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隆乳健身後變形 胸前「2陀」非常尷尬
以柔天生平胸,大學時母親帶她去隆乳,有了上圍之後,她不用靠胸罩襯壂,就能正常穿衣服。母親說隆乳是給她的嫁妝,希望她幸福。果然丈夫沒發現以柔的胸部是「假的」。以柔生了二個小孩,自己餵奶,一切都很順利。以柔產後,身材變形,同事們勸她加入健身房,練肌肉重塑身形。以柔愛上運動之後,卻發現自己的乳房與別人不同。她吊單槓引身上舉時,義乳會隨著往上凸出,舉啞鈴時,義乳上下跳躍造成疼痛。練胸大肌時,胸前鼓起二陀。健身房裏,單薄的衣著,無法遮掩,曾被白目的教練問她是不是長瘤,以柔不知該怎麼回答。母親給她的隆乳原本讓她增加信心,現在卻變成她的困擾,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肌肉下的隆乳因運動造成肌力強壯,義乳會跳躍變形。(照片提供/林靜芸)1990年代,整形外科的文獻大力主張將義乳放在胸肌下方,增加覆蓋的軟組織,減少莢膜攣縮。但是上半身的運動,尤其胸大肌的訓練,使肌肉變厚,肌力增加,肌肉運動義乳跟著跳躍甚至變形。1990年代,女人很少運動,沒人注意這個現像。近年來全球運動人口增加,女人運動率甚至超過男人,跳躍的乳房,變成話題。許多運動的女人,瘦身之後,上圍縮小,想要隆乳,卻因為害怕運動時會變形不敢隆乳。如何避免隆乳後的運動變形呢?1. 採用新形的加強充填形義乳對抗莢膜攣縮,並將義乳置放於肌肉上筋膜下,避免義乳受肌肉牽扯。2. 肌肉下隆乳時,阻斷肌肉的神經,或是切斷肌肉與骨骼的連結,使其無法收縮。醫療常因人類或環境的變化而更動常規,女人熱衷運動使得隆乳方法必須變革,正是鮮明的一個案例。(作者:林靜芸 醫師)

她40歲乳癌復發又轉移 憑1療法改善腫瘤惡化
40歲的劉小姐十年前因觸摸到胸部不明腫塊而至他院就醫,並接受手術及荷爾蒙治療,很不幸的在2021年復發;經由胸壁上復發腫瘤的切片檢查得知屬於三陽性乳癌,已擴散至肺、肝、骨骼以及腦部,導致劉小姐經常抽筋而造成行動不便,甚至某次行走不慎造成病理性骨折須開刀治療。新型抗體複合藥物效果佳 癌指數半年回到正常範圍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一般外科醫師張耀仁指出,上述患者先使用一線、二線甚至三線標靶藥物治療,評估病情後,也建議給予新型的抗體複合藥物,加上放射性治療,半年後,腦部轉移腫瘤明顯縮小,劉小姐已能自由行走,癌指數也回到正常範圍內。早期篩檢、診治幾乎可治癒 先導性治療也可縮小腫瘤張耀仁指出,零期(原位癌)或一期乳癌光靠手術治療,就可以達到幾乎治癒的效果。有別於以往的手術治療,新式內視鏡導引乳頭乳暈保留術適合早期發現的年輕女性,透過乳房外科及整形外科合作,不僅傷口小、復原速度快,而且術後病人滿意度高。除此之外,標靶型或三陰性乳癌亦能利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調節抑制劑等進行先導性的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手術的範圍也會縮小,甚至可採取乳房保留手術。高風險族群 務必兩年一次定期乳癌篩檢多半的乳癌患者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但通常已進展成第二期以上,要透過手術及藥物治療才能根除病灶。張耀仁提醒,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家人曾罹患乳癌、未曾生育者、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都是乳癌的危險族群,需定期追蹤;而國民健康署每兩年一次,免費提供45到69歲的婦女、有乳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女性進行乳癌篩檢,早期發現,正確治療,乳癌是有可能治癒的。

遺愛人間!7旬父忍痛捐腦死兒眼角膜與皮膚 「這是孩子生命的延續」
花蓮49歲吳先生日前因心血管阻塞呈腦死狀態,且無自主呼吸心跳,只能靠維生機器輔助,其70多歲曾擔任醫院志工的吳父,儘管面對喪子之痛,仍希望能讓兒子遺愛人間,因此他決定捐出兒子的眼角膜和皮膚,最後在親友祝福下完成圓滿助人的心願。吳男日前在家昏倒後被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室,診斷發現他體內一條心血管100%阻塞,便轉往心導管室,經心臟內科打通阻塞血管、給予治療藥物等搶救,仍呈現腦死狀態,無自主呼吸心跳,最後僅靠維生機器輔助,不過觀察幾個小時後狀況依然不樂觀。當醫師向家屬說明時,吳太太一聽到丈夫危急的狀況,情緒瞬間潰堤到無法言語,不過始終保持沈默鎮定的吳父,卻突然主動詢問醫護「可否替兒子捐贈器官」,強調「希望能用的都捐!」不過在旁協助家屬的社工師曾惠欣發現,吳父說完捐贈器官一事後,疑似強忍著喪子之痛的心情,不停表達想要回家休息,甚至打算到捐贈手術開始前都不會出現,而作為與家屬唯一聯絡窗口的她,知道家屬不願被其他醫療人員聯絡的想法,便透過自己傳遞醫護團隊的溫暖關懷。由於吳先生急救過程中有經過數次電擊,肝臟受損,不適合捐贈,加上到院後已無法自行排尿,不能捐贈腎臟,最終慈院器捐中心團隊判定能夠捐出的器官為眼角膜和皮膚組織。吳先生捐贈器官前,吳太太知道丈夫平時很在意外表,擔心捐贈完後變得不好看,醫護團隊得知此事後,在眼科與整形外科的神醫妙手,及手術室護理師貼心的大體護理化妝技術下,保持吳男十分安詳的容貌;家屬看過後也放下心中大石頭,並在手術室門口外,與醫療團隊一起送他離開。後來慈院醫護輾轉得知,吳父曾在其他醫院擔任醫療志工,受訓時接受過器官捐贈相關知識,了解器捐流程和內容,且他認為這是讓孩子生命延續下去的方式,因此很快地簽下捐贈同意書,讓慈院器官捐贈團隊十分感動,並感謝吳父的大愛。慈院表示,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公布資料,統計至今年3月14日,全台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10711人,其中等待心臟有227人 、肺臟104人、 肝臟999人、腎臟8100人、胰臟86人、腸9人、眼角膜1257人。

就在今天!《黑暗榮耀2》上線倒數「8看點必知」 Netflix伺服器全力備戰
由韓國女星宋慧喬主演的南韓話題電視劇《黑暗榮耀》,日前第一季播出時佳評如潮,不論在南韓或台灣,都掀起了追劇熱潮。時隔三個月,《黑暗榮耀》第二季,將在今天下午4點,正式在Netflix一口氣上架全新的8集,讓苦等3個月的戲迷相當期待。為了不要再發生之前流量太大導致網站當機,Netflix全力維持系統能正常負荷,迎接來自全球的觀劇人潮。面對今天下午4點,Netflix將上架新一季的《黑暗榮耀》,韓媒預想如果全國5000萬人同時上線收看《黑暗榮耀2》,Netflix伺服器會不會再出現當機問題?對此Netflix雖然低調表示,對於伺服器雖然沒有特別做準備,但以現在的Netflix伺服器來說,「不會有大問題」。而在全新一季的黑暗榮耀中,雖然大家還不知道劇情走向,不過從日前陸續釋出的預告內容,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黑暗榮耀2》有八大看點值得在看戲的時候關注。分別是由宋慧喬飾演高中被霸凌的受害者「文同珢」,後續復仇之路的布局,以及與她同為「復仇者聯盟」的受暴媽媽姜賢南、學長朱如炡,與文同珢的關係變化,還有各自復仇的結局。另外,第一季中出賣自己女兒的同珢媽媽,第二季又出現,是否會成為同珢路上新的絆腳石?還有涎鎮隱瞞自己霸凌同學的黑歷史,嫁給建設公司老闆河度領,還背著對方生了不是河度領親骨肉的女兒,河度領在得知太太過往,與被戴綠帽的真相後,態度的轉變也備受關注。而在第二季的預告中,涎鎮找上如炡整形外科求診,「自投羅網」的目的為何?也是觀戲重點之一。另外,還有霸凌五人幫中,吸毒慣犯李蓑羅的奇怪舉動、慏梧生死之謎,和殺害昭熙的真正兇手到底是誰,以及涎鎮還突然在賢南準備與同珢交接時,狂敲她的車窗,三人的關係變化等,都是讓《黑暗榮耀2》備受各方期待的關鍵看點,都將在今天一一被揭曉。

「2023世界最佳醫院」排行榜出爐 台灣「這家」擠進全球前250名
美國《新聞周刊》近期第5度與全球市場資料研究機構Statista合作發布「2023年世界最佳醫院」排行榜(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3),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診所在28國2300多家醫院蟬連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等亞太多國首度被納入評比因而上榜,台大醫院更名列第249,台灣則有35家醫院入榜。據《新聞周刊》(Newsweek)的報導,過去3年對醫院來說,是個充滿挑戰的時期。COVID-19給衛生系統和醫務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通膨和全球金融的不確定性更加劇了醫院的成本負擔,因此要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維持穩定與先進的醫療品質,同時又必須追求創新,實屬不易。本次的「2023世界最佳醫院」首度把亞太地區9國納入評比,分別是台灣、日本、南韓、澳洲、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其中台、日、韓、澳、印、泰、星7國醫院上榜,並且在心臟病、內分泌、神經醫學、腫瘤醫學、整形外科、兒科醫學等6大領域表現突出。2023年排行榜首次公佈了在逾2800家醫院中表現最優秀的250家,涵蓋28個國家。榜首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 - Rochester),得分為97.50。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以92.77分排名第9,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亞洲醫院。位於台北市的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則排名第249名,也是進入榜單的台灣醫院中名次最靠前的。

他大拇指受傷發黑又流膿 竟因「濫用抗生素」險截指
陳先生突然發現大姆指受傷,卻不知道傷口是怎麼來的,因為忙著過年,就先不管它,幾天後陳先生意外發現左腳大拇指已經發黑,周圍皮膚也出現些微紅腫,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感染科就醫時有些微發燒,疑似感染造成,且從腳趾至腳踝發紅擴大蔓延的現象,大拇指尖端也已發黑,指甲處明顯可見傷口,看似會流膿出來,情況實屬嚴重。亂用他人成藥 長出超級細菌李振德醫師表示,陳先生有十年的糖尿病史,因為沒有疼痛感,對糖尿病的病識感較低,當發現腳趾有傷口後沒有包紮處理、沒有積極治療,洗澡時未對傷口進行防水保護,未積極就醫,自行吃了女兒的抗生素藥物。由於陳先生的患部嚴重,收治入院後,醫護人員立即對傷口處採集膿液,送至檢驗科進行細菌培養,並給予靜脈施打抗生素,同時會診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手術評估。李振德醫師提到,檢驗結果證明在意料中,陳先生的傷口長出「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這是濫用抗生素而長出的「超級細菌」,會讓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無效,由於治療選擇有限,感染難以治癒,病人容易感染及引發較多副作用,嚴重可能需要截肢,好在整形外科醫師迅速安排傷口清創手術,如今陳先生保全了左腳大拇指,傷口感染也在手術與後線抗生素「老虎黴素」的共同壓制下,獲得顯著的改善。不濫用抗生素 應遵循醫囑抗生素是醫學史上的重要成就,使惡名昭彰的細菌感染症不再高度致命,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誕生了具有廣泛抗藥性的細菌,新抗生素的研發速度若趕不上細菌演化速度,在未來恐怕會面臨無藥可醫治的感染症,衍生出更難治療並增加疾病傳播和死亡風險的「超級細菌」。研究指出,2019年約有127萬人因多重抗藥性細菌死亡,而2022年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也發布,因新冠疫情治療,使用抗生素導致有抗藥性的細菌也增加,因此,除了醫療院所加強合理使用抗生素之外,李振德醫師呼籲民眾遵循「四不一要」的用藥原則:「不吃別人的藥、不自己買藥隨便吃、不主動要求醫師給予抗生素藥物、要遵守醫囑使用藥物」。

男性女乳症 捏起厚度超過 4公分須注意
一位25歲體重85公斤的男子,從青春期就感覺胸部特別「肥大」,近幾年來到健身房勤練想減肥瘦身,體重下降至72公斤,全身瘦下來就是不見胸部瘦下來,還宛若女性B罩杯那麼大。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整形外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該男子是典型男性女乳症,經抽脂手術後恢復男兒胸部的外觀,不再自卑自嘆!抽脂手術治療 術後重拾信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整形外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該男子的胸部宛若女性B罩杯那麼大且有下垂現象,確認是罹患男性女乳症,經進行抽脂手術,在乳房下緣切約0.5公分開口,每個乳房抽出約400CC的腺體組織,手術後一切良好,重拾他男兒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男性女乳大到C或D罩杯,就需進行平胸縮乳手術,手術的複雜度也相對高。男性女乳症 造成原因多張育誠醫師指出,男性女乳症主要是因為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失衡,導致雌性激素比例增加,進而刺激男性乳腺的增大,造成乳房突出、下垂甚至腫痛等症狀,男性女乳症可能發生在一側或是雙側的乳房。此外,也有可能與個人生活習慣有關,因接受環境賀爾蒙而觸發分泌雌性激素,但不是每位男性女乳症的致病原因都一樣的,造成男性女乳症的原因還有肝硬化、慢性腎衰竭、甲狀腺機能亢進、性染色體異常、腫瘤等原因,但也有約四分之一的男性女乳症無明顯成因。透過自我檢查法 早發現早治療張育誠醫師教導男性女乳症的自我檢查方法,如果自覺胸部好像過大,可用食指與拇指捏起乳暈部位,若捏起部位的厚度超過 4公分,又觸碰到纖維腺體組織,極有可能患了男性女乳症。

她藉隆乳找自信 名醫揭「1關鍵」助達期望效果
從事美容相關產業多年的王小姐(化名),經常透過專業眼光幫顧客變美,但她卻一直有著胸型不夠飽滿的困擾,平常大多穿著風格保守的平口洋裝,也不喜歡拍照,後來她決定透過隆乳解決長久以來的胸型困擾,術後的她不但穿衣風格越來越多變,也重新找回自信。整形外科醫師陳世翰說明,在接受隆乳手術前,建議可以先了解自己的胸型,和較期望達到的效果,像王小姐就希望能呈現宛若天生的效果,因此選擇了近期上市,能兼顧柔軟與堅挺度的假體,如願打造出自然美胸。一般常見胸型圓潤型:圓潤型的胸部上、下胸均勻飽滿,在視覺效果上近似圓形,常被視為完美胸型,能輕鬆駕馭各種款式的內衣,是大多數女性隆乳最嚮往的胸型。水滴型:這種胸型外觀跟水滴狀相似,上胸較無肉,乳頭以下較為飽滿,使胸型和乳頭都呈現微微上翹的視覺效果,也是隆乳的熱門胸型之一。不對稱型:俗稱「大小奶」是一般女性常見的胸型困擾,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是由於兩邊胸部對雌激素、孕激素敏感度不同,相對敏感的一邊會較早發育、更加豐滿,而後天性則是受產後哺乳和生活習慣影響,但通常兩邊胸部大小差距在0.5~1罩杯內,都算正常範圍。外擴型:俗稱「東西奶」,通常女性的乳頭都朝向正前方,如果兩邊乳頭間的距離過遠或朝向左右兩側,就會被視為外擴型。材質、胸廓 是自然美胸密碼陳世翰醫師表示,近年來許多愛美人士隆乳不再只講求「大」,而是希望罩杯升級的同時也能兼顧自然度,影響視覺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假體外膜材質就是其中一種,外膜一般分為光滑面和絨毛面,光滑面的假體外觀滑順富光澤度,隆乳效果柔軟自然,如曼陀女王波就屬光滑面材質,絨毛面假體則是在光滑面外膜上包覆絨毛組織,形成較粗糙的霧面外觀,隆乳效果堅挺,像魔滴即是絨毛面材質。至於該放入多大尺寸的假體,陳世翰醫師指出須依照醫師經驗和愛美人士的需求、先天身材條件來判斷,胸廓寬度就是評斷的標準之一,從胸骨旁線到前腋線 ( Anterior axillary line ) 之間的直線距離,就是胸廓寬度 ( breast width ),這個寬度是用來評斷能植入的假體底座直徑,選擇略小於胸廓寬度的假體效果最自然,如果大於胸廓寬度會導致胸型外擴,或太往內聚攏形成融合奶( Synmastia ),而皮膚和組織的鬆緊度,則是決定假體高度的關鍵,再依照身高等身材條件量身規劃,才能評估最合適的尺寸。關於隆乳的術後照顧,陳世翰醫師說明,術後初期須以彈性繃帶(束胸)加壓固定乳房位置,半年內也盡量不要穿著有鋼圈的內衣,避免假體位移,而提到隆乳術後保養,最常被提起的術後按摩,可以讓胸部更自然柔軟、降低莢膜攣縮風險,按摩與否,可依醫師建議和隆乳材質評估。

細胞治療大突破!6周治癒車禍粉碎性骨折傷口 助40歲女免於截肢
再生醫療新里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訊聯生技近期傳出細胞治療大突破,國內領先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粉碎性骨折及軟組織缺損引起的慢性傷口,成功讓40歲周小姐因為車禍險截斷的左腿,再生軟組織與皮膚,免於截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醫師表示,其實難癒合傷口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事故外傷也可能會造成慢性傷口。農曆春節交通量大增、車禍事故更頻繁。周小姐去年正月初三遭摩托車重創昏迷,左腿脛骨跟腓骨粉碎性骨折,經過中山附醫骨科、神經外科接合下肢及整形外科,於黃金治療時期搶救,保住肢體,但接口處仍有10X6平方公分大的傷口,因軟組織嚴重缺損、神經受損,超過半年還無法癒合。於8月改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後,療程僅6週,每週都有明顯的進步,傷口不斷縮小,能承受行走的壓力,也加速復健的復原時間。治療後傷口完全癒合,至今已追蹤3個月,行走活動自如。她非常感謝陳俊嘉醫師用新興的細胞治療,把她的腿救回來,也希望以自身的經驗,鼓舞病友「活著就有無限可能」。陳俊嘉醫師表示,不同以往植皮手術常令病患難以忍受且需要較長的復原期,細胞治療提供癒合困難的慢性傷口另一項選擇。48歲的簡先生同樣因車禍造成雙膝周邊大面積難癒合傷口,病患自認還年輕,不解一次車禍的傷口為何半年還不好。陳俊嘉醫師發現簡先生有風濕免疫病史,建議先調控類固醇藥物的使用,同時請營養師介入輔助,再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6週讓傷口癒合。陳俊嘉醫師提醒,一般迷思是年長者才會有慢性傷口,例如糖尿病第一型、洗腎病人(10-20年後癒合能力下降)、高血壓(末期周邊血管才會阻塞),然而長期慢性用藥(免疫制劑、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癌症化療等病患,癒合能力差,即便年輕也可能出現慢性傷口。衛福部開放「特管辦法」,核准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傷口,為病患帶來了新的醫療選擇,也為生命帶來光明。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表示,透過中山附醫醫療團隊的照護體系、營養建議、後續復健,只要6週以上未癒合的外傷、大型傷口的年輕族群,也能恢復肢體完整性,大幅降低台灣社會的損失。中山附醫尊榮醫療中心主任翁國昌教授則表示,細胞治療就像一般打針吃藥,是安全、常規化的治療方式。自體細胞能從皮膚真皮開始修復,促進細胞和血管增生,促使肉芽組織、上皮形成,修補皮膚組織缺損;整體來說,提升傷口治療效率,也能協助節省就醫費用與醫療成本。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親眼見到周小姐、簡先生透過細胞治療奇蹟般再生皮膚,傷口越縮越小的歷程,讓人深受感動。而除了慢傷以外,中山附醫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也獲衛福部核准,能就近服務大台中地區、廣大運動人口。

劉亞仁爆牛奶針成癮 藥驗出爐竟是大麻陽性、異丙酚陰性
韓國影帝劉亞仁被爆濫用短效靜脈注射麻醉藥「異丙酚」(牛奶針),遭到限制出境,如今正積極配合調查中,10日下午檢查報告出爐,驚傳竟是大麻陽性,而非原本的調查的異丙酚,異丙酚則呈現陰性。劉亞仁藥檢出爐,驗出大麻反應。(圖/Netflix提供)據韓媒《韓國日報》報導,劉亞仁回國後就被限制出境,並繳交160根體毛送驗,首爾市警察廳毒品犯罪調查團委託國家法醫院,對劉亞仁毒品分析結果顯示,一般大麻和尿檢呈陽性、異丙酚陰性。韓國毒物專家則表示,大麻的主要成分四氫大麻酚(THC),通常在7到10天后尿液中檢測不到,因此認為劉亞仁到最近都還有使用大麻。但若是異丙酚,會在3或4天後從體內消失,因此很難通過尿液檢查進行確認。劉亞仁目前手上待播戲劇與代言恐大受影響。(圖/Netflix提供)警方在2021年以來曾在多家醫院開異丙酚處方後展開調查,通過分析包含醫院開出的麻醉劑和精神藥物信息,以及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信息,發現藝人劉亞仁正在服用這些慣用藥物,且用量大超過醫療範圍。韓媒《SBS News》9日晚間新聞,更訪問了一名曾在整形外科醫院任職的職員,對方表示「那時候大概看過劉亞仁2、3次,最後一次看到他時,是他去坎城電影節以前。」,若時間推算應是劉亞仁2018年演出電影《燃燒烈愛》,入圍坎城影展競賽片之際。除了劉亞仁外還有其他藝人也有要求注射異丙酚,「他說『要睡好幾個小時』,然後支付現金,如果甦醒了就繼續注射,所以我就繼續注射了。」劉亞仁的經紀公司UAA表示「我們正在積極配合相關調查,並將積極解釋有問題的部分」。《CTWANT》提醒您: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

頭痛不能吃橘子?醫揭「4類食物」越吃越痛 這款麵包也NG
許多人都遇過頭痛,臨床表現種類繁多,可能是偏頭痛、緊縮型頭痛或叢集性頭痛等,嚴重時只能靠止痛藥緩解,然而頻繁的頭痛容易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甚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會提高。醫師表示,頭痛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壓力、失眠、天氣等都可能引發頭痛,然而有時卻是飲食導致,提醒4類食物要注意。「頭痛居然不能吃橘子!?」新北土城長庚整形外科醫師李秉勳、橙蒔牙科診所所長黃文龍在臉書粉專透露,「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居然會讓頭痛越吃越痛,連橘子、起司、小麥麵包都在地雷名單中!我前幾天也是突然頭痛。頭痛的原因很多:像是壓力、失眠、天氣、看到強光、聽到刺耳的聲音等。」醫師強調,食物也有可能是頭痛的原因之一,當造成大腦血管擴張,壓迫到腦神經,就有可能頭痛。頭痛不要吃的食物如下:柑橘類:包含橘子、甜橙、檸檬等柑橘家族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是誘發頭痛的因子之一。乳製品:起司、羊奶、優酪乳等含有酪胺成分,可能會造成血管收縮擴張後產生痙攣疼痛。醃製肉:像是香腸、醃肉、臘肉等醃製肉類,其中的亞硝酸鹽、味精也容易誘發頭痛。精緻甜食:精緻甜食像是糖果、蛋糕、冰淇淋等,人工添加入和色素、代糖等也會引發頭痛。(圖/翻攝自質感良醫 李秉勳 我的專業你的自信 新北板橋土城長庚整形外科臉書)

20歲妹子患感冒「手腳發黑壞死」全截肢 醫見「四肢裝一袋」送走:忘不了
看似再普通不過的感冒,千萬不能隨意輕忽,一旦引發急性心肌炎、心臟衰竭等重症,當心連命都保不住!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軒,日前在節目上透露,他曾收治過一名因小感冒最終導致心肺衰竭的20歲年輕女性,因為病程發展太快速,雖然最後患者保住一命,但因為四肢發黑壞死,引發敗血症,最後靠手腳四肢全截肢保命。當時他參與截肢手術,親眼目睹女子的四肢被截下後,裝成一袋送走,成為他從醫歷程中,最「難以抹滅的心理陰影」。陳志軒醫師日前在節目《57健康同學會》中,被問到從醫過程中,有沒有過「難以抹滅的心理陰影」,他提到,曾收治過一名年僅20歲的年輕女性,因感冒導致心臟衰竭,到院後裝上葉克膜,並施打強心藥物,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但因為病程發展快速,女子的四肢末端開始壞死,從手腳指頭往上都慢慢變黑。後來急救團隊找了他所屬的整形外科來,本來他一開始有使用一些藥物,試圖能讓女子四肢末梢的血液通暢,但因為女子病情嚴重,藥物效果無法發揮。後來女子四肢開始壞死,並出現敗血症的症狀,最後只好為其安排截肢手術。陳志軒回憶,女子後來手腳全攤開呈大字形,躺在手術台上接受截肢,為了要防止女子手術過程血壓掉太快,他們出動多組醫療團隊,分工同時進行截肢,但因為畫面實在太殘忍,中間還有一名護理師突然說「我看不下去了」當場離場平撫情緒。陳志軒說,後來女子被截下的四肢,因為要送病理報告,他親眼目睹女子的手腳四肢被裝一袋拿出去,內心備受衝擊,所以他表示,自己從那次之後,也暗暗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做截肢手術了」。

男子除夕夜腦死 中榮動員逾百名醫護助20病患獲新生
台中榮總動員逾百名醫護,自年初二起完成肝、心、腎、眼角膜、皮膚組織移植手術,讓20名病患重獲新生。(圖/台中榮總提供) 台中榮總動員逾百名醫護,自年初二起完成肝、心、腎、眼角膜、皮膚組織移植手術,讓20名病患重獲新生。(圖/台中榮總提供)真是超級任務!雲林一名壯年男子因病重度昏迷,家屬希望器捐遺愛人間。台中榮總從除夕夜(1月21日)接獲消息後,召回休假醫護、動員上百名人力,在大年初二進行長達20多小時接力手術,完成肝、心、腎、眼角膜及皮膚組織移植,圓滿家屬替亡者遺愛人間、回饋社會的心願,也讓20名病患獲得重生。該名捐贈者林先生正值壯年,除夕凌晨突覺不適,請家人幫他送醫,未料在救護車上就失去生命徵象,到雲林台大分院急診檢查發現腦幹出血,狀況相當不樂觀,家屬沉痛之餘希望能幫林先生回饋社會,遂做出器捐決定。台中榮總接獲消息後立即展開準備,並在大年初一下午,接林先生回該院加護病房接受器捐前照護。經兩次腦死判定,台中榮總移植團隊心臟外科、一般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眼科部及麻醉部等醫護人員,從初二上午10時開始進行馬拉松式器捐和移植手術,到初三凌晨先後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眼角膜、皮膚組織移植,造福20名病人,也讓20個家庭重獲新生。台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周佳滿表示,過年期間許多醫護好不容易可以放假和家人團聚,但在接獲任務後毫無怨言,全趕回來幫忙,不少科別主任返回南部,甚至遠在屏東也專程趕回來,期間並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動員醫護不下百位,4間手術室同步進行器官移植。台中榮總器官移植協調師馮雅筠坦言,過程中為協調通知受贈者,電話打了近百通,過年期間有些適合的受贈者有所不便,還有點遲疑。但她看到捐贈者不惜從雲林到台中為家人送終,也堅定地讓林先生遺愛人間,她努力打電話進行溝通,讓器捐者遺愛最大化利用,終於讓林先生的生命用不一樣的方式延續下去。

「麻醉打到一半」心臟驟停!妙齡女飛南韓整形慘丟命
現今有不少女性接受整形手術,但動刀後恐留下一些後遺症,嚴重甚至導致死亡,不得不謹慎評估其風險。日前,一名年約20多歲的大陸女子,飛往南韓進行整形手術,怎料施打麻醉後竟心臟驟停,送醫不治身亡。根據韓媒Channel A報導,事發於首爾江南的一間整形外科醫院,10日傍晚6時許,當地消防局接獲院方報案,稱「病患失去呼吸」,緊急派遣救護車送醫後,該名大陸女子仍魂斷異鄉。報導指出,動刀前整形醫師先是對女病患進行睡眠麻醉,第二次則針對手術區域進行局部麻醉,沒想到麻醉過程中她竟「心臟驟停」。院方在接受警方調查時表示,「麻醉注射用量在規定標準內」,並無醫療上的過失。事實上,死者先前已在大陸做過額頭整形手術,在抱怨有副作用後,她再次飛往韓國接受第二次手術。警方表示,預計對該名大陸女子進行屍檢,以釐清確切死因,待死者家屬飛抵南韓後,將會展開調查死亡意外是否涉及醫療疏失。

25歲警臉遭刺包紮成木乃伊畫面曝光 侯友宜急託整形外科醫師幫治
新北市新店區公所昨日晚間驚傳喋血案,25歲徐姓男子不滿自己多次申請補助未過,在區公所大吵大鬧,還刺傷來勸離他的25歲楊姓警員,楊員臉部中刀,傷口長達8公分,被送到耕莘醫院急救,新北市長侯友宜得知此事後,立刻與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聯繫,請整形外科主任醫師來為楊員醫治,楊員目前狀況穩定,在醫院休養中。據了解,徐男多次因申請補助未過而大鬧區公所,去年8月就曾被依妨害公務罪送辦,他昨日再度上門咆嘯吵鬧,公所人員與他溝通無效,最終只能通報警方處理。楊員到場後試圖勸離徐男,徐男情緒卻再度失控,拿出預藏的折疊刀刺向楊員,楊員躲閃不及、左臉中刀,傷口長達8公分,在案發現場留下斑斑血跡,楊員試圖用衛生紙止血,卻因傷口過深而失敗,雙手也因此滿是血跡,畫面讓人怵目驚心。徐男遭制伏後,楊員也立刻被送醫急救,因其是臉部中刀,整個頭被重重紗布環繞,傷勢嚴重宛如「木乃伊」,侯友宜得知訊息,馬上電話聯繫耕莘醫院林恒毅院長,請整形外科主任醫師來協助同仁復原及後續診治。新北市議長蔣根煌也指派公關室主任陳昌義前來致贈慰問金,表彰員警的辛勞。新店警分局長余昭俊表示,同仁目前經縫合後,已在病房休養無大礙;有關後續診療及相關事宜,分局皆會主動協助同仁,讓同仁能夠安心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