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經鶯歌往三峽 公車5005路線6/5起縮駛
公路公車路線5005經桃園經鶯歌往三峽,6月5日起路線縮駛,僅從桃園往返鶯歌,不再到三峽,民眾若要到三峽需轉乘702、981公車路線。不過有民眾認為需求不小,轉乘將花不少時間,希望桃園到三峽能有方便路線。桃園市交通局表示,此路線由公路總局主管,其許可證其實在去年6月15日到期,不過仍用代駛方式服務。但業者認為不堪虧損,決定將路線縮駛。交通局表示,未來研擬將路線改為市區公車。主管機關也將會是桃園市交通局。但路線應會有微調,不會完全一樣,並會改名後上路,目前也向公路總局請求運量資料作為參考。不過若由桃園主管,路線恐難恢復成過去桃園經鶯歌往返三峽,交通局解釋,若是由桃園主管的市區公車,大部分路線應在桃園行駛比較合理,另外接下此路線,主要是考量桃園民眾也有相關需求,不希望路線完全停駛。若由桃園主管,可以提供虧損補貼,另對司機津貼加碼的1萬元,該路線駕駛也能享受到。該路線縮駛後,5005路線將從桃園桃客總站發車,沿著桃鶯路、鶯桃路到鶯歌,並行駛建國路、仁愛路到鶯歌火車站。業者建議可利用市區公車702、981轉乘至三峽。不過有民眾抱怨,指桃園往返三峽乘客不少,如在台北大學讀書的桃園學子、或是兩地居住、工作的民眾都有搭乘需求,若以後停駛,光要轉乘、等車,起碼要花多花半小時,相當不便。

停職警升官1/因集體收賄遭停職 他卻靠三等特考洗白等任官
北部員警去年8月爆出集體開單收賄案,新北、桃園與新竹縣三地員警涉嫌勾結代辦業者鑽法律漏洞圖利,包括板橋警分局信義所警員廖家毅等多人遭羈押停職,共22人於5月中被起訴,廖員雖在收賄案爆發前考上三等特考,但涉案的他卻還能在警大受訓並等待分配任官,荒謬景象讓基層憤怒不已,希望相關單位能阻止涉案人員透過考試「洗白」的歪風。檢調發現,該起收賄案規模龐大,時間更長達3年,多位員警從2018年開始勾結代辦業者,開立「牌照吊扣期間行駛」交通違規舉發單,讓原本吊扣牌照的處分變成吊銷,車主繳交罰鍰後便能「借屍還魂」、重新領牌上路,員警則從中收取每台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費用,圖利金額更高達4億7000萬元。全案直到2021年,樹林警分局發現麾下員警開單情形異常,且收到相關案情檢舉便主動自清調查,檢調展開數度搜索後發現新北、桃園與新竹縣三地共22名員警牽扯其中,包括廖員在內的多名員警在去年8月被羈押,並在第一時間依法停職,今年5月則有22名員警遭到起訴。 員警利用開立「牌照吊扣期間行駛」交通違規舉發單,讓原本吊扣牌照的處分變成吊銷,協助車主繳交罰鍰後便能重新領牌上路。(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全案本該隨著司法調查而落幕,被起訴收賄的員警將離開警界、以正紀律,卻有知情人士發現廖員去年6月參加警察人員三等考試並順利通過,他遭羈押停職時正是金榜題名之際,而廖員在羈押期滿後竟若無其事到警大受訓上課,如今即將受訓結束、等待任官,透過考試「洗白」的漏洞讓基層看傻了眼。據了解,想進入警界服務得通過一般警察人員三等和四等考試,四等得高中職以上學歷,入職後從一線三星基層員警開始做起,薪水加上各種津貼,每月可領5、6萬元,三等考試則要求大學畢業,考試科目和專業度都比四等困難,但錄取分發後便能直接擔任二線一星的巡官,月薪更從7萬起跳,還有機會報考警正班和分局長班,從此就能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廖員遭起訴還能受訓的消息讓警界忿忿不平,有人向警政署檢舉,卻只得到「研議是否將相關涉案情節重大人員於訓練計畫中增訂不予調訓之規定」,如今廖員即將分發,相關單位卻仍未有相關處分或動作,連廖員何去何從、是否繼續任職警界都沒有交代。板橋警分局信義派出所員警廖家毅(右)因收賄案而被羈押停職,如今卻在警大受訓,讓基層忿忿不平。(圖/翻攝畫面)「開假單遭羈押的警員都能到警大受訓、等著當警官,其他守法的員警情何以堪?」知情人士表示,警大校訓為「誠」,要求每位警職人員對大眾以誠相待、蔚為國用,如今卻放任遭起訴和停職人員受訓進修,彷彿沒事人一樣等待升官,倘若廖員真的透過考試洗白,將會是對全體警員的最大侮辱,希望相關單位能阻止此事發生。警政署表示,廖員是在案發前就通過公務人員三等特考,目前依相關規定在警大接受訓練階段,由於案件仍在審判中,尚未判決有罪,並不符合取消受訓資格,警大會在受訓期間加強考核,但這並不代表廖姓員警未來一定會派任警官,若屆時判決有罪定讞,將會依《公務人員任用法》進行後續處置。

不要就業歧視!就業保險限65歲以下 專家建議取消年齡上限
勞動法令不要就業歧視!依就業保險法規定,只有1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受僱勞工,且未請領過勞工保險老年給付才屬就業保險加保對象,就業保險對象享有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等福利,但高齡者僅因年齡限制就不得加保,有專家就提議,建議取消就業保險法年齡上限,勞動部近期也對此議題啟動意見徵詢。隨著人口老化,據主計總處調查,去年65歲以上受僱勞工人數達11萬9000人,這些高齡勞工就算受僱也不是就業保險強制加保對象,遭資遣後無法請領失業給付、接受就業促進措施。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副司長陳文宗表示,當初就業保險法會排除65歲以上勞工及請領老年給付勞工,除考量勞動力定義為15歲至65歲外,請領老年給付勞工已有一定保障,才會將這些勞工排除。隨著高齡化,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促進法通過,未來勢必會有更多高齡勞動力投入職場,陳文宗說,除了放寬年齡限制外,也思考是否要放寬已請領過老年給付的勞工可以再加保就業保險,否則部分勞工可能因為老年給付數額不高,出來工作但遭資遣後,又不能領取失業給付。外界也擔心,由於現行中高齡專法允許雇主以定期契約進用高齡者,而就保法規定,定期契約屆滿離職,逾一個月未就業,就視為非自願離職,可請領失業給付,擔心制度遭濫用。陳文宗說,也有專家提及高齡者失業後的條件與數額,是否要比照現行失業給付條件(6成投保薪資、45歲以上或身心障礙最長9個月),或改定額給付,仍待後續討論。

平鎮龍潭立委初選最後關頭 農會系統共識力挺呂玉玲
國民黨桃園市平鎮龍潭區立委初選最後3日衝刺,爭取連任的立委呂玉玲今(25)日在平鎮區農會舉辦農業政策說明會,而農會系統已凝聚共識表達支持呂玉玲;對此,平鎮區農會理事長莊玉輝表示,呂玉玲年輕時曾下田耕作,非常關注農民生計,好的立委需要在初選中勝出,讓一直與農民在一起的立委繼續幫大家拚好日子。平鎮區農會總幹事葉思瑋表示,呂玉玲3屆立委任期,是個「看得到、找得到」的政治人物,鄉親有事懇託幫忙,呂玉玲都親自出面協助。她也提到,日前全台面臨蛋荒危機,呂玉玲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身分,邀集農委會到桃園考察養雞場,也才讓全桃園的農會總幹事有機會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當面反應心聲。莊玉輝說,呂玉玲年輕時也曾有下田耕作的經驗,對於農民看天吃飯的心情非常有感觸,3屆立委任內,農會只要需要幫忙,呂都義不容辭。他說,這一次換農民站出來幫呂玉玲,讓認真積極的立委繼續留下來為大家服務打拚。呂玉玲表示,3屆立委都是鄉親作為後盾,才能挺過每一次挑戰,繼續為家鄉做事,她始終抱持著戰戰競競的心情。針對農民權益,她也提到,農民年紀漸長,平鎮需要農民活動中心,為農民提供共餐、日照服務,未來待平鎮區農會提出計畫後,她會來向農委會爭取。呂玉玲也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導致農民耕作受影響,原先農委會提出農業紓困貸款措施,讓農民申請40萬農家綜合貸款,可以分5年攤還,前6個月免利息,未來會繼續爭取相關補貼,讓農業恢復生機。對於老農津貼的排富條款,她也強調,會提案向農委會據理力爭,不讓農民權益被打折。呂玉玲表示,此次立委初選的競爭者非常強勢,但她只把心思放在鄉親交代的服務工作中,深怕辜負這份職責,所以她也請鄉親在5月28日到5月30日的立委初選中,幫忙守住這通關鍵的民調電話,讓她繼續為平鎮、龍潭全力以赴。

鄭正鈐批時代力量不實指控 列多項法案政策證明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邱顯智投入2024年新竹立委選舉,並指稱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沒聲音」;對此,鄭正鈐今(25)日批評,邱顯智做不實指控,刻意忽視自己為民眾發聲的表現,邱純粹為拉抬選情而採取選舉手段,他也列舉多項政績證明立委任內的努力成果。鄭正鈐強調,自己不但致力於為人民發聲,更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的需求,他為了反對萊豬和核食進口,不但在立院議場抗爭,更上街頭為民眾發聲。他指出、在疫情爆發國人卻沒有疫苗可打時,他率先前往總統府向總統蔡英文表達國人要疫苗、要活命的憤怒與訴求。「針對蔡政府無能解決柬埔寨打工詐騙案,自己還親赴柬埔寨成功營救受騙少年。」鄭正鈐也指出,他不但成功推動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確保幼童遠離食安風險,禁止瘦肉精入侵幼教飲食,也針對性別工作平等法,增加產檢假,配偶陪產檢及陪產假皆增加為7日。此外,鄭正鈐還列舉推動的一系列重要法案和政策,包括國民教育法修法,將3-5歲學齡前基本國民教育學費由中央支應;修訂學校午餐法,加強營養師人力,建置校園專業管理人,並持續檢討補助款運用,以及主張學校衛生法明訂禁止瘦肉精和核食進入校園,保障學生的食品安全等法案。鄭正鈐指出,他還爭取將育兒津貼提高至5000元、擴大兒童醫療補助對象至5歲以下兒童、要求提供11歲以下孩童專用快篩試劑等多項重要政策,以及其他許多與民生相關的法案政策。他強調,自己以實際行動為民發聲,所推動的一系列法案、政策,除了回應民眾需求及增進民眾福祉,同時也展現維護國人權益的決心和行動力。

美債上限「違約日」近在咫尺!一文了解跳票災難連環爆
為避免美國政府過度借款、超過預算或債務違約,聯邦國會規定政府的舉債最高額度,也就是債務上限(Debt Ceiling)為31.4兆美元(約新台幣691兆3200億元),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就警告,若國會不願意提升借款額度,恐導致股市暴跌、經濟危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周一(22日)重申,若聯邦國會不肯提高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財政部估計只能支付美國政府帳單至6月1日。對此,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表示,政府債務違約將引起華爾街股市大崩盤,即使財政部如預期向債券持有人付款,但後續引起的政府不信任、經濟前景看衰等負面效應,除了促使股價狂瀉外,就連地產價格、房市都會受到波及,且經濟衰退後接踵而至的便是大規模裁員潮,他形容「這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馬克贊迪透露,若是數千億美元的聯邦支出被扣除,屆時醫療、社會保險、退休金,退伍軍人津貼,以及交通、基礎建設、教育等政府補助撥款項目,均會受到影響,甚至恐面臨政府機關因缺錢被迫關門的窘境。

「老母遺體放冰箱」逾5年…兒涉詐領補助75萬 出庭曝藏屍原因
新北市八里區1名66歲的班姓男子疑似為了持續領取補助,竟將母親遺體藏在冰箱中長達5年,直到就讀國中的女兒去年與老師聊天過程中,提及「阿嬤躲在冰箱不肯出來」,全案才曝光。法院今(22日)開庭,班男坦承犯行,辯稱因為沒錢將母親下葬,加上女兒還在讀書,才會持續請領補助,盼從輕量刑。警方調查,班男與妻子育有3名子女,長年有家暴前科;去年8月16日,班男女兒向老師傾訴遭家暴過程時,突說出「阿嬤躲在冰箱不出來」,嚇得師長趕緊通報教育局及社會局。轄區蘆洲分局員警獲報後,於同日傍晚會同社工查訪,果真找到遺體「呈V字型」、被放在冰箱下層的87歲奶奶,隨即封鎖現場。檢警查出,班母於2017年10月25日被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急診時,已身體僵硬、瞳孔放大,搶救10分鐘後宣告不治;班男疑似擔心母親死亡會導致社會福利及津貼被取消,在領回遺體後竟將亡母放進冰箱,也未辦理死亡登記、除戶登記,甚至於同年及2019年偽造母親用印,向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補助。新北市八里區1名66歲的班姓男子疑似為了持續領取補助,竟將母親遺體藏在冰箱中長達5年。(圖/翻攝畫面)檢警進一步調查發現,班男自2017年10月至2022年8月期間,涉嫌詐領社會福利津貼73萬8008元、八里區汙水處理場敦親睦鄰回饋金水電補助2880元,以及八里區區民生活補助金1萬1000元,不法所得總計75萬1808元。士林地檢署偵查後,依偽造文書、詐欺取財等罪起訴班男,並建請法官從重量刑。法院今日開庭,班男坦承犯行,辯稱自己為了照顧母親花光積蓄,所以媽媽去世後根本沒錢下葬,加上女兒還在唸書,才選擇不做死亡登記,並以亡母名義持續請領補助,盼法官看在小孩年紀還小的份上,可以從輕量刑。隨後,法官諭知準備程序終結,7月將進行審理程序。

「初瓦」台中旗艦店即將開幕 招募新人到職3個月挑戰41k!
王品集團旗下韓式料理品牌「初瓦」在台北西門町成為爆紅人氣名店,台中旗艦店進駐台灣大道黃金地段,目前進行裝修工程,六月底即將試營運,預計招募20位新人,到職滿3個月,薪資有機會上看41k。王品集團近年積極發展多品牌策略,今年計畫新開50家門店,至今有38家門店完成規畫或施工中,展店進度大幅超前,也帶動人力需求暢旺,第三季預計再招募200名儲備幹部。鐵板燒儲備主廚起薪4萬、無經驗可,通過培訓考核晉升,月薪有機會達5萬(圖/王品集團提供)畢業季即將來臨,還沒畢業也需要先卡位,王品集團強力招募新血,為應屆畢業生、社會新鮮人,打造校園儲備幹部專案,鎖定鍋物、中餐及鐵板燒品牌,招募儲備店長、主廚及內外場儲備幹部,預計開出200名職缺。以鐵板燒儲備主廚為例,起薪4萬、無經驗可,經12個月密集培訓、通過考核晉升,外加職能津貼,月薪有機會達5萬。每月除底薪還有獎金,搭配「一年最多調薪三次」新制,晉升調薪、3月績效調薪、以及9月的年中調薪,有機會邁向百萬新貴。歡迎具強烈企圖心的社會新鮮人來挑戰。和牛涮張凱鈞,30歲掌管全台8家門店營運,年薪上看兩百萬(圖/王品集團提供)「和牛涮」張凱鈞是王品集團目前最年輕的區經理,才30歲就掌管全台8家「和牛涮」營運。他在大學畢業後加入王品集團,從外場基層做起,月薪2萬多元。遇到王品集團加速展店,張凱鈞27歲轉任新品牌「和牛涮」,擔任忠孝東店店長,短短3年,張凱鈞嶄露頭角,快速升遷為區經理。收入也同步躍升,除了每月「門店達成獎金」分紅, 搭配「一年最多調薪三次」新制,每年調薪幅度超過10%,加入王品集團4年,張凱鈞年薪突破百萬元。他認為王品集團策略正確、集團快速展店、升遷管道順暢,主管也願意擔任造浪者,給予年輕人更多元的嘗試機會,是他續留一大誘因!加上完善薪獎激勵,兼具職場發展性和穩定性,幫助年輕人提早圓夢。王品集團旗下的鍋物品牌,這次徵求儲備幹部,不需要有餐飲經驗、新鮮人起薪3.7萬,未來只要通過培訓考核,成為店長、主廚,有機會挑戰一年加薪一萬,平均月薪上看9萬元。王品集團旗下現有25個品牌,今年也預計還有2-3個新品牌問世,涵蓋西餐、中餐、鐵板燒、火鍋,燒肉及日韓料理,品牌多元及升遷管道快速,提供新鮮人完整培訓機會,為個人職涯加值。

勞權基金未修法先宣達 台北市議員:勞動局把議會當橡皮圖章
台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日前討論《台北市勞工權益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修正草案》,引發藍綠議員討論,議員林延鳳今(21)日指出,勞動局修法放寬基金運用範圍尚未通過之際,就向工會幹部宣達未來基金要怎麼用,連計劃內容、預算數額都匡列好,完全把議會當成修法、撒幣的橡皮圖章,也再度不尊重工會。林延鳳指出,勞動局17日才就《勞權基金自治條例》修正草案與藍綠議員在法規會審查,且多數議員對「訴訟補助設限」表達疑慮,也對其他諸多計畫不循公務預算處理提出質疑。她揭露,法案開始審查6天前,11日勞動局竟就辦理「台北市勞工權益基金工會訓練課程」,宣達基金修法後才能辦理的各項計劃內容和預算數額。根據該資料顯示,勞動局只打算增加453萬元作為「訴訟補助」之用,卻增加527萬元去執行其他用途,其中包含「職人熊讚獎勵計劃」160萬元、「促進無家者穩定就業計畫」150萬元、「求職交通補助計畫」60萬元、「青年尋職最好險計畫」82萬元、「青年尋職輔導津貼計畫」75萬元,全部沒有列在修法說明裡,也沒向議會報告。林延鳳表示,台北市勞動局過往辦理「尋職津貼」是循公務預算處理,去年還曾被議員質疑成效不彰,今年不僅持續舉辦,甚至還不用追加預算方式處理,動用該局第一預備金75萬元。她痛批,勞動局不循正常預算管道處理,用基金撒幣都不擔心經費排擠問題,但面對勞工訴訟補助卻又擔心侵蝕本金,完全就是兩套標準。林延鳳說,基金修法24日將於審查會再戰,呼籲勞動局不僅應從善如流,更要即刻修正對議會與工會的傲慢態度,把勞權基金用在該用的地方,否則庶民勞工的反撲恐將吞噬市府。

病患「院內交叉感染」確診病危!蘇一峰爆:門診、病房都沒分流
疾管署觀察近一周疫情發現「新冠進入第4波」,並預估持續升溫到6月底,讓不少民眾擔心去診所或醫院看診,可能遭到感染。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就透露「院內交叉感染COVID的病人病危了」。蘇一峰在臉書指出,疫情期間許多醫護人員過勞,大爆發時還出現被雨天收傘,取消專責照顧津貼狀況,如今確診與沒確診病患混住、門診也不分流一起看,導致院內交叉感染的病人更容易重症!可能因此死亡,因為這些住院病人身體本身就差,或慢性病也多才會住院。蘇一峰直言,「說穿了都是健保的歷史共業,健保制度下台灣的醫療韌性太差」,當額外資源沒有挹注到位,又遇到重大公衛問題時,「台灣的醫療網就脆弱不堪」,怒嗆:「健保署開會本來還要砍150億!」等遇到強烈反彈才退縮。文章一出讓網友們感概,「累死醫護人員了」、「健保資源越來越乾涸」、「各位不要以為150億補回來就沒事了」。還有網友疑惑發問:「醫院預防院內感染應該也可以執行分流,控制感染區塊,常規就應該進行不是嗎?」蘇一峰則回應,「分流了,但是沒有專責病房制度」。

因應民生物資飆升 綠委籲長照便當漲到100元
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培慧、吳玉琴、羅美玲、何欣純等人今(16)日於立法院舉行「讓愛延續,長照送餐經費增加」記者會指出,因應民生物價飆漲,為使偏鄉長者持續享有優質的送餐服務,呼籲衛福部能夠正視年長者送餐經費不足的問題,並要求衛福部應與地方政府研商增加送餐經費,便當費用從80元調整為100元,志工送餐從200元調整為350元。蔡培慧表示,近年來物價指數上漲,尤其民生物資飆升,現行公部門誤餐費都調整至一餐100元,然而負擔更多成本的長照送餐卻還停留於一餐80元,顯然對長輩不公平。因為民生物價飆漲,多家社福團體面臨嚴重營運困難,送餐補助費、志工補助費若不與時俱進,恐會造成偏鄉長者沒有志工送餐。蔡指出,「長照送餐服務」對獨居老人非常重要,社福團體為長者提供少油鹽的健康便當,不僅是為長輩的健康把關,更重要的是能定期對獨居長者進行探望與關心。吳玉琴表示,根據主計總處的物價指數統計,如果將110年訂為100,111年是102.95,112年是104.55,所以和兩前年相比,物價上漲4.55%,但重要民生物資,主要是食品變成108.83,漲了8.83;另外,有關志工交通費,106年從100提升為200元,但106年的基本工資是21009元,112年調高為26400元,漲幅高達25.6,送餐方案的膳費,和志工交通費用的補助都應該要成長。羅美玲立委強調,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敦促中央政府盡快調整補助金額,最晚能在今年7月生效,而非等到編列明年預算才開始行動。根據她在南投的經驗,目前每位志工只能獲得200元的費用補助,而油資、車輛保養和維修等費用都需要志工自行負擔,招募週一到五都能提供協助的志工非常困難,近年來,也發生了因人手不足而造成社工在騎車送餐時受傷的情況。何欣純指出,111年衛福部列冊獨居老人人數,大約在4萬5000人上下,隨著高齡人口持續增加,長照送餐更顯急迫與重要。然而,民生物價都在漲,飲食類更是漲幅最大的,對此,何欣純認為衛福部有必要因應物價、調升膳食費金額,讓長者吃的健康。而志工提供穩定的送餐服務,兼顧送餐與關懷訪視,有助於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也需要衛福部進一步評估規劃合理的送餐津貼方案,保障長照送餐服務不會中斷,保障長者受到有質感有尊嚴的長照服務。

生動盟推生產準備假 助新手爸媽學習產前教育
母親節前夕,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公布最新生產經驗調查,高達62.2%產婦以及69.%伴侶從未接受產前教育,顯示衛教明顯不足。對此,生動盟呼籲在14次產檢中新增4次總計12小時的產前教育,產婦及伴侶7天有薪生產準備假放寬適用範圍,且產後6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六成新手爸媽缺乏產前教育產前教育旨在幫助婦女以及家人取得正確的孕產新知,有助婦女進行各種準備與決定。然而,高達62.2%婦女從未上過生產教育的課程。現有的目前現有的衛教指導共2次,落在懷孕17週前與29週後,指導方式以勾選方式進行衛教指導,經常不到10分鐘就結束。與瑞典1980年起推行給孕產家庭8至10次結合生理、心理、社會面向的產前準備課程差異甚大。IBCLC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鍾秀靈以雙北為例,月子中心費用從每日5千元至1萬5千元,經濟能力有限的家長無法使用月中統包服務,遇到問題只能求助親友或上網搜索,但這樣難以及時協助家長判斷自身與嬰兒需求,「很多媽媽忍到產後1個月回診,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忍到出狀況」。因此,生動盟建議國健署應該在目前14次的產檢中,在原訂要在第28、30、34、37週所做的例行性檢查之外,各新增一次3小時的產前教育,4次累積下來為12小時。生動盟理事長徐書慧指出,高達九成的伴侶曾實際參與生產過程,卻多半沒有參與過產前教育。生動盟認為,除了醫療院所沒有提供相關課程,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合適的「假別」可以用。目前《性別工作平等法》提供孕產婦及配偶7天有薪產檢假,然而這些假別僅限用於陪產或產檢,無法運用在產前教育,要請假也難以證明。生動盟與婦女新知基金會皆呼籲,政府應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同時放寬適用範圍,不限只能用在陪產、產檢或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回應,產前教育應更落實,考量到產婦家庭接受資訊的可近性,會從開展多元宣傳渠道做起;至於衛教內容偏重醫療資訊缺乏人文關懷,也會改善;至於生產準備假、產檢假等牽涉跨部會職責不便回應。她表示:「我們不只是要把病人當全人,也要把產婦當全人」。產後三大壓力根據調查也顯示,產後最大的困難和壓力來源為睡眠不足,且難以獲得協助。有鑑於此,生動盟呼籲政府提供產後6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應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同時建立專業人員的產後訪視制度,協助新手家庭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1睡眠不足(73.3%)2哺乳(71.8%)3新生兒照顧(64.8%)立委范雲強調,職場女性生育蠟燭兩頭燒,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友善育兒職場與社會環境,政府雖然投注經費在友善生養政策,卻集中於照顧公共化,仍遠遠不夠,生產不夠友善、產前教育不足、伴侶參與不足。她向勞動部喊話,雙親都應該有平等參與孕產與育兒的權利,才能打造友善育兒環境。「不只是產婦,連配偶都仿佛被丟在未知的叢林當中」立委王婉諭表示,產前課程大多來自母嬰用品廠商,「我們會疑慮他們提供的內容是不是正確的?我會不會被行銷?我沒辦法去判斷它是否是合適的產前教育」。而且育兒責任大量壓在媽媽身上,導致產後憂鬱嚴重,不敢生、不想再生變成常態,幾千元的生育津貼僅能減輕育兒負擔,但很難提高生育意願,要靠政府推動才能解決少子化問題。

112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 《擁抱護理 永抱希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月12日國際護師節,在這個屬於所有護理師的日子,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台灣護理學會於今(5/11)日下午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大會堂舉行112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蔡總統英文、總統府張副秘書長惇涵、衛生福利部薛部長瑞元、內政部花次長敬群、立法院林秘書長志嘉、國民健康署賈副署長淑麗及多位考試委員、立法委員等長官、貴賓將蒞會致詞頒獎。今年大會主視覺以「曼陀羅」圖騰建構美麗平衡的意象,線條豐富、色彩強烈對比的「曼陀羅」圖騰,象徵著謙容與重生,更代表護理剛柔並濟、堅定溫暖。深深蘊涵著護理人員在疫情衝突下,幫助台灣社會重新回到生活正軌的涵義,擁抱護理即是永抱希望。從清零到共存,我們一直都在大會在《疫起、義起、一起、熠起》的主題影片中揭開序幕,自109年COVID-19入侵台灣開始,所有護理人員配合政府各項防疫工作,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下,堅守崗位、勇往直前,從清零到共存,守護著國人健康,充分發揮護理專業。雖然,疫情改變世界的常態,但,沒變的是護理人員對苦難民眾的關懷。每次的災難,護理人員從來沒有缺席,而且不畏艱險,表現優異,也因為大家的努力,疫情得以漸漸趨緩;因為大家的堅持,讓護理被看見!南丁精神 榮耀傳承護師節活動重要的傳光儀式,由蔡總統與紀淑靜理事長及陳靜敏理事長共同帶領全體與會人員舉行,在恩光歌聲中將自南丁格爾女士傳承而來的燭光傳遞到會場的每位與會者,也象徵護理維護國人健康的光照亮社會的每個角落,展現護理最無私、純潔的力量。之後頒發112年傑出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7位、服務奉獻獎11位與台灣護理先驅-周美玉女士薪傳獎1位及表揚25年以上資歷的3,608位資深護理人員,感謝她(他)們在各個護理領域,持續努力不懈的貢獻。永遠望向理想未來,持續向前 黃美智校長獲頒專業貢獻獎黃美智老師為臺南護專特聘教授兼校長,積極建造優質教育環境,培育未來護理人才。致力於護理教育與臨床服務達38年,指導國內外大專、博碩護理學生無數,已發表140篇學術期刊論文。藉由教學/臨床合聘制度,持續輔導臨床護理師專業成長,並以實證及轉譯行動研究模式推廣以暗示行為為基礎之早產兒發展性照顧、癌症兒童返校照護模式及兒童安寧療護於臨床實務,更與越南及印尼建立跨國合作管道,推廣台灣經驗並發揮台灣護理教育之品牌影響力,今日榮獲專業貢獻獎,實至名歸。視病(民)猶親,追求卓越 趙紋華局長獲頒服務奉獻獎趙紋華局長是嘉義縣首位護理師出身的衛生局長,三年新冠疫情各項防疫處置得宜,防疫民調超前六都高達92.3分,為全國最高分。致力於醫療品質提升,榮獲衛生福利部111年度績優調解委員獎,並受聘為衛生福利部緊急醫療諮詢委員會委員,是全國衛生局唯一代表。全國首創「推動外籍看護工到宅指導及管路安心計畫」榮獲審計部行政機關優良實務案例,2022《遠見》雜誌調查,嘉義縣醫療衛生獲全台第2名,各項優異的表現彰顯護理於提昇全民健康之具體貢獻,獲頒服務奉獻獎,當之無愧。創新護理價值、展現護理魅力 盧美秀教授獲頒台灣護理先驅-周美玉女士薪傳獎榮獲台灣護理先驅-周美玉女士薪傳獎的盧美秀教授為護理界之巨擘,其對護理專業之貢獻不計其數,例如建構本土化護理知識,共完成學術著述52篇、專書95冊、研究論文83篇、研討會論文41篇,提升護理專業知能,培育專業和領導人才、不斷推廣護理新知,拓展護理角色功能,提升護理人員的權益與福祉,並且建構護理願景,塑造優質護理職場,提升照護品質。盧教授曾經擔任護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不僅推動護理十大改革,成效卓著,同時也推動全面使用安全針具及對醫療暴力加重處罰之立法,維護護理人員工作安全,並參訪日本住院給付與護病比連動制度,進而完成國內三層級醫院全日護病比,提高護理費加成給付。而且也致力於改善公立機構護理人員高資低用問題,爭取提高大小夜班津貼、居家照護支付標準,以及SARS、COVID-19危險津貼。不僅如此,盧教授還推動長期照護,打造完整長照體系,協助佈建原住民和偏遠地區照管中心分站設置以及人才培育。也因為對護理、對社會都有莫大的貢獻,因此連續二年獲頒台灣護理典範獎及台灣護理先驅-周美玉女士薪傳獎,實是眾望所歸。今年大會除了實體會場外,也同步全程視訊直播,讓無法出席的護理夥伴及親友們也能共襄盛舉,為護理加油打氣。頒獎活動穿插「坎城國際護理創意獎」影片播出,也邀請到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及康寧大學啦啦隊聯合演出,同時邀請藝人MAX老師現場帶領大家活力帶動跳,並設計活動專屬AR互動拍照,讓大家留下獨特紀念與親友分享!經過三年的疫情,大家終於歡喜相聚,我們相信,疫情讓我們的心更緊密,讓我們的力量更團結,擁抱護理、永抱希望,期待明年見!

不堪照護壓力8旬母悶死身障兒 社會局曾電聯關懷曝家境
母親節前夕傳悲歌,北市松山區1名罹患重度小兒麻痺的林姓男子,12日被同住家人發現他口鼻被膠帶封住而報警,警消獲報到場,林男已明顯死亡,對此,北市社會局表示,案主家中有哥哥和大嫂及母親同住,並有請外籍看護員,非經濟弱勢關懷戶,近期也曾電聯關懷。警方調查,林男自10多歲罹患重度小兒麻痺,40多年都是由母親照顧,而母親因已80多歲,疑似無法承受長期照顧壓力,身心俱疲下才衝動殺子,今早其大嫂發現死者倒臥床上,而林母還不斷哭泣,趕緊打電話通報救護車,才揭發這起憾事。社會局表指出,案主為重度小兒麻痺肢障類別,領有身障津貼6000元,家中有哥哥和大嫂及母親同住,並有一名外籍看護員,非經濟弱勢關懷戶。社會局也說,經查詢社安網諮詢表、脆家系統、社福2.0,都未有相關通報及在案紀錄,後洽身障需求評估中心,案主為身障永久效期,近期需求評估中心電聯關懷,接聽者為案兄,當時表示案主家有請外籍看護照顧,因此沒有其餘照顧需求。

王鴻薇再爆公股金控醜聞 控董總巧立名目領鉅款百萬
立委王鴻薇今(11)日召開記者會,再爆料公股金控弊病叢生,指出去年被立法院取消公股金控高階主管的「房屋津貼」,沒想到這些公股金控陽奉陰違,巧立名目「業務津貼」,無縫接軌繼續領錢,她以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為例,發現一年就可以多領到120萬元,痛批這些公股金控簡直無法無天、囂張跋扈。王鴻薇表示,房屋津貼即是過去政府核准,發放給包括公務員、政府財團法人及公股金控高層主管的購屋補助,但行政院早在1989年就取消公務人員津貼,財團法人也於2015年取消發放。她說,立委李貴敏去年也提案並廢除公股金控高階主管的津貼,沒想到公股金控居然這麼「皮」,又立了一個名目「業務津貼」繼續領用,財政部對此放任,藐視立法院監督。王鴻薇痛批,以合庫董事長的「房屋津貼」、「業務津貼來看」,董事長職都可以月領10萬餘元的超高額待遇,等於雷仲達一年就可以爽領120萬元。她說,如果雷仲達轉往兆豐金任職,依照津貼離職請領還可以再多領100萬,真的是所有的好康都要占盡。「立法院明明做出決議, 財政部竟然准許公股金控亂搞。」王鴻薇直指,巧立名目的「業務津貼」,從時間、額度、資格一看就是完全沒在演,兩項津貼的廢止日跟起始日,每一家公股金控都接續在同一天,資格都是董事長、總經理,發放的金額也都一樣。王鴻薇說,公股金控中只有台企銀從去年4月1日開始全面取消房屋津貼,也未新增業務津貼,這是標準的模範生。她質疑,其他公股金控如何自處?如何解釋?請問財政部還管的了這些公股銀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