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狂嗑橘子竟吃出尿毒症 「這類人」需特別注意別吃太多
每到年底氣溫轉涼,一家人圍在餐桌享用熱騰騰的鍋物,此時咬一口橘子酸酸甜甜的汁水在嘴中浸潤開,是許多人冬天熱愛的明星水果,不過在中國浙江一位患有慢性病腎臟病的男子,每天都吃4、5顆橘子,半個月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院檢查竟確診尿毒症及高血鉀症,還隨時有心臟驟停的危險。綜合陸媒報導,一位56歲住在浙江靠海的姜姓男子(化名),去年檢查出患有慢性腎臟病,最近恰逢自家橘子上市,常常邊工作就隨手吃幾顆橘子,近半個月後,姜男發現自己手腳發麻、肌肉痠痛,恰逢每個月須醫院例行檢查,沒想到被醫生診斷為尿毒症及高血鉀症。身體不適的姜先生在醫生檢查下,發現肌酸酐超過800μmol/L(正常為男性53-106μmol/L),血鉀也高達7.1mmol/l(正常濃度3.5-5.5mmol/l),其中心率被檢測只有每分40次(正常人安静情况下心率每分為60-100次),隨時可能會有心臟驟停的可能,緊急被當地醫院收治入院進行治療,所幸在一系列治療後狀況回穩,不過尿毒症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即洗腎),因此轉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進行後續醫療動作。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主治醫師魏純淳則表示,因為短時間進食大量水果導致高血鉀,進而查出尿毒症的患者每年都有許多案例,但一般民眾不用驚慌,因為這些患者大多數都是有腎臟病基礎。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則解釋,橘子富含鉀離子,因此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短時間若是大量攝取過多鉀離子,而會導致功能不全腎臟無法將過多鉀離子排出體外,鉀離子在體內累積會引發高血鉀症,進而會直接影響心跳及呼吸。陳江華也表示,身體正常民眾要是吃幾顆橘子並不會出現健康問題,但擁有腎臟病的民眾應盡量少吃高鉀食物,像是毛豆、香蕉、葡萄、柑橘、奇異果、蘑菇、紫菜等。

下月要交往!曖昧對象突說「我有痔瘡」 她恐懼問:要繼續嗎?
男女談感情時,都會先對彼此有一定瞭解才有辦法相處。一名女子就表示,準備要答應曖昧對象交往,但是對方就突然承認自己有「痔瘡」,頓時讓她擔心之後可能會有親密關係,「覺得有點怕怕的」,就上網詢問其他女性是否會選擇放棄;該貼文也引發討論。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有一個曖昧對象,本來下個月要答應和他交往,但是對方竟突然坦承長了痔瘡,「而且醫生說不會好」,讓她頓時擔心以後若發生親密行為,「我知道不會傳染,但總覺得有點怕怕的」。她進一步解釋,對於這段曖昧階段的感情目前沒有陷很深,所以才決定上網詢問其他女生,「你會選擇繼續曖昧下去呢?還是就算了?」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回應,「所以現在交往連那麼深入的地方都要在意嗎?從看臉變成看菊的世界了」、「痔瘡又不是性病,還好吧」、「怎麼感覺醫學常識不足,也可以自己估狗資訊啦」、「所以你在怕什麼?!」、「除非妳要玩他屁X,要不然沒差」。另外也有人表示,「取決你愛不愛、能不能包容,不行的話,不要勉強自己接受」、「跟三高、洗腎和其他慢性病比起來,痔瘡真的不算什麼了」、「痔瘡不會傳染= =」、「怎麼感覺醫學常識不足,也可以自己估狗資訊啦」。

陳盈潔入獄後驚傳半昏迷 許常德揭最新病況:不一定能過這關
藝人陳盈潔因被最高法院依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判處3年2月徒刑定讞。之後便於今年8月23日入獄服刑,未料傳出陳盈潔在獄中急性腎衰竭、敗血症、急性呼吸衰竭、高血鉀等病情,甚至一度因此昏迷送醫插管治療,由於她多年沒收入,無力負擔龐大醫藥費,好友許常德發起「破浪人生」說唱會,尋求各界協助,「娛樂圈教母」封號的葛福鴻也出手金援,希望一起幫助她度過難關。而許常德還透露,陳盈潔病情目前處在很困難的階段,甚至不確定能否度過這一關。許常德(右)感嘆陳盈潔正處在艱難階段。(圖/翻攝自許常德的地下手記臉書)許常德23日在臉書分享陳盈潔「破浪人生」說唱會的演出片段,並感性表示「音樂會都是陳盈潔老師的經典作品,希望透過這一場演出,讓舊雨新知一起重溫並給在跟病痛搏鬥的陳姐打氣」,這位70歲的「歌壇大姐大」自8月入獄後,突發腎衰竭、敗血症等狀況,緊急送醫治療,但陳盈潔多年沒收入,無力負擔龐大醫藥費,好友許常德發起「破浪人生」說唱會,尋求各界協助許常德先前曾提及陳盈潔現況,無奈說她幾乎是半昏迷狀況,每天拉肚子7、8次,1個禮拜要洗腎3次,正在進行多重器官治療,短期內要穩定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昨也在臉書感嘆陳盈潔「仍在很困難的階段」。他也表示,那天和榮總的主治醫師交談,並謝謝對方照料,「我知道陳姐不一定能過這一關,但能讓大家知道很多人這麼力挺她,這一切的圓滿,也會隨著這些歌回饋給每個關心此事的人,再次謝謝大家沒有苛責陳姐做錯的事」,另外他也宣布,接下來將持續公布其他場次的「破浪人生」說唱會。

藏猝死危機!長輩出現「這3症狀」當心了 醫:要趕快就醫
「主動脈瓣狹窄」是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通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動脈瓣狹窄有3大症狀,包括胸痛、暈倒及心臟衰竭,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甚至恐致命,對此,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效煌就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等現象,應該儘速就醫檢查。張效煌主任近日分享2起「主動脈瓣狹窄」案例,第1起患者為81歲的黃姓男子,他日常活動時就容易呼吸喘,且症狀愈來愈嚴重,趕緊就醫治療,經診斷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瓣膜開口面積(AVA)只剩0.9cm2;第2起患者為68歲胡姓女子,她曾經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但移植腎再衰竭,而後又規則洗腎超過10年,因有心律不整症狀,經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瓣膜開口面積(AVA)僅有0.53cm2。張效煌主任表示,這2起案例皆為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台北榮總導管瓣膜團隊用引進的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成功搶救2位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目前2人皆已順利康復出院。張效煌進一步解釋,一般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血管直徑需大於等於5.5mm,而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血管直徑僅需大於等於5mm,可適用於更多周邊血管較窄的患者。最後張效煌主任也提醒,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恐會致命,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等現象,應該儘速就醫檢查,對於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病人,可以選擇傷口小、低侵入性,且併發症發生率極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母洗腎出血急奔院!孝子求移車遭嗆「死了是你家的事」 他痛扁鄰居遭判刑
高雄一名翁姓男子接獲醫院通知洗腎母親病況惡化後,焦急外出卻發現門口遭朱姓鄰居的車輛擋住,怎料拜託對方移車竟被漠視,翁男一時氣憤拿起棍子上門理論,無懼威脅的朱男也抄起高爾夫球桿迎敵,甚至狠嗆「你媽媽死了是你們家的事」,雙方大打出手,就連朱男的女兒也遭捲入,氣得朱家父女告上法院。據判決書指出,事發於今年2月7日下午3時許,翁男得知母親洗腎引起胃出血後,急忙開車出門,但卻發現自家門口被朱姓鄰居的車輛停放,於是向朱男要求移車,沒想到等了20分鐘卻遲遲未見挪車,心急的翁男隨即抄起棍子上門理論,不甘示弱的朱男也拿出高爾夫球桿應門,甚至當場咒罵「你媽媽死了是你們家的事」,讓翁男瞬間理智線斷裂,一把搶走對方球桿痛扁,2人互毆打成一團,朱男的女兒見狀連忙上前制止,不幸也遭波及受傷。警方獲報後到場處理,送醫的朱男右手背擦挫傷、撕裂傷、頭部挫傷及左上臂挫傷,而女兒則是左右手腕挫傷、右手及右手腕擦傷、前腹壁挫擦傷及前胸壁挫傷,父女倆雙雙掛彩怒提告,案經審理翁男被依涉犯傷害罪判處70日,翁男不服上訴。經高雄地院審理認為,翁男搶走球桿後並未停止對朱家父女攻擊,不應視為正當防衛,維持一審判決,全案定讞。

中年男愛吃「市場1食物」全身水腫!醫檢查搖頭:差點一輩子洗腎
不少人在端午節一定要吃到香Q鹼粽才有過節氣氛,不過日前一名50多歲男子突然莫名全身水腫,前往醫院就診才發現,竟是罹患急性嚴重腎衰竭,而發病原因就是大量食用內含硼砂的鹼粽。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該名中年男子因患有高血壓需持續追蹤腎功能,檢查結果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日前男子突然出現水腫症狀,且一整天都未排尿,這才緊急前往就醫,江守山也立即給予利尿劑。江守山指出,由於尿液檢查正常,於是又安排病患抽血,沒想到一驗,男子的肌酸酐竟高出正常人的9倍之多,診斷出男子為急性尿毒症及急性腎衰竭,差點恐需終身洗腎,所幸經過8天住院治療後已無大礙。江守山透露,追問患者病史才發現,原來男子近期在市場購買多顆鹼粽,且一次大量吞進肚,而鹼粽內含非法食品添加劑「硼砂」及其他添加物,導致男子的腎功能嚴重損害,此罕見案例也讓他驚呼,「我從未看到有人因吃到硼砂,吃到急性嚴重腎衰竭。」

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爬一兩階樓梯就喘 北榮用新型瓣膜置換成功搶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主動脈瓣狹窄」會影響左心室血流通往主動脈,使部分血液滯留在心臟裡,對心臟造成額外的壓力,並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臺北榮總導管瓣膜團隊引進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成功搶救二位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新型主動脈瓣適用者更多 成功搶救2重度狹窄患者82歲黃先生,本身有高血壓、心房顫動病史超過10年,日常活動時常覺得呼吸喘,在2022年11月症狀更趨明顯,爬一兩階樓梯就要休息調整呼吸,由於症狀嚴重在同年12月就醫,診斷為中度至重度主動脈瓣狹窄,但到2023年7月檢查發現已是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瓣膜開口面積(AVA)只剩 0.9 cm2。68歲胡女士,曾接受腎移植,但移植腎再衰竭,而後又規則洗腎超過10年,因心悸、體力變差容易喘等症狀持續約一年,在外院診斷有心律不整,2023年轉至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張效煌主任門診求診,經由心臟超音波檢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診斷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瓣膜開口面積(AVA)僅有 0.53 cm2。所幸,2位病人在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後皆已順利康復出院。張效煌主任提到,一般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血管直徑需≧5.5mm,但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血管直徑僅需≧5mm,可適用於更多周邊血管較窄的病人。嚴重狹窄恐致命應盡速就醫 可選更精準的治療方法另外,張效煌主任表示,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還可以回收,術中若置放位置不理想,可重新回收置放,而且瓣膜底部有X光可清楚辨識的標記,能更精準確認置放深度,同時也維持「主動脈瓣環上」設計的優勢,術後能產生良好的瓣膜血液動力學,增加瓣膜的耐用性。張效煌主任提醒,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恐致命,如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檢查,對於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病人,可選擇傷口小、低侵入性,且併發症發生率極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北榮於民國99年引進「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心血管中心結構性心臟科陳嬰華醫師主任表示,99.5%的病人術後經過長期追蹤,主動脈瓣膜功仍維持良好,而且第一位病人已存活超過十年。張效煌主任提醒,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有致命的可能,如果家中長輩有胸悶、昏厥等情形,應儘速就醫檢查,經醫師評估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病人,可以選擇傷口小、低侵入性,且併發症發生率較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巴沙魚」泡磷酸鹽炸完剩麵粉? 業者打臉:不會差很多
近期「巴沙魚」受關注,因一家餐酒館老闆在臉書呼籲,少吃巴沙魚,因為牠是越南鯰魚,泡磷酸鹽會膨大2倍,吃起來又苦又爛,更稱新竹一家餐廳的炸魚薯條就是用巴沙魚,炸完只剩麵粉,磷酸鹽都跑到油裡。對此,有業者打臉原PO,也有實驗發現,生巴沙魚磷酸鹽含量較高。原PO發文,巴沙魚就是越南鯰魚,很多餐廳因為知道台灣人愛吃沒有刺又軟的魚,所以就猛進口,連知名高級麻辣鍋的雙人套餐都用巴沙魚,新竹一家烤肉餐廳也用巴沙魚來炸薯條,炸完磷酸鹽都滲到油裡,原PO甚至強調,吃多了會洗腎。據了解,該文章一出引發廣泛討論,而文章疑似被檢舉到消失。據《東森新聞》報導,一家炸物店表示,應該不會到像文章講那樣,因為不會炸起來都剩粉,多少會縮,但不會差很多。火鍋店業者也說,巴沙魚滿受歡迎,煮起來會縮,但是也不會到非常多。有部落客也指出,巴沙魚如果泡過磷酸鹽,會變脆不會變大2倍,因為解凍後魚肉細胞內液。據悉,其實法規規定生鮮食材不能加磷酸鹽,只有加工食品能,但有上限,《東森新聞》記者將帶殼蝦、蝦仁、巴沙魚拿去實驗室化驗,發現都有磷酸鹽,但巴沙魚含量最高。不過,長庚臨床毒物中心博士林中英也說,要看是天然還是人工的磷酸鹽,要用特殊儀確認。食藥署曾介紹,低眼巨鯰(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又稱低眼無齒𩷶、低頭𩷶鯰或俗稱巴沙魚,為一種源自東南亞湄公河流域的特有鯰魚品種,屬於雜食性,生長快,多以養殖的方式大量生產,越南為主要產地。台灣市面上宣稱魴魚或多利魚的產品原料,主要來自越南進口。

林襄染尿道炎細菌量衝95% 醫曝「憋尿10下場」最嚴重膀胱破裂
樂天桃猿啦啦隊女神林襄,近年來人氣超旺,最近她推出個人單曲又接演電影,身體卻也因此亮紅燈,她近日在節目中自爆,她很常憋尿導致尿道發炎,細菌量高達95%。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曾整理「憋尿對身體傷害10點排行」,最嚴重會膀胱破裂,可能會腹腔感染、失血休克。林襄近日在節目《11點熱炒店》說,她因為常憋尿,每隔3個月就會尿道感染,「我是泌尿科的常客!」有次看診發現尿液「細菌量高達95%」,讓醫師嚇壞,因為這是普通人的20倍。醫師洪永祥曾在臉書說,憋尿對身體會有危害,而他做了10點排行:第10名下腹痛與腰痛:憋尿會讓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都這樣更會讓腰椎過度彎曲,產生莫名腰痛。第9名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憋尿會讓使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出問題,最後會因為尿道狹窄,想尿也尿不出來,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水腫等。第8名慢性前列腺炎: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讓細菌入侵發生慢性前列腺炎,會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等,排尿也會出問題,射精會痛。第7名泌尿道結石與血尿:憋尿會讓尿液變濃產生結晶,讓結石和血尿的機率大增,之後腰到下腹會痛,大結石也會讓腎臟與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林襄尿道感染,細菌量高達95%。(圖/翻攝YouTube/11點熱炒店)第6名頻尿急尿與尿失禁:憋尿會讓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壁過度伸展,最後導致頻尿或漏尿。第5名泌尿道感染:憋尿超過6小時,膀胱會有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會有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第4名突發性血壓升高:憋尿會讓膀胱變腫,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血壓也會升高,突發性高血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就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第3名慢性腎衰竭:憋尿會讓腎功能受影響,有腎衰竭和尿毒症,長期憋尿恐需終身洗腎。第2名膀胱憩室:憋尿會讓膀胱壁肌肉變弱,久了會有膀胱憩室,尿排不乾淨會讓尿道感染。第1名膀胱破裂:長期憋尿又加上憋尿時據烈活動,可能會造成嚴重併發症,腹腔內感染、失血性休克等,需要手術。 洪永祥強調,「逢年過節出遠門有可能塞車或是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準備隨身的隨身集尿袋或成人紙尿褲,不要再憋尿了啊,年輕養成長期憋尿惡習一但進入中老年人生是非常悲慘的。」

35歲男子自稱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covid-19感染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Kloppel Treone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鍾智淵,經過醫病溝通,決定以外泌體治療,細胞治療修復大約2個月。林姓病患說,自己當初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現在已經不再出現喘等不適症狀,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正常。鍾智淵主任表示,外泌體泛指細胞分泌細胞以外的小囊泡,過去被認為是代謝廢棄物,在2013年,美國與德國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外泌體有生長因子以及細胞營養素,讓外泌體垃圾變黃金。外泌體來自自體以及異體,自體大部分為脂肪幹細胞或骨髓細胞培養,異體主要來自新生兒臍帶細胞去培養間質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分泌出來的小囊泡就是外泌體,因為沒有細胞核,一般認為安全性相對高。鍾智淵主任指出,外泌體適合三種類型的人,首先是免疫失調的人,像是皮膚過敏、腦霧、肺損傷、心肌炎等症狀的人,以及退化性疾病的病患,例如中風、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第三種類型皮膚或是禿頭的患者。鍾智淵主任強調,禿頭除了本身疾病,頭皮產生免疫調節失調或營養素不夠,外泌體可促成細胞修復以及免疫調節。

徐春鶯反擊「台版鐵鍊女」烏龍爆料 指事實是協助老父救女
陸配、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秘書長徐春鶯日前被傳將進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後,就成為社會焦點,一名陸配趙小姐今(6)日出面爆料,徐不只拆散自己家庭,還讓她被送回大陸綁在醫院3個月,最終趁機逃回台灣才得以與丈夫重逢;對此,徐春鶯回應,該爆料完全不是事實,未來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一名長期洗腎的陸配趙小姐與丈夫凌先生今日出面指控,徐春鶯與趙父合謀誘騙趙女回大陸換腎,導致趙女慘淪「台版鐵鍊女」,被關在新疆醫院3個月,天天遭到監控。淩先生指出,老婆2021年7月25日從榮總被帶走,8月1日就坐飛機離開台灣,家庭被拆散。對於趙小姐和凌先生的指控,徐春鶯回應,完全不是事實,指出當初是趙女父親透過台灣友人求救,稱趙女在台灣被家暴,且被丈夫軟禁,因此拜託自己救出趙女。徐春鶯強調,當時有請趙父告知女兒直接報警,但趙父稱女兒手機被丈夫控制,最後只好在趙女洗腎時見面。她說,當時也向趙女說要報警,社會局才會幫忙,趙女報警後被社會局安置,並協助離開台灣。徐春鶯也指出,台灣警察不會無憑無據,只因女方口說被老公打,就讓社會局安置,而且趙女已是成年人,不想回大陸的話,誰有辦法。她也批評,趙女和丈夫非事實的爆料,把自己當時的愛心當成什麼了,並強調若兩人還要繼續爆料,她會採取法律行動,因為這是意圖使人不當選。

婦人腰酸背痛「小便呈褐色」 只花10分鐘「AI揪出慢性腎絲球腎炎」
58歲的蕭小姐,腰背酸痛持續了數週後,解尿時發現尿液混濁呈現深褐色(血尿),隨即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腎臟科郭慧亮主任門診尋求診療,郭慧亮主任安排三項常規檢查:在腹部超音波以及尿液病理細胞檢查等兩項檢查,未發現異常,而在尿液常規檢驗中,發現潛血3+、尿蛋白2+、白血球酯酶1+等三數值異常(正常值皆為負),需再做「腎臟穿刺檢查」,以釐清蕭小姐罹患究竟為腎炎,或泌尿道感染。同時,郭慧亮主任運用中醫大附醫「智形檢」,分析病人尿沉渣圖片,10分鐘後發現:蕭小姐尿中含有細菌、紅血球、白血球、鱗狀上皮細胞、變形紅血球、尿路上皮細胞,AI預測蕭小姐罹患了慢性腎絲球腎炎。蕭小姐並進行常規「腎臟穿刺檢查」,送病理檢驗再分析,郭慧亮主任診斷,蕭小姐確診慢性腎絲球腎炎,後續接受治療,狀況好轉。郭慧亮主任表示, 慢性腎絲球腎炎是由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疾病,可能是由抗原與抗體形成免疫複合體後逐漸沉澱在腎絲球內,或抗體直接作用在腎絲球細胞抗原上與免疫相關蛋白質產生活化,造成大量吞噬性白血球進入腎絲球,釋放各種發炎反應的相關物質,誘發一連串連鎖免疫反應,造成腎絲球持續發炎1~2年以上。當發炎無法被控制時,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衰竭,進而演變成末期腎臟病或尿毒症。衛福部統計,台灣洗腎人口達9萬多人,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郭主任提醒,腎臟相關的疾病若未得到適當治療,腎功能會持續下降,引發尿毒症,患者還會有噁心、嘔吐、貧血、食慾不振、呼吸困難和疲勞等症狀,嚴重時甚至需要透析治療(洗腎)。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院長進一步分析指出,尿沉渣檢查主要應用於檢測和評估腎臟及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態,以及診斷和監測與腎臟相關的疾病。傳統尿沉渣檢驗報告結果僅有六項分類(紅血球、白血球、鱗狀上皮細胞、圓柱體、結晶體、細菌),若需增加細菌培養及病理診斷可能需等候一週時間。針對較具病理意義的沉渣結果很難由自動化儀器判讀,此時需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且存在個人化的主觀判讀差異以及遺漏異常細胞等限制;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中醫大附醫檢驗醫學中心與人工智慧中心合作開發「智形檢」,導入AI輔助辨識尿沉渣,可快速提供至少21項的完整報告,其中,包括最難以辨識的變形紅血球、尿路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陰道滴蟲、癌細胞等5項,大幅輔助醫師提早發現泌尿系統的損傷和異常。郭慧亮主任呼籲,慢性腎絲球腎炎是台灣目前末期腎臟病致病因素的第2名,已是不可輕忽的一種慢性病。倘若解便時,有疼痛感、尿量減少、出現異常顏色、混濁,應盡速就醫治療。

感冒多流汗好得快?30歲男「運動完噴出紅棕色尿」 醫:嚴重恐洗腎
不少人深信「感冒多流汗好得快」,但有名30歲患者因擔心感冒害代謝不好、汗流得不夠多,不斷運動到全身冒汗,卻因此噴出紅棕色尿,被診斷橫紋肌溶解。醫師就警告,若橫紋肌溶解沒好轉就可能要洗腎,且感冒時不應過度激烈運動,還要適度補充水分。陳榮堅醫師在臉書「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指出,一名年約30歲的熟識病人前段時間確診加流感1個多月,但令病人疑惑的是,身體並沒隨著時間好轉,反而越來越疲憊、越來越不舒服,因此前來就醫。陳榮堅表示,對方問診時突然說出「尿尿是紅棕色的」,讓他驚覺男子可能罹患腎結石或橫紋肌溶解,「因為感冒的時候,容易會有脫水、電解質不均衡的症狀」。進一步問診發現對方「行為上出現大問題」。患者表示,生病期間因為擔心代謝不好、汗流得不夠多,再累還是會去運動,且運動到全身汗。而後續抽血、驗尿檢查也表明,男子確定罹患橫紋肌溶解,於是趕緊安排男子住院並給予大量水分。陳榮堅指出,醫師會在橫紋肌溶解開始時,給予患者保守治療,但情況若嚴重到送加護病房、一直沒好轉,就可能要洗腎一段時間。陳榮堅呼籲,感冒時雖有「適度活動」必要,但只需微微出汗就好,不要過度激烈運動,也要記得適度補充水分。

鍋貼水餃要少吃 醫示警5地雷食物:超級傷腎
許多人喜歡吃鍋貼水餃,不過太常吃竟然會傷腎。醫師便提醒5大「包餡食物」會大幅影響腎功能,腎友必須少吃,以免造成慢性腎衰竭,嚴重只能終身洗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指出,在台灣造成慢性腎衰竭的原因,最常見是高血壓、糖尿病、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往往是傷腎的「大魔王」,「澱粉高熱量、五花肉高熱量,當澱粉緊緊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就超級傷腎」。洪永祥透露,他在門診常遇到腎友不小心吃到包餡食物,造成腎功能往下掉,第5名是胡椒餅,1顆約350卡;第4名是鮮肉大餛飩湯,8顆約400卡;第3名是水餃,10顆約500卡;第2名是小籠包,8顆約520卡;冠軍為鍋貼,10顆約750卡,提醒這些食物腎友要少吃。洪永祥分享5大包餡食物,對腎臟很傷。(圖/翻攝自洪永祥臉書)據了解,腎衰竭是因為腎臟細胞損傷,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及水分時的狀況,而且無法恢復原有的功能,若腎臟功能嚴重衰退,廣泛到全身,就是尿毒症。早期腎病變通常沒有症狀,要靠抽血、驗尿才知道。全台灣慢性腎臟病患已經超過200萬,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和盛行率,更是多年以來高居全球之冠,因為讓腎功能惡化的因素很複雜,若民眾有三高、肥胖、吸菸、長期服用未經醫師處方藥物、65歲以上、有腎臟病家族史等高風險因素,應定期安排檢查。

少年誤喝百草枯「怕被責罵」決定隱瞞 2天後腎衰竭就醫!現況曝光了
大陸河南省新鄉市一名14歲少年,日前誤喝除草劑百草枯,但因害怕被罵,決定隱瞞此事,2天後經醫師診斷發現,他的口腔、食道直至胃部都被嚴重腐蝕,還有急性腎衰竭,如今治療近一個月,仍在住院觀察當中。綜合陸媒報導,少年凌晨口渴,半夢半醒之際在家中的窗台找到一瓶液體,喝下一口百草枯,結果由於害怕被罵,決定隱瞞此事,直到2天後被父母發現異狀,立刻將他送醫治療。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師王志遠指出,少年到院查出口腔、食道直至胃部都被嚴重腐蝕,伴隨急性腎衰竭,為他前後進行11次血液灌流、2次血漿置換,連續13天血液透析(洗腎)。如今少年治療近一個月,情況仍未好轉,他在住院後曾表示,「有點呼吸不順暢,不能大口呼吸。」王志遠透露,少年還需住院觀察一週左右,根據病情評估能否出院,「具體往後會發展成啥樣還真不好說,因為他需要時間。」王志遠透露,少年還需住院觀察,根據病情評估能否出院。(圖/翻攝自微博/都市報道)據悉,百草枯又稱巴拉刈、克蕪蹤、草鯊,目前已被世界多國禁用。《中時新聞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小於15mL、20%的巴拉刈,就可造成猛爆性中毒,患者會因多重器官衰竭,而在數天內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由於巴拉刈的毒性,會對人類、其他動物帶來很高的死亡風險,農委會2017年10月5日預告禁止民眾販售、使用,直至2020年2月1日起正式生效,販賣禁用農藥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500萬元以下罰金;使用禁用農藥,最重可處15萬元以下罰金。巴拉刈帶有劇毒,一旦喝下、不當接觸就有很高的死亡風險,2020年已被農委會正式禁止販售、使用。(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