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重大死因皆與高血壓有關! 謹記「1原則」延長壽命
高血壓有著「沉默殺手」的稱號,因為它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之共同危險因子,依據110年衛生福利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為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6位,且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排行呈上升趨勢。拒絕高血壓 從日常這些事開始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吸菸、喝酒、缺乏適量運動、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高血壓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量測血壓,做好血壓管理及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三低一高飲食)、拒菸酒檳榔、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才能掌握健康的契機與關鍵。18歲以上23.6%一年內沒量過血壓 「722」原則掌控自我血壓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一年內有23.6%沒量過血壓。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如血壓值超過130/80 mmHg,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再進一步諮詢是否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血壓健康管理 須個人自省、家庭支持雙管齊下國民健康署111年委託台灣高血壓學會針對民眾血壓自我管理行為與影響進行焦點團體訪談中發現,血壓管理需「以家庭為整體評估」,尤其具高血壓家族史之家庭,可及早發現潛在高血壓個案,且個案居家血壓管理遵從性高。研究也指出,單靠個人力量控制血壓容易成效不彰,需要周圍親友的提醒與支持,共同管理血壓值,並相互交流血壓管理的成果。

高血壓這數字「害心臟被霸凌」 醫曝:像每天揹80公斤重物在跳
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2017年至2020年的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超過26%,40歲以上達到38%。醫師提醒,若血壓長期在180 mmHg,會讓心臟像每天揹80公斤重物跳10萬下,呼籲民眾注意高血壓這一沉默殺手。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高血壓可能造成動脈硬化,導致心肌肥厚並使輸出血量下降,容易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而長期忽視高血壓,不僅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腎臟、眼球及大腦都會受影響,且長期在180 mmHg的高血壓狀態,會使心臟彷彿每天揹著80公斤重物跳10萬下。此外,心肌肥厚引發的心臟彈性疲乏時間一久,會逐漸造成心臟收縮能力下降,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因此,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對健康相當重要,施奕仲建議,超過45歲民眾應養成每周至少1到2次的量血壓習慣,若血壓偏高,就要改成每天量。如果覺得數值落差太大,可在早餐前和睡前測量並每次都量2次,再取數值平均,若發現一系列測試下來數值偏高,最好帶血壓紀錄就醫。施奕仲也提醒擔心高血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而不願就醫或服藥的年長者,其實只要接受穩定治療、改變生活習慣,高血壓患者仍有機會完全減藥。

沉默殺手藏在體內36年 她怒控「保險套工廠」是殺夫元凶
「間皮瘤」(mesothelioma)是一種覆蓋內臟表面薄層組織的罕見癌症,逾80%病例都是因為暴露在含石棉環境而引起,暴露程度越高,致命風險越大。在台灣,發病率約0.04%,男女比率為2:1,常見症狀為呼吸急促、咳嗽、胸痛等,5年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症狀發生後存活時間大約8至14個月,近日在英國,就有一名男子查爾斯(Charles Phillips)罹患間皮瘤病逝,據遺孀指出,丈夫生前在一間保險套工廠服務36年,死因疑似就是長期接觸致命化學物質石棉所致。根據《每日星報》等媒體引述死者妻子的說法,查爾斯1956至1992年間在倫敦橡膠有限公司(London Rubber Company Limited)服務,工作內容包括調配化學物、維修石棉填料管線、清理化學槽內殘留物,也會大量使用工業滑石粉,而查爾斯於2021年6月不敵病魔。倫敦橡膠有限公司專門生產乳膠與橡膠產品,包括手套及保險套,也被認為是英國最大保險套工廠之一,但現已關閉東倫敦廠區,移往海外。根據處理過大量石棉致癌訴訟的法律援助事務所「霍奇瓊斯與艾倫」(Hodge Jones&Allen)表示,若要為受害者尋求正義,證人及證詞至關重要,呼籲曾在同公司服務的員工現身說法。這間事務所的合夥人洛維特(Isobel Lovett)指出,「歷史上的石棉接觸案件依然影響許多人,就像查爾斯一樣,他在工作時接觸石棉數十年後罹患間皮瘤。遺憾的是,在查爾斯直接獲知自己接觸致癌石棉纖維資訊的很久之前,他就已經過世了,不幸為了工作奉獻而付出最終極代價」,如今查爾斯的遺孀要替丈夫討回公道,也呼籲曾在此工作的人出面提供資訊。

男大生確診後「小老弟軟趴趴」 病毒「3陰招」慘釀勃起障礙
最近全台染疫人數不斷攀升,大學生林同學雖然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仍不幸快篩「中標」。經過隔離治療,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完全緩解;不料某日清晨醒來,卻突然發現自己晨間勃起消失,之後和隔離時思思念念的女朋友親蜜時,也因勃起硬度不佳,無法完成「人與人的連結」,女友甚至懷疑他是否因隔離日久情變,心急如焚的他火速趕至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合併口服藥物治療,順利重振往日雄風,成為抬頭挺胸的真男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許多國外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和男性的勃起功能大有關係,而近來國內染疫人數不斷攀升,這類病人如何治療並恢復至染疫前的勃起功能,也成為一大課題。臨床上常見病人多半過去就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抽菸、肥胖、糖尿病等等風險因素,加上新冠病毒感染使其勃起功能更加衰退。其中病毒主要透過三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許哲維提醒,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對於染疫後的恢復才是根本之道。

WTT挑戰賽/林昀儒擊落大陸新星 直落4摘下冠軍
WTT挑戰賽薩格勒布站,台北時間19日深夜台灣「沈默殺手」林昀儒面對中國大陸向鵬,以11比8、11比9、11比5、11比8直落四摘下冠軍,WTT官方Youtube頻道負責轉播的英文主播賽後稱讚,這次在WTT挑戰賽薩格勒布站奪冠的小林,打出個人自2019年T2鑽石聯賽馬來西亞站接連擊敗大陸名將馬龍、樊振東一舉奪冠之後另一場超水準表現。首局林昀儒最多領先達4分,雖兩度被向鵬追到只剩1分差,小林都堅持著沒讓對手追上,11比8先馳得點;第2局林昀儒2比0開局,不過向鵬立刻連搶3分超前,後來兩人再度平手,4比4後林昀儒連下2分再度微幅領先,在取得9比7領先的這分,林昀儒強勢的正手拍讓外國主播高呼是非常漂亮的技術,小林透過這分證明自己的力量,而這局林昀儒也以11比9收下,在局上取得2比0領先。第3局一開始林昀儒1比3落後,但靠著一波4比0連續得分超前,向鵬好不容易再進帳1分後,小林從一記擦邊幸運球起再連搶5分,10比4率先獲得局點,並以11比5取得局數上3比0聽牌;第4局林昀儒3比0掌握氣勢,過程中向鵬兩次觸網改變球方向的幸運球讓小林回擊不易而失分,但小林依舊維持分數上領先,並以10比6率先出現賽末點,向鵬救回1個賽末點後喊暫停,仍無法阻止小林邁向冠軍。向鵬在準決賽擊敗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無緣讓這一站賽事的男單決賽上演「寶島內戰」,不過「小林同學」幫台灣球員討回面子,漂亮收下冠軍。

心血管疾病健保給付大增22%! 「最沈默也最致命」慎防8大風險因子
心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段班,數據顯示健保給付負擔10年來竟增22%,可見非癌症的慢性疾病影響與日俱增!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近來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下引發心血管疾病案例層出不窮,追根究底,民眾還是要從根本控制8大風險因子,才能避免淪為「糖心蛋」一族、陷入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泥淖。觀察過去數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乃至糖尿病,分別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第四及第五位,雖排名低於各種癌症總和,但成長率驚人,尤其心血管疾病徵兆難辨,往往不易察覺、急性發作時卻又常會致命,是名副其實的沈默殺手!成年人往往已有不等程度的動脈粥狀硬化 ,溫差變化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流緩慢、血壓波動,進而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年節過後,若民眾生活習慣繼續毫無節制,就更容易引病上身。要如何強化國人保健意識、同時減輕沈重的健保負擔?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說,解決之道還是要健全民眾的基本信念和作為,除了維持合宜體重、經常運動、力行健康飲食、戒菸等生活習慣外,若能提昇全民病識、及早檢測、適時治療,也有機會減少慢病風險、避免急症、徒留遺憾。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若無法穩定控糖、併發中廣型肥胖和心血管問題,統稱「糖心蛋(血糖、心血管、蛋型肥胖身材)』一族、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事件風險呈倍數增加!」。根據研究,糖友如能妥善控糖,糖化血色素每降1%、心肌梗塞風險便可降低14%,因此醫師呼籲,糖友應積極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短期內若無法改變作息,也可與醫護團隊討論,必要時使用天然的腸泌素藥物控制食慾,協助減重、優化控糖成效,保心護腎。為加強國人心血管疾病危機意識,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攜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建立衛教網站「揪出糖心蛋(https://findtheegg.com.tw)」並設計問卷,列舉8大風險因子,提供民眾自我檢定,評估自己是否已成為「糖心蛋」一族、悄悄步入醣代謝異常和心血管疾病困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呼籲,若自測結果顯示已是高風險族群,務必儘快尋求專業建議,改變生活型態,必要時加上藥物調理,就有機會穩妥控病、遠離風險,回復彩色人生 。

18歲↑高血壓盛行率25.8% 中風機率較健康者增2.84倍
藝人納豆日前因腦出血進行引流手術,許多人對年僅41歲的納豆發生腦出血感到意外,紛紛集氣盼他早日康復。但根據調查,國內18歲以上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以此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將來罹患中風的風險,為健康者的2.84倍,顯示高血壓在現代繁忙生活中,已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飲食西化 加班熬夜成肇因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若不加以控制改善,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和腎臟病等,甚至會發生猝死,因此有「沉默殺手」之稱。過去大多認為腦中風好發於60~70歲的中老年人,但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生活型態改變,時常加班、熬夜,近年也有不少年輕型中風案例。錢政平指出,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及「缺血性腦中風」,年輕型中風約有5~6成都屬出血性中風,且男性居多,至於腦出血的主因,大多都就是有高血壓問題,因血壓控制不佳所導致。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緯歆表示,年輕族群出現腦出血並非不可能,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其他血管病灶,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情形,若出現動脈瘤必須透過開顱夾閉手術處理,動靜脈畸形則要看發生部位,若情況相對穩定,可採用腦部加馬機(Gamma Knife)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定期監測 有家族史要小心預防腦出血的第一步為定期監測血壓,王緯歆提醒,40歲以上、剛邁入中年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勿心存僥倖,除平時要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外,家族中若有腦血管病史、中風病史的更要小心,最好避免熬夜、大吃大喝等行為。錢政平則建議,35歲以後,每年可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可搭配腦血管磁振造影掃描檢查(MRI),MRI檢查具零輻射與非侵入性的特色,能清晰掃描腦部及腦頸部血管狀況,幫助及早發現血管狹窄、斑塊或有無變異,可做為腦中風的預防篩檢。

苦苓親揭「肝臟14.5公分腫瘤」真相 名醫警告:這類族群罹肝癌風險最高
許多名人曾飽受肝癌所苦,中華職棒前兄弟象總教頭王光輝因肝癌病逝,資深藝人菜頭也因肝癌住院治療,作家苦苓今年元旦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並伴隨耳鳴,嘴巴也會冒出鹹味。雖然妻子澄清是誤傳,「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肝腫瘤,而且是水瘤」,不過醫師也呼籲,肝臟是沉默器官,尤其高風險族群更是要注意。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罹患肝和肝內膽管惡性腫瘤者共有11342人,惡性腫瘤(癌症)在國人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一,肝和肝內膽管癌則排第2,不過有8成的肝癌患者是B肝或C肝帶原者,及早發現就有愈高治癒的可能。醫師警告肝臟是沉默殺手。(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指出,苦苓的病況,若沒有擴散可以開刀切除,但如果旁邊還附有多顆小腫瘤,且腫瘤擴散到血管、淋巴結等處,就沒有這麼樂觀。他透露,B肝、C肝是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半年追蹤檢查肝功能指標。至於肝癌的治療方式,要視患者的期別而定,極早期指的是癌細胞小於2公分、早期是指數量在3顆以下且小於3公分的,兩者均能以開刀切除或電燒等方式治療,病程若到中期就比較難根除,局部治療可採開刀、電燒、栓塞等療法,全身性治療的話則需要打針、吃標靶藥等。不過,假如患者情況再不樂觀,也可以同時使用標靶藥物加免疫治療藥物,但標靶藥物不一定有健保給付、免疫治療藥物則都沒有,價格相對高昂,且存活中位數約30個月左右,也就是只有一半的患者活超過30個月。據悉,苦苓遭外界誤以為罹患肝癌,所屬出版社今(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苦苓的B肝病毒從400萬的數量到現在幾乎消失無蹤,肝腫瘤也在去年9月底開刀移除,而臉書上的文章是他過去一年來的「餘生日記」。他本人稍早也在臉書表示,新年得知一位好友熬過2個癌症卻因車禍亡故,另一位好友驚傳癌症末期,心情低落的他手機2、3天沒開,結果發現變成自己「罹癌」了,讓他覺得很諷刺。

蔡頭罹肝癌住院治療 醫籲3種人定期檢查:初期治癒率近100%
71歲資深藝人蔡頭(蔡斯文)近日驚傳罹患肝癌,目前住院治療中。肝癌號稱「沉默殺手」,初期並沒有症狀,等到腫瘤大到壓迫血管或膽道,出現腹痛、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多半已經是末期。醫師也指出,3種人應該定期檢查,若及早發現有治癒可能。根據衛服部2018年資料顯示,每年平均有11342位國人確診肝及肝內膽管癌,在10大癌症中排第5名,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文倫表示,B肝主要是母嬰垂直感染,C肝主要維成年後感染,確定帶原者建議至少半年追蹤一次,若發現為肝硬化就3個月追蹤一次,同時呼籲有家族史者,50歲後可做抽血和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治療,基本上初期肝癌治癒率幾乎是100%。醫師表示,初期肝癌的幾乎可以治癒。(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肝病」3部曲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初期並無症狀,若沒定期檢查,多半發現時早已惡化,因此若有全身倦怠、黃疸等症狀,建議要馬上就醫。王文倫指出,由於C肝現在有特效藥治療,95%患者在服用約3個月後都能痊癒,C肝未來也預計會絕跡,目前國人最主要的威脅仍屬B肝。若母親帶原B肝,可以施打B肝疫苗或新生兒使用免疫球蛋白,就職者或學生也多會有健康檢查,因此年輕一輩的肝癌發生率逐漸降低。國內感染B肝患者約占總人口15%,感染C肝則約占總人口4%,早期甚至傳出有部分鄉村,因使用未消毒針頭及器具,導致全村感染。

王光輝肝癌驟逝 B肝恐是元兇!飲食中當心4類食物
前兄弟象名將王光輝今早因肝癌病逝,享年56歲,由於消息來得太突然,王光輝又正值壯年,因此讓各界相當震驚。兒子王威晨在臉書上透露,去年球季末王光輝確診肝癌,沒想到已經是晚期,後來經多種方式治療仍不敵病魔。40歲的張先生也有同樣經歷,身為B肝帶原者的他,每年都會定期回診,沒想到某一次回診竟發現罹患肝癌。他說:「那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怎麼會來得這麼快!直接從B肝帶原變成肝癌!」當時張先生的太太才剛生產完,還在坐月子,全家人還沉浸在新生兒 到來的喜悅中,卻被告知罹患肝癌,「第一時間其實也不敢跟太太說,直到要入院時才跟她坦白,我們其實也沒有特別沮喪,碰到了就一起積極面對。」張先生聽從醫囑積極治療,入院開刀,共切除了兩顆大小分別為 4.5 公分以及 5.2 公分的腫瘤。肝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第2位,由於早期無症狀、易被忽視,所以有「沉默殺手」的稱號,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其中B肝占比將近8成。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肝病3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建議有危險因子就要定期檢查,否則若出現上腹部脹痛、咳嗽、呼吸窘迫、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肝癌晚期,無法手術,只能依靠標靶藥物作為最後手段,存活率自然相當低。在醫師建議下,張先生後來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所幸病情控制不錯,除了甲型胎兒蛋白數值大幅下降外,甚至在影像上也完全看不到任何腫瘤,現在張先生只期待可以陪著女兒一起長大。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各種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和肝癌的發生有關,研究證實,黃麴毒素會增加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會。黃麴毒素較常見於花生及其製品(例如花生糖、花生粉、花生醬等等)、玉米、開心果以及乾豆類,如果保存不當,由於台灣氣候溼熱,就很容易孳生黃麴毒素,消費者難以瞭解食品在製程中的加工以及後續的儲存情況,建議選擇值得信賴的商家,不要購買標示不清及來路不明的食品。

小林同學允文又允武!林昀儒多益成績破700分 輔大讚:謙虛有禮沒架子
年僅19歲的台灣桌球年輕好手「小林同學」林昀儒,因為在本屆東京奧運桌球場上,與世界排名第一中國好手樊振東對決,把對方逼到全身冒汗,最後一刻才狼狽險勝,一場比賽震撼世界桌壇,林昀儒也因此一戰成名。許多民眾都對他精湛的球技與沉穩內斂的性格非常激賞,而他目前就讀的輔仁大學校方,也對他讚譽有加,透露林昀儒不但擁有桌球專業,多益考試成績更高達700多分。輔仁大學校方受訪時表示,林昀儒個性謙虛又有禮,完全沒有球星架子,且平時除了既定的桌球訓練,如果校內有什麼大小活動邀請他,他都一定會親自出席,配合度非常高。除此之外,輔大校方更透露,林昀儒除了專注國內外的各項桌球賽事,他也對於學習英文非常用心,他的多益成績還考了710分的高分,稱得上是允文又允武的優秀人才。輔大校方更誇讚,林昀儒不僅是國民同學、沉默殺手、國民金孫,更是「桌球界一顆冉冉升起的rising star」。而看到林昀儒這麼文武兼備,不少輔大校友與學生也都紛紛留言表示,「打球跟神一樣,然後英文又好,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人」,也有不少校友以和「小林同學」同為輔大人而感到驕傲。

林昀儒今晚爭銅!「4年前戰教父」影片曝光 網看傻:下次奧運真的能奪金
年僅19歲的台灣桌球小將林昀儒,挾帶東奧混雙銅牌氣勢,男單連續取勝殺進4強,29日對決世界第一球王、大陸選手樊振東,2人激戰到七局,多次把球王逼入絕境,讓電視機前的球迷看得熱血沸騰,瞬間成為話題焦點。賽後,有網友挖出林昀儒4年前對戰「桌球教父」莊智淵的影片,驚呼「下一次奧運真的是有金牌的機會」。林昀儒過去5度交手樊振東,曾在2年前的T2鑽石聯賽馬來西亞站冠軍賽中獲勝,昨天2人再度交鋒,小林無所畏懼,把球王打得滿身都是汗,頻頻喊暫停,驚人的桌球實力,已引起世界桌壇的關注;此外,贏了比賽的樊振東賽後也對來自台灣的「小林同學」讚譽有加,坦言「我贏得很驚險、很艱辛才拿下比賽。」比賽結束後,一名網友在PTT分享影片,並寫下「4年前的全運會,當時還稚嫩的小林,就對上咱們的桌球教父老莊,算是鏖戰,有世代交替的感覺了。短短四年就已經打到跟世界第一樊振東有來有往,下一次奧運真的是有金牌的機會」;只見當時僅15歲的林昀儒初生之犢不畏虎,在全運會對上莊智淵,仍拿下2局。(圖/翻攝自PTT)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國小的好可愛」、「憨憨的一直打球,好可愛」、「看得出來小林在這四年進步超級多」、「從小就好冷靜」、「明天加油,國民弟弟的稱號快拿到了」、「莊哥經驗傳承」、「從小就是個性內斂的孩子,讚」、「國民弟弟」、「影片好珍貴」、「好可愛呀」。林昀儒年僅19歲,賽場上卻異常沉著冷靜,不論輸贏都是一號表情,被國際桌總封為「沈默殺手」;不僅如此,林昀儒曾於2019年6度打贏大陸選手,是擊敗對岸次數最多的球員,就連這次晉級決賽的樊振東,也曾是他的手下敗將,因此被封為「中國殺手」,如今雖然止步4強,但仍追平中華隊史最佳成績。據了解,林昀儒銅牌戰的對手是32歲前世界球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目前世界排名第8,堪稱歐洲桌球的代表人物,過去曾拿下1屆世界杯冠軍、2屆歐錦賽冠軍,還在2012年奧運粉碎莊智淵的奪牌夢。儘管奧恰洛夫來頭不小,但林昀儒曾和他交手6次,取得4勝2負的成績,奪牌希望濃厚。

林昀儒快問快答被問「偶像是誰?」 他超絕回答網喊:無敵可愛
年僅19歲的台灣桌球小將林昀儒,挾帶東奧混雙銅牌氣勢,男單連續取勝殺進4強,昨天(29日)對決世界第一球王、中國大陸選手樊振東,不服輸的連續扳平比分,兩人激戰到七局,讓球王一路贏得艱辛又狼狽,也讓在電視機前觀賽的球迷看得熱血沸騰,林昀儒瞬間成為全台萬人迷。而這位實力超強的「小林同學」,去年受訪快問快答的片段,也再度被挖出,他幽默又帶點憨憨感的謙虛應對,再度圈粉無數,讓粉絲直呼林昀儒無敵可愛。林昀儒在國內桌球界,有「沉默殺手」封號,日前他接受兩分鐘的快問快答,他被問到在桌球界的偶像是誰時,林昀儒靦腆笑笑表示,「都是我的偶像!」後來不論是談到必殺技、弱點,或是被遇過最難纏的對手,小林同學都笑笑回答,「什麼都是」、「每個都很難纏」。後來被問到「你現在世界排名第幾」時,林昀儒則憨憨回:「不知道」;而被問到休息時在幹嘛?本來以為他會說出一點嗜好或興趣,但小林同學居然用靦腆的表情說出了「耍憨!」這個答案,瞬間讓人哭笑不得。這段影片隨著林昀儒在東京奧運的一戰成名,引來大批一日球迷來朝聖,網友們紛紛直呼,「他真的巨可愛,超級無敵喜歡他」、「什麼可愛小孩我的天」、「憨憨的...又很天真謙遜」。

林昀儒震驚世桌壇!他爆「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還赴陸培訓 體育署證實了
東京奧運桌球男子單打準決賽今(29日)登場,台灣「桌球一哥」林昀儒對戰大陸名將樊振東,雖然最後以3:4落敗,但他多次將世界球王逼入絕境,堅強實力震驚世界桌壇。不過,有網友發現,林昀儒初期是自費聘請大陸教練,每月高達13萬元,同時也是中國聯賽的球員,並非本土栽培。對此,教育部稍早做出回應。今日的準決勝中,林昀儒強碰樊振東,首局靠著多變戰術快速拿下3分,隨後再把領先優勢擴大到7:4,最後以11:6搶下第一局。第二局開打,樊振東迅速將比分擴大到5:1,後來一度遭追平,最後仍以11:9拿下;雙方鏖戰到第7局,林昀儒在失誤較多的情況下,以8比11不敵,最終以3比4飲恨。林昀儒年僅19歲,賽場上卻異常沉著冷靜,不論輸贏都是一號表情,被國際桌總封為「沈默殺手」;不僅如此,林昀儒曾於2019年6度打贏大陸選手,是擊敗對岸次數最多的球員,就連這次晉級決賽的樊振東,也曾是他的手下敗將,因此被封為「中國殺手」,如今雖然止步4強,但仍追平中華隊史最佳成績。林昀儒的表現激勵人心,但有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指「原來,林昀儒是自費選手欸!再來一看,哇靠原來是中國聯賽的球員。林昀儒的發展,初期是自費聘請中國教練,一個月高達13萬。後期是在日本中國打球...不知道是不是莊智淵翻版?不知道拿到多少國家資源?看來看去,都是中國養起來的天才」。據了解,林昀儒去年底與鄭怡靜打完世界年終賽後,雙雙進入中國國家隊訓練,並參加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他去年底也在微博發文,感謝國際乒聯和中國乒協的協助,讓他獲得難能可貴的經驗。消息曝光後,不少大陸網友嗨翻,認為林昀儒年紀輕輕,球季卻如此了得,甚至差點贏球王,全靠中國訓練。對此,教育部晚間澄清,林昀儒自國中開始就起納入體育署「培育優秀或具潛力運動選手計畫」,由政府補助包含教練費、移地訓練、參賽器材裝備等,單單2019年就投入800萬元培訓。不過,體育署也證實,林昀儒就讀宜蘭國小桌球班時,確實曾由舅公自費資助聘請中國籍綦戈教練;至於在中國培訓,則是為期1個多月的短期移地訓練。

林昀儒銅牌對手出爐!9年前「粉碎莊智淵奪牌夢」 小學教練曝優勢:一定奪銅
19歲的「桌球一哥」林昀儒挾帶東奧混雙銅牌氣勢,男單連續取勝殺進4強,追平中華隊史最佳。林昀儒今(29日)對戰大陸名將樊振東,以3:4落敗,接下來將拚戰銅牌。據悉,林昀儒銅牌戰將遇上德國選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對方曾在9年前葬送「桌球教父」莊智淵的奪牌夢,可能會是一場硬仗。今日的準決勝中,林昀儒強碰樊振東,首局靠著多變戰術快速拿下3分,隨後再把領先優勢擴大到7:4,最後以11:6搶下第一局。第二局開打,樊振東迅速將比分擴大到5:1,後來一度遭追平,最後仍以11:9拿下;雙方鏖戰到第7局,林昀儒在失誤較多的情況下,以8比11不敵,最終以3比4飲恨。儘管闖進4強已追平莊智淵在2012年倫敦奧運的的最佳成績,但林昀儒心中仍難掩失落,認為自己打出不少好球,前3局成功取得優勢,為對方製造不小壓力,也相信他可以獲勝,可惜最後打得太保守,「我是真的很想要贏下比賽,但輸了就輸了,只能回去再重新練習,然後把專注力放在明天的銅牌賽。」據了解,林昀儒銅牌戰的對手是32歲前世界球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目前世界排名第8,堪稱歐洲桌球的代表人物,過去曾拿下1屆世界杯冠軍、2屆歐錦賽冠軍,還在2012年奧運粉碎莊智淵的奪牌夢。儘管奧恰洛夫來頭不小,但林昀儒曾和他交手6次,取得4勝2負的成績,佔據優勢。這次林昀儒闖進東奧4強,雖在搶七大戰中敗給樊振東,其國小桌球教練林嵩峰仍相當振奮,表示他無論在發球、檯面接球、正反手拉弓等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世界桌壇應震撼到了!昀儒還不到20歲」;至於明天的銅牌戰,林嵩峰很有信心,認為林昀儒有優勢,只要能正常發揮,應該能順利奪下銅牌。林昀儒年僅19歲,賽場上卻異常沉著冷靜,不論輸贏都是一號表情,被國際桌總封為「沈默殺手」;不僅如此,林昀儒曾於2019年6度打贏大陸選手,是擊敗對岸次數最多的球員,就連這次晉級決賽的樊振東,也曾是他的手下敗將,因此被封為「中國殺手」,如今雖然止步4強,但仍追平中華隊史最佳成績,雖敗猶榮。德國選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