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習近平2023新年賀詞 提「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

在2022年最後一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互聯網,發表2023年新年賀詞。習近平表示,新冠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每個人都不容易,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提到台灣時,習近平說,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一開頭就提到新冠疫情。他說,疫情發生以來,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醫務人員、基層工作者不畏艱辛、勇毅堅守。習近平表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每個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明天的中國,力量源於團結。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談到台灣問題,習近平表示,「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對於今年的大陸經濟發展,習近平樂觀的說,「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蓬勃興起,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新年賀詞全文如下:大家好!2023年即將到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2022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徵程的時代號角。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經濟穩健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20萬億元。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我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採取減稅降費等系列措施為企業紓難解困,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准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醫務人員、基層工作者不畏艱辛、勇毅堅守。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每個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2022年,江澤民同志離開了我們。我們深切緬懷他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珍惜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繼承他的遺志,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創造了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冰雪健兒馳騁賽場,取得了驕人成績。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五號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們的「太空之家」遨遊蒼穹。人民軍隊迎來95歲生日,廣大官兵在強軍偉業徵程上昂揚奮進。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這一切,凝結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點點星火,匯聚成炬,這就是中國力量!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蓬勃興起,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今年我去了香港,看到香港將由治及興十分欣慰。堅定不移落實好「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必將長期繁榮穩定。今天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這一年發生的地震、洪水、乾旱、山火等自然災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讓人揪心,令人難過,但一幕幕捨生取義、守望相助的場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跡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繫世界的中國。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國門講述中國主張。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並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始終如一珍惜朋友和夥伴,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黨的二十大後我和同事們一起去了延安,重溫黨中央在延安時期戰勝世所罕見困難的光輝歲月,感悟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我常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百年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程何其艱辛又何其偉大。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拚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明天的中國,奮鬥創造奇跡。蘇軾有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明天的中國,力量源於團結。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此時此刻,許多人還在辛苦忙碌,大家辛苦了!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共同迎接2023年的第一縷陽光。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祝願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寧!祝願大家新年快樂、皆得所願!

publish-icon 12月3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遺體移八寶山火化 巴士、大批黑衣人堵路

大陸前領導人、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於11月30號逝世享壽96歲,12月1號江澤民遺體運抵北京,5號移至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據《星島網》報導5號清晨,八寶山一帶沿路都有交通管制,路上有不少載著中共黨員的巴士,和大量身穿黑外套的民眾,附近居民將過程拍下PO上網,整個場面看起來相當震撼,而巴士和黑衣人堵住周邊道路,有消息指出他們都是中共黨員。

publish-icon 12月0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密使穿梭兩岸 江澤民時代情報戰「規模與死傷」最大

大陸前國家主席江澤民11月30日逝世,在他任內,兩岸領導人有密使溝通,但也是情報戰交手最慘烈之際。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前後,前國安局長殷宗文派遣百人以上的軍情局幹部前往大陸,是軍情局空前且規模最大的敵後情蒐行動,也是情報員失事最多時期,留下許多可歌可泣、不為人知的祕密。由於情報員失事漸增,當時的參謀總長湯曜明下令軍情局不准再派基幹赴陸情蒐,這條鐵律,至今仍延續遵循。李登輝總統執政期間,與江澤民建立兩岸高層幕僚對話機制;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榮豐所著《無煙硝的戰場:從威權到民主轉折的國安手記》,詳細紀錄1992年他與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赴北京見到大陸國家主席楊尚昆,開啟這段密使過程。同時,兩岸諜報戰也進入白熱化。軍情局基層幹部入陸行動,一次駐大陸2年,各單位於大陸每建立一個基地,發贈獎金30萬元。所謂建立基地條件,一是情報員要能立足並長期居留大陸,一是要能建立通訊管道。除了基幹入陸,軍情局還派遣約聘人員如台商等,在大陸沿岸「掛鈴噹」,亦即監視共軍動態,若有不尋常的調動,任何風吹草動,就像風鈴一樣即刻回報。此外,軍情局還策反解放軍將領劉連昆為我所用,並於96年台海危機派上用場,打了場「傷亡慘重」卻精采的情報戰。在我情蒐的絕密文件中,江澤民對劉連昆被我方吸收,大為震怒。96台海危機是軍情局在大陸人員情報最活躍時刻,但也付出失事代價,唯遭中共逮捕判刑的情報員究竟有多少人,兩岸迄未公布數字。據統計,第一次執行入陸任務,並無任何人失事,中共都是在情報員第二次入陸時,動手抓人。入陸失事的情報員,服刑期滿均返台,沒有一人滯留大陸。唯不少人因受不了異樣眼光,且身分曝光,不再被軍情局賦予要職,遂選擇退役。軍情官員表示,中共現今的「人臉辨識」系統做得很徹底,不僅在各通關口岸設置,甚至有更高階「步態識別系統」監控;軍情局自台海危機後便不再派基幹赴陸,就算護照用化名躲過第一次,但第二次不管換什麼假身分,人臉與行走步態變不了,極易被拆穿,風險很高。

publish-icon 12月0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哀悼大會當天陸股停市3分鐘 公共娛樂也將暫停一日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追悼大會將於6日舉行,大陸央行與證監會今(4)日宣布,哀悼大會的期間,陸股證券期貨市場、銀行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將臨時停市3分鐘,以示哀悼。綜合陸媒報導,大陸證監會公告中表示,「為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無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根據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公告精神,在12月6日上午江澤民同志追悼大會默哀期間,證券期貨市場臨時停市3分鐘,默哀結束後恢復交易。」而大陸央行也公告,「為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無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根據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公告精神,在12月6日上午追悼大會默哀期間,銀行間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票據市場、黃金市場臨時停止交易3分鐘。」另外,「江澤民治喪委員會」則公告追悼大會期間,大陸全國和駐外使領館及其他駐外機構降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一天,有汽笛的地方都鳴笛3分鐘,防空警報鳴響3分鐘。

publish-icon 12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江澤民移靈北京透明棺曝光 清楚可見「招牌黑框眼鏡」 

大陸前領導人、中共中央前總書記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大陸官媒《央視》1日晚間曝光江澤民大體以從上海移回北京,從央視釋出最新移靈畫面可見,江澤民專機抵達西郊機場後,透明棺材曝光,清楚可見江澤民大體還戴著招牌黑框眼鏡。央視報導江澤民移靈回北京 。當專機抵達機場,現任總書記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等人在停機坪肅立,根據《央視》指出,下午3點55分,載著江澤民遺體的專機緩緩降落。在哀戚的樂聲中,12名禮兵擡護安放著江澤民同志遺體的靈柩,緩緩走下專機,行進至迎靈隊伍正前方肅立。習近平親自在西郊機場迎靈 。北京西郊機場國旗半垂,氣氛莊嚴肅穆,黑底白字橫幅上寫著「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習近平和彭麗媛等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神情凝重地在停機坪肅立。習近平等向江澤民同志遺體三鞠躬,目送靈柩上靈車。之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成員和江澤民同志親屬護送遺體前往停靈處。報導稱,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到北京西郊機場迎靈,並向江澤民同誌親屬表示深切慰問。蔡奇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有關同志、江澤民同志親屬從上海護送江澤民同誌遺體回到北京。

publish-icon 12月0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追悼大會12月6日舉行 習近平擔「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病逝,官方已經成立「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擔任主任委員。據《星島日報》報導,悼念活動日期為11月30日至12月7日,5日(下周一)為遺體告別儀式,6日(下周二)為追悼大會。今天的《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央媒頭版統一版式,轉為灰黑色,悼念江澤民。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的喪禮規格比照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將舉行追悼大會。鄧小平1997年2月19日逝世,官方成立「鄧小平同志治喪委員會」,2月2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2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萬人追悼大會,由時任總書記江澤民致悼詞。江澤民於11月30日逝世,遺體告別儀式預料在12月5日舉行,追悼大會將在12月6日舉行。今天的《人民日報》等官媒頭版一模一樣,大標題是黑框的「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以及中共中央等五大機構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右上角則是官方正式評價:「江澤民同志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publish-icon 12月0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陸劇陸綜傳停播一周 電視台急抽娛樂節目「全禁娛」改播愛國劇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昨天(30日)下午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於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受到大陸前領導人逝世的巨大影響,大陸各個熱播中的電視劇,紛紛臨時宣布停播,網路上更謠傳,即起所有大陸綜藝、戲劇都停播7天,電視台則抽換娛樂節目,改播愛國劇,整個中國大陸再度進入「全禁娛」的生活。面對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大陸包括騰訊娛樂、優酷等串流平台網站,頁面全部變成黑白畫面,原本正在熱播中的《愛的二八定律》、《點燃我,溫暖你》等劇,全部都宣布先停播;網路上也傳出,大陸各綜藝節目將會停播一周,引來網友議論。騰訊網首頁,目前頁面呈現黑白色。(圖/翻攝騰訊網)不少大陸網友推測,當年大陸領導人鄧小平逝世,多數娛樂性節目都停播一周,這次江澤民過世,也有可能會比照辦理。甚至有人提到,這波大陸的「全禁娛」,應該會一路禁到12月7日,這段時間各個相關的娛樂平台,應該會進入「主頁黑白、娛樂停播、關閉彈幕、廣告停投」。

publish-icon 12月0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習近平發聲了!「化悲痛為力量」 沉痛談話內容曝光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30日)下午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耆壽96歲。對此,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在與寮國國家主席通倫(ThonglounSisoulith)會談時,就針對江澤民病逝發表回應,表示「將化悲痛為力量,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表示,江澤民是中國黨、軍和各族人民公認的、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更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圖/達志/美聯社)對於中國共產黨失去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我們沉痛悼念江澤民同志,將化悲痛為力量,按照中共二十大的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陸委會對家屬致意給回應 「中共歷任領導人作為 歷史自有評價」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去世,大陸委員會今(30)日回應,我方已注意到江澤民病逝的消息,並對其家屬致意。對於中共歷任領導人的作為,歷史自有評價。江澤民任內,兩岸雖進行對話與交往,但北京當局持續以武力威脅臺灣民主制度發展及對外交往,並在我鄰近海域發射飛彈、釀成臺海危機,引發兩岸情勢動盪不安及國際批評。陸委會強調,我政府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政策一貫,呼籲中共當局鑑往知來,放棄以軍事恫嚇、武力遂行目的之思維行徑,尊重臺灣人民,共同以和平方式務實處理分歧。陸委會亦將對中國大陸情勢的可能影響及發展保持關注。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曾對台提出「江八點」 總統府晚間16字回應

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今(30)日中午在上海逝世,享耆壽96歲。晚間總統府也對此事回應,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希望家屬節哀珍重。圖為2015年9月,習近平、江澤民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圖/中新社)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過世,過去他從1989年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會書記,1993年當選大陸國家主席,全面掌控黨、政、軍,成為中國大陸第三代領導人,2002年後逐步交棒給胡錦濤,2005年3月正式卸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退休後江澤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上海。江澤民曾在1993年及2000年發表的「對台白皮書」,1995年更是發表「江八點」言論,「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堅決反對一切台獨和分裂的言行。」;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反對台灣藉由「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為目的,進行「擴大國際生存空間」活動。江澤民還歡迎兩岸領導人互訪,強調「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辦,不需要藉助任何國際場合。」江澤民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9年10月1日大陸國慶日當天,也是大陸70周年當天,出席活動並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慶祝活動。如今他的逝世,總統府晚間也表示,「有注意到這項消息,希望家屬節哀珍重」。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江澤民為歷任最「親美」領導人 2次訪美迎中美前所未有蜜月期

綜觀大陸歷任領導人,最為「親美」領導人,非江澤民莫屬;江主政期間,延續前任領導人鄧小平訪美基調,不僅分別在1997年與2002年2次出訪美國外,更與美國柯林頓政府,聯手推動中美「戰略夥伴」關係,此舉不僅成為往後中美建構新型大國關係濫觴,更將中美關係帶進前所未有蜜月期;期間甚至換取美國公布對台「新三不」政策;對照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反中,此蜜月期已成歷史。1997年中美關係跌入冰點,江澤民上台希望能尋著前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步伐,試圖將中美關係再度推向高峰;除任內兩次正式訪美外,副總理錢其琛也多次陪同或單獨訪美,為修補中美關係「穿針引線」。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後,中美關係迎來史無前例春天。儘管江澤民的親美路線,一度遭部分黨內人士批判,但始終沒有動搖江澤民親美意志。江澤民在柯林頓上台後,提出「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16字對美新方針,更在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應邀出訪美國;順利推動中美兩國達成「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不畏浮雲望遮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江澤民1997年訪美時間,正值「中國威脅論」論調四起,面對眾多質疑聲音,江澤民在與時任副總理高爾的餐會上,特地引用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詩,不僅聊表心志,更為充分表達發展中美雙邊關係的堅決態度。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陸官媒一片黑白致哀 習近平任治喪主委「港澳設靈堂不邀外賓悼念」

大陸前領導人、中共中央前總書記江澤民30日於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大陸官媒還特地將官網改成「黑白色調」,悼念江澤民,而大陸官方也早有準備,以最快速度發布治喪委員會名單,其中,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主任委員,中共黨政高官全列名,另外在香港、澳門會設立靈堂供民眾弔唁並按照慣例,不邀請國外政要派代表團前來悼念。大陸央媒和官媒將網頁改成黑白色調,悼念江澤民。從《新華社》、《人民網》和官媒《中新社》的網頁可見,在30日下午4點左右將網頁調成黑白色調,而《央視》也在下午5點江官網改為黑白色,悼念江澤民,各官網皆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為題,發出江澤民病逝的通知為頭條,並盤點江澤民生平和對國家的貢獻。大陸央媒和官媒將網頁改成黑白色調,悼念江澤民。據《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江澤民是近30年來,除了習近平之外最重要的大陸政治人物,另外,從公布的治喪委員會名單也可看得出來,大陸對這位前總書記的重視,除了習近平掛名居首,依序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除此之外,治喪委員會的第一項公告,就是公佈各地設立靈堂的消息,除了北京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中國外交部,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和所有大陸駐外使領館都將降半旗致哀,到追悼大會舉行之日為止。另外,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和大陸駐外使領館也會設置靈堂供弔唁,公告並指出,按照慣例,不會邀請外國政府、政黨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團或代表到中國參加悼念活動。治喪委員會名單也顯示對這位前總書記的重視,除了習近平掛名居首,依序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確立近30年對台方針 「江8點」間接引爆台海危機!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30日)下午12點13分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耆壽96歲。江澤民時代在中國大陸有承先鄧小平改革開放、啟後胡錦濤時期高經濟成長的重要意義,對台灣則有間接引爆台海危機的「江8點」,與操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對兩岸影響極為深遠。江澤民在1995年1月30日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談話,基本綜合了前領導人毛澤東「爭取和平統一」、鄧小平「一個兩制」構想。但與毛澤東、鄧小平不同的是,江澤民提出的江8點為中國大陸首次明確表態對台工作的思想、政策以及如何實踐,從過渡時期解決方案、兩岸領導人如何互訪,甚至能看見「反分裂」被列為重點項目,最後成為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重要源由。時任總統李登輝對此在同年4月8日拋出「李6條」回應,並針對江8點中的「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應堅決反對」,表達統一必須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在兩岸分治現實上探尋國統一可行方式。而李登輝在同年訪美時所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更被陸方視為鼓吹兩國論,而雙方對兩岸問題的認知落差後來演變為第三次台海危機,並導致史無前例的「美軍2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江澤民部分的兩岸政策仍延續到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圖/達志/美聯社)經過近3年緊張與美中台三方互相試探,江澤民在1998年於中央對台工作會議表示:「我們無論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都要取得台灣同胞廣泛支持,否則就會遇到很大阻力,統一後台灣也難以長治久安。」並在陳水扁執政後提出「台灣不管誰當權,我們都歡迎他來大陸談,同時,我們也可以到台灣。但必須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這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一方面表現出和平談判誠意,一方面壓制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江澤民統治中國大陸13年期間,可說是兩岸關係最多變的時期,早期江8點明確了對台政策、中期與提出「戒急用忍」的李登輝,在兩岸經濟議題過招,又因兩國論爭議引爆台海危機與兩岸關係極凍,形成所謂的「文攻武嚇」模式、後期雖停止與陳水扁政府的官方交流,卻又在民間大開方便之門,為接任的胡錦濤打下兩岸原則的基礎,其「盡最大誠意、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決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論調,至今也為習近平所用。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精通4語言…昔「切換3聲道」教訓媒體 舌戰女記者經典畫面曝

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因白血病及多重器官衰竭,30日午間12時13分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據悉,江澤民精通多國語言,以俄語、英語、吳語上海話、江淮官話揚州話為最佳,亦粗通羅馬尼亞語、法語、日語,還會模仿粵語、西南官話,過去曾接受美國CBS著名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專訪,還曾「當眾教育」香港女記者。2000年10月27日,江澤民與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一起接受媒體訪問,被女記者張寶華詢問中共是否支持董連任,他起初沒有太大反應,只簡單以粵語回答「好啊!」、「當然啦!」張寶華追問,「現在那麼早,你們就說支持董先生,會不會給人感覺就是內定呢?是欽點了董先生呢?」面對記者提問,江澤民回應,「沒有任何的意思,他是按照香港的基本法、按照選舉的法去產生」,接著他直接起身,霸氣表示「剛才你們問我,我可以回答你一句『無可奉告』,但你們又不高興,那怎麼辦?我講的意思,不是我欽點他當下一任,你問我支持不支持,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緊接著,江澤民更直接走到媒體面前,用手指著記者們說「你們畢竟too young(太年輕),明白我意思嗎?我告訴你,我是身經百戰了!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我跟他談笑風生!其實媒體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隨後當眾秀起廣東話,質問記者「識得唔識得呀(懂不懂啊)?」不僅如此,江澤民也直接「教育」起記者,「你們(香港媒體)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什麼地方,你們比其他的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淺薄,甚至幼稚)。」話講完後,江澤民轉身準備回座,一聽見記者聲音又立刻轉頭說「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給你們講的,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了」,令人印象深刻。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江澤民病逝/承襲鄧小平思想…江澤民開啟「大國外交」轉守為攻 主張「和為貴」

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因白血病及多重器官衰竭,30日午間12時13分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江澤民在後鄧小平時代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提出的外交政策也對於中共外交有了很大的變化,江澤民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中美關係及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而在他所主政的13年間,大陸的國際地位也迅速提高。回顧江澤民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他一方面實踐鄧「韜光養晦」的路線,另一方面則是提出以「大國外交」為主,「周邊外交」為依托的外交路線,從防守轉為主攻,加強與大國的雙邊或多邊關係,當時他也是出訪最多的最高領導人,以此來維持與大國的友好關係,並用來創造利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這個策略被許多觀察家稱為「大國外交」。1993年1月至2019年8月間,與中共有夥伴關係的國家共有110個,而中俄於1996年4月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法國則是在1997年5月,建立「長期的全面夥伴關係」;同年10月,中美宣佈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此外,2001年成立、由中共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除了中共之外,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與烏茲別克五國也包括在內,主要打擊恐怖、分離主義與各種犯罪活動等;而「歐洲牌」是江澤民執政時期很重要外交戰略。江澤民外交思想最主要的理論來源,還是繼承了鄧小平外交思想,並更進一步完善和具體化,同時顯示自己的鮮明特色,「求同求和」、「全面參與」,更加突破豐富新中國外交;他也曾引用中國偉大先師孔子的名言「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中共的外交政策是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