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鬆綁,今(16)日從明日起若家人確診,密切接觸者只要打滿三劑疫苗,加上快篩陰性就可以不用隔離,只需要7天自主管理,消息一出立刻讓不少民眾在網路上質疑是政府為保險業者解套,而產險業者如今也表示,若沒有隔離的狀況,將不會給予防疫險中的隔離保險金。據《ETTODAY》報導,明日起打滿三劑的民眾若快篩陰性將不再被隔離或匡列,產險業者也表示,這樣的政策「有助於大幅減少隔離者的人數」,也讓申請保險金的民眾,因此無法申請隔離理賠。保險越來越難申請,若確診者家屬快篩陰性,可不用隔離也申請不到保險金。(圖/指揮中心提供)有業務員就表示,過去只要憑隔離通知單,就可以申請理賠,「5月之後隔離標準都亂了套」,如今保戶申請理賠,困難重重加上先前不少匡列都是同學或同事,甚至是家中小朋友照護的監護者,但如果是小孩被匡列在家,家中只能陪同,那這些家長則不算隔離的對象,因此不能申請保險金。保險金越來越難拿,如今0+7政策又上路,恐讓隔離保險金從此消失,若還沒打第三劑疫苗的民眾,則將持續使用3+4政策,至於確診者到底能不能順利拿隔離保險金則又是未知數,需要看每間保險公司認定。至於這些親密接觸者,不用隔離但仍需要自主防疫,仍有可能發病及感染他人風險,應確實遵守自主防疫規範,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為因應社區廣泛流行,兼顧風險管控及維持公衛防疫量能,並參考國外防疫政策,今(2021)年自5月17日起調整 COVID-19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政策,針對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自5月17日起調整納入「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隔離」,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之政策如下:一、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得:免居家隔離,但需配合7天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自主防疫規範,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二、未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維持「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隔離期間應留在家中,禁止外出,於隔離期滿後繼續4天自主防疫,另須配合於隔離期間完成匡列時進行快篩,自主防疫期間,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指揮中心呼籲,由於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為較為親密之接觸者,於接觸後可能有發病及感染他人風險,爰應確實遵守自主防疫規範,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68,7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8,73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2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防疫措施調整與地方討論會議共識,一,居家隔離3+4作法適度調整鬆綁,兼顧防疫需要,並提升管理效能;二,65歲以上(非三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則可投藥,為現階段疫情防治重要手段,以降低重症死亡。中央和地方共同研擬配套措施,儘速納入醫療照護體系實施。COVID-19防疫措施調整與地方討論會議共識。(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也表示,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於隔離/檢疫或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陽性者,如為2歲以下幼兒,雖不符快篩試劑適用年齡,但因故仍接受快篩檢測者,經醫師評估確認其快篩陽性結果且能達成醫病雙方共識,依醫師裁量認定,並請醫師進行上傳/通報程序。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快篩陽性者相關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針對打3劑疫苗是否可以放寬隔離強度,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這一題沒有達成共識,有些人主張要更鬆,完全進到0+7,或做一個低度管制,那有共識就認為,在行政上面負擔一定要減低、強度儘量放鬆,那之後會研議相關一些配套,大概明天會來做公布。針對COVID-19防疫措施調整與地方討論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4建議,第一,PCR量能在部分區域已經飽和,確診人數將有失真狀況,中央必須誠實面對,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要放寬快篩陽成臨床判斷指標之一。第二,快篩陽給予COVID-19抗病毒藥物,除了先前開放的長照機構住民,應開放以下對象,包括年齡大於65歲、年齡50-65歲,加上已公布的危險因素,若已快篩陽,且有相當程度的臨床症狀,由臨床醫師判斷後,就可快速決定是否用抗病毒藥物。柯文哲說,「因為以我過去臨床經驗來看,醫生診斷(diagnosis)和臆斷(impression)是不同的,因為很多疾病沒有辦法等到完全確定診斷才開始治療,所以當醫生在合理的臆斷之下就要開始治療,才不會錯失救援黃金時間。第三,提醒衛福部注意,醫療量能不能垮,不能讓病人無法住院而造成人命損失。之前中央下達醫院要開設30%專責病床,目前許多醫院都未達標,固然過度擴張防疫專責病房會擠壓正常醫療運作,但是要嚴密監控疫情發展,適時增加 防疫專責病房。為了保存醫院的量能,柯文哲也建議全台縣市做3件事,一開設防疫急門診,處理掉大部分的輕症確診者;二住院、出院的標準要嚴格遵守,盡量保留量能;三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要夠,方便醫院已好轉者可以下轉、或確診者不能在家照顧的狀況。第四,現在確診人數太多,疫調已經停止,全部改為用中央系統,讓確診者自主回報,但接觸者的居家隔離管制已經失去意義(因為都是由確診者自己疫調上傳,非疫調專業,再加上中央自主回報系統一直塞車或沒有防呆機制、頻頻卡關),民眾無法成功回傳資料,接觸者也拿不到居隔書,導致地方政府要重新處理,反而造成大量的行政人力浪費。柯文哲說,「所以我建議要有務實的管理方案,只要政府明確公布,大部分民眾一定會遵守。」
疫情狂燒,目前教育部僅開放大專院校可全面遠距教學到學期末,引發家長質疑。為兼顧兒童照顧與疫情防控,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教育主管機關,高中以下學校最好應評估直接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的可行性,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徒增染疫風險並減少師生困擾。對此,教育部今(15日)做出3點回應。教育部表示,自5月8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及學校採自主應變,教育部自該日起同步針對校園實施授課方式進行調整,以「確診個案」為核心,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暫停實體課程等措施,以及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教育部說明,如學校實施暫停實體課程人數增加,造成學校在課務運作上發生困難,校方仍可考量其運作量能,自行調整授課方式,並依教育部修訂之「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參考指引」,先行規劃同步、非同步、班級分組等彈性做法,以利未到校學生實施居家線上學習。另外,學生家長如有基於防疫目的,為其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者,學校可審酌個案情形,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亦不會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教育部強調,為顧及學生受教權及家長照顧等需求,本次校園調整防疫措是配合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滾動修正,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會持續請學校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以提供師生健康安全的就學環境,後續校園相關措施,仍將持續配合指揮中心及視疫情發展滾動評估修正。
靈異探險直播主「晚安小雞」日前前往一處廢棄醫院探險,結果意外發現一具風乾屍體,因此打開知名度。不料近日他被指控,老婆確診,卻違反防疫規定出門。對此晚安小雞回應,出門靈異探險是第4天。晚安小雞10日表示,老婆現在喉嚨痛,有發燒症狀,應該是中獎了,已經去做PCR。晚安小雞的老婆隔天PCR結果出爐是陽性,所以按照規定,親密接觸者要進行3+4。不料有網友揪出,晚安小雞13日竟跑出門靈探,還沒戴口罩;網友質疑,晚安小雞的行為違反了防疫規定。對此晚安小雞昨(14日)晚間在直播中澄清,14日是「3+4」的4的第2天,「我今天有戴口罩,我這個顏值戴口罩就浪費了,不探險都沒事,一探險就出事,操灰搭、上新聞。」他無奈地說,「我今天又不是群聚,又不是公開場合。」雖然他一直覺得戴著口罩很難喘氣,不過最後還是把口罩戴上。根據《三立新聞》報導,新竹縣衛生局表示,自主防疫期間,除了「必要性」出門外,若造成他人染疫風險,仍屬開罰範圍,目前已在調查中。
國內昨新增6萬3964例新冠本土病例,確診數連3日破6萬,另增40死。疫情大爆發,長照機構脆弱長者首當其衝,雙北均傳出長照機構群聚案,北市浩然敬老院13日為止,共77名長者染疫、3人死亡,新北三峽某安養機構也有45住民染疫、3人死亡。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共595家機構出現疫情,高達2881名住民染疫。專家呼籲,長照機構為高風險區域,政府應公布機構中重症及死亡情形,同時建議機構每周快篩,降低群聚死亡風險。本土連3日破6萬 死亡連2日40例昨本土病例以新北2萬1336例居多,另新增92例中症、38例重症,有40例死亡,死亡個案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其中38例具慢性病、癌症病史,15例無疫苗接種。目前國內共累計69萬9824例確診、1049例死亡。今年在60萬9121例本土個案中,有60萬7801例輕症及無症狀(99.79%)、1051例中症(0.17%)、269例重症(0.04%),而重症個案中累計196死,重症死亡率達72.86%。這波疫情也燒到長照機構,台北市浩然敬老院共計有335位長者、202位工作人員,據悉,3名死亡長者都打過3劑疫苗,但有慢性病,其中1名長者在院內過世,被發現時坐在馬桶上,但死亡前一天的血氧量等情況都正常。浩然院長童富泉表示,工作人員接種3劑疫苗比例99.01%,長者接種3劑疫苗比例89.41%、接種完2劑疫苗比例92.35%。5月1日出現第一起院民感染,院內即分艙分流照護,但疫情傳染速度太快,即便依防疫指引仍不敵病毒擴散速度,目前院內居家治療的67名長者狀況都算穩定,另有7人在醫院治療。工作人員加住民 已逾4000人確診至於三峽某安養機構群聚案,全院總計50名住民、13名員工,共有45人、9成住民染疫,員工染疫則有7名占比逾半。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目前住民都是輕症,已快速分流照護,3死者1人是癌症病患、2人長期臥床,都有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初判沒症狀,死因也可能來自原本疾病。該機構工作人員95.65%已施打第三劑,住民則是82%施打第三劑。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前天為止共458家機構染疫,昨最新統計來到595家,合計1526名工作人員、2881名住民確診,機構發生群聚時會將確診、非確診的做區隔,重症個案則送醫,其餘就地安置,密切接觸者一旦快篩陽,會趕快投以抗病毒藥物。高風險區域 專家籲每周快篩減災針對長照機構染疫事件增加快速,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長照機構是高風險區域,Omicron會產生許多無症狀個案,加上住民可能無法描述自己的不適,導致疫情快速傳播,指揮中心應公布機構的疫苗施打率、中重症及死亡情形,以作為公衛參考、防疫政策調整的依據。周百謙強調,長照機構多是3、4人同住一室,若能及時檢出,就能在初期阻斷傳播,他建議除發病時的篩檢外,每周也需固定快篩1次,同時避免面對面探視,改以視訊進行。另高風險對象第2次加強劑開打在即,地方政府應派人進入機構施打,但當前問題在於有沒有人力,全台防疫人員都忙於採檢,地方政府有必要進行人力整備,提升高風險族群的保護力。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爆料,近日有家長們不滿防疫保單「陪同隔離不賠」,組成自救會抗議,卻獲得金管會冷回應,稱一切要回到保險契約條款認定,怒轟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該賠就賠。對此,金管會今(14日)說明,若未成年子女確診,父母經衛生主管機關依規定開立隔離通知書者,保險公司應予以理賠。金管會表示,關隔離費用補償保險金,於防疫保單中多約定,以被保險人因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受衛生主管機關開立隔離通知書,而接受隔離處置者為前提,是以未成年子女如確診,其父母經衛生主管機關依規定開立隔離通知書者,保險公司即應依契約約定予以理賠。金管會提到,若是未成年子女之同學確診,該未成年子女依規定受隔離處置時,其父母僅係基於生活上共同照顧之需求,經主管機關彈性准予隔離期間在隔離地點同住,不受一人一室之限制,此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Q&A:Q54. 「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相關措施問答輯」之Q9可資參照,爰以該隔離處置並非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所定,與確診病人接觸之隔離處置,保險公司依契約約定尚難予以理賠。金管會強調,本會已請產壽險公會儘速擬具理賠實質審查指引,以利後續理賠處理,並就民眾較廣泛發生之防疫保險疑義之實務問題,作通案性的說明。另就個案爭議部分,已請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派專人提供消費者諮詢及服務。
中信兄弟陳子豪13日才敲出單場雙響炮,沒想到今天上午反應身體不適,進行快篩結果呈現陽性,球團已立刻安排進行PCR檢測。陳子豪開季打擊陷入低潮,昨天好不容易逐漸找回打擊手感,單場5打數4安打還包含雙響炮,沒想到今天傳出快篩呈現陽性。兄弟球團表示,今天上午身體感覺發熱、痠痛感,立刻向球隊反應,隨後進行快篩呈現陽性,目前已搭乘防疫計程車回台中,並進行PCR檢測。兄弟球隊內部疫調,沒有與陳子豪密切接觸者,昨日賽後接受媒體MVP採訪時,陳子豪也戴了兩層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此外,全隊於飯店進行快篩,結果皆為陰性。另外之前列為呂彥青密切接觸者的詹子賢,及後來PCR陰性但仍自主健康管理的一軍牛棚教練林恩宇,已經結束隔離,「出關」前也有快篩陰性,今天會到洲際球場練球。
全台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目前正在屏東三軍聯訓基地進行演訓的陸軍542旅,傳出官兵大規模確診消息,經軍方與屏東縣政府連繫,14日調派防疫巴士南下,緊急將染疫27名官兵載往新竹隔離照護,軍方也強調,一切訓練照常,並不受影響。位於恆春半島的三軍聯訓基地,現今為海軍陸戰隊指揮部管轄,主要負責國軍各部隊實兵實彈射擊測驗及三軍聯勇演習,亦是新加坡軍隊星光部隊的軍事演習訓練基地。屏縣府證實消息,並表示,13日接獲通報指稱三軍聯訓營區內有確診個案,與軍方聯繫後確認為北部軍隊南下受訓,期間有27人快篩陽性後至醫院採檢PCR確診,因染疫人數眾多,加上營區內獨立隔離防疫區無法容納收置,因此決定將確診者送回北部所屬單位。陸軍六軍團政戰主任史順文受訪時坦言,染疫官兵為542旅進訓人員,在陸續傳出確診後,部隊除通報地方衛生機關,並依照中央、國防部指引,進行人員隔離、匡列密切接觸者,並進行營區消毒的應變處置,防止疫情擴散。將染疫官兵返回原部隊後,少數已由防疫計程車接送返回家中居隔照顧,而大多數還是選擇留在營區隔離;史順文強調,目前有關部隊進訓、操課、演訓,均依鑑測單位規範正常實施,不會受到影響,一旦官兵康復,視情況會再加入演訓行列。軍方表示,在部隊中一切按照中央防疫指引,不過一旦休假離營,病毒就變得難防,因此部隊都會提醒官兵休假期間,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戴好口罩、隨時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史順文說,會持續叮嚀官兵要做好自我照護,而單位會持續觀測、維護眾人健康,確保訓練任務順利完成。
近日有家長們不滿防疫保單「陪同隔離不賠」,組成自救會抗議,卻獲得金管會冷回應,稱一切要回到保險契約條款認定;對此,立委高嘉瑜今(14)日痛批,家長陪同小孩隔離該賠就賠,保險公司不要再耍賴,並呼籲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該賠就賠。高嘉瑜說,患難見真情、防疫見誠信,此次疫情讓社會見識到保險公司「收保費時都有賠,要理賠時都不賠」的無賴態度。她指出,尤其很多小朋友染疫被隔離,家長不僅是照顧者更是「密切接觸者」,理所當然會收到隔離通知書,成為被「匡列隔離」的對象,但保險公司卻發明「陪同隔離」新名詞,刻意排除家長在隔離理賠之外。高嘉瑜認為,重點是無論何種原因被匡列隔離,都叫「隔離通知書」,都該一視同仁,隔離通知書上也沒有「陪同」隔離的名詞,保險公司竟然自己擴張解釋,無視保險契約理賠條款而拒賠。她痛批,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竟然站在業者這邊認為「陪同隔離」不應理賠,甚至以金融評議中心一件,父母確診但因需要照顧小孩,而申請小孩也要匡列隔離的例子,認定不應理賠。高嘉瑜強調,施瓊華舉例跟現在多數父母是因為小孩確診,理所當然要被匡列隔離照顧小孩的狀況完全不同,試問若小孩確診被隔離,父母家長沒被隔離,誰來照顧小孩?高嘉瑜表示,衛生機關在匡列隔離對象時,都是認定有助防疫必要性的隔離,也就是符合保單條款中的「政府機關為防治法定傳染病之需要,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等條件。她說,衛生機關不會看民眾是否「自願」而發隔離通知書,而是看是否有「防疫必要」。高嘉瑜痛斥,金管會黃天牧主委口口聲聲絕對會維護保戶的權益,會要求保險公司依照跟保戶的保險契約辦理,還喊話「信任赤字」比「財務赤字」更難彌補,「陪同隔離」賠不賠,金管會的態度同樣也是一個信任危機。她呼籲,請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該賠就賠,在疫情中要求保險業建立負責跟誠信的基礎,不要讓人看破手腳、誠信破產。
疫情升溫,台鐵司機員、列車長陸續確診,加上民眾搭車需求降低,台鐵原本宣布今日起減少94班次,不過台鐵昨日表示,因乘務人員居隔人數持續增加,需再調整停駛班次,改成16日起停駛100班次,但另加開4班次並且復駛5班次,而台鐵正在造冊中,未來人力短缺時將「以篩代隔」讓居隔人員提前返工。根據最新統計,今年3月份台鐵每日客運列車約開1000班次、約載運52萬人,比疫情前同期的2019年3月65萬人少了足足2成,由於4月之後本土疫情升溫,旅客人數逐漸下降,旅運需求減少,台鐵早有減班呼聲。台鐵昨日表示,因應疫情升溫,乘務人員居家隔離人數持續增加,考量通勤旅客需求,台鐵盡最大能力籌措乘務人力,5月16日起再調整停駛班次,停駛區間車81班次、區間快19班次;同時依現有可行人力,復駛5班次通勤時段列車及加開4班次臨時列車,降低對民眾影響。此次停駛幅度約1成,民眾可詳參台鐵網站http://www.railway.gov.tw及各車站公告。另為維繫交通重要運能,台鐵將申請「以篩代隔」維持正常營運,指揮中心規定,「為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各機關(構)及事業單位因配合疫情防治致影響必要運作之應變處置建議」,各單位可提前召回被列為接觸者、正在居隔的員工,需先向衛生單位提出申請並造冊,須每2日做1次快篩,至接觸最後1名確診者後10日為止。台鐵表示,將依規定填寫「維持必要運作之工作人員提前返回工作申請名單」,就司機員、車長、站長、調車員等關鍵人力進行造冊,以維持必要運輸運作,本周會報給交通部。
台中市南屯區1名魏姓女子指控,前夫和2個女兒在某社區大樓內居家隔離,不過她昨日晚間前往送餐時,赫見管理委員會與大樓管理公司將大門封上塑膠布,除了阻礙出入,前夫、女兒根本無法開門拿餐飲食物,讓她看傻眼,憤而報警,且以《強制罪》提告管委會等人。對此,警方表示員警獲報到場後,目前塑膠布已被取下。據了解,魏女與前夫離異後,2名女兒與前夫同住,日前其前夫確診後在家中居家照護,女兒們也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一併在該處居家隔離;由於父女3人隔離不能外出,因此請魏女幫忙送餐。不過,魏女昨天中午送餐時,並未有異狀,未料晚上送餐來時,赫見大門被貼上大片塑膠布封住出入口,她詢問管理員、要求拆除,卻未獲得回應,她認為侮辱人,氣憤報警,打算向管委會主委等人提告《強制罪》。警方表示,主委解釋此舉為管委員會基於保障其他住戶而做出的決定,雖用塑膠布封門但塑膠布可以拉開,並未達到所謂「封死」程度,導致魏女感受不佳,管委會已先向她道歉。而員警獲報到場前,塑膠布已被取下。另外,管委會此行為已涉及《強制罪》,如該戶男主人居家照護隔離期滿後,決定提告,警方將通知前來派出所製作筆錄,全案依法處理。
台中市南屯區一處社區大樓住宅,有戶男屋主確診,魏姓女子接獲女兒通知,得知前夫與女兒一起進行居家隔離,12日晚間前往送餐,竟然赫見屋外大門遭人以層層塑膠布封住阻礙出入,讓她看傻眼,並氣憤報警。魏女表示,她與前夫離異後,2名女兒跟著前夫同住,得知前夫確診,在家居家照護,而女兒們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也一併在家中居家隔離。因為父女3人在家隔離不能外出,因此連絡她請她幫忙送餐。魏女說,昨天中午她來送餐時,還沒發現有任何異狀,沒想到晚上送餐來,一到場就看傻眼,大門竟被黏貼上大片塑膠布封住出入口。她主動詢問管理員、要求拆除,卻沒有任何回應,她愈看愈覺得欺人太甚,根本侮辱人,想想實在氣不過,才會報警,打算向管委會主委等人提告涉犯強制罪。第四分局指出,經查發現是社區主委和住戶得知該戶男主人確診,擔心有傳染風險,私下將塑膠袋黏合後貼在門外牆上,員警到場前已被撤下,因導致魏女感受不佳,管委會已先向她道歉。警方表示,管委會行為已涉及強制罪,在確診男子居家照護隔離期滿後,若決定提告,警方將通知男子前來派出所製作筆錄,依法處理。
王中平9日晚間因為出現咳嗽症狀,自行快篩,雖然第二條線顏色很淡,隔日到醫院做PCR並且開始居家隔離,他也於今確診,與演出的《黃金歲月》同劇演員羅巧倫PCR結果出爐均為陽性,而兩人分別自8號、9號起就沒有進劇組拍攝,待兩人完成7天加7天的居家照護,快篩陰性後才會再安排工作。羅巧倫同樣9號時發現身體不適有咳嗽症狀,當日自行快篩兩次都是陰性,睡覺前咳嗽加劇,再做一次快篩才呈現陽性,10日做了PCR,在等待結果之前就先居家隔離,暫停工作,而劇組內一起工作的接觸者都做了快篩,結果皆為陰性。民視回應,劇組除了調整班表,並先避開相關對手戲藝人的通告,每天每一位需要進棚的演藝工作同仁,一樣都要快篩陰性才放行,而基本的工作場域清潔消毒,提供防疫茶保健,劇組表示,「一定要齊心防疫,以順利安全推動工作。」羅巧倫(左)PCR為陽性。(圖/民視提供)
藝人丫頭(詹子晴)自《我愛黑澀會》發跡,在演藝圈打滾多年,不僅是各大談話節目的常客,副業也經營得很成功,讓她在短短5年內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2020年與警政署前署長王卓鈞之子王惟立(William)登記結婚,可說是愛情事業兩得意。面對國內疫情延燒,丫頭今(10日)宣布將暫時謝絕合照,並吐露心聲。丫頭今日在臉書表示,「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確診只是小感冒,打了疫苗被傳染也沒關係,現在規範也鬆綁,密切接觸者不會被匡列。讓很多不知情的人暴露危險當中。家裡有生病的長輩,我每一天心理壓力都巨大,如果是因為被我傳染的,結果重症離開怎麼辦?我一輩子都會有陰影,不會原諒自己」。詹子晴坦言,「很多人真的沒辦法換位思考,確診了還到處趴趴走。我也很羨慕可以每天在外面正常生活的朋友,正常聚餐、正常玩樂。看新聞報導很多人不擔心自己染疫,其實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我也知道現在越來越多人確診,即使我都很小心防疫、減少與他人接觸,可能遲早還是會被傳染」。丫頭強調,「我真的希望這一天不要來,我希望我的家人都很平安。想跟近期在路上遇到求拍照的大家說,請見諒」。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你說的對!尤其家中有新生兒的,同樣憂心忡忡」、「我也不敢隨意出門趴趴造啊!家有抵抗力較弱的高齡老母,要保護她啊」、「確診了還到處趴趴走我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