功效,不過就有一名77歲的李姓老婦在喝下一碗無糖綠豆湯後,飯前血糖值竟飆至240。對此,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馬弘桓指出,事實上綠豆的主成分是澱粉,若過量攝取易對血糖造成影響。醫師馬弘桓分享診間案例,透露曾有一名患有慢性腎臟病的7旬婦人,平時為了控制血糖十分注重飲食,沒想到喝了一碗「不加糖」的綠豆湯後,飯前空腹血糖竟飆破正常值的1倍、高達240mg/dl,嚇得她以為糖尿病發作,急忙就醫。對此,馬弘桓指出,綠豆、南瓜、玉米、芋頭與山藥等食物,經常被民眾誤認為豆類或蔬菜,但其實它們均屬於五榖根莖類,若沒控制好攝取份量,血糖當然容易飆高,呼籲糖尿病、腎臟病等患者須更加小心控制血糖,以免長期血糖過高,引發慢性腎臟病。馬弘桓也提醒,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人1日全榖根莖類的量為6~16份(相當於1.5~4碗),而綠豆1碗為2份主食,相當於半碗飯,即便在不加糖的情況下,也仍須納入澱粉攝取量。

49公斤被笑太胖…半年減14公斤患厭食症 16歲妹吐慘痛經歷:走不動了
大陸浙江省溫州市一名16歲少女曾被他人說胖,加上受網上的畸形審美影響,半年從49公斤減到35公斤左右,去醫院檢查後患上厭食症。當事人徐同學稱,自己之前身高163公分,體重49公斤感覺不算胖,被別人說胖後便決定開始減肥,「我被網上的畸形審美影響了。」白鹿視頻報導,徐同學表示,剛開始並沒有控制飲食,1週就能瘦2公斤左右,減到44公斤時經期停止了,後來不吃肉,瘦到了48公斤,逐漸開始懼怕進食、掉髮、失眠、早醒、走不動。徐同學說,自己目前只有35公斤左右,休學在家養病,希望大家不要被網上畸形身材標準綁架,自信健康才是最美的。對此,網友紛紛表示,「98還胖?我要是能有這體重我會笑死的」、「我就想知道剛開始沒控制飲食,一周怎麽能瘦5、6斤的」、「離開網路,你的世界就沒這麽焦慮了」。公開資料顯示,厭食症是由於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事實上,約95%為女性,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臨床表現為有些患者雖覺食慾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發病原因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也與家庭環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過分追求完美、對父母過分依賴、從小受到虐待、單親家庭等。

喝完豆漿就脹氣?醫曝4主因揭「這物質」恐害食物中毒
豆漿是許多民眾必喝的早餐飲品,但也有不少人喝了鬧脹氣、肚痛甚至拉肚子。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就分析豆漿造成腸胃不適的4種原因,並指出其中一點「吃了會造成食物中毒」,以及其他注意事項。詹宜學在臉書發文指出,黃豆具有高營養成分的植物性蛋白,富含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且熱量比牛奶低,能提供一定的瘦身幫助,又因不含乳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喝豆漿代替牛奶,更有研究指豆漿具抗癌、增加免疫力功效。不過,最近有名年輕女子因為每次早餐喝完豆漿都會肚痛、拉肚子而前來就診,她甚至懷疑「是不是豆漿有問題」?對此,詹宜學也提出4點主因(圖/Pixabay)1. 抗胰蛋白酶:使豆類無法被消化,腸道無法吸收導致腹瀉。生黃豆中有些物質未經過煮沸「吃下會造成食物中毒」,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建議將豆漿煮沸,可使抗胰蛋白酶與毒素物質分解。2. 大豆過敏:豆漿主要為蛋白質,一旦腸道免疫系統發動攻擊就會造成腹痛、腹瀉。這類個案吃豆腐、豆乾、豆皮等豆類製品,往往都會不舒服。3. 刺激胃酸過多:喝豆漿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導致消化不良。若有胃炎、胃潰瘍病史,還會造成症狀更嚴重,出現腹瀉、腹脹、打嗝、消化不良等症狀。建議空腹時別喝豆漿,先吃一點食物再喝適量豆漿。4. 大腸激躁症:這類患者大腸較敏感,會因情緒、壓力等因素影響腸道功能。豆漿的「醣類」、「醇類」經腸道消化後會產生氣體,使腸胃容易脹氣,腸躁症患者會因此出現腸道肌肉異常收縮,發生腹瀉、腹痛等症狀。而該名年輕女患者因為在就診前做過基本的胃鏡檢查,結果都正常,因此詹宜學很有把握是「飲食」造成。他也指出,不會要求每位病人第一次就診時做檢查,且症狀若反覆發作、時好時壞,不能只吃藥,應該要找出真正原因,避免越來越嚴重!

巴金森病患者運動是最好良藥 善用APP紀錄用藥助提高療效
巴金森病雖尚無法完全治癒,但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主任暨主治醫師吳逸如表示,當被診斷患有巴金森病時,先調適心情,不必太難過,因為這不是絕症,有許多藥物可以提供很好的症狀治療。建議可先檢視症狀是否已影響日常生活,如果尚未受到明顯干擾,運動是最好的良藥。若症狀輕微,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但需每位患者的病情各異,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生活方式調整合適的藥。吳醫師提醒,患者應避免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這可能會影響藥效。當遇到用藥不適時,最重要的是與醫師討論,讓醫師了解用藥狀況,以確保藥物的效果最佳。為增進患者與民眾正確用藥知識,承聯合勸募支持,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於台北華山文創齊力舉辦「藥你知道:巴金森用藥與巴金森手記」公益講座。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類型吳醫師說明,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種類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促效劑、抗乙醯膽鹼、MAO-B抑制劑和COMT抑制劑等:1.左旋多巴:美道普、心寧美左旋多巴是治療巴金森病最主要且有效的藥,可提升腦部的多巴胺濃度,改善病人的動作。然而,需知曉用藥蜜月期通常為五到七年間,之後可能會出現藥效漸減,導致異動或對藥物沒有反應的「斷電」現象。所以早期不建議大劑量使用,應用到最低之有效劑量配合運動或他種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並延長蜜月期。左旋多巴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噁心、頭暈、產生多巴胺失調症候群,多巴胺失調症候群以年輕男性病患居多,他們會在動作症狀控制穩定下,因自覺身體不適而不斷有服藥的衝動和行為。儘管如此,不應隨意停藥,而是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劑量調整。關於藥物服用,蛋白質會阻礙左旋多的吸收,建議最好空腹三十分鐘以上或飯後一小時服用,以確保藥物有效吸收。2.多巴胺促效劑:力必平、樂伯克、紐普洛貼片劑多巴胺促效劑的作用是模擬多巴胺刺激腦中的多巴胺接受體,以代替腦內不足的多巴胺。易有噁心、失眠、姿態性低血壓等副作用,也可能引起衝動性控制行為,如病態性賭博、強迫性購物、性慾亢進、暴食症等。因此,醫師多開立小劑量,對於年輕且心智清晰的會先開立多巴胺促效劑,延緩異動症的出現。但年齡較大者可能引起幻想,需謹慎使用。3. 抗乙醯膽鹼抗乙醯膽鹼藥物對於控制顫抖、緩解僵直和減少唾液過多的症狀相當有效,但可能會引起口乾、便秘、視力模糊、排尿困難、意識混亂、記憶力下降等副作用。因為記憶力與乙醯膽鹼有關,過量使用抗乙醯膽鹼藥物可能會對記憶力造成不利影響,尤其對年長的患者,須謹慎使用,所以,通常會開立給年輕且有顫抖問題的患者。4. MAO-B:Selegilne、律莎錠、阿茲列特錠、愛可穩MAO-B抑制劑可抑制MAO-B酵素對多巴胺的分解,從而增加多巴胺進入大腦,有助減少左旋多巴的使用量,延長左旋多巴的藥效。使用時,需特別注意起司的食用,以及可能與其他藥物引起相互作用,引起更多的副作用,如導致嚴重的高血壓。這些藥物可在早期和晚期使用,但需要謹慎調整劑量以避免副作用,如譫妄現象。這些副作用都與多巴胺有關,一旦出現副作用,應該請醫師進行藥物調整。5. COMT抑制劑:諾康婷COMT抑制劑通常與左旋多巴一同使用,它的作用是抑制COMT酵素,從而減少周邊多巴胺的分解,增加多巴胺進入大腦。需要強調的是,單獨使用COMT抑制劑,對於巴金森病是無效的。服用時,盡量將整顆藥丸吞下,以確保最佳藥效。有些患者可能無法一次吞下整顆,部分吞下也是可以的,但可能會導致牙齒褪色問題。這種藥物還有一個缺點是,會讓尿液呈現較深的顏色,可能會讓褲子看起來有點髒,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吳醫師表示,每位巴金森氏病患者的病情變化不同,100位巴金森氏症可能就有100種藥物組合治療,因此,吳醫師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陳盈發醫師建議使用「巴金森手記」app或建立詳細用藥列表,以記錄並追蹤用藥時間、劑量與症狀,這樣可更有效地掌握自己的狀況,以幫助醫師調整治療方案。此外,吳醫師鼓勵患者保持運習慣,太極、騎腳踏車、散步、跳舞、瑜珈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安全為上,只要選擇喜歡的,持之以恆。參加病友團體的活動也可以增加社交互動和快樂感。要相信醫生的專業,避免自行治療及參加不明團體進行特殊治療,積極面對疾病,改善動作障礙。▲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主任 吳逸如醫師文章來源: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

釀300多人食物中毒 日知名鐵路便當慘遭勒令停業「中毒原因出爐」
日本青森縣八戶市當地一間有著130年歷史的鐵路便當店「吉田屋」,日前驚傳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全日本傳出有300多人因為食用吉田屋的便當後,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而目前已知,是吉田屋所用的食材遭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所致。據了解,「吉田屋」的便當店創業於1892年,主要是主打海膽、魚卵等海鮮食材的車站便當。而從16日起就傳出有多名旅客在食用吉田屋的便當後,發生腹瀉、嘔吐的情況。截至目前為止,日本全國出現類似症狀的顧客已經有300多人,而這些客人,大多是食用了16日、17日吉田屋所販售的便當所致。事情爆發之後,吉田屋隨即宣布即刻停業,同時也停止製作生產旗下11款熱門便當,同時也接受八戶市公所的調查。而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八戶市保健所調查後發現,問題商品主要是吉田屋15日與16日製造的便當,疑似遭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在日本境內流通量約為2.2萬個。而在患者部份,八戶市保健所表示,目前食物中毒的患者分布在21個都縣,年齡約在10歲至90多歲不等,截至22日9點為止,全日本共計出現301名因食用吉田屋便當而食物中毒的患者,估計這個人數還會持續增加。目前,吉田屋也遭到八戶市保健所依食品衛生法勒令停業。吉田屋也在23日在官方網站上發文,解釋了便當的製作過程,以及這次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同時也解釋,可能是對外所採購的米飯遭到汙染,吉田屋也坦承在管理上不夠周到的情況。

台鐵爆死傷事故!新豐火車站民眾落軌 車廂下被發現「身首異處」亡
新竹縣新豐鄉台鐵新豐火車站,24日早上6時許,發生民眾落軌意外,新竹消防局派遣山崎91及11共2車、5人前往查看,回報於北上272車次第8節車廂下發現死者,確認為男性患者身首分離、明顯死亡,個資不詳,後續交由鐵路警察警處理。◎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裝管子」治糖尿病害噴血亡 醫院被57人告不認帳:鑑定結果有問題
中國湖南一間醫院發生大規模醫療糾紛,多達57名接受胃繞道手術患者,術後出現嚴重胃出血、吐血,更有多人因後遺症病逝。然而,院方不僅否定不利醫院的34件鑑定結果、17名患者勝訴判決,提出上訴,更抱怨委託律師「躺平」害醫院損失慘重。據《封面新聞》報導,長沙泰和醫院2019年宣布完成胃繞道「亞洲改良版」研究,該手術利用安裝在胃跟腸之間的管子,讓食物更快排泄、降低人體的糖分吸收,讓糖尿病患者也能吃甜食和水果。但同年5月一名接受手術的男子,卻在術後3個月出現腹瀉、胃出血、食量變小等症狀,體重更驟降到45公斤,隔年大年初三的一場胃出血,「血從嘴巴往外噴」搶救不治。另名孕婦雖在手術前表明月經晚來,並進行產檢,但醫師直到她完成胃繞道手術才告知懷孕,胎兒也因手術麻醉、用藥被人工流產,醫師甚至告訴她,「趁年輕把糖尿病治好,想生幾個就生幾個,不會有影響」。未料,她半年後再次懷孕,卻出現全身浮腫、潰爛、嚴重腹瀉到直接拉褲子,到泰和檢查被通知是死胎、安排做引產。孕婦2020年依鑑定書「院方存在多種過失,構成二級丙等、四級醫療事故,須為2次中止懷孕負責」,向泰和醫院提起訴訟,並像星星之火般燃起總共57人訴訟案,孕婦更指控,當時迫於沒錢治病,才會接受院方30萬(新台幣132萬)的和解。不過,院方即使輸掉9名患者的二審、6人一審待二審官司,以及16人取得司法鑑定等待一審開庭、26人正進行訴前委託鑑定,仍拒認不同機構開出的鑑定結果,更指這些訴訟是幕後黑手為了利益煽動,還表明醫院若賠償到無法營業,倒楣的是醫護人員和當地民眾。

別忽略健檢報告「2數值」 及早挽救可避免洗腎
67歲的楊女士長期有三高問題,起初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蛋白尿卻沒有放在心上,不料隨後腎功能跟著三高控制狀況不佳而急速惡化,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3期,確診8年以來頻繁出入急診、住院治療,今年因血尿及劇烈腹痛住院,經醫師評估因為腎功能嚴重受損,必須接受洗腎治療。另一位飽受洗腎之苦的85歲汪奶奶,同時有糖尿病及心血管共病,確診兩年內因腎功能惡化而反覆住院,今年再度住院時,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5期,需要接受洗腎治療,反覆住院的生活讓她的身體機能日益衰退,多數時間只能臥病在床,仰賴家人照料,心理也因為自責成為子女負擔而終日鬱鬱寡歡。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近6成被診斷時已是晚期(3-5期),此時腎功能已受損且不可逆;腎功能下降恐讓病人加速面臨住院、洗腎、死亡等問題。過去用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或配妥西菲林等藥物,對於延緩腎功能下降仍有侷限,值得慶幸的是,目前SGLT2抑制劑可以幫助延緩腎功能下降,進一步降低住院、洗腎或死亡的風險。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已突破200萬,換算約平均每8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而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多年以來也高居全球之冠,在這個背景下,台灣每年新發生的洗腎人數更是超過12,000人,足足可以坐滿一座小巨蛋。當腎臟因為疾病受損,導致腎功能出現超過3個月以上的持續損傷,就稱為慢性腎臟病,此時腎功能已不可逆。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說明,慢性腎臟病帶來的腎功能下降與住院、洗腎、死亡三大危機息息相關,不但容易引發心衰竭、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等高危險性的心血管疾病,隨著腎功能越差,將大幅增加住院與死亡的風險,根據統計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因為腎功能惡化而面臨每年平均掛2次急診、每次住院天數長達10天,且每5位患者就有1人在住院後一個月內會面對再次住院,甚至死亡的威脅。台大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趙家德指出,延緩腎功能惡化,以進一步減少未來住院、洗腎與死亡風險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目標,為此,臨床上十分重視及早診斷、定期追蹤、積極治療、危險因子控管的治療策略。舉例來說,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者密不可分,約有5成心衰竭患者、4成糖尿病患者會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所以應安排多專科團隊模式以顧及腎糖心的共病照護。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過往常用的藥物,國際腎臟醫學會也於2023臨床指引中,將SGLT2抑制劑列為慢性腎臟病治療建議使用藥物,趙家德醫師提醒,讓腎功能惡化的因素非常複雜,已知具有腎臟病危險因子病人接受篩檢比率卻只有兩成,呼籲本身具有三高、肥胖、吸菸、長期服用未經醫師處方藥物、高齡(65歲以上)、腎臟病家族史等高風險因素的民眾,應定期安排腎功能檢查,若出現「泡(泡泡尿)、水(下肢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典型症狀時,則建議儘快就醫。此外,健康檢查中抽血與尿液報告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 」容易被民眾所忽略,卻是評估腎功能的2項關鍵指標,建議民眾可以對照國際腎臟醫學會推出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分級表,依據低風險的綠燈到非常高風險的紅燈,到腎臟科門診就醫並安排對應的腎功能追蹤與治療方案。

屏東工廠爆炸 蔡英文發聲了
昨(22)日傍晚屏東科技產業園區發生大規模爆炸,有消防人員殉職,總統蔡英文在臉書表示哀悼。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指出,在第一時間已指示相關單位全力投入,搶救受困人員,盡速撲滅火勢。昨日,行政院長陳建仁致電屏東縣長周春米,表達中央會全力救援,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就近提供支援。蔡英文進一步指出,內政部長林右昌南下前往屏東,提供所需的協助。大量傷患機制已經啟動,衛福部王必勝次長也南下指揮緊急醫療系統,妥善處理燒燙傷患者。「非常遺憾的是,有消防人員於救災時殉職,我要向殉職同仁及家屬表示哀悼。我也請相關單位全力救助傷患,提供最好的醫療協助,也期盼後續救災行動能夠順利進行。」此外,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也表示,總統已於第一時間掌握訊息,並指示相關單位全力投入,務必儘速撲滅火勢,搶救受困人員。內政部長林右昌也趕赴現場掌握救災情形。「而總統得知有消防人員不幸殉職的消息後,感到相當悲痛不捨,除對殉職消防人員及其家屬表示哀悼,總統並請相關單位全力救治傷患,提供最好的醫療協助。」

臺灣人不耐喝酒居全球之冠! 「健康損害」一次看
您喝酒會臉紅嗎?還是您有看過周遭朋友酒後臉部漲紅?根據研究,酒精進入體內由先代謝成乙醛,再由分解成乙酸,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喝酒臉紅表示酒後體內短時間累積乙醛,而乙醛未能順利分解的表現;這個乙醛的快速累積也會帶來頭痛、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酒精不耐症體質 臺灣比率居全球之冠酒後容易乙醛堆積,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天生的基因變異,令代謝乙醛的酵素(乙醛脫氫酶2)功能缺陷,導致飲酒後乙醛無法正常被分解,讓臉部漲紅。這些天生的基因變異中,有一個常被研究的基因位點,稱為rs671;rs671在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證實和酒後臉紅有密切相關。這個rs671的基因變異,或稱酒精不耐症體質,常見於東南亞國家,臺灣比率居全球之冠,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酒癮者NFL濃度高 肝功能異常較嚴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和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合作研究中,檢測147名酒癮個案和114名健康受試者體內的rs671基因變異,並且分析血液中一個反應腦神經損傷的分子(NFL,中文譯為神經絲輕鏈)的濃度。研究發現,酒癮患者體內的NFL濃度高於健康受試者,而具有rs671基因變異者,也就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者,具有更高的NFL,肝功能異常也比較嚴重。所幸經過兩週的酒精解毒治療(或說戒斷治療),NFL在體內有逐漸下降,至於停酒多久才能回復正常,目前研究上無法得知。喝酒會臉紅 腦神經損害更為嚴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黃名琪說,這個研究結果揭示了酒精對大腦的傷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而喝酒會臉紅的人,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更容易受到酒精帶來的腦神經損害更為嚴重。所以,不要再陷入錯誤迷思,誤以為酒後臉紅是肝好心臟強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已經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其他的一級致癌物如空氣中的PM2.5),也證實飲酒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因此,國人若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表示在酒後乙醛不容易代謝而累積在體內造成臉紅者,在飲下杯中物之前,應當慎思再三。

南投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 埔里慘遭淪陷
南投縣登革熱疫情延燒,埔里鎮也淪陷。埔里鎮80多歲男子因腹瀉、發燒18日就醫,確診為登革熱,同住的妻子、常前往照顧媳婦也確診,由於3人沒有南部旅遊史,目前感染源不明,南投縣衛生局持續進行疫調,並加強患者住家周邊環境清潔消毒,縣內累計確診個案已達9例。衛生局指出,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登革熱病例數約9000例,死亡累計11例,南投縣通報數這周也明顯上升,原本僅竹山鎮、南投市出現確診個案,埔里鎮18日也有3人確診,累計確診個案已有9例。據了解,埔里鎮80多歲男子17日出現輕微腹瀉症狀,18日因發燒就醫,檢查確診為登革熱,同住妻子及不同住的媳婦經抽血檢查也確診,該對夫妻有子女住南部,不過分別在3月、8月回埔里,早已過潛伏期,加上3人沒有南部旅遊史,迄今感染源不明,尚待調查釐清。埔里鎮公所指出,已派員在確診個案住家半徑50公尺進行化學防治,並對鎮上居民進行環境孳生源清除及家戶宣導,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若家中盆栽、容器因積水造成病媒蚊孳生,依《傳染病防治法》可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請民眾配合清除改善。南投縣衛生局提醒,國內登革熱疫情升溫,請民眾避免前往疫區,並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如到戶外活動,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減少皮膚裸露,並適當噴灑防蚊藥劑,建議務農民眾穿戴長袖衣褲及可遮住面部的網帽,並隨身攜帶蚊香盒,避免遭蚊蟲螫咬。

B肝抗病毒藥物10月起放寬 2.1萬人年省4.2萬
台灣約有180萬名B肝帶原者,其中需接受治療者,約介於50~60萬人之間,若未及時處理,恐進入「肝病三部曲」,出現肝硬化及肝癌。學界近年呼籲政府放寬B肝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健保署昨宣布,10月起,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只要半年內1次以上肝指數(ALT)異常、出現中度纖維化(≧F2),即可用藥。根據試算,將有2.1萬人受惠,每人每年平均可省4.2萬元藥費,健保署則會增加7.32億支出。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士陳培哲等專家近年來都呼籲政府研議放寬B肝抗病毒藥物的給付,健保署約在2021年開始研議。考量預算若不足,過寬的給付恐壓縮健保點值,經過許久的討論,今年得出放寬2項條件的結論。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指出,e抗原陰性的慢性B肝患者,現行給付條件為半年內2次以上肝指數(ALT)異常、重度纖維化(≧F3),10月起則放寬為半年內2次以上肝指數(ALT)異常、中度纖維化(≧F2)即可用藥。健保署推估將有2.1萬人受惠,而健保則會增加7.32億元支出。黃育文表示,包含原廠藥、學名藥在內,國內共有17種B肝抗病毒藥物可供民眾使用,經過健保署議價,每顆價格介於82~143元之間,患者每天需服用1顆。根據試算,1次療程約需要2~3年左右,健保放寬給付後,每人每年可省下4.2萬元藥費。若用藥2~3年,則可省下8.4~12.3萬元左右。

屏東工廠爆炸...逃命員工被炸飛:感覺像人生煉獄
屏東加工出口區高爾夫球代工廠「明揚國際」22日發生化學爆炸事件,近百人後送高屏地區各醫院搶救,有許多患者因擔心公司名譽受損,面對媒體詢問不敢多作回應,但有傷患想起爆炸發生當下,大家倉皇而逃的情景仍餘悸猶存,甚至講到哽咽,「希望不要再想起這段痛苦的回憶」。爆炸事件後,屏東基督教醫院收治大量傷患,馮姓女傷患親吐爆炸當時的驚險逃亡過程,她說,在明揚國際上班已1年多,這次事件真的讓她永生難忘,當時她在工廠2樓工作,突然聽到爆炸巨響,嚇她一大跳,剛回神過來,聽到同事大喊「工廠爆炸了,大家快逃!」馮女指出,看到大家四處逃竄,她知道事態嚴重了,所以什麼都沒想,就只想著要逃離工廠,未料逃命過程中,突然又一聲爆炸巨響,身後的玻璃全面被炸碎,她的後腦勺、四肢、背部等多處遭波及,當下更被爆炸的衝擊力噴飛趴在地上,由於被玻璃砸傷後腦,頭暈目眩倒地不起,但她知道必須盡快逃出工廠,否則很可能會沒命,靠著意志力,爬起身繼續逃跑,當時人生跑馬燈一直在跑,最後終於逃出爆炸現場,才鬆了一口氣,但至今仍驚魂未定。「感覺像經歷人生煉獄一樣!」馮女回憶起爆炸當時,大家倉皇逃跑的慘況,忍不住流下難過的淚水,爆炸發生後大家一直跑一直亂竄,她被玻璃砸傷還算幸運,旁邊的人哀號的哀號、流血的流血,看到其他傷患傷勢她極為心疼,希望未來不要再想起這段痛苦回憶,也盼大家都能平安。戴姓男患者則描述,火災當時,他先在廠區看到冒煙,隨後警鈴聲大響,大家聽到後嚇得趕緊往外跑,但隨即就冒出大火,消防員到場後沒多久就爆炸了,威力有如氣爆非常大,現場玻璃噴飛,連他逃到大門也被噴飛的玻璃割傷,真的相當恐怖。

急診室塞滿!病患口罩上全是血 屏東基督教醫院現況曝光
屏東科技園區今日傍晚驚傳火警,目前造成74人輕重傷,還有位消防員殉職,目前則有多人受困,而屏東基督教醫院急診室也被大量病患塞滿,更有患者「口罩全是血」送醫,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據了解,爆炸工廠為製造高爾夫球設備的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傍晚突然傳出一聲巨響,隨即冒出濃濃火煙,這場大火也造成74人輕重傷,目前還有4名消防員和3名員工受困,還有位消防員殉職。屏東縣消防局目前出動消防車輛34車、66人前往搶救,連高雄市也前往救援,屏東縣政府已啟動大量傷患處置機制,召集各醫院待命,基督教醫院更是被急診病患塞滿。根據現場畫面,基督教醫院急診室內滿是病患,有患者被送醫時已失去意識,衣服遭燒傷外,口罩上也滿是血跡,場面怵目驚心,確切事故原因則仍須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