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61年,華僑林氏及周氏響應政府鼓勵華僑投資台灣的政策,共同合資於台北市西門町閙區成立餐廳。當時廣式餐廳在台灣較少(在東南亞華人圈反而是普遍的美食),同時感念華僑出身地,故取名為馬來亞廣式餐廳。由於料理實在,功夫道地。甫一成立即成為台北政商名流必去的高級餐館。據當時員工口述,老闆們飯後連在馬來亞餐廳門口聊天都覺得是件光采的事,可見其風光榮景。西元1966年,老闆林氏熱愛於中秋節吃廣式月餅,但當時台灣尚無廣式月餅販賣,只能每年中秋節託人飛至香港採購廣式月餅回台。西元1966年,馬來亞餐廳開始自製中秋廣式月餅,成為台灣廣式月餅的始祖。為使台灣民眾也能品嘗到廣式月餅的美味,林氏特別聘請香港五星級文華酒店港師來台製作,一推出即大受好評。蔣宋美齡女士、影星林青霞、作家李昂等皆是馬來亞中秋月餅的忠實顧客。從此在地製作及真材實料成為馬來亞中秋月餅堅持的傳統,風行半世紀,飄香六十年,馬來亞中秋廣式月餅成為手工廣式月餅的第一品牌。馬來亞月餅獨門餡料講究真材實料,月餅內餡綿、細、密,每一顆月餅切開來,沒有任何空隙。(圖/業者提供)馬來亞廣式月餅特色相較坊間多以華麗包裝及委外代工方式快速產出月餅禮盒。馬來亞中秋廣式月餅。每一個月餅均由具有五十年製餅資歷的港師精選港台兩地新鮮食材,於中秋時節親自在台灣以手工方式限量製作,憑藉著師傅多年的真功夫、月餅餅皮細薄有勁,斤兩上的拿捏幾無差異。獨門餡料講究真材實料,月餅內餡綿、細、密,每一顆月餅切開來,沒有任何空隙,也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並以高貴鐡盒封裝,風味飄香六十年不變。每一個精心製作的馬來亞月餅,最適合和家人中秋共享,感受團圓平安的含意。半世紀來,馬來亞餐廳月餅始終遵從古法,堅持職人精神,讓每一塊月餅保留60年代的美味及回憶。吃一口月餅,便讓人感受到傳統的美味及團圓的滋味。隨著時代的變遷,除了經典的鐡盒包裝外,也推出充滿文創風味的紙盒包裝,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從小看到當法官的爸爸經常熬夜加班,判決還會寫到凌晨3、4點,哪有生活品質?」被稱為現代食神的朱振藩,回想起曾任板橋地方法院(現為新北地院)庭長的爸爸工作的辛勞,直呼這就是他不願意考司法官、當法官的原因,不過也多虧了朱振藩「從小立志不當法官」,台灣才多了一位兩岸公認的現代食神,讓華人世界的飲食文化更加多采多姿。品嘗過5萬道菜、上千種酒的朱振藩被譽為食神,其實跟他的出身有點關係。他是江蘇靖江人,曾祖父是舉人,當過揚州府的訓導(類似教育局長),靖江當地最有名的大湯包,就是他曾祖父的廚子發明的,他的祖父是貢生,父親23歲就當了法院書記官長,老家的花園比台北228公園還大,絕對稱得上是大戶人家,後來被共產黨抄家後,竟住了2千多戶人家。朱振藩的父親來台後當了法官,在全省各法院間輪調,雖然待遇微薄,但家裡吃飯絕不馬虎,父親一半的薪水都花在家人吃的上面。朱振藩記得,父親一生廉潔方正,有時見到民眾不懂法律被騙,快要傾家蕩產,心中不忍,就點撥了兩句,當事人打贏官司後,手捧數萬元現金來答謝,被當時月薪只有數百元的父親嚴詞拒絕,只好致贈他們自己漁船捕撈的海產,結果讓朱振藩家裡一度有吃不完的明蝦、鱈魚,出身嘉義望族的母親還會分送左鄰右舍,因此鄰居小朋友只要提到朱媽媽,個個眉開眼笑。朱振藩的母親(中)出身嘉義望族,燒得一手江浙好菜。(圖/朱振藩提供)司法世家子弟的朱振藩,在父母壓力下,大學被迫念法律系,但是父親日夜加班的童年記憶嚇壞了他,明明幾千字的古文他都能倒背如流,但法律條文就是記不起來,不過熟讀古文和歷史讓他順利考上調查局,而講究飲食的家族傳統,以及從小精讀的典籍和古書,成為他構築心中飲食小宇宙的絕佳材料。1986年初,朱振藩和大學同學相約去花蓮玩,大家約好有計畫地吃遍全台,變成他蹲點遍嘗全台美食的契機,「從此我的路就無限寬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振藩其實是「雜家」,念書時就開始研究算命和面相,被大學同學戲稱為「半仙」,後來不但寫過這方面的專欄,還出書和開班授課,甚至在學生介紹下認識了另一半關蕙明,而岳父在香港曾管過「大排檔」,工作內容一樣與飲食有關,只能說是姻緣天註定。朱振藩一開始教算命、寫專欄及出書只能說是小有名氣,後來有雜誌社聽說他懂美食,邀請他寫美食專欄,結果他筆下的「四方風味在台北」專欄一炮而紅,1995年將專欄文章集結出書,成為他的第一本美食著作「台灣美食通」。陸續共寫了50幾本書,其中40幾本在談美食,其他還出版品酒、命相、及風水的書,正體字和簡體字版本都有,還經常應邀演講和座談,深受兩岸讀者歡迎,被譽為現代食神和食聖。許多主播、主持人、名人都拜朱振藩(第1排左2)為師,一同研究美食。(圖/朱振藩提供)在美食界一呼百應的朱振藩,往來無白丁,除了收男徒弟,還有36位女弟子,大弟子是名作家李昂,其他還包括知名主播、主持人、貴婦和政界人士,其中一位女弟子還當上直轄市長,就是台中市長盧秀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兩年來,出門不便、交通嚴重受限,兩岸餐廳慘澹經營,大大地衝擊了朱振藩建構的美食元宇宙,目前他每周二進行美食教學,「現在講山珍、接著要講海味」,明年上半年的進度是家常菜、然後是火鍋和宴席菜,對美食有興趣的民眾來說,現在是親炙食神的好時機。面對疫情,朱振藩建議大家「多補充蛋白質,減肥餐少碰」,而且要吃熟食、忌吃生冷食物。他依據「先天補腎肺」、「後天補脾胃」的中醫理論,建議早餐要吃鹹的,例如天然醬菜,「把腎氣吊起來才有活力」。另外,紅肉類的牛肉,以及魚肚都有豐富蛋白質,要多吃,才有助於對抗疫情。此外,盡量不要在太冷的環境下吃東西,因為這是有利病毒生長的環境,同時要少接觸人群,在這段時間盡量忍耐一下。
性感女星艾斯特愛珀斯托(Ester Expósito) IG有近3000萬的追蹤數,並以影集《菁英殺機》走紅,近來她在家庭喜劇片《丟包大作戰》扮演火辣小三,與西班牙喜劇天王帕可李昂在公眾場所激吻,卻遭到正宮目睹,場面難堪到在場的老婆都直呼:「連隔壁路人都尷尬!」艾斯特在《丟包大作戰》中飾演一位愛慕男主角帕可李昂許久的正妹同事,在得知他即將離婚後積極「進攻」成為小三,甚至直接在公眾場所激吻帕可,遭到正宮蜜倫伊巴古倫目睹,三人面面相覷的難堪場面,讓蜜倫飾演的老婆都不禁直呼:「天啊,連隔壁路人都尷尬了!」超直白的發言為電影增添不少笑料。而戲路多變的艾斯特愛珀斯托在新片中飾演火辣小三一角,更是讓粉絲們忍不住驚嘆:「這種極品小三真的擋不住!」「從沒這麼羨慕過帕可李昂!」艾斯特(左)與帕可里昂在《丟包大作戰》有不少激吻戲。(圖/威視)此外,電影故事發生在聖誕節夕,但拍攝時卻正值夏季,場景又沒有冷氣,讓演員們苦不堪言,直呼:「熱到崩潰!」另外一幕戲是帕可李昂和蜜倫伊巴古倫穿著「球體裝」唱跳,因穿脫不易所以得穿著一整天,行動不便又笨重的打扮讓兩人痛苦直喊:「太糟糕!」《丟包大作戰》3月18日全台上映。《丟包大作戰》蜜倫伊巴古倫(左)與帕可李昂穿著「球體裝」唱跳,模樣逗趣搞笑。(圖/威視)
家庭喜劇《丟包大作戰》由西班牙神片《佈局》製作團隊與《菁英殺機》導演攜手打造,「西班牙喜劇一哥」帕可李昂(Paco Leon)演出片中NG怪老爸,和飾演老婆的女星蜜倫伊巴古倫(Miren Ibarguren)在女兒舞會「高調尬舞」,恥度爆表的表演被兩人視為「畢生最尷尬演出」.一上檔就拿下西班牙首週本土新片冠軍。然而,帕可不僅幕前搞笑功力一流,私下更受封為西班牙影視界「最愛裸體」代表,熱愛上傳全裸照,在幕前幕後都很擅長娛樂觀眾。《丟包大作戰》「西班牙喜劇一哥」帕可里昂新片飾演NG怪老爸,玩漆彈卻狂射小孩。(圖/威視)帕可李昂出道以來主演過多部爆笑喜劇,挺拔帥氣的外型卻充滿著喜劇魅力,受封為「西班牙喜劇一哥」。才華洋溢的他,曾自導自演的辛辣性喜劇《愛愛馬德里》(Kiki, Love to Love)在當地造成轟動,熱賣突破兩億台幣,在西班牙是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電影在台灣上映時也廣獲好評。這次他在爆笑新作《丟包大作戰》中飾演一位NG怪老爸,在離婚過程中和飾演老婆的女星蜜倫伊巴古倫為了追求等候多年的夢想工作,展開一場互推監護權的親子大戰,片中夫妻各出奇招,想盡辦法「丟包三小孩」,不合常理的超展開劇情令人捧腹大笑。《丟包大作戰》帕可里昂幕前狂放搞笑,私下熱愛脫衣解放。(圖/翻攝自@pacoleon)帕可李昂、蜜倫伊巴古倫這對組合對西班牙觀眾而言並不陌生,兩人曾在長達十年的長壽喜劇《艾達》(Aida)中搭擋演出,新片《丟包大作戰》再展現絕佳默契,任何場次都有辦法臨場加戲,為電影增添意外笑料。其中原本應該是學習互助的親子漆彈大賽,卻演變成老爸狂射小孩的離譜生存遊戲,讓三位小孩又痛又傻眼;而擔任醫師的老媽也不遑多讓,硬闖女兒與男友的「激戰現場」,大聊令人「性致全滅」的性病防治知識,最後甚至還與老爸一同在女兒的舞會上「高調尬舞」,突兀又尷尬的舞步令青春期的女兒氣得七竅生煙。荒誕爆笑的情節在西班牙上映後令觀眾嘖嘖稱奇,大笑表示:「好想有這款爸媽!」、「恥度好高,我應該會原地退學!」《丟包大作戰》西班牙演員帕可李昂和蜜倫伊巴古倫新片飾演夫妻,硬闖女兒舞會尷尬熱舞。(圖/威視)此外,帕可李昂不僅銀幕前搞笑功力十足,私底下作風更是狂放不羈。出道24年的他,儘管已從俊美小生變成性感熟男,多年來仍保持健壯精實的體態,並熱愛在社群平台「解放」好身材與粉絲們分享。2013年首度發布「正面全裸照」的他,原本是為了兌現Twitter粉絲突破百萬的承諾,然而日後帕可卻意外養成不定期上傳「創意裸照」的習慣,被視為西班牙影視界「最愛裸體」代表。《丟包大作戰》將於3月18日上映。
波士頓紅襪人氣球評雷米(Jerry Remy)長年來都與癌症抗衡,雖然今年8月因身體因素向電視台告假,但今年美聯外卡賽的「基襪大戰」也公開現身擔任開球嘉賓,不過今(1日)卻傳出噩耗,雷米罹患肺癌過世,享壽68歲,消息一出,球界裡不少人都感到相當扼腕。雷米本身也打過大聯盟,1975年身披加州天使(現洛杉磯天使)戰袍完成初登板,待了3年後就轉戰紅襪,10年大聯盟生涯累積1226支安打、7轟、329分打點以及208次盜壘的成績單,不過1984年因膝傷問題被迫退休,球員生涯在31歲那年劃下句點。雷米的轉播生涯始於1988年,他在播報生涯中與麥克多諾(Sean McDonough)、奧西洛(Don Orsillo)、歐本(Dave O'Brien)、艾克斯利(Dennis Eckersley)以及李昂絲(Steve Lyons)等人合作都表現地不錯,而他也成為紅襪的人氣球評,2006年還入選紅襪隊的名人堂。據媒體報導,雷米於2008年首次被罹患癌症,這13年來也不斷與病魔抗爭,也錯過不少紅襪隊的比賽,直到今年8月他正式向電視台告假,沒想到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到轉播台上。紅襪隊今天發出公告,雷米在美國時間上周六因肺癌離世,享壽68歲,球隊老闆亨利(John Henry)也說:「我們因失去一名球員、球評以及13年抗癌戰士感到難過。」
風行半世紀 飄香六十年西元1961年,華僑林氏及周氏響應政府鼓勵華僑投資台灣的政策,共同合資於台北市西門町閙區成立餐廳。當時廣式餐廳在台灣較少(在東南亞華人圈反而是普遍的美食),同時感念華僑出身地,故取名為馬來亞廣式餐廳。由於料理實在,功夫道地。甫一成立即成為台北政商名流必去的高級餐館。據當時員工口述,老闆們飯後連在馬來亞餐廳門口聊天都覺得是件光采的事,可見其風光榮景。西元1966年,老闆林氏熱愛於中秋節吃廣式月餅,但當時台灣尚無廣式月餅販賣,只能每年中秋節託人飛至香港採購廣式月餅回台。西元1966年,馬來亞餐廳開始自製中秋廣式月餅,成為台灣廣式月餅的始祖。為使台灣民眾也能品嘗到廣式月餅的美味,林氏特別聘請香港五星級文華酒店港師來台製作,一推出即大受好評。蔣宋美齡女士、影星林青霞、作家李昂等皆是馬來亞中秋月餅的忠實顧客。從此在地製作及真材實料成為馬來亞中秋月餅堅持的傳統,風行半世紀,飄香六十年,馬來亞中秋廣式月餅成為手工廣式月餅的第一品牌。馬來亞廣式月餅特色馬來亞中秋廣式月餅。每一個月餅均由具有五十年製餅資歷的港師精選港台兩地新鮮食材,於中秋時節親自在台灣以手工方式限量製作,憑藉著師傅多年的真功夫、月餅餅皮細薄有勁,斤兩上的拿捏幾無差異。獨門餡料講究真材實料,月餅內餡綿、細、密,每一顆月餅切開來,沒有任何空隙,也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並以高貴鐡盒封裝,風味飄香五十年不變。月餅口味〔金腿伍仁月餅〕金腿伍仁是馬來亞月餅最出名的口味。不同於其他品牌,馬來亞金腿伍仁月餅餡料豐富,包含金華火腿、糖蓮子、瓜子仁、杏仁、芝麻、欖仁、核桃仁、叉燒絲、檸檬葉、砂糖、糖冬瓜、金門高粱等多達22種以上的高貴食材,沒有多年的捏製經驗,很難將此多種食材完美呈現於一個月餅內。〔蛋黃蓮蓉月餅〕「愈鹹的蛋黃愈能襯出蓮蓉的香。」從選用最高級的蓮子,磨出滑順溫潤的蓮蓉,並搭配古法製作的鹹蛋黃製作。〔松子白蓮月餅〕不同於傳統的紅蓮蓉,純白蓮蓉更需長時間的餡料熬煮。口味較傳統紅蓮蓉細膩,如果喜歡享受微甜口感的人士,建議可選擇白蓮蓉品嚐。〔玫瑰豆沙月餅〕手工洗揉出來的豆沙餡,用香港進口的玫瑰糖磚熬煮,中和了豆沙原本甜膩的口感,飄著淡淡的玫瑰香氣,這是蔣宋美齡女士的最愛。〔核桃棗泥月餅〕黑棗去籽後燉煮,然後用布袋手工洗出細緻的棗泥餡,再加入核桃、蓮蓉等物,去黑棗的苦味而帶出濃厚核桃香。 〔欖仁蓮蓉月餅〕特別進口高級橄欖仁搭配蓮蓉的甜香,不但養生,每一口同時享受濃郁橄欖和蓮蓉散發的清新香氣。歷久彌新的堅持半世紀來,馬來亞餐廳月餅始終遵從古法,堅持職人精神,讓每一塊月餅保留60年代的美味及回憶。吃一口月餅,便讓人感受到傳統的美味及團圓的滋味。隨著時代的變遷,除了經典的鐡盒包裝外,也推出充滿文創風味的紙盒包裝,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在地製作、團圓好味」,馬來亞中秋月餅六十年的職人精神,歡迎您來品嚐。購買資訊馬來亞月餅共分為大小兩種尺寸,大尺寸月餅每個重188公克,小尺寸月餅每個重68公克。包裝上則分為經典鐡盒及藝術紙盒。經典鐡盒有豪華六喜,豪華四喜、經典十二及經典六曉等四種選擇。經典鐡盒有福氣雙月,雙星伴月、吉利三星等三種選擇。訂購專線:(02)2552-6191購物網:shop.newenjoy.com.tw
女星侯佩岑帶母親林月雲登上陸綜《婆婆與媽媽》,讓母親過去2段狠搶閨蜜老公的醜事,再度浮上檯面,母女倆飽受輿論批評。由於侯佩岑遺傳了母親林月雲的美貌,當年也是紅極一時的甜心主播,媒體人林裕豐最近上節目就透露,侯佩岑的美貌與電力不輸媽媽,過去不但電翻像是音樂才子周杰倫、政二代連勝文等藝人名人,連電視台主管當年都拜倒在侯佩岑的石榴裙下,自嘲與侯佩岑有過甜蜜的「1秒鐘戀愛」。《震震有詞》節目近期討論林月雲、侯佩岑母女上節目引發的紛爭,作家李昂直言,她同意節目上母女倆談心痛哭的片段,絕對是被安排出來的說法,不然以侯佩岑母女對媒體圈的熟悉度,「怎麼會愚蠢到去答應製作單位來演出這一段?」而資深媒體人林裕豐也分享,過去侯佩岑在電視台上班時,不但工作能力好,外型也非常搶眼,所以很受辦公室內男同事、男主管的歡迎。他表示,過去曾聽過有電視台男主管還自稱,有跟侯佩岑「在一起過」,把大家都嚇壞,頻問兩人在一起多久了?與詳細交往過程。林裕豐提到,後來這位自稱與侯佩岑「在一起過」的男主管才說,他某次安排還是新人的侯佩岑去做事,沒多久侯佩岑要回報任務已完成時,男主管沒聽到侯佩岑叫他,下一秒侯就主動用手去搭主管的手,等主管回頭後,侯再用自己一雙水汪汪的眼睛與甜美微笑,報告剛剛完成的工作,讓本來很急著工作的男主管瞬間被融化,忘記原本很緊急的任務,並坦言「我在戀愛」,不過這場戀愛的感覺,就只有那麼一秒鐘的時間。
現代社會男女關係自由,常聽見有家室的人仍出軌、搞外遇;對此,兩性專家李昂就在節目上分析男女偷吃的心態,直言女生通常較不顧身。而醫藥記者洪素卿也提及,前陣子新聞鬧很大的富豪偷吃,因為手滑將激戰照誤傳給空姐正宮全案曝光,沒想到一看外遇對象竟是越南外傭。謝震武主持的節目《震震有詞》日前討論「外遇對象真難防,意想不到的小三、小王在身邊」,並請來賓分享案例。醫藥記者洪素卿就提到,富豪將自拍的性愛影片不小心誤傳給正宮,一開始正宮還很高興,想說丈夫怎麼如此有興致,結果一看發現男主角竟是丈夫,不僅如此,地點還在家中浴室,但女主角不是她。洪素卿說,後來正宮才知道,性愛片中的女主角竟是多年前來家裡幫忙的外籍移工,更悲慘的是,小女兒早已知情,當時還童言童語說「阿水阿姨跟爸爸在床上」、「爸爸把阿姨的奶奶擠起來」,不過當正宮與富豪攤牌後,男方居然還狡辯只是想拍片。雙方最後鬧上法院,檢方發現富豪與外籍幫傭的確有曖昧關係,經法院審判後,判賠正宮150萬元定讞。洪素卿直言,有時候老公、老婆外遇的對象,真的大部分都是身邊人,包括外籍看護、幫傭。對此兩性專家李昂就分析,男性喜歡追求被崇拜的感覺,通常會想要展現男人的偉大自尊,這也是為什麼富豪明明有空姐妻子,仍選擇與外傭搞婚外情;而女性在外遇時,更容易拋家棄子、不顧一切,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有別於男性多以「利益評估」。
明代顧元慶撰寫的《茶譜》中,就有提到人飲真茶能利尿道,當時的人用餐搭配飲茶,附帶有利尿解毒的功能,到了現代,大家吃中餐時,餐廳都會問「要喝香片、普洱、清茶還是鐵觀音」,但往往是劣質茶,往往和菜餚本身並不相配。「國際侍茶師學院」創辦人池宗憲先生就表示,從侍茶師結合服務,讓茶和餐譜成美好的旋律,正是他努力中的目標,也希望第一批獲得證書的侍茶師,未來都能成為學院的講師,一起推廣餐茶的美好。儀式上,他也讓第一名畢業的樂起凡泡1克2萬元台幣的1920年代宋聘號,以仿元代青花帶托小盞品飲,體驗元人品茶風貌,讓與會的知名美食家及作家李昂驚喜萬分。知名作家李昂,希望台灣能將侍茶師的地位發揚光大,引領風潮。圖/張文玠攝。李昂表示,之前曾在香港富商家喝過宋聘號,印象非常深刻,她同時也是侍茶師考試的評審老師,覺得每個學員在她面前都很緊張,即使手在發抖,還是能完美演譯出茶的風味,非常專業,她也希望台灣首創的侍茶師,能夠把「Tea Sommelier」這個字在全球註冊商標,把地位搶下來,若是能結合飯店、池宗憲及侍茶師拍一部像木村拓哉《Grand Maison東京》一樣的電視劇就好了,讓台灣茶走向世界,掀起風潮。同是與會人的前大法官兼紅酒愛好者陳新民教授負責頒發證書,發表感言時表示,其實台灣最懂酒的人,是凍頂烏龍茶的茶商,顯示茶酒不分家,他覺得世界上,茶藝沒有一席之地很可惜,他也讚美池宗憲創辦侍茶師的用心,以拉丁文「凡事創始者,必得尊榮」做為結尾,希望侍茶師可久可遠。第一批侍茶師雖然結業,但卻是個人生涯的另一個開始,餐茶的美好,未來也需要靠這批「知茶、懂茶、能配餐」的專業人士推廣;而國際侍茶師學院也會繼續培養更多為餐廳帶來新時尚的侍茶師,期待讓台灣餐飲能帶來新風貌。
律師謝震武所主持的節目《震震有詞》日前因董至成離婚新聞,而邀請來賓到節目上,延伸探討各種奇異的離婚理由,許多離婚的原因讓人聽了嘖嘖稱奇,前所未聞!退休高階警官高仁和舊分享一個案例,他負責的轄區內有一名男教授,他的妻子在某天半夜突然在睡夢中比出蓮花指,嘴裡還念念有詞,甚至還自稱是「九天玄女下凡」,嚇壞男教授。之後妻子竟從其他廟宇請回神明在家中開壇,民眾上門求神解惑,還會捐款5萬、10萬不等,有時還會被拿藤條打小腿。不過有民眾吃了這位太太給的香灰和符水,卻沒有任何療效,認為被神棍欺騙,因此報警處理。警方獲報後前往調查,男教授向警方透露,太太經常在半夜起乩,還在家中設神壇,嚴重打擾到他的作息與日常生活,最後只能訴請離婚,也經法官判准。對此,兩性專家李昂表示,「夫妻在信仰上的分歧,比起小三小王的出現更難維持婚姻。」蔡政峯律師也補充說明,「夫妻間存在重大歧異,導致無法維持生活便可離婚,若遭受另一半精神上的虐待,也可向法院訴請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