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隻狒狒怎麼數? 六福村員工算到崩潰
桃園平鎮區振興里23日驚爆有民眾目擊一隻東非狒狒逛大街,有民眾指稱該隻狒狒為六福村動物園所養,新竹縣政府即清查縣轄內登記飼養業主,於當日下午會同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人員至飼主園區查察飼養之狀況。由於六福村去年底向縣府通報東非狒狒為155隻,年初增加1隻新生兒,目前共有156張保育卡。於桃園市平鎮區遊蕩的狒狒,按野保法規定狒狒屬保育類野生動物,具有一定之攻擊性及危險性,故桃園市政府已派農業局及動保處人員前往出沒地點誘捕中。亦籲請民眾如發現時勿靠近勿餵食勿驚擾,以避免受驚擾致攻擊之危險,並盡速通知桃園市政府派專業人員前往捉捕。新竹縣府當天下午派員至六福村動物園園區查察狒狒飼養狀況,由於園區狒狒會因為動物的出生及死亡等因素於數量會有所消長,以致實際飼養數字會跟每年呈報的數量有些許差異,即透過飼主之申報及查核,進行資料比對及勾稽,以符合實際數量。由於去年底六福村通報縣府東非狒狒為155隻,每隻都有專屬保育卡,今年年初因有1隻新生兒出生,於是共有156張保育卡。另外,縣府表示,由於園區狒狒飼養及活動場域面積很寬廣,且狒狒不時移動,又有相關設施及遮蔽物,於清點種類及數量上有其難度,當下難以準確點數,故請園區管理人員清查,並將清查之種類數量報縣府。另就園區狒狒飼養環境,了解飼養場域安全防護設施之設置狀況,於檢查後尚無發現可能逃逸之漏洞,亦請園方加強園區動物之飼養管理工作。新竹縣府指出,依據野保法規定狒狒屬為保育類野生動物,野保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者,始得持有、飼養及繁殖,一般人無法飼養保育類狒狒,另依野保法第37條規定:「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於飼養繁殖中應妥為管理,不得逸失。如有逸失時,所有人或占有人應自行或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協助圍捕」,違者可處以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本案桃園市政府已派農業局及動保處人員立即前往狒狒出沒地點誘捕中,俟捉捕到後,以釐清其種類及歸屬。

30歲前生3娃可「免服兵役」 南韓擬推「催生新計畫」挨轟
南韓2022年總生育率僅0.78,新生兒甚至不到25萬,不但創歷史新低,還打破自己的世界最低生育率記錄。對此,南韓總統尹錫悅在去年9月也坦承,政府在過去16年已砸下超過2千億美元來挽救生育率。不過南韓政府近日又擬定新的刺激生育計畫,提出若男性在30歲前生下3個以上的小孩,就可以免除兵役。綜合CNN、news1、《韓聯社》的報導,生育率0.78這個數字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甚至與其他死亡率正在下降的發達國家相比也非常低,例如美國(1.6)和日本,這2國的死亡率為1.3,皆創下歷史最低水準。這對一個人口高齡化的國家來說是相當棘手的事,因為南韓將面臨迫在眉睫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並導致其養老金體系瀕臨崩潰。為了提高生育率,南韓政府也在近期擬定了3項計畫。首先,原先的0至8歲兒童每月10萬韓元津貼,擴大為0至18歲每月皆可領100萬韓元(約新台幣2萬3000元),如此累積,屆時每位小孩在成年之前可領到2.2億韓元(約新台幣521萬元)。此外,政府還打算推出「男性育嬰假」制度,規定夫妻2人合計有480天育嬰假,且男性至少要請到90天。據悉,瑞典也正在考慮引入類似的育兒假制度,強制男性請育兒假。最後,本次計畫還研擬推出只要男性在30歲以前生下3個以上的小孩,就可免除兵役。根據韓國現行的兵役法規定,擁有韓國國籍的男性最晚需在28周歲時入伍服役。 若遇特殊情況,入伍年齡可延至30歲。報導稱,總統府將在下週少子化委員會會議召開前向執政黨的政策委員會徵求意見。雖然官員接受採訪後指出,目前計畫僅在討論階段,然而外界對涉及兵役的部分措施感到不解,執政黨內部也有人批評這是一項「不成熟的政策」。而相關消息一出,也引起南韓網友批評,直言相關政策不夠現實,「這會讓很多人故意不避孕」、「會出現很多才讀高中的爸媽」,也有網友怒轟,「把女人當作生育機器。」

全民發6000!今起8點開放上網「登記入帳」 誰能領、如何領一次看懂
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今天(22日)起陸續啟動囉,將開放上網(https://6000.gov.tw)「登記入帳」,至於登記時間?如何登記入帳?如何領取?《CTWANT》幫大家整理相關資訊,讓您一次看懂。誰能領?原則今年10月31日前(須等特別預算三讀經總統公布生效確定)符合發放資格者,都能領6000元,包含:我國國民、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的眷屬、大陸地區人民與港澳居民及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者、持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等。此外,今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新生兒也能領,讓更多孕產家庭及孩子共享經濟成果。如何領?目前數位部公布有3階段共5種領取方式,第1階段是登記入帳,第2階段到第3階段開始的4種領取方式均不用事先登記,包括:第1階段3月22日上午8點先開放「登記入帳」預登記,接著第2、3階段開放「ATM領現」、「郵局臨櫃領現」、「特定管道的特定對象直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登記入帳:3月22日上午8點開放上網(https://6000.gov.tw)「登記入帳」,為避免網站塞車,財政部週一(20日)宣布尾數分流順序。身分證尾數0與1的民眾22日早上8點起可先登記。23日為尾數2、3。24日為尾數4、5。25日為尾數6、7。26日為尾數8、9。27日起不分流,人人都能登記。最快4月6日現金可入帳。ATM領現:持任一家提款卡,並準備身分證與健保卡號,未滿13歲可以被代領,屆時ATM點選「全民共享普發現金」項目。ATM領現預計是第二多領取方式,財政部規劃8家公股行庫(台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台企銀),與國泰世華銀、中信銀、中華郵政、台新銀、玉山銀共13家金融機構可領,可領取的ATM台數近2.6萬台。郵局臨櫃領現:民眾須準備「健保卡」,如果沒有健保卡,須攜帶身分證或居留證,到郵局櫃台領取現鈔,可委由他人代領,受託人也需攜帶委託人的健保卡或身分證。代領含本人最多5人。特定管道的特定對象直接入帳:適用於已有例行性領取政府津貼或年金者,政府直接匯6000元到現有撥款帳戶,預算三讀公布生效後5個工作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金峰鄉的民眾可於3月20日至3月25日前往當地派出所登記造冊,預算三讀公布生效後5個工作日起2周發放。代領:登記入帳未滿13歲可以被代領,最多代領4位,含本人5位。ATM要有「普發現金」的貼紙才能領,不用扣手續費,政府會代為發放。如何防詐騙?相關資訊以官方公布為主,認明網站為6000.gov.tw,如遇可疑電話或訊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吳姍儒當媽喜曬母子同框照 吳宗憲2度當阿公:都快掉眼淚了
吳姍儒今(21)日發文,開心分享產下兒子的照片,母子均安,她也分享寶寶的小名為「小初一」,幸福地說:「兒子,快樂就好,我愛你」,而吳宗憲二度當上阿公,他表示晚點會去探望女兒,「母子平安,一切都好。我真的都快掉眼淚了」!吳姍儒,今日(21)晚間在社群宣布平安誕下兒子的好消息,公開了「母子」首張合照,而她氣色看起來也非常好,露出甜甜的笑容,興奮歡迎兒子的到來,文中則對兒子喊話,「兒子,快樂就好,我愛你。你是你,我是我,你永遠都是你自己的,而我永遠會在你身邊陪伴聆聽你」,人母心聲讓人看了相當感動。另外,《TVBS新聞網》也詢問她的經紀人吳姍儒,對此,經紀人表示:「Sandy想說的都已經在文字當中了,謝謝大家關心喔」! 另外,《ETtoday星光雲》也引述了吳宗憲的說法,對於自己二度當阿公,他先表示「母子平安,一切都好」,而他晚點也會去探望,吳宗憲還指出自己「都快掉眼淚了」!吳姍儒發文全文:這日,我們歡歡喜喜地誕下「Mason 小初一」充滿感謝感動,也深刻地體會了奇蹟與盼望。這天天在我肚子裡開趴踢的小男孩現在穩當地在我懷裡,見了面,倒是相當客氣,哭聲輕柔撒嬌,牽動我心。愛本來就很強大,眾水不能熄滅,洪流也不能淹沒,只是沒想到,我們真的有這個權利和資格孕育出這份愛。💛好榮幸。他在我胸口那一刻就瞬間安靜了下來,周圍還一團混亂忙碌的狀況下,我小小聲地跟他說:兒子,快樂就好,我愛你。你是你,我是我,你永遠都是你自己的,而我永遠會在你身邊陪伴聆聽你。今天要聽:Welcome to Wonderland by Anson Seabra*雖然是男生但所有新生兒都是粉色帽子,潮。*請先讓我好好休息,所有的祝福我們都收下囉!*謝謝所有照顧我們的醫護人員也謝謝疼愛我的所有人。*老話一句,願你們都比我更幸福。吳姍儒平安生下兒子。(圖/翻攝自吳姍儒臉書)

3/21世界唐氏症日 帶你了解唐寶寶的世界
「唐寶寶炸物事件」前陣子鬧的沸沸揚揚,到底唐氏症是什麼?有什麼症狀?根據國健署資料,唐氏症是一種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也是導致智能障礙的最主要病因。聯合國將3月21日訂為「世界唐氏症日」,來看看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范洪春醫師的詳細解說,帶你了解唐寶寶的世界。Q:什麼是唐氏症?A:人體正常細胞有23對染色體,而唐寶寶的第21對染色體多了1條,也就是說有3個染色體21(trisomy 21),因此「世界唐氏症日」訂為3月21日。Q:唐寶寶外觀有什麼特徵?A:唐寶寶外貌上有許多異常,頭頸部多為顏面扁平、內眥贅皮、瞼裂斜向上、白內障、弱視、小耳、鼻樑扁平、吐舌、咬合問題、脖子短;肌肉骨骼:枕骨扁平、寰枕關節不穩定、手小或斷掌、第5小指短、大拇趾與二拇趾間距增寬、矮小肥胖;腸胃系統:氣管食道瘻管、十二指腸閉鎖、環狀胰臟、先天巨結腸症、無肛症等。Q:唐氏症還會有哪些症狀?A:唐氏症的症狀包括神經系統:肌張力低下、發展遲緩、抽搐、智能障礙、認知問題、情緒問題、很年輕就會開始癡呆退化;心血管系統:心內膜墊缺損、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骨、開放性動脈導管、法洛氏四重畸形、異生性鎖骨下動脈、肺高壓;內分泌:甲狀腺功能低下、男性不孕;免疫功能缺損,容易受病菌感染生病;血液系統:白血病。台灣每1,263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唐寶寶,他(她)們的壽命比我們一般人短,大約到60歲,但是他(她)們的醫療成本是一般人的10倍以上。Q:唐氏症無法痊癒,可以用哪些方式治療、復健或開發功能?A:因為唐氏症的症狀非常多且複雜,症狀遍及全身,需要看心臟科、腸胃科、神經科、內分泌科、牙科、眼科、身心科等,另外還有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語言治療等,及早診斷以及早期復健,希望能改善和減緩他(她)們的失能、障礙和退化,目標希望能讓唐寶寶能發展出自理的能力。Q:哪些孕婦為生下唐氏症的高風險族群?A:資料顯示20歲的女性懷孕,生下唐寶寶的機率僅1/1528,30歲孕婦的機率約為1/909。到34歲懷孕生下唐寶寶的機率就可達1/270,40歲高達約1/70,45歲更高,高達約1/7。也就是說,受孕時年紀越高越容易生出唐寶寶,而且現在台灣的社會,整體生育年齡往後延,生下唐寶寶的機率也越高。建議34歲以上的孕婦於妊娠16到18周時接受羊膜穿刺或羊水檢查。Q:我的孩子是唐寶寶怎麼辦?A:家長一但得知孩子是唐寶寶,心理衝擊都很大。主要是家長最辛苦,除了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與復健,可以尋求社工,也可以向唐氏症基金會與唐氏症關愛者協會尋求協助。唐氏症基金會以結合唐氏症者家庭、學者、專家及關心唐氏症者之人士與團體,共同促進醫療、護理、保健、早期療育及職能訓練等專業研究執行與諮詢,進而爭取唐氏症者全生涯照顧的各種權益與福利,並加強預防宣傳,以期協助減輕國家負擔,服務社會。唐氏症關愛協會提以結合唐氏症者家長監護、關心唐氏症者人士團體及學者專家共同促進教養經驗、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以其經驗之溝通或護理保健之諮詢,早期療育之推展及就業、就養等服務之促進,進而爭取唐氏症者合法權益與福利,以期協助國家減輕負擔。Q:如何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A:發展遲緩指未滿6歲之兒童,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等各方面發展較同年齡者遲緩。我國於民國83年所修訂兒童福利法中,明確指出對發展遲緩之特殊兒童,建立早期通報系統,並提供早期療育服務。政府亦於民國86年開始在各醫院成立早療聯合團隊,依兒童及其家庭需求,提供療育、諮詢及其他(她)相關服務等,協助發展遲緩兒童發揮最大潛能。由於小孩子在0~3歲是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因此這個階段對發展遲緩兒來說也是治療的黃金期,因為3歲以前做早期療育一年的功效是3歲以後的10倍以上。唐寶寶有一個特點是肌肉張力不足,所以有足夠的運動量是很重要的,幫他(她)們訓練肌肉。除此之外,包含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也都需要有專業人士以及有愛心與耐心的家長和社會人士幫忙,希望能發展出自己照護自己的自理能力,我們建議在出生後一發現是唐寶寶就可以進入早療體系,由早療專業的醫師、治療師等醫護人員來協助、希望唐寶寶都能快樂平安健康的長大。Q:我在路上碰到唐寶寶,要如何互動應對呢?A:很多人在路上看到唐寶寶,因為外觀問題會害怕。其實唐寶寶是外貌不討喜,全身都是病,但內心是善良喜樂的,非常善良,不會害人,有時候他(她)們被欺負或是被歧視的時候,他(她)自己反而不覺得怎麼樣,但是旁人看了會覺得很心酸,我們應該用包容、愛心和關懷和他(她)們相處,會發現他(她)們都是很愛笑的小可愛。Q:我可以如何幫助唐寶寶?A:推薦民眾可以看2部電影,1部為郭書瑤主演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另1個為《花生醬獵鷹的願望》,這兩部片都傳達了共同訊息,就是唐寶寶他(她)們其實是很天真善良沒有心機的。台灣的這個土地最溫暖的就是人情,我們希望大眾把這個溫暖,也無私的善待在其貌不揚但心地善良的唐寶寶們身上,讓這些唐寶寶能有更公平的對待、交往以及工作機會;我們呼籲政府除了對唐寶寶多投入照顧,除了安排訓練他(她)們的謀生技能與增進他(她)們的生活健康之外,也希望政府的長照政策,應該把家中有需要照護的遲緩兒像唐寶寶等另外考量,因為當父母老了之後,這些孩子可能成為父母體力上、精神上、經濟上的負擔,一旦父母老去,誰來照顧這些孩子呢?

為「反少子化」拼了!北市成立人口對策會 蔣萬安親任主委「催生」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宣布,為了解決北市少子化問題,將成立「人口對策委員會」,推出「催生、助養、好住」整套政策,鼓勵生育及照顧新生兒。包括北市有兩胎零至六歲幼兒家庭可「加碼抽籤」社宅,入住社宅機會比一般民眾提高兩倍以上,另外,生育獎勵金再加倍,從4月4日兒童節起,入籍台北市的父母,第一胎補助4萬、第二胎4萬五、第三胎5萬,而這也創下各縣市「第一胎」補助金額最高的新紀錄。蔣萬安指出,他上任後以市長身份召開過很多記者會,這場記者會,是他迄今以來感覺最開心的一次記者會,因為他自己就是奶爸,非常關心育兒議題,他也經常接到民眾反應,要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先減輕年輕夫妻的壓力,他心有戚戚焉,今天就要告訴市民朋友,台北市政府會逐步落實具體獎勵生育方案,包括生育獎勵、社宅育兒、友善托育、幼兒教育,並盡力提供補助,不只鼓勵生育,也要讓年輕爸媽在養育過程減輕負擔、工作無後顧之憂。他進一步說明,台北市民的生育獎勵,會從現在第一胎2萬,加倍提高到第一胎第一胎補助4萬、第二胎4萬五、第三胎5萬。其次,家中有0-6歲小孩的家庭,抽社宅時可「加籤」(多抽的機會),入住北市社宅機會將提高2倍,還可以另減輕租金。另外,新生兒托育,每個月補助再提高一千元。北市私幼補助也確定加碼,每生每學年最高補助5萬2000元。蔣萬安說,人口減少,全國新生兒去年再創新低,只剩13萬8千人,台北市只剩1萬4千人,不婚不生比例持續提高,很多年輕人反應,「台北居大不易」是重要原因,因此,北市府即日起成立「人口對策委員會」,為提高少子化對策的決策層級,由他親自擔任主任委員,與各局處做好分工,統合相關政策、資源,讓台北市有更多新生兒,讓年輕爸媽無後顧之憂在職場上打拼。今天記者會現場,也有一位正懷有龍鳳胎(雙胞胎)的「三寶媽」現身說法,該位媽媽表示,得知懷了龍鳳胎,原本很掙扎,不太敢生,甚至還萌生要不要「減」一胎的想法,但後來仍決定兩胎都生,考量原因之一就是北市生育補助逐漸提高,龍鳳胎一出生即可領到北市府補助9萬5千元,多少減少了照顧新生兒的經濟負擔,她表示,台北市的育兒措施日益完善,肚子中的寶寶得到大家支持,她覺得小朋友很幸福,也期待能有幸福快樂的家庭。

日本少子化嚴重 這村莊「25年來第一次迎新生兒」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表示,2022年出生人口為79萬9728人,這是自1899年以來,首次跌破80萬人大關。而少子化嚴重的日本,有一個地區25年來第一次迎接新生兒,這對村民來說像是一個奇蹟。據《CNN》報導,橫堀健太郎在約7年前出生,他是奈良縣川上村枌尾區25年來的第一個新生兒,健太郎的出生讓村民感到很新鮮,很多居民都前往探望給予祝福。健太郎的媽媽美穗回憶,老人家看到健太郎非常高興,一位不良於行的老太太拄著拐杖來找她,把孩子抱在懷裡,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抱了兒子。美穗表示,她以前是一位東京的上班族,而她對這個日本最大城市的生活感到無助。報導稱,她和同樣是平面設計師的老公,選擇搬到了奈良鄉下,改經營一間小民宿,老公學習了木工工藝,為酒廠做木桶,而她則是當全職家庭主婦,養雞、種菜、砍柴,還要照顧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健太郎。據了解,該村莊在沒有新生兒的25年中,隨著年輕人的離開和長輩的死亡,村莊人口從40年的6000人減少到剩下1150人,有很多房屋成了空屋,還變成野生動物的家。報導稱,川上只是無數被遺忘和忽視的鄉村小鎮之一,超過90%的日本人現在居住在東京、大阪和京都等城市地區,這些地區都由準時的新幹線子列車連接。然而,川上的狀況卻遠遠超出日本鄉村的問題,因為現在日本住在城市的人也不生孩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說,生育的時間不多了,日本處於無法維持社會功能的邊緣。2022年出生人口為799728人,這是有史以來最低紀錄,10多年來,死亡人數超過了出生人數。報導指出,隨著人口減少,許多傳統工藝和生活方式都面臨消亡的危險。

早產兒「9成血液倒流」回到母體 轉診僅花70分鐘!成功搶救新生命
疫情期間,一名於診所出生的早產兒,出生後發生低溫、低血糖、呼吸費力、血色素低下(僅2.9 g/dL,正常為14 g/dL以上)等問題,為縮短搶救時間,國泰醫院重症新生兒外接團隊事前先請診所完成病人COVID-19 PCR,並於到場判斷評估病人狀況後,於抵院前通知同仁備血,讓這名病人的外接轉診時間有效縮短至70分鐘(據國外研究新生兒外接轉診時間平均為235分鐘,而轉診時間超過120分鐘新生兒併發症會增加62%)。國泰醫院小兒科沈仲敏主任指出,病人到院後診斷為「胎兒母體輸血症」,即病人9成以上血液(209.5 mL)倒輸回流母體,為嚴重貧血(80~150mL以上屬嚴重),發生率約萬分之三,若未及時搶救,延遲輸血治療,嚴重可能出現低血容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的情形,死亡率高達6成以上,即使存活也多留下後遺症。所幸經醫療團隊專業判斷並搶救得宜,病人出院2週內回診檢查肝腎功能及腦部超音波皆正常,成功搶救新生命。台灣社會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捧在手心、細心呵護的寶貝,而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10位新生兒就有1位是早產兒,國泰醫院多年來重視孕產兒安全,透過擬真情境模擬救護流程、跨領域組成新生兒外接轉診團隊,分秒必爭掌握外接救護時效,分別榮獲2022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擬真情境類產兒組金獎,及以「COVID-19疫情期間重症新生兒的外接轉診服務」榮獲主題類銀獎肯定。

飛機離地2千多公尺突引擎故障 機師1動作挽救全員生命…畫面曝光
巴西一架小型飛機當地時間11日在貝洛奧里藏特市附近離地7000英呎(約2133公尺)的高空,引擎突然故障,而當時機上共載有6人,包括一名3歲的兒童和一名出生3日的新生兒,幸虧飛行員及時將機身自帶的降落傘系統(CAPS)打開並迫降至地面,最終機上全員平安、無人受傷。綜合外媒《每日星報》、《Times Now》報導,巴西一架Cirrus SR22小型飛機當地時間11日從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起飛,孰料下午2時35分飛行至貝洛奧里藏特市附近離地7000英呎(約2133公尺)的高空,因為引擎突然故障導致動力瞬間全失,讓原本計劃把飛機開回機場的機長見狀只好作罷,並及時將機身自帶的降落傘系統(CAPS)打開,使飛機得以順利迫降至地面。對此,米納斯吉拉斯州軍事消防局發言人表示,飛機突然的迫降並未驚擾機上的乘客,事後全員不光意識清醒,也沒有明顯受傷。至於飛機迫降當下的畫面也被附近的居民拍下並發布到推特(Twitter),讓許多網友紛紛為之驚訝。影片曝光後,有網友表示「想對研發這項技術的工程師致敬,真的很鼓舞人心」、「這種關鍵時刻的技術必須存在於所有層面,它將挽救許多生命」、「飛行員的應變能力非常出色」。

普發現金6000元5管道領取 最快4月6日到手
如何領?攸關普發現金6000元的《疫後特別預算》,立法院朝野黨團16日協商後,預計24日表決通過,最快民眾4月6日就可領到錢。財政部並規畫登記入帳、ATM領現等5種請領方式。22日上午8時開放民眾上網登記,3大偏鄉民眾可先至派出所登記。不過,每種方式請領及入帳時間不同,複雜手續惹得民眾大罵簡直是擾民的爛政策!普發現金發放資格共有5大族群,包括我國國民、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有我國國籍的眷屬,大陸地區、港澳、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且取得居留許可者、持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及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推估10月31日發放完畢。據數位部規畫,選擇登記入帳的民眾可於22日至官網輸入相關個人資料、銀行帳戶、健保卡號,12歲以下孩童可由監護人代領。該系統將開放6個月,22至26日設有分流機制,以身分證或居留證尾數分流,預計22日抽籤公布。若民眾至ATM提現,必須去貼有「普發現金」識別貼紙的機台,準備本人與代領人的提款卡、身分證或居留證及健保卡,赴郵局請領者須準備健保卡,或身分證、居留證;3大偏鄉(屏東獅子鄉、花蓮萬榮鄉及台東金峰鄉)將於20至25日由派出所登記造冊;10月至年底新生兒,父母可在明年1月底前赴郵局臨櫃請領。至於何時可以領到錢,財政部官員表示,直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發放對象,是屬於較弱勢的族群,將在總統公布生效後的5個工作日後,盡量讓他們可以先領到現金。登記入帳部分,原則是公布生效5個工作日後領現金,不過因開放登記到公布生效日將會累積許多民眾上網登記,財金公司需要時間處理,因此會分批發放,公布生效日前已經登記的民眾,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領到現金,民眾還是要去檢視存摺,看現金是否入帳。透過ATM則會另訂時間公布領現,但會在直接入帳、登記入帳領現金後,才會開放提領。銀行業者預估,約1/3會選擇提領,約500多億元,為因應民眾需求,將會增加補鈔次數,以往可能1台ATM一天補鈔1次,開始提現時,應會再增加補鈔次數。觀光旅館業公會認為,這次發現金預估僅有1、2成會流入觀光業,不及5倍券的4、5成左右,需搭配指定行程促銷,才能將紅包效益最大化;餐飲業者則多數都是叫好,已準備搭配相關方案迎客。

普發6千元預備! 財政部:3月22日起,開放上網登記
財政部今(16)日赴行政院會報告「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報告」,依據「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第3條第10款規定,辦理全民普發現金,讓全台民眾共享經濟成果。行政院稍早也對外宣布,民眾若決定透過「登記入帳」領取政府普發的6千元,可從3月22日起,開始上網登記。財政部指出,原則於今年10月31日前,符合發放資格者,每人均得領取新臺幣6千元,本次普發現金發放資格對向,包括我國國民、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有我國國籍之眷屬、大陸地區人民與港澳居民及外國人為我國國民之配偶且取得居留許可者、持永久居留證之外國人等。另外,為了讓更多目前孕產家庭和孩子,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今年底前出生的新生兒,均納入普發現金發放對象。行政院拍板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圖/翻攝財政部臉書) 至於發放方式,目前規畫有「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詳細說明如下:◎登記入帳:至6000.gov.tw(建置中)登記匯款帳號。◎ATM領現金:原則上是4大超商、8個公營銀行及部分民營銀行的實體ATM才可領取,政府將製作標籤方便辨識。◎郵局領現金:至郵局營業時段臨櫃領取。◎直接入帳:特定對象(領有勞保年金、國⺠年⾦、老農津貼、勞退、身障補助、中低收入老人津貼等)免登記,可直接匯入帳戶。◎特定偏鄉:由當地派出所或分駐所造冊發放(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金峰鄉)。

媽媽懷孕生產風險高! 北市提供各類「夫妻孕前健檢」補助
寶寶頭好壯壯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滿足。目前國人晚婚、遲育可能出現早產、流產、高血壓、姙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姙娠合併症,而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高,胎兒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症候群)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台北市「婚後孕前」健檢 一方設籍即可獲補助北市衛生局表示,除了配合中央優生保健措施,提供遺傳性疾病高危險群孕婦產前遺傳診斷檢查、14次免費產檢、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服務補助。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分別對於男、女性檢查項目略有不同。女性的檢查重點著重於是否存在可能影響懷孕之相關疾病;男性則透過精液分析,初步評估是否有導致不孕的因素,檢查項目包含尿液檢查、血液常規(含海洋性貧血篩檢)、梅毒篩檢、愛滋病篩檢、德國麻疹抗體檢查、水痘抗體檢查、甲狀腺刺激素檢查及披衣菌抗體檢查及精蟲分析檢查等,夫妻同時至特約醫療機構受檢,補助金額高達新臺幣2,250元;只要婚後配偶一方設籍臺北市,至特約醫療院所進行篩檢,即可享有「婚後孕前」多項健康檢查補助,孕婦唐氏症篩檢補助 掌握孩子健康唐氏症是一種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也是導致智能障礙最主要病因,提醒孕婦們按時接受產檢,及早接受篩檢,做好孕期準備,以掌握胎兒健康。衛生局提供設籍臺北市懷孕9至20週孕婦,補助1次「唐氏症篩檢」服務,懷孕初期(9至13週)補助孕婦血清檢驗及胎兒後頸部透明區超音波檢測,每胎次新臺幣2,200元;中期(15至20週)則補助甲型胎兒蛋白(AFP)及β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指標血清檢驗,每胎次新臺幣1,000元。另年齡34歲以上的孕婦為孕育高風險染色體異常胎兒之族群,應接受羊膜穿刺檢查,以確認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此項檢查亦享有每胎次新臺幣5,000元之補助。定期接受產檢 產程順利降低併發症風險提醒懷孕媽咪,記得按照孕婦健康手冊上建議檢查週數進行14次產檢、3次超音波檢查、2次產前健康衛教指導服務、妊娠第24-28週妊娠糖尿病篩檢與貧血檢驗及及第35-37週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以降低妊娠與生產併發症風險,掌握孕期每階段狀況,讓產程更順利。

「手指甲長這樣」心臟當心有破洞 恐引發腦中風與膿瘍
24歲青年阿成有先天性心臟疾病,某天早晨被室友發現不醒人事,被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經腦部核磁共振造影,診斷為「腦膿瘍併發阻塞性水腦,由神經外科醫師緊急手術清除腦內膿瘍,術後阿成恢復意識,大家才知曉阿成在昏迷前出現頭痛、頭暈、手腳無力已經長達數月,甚至有發燒的感染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評估年輕的阿成腦內無故長膿,疑似與先天性心臟疾病相關,照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後續診斷,戴以信醫師以「氣泡測試超音波檢查」以及心導管檢查阿成的心臟發現「心房中隔缺損合併右到左分流」是導致他長期慢性缺氧的原因。因為右心房的缺氧血逆流進左心房,細菌進而大舉侵入腦部,造成嚴重感染膿瘍再併發水腦,幸好阿成被即時搶救,兒童醫院心臟專家團隊接著使用「經心導管心房中隔關閉手術」關閉阿成心臟的先天破洞,防止腦部膿瘍再次發生,術後恢復良好,阿成目前持續復健中。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結構與先天性心臟病及超音波中心」副院長謝凱生教授進一步分析,國內腦膿瘍好發年齡多為60歲以上的男性,腦膿瘍導致的後遺症包括反覆阻塞性水腦、神經功能喪失、癲癇發作,嚴重者甚至死亡,民眾萬不可輕忽。不過,謝凱生副院長說,才20多歲的病人阿成卻出現腦膿瘍,非常罕見,臨床上多半是跟先天結構心臟病有關。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指出,台灣每1000名新生兒就有約3~4人罹患「心房中隔缺損」,但絕大部分是合併「左到右分流」,所以不會發生腦膿瘍,以成人來說,缺損破洞直徑小於兩公分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若是缺損破洞直徑大於2公分,則因為肺部血流過多,病人可能會發生呼吸急促、費力、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情況。戴以信醫師強調,當心導管檢查肺部血流與系統血流比例大於1.5倍時,就應該考慮以微創心導管手術關閉,然而,像阿成這樣的例外個案,合併其他心臟結構異常導致「右到左分流」—即身體任何部位產生的化膿性感染,皆不需經過靜脈肺臟系統,直接從心房中隔缺損的「破洞」進到動脈系統而轉入腦部,造成細菌感染化膿,這類緊急情況則建議無論破洞多小,都應該進行手術趕快關閉心房中隔缺損,才能預防再次腦部膿瘍,此項治療恢復期短且健保給付。戴以信醫師說明,正常人左心房壓力略高於右心房,然而像阿成的心臟疾病合併其他心臟結構異常,造成右心房血流鬱積,以致右心房壓力超過左心房,右心房的缺氧血進而逆向流進左心房,混合充氧血後造成了慢性缺氧,此即為「右到左分流」,左右心房壓力差趨近於零,偵測儀「都卜勒血流圖」無法偵測其血流壓力差異,則需要額外使用「氣泡測試超音波檢查」。戴以信醫師表示「心房中隔缺損合併右到左分流」,除了導致腦膿瘍外,還有另一個風險就是跟「年輕人隱源性腦中風」的發生有關,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報告,隱源性中風大部分是跟卵圓孔未關閉相關,然而,「心房中隔缺損合併右到左分流」比卵圓孔更容易導致微小血栓進入左心體循環,進而堵塞腦部血管造成缺血性中風。謝凱生副院長強調18歲以上的成人病人,如果不是嚴重頭部外傷而造成腦部感染,不論過去有沒有明顯疾病症狀,發生腦部感染多半是跟先天結構心臟病有關;若臨床上有觀察到「杵狀指」手指指甲床角度大於180度,紅血球增生症(正常男性12-14g/dL)以及動脈血氣體分析飽和度不足(正常人95-100%)的現象,就是長期缺氧造成,都應該尋求兒童心臟科來鑑別診斷是否有心房中隔缺損。尤其正值青壯年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人,仍要定期回診追蹤以防憾事發生,謝凱生副院長表示目前「經心導管微創關閉手術」以及「氣泡測試超音波檢查」都屬於健保給付,民眾有相關疾病出現上述病徵不要耽擱病情,盡快求診諮詢醫師專業意見。

戰少子化 蔣萬安宣布調高托育人員薪資四千元 降低師生比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宣布,為了協助新生兒父母生育養育壓力,北市府將重行規劃「公辦民營托嬰機構」托育人員調薪案,他說,北市相關托育機構托育人員起薪約3.4萬,中央規劃調高至3萬5485元,北市府決定再依照學歷和年資提高,以大學幼保相關科系畢業的托育人員,月薪會從3萬8000元起跳,預估將有512位老師受惠。另外,北市社會局也會要求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師生比,從目前法定1比5降到1比4,嘉惠新生兒。蔣萬安表示,市府整合中央及北市府預算,將為相關科系大學托育科系畢業的托育人員起薪,每月加薪約4000元。他說明,政院去年10月曾宣布,112年開始,替全國公托托育人員加薪到每月約3.5萬元,中央也仍在研擬執行計畫,不過,中央的新薪資標準,與非營利幼兒園現有薪資水平仍有落差,市府基於建置更完善之公托托育人員薪資體制,依學歷年資再加碼提高,同時增訂每年考核調薪機制,確保表現良好之托育人員可以每年調薪,希望北市家長安心生、放心托育。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指出,為優化公托照顧品質,社會局將要求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師生比從法定的1比5降至1比4,未來也會持續盤點中央及地方資源,投注提升準公共托育服務品質,讓家長安心送托。目前台北市共有81家公辦民營托嬰機構,收托服務1712幼兒,未來還會新增22處,讓更多優秀的托育人員加入增加托育能量。另外,針對北市議員簡舒培爆料,北市府雇用的陸籍臨時工,在市府工作時間玩抖音(TikTok),甚至還上傳許多蔣萬安出席活動影片,更將承辦業務拍成影片上傳,遭疑洩漏市府公務資訊及民眾個資。蔣萬安也說明,該員工為北市府配合勞動部安心就業媒合業務,引進該員到衛生局服務,從去年八月起聘用,目前已離職,該員在市府期間,負責一般庶務及搬運的工作,不會接觸機密的資料,既然議員有所質疑,已經請衛生局釐清該員工作範圍,進行後續處置。

肝病列國人第十大死因 醫曝「這件事」助預防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年統計,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目前仍然是國人第十大死因。在台灣,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要是因B型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B、 C肝帶原 恐演變肝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廖虹雯說,B型與C型肝炎病毒可藉由血液、體液、垂直傳染,帶原者若沒有透過篩檢,獲得即時的追蹤與治療,則可能演變至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C型肝炎病毒不僅造成肝臟的發炎與病變,也會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增加肝外併發症的風險,例如:糖尿病、血脂異常、淋巴癌、再生性不良貧血、冷凝球蛋白血症等。C肝治癒率逾95%以上 放寬藥物給付盼根除廖虹雯指出,自1986年開始,B型肝炎疫苗列入新生兒常規注射,使得B型肝炎帶原率顯著下降,是台灣重大公衛成就。C型肝炎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但隨著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問世與發展,C型肝炎的治癒率可高達95%以上,且副作用比傳統治療低。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於2017年納入健保給付,在放寬給付條件後,讓更多C型肝炎患者得以接受治療,並成功根除C型肝炎病毒。成人B、 C肝篩檢 及時治療與追蹤衛福部發布「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從預防、篩檢、治療,從基層醫療院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至醫學中心,從診間到社區,透過精準的公衛防治計畫、一條龍與在地化服務,全面防治C型肝炎,守護民眾健康。許多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沒有症狀,也不會特別去做檢查,是透過免費篩檢才得知自己有病毒帶原,及時轉介至腸胃科追蹤和治療。有鑑於預防與篩檢勝於治療,目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與院外門診部,以及不定期舉辦的社區篩檢,提供45歲至79歲成人,與40歲至79歲原住民,終身一次免費的B型與C型肝炎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