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髮店員工想吃狗肉 竟虐狗裝麻袋活活摔死…老闆回應了
「我好想吃狗肉啊!」、「那我去把它摔死」,簡短的兩句對話,便草草結束了一條生命。2023年6月2日,大陸江西省南昌市某商場內一家美發店,幾名顧客正在美甲台前做著美甲。隨後一隻黑色小狗跟著一名顧客進入了店中,臥在了顧客凳子旁,很是乖巧,不料牠過沒多久竟慘遭店員殘忍殺害。綜合陸媒報導,當時一位女店員問「這是誰的狗啊?」見無人應答,一位男店員便開口說道「不知道啊,你想吃狗肉嗎?」女店員起身說道,「我想吃狗肉啊,想吃狗肉火鍋了」。沒想到,男店員突然拿出一口麻袋,將黑色小狗裝入其中。在畫面中可以看到,這位男店員手持麻袋,一個箭步沖了上去,小狗雖然奮力反抗,不停地哀嚎。可男店員還是很快就將腳踩在了小狗頭上,控制住小狗。這時有其他顧客提醒不要這麽做,男店員並沒有理會,將小狗裝入麻袋後走出店鋪,在商場走道狠狠地把手中麻袋摔在地上,如此數次過後,小狗便沒了呼吸。從小狗進入店鋪,直到被男店員摔死,整個過程都被監控攝像頭拍了下來。視頻一經發布,無論是涉事男女店員,還是店鋪老闆都受到網友們一致譴責。對此,老闆事後道歉,承諾會進行賠償,並開除了涉事員工;最後該老闆表示,自己也是愛狗人士,會捐贈5000元到愛狗基金會。

電視機下藏針孔!情侶入住礁溪某溫泉飯店險遭偷拍 警:至少五組客人被拍
宜蘭縣礁溪火車站前1家知名溫泉飯店,遭入住的1對情侶發現房內電視機下方藏有針孔攝影機,且鏡頭是對著床鋪,驚嚇不已!立刻告訴業者跟報警;業者得知後全額退費給該情侶檔,也與對方和解不提告。警方獲報後,過濾飯店監視器畫面,積極擴大清查進出可疑人員中。桃園1對情侶21日至礁溪溫泉飯店入住時,發現電視機下方線路中有不明紅色亮光,其男友拉出線路仔細看發現竟然是針孔攝影機,女友驚呆並錄製影片上傳到TikTok,請住旅館的朋友要檢查一下,提醒不僅女生自己過夜要注意,男生也要小心;網友們紛紛留言詢問是哪家飯店。該飯店業者得知後全額退費給該對情侶,也和解不提告。警方獲報後,抵達現場發現1組攝像鏡頭,內有1張記憶卡,經檢視該記憶卡內容影像,共有5組客人入住,因攝像頭裝設角度歪斜,僅拍攝到床邊三分一處,均未照到入住房客臉部及隱私部位畫面。宜警礁溪分局全面過濾飯店監視器畫面,並積極擴大清查進出可疑人員,警方呼籲嚴禁拍攝不雅影片及經拍攝者、網友不斷轉傳影片,恐觸妨害秘密、妨害風化或散布猥褻物等刑責,請民眾不要轉傳任何影片或照片。搜尋該飯店時,竟顯示「有針孔、無停車場」。(圖/翻攝Google Map)

擅闖房內拿內褲狂聞進廁 女大生見「房東超噁行徑」崩潰…永康警回應了
一名女大生發文表示,她打開房內監視器竟看見房東翻動她的衣櫃,且還拿出她的內褲,邊聞邊走進廁所,在她的房間內待了5分多鐘,行徑相當噁心,也讓她嚇傻,當天也已經報警處理。對此,台南永康分局也做出回應。一名在外租屋的女大生在dcard上發文,表示房子租約到期的2至3個月,房東陸續會帶同學進來看房,在看房的前一天也有通知她,「但因為房東所提的時段本人並不在家,所以我在出門前打開了寵物攝像頭,回到家之後看監視器回放,卻發現房東在帶人看房前,進我房裡翻動我的衣櫃、髒衣籃等等還拿手機出來拍,我還發現他甚至從我衣櫥拿了內褲,邊走邊聞走進廁所,在我房裡共待了五分多鐘,超可怕,當天馬上跟家人去警局備案了」。一名女大生發文表示,她打開房內監視器竟看見房東翻動她的衣櫃,且還拿出她的內褲,邊聞邊走進廁所。(圖/翻攝爆料公社)女大生坦言,自己看到回放畫面後,當下全身發抖,「沒想到這種鳥事也找上我,還好我是因為養貓咪用了寵物攝影機,所以住在外面最好是裝個監視器保平安,希望能夠幫助到正在找房的學弟妹們趕快避雷」。《ETtoday》報導指出,永康分局鹽行派出所副所長黃貞融做出回應,表示警方於3月31日下午5時48分接獲民眾報案,稱房東進入租屋處內無故翻動其私人物品,派出所依法受理並由學校進行校安通報,房東對其行為感到抱歉,目前雙方已達成和解。

細思極恐!過年套圈贏布娃娃 姪女驚曝「鼻子紅紅的」真相超驚悚
春節假期間,大陸湖南省永州一名何姓女子在公園一處地攤套中一個玩具熊,隨後發現藏在玩具熊鼻子疑似攝像頭的黑色物件。「是侄女發現的,(鼻子)好像有一點紅色。」何女士曾回覆媒體稱,她很慶幸玩具熊是對著天花板,沒有對著換衣服的地方。《瀟湘晨報》報導,發現玩具熊內的攝像頭後,何女將經歷發布到互聯網社交平台,事情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表示「細思極恐」,也有網友質疑何女士炒作。3月25日,何女士發文回應稱,娃娃真的是套圈贏的,發視頻是為了提醒注意安全,並不是劇本炒作。何女當時在互聯網發布視頻稱,過年時套圈贏的娃娃,平常正面朝上扔在櫃子上,當天拿給侄女玩,侄女一拿到手上就問「姑姑,怎麼這個娃娃鼻子上有點紅色的,是有監控嗎?」何女稱,將娃娃拿起來摸感覺有硬物,決定拆開,便發現了攝像頭,隨後馬上檢查家裡其他的娃娃。何女發布的視頻顯示,一隻比手掌稍大的玩具熊,其眼睛和鼻子由黑色物件做成,然而當她拆開後,玩具熊的鼻子疑似為黑色攝像頭,由一個集成電路板和一圓柱形物件組成。事後,何女再次發布長文回應,強調發視頻的目的是讓朋友們預防出現同樣的事,因自己平日比較粗心,所以時隔幾個月才發現玩具熊鼻子上的攝像頭,並不是網友所說的炒作。

本田戰略車搶市2/銷售扛霸子CR-V大改款下半年引進 渦輪車型率先登場
新春伊始,各大車廠急推新車,搶市開打,台灣本田不僅搶先亮相戰略車款第11代Civic e:HEV,日本籍董事長高岡篤史日前透露,「大改款6代CR-V有望在第三季登台!」自2017年引進第5代CR-V,6年後這台國產中型休旅王終於改款。CTWANT記者調查,2022年台灣車市售出429,731輛,本田以27,372輛、市占6.4%奪亞軍,僅次於Toyota;而本田去年銷量中,全新世代的Fit和HR-V銷量分別為7,279輛和4,558輛,CR-V則售出14,922輛,包辦了50%銷量。CR-V身為本田銷售扛霸子,在2022年銷量占比超過50%。(圖/讀者提供)依台灣車款2022年全年掛牌數,CR-V拿下第4名,只輸給ToyotaCorolla Cross、ToyotaRAV4和ToyotaCorolla Altis,不少網路鄉民將CR-V視為「狠角色」,開玩笑表示台灣本田根本是「CR-V專賣店」!今年下半年將登台的新一代CR-V,是去(2022)年7月Honda於北美市場發表的全新第6代CR-V,車身尺碼為4,703×1,866×1,680mm、軸距2,700mm,比現行車款拉長78mm、軸距也增加40mm,為有史以來「最大的CR-V」,乘坐和置物空間表現引起車迷期待。內裝設計則與Civic採同樣風格,以蜂巢網狀出風口貫穿中控儀表台、7吋跟9吋兩種規格可選的懸浮式多媒體中控螢幕,還有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下方更配有無線充電版,不過排檔部分不像Civic使用按鍵式設計,第6代CR-V仍維持傳統排檔;在空間表現下,後行李廂基本容積就有1,028L,若將座椅傾倒更可提升至2,166L,超越同級車的置物表現。車內採用和11代Civic相仿的座艙風格,除了排檔桿設計以外其他幾乎大同小異。(圖/Honda)在動力配置上,台灣國產編成預計會以1.5升直四渦輪汽油引擎為主,可輸出最大190匹馬力與24.7公斤米扭力;另一款則是與本次亮相的Civice:HEV相同的油電動力,搭載全新開發的2.0升四缸引擎,搭配SportHybrid i-MMD 雙馬達動力,能帶來204匹最大馬力、34.1公斤米最大扭力的輸出。至於主被動安全配備部分,除了提升至10組安全氣囊以外,HondaSensing系統也升級,採用視野更寬闊的單廣角攝像頭和雷達,同時也進化到全速域Level2的表現。根據記者調查,CR-V會以1.5升渦輪車型為優先,而在電動化的趨勢下會不會再帶來油電車型仍是未知數,但相信有機會以旗艦之姿登台;目前尚不確定現行版5代CR-V會賣到什麼時候,不過大改款CR-V最快第三季正式登台。大改款CR-V目前將以1.5升渦輪車型優先上市,不過油電車型會否引進仍未知。(圖/Honda)

與10歲男童吵架…40歲男臉丟光 過年連刮7車報復:總有一台他家的
停在小區樓下的7輛私家車,被人用硬物惡意劃傷。大陸武漢洪山警方通過近半個月的不懈努力,逐幀查找模糊影像獲取關鍵線索,將嫌疑人陳某抓獲。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陳男近1年前跟一名10歲小孩發生口角,只為了報復對方,竟將男孩家樓下的車全都劃了一遍,「總有一輛是他家的」。綜合陸媒報導,大年初五,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北港派出所陸續接到轄區一小區群眾報警,稱他們停在樓下的私家車被人用利器惡意劃傷。經調取監控視頻,民警萬果發現,劃車者是一名穿著拖鞋的男子,無奈小區監控老舊,視頻畫面模糊,居民也無法辨別男子身份,案件一度陷入僵局。「這麽冷的天,穿著拖鞋出來,說明他一定是小區居民。」民警萬果分析,嫌疑人在經過攝像頭時,總會將帽子戴好,躲避偵查,說明他對小區環境很熟悉,知道哪些地方有攝像頭。根據推斷,民警通過模糊的影像,循線追蹤男子行蹤,發現他作案前從其中一個單元樓出發,在小區里繞行一大圈後抵達現場。「作案男子衣服扣子有點多。」民警萬果和同事一邊看視頻一邊分析,雖然影像模糊,但逐幀觀察就能發現,男子衣服上幾個裝飾性的扣子十分顯眼,說不定可以幫助警方鎖定嫌疑人。2月9日,民警在小區周邊監控也發現了符合特徵的男子,通過調查走訪,確認其居住地就在此前推測的單元樓內。與10歲男童吵架,40歲男臉丟光連刮7車報復。(圖/翻攝自微博)2月11日,民警將嫌疑男子陳某傳喚至北港派出所接受調查。經調查,陳某今年40歲,武漢本地人,為該小區居民,他雖然承認車是自己劃的,但拒不交代作案動機,堅持稱自己是酒後不清醒才劃車的。不過,陳某作案時神志清醒、步態正常,且有一定的反偵查意識,其回答的作案動機,顯然有所隱瞞。最終,陳某終於說出實情,原來他去年在小區籃球場打球時,因瑣事與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發生口角,讓他覺得很沒面子,耿耿於懷,總想著伺機報復,卻不知道男孩家住在哪一戶。大年初四晚,陳某來到小男孩所居住的單元樓下,將樓下停放的7輛私家車全部劃傷,他認為總有一輛車是小男孩家的。據民警調查,被劃傷的7輛私家車當中,確實有一輛是小男孩家的。目前,陳某因涉嫌尋釁滋事,已被武漢洪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女高中生曝房內遭繼父裝監視器 她崩潰怒罵知情母讓人心疼
繼父在自己房間安裝攝像頭真的恐怖!2月13日,遼寧撫順一名高一女生在網路發布影像,表示繼父在她房間安裝了監視器,而母親明明知道卻放任這位繼父的惡行,消息一曝光引發大陸網友熱議。遼寧撫順一名高一女生在網路發布影像,表示繼父在她房間安裝了監視器,而母親明明知道卻放任這位繼父的惡行。(圖/翻攝自微博)遼寧撫順一名高一女生在網路發布影像,表示繼父在她房間安裝了監視器,而母親明明知道卻放任這位繼父的惡行。(圖/翻攝自微博)從畫面中可以聽到女孩情緒激動質疑門外的母親,認為母親明知道繼父裝監視器在她房間為何不報警,消息曝光立刻引發譁然,根據《紅星新聞》引述當地警方說法,他們在13日已經找到女孩,此事也處理妥當,對於事件細節,因涉及個人隱私不便透露。女孩情緒激動質疑門外的母親,認為母親明知道繼父裝監視器在她房間為何不報警。(圖/翻攝自微博)另外,撫順教育局及撫順婦聯,兩方都表示會介入關心及幫助女孩。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很慶倖,這個女孩知道保護自己」、「單親媽媽要再婚一定要慎重啊!!尤其帶女兒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女孩情緒激動質疑門外的母親,認為母親明知道繼父裝監視器在她房間為何不報警。(圖/翻攝自微博)還有網友痛批這位媽媽在乎的是自己的婚姻而不是女兒,「我的天!這是人幹的事嗎?!」, 針對這起繼父裝監視器的情況,網友們認為,有的家長真的不配做家長,女高中生的媽媽居然縱容繼父這種行為「傷害她最深的,不是繼父,是媽」。女孩情緒激動質疑門外的母親,認為母親明知道繼父裝監視器在她房間為何不報警。(圖/翻攝自微博)

動物園辦「虎兔交接」儀式…兔兔遭狠咬險成年夜飯 驚悚瞬間曝光
雖然有些動物從小就生長在動物園,表現得很是溫順,但本能還在,尤其是遇到獵物時,很容易就導致野性覺醒。大陸山西省臨汾市一間動物園近日為了慶祝從農曆虎年邁向兔年,特別舉行「虎兔交接」儀式,由2名工作人員各自懷抱兔子和老虎幼崽交接,不料下秒小老虎突然撲上前,讓兔子險些成為年夜飯。綜合陸媒報導,為了慶祝從農曆虎年邁向兔年,臨汾動物園舉行了一場「虎兔交接」儀式,由2名工作人員各自懷抱兔子和老虎幼崽,讓它們進行跨年「交接」。沒想到,小老虎先是嗅了嗅,隨後伸出爪子並探頭一口咬住兔子,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現場工作人員嚇了一跳,急忙喊停並將其拉開,攝像頭也開始晃動。動物園辦「虎兔交接」儀式。(圖/翻攝自微博)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意外,工作人員不再將兔子和小老虎放到一塊,而是一人懷抱一隻,簡單地對著鏡頭說了幾句就草草收尾,總算是結束了這場儀式。畫面曝光後,有網友笑說,「說好的走個過場呢,差點就成盤中餐了」、「本命年的兔子果然非常危險」、「有驚無險,還好阻攔及時,要不然這兔子真的見不到新一年」。還有網友認為,動物園不應該跟風舉辦類似的交接活動,沒有太大意義,而且還確實容易出現不可控事件,「這跟讓我和炸雞腿交接有啥區別」、「兔子很害怕。老虎很狂躁。人類別做這種自作多情的儀式感了好嗎、「那明年龍年要弄條龍嗎」。

夾娃娃機店遭竊遭逮…業者將監視器錄像後製成「電影解說」 網讚:好專業
桃園市八德區一間夾娃娃機店,日前遭到一名43歲鄭姓男子多次行竊,上個月28日終於被夾娃娃機店業者當場抓獲並報警活逮。對此,業者昨(12日)在臉書公布一段影片,原來是他將抓到小偷當天的監視器影像搭配旁白,製作成當今網上常見的電影解說片段。消息一出,掀起熱議。業者在臉書社團「記憶八德」公布一段影片並發文稱,自家的夾娃娃機店上個月連續遭竊,如今終於將小偷抓到,於是他便突發奇想,將抓到小偷當天的監視器影像搭配旁白,製作成當今網上常見的電影解說片段。他還調侃小偷,「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出意外了。」從業者公布的監視器影像中可以聽見,後製的旁白講述道,「這個被巴頭的男子為何啷噹被捕?半小時前,他來到一家娃娃機店準備行竊,而他卻渾然不知史無前例的災難將接踵而來,此時早起準備出門工作的大壯(業者),在監控攝像頭看到這幕後,顧不得褲子還沒穿上,就操起一頂安全帽,朝對方身上扔了過去。」同時,還可看到畫面在經由後製,搭配上錄影常用的推進與拉遠,以及靈動的配樂後,頓時增添了許多「故事感」,和當今網上許多「快說電影」的影片模式簡直如出一轍。消息曝光後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熟悉的背景音樂」、「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好帥」、「我以為是要脫褲子辦事情」、「怎麼這麼專業,給配音點讚」。

同事愛上人妻竟偷拍 尪滑手機看到影片氣炸「地點是自家臥室」
大陸杭州一名人夫習慣透過滑手機觀看網路上各種短影音,未料近日他竟滑到老婆的影片,地點還是自家臥室,當場氣炸報警。經調查發現,原來是人夫的同事潛入房間內偷裝了多個針孔攝影機,這個偷拍甚至已長達半年之久。房間裡被裝了多個針孔攝影機。(圖/翻攝自都市快報)根據《都市快報》報導,杭州錢塘新區白楊派出所警員到現場檢查發現,王男的床頭插座上有個小孔,將插座拆開,裡面發現有針孔攝像頭,隨後在床對面的牆壁插座裡又發現一個。據王男表示,自己看到影片後,懷疑妻子被偷拍,於是在屋內找了一遍未發現攝影機,於是報警處理。據了解,王男是和另外兩位同事一起租房子,每戶一個房間,住了1年,王男表示,插座在搬來之前就有了。警員於是鎖定王男的健姓男同事,果然在他手機內發現和網上影片一樣的內容。健男落網後表示,以前常去王男那裡玩,漸漸地有點喜歡上王男妻子,表白後遭到拒絕因此懷恨在心。他在半年前,透過網路購買隱藏針孔攝像頭,故意找王男和家人不在時上門,和同住的其他同事說來找王男,趁大家不注意就把攝像頭裝好,透過遠程方式偷窺、觀看、下載。除了在望男房內安裝攝影鏡頭,警員還在健男房間搜出另一部手機、iPad等作案工具和大量影片,目前這名男子已被拘捕。

你更新了嗎?iOS系統爆巨大漏洞 駭客可遠端操控手機、平板及電腦
Apple在17日發布的2份安全報告中披露了iPhone、iPad和Mac的2項嚴重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可能讓駭客可以遠端操控設備。目前所有型號的iPad Pro、2代及更高版本的iPad Air、5代及更新機型的iPad、4代及更高版本的iPadMini、第7代iPod Touch,以及Mac電腦macOS Monterey 12.5.1,都需要透過更新,才能修正這2個安全漏洞。蘋果在說明文件中指出今次的更新修正了2個安全漏洞,分別是Kernel漏洞及WebKit漏洞。這些漏洞將令駭客有機會透過惡意程式或網頁內容,執行特定程式碼,入侵者可奪取裝置所有控制權,等於接管整個操作系統,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改系統安全設置、截取螢幕畫面、查找使用者位置、操控設備上的攝像頭、複製訊息和跟蹤使用者的瀏覽紀錄等。而蘋果指出漏洞已開始被利用,因此推出此次修正。目前所有型號的iPad Pro、2代及更高版本的iPadAir、5代及更新機型的iPad、4代及更高版本的iPad Mini、第7代iPod Touch,以及Mac電腦macOSMonterey 12.5.1,都需要透過更新,才能修正這2個安全漏洞。ESET Internet Security全球網路安全顧問摩爾(Jake Moore)表示,「許多人沒有更新他們的蘋果產品,因為他們害怕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現在這種行為必須改變。每個人都應該更新他們的設備,且那些公眾人物,如社運人士、政治家、明星和記者,應該更快地採取行動,因為他們會成為國家間諜戰的目標。」蘋果也表示:「此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護,建議所有用戶使用。」iOS和 iPadOS的更新版本為15.6.1、MacOS則是要更新到12.5.1版本、tvOS需更新到15.6版、Apple Watch Series 3的watchOS則是8.7.1版本,最後AppleWatch Series 4、5、SE、6和7的watchOS需更新到8.7版本。

人臉識別6次都成功 台灣駭客盜取北京女43萬人民幣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李紅(化名)萬萬沒想到,詐騙人員從她的交通銀行卡偷走近43萬元(人民幣,下同),如入無人之境。要想從交通銀行卡中轉帳,需要用戶在手機銀行App上進行人臉識別,並進行簡訊驗證。李紅陷入了詐騙分子的圈套,她的手機簡訊被攔截,手機號被設置了呼叫轉移,令她的驗證碼落入他人手中,且無法接聽銀行的確認電話。更嚴重的是,「人臉識別」被攻破了。銀行系統後台顯示,在進行密碼重置和大額轉帳時,「李紅」進行了6次人臉識別比對,均顯示「活檢成功」。那幾次人臉識別並不是身在北京的李紅本人操作,登錄者的IP地址顯示在台灣。當李紅本人登錄手機銀行時,卡裡的錢已被悉數轉走。她去派出所報案,警察很快認定她遭遇了電信詐騙,並立案偵查。既然不是本人操作,為何還能「活檢成功」?李紅懷疑交通銀行人臉識別系統的安全性,並以「借記卡糾紛」為由將交通銀行告上法庭,要求賠償。2022年6月30日,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李紅的全部訴求。她準備繼續上訴。每個人只有一張臉,因其不易被仿冒,人臉識別被認為具有較高安全性,近年來被普遍適用於銀行驗證中,用來保障資金安全。但超出普通人認知的是,人臉具有唯一性的生物識別信息,是敏感個人信息,它裸露在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下,極易獲得。在如今人臉識別系統並不成熟的情況下,用合成活動人臉騙過審核系統的案例屢見不鮮。長期關注個人信息保護的專家,都對人臉識別的濫用充滿憂慮。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指出,從制度框架的合理設定來考慮,製造更多風險、獲取更多收益的一方,理應承擔更多的風險與責任,「人臉識別是銀行引進的,其是作為風險製造的參與方,通過這種方式銀行也獲益更多,應該承擔和其所獲收益成比例的風險責任」。她還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詐騙手段科技含量更高,銀行應當與時俱進,使其安保技術超過犯罪手段的技術。如果銀行因人臉識別技術存在的漏洞而相應承擔責任,會有助於敦促銀行堵住技術上的安全漏洞,對可能發生的詐騙犯罪起到預防作用。從接通電話那刻起,李紅就陷入「協助破案」的迷局中。那是2021年6月19日上午10:30,電話那頭自稱「北京市公安局戶政科陳傑警官」的人告訴李紅,她的護照此前在哈爾濱涉嫌非法入境,讓她向哈爾濱市公安局報案。對方輕易地報出了李紅身份證號,這令她開始相信電話那頭的「警官」。李紅被轉接給哈爾濱市公安局的「劉警官」。對方告訴她,她涉嫌「李燕反洗錢案」,並讓她登錄一個網站查看「公文」。李紅用手機登錄對方提供的網站後,發現在一張藍底的「通緝公告」上,印著自己的身份證照片、身份證號等戶籍信息。這令她陷入恐慌,因為在她平常的認知中,這些信息只有公安內部的人才能獲得。接下來,她對「警官」的指揮百依百順。按照指示,她從網站下載了「公安防護」App和視頻會議App「矚目」。「公安防護」是一款詐騙人員常用的手機App,其設計模仿「國家反詐中心」,如果受害者在裡面輸入銀行卡和密碼,詐騙人員就可在後台獲取這些信息。而「矚目」雖然是普通的視頻會議App,但提供共享屏幕功能。在「劉警官」的要求下,李紅通過「矚目」,向對方共享了自己的手機屏幕,令其掌握了她安裝的App種類信息,對方還通過這項功能遠程操控她的手機,令她的手機號設置了呼叫轉移,無法接收簡訊和電話。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露臉」。對方告訴李紅,為了驗證她是本人操作,她要通過「矚目」開啓會議模式,於是李紅的人臉信息輕易暴露在對方面前。這也成為對方實施詐騙的關鍵一環。李紅始終沒能掛斷電話,「劉警官」故意令她與外界隔絕。下午13:46,按照要求,李紅趕到交通銀行北京長辛店支行,開設了一張借記卡。銀行開卡記錄顯示,李紅預留了自己的手機號,並允許借記卡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設備」三種方式轉帳,也允許這張卡進行境外取現和消費,但在其他功能中,她選擇了「小額免密免簽不開通」。這意味著,當她進行5萬元以內的轉帳時,仍需要驗證。此外,李紅還設置了轉帳限額,每日只能累計轉帳5萬元。在辦理借記卡的過程中,交通銀行向李紅發放《北京市公安局防範電信詐騙安全提示單》。這份提示單中,載明瞭業務類型為「開通網銀或手機銀行」,並提示她可能存在有冒充公檢法的人員,以打電話的方式告知她涉及案件,要求她向對方提供的帳號轉賬,或是告知網銀密碼。李紅在這份提示單上簽字。李紅剛剛辦好的借記卡,這張卡就被詐騙人員所掌控了。銀行後台顯示,當天13:51,即李紅開卡15分鐘後,就有詐騙人員通過人臉識別驗證,重置了李紅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了她的手機銀行。但李紅對此並不知情,她正按照「劉警官」的要求,為了「清查個人財產」,向卡轉入所有積蓄,以及所有能夠貸款獲得的現金。交易記錄顯示,14:06至14:09,李紅向這張卡轉帳5筆共計25萬元,14:11和14:13,又分兩筆轉入5萬元,此時李紅卡內已有30萬元。短短幾分鐘後,14:20詐騙人員就通過掌握的李紅的手機銀行,將這30萬元轉了出去。此後在14:30,李紅又向卡內匯入12.9萬元,這些錢在14:40被悉數轉出。至此詐騙人員轉走了李紅42.9萬元。詐騙人員掌握了李紅的「人臉識別+動態密碼」後,通過修改密碼,登錄了她的手機銀行,此後便如入無人之境,即使李紅設置了每日5萬元轉帳限額,也在詐騙人員登錄後被輕易修改,之後每筆大額轉帳也都通過「人臉識別+動態密碼」驗證通過。交通銀行北京長辛店支行在法庭上回應稱,「交易密碼、動態密碼以及輔助人臉識別的客戶鑒別模式」符合監管要求,並且在李紅轉賬過程中,銀行對她進行了風險提示,包括通過運營商向她發送了簡訊密碼、簡訊風險提示,以及在內部系統大數據分析發現異常後,撥打了李紅的手機,對轉帳人身份及轉帳情況進行核實。但李紅稱,對於銀行所稱發送了22條簡訊密碼及簡訊風險提示,她只收到了其中的11條,而銀行的來電她並未接到。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她的手機簡訊被詐騙人員攔截,電話也呼叫轉移到了詐騙人員的手機上。銀行提供的通話錄音顯示,在當天14:23,在詐騙人員正將李紅銀行卡中的30萬元轉出時,銀行客服撥通李紅預留的手機號,詢問對方是否是李紅本人、轉帳是否本人操作、收款人信息、與收款人的關係、轉帳的用途等,接電話的人均認可是本人操作,還稱與收款人是朋友關係。下午16:00,李紅察覺到「劉警官」的反常態度,她在16:39用自己的手機首次登錄了手機銀行,卻發現錢已被盜刷,她意識到自己被騙,前往派出所報警,並聯繫銀行掛失銀行卡。銀行出具的通話錄音顯示,當天17:08至17:25,銀行三次撥通李紅預留的手機號,接電話的人起先稱自己是李紅,認可辦理過業務,否認辦理銀行卡掛失,但後來否認自己是李紅,稱客服「打錯了」。蹊蹺的「活檢成功」警察追查到,2021年6月19日在13:51至14:42之間,李紅手機銀行登錄者的IP地址在台灣,使用的設備是摩托羅拉XT1686,而當時李紅在北京,她的手機型號是小米8。銀行後台記錄顯示,李紅的借記卡在6月19日那天共有7次操作涉及人臉識別,均顯示識別成功通過,其中1次為借記卡申請,1次為登錄密碼重置,5次為大額轉賬,除了第一次不涉及活檢,後6次操作「活檢結果」均為成功。李紅並未親自操作,為何6次「活檢結果」均為成功?李紅的丈夫馬躍(化名)在金融系統工作多年,他成為妻子起訴交通銀行的代理人。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銀行定下的「人臉識別+簡訊驗證碼」的驗證模式,其本質目的在於確保由用戶本人親自操作轉帳,他妻子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詐騙人員從帳戶中轉走錢,銀行應當承擔保管不力的責任。「這就好比,本來約定需要我本人去銀行才可以轉帳匯款,現在別人假冒我去銀行,銀行沒有發現,那麼造成的損失不應該由我完全承擔。」他認為,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關係是債權關係,銀行受騙,不應讓儲戶承擔全部責任。李紅以「借記卡糾紛」為案由把交通銀行告上法院後,要求銀行賠償存款損失,但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她的訴求。法院認為,李紅在42.9萬元被盜過程中「過錯明顯」,交通銀行作為指令付款方,已通過多個登錄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的合理方式識別使用人身份,未見存在明顯的錯誤或過失。馬躍認為,李紅在北京剛辦理了借記卡,緊接著IP地址在台灣的詐騙人員就能用不同的設備登錄,並頻繁操作大額轉賬,如此異常的操作,銀行本應該識別出轉帳的非儲戶本人。李紅的遭遇並非孤例。早在2020年10月,浙江的趙女士就遭遇了同樣的騙局,她的經歷曾經被杭州本地媒體報導。趙女士講述,在與假冒警察的犯罪分子視頻時,對方曾要求她做「張嘴」「眨眼」「搖頭」等動作,疑似通過錄影來騙過銀行的人臉識別系統。聯繫上趙女士之後,馬躍又聯繫到4名同樣的受騙者,他們6人都遭遇了同樣的詐騙套路,涉案金額超過200萬元。這6名受害者都為女性,受騙時間最晚的在2021年10月。她們都生活在大都市,具備一定知識水平,多人具備研究生學歷,還有人就是律師。交通銀行的人臉識別服務商為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眼神科技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於2016年6月,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軍曾公開表示,其研究的「生物密碼」,令「用戶到哪裡密碼就跟隨到哪裡」、「只有本人可用」。其官網介紹,眼神科技是業內較早將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引入金融行業的AI企業,在金融行業,其目前已服務於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近150家銀行機構,客戶覆蓋率達80%,實現櫃面內外應用、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風控管理等金融業務場景的全面覆蓋。2020年9月,眼神科技公司宣佈中標交通銀行人臉識別項目,向交通銀行全行提供人臉識別產品,「在現金管理、支付結算及帳戶管理等業務場景中實現人臉活檢及身份識別功能」。在2021年9月,李紅和其他女性被詐騙報案後,交通銀行曾公告停用過人臉識別。這不久,馬躍就發現交通銀行手機銀行系統進行了改版升級。但在這年10月,仍有一名受害人的交通銀行帳戶被假人臉攻破。目前,在交通銀行手機銀行用戶協議中,人臉識別技術提供方仍是眼神科技公司,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這家公司,但對方未給予答覆。板子該打在誰身上?人臉識別系統被攻破,銀行究竟有沒有責任?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郭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李紅一案中,重點正是人臉識別系統被詐騙人員輕易攻破。郭兵長期關注人臉識別的安全性。他認為,李紅的人臉信息有可能被詐騙人員仿造了,「詐騙人員掌握了她的人臉信息,通過技術手段可以生成動態的人臉信息」。他說,有一種人臉活化App,可分析照片和視頻中的人臉信息,生成一張可供人操控的「假人臉」,來騙過人臉識別App。「我們的人臉識別技術不可能盡善盡美。」他提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臉識別App和破解的活化App都在發展,要謹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實上,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其破解難度有時簡單得出乎意料。郭兵說,2019年,浙江有幾名小學生用照片破解了居民小區的快遞櫃,輕易取走他人的快遞。而在2021年10月,清華大學的學生團隊,僅用人臉照片就成功解鎖了20款手機。「人臉的照片太容易獲得了。」郭兵說,如果人臉識別系統用照片就能解鎖,在遍布攝像頭的當下,可能預示著巨大的隱患。「現在電信詐騙非常猖獗,盜用人臉信息的手段層出不窮,也給銀行的人臉識別系統帶來挑戰。」郭兵說,近期學界也對活化App展開了研究,「這都是釜底抽薪的手段」。他更擔心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犯罪分子可能掌握了照片,就可「活化」出動態人臉,騙過人臉識別系統。銀行的防護能力關係到儲戶的資金安全。郭兵認為,應當對銀行的人臉識別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立法層面上,對人臉信息的保護正在逐步加強。在李紅被詐騙幾個月後,《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生效,其中突出了作為敏感個人信息的生物識別信息的特別保護,規定「處理個人敏感信息應該進行更多的告知,包括相應的風險,以及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看來,銀行普遍存在變相強迫採集儲戶人臉信息的現象。她說,「至少就我個人的體會,去銀行辦理存款等業務,人臉識別都是在強制之下弄的,如果不同意採集人臉就辦不了相應業務。」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儘管《個人信息保護法》強化了對人臉信息的保護,但這種強化其實只體現於徵求同意的環節,其他地方和普通個人信息幾乎沒有差別,並沒有在實質上抬高法律保護的門檻。所以,她堅持認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必要考慮對生物識別信息進行單獨立法,不應放在《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框架下來進行保護。她還提到,李紅在銀行辦卡時被要求籤署的《北京市公安局防範電信詐騙安全提示單》提示效果有限,「現在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僅靠個人的警惕是很難防住的」。在她看來,這個提示單對防範各種詐騙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當儲戶被詐騙後,反而有可能起到讓銀行轉嫁責任的效果。「防範和打擊犯罪,本應由國家、銀行與相關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現在越來越多變相地轉嫁到作為被害人的個人身上。」她指出,「過多地讓弱者承擔風險並不公平」。勞東燕認為,要防範此類詐騙犯罪,重要的是在制度框架層面重新來考慮合理分配風險的問題。她說,「風險跟責任有關,誰製造的風險原則上就應當由誰來承擔。」她指出,人臉識別的推廣和帶來的風險,實際上是科技企業和銀行製造的,在這其中,銀行也比儲戶獲得了更多科技帶來的好處,「誰在其中獲益最大,誰就應該承擔與獲益成比例的風險」。「另外,還應當考慮預防能力與預防效果方面的因素,將板子打在誰身上,預防效果是最好的呢?」在她看來,銀行的預防能力比儲戶要強得多,如果由銀行部分地或按比例地承擔因人臉識別風險造成的損失,將有助於督促銀行審慎採集與保護儲戶信息,加強人臉識別系統的安全技術保障。「銀行對人臉信息的技術保障需要超過一般的犯罪手段,否則,銀行就不應採集與使用儲戶的人臉信息。」她說。

公司員工座位裝監視器「為防摸魚?」…網傻眼直呼:太扯 他親曝真實原因
近日陸網瘋傳一間公司辦公室內,每個員工座位上方都裝有監視器,有網友就指出此舉是為了一對一監控員工,防止摸魚。不過該公司工作人員解釋,公司是做遊戲研發的,會安裝監視器是為了防止洩密,並非監控員工。綜合陸媒報導,近日網路上有人發文指出,深圳一間公司每個員工座位上方都裝有監視器,是為了一對一監控員工,防止摸魚,許多網友看到後直呼誇張,紛紛留言表示「這是打工嗎,這像坐大牢」。大陸媒體也查到,該辦公室位於深圳市寶安區一辦公大樓內,玻璃門上還貼著一家科技公司的logo,這家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秦先生指出,他們公司在今年4月就搬走了,「我們搬走後一直沒來得及到工商部門更換地址,所有很多網友都以為是我們公司,導致我們一直被網暴。我已經和寫字樓物業聯繫了,他們已經把玻璃門上的貼紙撕掉了。」事後租給哪家公司,公司辦什麼業務,他完全不知道。針對監視器事件,一名工作人員指出,網路上瘋傳的影片,辦公室是業主以個人名義租賃的,今年5月搬進來後一直在正常辦公,而這家公司剛開始裝修時,租賃處就注意到裝了很多攝像頭,還曾問過是不是為了防止員工摸魚,當時該公司工作人員曾解釋,公司是做遊戲研發的,老闆需要關注到遊戲研發的每一個細節,在遊戲還沒上線的情況下,萬一出現洩密會造成很大損失,公司也沒法和投資人交代,目前辦公大樓物業人員仍在瞭解情況當中。

正妹裸體做SPA…抬頭驚見「驚悚一幕」大崩潰 業者喊冤:警方要求的
大陸杭州一名譚姓女子日前去做SPA,結果剛洗完澡發現天花板上有鏡頭,這才驚覺自己的裸體全被拍下,不料店家竟解釋「是派出所要求安裝的」。對此,派出所回應,他們的要求是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影機,且必須明確告知消費者,像SPA房間等私密場所,他們並未要求安裝攝影機,目前已要求店家進行改善。《半島晨報》報導,5月23號晚上,譚女來到「藝境SPA」杭州九堡店,準備做一個全身SPA項目。進店後,服務員把譚女帶進了一個小房間,孰料當她從房間內的浴室洗完澡出來後,抬頭就發現了一個攝像頭,安裝在浴室門口,正對著鏡子。當事人表示,自己非常震驚,做了很多年SPA,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最開始,譚女找到技師,對方說攝像頭可能沒有開,一會說沒有開,一會說沒有連網。最後,直到譚女士說自己要報警,他們才給她看了監控,到樓下電腦上看到整個人被裸體偷拍了。對此,負責人聲稱,是派出所要求裝安裝攝影機。針對店家說法,杭州市九堡派出所回應,他們的要求是在店內的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並且安裝後要明確告知消費者,像SPA房間這樣的私密場所,他們並沒有安裝攝像頭的強制要求。目前,譚女已經把相關情況向公安部門進行了反映,九堡派出所表示,會要求店家進行整改。

22歲男大生針孔藏牙膏偷拍 專家提醒「這幾處」應多注意
科技日新月異,犯罪手法層出不窮,民眾前往陌生人或不熟的朋友家中作客時,建議時時注意周遭環境,以免不小心成為受害者。日本一名22歲男大生藤田一平因好奇,竟在牙膏內藏針孔攝影機,偷拍到家中作客的女性友人,新聞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撻伐,有專家指出,此類事件頻傳,民眾為保護自身安全,到陌生環境時可多注意冷氣、燈泡等微小縫隙,避免自己受害。根據《MBS》等日媒報導,就讀京都大學三年級的藤田一平,日前因涉嫌違反妨擾條例遭逮捕。當地警方表示,嫌犯在去年(2021年)3月至12月,將針孔攝影機藏匿於牙膏內放在自家浴室,拍下前往其家中拜訪的3名女同學的身影。報導指出,藤田除了在牙膏內安裝針孔之外,還在花盆底部也放了攝影鏡頭,更將偷拍的影片上傳至推特,惡劣行徑引起網友撻伐。男大生將針孔攝影機藏在牙膏內偷拍。(圖/翻攝自MBS新聞資訊YouTube)另外,警方還在其電腦內發現多達20名女性、逾400多則偷拍的影片。藤田遭警方逮捕後亦坦承犯案,「這是為了滿足我的興趣,我PO出這些影片來賺錢。」據報導,網路上有許多類似此種1公分左右的小型攝像頭,民眾大多能輕易取得,「像這位男大生放在任何想放的地方,尤其又是自家,調查難度更高。」有專家坦言,過去就曾發生不少類似案件,此種犯罪行為相當難以防範,目前法律也並未針對此類商品進行規範,大家只能自己多加注意,要前往陌生及不熟友人家中作客時,可多留意如冷氣、燈泡、馬桶和出風口等細微處,因這些地方都是不易被察覺的縫隙,經常被有心人士利用來違法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