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市買氣大好助長裝潢修繕案量,但營建業缺工卻也給了「裝潢蟑螂亂竄」的機會。CTWANT記者調查,已有近20名受害者將成立「裝修受害者集結號」,「這些裝潢蟑螂都是超收工程款後亂敲亂打,仗著『動工』即不構成『詐欺』的法律漏洞,擺爛成『糾紛』。」召集人王語如控訴。這群受害者發現,裝潢蟑螂大鑽法律漏洞,受害者卻投訴無門,為要遏止裝潢詐騙一再重演,「我們站出來,要建請政府比照165反詐騙專線,成立工程裝潢詐騙專案處理流程,有專人能諮詢、受理報案。」王語如說。目前「裝修受害者集結號」的聯署人受害金額保守估計已超過2000萬元。王語如也是受害人之一,她義憤填膺地說,「現在裝修市場這塊已經亂成一團,裝潢蟑螂騙我的錢後,再拿我的錢跟我打官司,台灣司法漏洞太大,保障不了善良百姓。」今年50歲剛回國的王語如去年開心買房卻在FB上遇到裝潢蟑螂,工程總額270萬元,設計師沒有出3D設計圖就開工,基於信任只能繼續付款進行,沒想到拆除不該拆的,施作的也與預期完全不同,停工前已付162萬元,為了等待鑑定和訴訟過程,如今過了大半年,房子仍呈現廢墟狀,目前也因卡在房屋的事暫停工作。 「我已經很久沒踏進這裡一步,想到好好的房子被拆成這樣就難過。」王語如帶著記者前往位於新店裝修到一半被擺爛的房子,他無奈的說,如今一家老小在外租屋,每月租金、房貸加總4萬多元,雙重壓力不說,為了討回公道,還得再支付高額鑑定費、律師費,目前累計有30萬元,也找人評估,以目前粗劣的施工品質要打掉重作到正常的狀況,需要再付280萬元。王語如一家被逼得準備借錢度日,國家司法卻不能為她伸張正義,她坦言,曾不理智的想過對不肖業者用私刑討公道。像她一樣慘痛的案例大有人在,但不少受害人是積蓄早已被騙光,只能將怨氣一口吞。「還有的受害者甚至不敢站出來,因為業者有黑道背景,擔心家人生命安全。」王語如想到自己與其他受害人的悲慘遭遇,一度哽咽。王語如告訴CTWANT記者,工程工班有很多黑道背景,有些受害者遭到威脅恐嚇擔心家人安全,寧可自認倒楣、息事寧人。(圖/張文玠攝)根據「裝修受害者集結號」近20名受害人的糾紛案件歸納犯案手法,多半都是前期已經超收高額工程款,接著拖延工程進度、未按照承諾施作,或是以低劣的施工品質和屋主挑起矛盾,再以糾紛為由停工、逼屋主就範自行解約,如想拿回已付款項,就申請調解,但是這一步也是在計畫中,因為業者有誠意調解就不算詐欺,將被歸為民事糾紛,即便告贏,也會因業者早已脫產,屋主要不回一毛錢。王語如說,裝潢蟑螂他們懂工程、耍話術、謔法律,利用「動工即不構成詐欺行為」的法律漏洞,把「詐欺」掩飾成「糾紛」,在刑法上拿他們無可奈何,目前的司法體系沒有懂工程的檢察官、法官,遏止不了囂張行徑,公司出事就換個名字繼續騙,在聯屬的受害者中,已發現好幾人遇到的是同一名裝潢蟑螂。因此,「裝修受害者集結號」提出訴求,建請政府應比照165反詐騙專線,成立工程裝潢詐騙專案處理流程,有專人能諮詢、受理報案,另外嚴格規範簽約前須簽訂本票或提供財產證明,並建立履保機制,糾紛時,第一時間戶頭列為警示帳戶以利凍結資產。王語如買的中古屋新家原本地磚晶晶亮(右),因為設計師告訴她地下水管要換新,所以把地磚全部打掉(左),但他事後懷疑根本只是騙取多做工程的話術。(圖/王語如提供)「目前政府、法律、司法每個環節都嚴重失能失職,我們這些市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很多人辛苦累積的積蓄就這樣一夕消失,心如刀割的痛。」王語如說,以目前司法程序動輒數年的效率來看,糾紛的房子要2年以上無法入住,無疑是對消費者的二次傷害,希望能比照交通事故,立即有專人來鑑定、紀錄,讓房子能趕快復原、屋主能回到正常生活。王語如扛著近20名受害者的悲憤說出重話,「司法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很多人家已破,沒有其他金錢能再找第二者來施工,而陷入非常大的困境,再沒改善,『人亡』的社會現象,也很快就會發生!」
許多人會趁著暑假到離島旅遊,或是打工換宿。不過,最近本土疫情升溫,有民眾投訴,民宿老闆娘刻意隱匿長子確診,讓他們繼續在高風險環境下工作,還懷疑之後導致3名小幫手,以及老闆、老闆娘及次子都相繼染疫。針對指控,民宿也做出回應了。根據《三立新聞》報導,離島近來爆出百人確診,甚至有民宿疑似隱匿疫情,民眾投訴,老闆娘事後也被傳染,「我們遇到大兒子,他已經康復」,這才發現原來他們一直被隱瞞,隔幾天得知老闆也確診,覺得無法接受,決定趕快離開,「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傳染,我覺得這樣子還蠻過分」。民眾指控老闆娘刻意隱匿疫情,造成多人陸續確診。(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民眾指出,他們在意的是,確診之後的後續處理方式,控訴老闆娘的老公14日確診,下午卻還看到人,而且根本沒戴口罩,「在用旁邊的肥料,他可能覺得我們不會知道他是在隔離的人,想說出來施肥一下,等施肥完再回去關」。對此,民宿老闆道歉,「我們對你們不好意思,因為發病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有馬上處理、告知你們,那是我們的錯」,但強調都有依規定通報進行防疫措施。據悉,如果故意隱匿造成他人感染,依法最高可開罰200萬,目前由當地衛生所調查中。
疫情居然也是死亡證明漲價的藉口。一名網友控訴自己高齡94歲奶奶在睡夢中病逝後,葬儀社委請的法醫居然以「疫情關係」為由,獅子大開口要收7,500元的開立死亡證明費用,這價格不只原Po無法接受,葬儀社人員也當場戳破法醫謊言,表示費用頂多4,000元,讓亂喊價的法醫立刻找藉口開溜。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表示,他高齡94歲的奶奶過世後,自己與家人雖然都很哀傷,但也覺得阿嬤功德圓滿了,而葬儀社找來的法醫不只細心地問奶奶病史,得知原Po阿嬤沒有確診時,還說「奶奶走的算是沒有不舒服,死後不用做PCR,還能擺靈堂祭拜,不然確診死亡的24小時就要馬上燒掉」,讓原Po一家人覺得法醫是真心在乎他們與奶奶。原Po在加印死亡證明影本時,還不知道已中了法醫的陷阱。(圖/翻攝自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因此法醫要求原Po去超商「印25張死亡證明回來」時也不疑有他,還覺得法醫「印過我蓋上印章就視同正本,你們之後都會用到」的說法很有道理,但當法醫完成相關程序,要收取7,500元費用時,讓原Po和禮儀師相當錯愕,禮儀師也立刻問:「我從來沒有聽過這種數字,想請教這到底包含了哪些項目?」沒想到,法醫竟當場說「這是我跟家屬的問題,跟妳沒關係」,但禮儀師也不甘示弱,回應:「這部分也是我的專業,依我們的經驗,一般法醫開死亡證明,費用大概3,000到4,000元,您收到7,500元,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收了啥?」結果法醫竟說是「疫情關係」,表示依醫院規定就是要收6,500元起跳,而且「要多做PCR和開到25張」,才會酌收手續費。禮儀師透露,該名法醫已是亂喊價的慣犯。(圖/翻攝自臉書社團爆料公社)這讓不久才從法醫口中聽到「阿嬤不需要做PCR」的原Po相當傻眼,禮儀師更說當天她委請的其他法醫都是收3,600元、也沒提到有這規定,且死亡證明一般只需要開15張就夠了。法醫見亂喊價被揭穿後,不斷說沒關係、隨便啦,還表示「想給多少就多少啦!你要給我開身分證的也沒有關係啦!反正你們高興就好啦!」並說自己很忙要先離開。原Po爸媽考量法醫不太高興,在禮儀師開出5,000元後又多加1,000元給對方,禮儀師在法醫離開後則透露,一般家屬遇到這種事都會想說算了,葬儀社一般也不會投訴對方,因為會怕法醫「不承認死亡證明書」,讓後事不好處理。原Po也在文中怒批:「我知道疫情關係醫護人員都相當的辛苦,但你老大這樣子坐地起價,昧著良心賺錢,你老大晚上睡得著嗎?」
簡嫚書21日出席「FIT NIGHT OUT」美力運動派對,最近疫情嚴峻,兩個女兒都年紀還小沒打疫苗,讓她對防疫很謹慎,「要提升自己免疫力,儘量也不在外用餐」。長女雲大4歲,小女兒雲二2歲,在停課期間時常吵翻天,簡嫚書很有一套,能夠保持清淨心情從不崩潰,或許很值得地方媽媽們借鏡。簡嫚書說,雲大之前也停課過,但過沒幾天就開始想要去上學,她笑說:「可能我給他們的遊戲都很無聊。」她通常都是拿本書坐在旁邊讀,有時候雲大會模仿她,讀繪本給雲二聽,或姊妹倆一起玩遊戲玩玩具,「還好她們姊妹可以一起玩,我就偶爾出來主持調解糾紛就好了。」提到姊妹們吵架的場面,簡嫚書打趣形容:「她們開心的時候都很好,搶玩具就像不認識對方一樣。」她通常會先把孩子們分開,各別聽聽她們陳述委屈,然後想辦法讓姊妹倆合好,「但有時候一起搗蛋也會一起被罰站」。簡嫚書示範居家可作的瘦身運動。(圖/焦正德攝)疫情不時停課在家,簡嫚書目前還不到崩潰狀態,關鍵原因是:「我個性滿強硬堅持,我有大原則。加上我耳朵有防護罩,她們怎麼叫,我都還可以作我的事。」她也笑說,鄰居可能比她還崩潰,但目前還沒被鄰居投訴反映過,「她們開始大吼大叫,我會先把氣密窗關起來,隔絕噪音。」
高醫體系為了拚ISQM國際服務品質認證,要求旗下護理人員比照「服務業」、視病患如「顧客」,關懷問好不可少,戴著口罩也要微笑。護理人員不滿投訴,在疫情「南升北降」、醫療量能吃緊之際,認證單位頻頻派神祕客偽裝病患,帶著針孔攝影機四處當「麻煩製造者」,考驗她們的耐心和應對,簡直要崩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去年7月通過ISQM國際服務品質認證,旗下小港、大同、旗津醫院也接續展開稽核,要求「環境、商品及人員」等服務達到標準。認證單位會派出神祕客偽裝掛號看診,提供院方參考改善。有高醫體系的護理師爆料,她們被要求看到病患需主動問好,用姓氏尊稱不得洩漏個資,講話眼神要直視,五指伸直指引方向,雙手遞上資料,就算戴著口罩也要讓人感到微笑,講完還要多問一句「還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嗎?」同事們忙碌之際一不小心就會被記點,擔心影響年底考核和獎金。「要求人性化對待病患,卻不人性化對待護理師!」該護理師表示,看診時醫師不耐、要她們「動作快一點」來消化爆滿的看診人潮,院內卻要她們「以客為尊」,服務做好做滿。神祕客更是近乎「找碴」,故意以「不知道,我不懂」來回應她們的善意提醒,排定檢查後又故意更改時間,考驗她們的耐性。疫情下為了自保,天天戴N95上班、滿臉壓出瘀青痕,還要刻意擠出笑容,大嘆「心很累」。高醫表示,去年已評鑑並取得認證,今年度輪到大同醫院接受稽核。大同醫院表示,由於醫護人員遭遇病患不理性對待事件頻傳,才會透過稽核保護醫護權益。因疫情嚴峻,稽核已於上周申請停辦。經查,認證單位今年仍針對高醫體系所有院所改隨機抽查。小港醫院表示,神祕客是稽核全院同仁,並非針對護理師。有缺失者會提醒改進,絕不會懲處,表現優異同仁則給予獎勵。高醫醫療體系原規畫花3年達成旗下醫療體系全通過驗證的目標,因疫情緣故已暫停辦理。
本土確診個案爆增,掀起「防保險之亂」!近期不少產險業者都因通知保戶「重複投保」退件,引起保戶不滿向消保官投訴,其中富邦產險獲得最多投訴,大批網友也出征嘲諷「富邦產險輸不起總公司」;對此,富邦今(19日)在官網發出聲明,駁斥外界指控,強調公司完全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保單規定處理,以及對於「重複投保」篩選方式等,都跟其他家沒有不同。富邦產險今日於官網發出3點聲明,強調絕對沒有「從嚴刁難理賠案件」、「任意退保等情事」,富邦聲明全文如下:針對近期有關防疫險保單議題,部分報導提及本公司(富邦產險)「從嚴審核賠案」、「盡量少賠」、「任意退保」、「無故中斷契約」,以及「用倒閉來威脅保戶與政府」、「不是賠不起只是不想賠」等惡意不實指控,本公司特此澄清,絕無相關情事,並再次詳加說明如下。1.對於收到本公司寄發的續保通知書且本公司已收取保戶之保費者,保險契約即已成立,惟因數量眾多,故本公司已動員全體同仁投入作業以加速完成保單承保與簽發;保戶收到本公司簽發之保險單,自保單生效日起就受到保障,本公司絕不會「任意退保」或「無故中斷契約」。2.對於理賠申請部分,特別釐清說明如下:(1)隔離費用補償:無論保戶採3+4還是0+7隔離方式,只要保戶提供紙本隔離通知書,或電子式隔離通知書、相關通知簡訊截圖與連結,再填妥理賠申請書,皆可辦理請領隔離費用補償。(2)確診關懷保障:保戶僅需檢附醫療診斷證明書或是新冠病毒數位健康證明,並填妥理賠申請書,即可辦理請領確診關懷金。(3)依據防疫險保單商品條款,被保人住院診療時方得請領住院日額保險金,惟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許多原需住院的確診者,在輕重症分流原則下改為居家照護,為盡量符合保單條款及被保險人權益,同時兼顧台灣醫療量能留給緊急使用者,產險公會正努力研擬兩全其美的方式,富邦產險將依照產險公會理賠實務指引辦理理賠作業,與其他產險同業作法並無不同,更不會有報載所稱「從嚴審核賠案」、「盡量少賠」之情事。3.對於保險契約尚未成立,目前仍在核保審查中的案件,考量被保險人如已持有本公司或其他保險公司有效防疫險保單,基於公司承保能量及風險承受程度考量,將婉拒承保,亦與其他產險同業作法並無不同,並會維持公司資本適足率,以確保對包含防疫險保戶在內的所有保險保戶的履約能力,讓公司經營安全穩定,以期不負廣大保戶及股東的託付。為盡最大力量回應客戶的需求,富邦產險全體員工皆全力以赴處理爆量的投保、續保文件登打、審查及理賠申請給付,希望能加快處理速度,若有處理時間遞延之情形,敬請見諒。
近期網路上流行著「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的挑戰活動,不少單位與網友紛紛共襄盛舉,其中位於台南大內區的南瀛天文館在參與活動發文時,提到「我們無法處理一直跟在你頭頂的太陽,無法。」結果意外引起不少網友討論,南瀛天文館稍晚也在臉書上描述了這起事件。南瀛天文館在18日於臉書專頁上發文,內容中表示在某日早上接獲民眾電話,電話另外一頭的民眾要求「太陽一直在移動欸,你們可以處理一下嗎?」如此奇葩的要求讓天文館人員第一時間傻眼,在不斷的詢問、確定之後,天文館工作人員回應「不好意思,太陽的東昇西落是屬於自然現象,我們恐怕無法幫您處理」。原本以為善盡說明之職責後,就可以獲得民眾的諒解。沒想到致電的民眾卻突然爆氣跳針「可是這不是你們公務機關要處理的事情嗎」、「你們沒辦法處理的話那我要找誰?我打去香港天文台才有辦法處理嗎」、「所以你們現在是在推卸責任嗎?」接連噴出的奇葩言論讓天文台工作人員完全傻眼,最後建議這位民眾可以投書至市長信箱,並表示「如果是我們應該要處理的,就會請我們處理喔」。最後才順利結束這場鬧劇。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太陽一直跟著我,救命」、「月亮一直跟蹤我回家」、「要打去歷史博物館,后羿又不是在天文館上班」、「后羿的考績誰打的找誰!」、「我現在看不到太陽 請負責一下好嗎?」、「好荒謬的故事」、「建議他打電話給后羿處理!包君滿意」。
近期由於產險業者通知保戶「重複投保者」退件,因此引發喧然大波。北市消保官表示,截至17日下午為止,接獲30起申訴案件,其中以控訴業者拒絕「重複投保者」居多,而身為漩渦中心點的富邦產險也獲得最多投訴。消保官表示會受理安排調解,而擁有富邦金13%股份的台北市政府,北市府財政局也表示已請董事出面向公司了解細節。據了解,近期的保單之亂可以說是成為全民的話題,先是富邦產險通知保戶「重複投保件者」強制退件,接著有部分業者宣布跟進。之後也傳出在政府將隔離政策修改為「0+7」時,有業者跳出來表示不賠償隔離費用,再加上先前傳出的提前續保、不給人反應時間的行為,種種事件讓民眾對保險業的印象差到極點,甚至有民眾質疑政府變相護航財團。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指出,北市主任消保官楊麗萍表示,截至17日下午為止,北市府消保局已經收到30起防疫保單的申訴案件,其中25起就與重複投保、續保有關,另外5件則是理賠爭議。其中收到最多申訴的,就是富邦產險。楊麗萍表示,由於保單屬於消費行為,因此收到申訴後,還是會邀請兩造雙方進行調解。楊麗萍也說明,金管會也設有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民眾也可以到此尋求協助。對於整起風波,楊麗萍表示,由於保險業的主管機關是金管會底下的保險局,金管會與保險局對於整起事件的解釋,對於調解也十分重要。而對於身處在事件漩渦中心的富邦產險,由於台北市政府擁有富邦13%的股權、擁有3位獨立董事。因此北市府財政局已經請3名獨立董事出面了解狀況,了解整起事件是否有造成市府權益受損,同時也會了解富邦在整起事件中的承保額有多少。
1970年代台灣紡織業蓬勃發展,量多而質精的布料外銷各國,在出口貿易上締造輝煌佳績,布料商人成了台灣經濟邁向璀璨的鑰匙,本刊卻接獲一名以銷售「發熱衣」、「隔熱衣」布料發跡的女董座投訴,自己當年曾締造一年外銷近10億元的佳績,如今卻因「老公逼離婚、親弟霸房產」以致無家可歸,淪為低收入戶。蔡姓女董(67歲)原是發熱衣布料市場的女王,如今卻窩在月租8500元的6坪小套房,靠著每月13000元的低收入補助過活,她臉上已經沒有當年縱橫商場的意氣風發,只剩下遍體鱗傷空洞的雙眸,講起自己近年的遭遇,語氣帶著滿滿的委屈與不甘。「我現在不但要煩惱三餐,還要擔心下個月房租怎麼來。」蔡女表示,自己從16歲開始打工養家,畢業後搭上紡織業熱潮,累積了不少財富,除了供養娘家之外,還幫陳姓丈夫經營紡織公司,但卻被丈夫背叛離婚,所有資產都被老公騙走,淨身出戶搬回老家,又被弟弟趕出家門。蔡女究竟為何會從紡織業女王淪落成低收入戶?本刊調查,就學期間蔡女邊在台北商專學商,邊在訂製服飾店裡學習服裝製作手藝,學校畢業之後便投身紡織業,除了設計童裝、成衣之外也著手開發特殊布料,才年僅21歲的她就成了業界炙手可熱的新星。蔡女控訴,丈夫為了小三脅迫她離婚,除了要她交出公司股份外,還將她的房產拿走。(圖/黃鵬杰攝)1978年,蔡女離開老東家成立「貝斯特童裝」公司,除了童裝、運動服之外,她也研發出發熱衣、隔熱衣布料,並以出口為主,賣往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平均一季銷售額近2億元,每年荷包都賺飽飽,那時她結識了原以為可以攜手一生的丈夫,豈料卻將她推入萬丈深淵。「我們是在工作場合認識的,當時我覺得他(蔡女丈夫)很誠懇,工作上又常一起配合,所以就越走越近,沒想到他為了要和外面的女人結婚,用暴力逼我簽下空白的離婚協議書,奪走我的所有資產。」蔡女回想起與陳姓丈夫的相識過程,眼眶中盈滿憤恨的淚光。據了解,1998年7月蔡女和陳姓丈夫離婚,而2人共同經營的「福貿行纖維」公司股份、2個兒子、台北市民生東路的2間房子都歸陳男所有,蔡女就連放在家裡的2億多元現金也沒帶走,淨身出戶回到老家,丟了工作的她,原以為可以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新站起來,但連年低迷的經濟卻沒給她這個機會。蔡女說「我回到當年借名登記在弟弟名下的老家住之後,在那邊開了一間賣成衣和布料的小店面,希望慢慢站起來,就算跌倒了,至少不會沒有地方住,但是弟弟不但盜領我給媽媽的錢拿去買房,甚至還把我從老家趕出去。」蔡女表示,當時丈夫拿著空白的離婚協議書要她簽名,她並沒有看到任何協議。(圖/讀者提供)被逼到走投無路的蔡女,除了對前夫提出「確認離婚無效訴訟」,希望能將自己努力一輩子累積的資產拿回來,也和弟弟對簿公堂,要爭取自己合法居住在老家的權利。對此,本刊致電蔡女的陳姓前夫,他表示一切都在訴訟當中,且當年雙方離婚時都有見證人在場,他也否認自己曾對蔡女家暴。本刊同時致電蔡女弟弟,但他電話已經更改,本刊循線致電蔡女弟弟的委任律師事務所,並將求證問題告知,但至截稿前並未獲得回應。
台中市一名邱姓民眾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社》發文表示,家人6日去一家醫院檢測PCR,傍晚家人收到確診通知,全家按照隔離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步驟,但16日晚上接到該醫院打電話告知「人並沒有確診」,抱怨他們全家這樣隔離,沒上班這些損失能跟誰討?衛生局表示,如果是醫院端錯誤,衛生局將追究醫院責任,投訴人的權益不會受影響。烏龍確診?民眾在網路社團發文抱怨,同住家人6日到南屯區一家醫院採檢PCR,被院方通知為確診,獲悉家人確診消息後,其他家人也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居家照護期間,確診的家人還曾透過視訊問診拿藥。投訴民眾表示,16日到解隔離時,卻接到醫院通知「家人未確診」,傻眼的是全家人一起居隔,抱怨他們全家這樣隔離,沒有去上班這些損失是要向誰討?記者連繫該醫院是否為確診錯誤,但截至發稿時醫院仍未對此做回應。衛生局長曾梓展今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對媒體提問,是否有此亂象時表示,經查證該醫院從其法定傳染病上傳系統資料顯示,該名民眾PCR檢測為陽性確診,但其健保的APP卻顯示為陰性,現正調查中,查證如有失誤將進一步究責,若是醫院端有錯誤,會追究醫院責任。曾梓展強調,對於確診者的權益部分,包括 請領保險與請假事宜法律上會給予保障,不會受到影響。民眾抱怨家人收到確診通知,全家配合居家隔離作業,但隔離結束,醫院打電話竟告知「人並沒有確診」。(圖/摘自《爆料公社二社》)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陳啟能、市議員林銘仁及李坤城今(17)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新北市府經發局配送關懷物資的行政流程慢半拍,造成居家隔離的民眾無法及時收到關懷包,且民眾之間拿到的關懷物資落差大,有相對剝奪感,並呼籲市府應儘快購買「唾液快篩試劑」給學童使用,緩解家長不便。陳啟能表示,服務處接獲不少民眾陳情電話,指稱一直等不到市府的關懷物資,甚至到解隔都沒收到,後來改成防疫包,內容物也大幅縮水。他呼籲,市府應好好檢討流程,並儘快將尚未送到民眾手上的關懷物資送達,給市民一個交代。林銘仁也指出,經發局起初配送給居隔者的關懷箱物資相當豐富,內容有零食、泡麵等,以及快篩劑10支,相當符合民眾需求,沒想到之後,關懷物資卻大幅度縮水成關懷包,僅有一支快篩劑及衛教資訊,規格有很大落差。他說,相關內容物雖是依疫情走向調整,但發送關懷箱目的是要讓民眾感受到政府實質照顧,與先前關懷箱的內容作比較,市府的調整已造成民眾相對剝奪感。李坤城則表示,市府關懷箱內容物隨確診及居隔人數增加而減少,之前市府大肆宣傳關懷箱內容物多豐富,但民眾看得到卻拿不到,拿到的是縮水版關懷包。他指出,許多民眾投訴,市府稱在5月8日確診前,都可以拿到關懷箱,內容會有5支快篩,但很多民眾拿到的關懷包卻只有1支快篩,經追查後才發現,經發局拿到衛生局給的名單,如果是5月9日後,就只有1支快篩。李坤城批評,很多民眾在8日之前就確診,只是市府內部橫向連繫出現問題,才導致最後只拿到1支快篩,市府該怎麼補救?另外,他表示,桃園市政府已經購買「唾液快篩試劑」給學童使用,他要求新北市政府趕快購買「唾液快篩」讓學童使用,不要再讓家長大排長龍排隊購買了。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與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今共同辦理「金融市場交易犯罪探討」研討會,擔任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主任暨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致詞表示,台灣在2019年亞太反洗錢組織(APG)第3輪評鑑中,獲得最高等級評價,去年9月通過洗錢防制的初步評鑑報告。去年底還通過國家洗錢、資恐評估報告,顯示政府致力推動洗錢防制已有功效。陳明堂指出,金融市場犯罪是國家風險評估的一環,台灣的地下金融比地上金融猖獗,宛如現在肆虐的新冠肺炎,但是金融犯罪不能像肺炎病毒一樣讓它擴散,而是要接觸它、再防治它,要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次研討會目的,就是邀請專家、學者和金融界人士,從實務上研究金融犯罪,就算是黑暗面也都可以提出探討,讓政府和金融界都能發現問題並及早因應。金管會主任秘書陳開元指出,2008年起該會與法務部舉行業務聯繫會報,交換資訊、打擊洗錢等金融犯罪。(圖/方萬民攝)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秘書陳開元表示,20年前台灣制定亞洲第一部洗錢防制專法,努力打擊洗錢犯罪,使得台灣在國際防制洗錢作為的評鑑結果表現良好。陳開元強調,根據《洗錢防制法》第2條規定,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都是洗錢的方式,透過金錢和白手套交易,以及會計師等相關職務人士幫助洗錢,都已觸法。投信公會理事長張錫提醒民眾做到防詐兩大重點,先讓詐騙行為不發生,洗錢行為才不會得逞。(圖/方萬民攝)金管會和法務部為加強聯繫、打擊不法, 2008年起,兩部會開始舉行業務聯繫會報,相互交換資訊,至今不輟。陳開元指出,對於民眾關心的虛擬通貨部分,截至今年5月間,共有15家虛擬貨幣平台業者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相關管理將更加完善。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錫致詞時表示,金融犯罪層出不窮,許多民眾每天早上都會接到不少簡訊,假借股市專家、商界聞人等名義,邀請加入群組,其實這些名人都是假的。陳開元也指出,金管會也經常收到民眾投訴,不法分子經常透過簡訊、line等通訊軟體,說有飆股可以投資,民眾千萬要當心。張錫強調,投信公會已加強宣導,希望民眾做到防詐兩大重點,先要讓詐騙行為不發生,才會使得洗錢行為不得逞。
疫情嚴峻,醫護辛苦為民眾付出卻要惹罵。近日有部影片「來自南丁天使子民的哭訴」在網路上流傳,有病患家屬對護理師咆嘯,對此,事發醫院三軍總醫院對影片做出回應,經查證該女子為病患家屬,因為擔心病患病情,導致情緒激動與護理師起爭執。從影片中可見,身穿藍衣的病患家屬對2位護理師辱罵,家屬說「為什麼我不能進來」、「他(醫師)還在查房為什麼我不能進來?」護理師也與她起爭執,護理師說「我們沒有不讓你進來的意思。」該影片投訴文說「在加護病房每個病人都是急重症,唯獨我們這家某一位退役將軍夫人可以探病,探病過程中超過4小時,家屬探視下無做任何快篩及PCR,且還會在抵抗力差的病人面前咳嗽喝水。」投訴文說「在疫情的嚴峻之下,民眾竟然不體諒護理人員就算了,還要仗著自己是退將家屬(很厲害嗎?)在加護病房內咆嘯。」對此,三總做出回應,經查證該女子為醫院病患家屬,因憂心病患病情變化,一時情激動和護理師起爭執,本院公關室及社服室主任已和家屬進行溝通,強調依現在防疫規定禁止探病,後續也會由護理部安撫護理人員情緒。病患家屬咆嘯影片連結請點這。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許多大型醫院的急診室都被塞爆,台灣醫療量能正面臨嚴重考驗。一位急診室的護理師,在臉書發出沉痛的「求救文」,直言現在醫院的急診室,根本就是人間煉獄,痛批將帥無作為,「不敢奢望超前佈署!然而,未雨綢繆做不到」、「已經分不清模糊的視線是汗水還是淚水。」這名女護理師在臉書發文強調,「這不是抱怨文,是求救文」,她指出,自己上班整天N95整天沒拿下來過,這代表「滴水未進,晚餐原封不動帶回來」。她憤慨的表示,疫情爆發多久了,但急診室的現場困境,卻沒有半個長官了解感受,「門口擠滿快篩陽的人流、您懂穿越那人牆的感受嗎?」這名護理師更批評,急診室這般兵荒馬亂的場景,每天都在重複播映,「一波波陽性人流,隔離室擁塞、又插管!隔離病房、ICU負壓床都滿了。下雨天,帳篷區很克難,塞不下了,連門口車道都擺了留觀床。」這名護理師認為,現在許多醫護戰場上的一線人員都被放生,只能自己在病毒叢林設法求生。該名護理師還透露,今天她還很痛心的罵了不配合戴口罩的病人,「當醫護一個個染疫病倒,誰來照顧你們?」、「罵得我哽咽了,不管你是否投訴我,真的無力了。」
女星許瑋甯去年和男星邱澤閃婚後,不僅感情過得滋潤,演藝事業也屢創佳績,光是今年就有多達4部影視作品推出,但愛情事業兩得意的她,卻傳出自創內衣品牌「an.niversary」的照片遭盜用,不肖業者還用她替品牌拍攝的美照,偽裝成an.niversary的粉專,令許瑋甯的粉絲相當傻眼。據《鏡週刊》報導,有許瑋甯粉絲發現最近臉書上頻繁出現偶像的內衣美圖廣告,但打開一看卻發現是惡劣廠商冒用許瑋甯的美照後,再偽裝成許瑋甯自創品牌的粉專,貼文甚至還寫著「許瑋甯自創商品正式線上開賣」,讓粉絲相當傻眼又氣憤。粉絲表示,點進假冒粉專的連結後會看到來路不明的鞋子和內衣購買網頁,如果是不熟悉的網友,很可能就會被騙,且仿冒an.niversary的廠商還不只一家,臉書和蝦皮上都有許多類似廣告。對此,許瑋甯經紀人表示,目前正循法律途徑對盜版和詐騙網站進行處理,並呼籲粉絲們相關商品「只有在官網賣,沒有其他管道可供購買」。許瑋甯上月才遭網友投訴,花3千多元買內衣卻收到「蕾絲宛若含羞草一般了無生氣」的瑕疵品,當時許瑋甯立即退款止血,如今又遇到仿冒風波,也讓外界發現當老闆的不容易。此外,雖然許瑋甯今年有4部新作上檔,但外傳她已推掉下半年的工作,讓粉絲狂猜可能是肚皮有喜,或積極備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