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住院看到過世友人是中邪? 「加護病房症候群」好發族群曝光

一位76歲老先生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後,變的情緒激動、答非所問,還看見已經過世的朋友,家屬擔心:「是不是在醫院中邪了?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秦儼說明,這個特殊情況叫做「譫妄」,白話一點稱為「加護病房症候群」,恐帶來後遺症和高死亡率。高雄一位76歲老先生,本身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慢性腎臟病史,因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由急診轉入加護病房治療。住院期間接受抗生素、升壓劑以及氧氣供應等臨床處置後,整體狀況逐漸改善。然而,某日家屬於探病時表示:「伯伯似乎和平常不太一樣,情緒很激動,答非所問,思緒不連貫,還表示看見已經過世的朋友,就像是變了一個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在醫院中邪了? 」到底什麼是譫妄? 秦儼表示,這個特殊情況有個醫學專有名詞,叫做「譫妄」,或是「加護病房症候群」,是種急性、短時間內發生的注意力、認知功能障礙,嚴重一點則會拔掉身上的點滴管,甚至出現暴力舉動,可以視為一種急性腦衰竭。根據國外研究指出,譫妄症狀在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的病人高達80%,在住院病患的盛行率也約有20-70%。譫妄常見風險因子如年邁、男性、酗酒、多重共病,視覺或聽覺受損、功能障礙、憂鬱症、失智或認知功能退化;誘發因子如感染、藥物、重大手術、麻醉、疼痛控制不良和疾病惡化等等。這也就是為何老年男性身上較容易觀察到譫妄症狀。臨床評估與治療秦儼表示,譫妄不只是暫時的混亂,甚至比外界以為的還要嚴重!除了住院天數變長、死亡率提升之外,甚至造成認知功能受損並一直持續到出院之後,需要早期診斷與治療。診斷確立後,找尋可能誘發的原因並給予處置,或合併其他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非藥物的治療範圍很廣,例如家屬探視、重建定向感、疼痛控制以及使用耳塞避免睡眠被中斷等都是鼓勵使用的方法。另外,早期活動與復健對於插管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更有幫助,不僅可以提早脫離呼吸器,也可以縮短加護病房住院天數;常見的肢體約束也是一種治療方式;藥物治療包括鎮靜藥物、抗精神病藥物和腎上腺激性作用劑等。秦儼表示,由於譫妄所帶來的後遺症和高死亡率,醫病雙方必須積極面對。縱使目前還沒有單一藥物可以預防,但可依靠評估工具診斷,再合併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達到症狀緩解、縮短病程,並盡可能減少肢體約束的時間。最後,找出原因給予治療才是最重要的治療策略。   

publish-icon 01月28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過年隱疾1/塞車憋尿竟可能導致洗腎?! 返鄉出遊前必做5件事

過年期間,無論返鄉或出遊,難免會遇到塞車憋尿的情況,40歲的吳先生與家人就曾深受其害,年邁的吳爸爸與吳媽媽最後竟一個尿不出來、一個血尿,紛紛送進急診,醫師提醒,別以為憋尿是小試,長期下來恐會導致洗腎,提醒返鄉出遊前要控制喝水量、先找好中途上廁所的地點等5件事,才能守護健康。「有一年我帶老婆與爸媽到高雄出遊,沒想到出遊的人太多導致整個高速公路都塞車,經歷7小時才終於到達高雄。」吳先生說,結果爸媽憋尿憋了一路,一下車立刻衝去廁所,爸爸只覺得膀胱很脹卻一點都尿不出來,媽媽卻頻頻跑廁所,一次只尿一點點而且還很痛,最後只好帶著兩位老人家去醫院急診。吳爸爸因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而且尿不出來最後只好放尿管,導出約1000c.c.的尿液,吳媽媽則診斷是膀胱尿道炎,接受抗生素治療即可,但也被後來的血尿嚇了一大跳,導致整過假期敗興而歸。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其實是會影響健康的,尤其對年長者來說風險更大。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另外有攝護腺肥大的病人,膀胱脹久會失去感覺,或是因括約肌一直無法放鬆,最後反而導致尿不出來,此時就必須到醫院導尿或插尿管。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如此將得不償失。若已經預期會塞車,建議出發前先查好可上洗手間的加油站或休息站,避免憋尿太長時間。(圖/焦正德攝)針對春節長時間開車或搭車,蔡樹衛提供5個建議,第一,出發前2小時就控制喝水量;第二,不要喝利尿飲料,像是咖啡、茶、可樂,這些含咖啡因的飲料;第三,先找好加油站、休息站等設有洗手間的地點,路途中可下車如廁;第四,在車上先備妥如空瓶罐、塑膠袋、集尿器、成人尿布或男性尿套等,情急下可以使用;第五,長期服用攝護腺藥物者記得按時服用藥物。FiTLO品牌何埻安營養師則表示,其實飲食與泌尿道發炎息息相關,如果平時喜歡吃油膩、重鹹的食物,而喝水量不足又憋尿,就非常容易導致泌尿道發炎,「建議平時少吃過度調味、精緻加工的食物,吃各種顏色的蔬果,攝取豐富的植化素,提升身體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此外,何埻安提醒平時要減少鈉的攝取量,可以透過羅勒、黑胡椒粒、薑黃、月桂葉等香料增加食物風味;也要少喝含糖飲料、多喝水。若已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蔡樹衛建議可多吃南瓜子,攝取微量元素鋅與硒,能減緩病程;而富含花青素的蔓越莓也能改善下泌尿道阻塞、降低泌尿道感染,如此就能減少復發機率。

publish-icon 01月21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青春痘狂長怎麼辦? 皮膚科醫揭「3大」有效改善守則

25歲的林小姐,從學生時代開始,臉上、胸口、背部就會不斷冒青春痘,原以為隨著年齡漸長會好轉,沒想到痘痘不但沒消失,還新增了許多痘疤,使她對自己的外表很沒自信,也造成了巨大的人際與心理壓力。成人及兒童也會長「青春痘」 好發臉、胸、背新竹臺大分院皮膚部醫師陳彥婷表示,青春痘學名為痤瘡,是很常見的皮膚問題,不僅只有青少年,成人及兒童也可能會長青春痘。青春痘生成機轉和過量皮的脂線分泌、毛囊開口角化異常、皮膚發炎及痤瘡桿菌聚集有關,後續會造成毛孔阻塞與發炎,導致粉刺、丘疹、膿疱、囊腫型痤瘡等表現;好發部位除了臉部以外,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上半身如前胸、後背、上臂及臀部等部位也經常可見。外用口服藥物選擇多 須經醫師詳細評估陳彥婷解釋,青春痘的治療藥物有很多,外用藥膏常見的有維他命A酸、杜鵑花酸、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醯等;口服藥物則包含抗生素、A酸、賀爾蒙療法等,提醒民眾各種藥物的治療機轉、臨床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都不太一樣,應在皮膚科醫師完整評估並說明後,再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切勿依坊間流傳經驗或不明網路資訊,自行任意購買及使用藥物。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清潔保濕不可少青春痘的治療除了藥物使用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配合也很重要,陳彥婷提醒,除維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外,清潔保養方面則建議選用低致敏性、不含酒精、不含人工香精香料、無致粉刺性的洗面乳,適度清潔皮膚,避免過度去角質。清潔後建議使用質地清爽的產品進行適度保濕、外出務必進行防曬,有助於降低色素沉澱的形成。及早治療修復 減少疤痕產生另近年新冠疫情影響下,長時間配戴口罩,使得臉部肌膚承受反覆摩擦及悶熱,此刺激易造成青春痘的發炎加重,建議適度拿下口罩透氣,讓肌膚休息。陳彥婷強調,青春痘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但若未早期接受治療,嚴重的痤瘡往往會在臉上留下較難恢復的痕跡,因此建議儘早就醫,以減少疤痕的產生及縮短青春痘病發的時間。

publish-icon 01月18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新型口服PARP抑制劑納健保成為卵巢癌患者福音 

卵巢癌是最棘手的婦科癌症,因為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治療後,仍有七成的人會在兩年內復發。不過,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若病患在化療後持續使用標靶藥物作維持性治療,可以穩定病況並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然而,對於有在使用抗生素或鎮靜劑的患者而言,為了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往往只能自費選擇特定的口服標靶藥物,每個月僅藥費就超過二十萬,所幸健保署已於2023年元月將新型PARP(Poly ADP-ribose聚合酶)抑制劑納入給付項目,作為晚期卵巢癌的第一線維持性治療,為已出現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逾半數患者確診已是晚期在台灣約有半數以上的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且即便手術加上化療,仍有近七成的病人會在兩年內復發。台中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暨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呂建興醫師表示,卵巢癌一旦復發過一次就會反覆復發,每次復發的間隔時間也會縮短,患者最終還是會對治療產生抗藥性。不過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卵巢癌也邁入精準治療時代,目前醫界已有標靶藥物能進行長期的維持性治療。維持性療法可降低六、七成復發率!呂建興主任補充,所謂「維持性療法」指的是卵巢癌病患在經過手術及化療以後,再繼續使用標靶藥物,以避免或延長復發時間,臨床試驗發現,透過維持性療法,可降低六、七成的復發率。卵巢癌的維持性療法藥物主要分為抗血管新生藥物與PARP抑制劑,其中,PARP抑制劑是否有效跟基因檢測結果有關,患者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再依據檢測結果,若有生物標記時,再選用適合的維持性療法。在做基因檢測時,除了檢測BRCA基因是否突變以外,還可以做同源重組修復缺失(HRD)檢測。呂建興主任解釋,在台灣約有20%的卵巢癌病人有BRCA基因突變。BRCA是一種抑制癌症的基因,主要負責雙股DNA斷裂的修補。如果BRCA基因無法正常運作會增加罹癌風險。PARP抑制劑的作用是抑制癌細胞單股DNA斷裂的修補。當單股DNA斷裂,因為有PARP抑制劑而無法修補時,就會進一步造成雙股DNA斷裂。如果腫瘤雙股DNA修補功能有問題,腫瘤細胞就會死亡。因此PARP抑制劑對於雙股DNA修補有問題的癌細胞特別有效。新型PARP抑制劑增加服藥便利性呂建興主任提到,以往患者為了經濟考量,只能選擇特定已有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然而這種藥物容易與抗黴菌、抗癲癇藥物、及鎮靜劑產生交互作用,飲食禁忌也較多,不僅醫師在開立處方時須多留意,病患在服用上也必須注意不能和柑橘類食物一起吃。若要自費使用其他交互作用較少的藥物,每個月僅是藥費就超過二十萬,所費不貲,對病患及其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財務壓力。針對已有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健保署已於2023年元月將新型PARP抑制劑納為第一線維持性治療藥物,患者較不用再擔心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的疑慮,因藥物半衰期較長,每日僅需服藥1次,大幅提升治療便利性,延緩疾病復發的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嘉惠更多卵巢癌病患。呂建興主任也呼籲,女性應定期安排婦科檢查,早期發現及診斷,一旦有症狀如頻尿、腹脹、經期異常等症狀,須儘快諮詢婦產專科醫師,把握黃金治療期。

publish-icon 01月12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男友嫌避孕藥貴「中出後」叫她用可樂清洗 醫曝悽慘下場

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曾收治一名年輕女病患主訴下腹痛、私密處狂流分泌物,當下會診婦產科開立抗生素讓她返家服用休養。沒想到女患者竟回頭,向他委屈透露男友愛愛時不愛戴套,又嫌避孕藥昂貴,聲稱「可樂可以殺精」要她用碳酸飲料洗下體,希望醫師能「導正男友觀念」。女患者的男友因聽信謠言,在無套激戰後硬是要女友「用可樂洗澡」,據說能殺精避孕,害得她下體分泌物變多、骨盆腔感染掛急診。(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下同)柯世祐就在節目上表示,原來對方的男友因聽信謠言,在無套激戰後硬是要女友「用可樂洗澡」,據說能殺精避孕,害得她下體分泌物變多、骨盆腔感染掛急診,對於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謠言柯世祐也感到傻眼,事後他提出警告,以碳酸飲料清洗私密處可能改變陰道酸鹼值,加上其糖分含量很高,當然會增加感染機率,再三呼籲不要這樣做。柯世祐提出警告,以碳酸飲料清洗私密處可能改變陰道酸鹼值,加上其糖分含量很高,當然會增加感染機率,再三呼籲不要這樣做。女患者男友聲稱「可樂可以殺精」要她用碳酸飲料洗下體。此外,泌尿科醫師高偉棠也在節目中指出,「可樂殺精」的觀念起源於過去長輩在烹煮大腸、小腸時會加入可樂清洗,使附著於表面的黏液完全消失,沒想到以訛傳訛,演變成從事八大行業或是年輕妹妹會用來清潔口中或下體的「黏液」。他強調,「可樂成分是不會殺精子的,因為精子很強韌,有百萬大軍,只要一隻就可以懷孕了」,不管是喝可樂或洗私密處避孕不切實際。泌尿科醫師高偉棠。若要傷害精子品質,高偉棠表示,酒精乙醇影響可能更大,喝下肚會造成蛋白質變性,影響其分裂與代謝,使精蟲變得脆弱;另外,年長男性喝酒不僅無法助興,還會讓感官刺激下降,損害到勃起功能。

publish-icon 01月06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中年男子高燒胸痛3天 就醫照X光驚見「開洞性肺腫塊」

一名50多歲男性,過去有糖尿病史,因高燒喉嚨痛3天,前往急診求診。給予症狀治療藥物返家,但仍持續發燒,且後續合併有胸痛產生;2天後返診,經安排胸部X光片檢查顯示有一個開洞性肺腫塊,後續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肺膿瘍。肺膿瘍克雷白氏桿菌 血糖控制與抗生素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冠霆指出,病患住院後同時發現血糖過高,痰液中培養出克雷白氏桿菌,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和血糖控制後,症狀隨即改善,肺部開洞性腫塊也慢慢變小。出院後繼續以口服抗生素完成6周治療。肺開洞形成空氣液面變化 臥床或患糖尿病風險高劉冠霆說明,肺膿瘍主要為細菌感染造成局部肺實質壞死或蓄膿,影像學上有時可見肺實質開洞形成空氣—液面變化。電腦斷層檢查可幫助鑑別診斷,排除腫瘤、膿胸或其他肺實質疾病。危險因子包括:中風長期臥床的病人、酗酒、蛀牙、牙周病。其他成因還包括: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施打毒品等。發燒、胸痛和咳血 應緊急就醫診治劉冠霆提醒,病程通常是慢性,但也可以急性表現,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胸痛和咳血。肺膿瘍以內科治療為主,抗生素需使用6周,若治療反應不佳,才會考慮引流或手術處理。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有發燒、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狀,不一定是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若自行快篩檢驗陰性後,仍持續有症狀,還是需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確定病因。

publish-icon 01月06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食物掉地上3秒內都能吃?他曝「恐怖經歷」秒衝急診…醫一檢查傻眼了

不少人都有遇過食物掉地上,又撿起來吃的情況,甚至還有個都市傳說,食物掉地上不超過3秒,都還能撿起來吃,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衛福部及專家們也曾多次警告過。北部一名50多歲男子排隊買了美食,吃沒幾口就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因不想重新排隊,從地上把食物再撿起來吃,沒想到深夜就出現劇烈腹痛、狂烙屎、發高燒的症狀,趕緊衝到急診,一檢查發現白血球飆到2萬,逼近敗血症。外科醫師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透露曾遇過一個案例,一名男子曾在一年多前完成大腸癌手術,近期卻突發高燒,且腹痛腹瀉,立刻衝到急診,原以為可能是大腸癌手術出問題,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飆到2萬,醫師判斷為「細菌性感染的腸胃炎」。北部一名50多歲男子排隊買了美食,吃沒幾口就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因不想重新排隊,從地上再把食物撿起來吃,沒想到深夜就出現劇烈腹痛、狂烙屎、發高燒的症狀。(圖/翻攝醫師好辣Youtube)陳榮堅透露,原來該名病患前一天去買了超夯美食排隊,排了好久好不容易輪到他,沒想到買到後才吃了幾口,竟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覺得吃不過癮,又不想重新排隊,因此從地上把食物撿起,拍拍上頭的灰塵繼續吃,結果半夜就出現腹痛、腹瀉、發高燒的情況,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在短時間內飆到破萬,後來住院打抗生素治療,5天後才出院。但其實先前衛福部就曾發文澄清,不管食物掉地上幾秒都不能吃,因為不同的食物、地板的類型與狀況,都會影響細菌的附著程度,且不管掉下去幾秒都會有細菌附著,若不慎把病原菌吃下,還可能引發食物中毒,

publish-icon 01月05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高燒喉嚨痛「並非一定是新冠作祟」 50歲男反覆求診才知罹「這病」

一名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史,因高燒喉嚨痛3天,前往急診求診。因同住家人感染新冠病毒,經採檢新冠病毒PCR試驗結果為陰性後,給予症狀治療藥物返家,但仍持續發燒,且後續合併有胸痛產生。病人2天後返回急診,經安排胸部X光片檢查顯示有一個開洞性肺腫塊。後續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肺膿瘍。病患住院後同時發現血糖過高,痰液中培養出克雷白氏桿菌,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和血糖控制後,症狀隨即改善,肺部開洞性腫塊也慢慢變小。出院後繼續以口服抗生素完成6周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冠霆指出,肺膿瘍主要為細菌感染造成局部肺實質壞死或蓄膿,影像學上有時可見肺實質開洞形成空氣—液面變化。電腦斷層檢查可幫助鑑別診斷,排除腫瘤、膿胸或其他肺實質疾病。危險因子包括:中風長期臥床的病人、酗酒、蛀牙、牙周病。其他成因還包括: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施打毒品等。病程通常是慢性,但也可以急性表現,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胸痛和咳血。肺膿瘍以內科治療為主,抗生素需使用6周,若治療反應不佳,才會考慮引流或手術處理。劉冠霆提醒,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有發燒、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狀,不一定是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若自行快篩檢驗陰性後,仍持續有症狀,還是需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確定病因。

publish-icon 01月01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半相合移植效果好」邵之雋兒打敗病魔 追問細節!竟成治療關鍵 

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董事長邵之雋的兒子2年多前罹患極重症再生不良性貧血,邵之雋為兒子到處尋求治療方法,所幸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陳榮隆醫師的治療下,邵之雋的兒子目前已經痊癒。陳榮隆醫師將治療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邵之雋名列在第三作者,憑著對兒子的愛,竟讓他登上醫學期刊的作者群中,也讓外界對堅毅的父愛佩服不已。陳榮隆醫師表示,再生不良性貧血是骨髓裡的幹細胞無法發揮功能,因此無法製造紅血球、血小板等,整個骨髓「空空的」,屬於相當罕見的重症之一,更重要的是具有「致命性」。「30多年前,當時只能以輸血、抗生素治療,大約只有1/3~1/4患者能存活超過2年,主要原因是出血與感染,許多病況穩定的患者,可能一個頭痛就引發腦出血,或是一個感染才結束、又出現另一個感染。」陳榮隆說。隨著醫療進步,再生不良性貧血目前已有免疫抑制性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大類治療可選擇,陳榮隆醫師表示,以西方國家為例,若沒有兄弟姊妹相合的幹細胞可選,就會先採取免疫抑制性治療,但目前發現治療效果差異相當大,有些患者恢復狀況良好,但10~20年後卻有10~20%轉變為血癌。相較之下,幹細胞移植並不會發生血癌。陳榮隆解釋,過去幹細胞移植以相合移植為主,因為半相合移植非常困難,但隨著移植治療技術愈來愈進步,以邵之雋兒子為例,雖然採取的是半相合移植,但目前狀況非常好。「原本邵之雋小女兒的幹細胞跟哥哥是相合的,但考量到妹妹當時才1歲多,年紀太小,所以就選擇爸爸半相合的幹細胞移植。」陳榮隆說,邵之雋兒子在接種流感疫苗2周後,發現身上出現許多出血點,覺得有異便就醫檢查,發現紅血球等數值都過低,再轉診到台大才確診再生不良性貧血,後來邵之雋問遍各醫學中心,包括藥物有無長期副作用、其他治療方式等,最後決定在和信進行幹細胞移植。陳榮隆醫師表示,隨著技術進步,半相合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效果成績斐然,圖為來台進行半相合移植的印度孩童AARUSH,目前他的恢復狀況也相當好。(圖/和信醫院提供)「邵爸爸在每個診斷與治療細節與過程,都跟醫療團隊詳細討論互動,有些還請國外專家提供意見,也由於他相當注意任何一個細節,所以也讓醫療團隊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陳榮隆舉例,移植時正是新冠疫情爆發之時,若將幹細胞先冷凍保存會比較好處理,當時邵之雋疑惑冷凍與新鮮幹細胞是否有差異,結果一查知後發現竟有18%~19%的差別。也因為邵之雋在兒子治療過程中,扮演許多關鍵角色,所以陳榮隆便邀請他加入研究,列名第三作者。陳榮隆說,此研究中共有12位案例,其中8例採取幹細胞移植治療,其中1例由弟弟捐贈相合的幹細胞、1例採取非親屬的幹細胞,其他6例都是採取半相合幹細胞,目前所有患者移植後都狀況良好,最久的已移植10年。「我剛剛才接到消息,之前來台進行半相合幹細胞移植的印度孩童AARUSH狀況相當好,甚至當初第一位移植的患者如今都結婚生子了。」陳榮隆醫師表示,移植後都會定期追蹤,因為可能會有內分泌或心肺系統的異常等等,但目前移植治療的成績都相當好,所以近來醫界也有許多人認為,或許可將移植列為優先治療的選擇,畢竟相較於免疫抑制治療,整體成績更好。

publish-icon 12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中年男喉嚨痛3天以為感冒「竟是急性疾病」 醫驚吐:恐窒息死亡

一般人若喉嚨痛,下意識都會認為是感冒,但並不是絕對。曾有一名中年男子,喉嚨感覺疼痛,而且吞嚥很卡,持續了3天時間,看病和吃藥都沒有起色,沒想到仔細檢查,發現是常見疾病,死亡率有7%,不可過於大意,以免釀成悲劇。耳鼻喉科張弘醫師在臉書粉專提到,門診有一名50多歲男子,覺得喉嚨長東西、吞嚥很卡,而且也有疼痛感,連續3天都是這樣的症狀,因為看病吃藥都沒效,於是前來求診。張弘醫師聽完,立刻為男子進行鼻咽內視鏡檢查,竟是感染「急性會厭軟骨炎」,會厭軟骨紅腫化膿,可能會完全堵住氣管,導致窒息死亡,所幸抗生素治療一周後完全康復。事實上,過去也曾遇過該疾病的患者,半夜喘不過氣掛急診,還好在插管急救,送加護病房才撿回一條命。男子喉嚨不舒服3天,檢查竟是急性會厭軟骨炎。(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到底什麼是急性會厭軟骨炎?張弘醫師解釋,顧名思義就是會厭軟骨(吞嚥軟骨)發炎,好發於小孩3至12歲,最常見致病菌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常見症狀有吞嚥疼痛(100%)、無法吞口水(83%)、喉嚨痛(67%)、呼吸喘(58%)、聲音沙啞(50%),診斷需靠鼻咽喉內視鏡。要特別留意,腫脹的會厭軟骨容易阻塞氣管入口,導致窒息缺氧,死亡率高達7%,緊急時需要插管或氣管切開手術,因此不可輕忽,假如有突然吞嚥疼痛、吞嚥困難的問題,一定要找專業醫師檢查,排除急性會厭軟骨炎,並及早檢查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publish-icon 12月2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朵拉再主持耶誕城喊:忘詞我就垃圾 扛尿道炎「邊主持邊頻尿」

謝雨芝(朵拉Dora)今年第二度主持大型活動「新北歡樂耶誕城」,搭擋連八年主持的可靠前輩黃子佼,以及《食尚玩家》老搭檔威廉、風田,她坦言去年首次主持時緊張到無時不刻都想吐,「因為第一次主持演唱會類型的大活動,還好佼哥太厲害很會控場,當時完全沒有給我們三個壓力,討論也很輕鬆。」但她卻給足自己壓力,心想著:「等下要講什麼千萬不能忘,忘了我就是垃圾!」謝雨芝(朵拉Dora)二度主持大型活動「新北歡樂耶誕城」。(圖/TVBS 頂尖事務所提供)她自曝從日本出外景回台後想著減肥好登台,沒想到卻硬生生尿道發炎,「因為尿道炎得吃抗生素,又一定要在飯後吃,我想斷食還斷不了!」當天主持時深受頻尿之苦,她笑說:「我還要抓時間衝去尿尿,除了hold台上、還要hold膀胱!」還好相較於去年的慌張,她說自己今年竟然有餘裕可以觀察佼哥的主持,「這次更冷靜了,比較可以享受這個活動,也能看到台下觀眾的表情,還有心情可以欣賞表演。」主持當下深受膀胱炎之苦的謝雨芝非常頻尿,因此除了控場還要控制上廁所時間。(圖/TVBS 頂尖事務所提供)謝雨芝回憶當時發生的突發狀況,因為流程延遲,上台前工作人員臨時要主持人把題目從三題砍成一題,「但佼哥馬上把刪掉的題目變成對歌手的誇獎,沒有讓問題消失、也兼顧時間,真的是有為歌手跟粉絲著想!」她說:「因為如果我是新人歌手,也會希望在台上能被這樣訪問。」黃子佼(左二)連八年主持耶誕城,和合作後輩討論時走輕鬆路線。(圖/TVBS 頂尖事務所提供)說得看似輕鬆,但其實謝雨芝事前做足準備,她形容自己「像個變態」一樣,從知道藝人名單後就開始觀察大家社群軟體和新聞,她說:「以往會死背手卡上的事情,但這次我會聽他們的歌,然後把感覺寫下來,雖然不一定會用到,但做足準備後心裡很踏實。」這次成功完成大型主持後,她忍不住稱讚自己:「有兼顧好尿道跟主持之道!」謝雨芝(左起)、威廉、風田是《食尚玩家》老搭檔,耶誕城時展現好默契。(圖/TVBS 頂尖事務所提供)

publish-icon 12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開刀返家後傷口膿液「流不止」 醫嘆:1觀念造成

傳統觀念認為只要動手術,身體都會元氣大傷,就需要大量進補。日前一名醫師就在網路上發文表示,一名男病患做完「肝膿瘍」急診手術後,返家後2天後,跑回門診說自己膿液狂流,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太補了」。日前外科醫師陳榮堅在臉書上分享一個案例,他指出,之前有一名60歲的男性病患,因患有「肝膿瘍」,所以利用微創手術,將患者體內的膿瘍引流、清創,之後再放入一個引流管。沒想到2天後,這名男患者竟跑回門診向他表示「膿流不止」。在陳醫師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患者出院後,家人認為他身體會很虛弱,元氣大傷,便燉煮各種中藥及人蔘雞幫他進補,結果補過頭,引起發炎反應,導致裡面發膿不止。外科醫師陳榮堅呼籲大家「手術後補過頭,當心病情再度惡化」。(圖/翻攝自Facebook/外科陳榮堅醫師)對此陳醫師也無奈表示,由於當時抽血白血球指數過高,只好再讓他住院,打抗生素治療後才讓患者出院。陳醫師也提醒「手術後補過頭,當心病情再度惡化」更呼籲大家「動手術後不要過度的補充不必要或者來路不明的東西,不然有時候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反而自找麻煩」。

publish-icon 12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抗生素、農藥吃太多「害便祕」!醫曝5大狀況:吃再多纖維也沒效

相信不少民眾都有便秘的困擾,且明明已經多吃蔬果卻還是無法改善,就有醫師指出,多吃纖維的確對部分人有效用,但若還是一樣沒效果,有可能是水份攝取不足,或是抗生素及農藥吃太多。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一個禮拜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或有其他排便問題像是疼痛、肛裂都可以稱為便秘,而這也是臨床上最常見到但最難治療的病症,且若無法順利排便,有毒物質會影響情緒、食慾及健康。李思賢表示,大家都知道想改善便秘問題須多吃纖維,但偏偏對有些人來說就是發揮不了效果,他也列出5大「吃纖維還是便秘」的原因。第一、「脫水」,一天的水喝不夠就有很大的可能會便秘。所以這個時候你只要多喝水就可以改善,咖啡和茶的水分也包含在內。第二、吃進太多的「抗生素」和「農藥」,抗生素不只指醫生開的抗生素,還包括食物中的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可能隨著食物鏈累積到體內,且腸內菌也是細菌,所以也會受到抗生素和農藥影響。第三、「腸內菌數量太少」,腸內菌數太少將導致人體無法排出漂亮的便便,多吃益生菌及發酵食物有助於改善便秘症狀。第四、「正在改變飲食」,在改變飲食習慣的過程中,人體的腸道菌還沒「習慣」新的食物,經過大約一個月以上的「轉變期」後,排便就會恢復正常。第五、「壓力」,壓力太大會抑制腸道蠕動,若能透過瑜珈、冥想、呼吸練習等放鬆緊繃情緒的活動,就能讓排便更順暢。

publish-icon 12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報考人數砍半 感染科人力恐面後繼無人危機

全球新冠疫情進入下半場,但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統計,我國感染科專科醫師的報考人數逐年下滑,從2010年的46位到2021年僅剩20位醫師報考,許多醫學中心甚至一年新進不到一位醫師接受感染專科訓練,如未積極改善相關制度,將來恐面臨後繼無人的防疫危機。全球新冠疫情進入下半場,但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統計,我國感染科專科醫師的報考人數逐年下滑,從2010年的46位到2021年僅剩20位醫師報考,許多醫學中心甚至一年新進不到一位醫師接受感染專科訓練,如未積極改善相關制度,將來恐面臨後繼無人的防疫危機。三軍總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峰義指出,台灣感染症專科醫師每年人力需求雖不斷上升,但報考人數卻逐年下降,最近幾年都只有20多位醫師報考,但未來5至10年平均屆退的感染科醫師每年卻有12至29位,如政府不積極設法吸引醫師投入感染科,感染症專科醫師很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清零」。感染科醫師在這次新冠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平時除了看診、篩檢、照護專責病房的病人之外,也得負責醫院內的感染控制及抗生素管理。但張峰義說,雖然感染科醫師在醫院內很重要,卻有許多貢獻看不到,例如執行感染控制、抗生素管理等任務時,就因沒有健保給付導致績效經常是負的。張峰義表示,在新冠疫情之下,國內一名感染科醫師平均要照護30名病患,工作內容包含臨床治療、病毒來源追蹤、防疫工作制定等,忙碌程度與報酬計算不成正比,因此讓許多新銳醫師望之卻步。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祕書長黃建賢指出,根據南韓研究顯示,醫院若要成功執行感染管制的最低人力配比,至少要每百床1.2人,但若以此估算,我國至少要有1113位感染科醫師才夠,但111年資料顯示,感染專科醫師僅771人,人力缺口超過3成。且感染科醫師在國內醫療體系中也有分布不均的問題,黃建賢表示,依照疾管署訂定之「110年度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基準及評分說明」,500床以上醫院感染管制人力至少要有1人,即便標準比南韓研究還低,仍有34.2%的區域醫院無法達標,恐釀下一波疫情的感染管控危機。

publish-icon 12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患乾眼症眼睛乾澀刺痛 接受「這療法」有效改善

63歲阿伯因眼睛長期乾澀刺痛而無法開車,影響日常生活非常困擾,確診為「乾眼症」,接受「脈衝光」治療後,不用擔心無法開車出門工作,起床時因刺痛無法睜眼的夢魘不再,眼睛也只剩下偶爾乾澀,大幅改善症狀,如釋重負。缺油型乾眼症 「瞼板腺功能障礙」造成彰基角膜科主任劉又綾表示,乾眼症一般治療方式分為四種,包含1.人工淚液、刺激淚液分泌的藥品、玻尿酸眼用製劑、自體血清製淚液、黏液溶解劑、抗發炎眼藥水。2.口服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配合眼瞼清潔、熱敷和按摩等物理療法。3.淚管栓塞、眼瞼縫合手術。她進一步說明,因為絕大多數人(86%)的乾眼症是缺油型或混合型(缺水及缺油),阿伯是屬於後者,接受乾眼症一般治療已三個月但效果有限。缺油型乾眼症主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基本治療方法就是清潔及熱敷眼瞼、抗生素治療及補充Omega-3脂肪酸。嚴重阻塞者 脈衝光提供進一步治療瞼板腺阻塞較不嚴重的患者經上述治療就可改善;但是嚴重阻塞者,熱敷眼瞼時瞼板腺接受的熱度仍不足以軟化油脂,導致效果不彰,而「脈衝光」(IPL)可以針對這類患者提供近一步有效的治療。脈衝光治療 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脈衝光」治療是利用強烈的光線,穿透表層皮膚達到深層瞼板腺,讓瞼板腺吸收這些光線轉換的熱能,而不會燙傷表皮。「脈衝光」對於MGD的治療機轉尚未完全清楚,它可減輕毛細血管擴張,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及螨蟲,並以熱度軟化瞼板腺內的瞼脂,使其易於排出,疏通瞼板腺,進而改善缺油型的乾眼症狀,讓乾眼症患者多一項治療選擇。

publish-icon 12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