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西北部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現為義大利第6大城市,其中的市鎮卡莫利(Camogli)22日發生土石崩落,導致建在懸崖邊一座公墓跟著坍塌,初估至少200具棺木墜入海中,當局正積極展開搜尋,不過目前僅回收10具棺材。綜合外媒報導,卡莫利公墓擁有150年歷史,坐落在當地一處靠海的岩石峭壁上,不過因長年受到海上風暴影響,加劇了海岸侵蝕,據悉在事發前一天,懸崖就有出現坍塌的徵兆,不過當局並未採取任何行動,最終釀成22日下午3點這場土石崩落事件。目前初步估計至少有200具棺木掉落,相關部門已於當晚展開搜索行動,不過近2天內僅回收10具棺材,其餘仍漂在水上,當局將盡可能找回棺木,以安撫死者家屬,不過行動進度還是要視未來幾天海上的狀況而定,驗屍官也鎮守當地協助確認屍體身分。值得慶幸的是,因卡莫利公墓每週一固定關閉,這場意外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而懸崖下方則全面封鎖,原本住在該地區的住戶已緊急撤離,當局也為他們提供臨時住所,現階段地質調查團隊正用無人機瞭解坍塌情況,確認是否有再度發生崩落的可能。
史上最貴,看一次牙,遭裁罰10萬元。彰化縣李姓台商長年在大陸工作,去年7月因妹妹過世返鄉奔喪,居檢隔離期間申請自費赴醫院採檢,回程卻未立刻返家,反而順路去看牙齒,晚了30分鐘才回到居檢隔離住處,遭彰化縣衛生局裁罰10萬元,看牙代價驚人。去年7月4日,70多歲的李姓台商,因妹妹往生返台,準備依傳統習俗替妹妹的棺木封釘,入境後居檢期間依相關規定向彰化縣衛生局申請自費採檢獲准,於7月15日當天依指示自行騎車前往指定醫院完成採檢後,卻未立即返回居檢處所,反而是順路騎著機車去找熟識的牙醫看牙,延遲30分鐘才回到處所。事後疾管署勾稽時發現李男居檢期間竟有健保卡就醫紀錄,進一步通知彰化縣衛生局調查,彰化縣衛生局發現李男當天上午10點20分就完成採檢程序,卻未主動聯繫告知衛生局,就自行前往就醫,事後依《傳染病防制法》和新冠肺炎條例相關規定,對李男裁罰10萬元李男不服提出訴願,認為自己「自行」到醫院採檢,只是回家途中順道看牙醫而已,看完就回家了,與一般回到檢疫處所後再擅自離開情形不同,不該被罰;還強調若當時衛生局能派員陪同就診,也不會發生這種無辜被罰的情事,不過訴願仍遭駁回,全案去年底被移送強制執行。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同仁主動聯繫下,幾經協調和勸導後,李男終於釋懷並繳清罰鍰。彰化分署主任行政執行官胡天賜表示,台灣防疫成果傲視全球,主要就在於極為嚴格的防疫規定、與民眾全力配合所構築而成,也呼籲大眾配合防疫,依衛福部去年4月13日公告的「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對象應遵守及注意事項」規定,居檢與居家隔離者有就醫需求,應主動聯繫所在衛生局或撥1922通報,再依官方指示方式就醫,才不會因違反就醫指示而受罰。
阿根廷日前發生一起醫療疏失的案件。在阿根廷雷西斯滕西亞(Resistencia)一名89歲的老婦人因為心臟病發被送到當地醫院急救,之後醫生宣告老婦人不治身亡。但沒想到老婦人的屍體抵達火葬場的時候,竟然意外「起死回生」,幸好被老婦人的女兒發現,及時將老婦人從爐口中搶救回來。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這位高齡89歲的老婦人,在23日感覺到胸口疼痛,最後情況嚴重送醫治療。老婦人54歲的女兒於24日上午8點45分前往醫院探病,卻被醫生通知說老婦人因為心臟病發逝世,並且給女兒一份老婦人的死亡證明。而女兒之後前往當地的葬儀社與火葬場,準備處理母親的後事。但報導中表示,這位女兒在看到母親的棺木即將進入火葬廠的火化爐的時候,突然發現母親「生命體徵仍然很旺盛」,就迅速喊停要工作人員停止火化。開棺之後,發現母親竟然還活著,緊急將母親再次送回醫院治療。事後,老婦人的女兒情緒激動的通知親戚,表示母親還活著。之後便對有關單位檢舉當初誤診的醫院,而當地警方獲報後,目前已經偕同有關單位對該間醫院進行全面的調查。
中國傳統習俗講究死者必須「入土為安」,若是有錢人家或達官顯要辦喪事,親人更會為往生者準備奢華豐厚的陪葬品,放在現代除了價值不斐,更具有重大考古價值。不過,大陸河南一名農民修建房子時,意外挖出2具外觀呈血紅色的棺材,讓他感到相當不吉利,決定將其火化;專家事後研究殘骸,驚呼「4個億沒了」。綜合陸媒報導,河南省駐馬店一戶李姓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大雨屋內就下起小雨,多年前好不容易攢下幾萬元,打算在村口北邊的一處低矮山坡新建樓房;孰料剛開始施工不久,工人就在開挖地基的過程中,從山坡中掘出2口血紅色的大箱子,起先還以為是古人埋藏的寶箱,讓屋主雀躍不已。沒想到,當工人把木箱全部挖掘出來後,不僅是李男,連參與作業的工作人員都傻了眼,因為地底下的箱子根本不是寶箱,而是2具血紅色棺木;由於下葬入殮用的墓棺通常都是黑色,像鮮血一般紅的「血棺」十分少見,加上在場眾人文化水平不高,直覺這是不吉利的象徵,商量過後決定將其火化。山坡下方藏有一處明朝古墓。事情傳開後,當地文物部門趕到現場勘查,推測山坡下的洞窟裡藏有古墓,隨即在老李指引下挖出被掩埋的血棺枯木殘渣;經過科學檢驗,考古學家赫然發現,2具被燒毀的血棺均是由極其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同時還在灰燼中找到不少玉帛、字帖以及瓷器殘骸,粗估價值高達人民幣4億元(約新台幣22億元)。事後,考古隊進行搶救性挖掘,挖出一座明朝晚期的貴族合葬墓,出土了數百件瓷器、金器和寶石等古文物;專家說明,在過去習俗中,只有皇族去世時,才可以在棺木漆上朱紅漆料,無奈一般人不清楚,容易聯想到「血光之災」,呼籲民眾發現古墓或其他物品時,應盡快聯繫相關單位,避免珍貴文物毀損。古墓中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大陸廣東日前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殺人案,有名黃姓男子因罹患癌症,於2017年2月在家中病逝,不過他生前曾交代自己要土葬,但家人堅決要火化,黃男的弟弟為了完成遺願,於是找人聯手調包屍體,誘騙並灌醉一名智力障礙者後,將其裝進棺木裡,送入火化爐中活活燒死。綜合陸媒報導,黃男的弟弟透過朋友介紹,找上了戴姓男子及溫姓男子協商調包屍體計畫,之後溫男又去找了另一名黃姓男子幫忙;2017年3月1日下午,黃男開車行經陸豐市時,看見路邊一名正在撿垃圾的林姓智力障礙者,便將其騙上車,隨後購買一瓶白酒給他喝。林男後來喝到不省人事,狠心的黃男就將人放進棺木中,接著用4顆釘子牢牢封住,不讓林男有機會逃跑;隔日黃男前往死者弟弟家中,收取人民幣9萬元,並於3月3日中午出殯時,將裝有林男屍體的棺木交給家屬,最後再送至殯儀館火化,而裝有癌逝哥哥遺體的棺木,則被送到河東鎮土葬。整起事件最終還是曝了光,2020年9月,汕尾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黃男因犯下故意殺人罪,遭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並終身剝奪政治權利,至於違法所得人民幣9萬元,予以追繳,並上繳國庫;不過黃嫌不服,提起上訴,2020年12月15日廣東省高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對於逝去的亡者,大家在操辦後事都會更謹慎,以表對祂們的尊敬;然而台南市立火化場近日發生一起意外,棺木墜地破裂,導致亡者遺體就這麼露出來。對此龍巖回應,已在最短時間為亡者入殮,完成火化。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禮儀師當時推著亡者要前往火化場,在入口時沒有算準角度,結果棺木卡到門框;沒想到他居然硬拖,導致棺木墜地,亡者遺體還外露,嚇壞眾人。對此龍巖表示,已在最短時間為亡者入殮,並且完成火化儀式,至於後續賠償責任,將待家屬喪禮告一段落後再進行討論。而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禮儀師跪地,雙手放在腿上,看起來非常自責。不過據了解,該名跪地的非肇事禮儀師,而是值案的禮儀師,為表負責才會這麼做;當時在場的許多同業不忍亡者在地,也紛紛放下手邊工作一起幫忙。(圖/翻攝自臉書)事件曝光後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真心希望能夠原諒禮儀師」、「沒人會故意這樣,請見諒」、「棺材真的很重,我相信禮儀師不是故意的」、「要檢討,下次才不會再發生」。
命運作弄人!和撞球教練丈夫黃敬晉一起經營撞球館的婦人黃鈺真,因前段婚姻前夫吸毒家暴打傷她,被迫離婚逃命,連返家收東西都被拒於門外,卻被冠上「拋家棄子」的惡母形象,無法探視2子;離婚4年後,黃女在父親靈堂上見到前夫帶次子前來上香,聽到次子靦腆輕喚一聲「媽媽」,沒想到,卻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聽到次子叫她。48歲的黃女,24年前的在第一段的婚姻中嫁給初戀的同校同學的李姓男子(49歲),婚前曾當過家具送貨員和裝潢工的李男,在長子出生後,即失業賦閒在家,在貿易公司當會計的黃女一肩挑起經濟重擔,次子出生後,李男情緒異常失控,夫妻倆常爆發口角,原來是染上吸毒惡習,還多次施暴打傷黃女,和娘家人討論後,黃女決定離婚自保。黃女前夫告知死去的兒子託夢「想見媽媽」,為完成兒子遺願,才通知黃女見兒子最後一面。(圖/黃女提供)黃女當年因遭前夫家暴離婚,被迫離開2名幼子,離婚後想回婆家收東西,卻遭前婆婆冷嘲熱諷,拒於門外,因大門都踏不進,無法和兒子話離別,從此在孩子心中留下「拋家棄子」的惡母印象。3年後,黃女再婚嫁給撞球教練黃敬晉;隔年,黃女父親過世,前夫帶著4歲次子李祐瑜前來靈堂上香,當時對生母毫無印象的李佑瑜還靦腆地躲在父親背後,輕喚了一聲「媽媽」,讓黃女感動地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沒想到,這句「媽媽」卻是她這輩子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聽到次子呼喚。17年後,母子總算再相見,但地點卻是靈堂,因為李佑瑜去年10月無辜遭人砍死街頭,黃女在靈堂見到躺在棺木裡帥氣兒子的臉龐,忍不住痛哭,因為再也聽不到次子叫她「媽媽」。黃女遭前夫家暴離婚後,再婚嫁給撞球教練黃敬晉,婚姻幸福美滿。(圖/翻攝黃女臉書)
位於大陸山東省和河南省交界處的曹縣土地貧脊,每人平均只有8分地,尚不及畝,人均GDP倒數第一,一言以蔽之就是「窮」,連附近的縣都不願把女兒嫁到當地,導致許多村落被戲稱為「光棍村」或「鬼村」。沒想到,一貧如洗的曹縣近年靠著2大產業迅速崛起,如今家家戶戶不是開賓士就是BMW,鹹魚大翻身。綜合陸媒報導,10年前的曹縣長年被列為貧困縣,很多村都窮到出名,例如縣內的大集鎮就被稱為「鬼村」,村裡當時連一盞路燈都沒有,到了晚上只有錯落的土房隱沒在黑暗中,連附近鄉里都不願給村裡的年輕人說親,成了有名的「光棍村」,然而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卻長滿製作棺材的最佳原料「泡桐樹」。由於缺乏重工業,當地人只好投入棺材加工及雕刻行業,然而一路走來並不順遂;在傳統觀念中,棺材畢竟是不吉利的象徵,因此曹縣的工廠剛開始加工棺木時,來載貨的司機看到東西掉頭就走;此外請員工也困難重重,很多人一聽要做棺材,不管有多少薪水都不幹,逼得業者只好謊稱是日本訂的工藝木箱。由於棺材做工繁複,既要訂製配件、買布,又要符合極高的工藝標準,對一般工廠極具挑戰;正因如此,曹縣人抓住了商機,透過高標準的製造工藝獲得日本人青睞,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富豪村」,像是做棺材最出名的莊寨鎮,截至2018年底已擁有木材加工企業2569家,個體加工戶5000戶,產值達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150億元)。除了棺材,傳統的「漢服」也是曹縣另一個印鈔機器,當地生產的漢服數量占全國市場3分之1;有趣的是,曹縣人生產漢服,並不是因為有濃厚的文化底蘊,而是因為過去曾製造壽衣,心想手藝不能浪費,於是便從仿製開始打入低階市場,再一步步提升品質、設計,現在已在高端訂製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台中市35歲陳姓男子與宮姓前妻為爭奪小孩監護權,陳嫌竟揮刀砍人並裝箱棄屍,光天化日之下,騎機車載運「行李箱屍」達數公里遠,將前妻屍體遺棄偏避山區,行凶畫面曝光,讓陳男一度崩潰向警方坦承認罪。偵辦人員指出,陳嫌為棄屍到住家大樓附近五金行購買推車、繩索,一路拖著「行李箱屍」往大坑山區尋找棄屍地點,沿途人車正多,殊不知行李箱成了「行動棺木」。據警方推判,陳嫌與宮姓前妻上個月29日發生激烈口角,陳持球棒毆打宮女跌倒,見死者尚有氣息再持菜刀亂砍頭部,最後宮女倒地不起,陳嫌將屍體裝入旅行用行李箱內,放置家中角落。警方30日接獲死者宮女的母親報案,協尋女兒下落,警方暗中循線追查,本月2日陳嫌將宮女屍體遺棄山區,3日警方至北屯區陳嫌家中抓人,陳一度否認犯案,直稱其前妻在2人爭吵後即離家出走,但警方調閱監視器,不採信陳男說法,最後破案關鍵的「運屍」過程影片,突破陳嫌心房,陳崩潰坦承犯案。
太誇張!阿根廷足球傳奇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於台灣時間昨天(26日)上午傳出因心臟病驟逝,享壽60歲,阿根廷舉國哀悼。但竟有葬儀社人員開棺與馬拉度納遺體合照,還撫摸屍體,並伸出大拇指比「讚」,做出與遺體合影這項對逝者不敬的舉動,隨後還把照片上傳到社群媒體炫耀,引發阿根廷全國民眾砲轟。有禮儀社員工竟擅自打開傳奇球王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的棺木,不但摸遺體還「比讚」合影,引起阿根廷國民怒火。(圖/擷取自Twitter)綜合外媒報導,這名擅自開啟馬拉度納棺木禮儀人員名叫莫利納,他在沒有家屬的同意下,竟私自打開馬拉度納的棺木,將將右手放在馬拉度納遺體的額頭上,左手還對著鏡頭比一個讚,意圖炫耀自己與死後的馬拉度納合影。由於這項動作非常不尊重死者,加上馬拉度納對阿根廷全國人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這張照片曝光後,引發全國人民怒火。事後葬儀公司已將莫利納立刻解雇,而當時也在現場的3名員工,預計也會受到相關懲處。
大陸河南信陽市20日清晨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貨車司機疑似疲勞駕駛,竟撞上一列出殯隊伍,造成送葬人員9死4傷,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車禍肇事原因。根據《瀟湘晨報》報導,這列送葬隊伍依照當地習俗,將死者火化後放入棺材中,趁清晨五六點天未亮前將棺木送往墓地下葬,不料卻遇上車禍。報導指出,事發現場2棵直徑約20公分的路樹皆被撞斷,附近還留下許多藍色碎片。目擊者表示,肇事駕駛是一名年輕人,貨車上並未裝載貨物,疑似因疲勞駕駛開到反方向道路釀禍。據悉,這起車禍造成2人當場死亡,7人於送往醫院後宣告不治,另還有4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據亡者兒子悲痛表示,2名車禍身亡的死者分別是叔叔和堂哥,另外4名受傷人員也都是親戚,其餘7人則是家屬所雇用的抬棺人員。至於詳細肇事原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9月時,考古學家在埃及「死者之城」薩卡拉(Saqqara)發現未受破壞的墓穴,其中存有27具保存完整的棺木,接著又陸續發現其他保存完整的棺木,目前出土數量已經高達59具,這些棺木至少已經有2500年歷史,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棺木的外觀依舊保持著鮮豔的色彩,裡面的木乃伊也保存十分完好。根據《ABC新聞》報導指出,考古學家在開羅南方的薩卡拉,發現一處未遭受破壞的墓穴,而且從中發現59具棺木,根據研究指出,這些棺木至少有2500年的歷史,而且難能可貴的是,由於墓穴未遭到破壞,棺木下葬後就不曾被開啟,棺木出土時外觀色彩繽紛依舊,裡面的木乃伊也是保存完好,考古學家甚至發現大量的陪葬品,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是數十年來埃及考古歷史中重大的成果。考古學家哈瓦斯(Zahi Hawass)就表示「這是2020年,在埃及最重要的發現!」薩卡拉是埃及境內的大型墳地,當年古埃及定都在孟非斯時,薩卡拉是孟菲斯的「死者之城」,埃及第一王朝時已有貴族在該地下葬,第二王朝時始有國王安葬在此,當地也有是最古老金字塔「階梯金字塔」的所在地,薩卡拉也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埃及文物部部長阿納尼(Khaled el-Anany)表示,現場有打開兩具棺材,裡面存放有完整的木乃伊,上面也帶有自己的名字與官階,阿納尼表示這次發現的大多數棺木,裡面存放的大多都是神官、高級官員的木乃伊,面對如此豐碩的成果,阿納尼興奮的表示「這並不是發現的終點,這只是開始」。
藝人黃鴻升(小鬼)日前在家猝逝,享年36歲。今天(25日)中午於二殯進行火化,小鬼的爸爸、妹妹、女友峮峮、楊丞琳及許瑋甯等人,都前來送他最後一程,黃爸爸更不顧習俗禁忌,一路送愛子進入火化場。初戀女友楊丞琳稍早也在臉書發文寫下「最後告別」。小鬼妹妹捧著小鬼骨灰。(圖/林士傑攝)小鬼女友峮峮悲痛送男友最後一程。(圖/林士傑攝)楊丞琳與許瑋甯送摯友最後一程。(圖/林士傑攝)小鬼今天先是舉行不公開的告別式,隨後白色棺木送往第二殯儀館進行火化,在場親友按照習俗齊喊「火來了,趕快跑」,場面十分哀悽。至於後續的長眠地點,雖然小鬼的經紀人態度低調,不願公開或做任何證實,但據媒體報導,骨灰傳出將會送往陽明山的「臻善園」,以花葬方式進行。而楊丞琳稍早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鴻升掰掰,送你回到你的星球囉,我們會好好的,千萬不要有罣礙,謝謝你帶給我們的一切,都是非常珍貴又美好的回憶,今天見你的最後一面很欣慰,心是寬闊的,我會放下難過,繼續生活,你也要在你的星球繼續放光彩,大家會永遠記得你,永遠。」黃鴻升和楊丞琳2人是在出道前,就讀華岡藝校時相識相戀長達2年,儘管分手了,他們也一直維持著良好關係,將對方當成家人般一樣的存在,感情昇華後一路相伴21年,在彼此心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份量,而小鬼在2015年出的單曲《學妹》編號441,正是取自楊丞琳的高中學號。(圖/翻攝自楊丞琳臉書)
藝人黃鴻升(小鬼)日前在家猝逝,享年36歲。今天(25日)中午於二殯進行火化。稍早小鬼的父親、妹妹與女友峮峮,及許瑋甯,楊丞琳,熊熊等小鬼生前演藝圈的好友們,都來送他最後一程,黃爸爸更不顧習俗禁忌,一路送愛子進入火化場。而小鬼的遺體,預計下午就能完成火化,至於後續的長眠地,雖然經紀人未出面證實,但據媒體報導,小鬼的骨灰傳出將會送往陽明山的「臻善園」,進行花葬。小鬼今天先是舉行不公開的告別式,隨後白色棺木送往第二殯儀館進行火化。包括女友峮峮、藝人許瑋甯,楊丞琳、鬼鬼、六月、李易夫妻,熊熊等藝人好友,全部一身黑,親自送小鬼進入火化場。當小鬼棺木準備推進去火化時,到場親友按照習俗齊喊「火來了,趕快跑」,場面十分哀悽。而小鬼的遺體在下午火化完成後,後續的長眠地點,雖然小鬼的經紀人態度低調,不願公開或做任何證實,但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小鬼的骨灰傳出將會被移往陽明山「臻善園」,以花葬方式進行,但具體細節無人透露。
每年到農曆七月的時候,讓許多民眾抱持著戒慎戒恐的態度,也開始傳出各種「鬼月禁忌」。台灣的鬼月不僅時間長,禁忌也多,放眼整個華人地區,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存在。但為何會有「農曆七月就是鬼月」的說法,一度有傳聞說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係,但實際上,似乎與台灣早期漳泉械鬥比較有直接關係。在幾年前,亞洲大學台灣民俗館副館長顏榮豐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農曆七月其實不是鬼月,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關係。篤信風水的朱元璋認為七月是個極好的日子,《禮記˙王制篇》中也記載的「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七月是皇帝下葬的月份,朱元璋認為該月是極好的月份,不願意人民也在此時下葬。為了獨佔這個好月份,想到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所以採用了劉伯溫的建議,開始在民間謠傳「農曆七月就是鬼月」的說法,讓民間誤信,不在這個月搶著與皇帝爭日子。網路謠傳,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是因為朱元璋的小器所產生的。(圖/翻攝自網路)而為了強調農曆七月是個「好月份」,顏榮豐還提出另一項根據,他表示,清朝勘輿師蔣大鴻在「天元五歌」中轉述勘輿大師楊救貧的口訣,「古來天子7月葬,士庶踰月禮不曠」,就拿前句來看,古代帝王往生後常延至7月才下葬的原因就在於,7月是申月,取其「田地中,上得天時,下得地利」,所以「申」代表大吉之月,而不是鬼月。但根據調查,《禮記˙王制篇》中記載的「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指的是遺體停放七天後殮棺(放入棺木中),殮棺後停放七個月才下葬。之所以會停棺這麼久,就是要讓各地的諸侯將相有足夠的時間回來祭拜,畢竟,中國大陸很大,古代交通非常不方便。實際上,大家也鮮少照著這個規矩執行,就以清朝來講,皇帝駕崩後,遺體停放的日子從11天至25天都有,而殮棺後,棺木會停在殯宮,停放的日子短的1個月,長的可能有2年,反而都比禮記所要求的更長。那有沒有可能是朱元璋誤信,錯誤解讀古籍呢?但根據《明實錄 太祖高皇帝實錄》第257卷記載,「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乙酉,上崩於西宮」朱元璋於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閏五月初九駕崩,但卻在「辛卯」(閏五月十六日)就下葬,連他自己都沒有在七月下葬。事實上,根據《明實錄》、《明通鑑》記載,明朝皇帝大多都沒有在農曆七月下葬,變相的破解了這個謠言。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沒有在七月下葬。(圖/翻攝自維基百科)那在中國古代是否有「鬼月」的說法呢?實際上,在傳統文獻中,農曆七月有「巧月」、「孤月」等稱呼,一直到清代都沒有鬼月的說法,但是有「鬼節」的稱呼。在清代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就是那個「鞭數十,趨之別院」)中,裡面就有提到「七月望,俗謂鬼節,芸備小酌,擬邀月暢飲」,裡面的「鬼節」就是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而且中國古代的中元節,因為是重要節日,除了祭祀外,反而會大張旗鼓的慶祝,並不會像如今這般充滿各種禁忌。翻閱數種古代文獻,我們幾乎可以得知,中國人的確很注重中元節,古代也有把中元節稱之為「鬼節」,但是並沒有「農曆七月是鬼月」的不祥說法。而且同樣的在中國大陸也有中元節,日本也有性質極為接近的盂蘭盆節,這兩邊並沒有像台灣有恐懼害怕的鬼月習俗。實際詢問知名補教老師呂捷,呂捷表示,鬼月的來由,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推測可能是因為台灣各地常見的「萬應公」、「百姓爺」、「姑娘廟」等孤魂信仰的寺廟有關係。呂捷老師解釋,台灣早期民風剽悍,從清代開始就曾發生過長達百年的漳泉械鬥,後來又經歷抗日大小戰爭,不少台灣人民都死於非命。依照民間習俗,意外身亡、又無後人供奉的死者,必須要尋求香火的供養才得以安息,所以在台灣各地有無數間孤魂信仰的寺廟。而又因為早期人手不足,不可能每間廟都選在中元節當天進行祭祀普渡,所以時間一久,就會形成一種「農曆七月,每間廟都在普渡」的感覺,所以才逐步口耳相傳變成「農曆七月是鬼月」的習俗,畢竟這個月的主角就是這些好兄弟們。全台各地常見的義民廟,均屬孤魂信仰的廟宇。(圖/翻攝自頭份義民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