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歲嫩妹汞中毒致腎損傷 病發前狂用「這產品」醫生一聽秒搖頭
大陸一名23歲浙江女孩妙妙(化名)是直播間購物達人,吃的用的都喜歡買,從未懷疑過購買的東西是否正規。近日,她因為持續腿酸、尿蛋白超標就醫,被診斷為汞中毒,問題很可能出在她購自直播間的「不知道什麽牌子」美白面膜。《澎湃新聞》報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韓飛主任醫師透露,妙妙中秋節前就出現腿酸、腰酸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尿蛋白4+,轉至該院後擬「慢性腎炎綜症」收治入院進一步檢查。奇怪的是,妙妙沒有腿腳腫脹等明顯腎病綜合症的症狀,腎臟B超也沒發現異常,肌電圖、大腿磁共振檢查也正常。直到一次查房時,韓飛發現妙妙臉比脖子皮膚白,問她原因。妙妙回答稱,自己近期頻繁使用美白面膜,是從一家視頻平台的直播間買的,至於是什麽牌子的說不上來,也沒關注是不是正規產品。基於經驗,醫生馬上安排尿汞檢查,結果顯示其尿汞遠高正於常值,說明妙妙是汞中毒導致的腎臟損傷。醫院立即對她進行驅汞處理,並做腎穿刺明確腎小管損傷,後續還在進行相關治療。韓飛說明,「汞也就是我們液體時看到的水銀,它的化合物會破壞表皮的酵素活性,使黑色素不能形成,從而有美白作用,而很多不良商家為了短期內凸顯出美白效果,就會添加汞,面膜中的汞通過皮膚吸收後進入血液,而腎臟是汞的主要排泄和積累器官,若長時間或者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汞,就會破壞腎小球和腎小管,造成腎損傷。」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教授提醒,購買使用護膚品、化妝品要注意,切勿隨便購買三無產品,除美白產品有添加汞的風險外,有的不良商家會在口紅中超標添加鉛等金屬成分來增加亮度和持久度,使用後可能造成慢性鉛中毒造成慢性腎炎,嚴重時可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宮廷劇是真的…寶寶銀鐲變色送醫「發現汞中毒」 真相內幕太驚悚
如今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會為寶寶戴上銀鐲,覺得是很好的寓意,希望孩子更加健康。其實銀鐲還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說可以試毒。大陸近日就有一名寶寶因身上配戴的銀鐲變色,被送醫檢查,意外發現汞中毒,幸好及時就醫,現在已經康復出院了,那麽孩子怎麽會出現汞中毒的呢?綜合陸媒報導,看到電視劇的都知道,不少影視裡都有銀針中毒的畫面,如果是中毒,那麽銀針就會變黑。據了解,陜西省西安市一位媽媽日前發現1歲寶寶腕上的銀鐲變了色,想到孩子最近經常哭鬧,擔心孩子中毒,便帶著孩子就醫。為安全起見,醫生為寶寶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孩子尿汞超標數倍,立即安排患者住院進行驅汞治療。經過了解,原來母親之前幫寶寶量體溫時,不小心打碎了體溫計,但當下已立即處理乾淨,以為沒事,沒想到就因為打碎了體溫針,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可怕了,幸好及時送醫治療,如今已無大礙。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咱就是說古代人用銀針試毒誠不欺我,還好這位媽媽發現的比較及時,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媽要給我帶銀手鐲,我就是嫌棄太重就直接扔了」、「這位媽媽也算很細心了,發現的也及時,其實大部分媽媽都很細心的,再怎麽也不忍心看到孩子生病或怎樣」。

以為吃魚身體好!高雄男猛吞鯊魚軟骨膠囊 血汞超標4倍且「無解毒劑」
高雄市一名男子長年罹患腎臟疾病,他認為多吃魚對身體有益,因而長年服用大型魚,並大量服用朋友自製的「鯊魚軟骨膠囊」,最終導致手抖、精神不濟等症狀,連忙到高雄長庚醫院就診,經院方抽血檢驗後,發現其血汞數值超標4倍,明顯汞中毒,且甲基汞中毒無解毒劑,該男經建議減少攝取後,血汞濃度明顯降低,症狀才得到改善。高雄長庚腎臟科醫師蔡凱帆表示,該名病患血汞數值高達每公升56.3微克,遠超過正常值15微克,而院方將鯊魚軟骨膠囊送驗後發現膠囊中的汞含量為0.41ppm。該男停止服用鯊魚軟骨膠囊、少吃遠洋大型魚類一段時間後,血汞濃度才降至每公升17.8微克,臨床症狀也改善。高雄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該名病患腎功能不佳影響汞的代謝,又嗜食遠洋大型魚及鯊魚軟骨膠囊,種種因素導致其血汞異常,汞有可分為元素汞、無機汞和有機汞中毒,該患者屬於有機汞中毒,目前沒有特殊解毒劑可供治療,只能減少暴露來源。顏宗海建議,敏感族群應避免大量攝食遠洋大魚,民眾也應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才可減少血汞濃度偏高的風險。

最後回眸!珍稀小貓頭鷹汞中毒休養3個月 深情凝望照育員後回家了
新北市新店區8月有隻保育類黃魚鴞幼鳥,疑似汞中毒而無法飛翔,被民眾發現時倒在地上奄奄一息,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接獲通報後連忙將牠接回照顧,黃魚鴞經過3個月的休養現已恢復健康,近日已重回野外,起飛前更深情凝望照育員和獸醫最後一眼,最終帶著醫療團隊祝福起飛。據了解,黃魚鴞屬於保育類動物,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的溪流環境中,也是台灣唯一濱溪生活的貓頭鷹,而牠們的食物包括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到甲殼類,是溪流生態系食物鏈的最上層的消費者,牠們的存在可顯現溪流生態系的結構是否健全,也因其特殊的習性導致牠們目前面臨諸多威脅。今年8月,動保處接獲通報,指民眾在新店山區拾獲一隻大型貓頭鷹,工作人員到場檢視後發現牠有消瘦、汞中毒的狀況,立刻將牠帶回照顧,並由台灣猛禽研究會協助檢傷。醫療團隊推測牠為今年出生的幼鳥,約5到6個月大,由於黃魚鴞是食物鏈最上層,中毒原因可能與捕食中毒的獵物有關,也有可能是誤食非自然界物質或動物本身免疫力下降等。而在經歷3個多月的醫療後,黃魚鴞近日已恢復健康,並成功野放回到山林,牠起飛前還回眸凝望醫療團隊,最終帶著祝福回家,研究會後續將以衛星發報器持續追蹤其活動情形。動保處表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任何人不得隨意騷擾、捕捉、虐待、或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違者最重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另外,民眾從事戶外踏青時如發現野生動物,應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撿拾等3不原則,避免干擾野生動物生存。如發現有人違法獵捕、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之行為,可撥打新北市政府1999專線或撥打(02)2959-6353通報動保處派員進行查處。

銀離子躍升熱搜「關鍵原因」擊退白髮 專家這樣說
健康議題持續在全球延燒,隨著全民強身意識抬頭,抗菌關鍵字「銀離子」搜尋程度也在今年竄升,但關於「銀離子」你真正了解多少?銀離子除了防疫抗菌,在日本也有研發團隊積極研發,使用其「感光變色」特性,提供白髮困擾者健康修護新選擇。關於「銀離子」的效用想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早前就已在醫材、口罩、淨水器的濾心等日常生活中被運用,醫護相關報告指出,「銀」自古以來已廣泛被應用在加速傷口癒合、治療傷口感染、淨化與保存飲料等。銀離子VS白髮族 健康補色好朋友善用銀離子的特性,日本團隊多年來深入研究如何安全且穩定萃取銀離子,研發出兼具護髮功用的補色乳,同時取得全球獨創專利:「銀離子感光著色技術」利用其感光變色的特性,讓日本品牌如《AURA雅鄔樂》運用於頭髮表層上色,像幫每一根頭髮穿外套一樣,透過日常照光,溫和漸進地改變髮色,大概3至5次的使用就可以觀察其變化,提供白髮族多一個健康的選項。染髮、補色大不同 選對補色產品使用遠離傷害關於銀離子的安全性,醫護管理相關報導也指出,一般常聽見的銀中毒,主要是透過食用中藥、藥草所致。若單純接觸銀器、戴銀飾等,並不會吸收銀成分。而成分「銀離子」屬惰性金屬不易吸收,活性銀離子還能與細菌體內酶蛋白上的硫氫基結合、使含硫氫基酵素失去活性,讓細菌清除。前雙和醫院營養師、心安生命科學營養師張維浚在受訪中也提到,民眾較常見重金屬中毒多為鉛、汞中毒,在日常生活中的餐具與飾品都會使用銀作為材料,中毒的風險較低,除非是高濃度的暴露或大量食用。談及一般人關心的白髮問題,染髮及補色貌似相像,原理可大不相同。以染髮來說,市售染髮劑多透過含藥化學染劑,屬滲透型著色方式,裡頭的雙氧水,阿摩尼亞等屬於含刺激性的成分,建議每次使用應間隔3-6個月對身體負擔較小。而若有頻繁染髮需求的民眾,也建議採取「補色」方式,拉長使用化學染劑的時間,較容易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與致癌風險。「銀離子」不僅是抗菌功臣外,也能給愛美的朋友一個健康白髮補色的選擇。最後也提醒大家,在選擇相關產品之前,需充分了解各類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審慎評估商品模糊的行銷用語,確認其成分特性使用,擁抱美麗兼具健康的人生!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此(https://bit.ly/3nFOVmN)看更多銀離子。

不良中醫自費藥竟含鉛 胡志強、蔡正元等政商人士都受害
盛唐及九褔兩家中醫診所涉中藥粉鉛中毒案,因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1家4口鉛中毒案而爆發,檢方進行偵辦。受害中毒者還有前國民黨台中市主委陳明振的老婆等政界人士,連1名5歲、9歲兩女童及盛唐負責人呂世明的胞姊也中毒。甚至,政界前市長胡志強全家及前立委蔡正元等人都曾是病患,所幸,並未波及健康。盛唐中醫診所呂世明、九褔中醫診所洪彰宏都是知名的中醫師,門診常大排長龍,中部相當多的政商人士長期看診自費拿藥服用。沒想到,兩家診所的上游中藥商歐國樑,自2015年起將禁藥硃砂入藥調製成「珍珠五寶散」,賣給九褔;盛唐則自2017年底向歐購買硃砂,自行調製「獨門藥方」,兩家診所的自費中藥粉都含硃砂,因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1家4口都「中毒」而爆發此案。檢方追查統計,期間到兩診所看診拿含禁藥的中藥粉服用的病患共高達200多人、看診拿藥有1150人次,案發後,病患自行到院檢查,導致鉛中毒者有39人,不乏政界名人,連5歲女童及呂世明的胞姐都中毒。但奇怪的是,盛唐、九褔的中藥粉內摻入的是禁藥「硃砂」,長期服用病患卻未出現「硃砂」導致的「汞」中毒,而都是禁藥「鉛丹」所引發「鉛」中毒。檢警追查抽絲剝繭才發現,上游中藥商在2019年間疑將市價便宜的鉛丹「誤認」為硃砂,不但自製成五寶散銷售,也當做「硃砂」賣給盛唐入藥。台中市議員張彥彤在今年6月間因不明原因腸胃痛及嘔吐等不適,就醫抽血檢查,赫然發現血液內重金屬鉛含量為83.31 ug/dl,遠高於標準值10 ug/dl,因鉛中毒合併急性肝炎及全身性毒性徵候傷害。經進一步追出禍源竟是在盛唐自費拿的中藥粉,並查出他父親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及母親、胞妹也同遭毒害。張宏年自2019年7月起到盛唐就診拿藥共有21次,經抽血檢驗他的血中鉛含量為364.87ug/dl,受鉛中毒合併中樞與周邊神經病變等傷害。檢警透過所查扣的相關病歷紀錄,通知病患作證,鉛中毒案如滾雪球越滾越大,前台中市國民黨主委陳明振的妻子,因罹癌自2018年8月起到盛唐就診服藥,也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且中鉛含量竟高達95.32 ug/dl。還有2名女童也是受害中毒,九褔告知病患,「珍珠五寶粉也可以讓小孩服用,1名9歲女童服用後也發生不適,就醫抽血檢查,血中鉛濃度為50.6 ug/dl;另1名5歲女童也跟著媽媽到盛唐就診服藥,抽血檢驗血中鉛含量為56.3 ug/dl。而令人驚訝的是,呂世明及洪彰宏都供稱,他們並非故意傷人,也不知道藥粉含有鉛丹,他們自己及家人也都服用這些藥粉。檢方追查,呂世明的胞姐及胞妹也赫然在服用問題中藥粉名單,尤其,呂姐竟也鉛中毒,她自2018年7月27日至2020年6月17日到盛唐就診6次,2度抽血檢查,血中鉛含量達66.6 ug/dl、53ug/dl。

這麼深也有?汞污染無極限 全球最深海溝發現甲基汞存在
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有研究團隊成員在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會對生物與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甲基汞(Methylmercury),推測應該是死亡的魚屍所帶下來的。根據《Science Blog》報導指出,一個由美國密西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了甲基汞的存在。在過往,汞被科學家認為被限制存在於最深1000公尺左右,在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甲基汞的存在,是完全打破過去的認知。而團隊透過汞同位素的方法,確認這些甲基汞是來自於水深400至600處的海床。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甲基汞一部分可能是自然生成的,但絕大部分都是人為活動汙染所造成的。同時,中國天津大學也在馬里亞納海溝中,深度5500至9200公尺的海床上發現甲基汞的存在。該團隊成員認為,之所以會在這出現甲基汞,應該是透過糞便、浮游生物的有機物下沉,才因此進入到海溝中。但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是體內累積大量甲基汞的魚死亡後,屍體一邊下沉、一邊分解,才讓甲基汞散落在馬里亞納海溝中。汞,又稱為水銀,在自然界會以「元素汞」、「有機汞」、「無機汞」三種型態存在。汞汙染對於自然界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在此之前,科學家都認為汞汙染僅存於海洋上層(1000公尺以上),這次的研究報告是完全打破科學家過往的認知。甲基汞屬於有機汞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有機汞形式,毒性最強,也具有生物累積性,動物接觸後無法被代謝掉,可以透過食物鏈的關係毒害動物,最終也傷害人體。如果動物體內累積過量甲基汞,會造成神經系統、心臟的危害,就連胚胎也會產生發育缺失的狀況。

議員全家中毒案 不但藥粉鉛超標連汞都爆表
台中市議員張彥彤一家疑似服用台中市盛唐中醫院長呂世明開立的自費藥粉,導致鉛中毒,台中市衛生局將藥粉送驗後,複驗結果出爐,藥粉中不但鉛爆表,還有1包連汞都爆表。但台中市衛生局卻指稱,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再對外說明。張彥彤決定6日自行對外說明。張彥彤7月間因全身無力、腹絞痛,到醫院急診,進而發現肝指數飆高,且血鉛飆到88μg/100g(10μg/100g為鉛中毒),經檢驗他服用的中藥粉的鉛含量爆表,由於其全4家口連同外婆,都長期在台中盛唐中醫服藥保健,其父、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及媽媽、姊姊到醫院抽血也發現有鉛中毒情況,只有外婆的檢驗報告正常。由於盛唐中醫院長呂世明為前任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其開設的盛唐中醫專治腫瘤重症,該案發後,震驚各界,台中市衛生局將張家提供張彥彤、張宏年及其姊姊的自費中藥粉包送驗,8月2日初驗結果出爐,呂世明坦承使用已被禁止藥用的硃砂,衛生局立即以違法《醫師法》將盛唐中醫診所負責人函送台中地檢署偵辦。複驗結果與初驗大致相同,不但鉛超標,連汞也超標。這也與呂世明指稱懷疑是藥商以鉛丹混為硃砂說法有出入。有中醫師分析,硃砂化學成分是硫化汞,只會造成汞中毒,而鉛丹不能服用,只能外敷,誤食是會鉛中毒,其中1包藥粉不但含鉛又含汞,真相待檢調釐清。

【另類MIT2】 真珠膏紅遍東南亞 仿冒品「汞中毒」重創事業
「父母親一開始不知道要賣什麼,就問親朋好友需要哪些東西,有人下訂才叫貨,當時家裡連鋼筋、水泥都有。」鄭桂明回憶,沒多久雙親就發現,馬來西亞人特別喜歡台灣的真珠膏,因此與友人合資成立工廠,購入美國真珠粉原料,用獨特配方調製出細緻的真珠膏,並以寓意為「妻子、珍愛的人」的馬來語「BEANNE」命名。不料,事業起步之時,卻遇上有其他品牌以效果強又便宜的汞(水銀),取代效果慢又昂貴的真珠粉,鬧出沸沸揚揚的「汞中毒事件」,導致真珠膏在台灣市場迅速沒落。「雖然當時BEANNE尚未在台灣銷售,但海外市場仍遭仿冒品波及。爸爸只好請人發明測試劑,提供代理商幫助消費者辨識產品有無含汞,才暫時度過難關。」鄭桂明從劍橋大學博碩士班畢業時,父親鄭新華與母親陳錫瑜都特地飛到英國參加畢業典禮。(圖/鄭桂明提供)這段風暴期,鄭桂明人在國外。「我從劍橋大學碩士班畢業後,去新加坡及香港工作,待過銀行及超市通路。」直到十四年前父親退休,他才決定返台承接家業。一開始,鄭桂明仍維持「接到訂單再生產出貨」的營運模式,五年後轉為主動出擊,拜訪海外代理商,慢慢地接地氣。「我們透過海外代理商了解當地市場偏好,先調查再生產,同時也參與當地活動,像是贊助馬來西亞的選美比賽等。」PSK愛用者林小姐表示,她最喜歡PSK的「深海源萃水潤舒芙霜」,「即使在冬天,保濕效果依舊很好,又沒有黏膩感,不用擔心對皮膚造成負擔。」(圖/馬景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