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高三陽剛男「轉大人」吃藥丸進補 母驚覺他和女友「早上進房晚上才出來」

不少青少年國高中青春期時,為了能夠順利「轉大人」,許多父母親都會為小孩準備發育的長高藥,就有一名媽媽發現國三的兒子都沒有發育的跡象出現,因此買了發育中草藥丸給兒子吃,吃了之後很快就見效,兒子開始發育但高三時竟然在學校摸女同學屁股,甚至交女友後經常假日就帶回家,「早上進房晚上才出來」,因此媽媽帶兒子求診,希望能找到解決辦法。母發現高三兒發育後舉動異常。(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T)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醫師好辣》的節目中分享,一名高三男生因在校摸女生屁股被記大過,加上媽媽發現他行為有異,因此帶他求診檢查身體狀況,沒想到就發現他的睪固酮竟然是一般人的3到4倍,醫師一看他本人也發現青春期的性特徵非常明顯,甚至鬍子與胸毛都長出來。媽媽更表示兒子高中發育後,交女朋友經常假日帶回家,「早上進房晚上才出來」,平日衛生紙的用量也相當驚人,讓她相當擔心,加上又在學校摸女同學屁股,因此前來看診。高三男竟然還在學校偷摸女同學屁股。(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T)醫生針對睪固酮問題做了多項檢查,發現都無異狀,因此詢問他們平常有沒有在吃什麼藥物,媽媽才表示小孩國三開始吃轉大人的藥,她買了一種中草藥丸,小孩直到高三都還在吃,醫師就叫他們停藥,藥丸裡面可能有大量雄性激素,才會讓少年這樣性慾高漲,而確實也在停藥半年後整個症狀緩解。

publish-icon 06月2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婦人「最近累累的」 醫一見手「2特殊徵兆」揪出肺腺癌

很多人一聽到肺腺癌,多半會把這項疾病與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狀聯想在一起,但你可能不知道,手指頭的細微變化,也能揪出疾病。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節目分享,他收治過一名中年婦人,來診間問醫師「最近累累的」,但找不到原因,後來醫師撇見婦人的手掌大拇指下方的大魚際肌,出現不明凹陷;手指也出現外型像鼓棒的「杵狀指」,建議她照X光及心電圖,後來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醫師洪永祥近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案例提到,他收治過一名50多歲婦人,平常不菸不酒,但近期感覺身體微微疲倦,擔心是腎臟出問題而跑來就診。但經過檢查,都找不到異狀,後來醫師在婦人的手部,發現2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婦人的手掌位於大拇指下方的大魚際肌,呈現凹陷狀態,按下去之後,皮膚無法回彈回來。洪永祥解釋,大魚際肌凹陷,常常跟心肺功能很有關係,「她沒有壓迫症狀(如腕隧道症候群)可是是凹陷的。」另外,洪永祥也觀察到,婦人明顯有「杵狀指」,也就是她的5根手指頭,指頭尖端像鼓棒一樣。他解釋,健康的人若將兩根手指指甲對靠,應該多少會有縫隙,但杵狀指因指頭圓滾滾,因此會緊密貼合,而當出現杵狀指,臨床判斷有可能是缺氧現象。洪永祥說,後來依據上述2個手部的異狀,他建議婦人照X光及心電圖檢查,「結果診斷出來是肺腺癌」,還好揪出這個癌症還只是早期,目前婦人開完刀後,持續追蹤中。

publish-icon 06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食物過期只能丟棄? 美國研究罐頭過期4年依舊美味可食用

過年時期,總是會囤積大量的食材,但要是一個估算錯誤,就有可能把食材放到過期也沒食用。雖然很浪費,但為了身體健康著想,似乎也只能丟棄。而有一項美國研究指出,有10種食物只要確保存放環境符合條件,就算過期了也是可以食用,而且風味不減。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出席《健康好生活》錄製時表示,過去曾聽聞一個案例,一名老奶奶食用了冷凍在冰箱長達8、9個月的粽子,之後連續食用2周,身體沒有出現異樣,也沒有任何的腹痛。洪永祥解釋,冷凍庫的低溫其實能夠抑制細菌的增長,但是如果一直開關冷凍庫,仍然會有增加細菌的風險,建議還是保存1個月為上限。台灣衛福部也曾建議,所有食材冷凍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一個月後就將食材丟棄、避免食用。洪永祥也在節目中,引述美國有線頻道「美食世界」一項研究,該項研究中歸納出10種「過期後仍可食用」的食物。但洪永祥也強調,這是在不浪費的原則下繼續食用,如果對象是老人、小孩、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議還是食用新鮮食材,而這10種過期後仍可食用的食物分別是:1.罐頭:罐頭若放在陰涼乾燥處,外觀無凹痕,生鏽,過期4年仍可以食用。2.乾酪:硬質乾酪即便有發霉,有效期限超過1個月仍可食用。3.穀物早餐:未開封的脫水穀物麥片,超過期限6個月還是能可食用。4.雞蛋:雞蛋會沉入水中則可以繼續吃,浮起來則需丟棄。5.冷凍食物:低溫儲存後持續保持脫水狀態,食物過期也能吃,(衛福部建議最好不超過1個月)。6.餅乾:沒有出現油耗味、變粉碎,就可繼續吃。7.奶油:奶油低溫保存可持續保鮮。8.麵包:放在冷凍庫裡過保存期限2週仍舊新鮮。9.有包裝的綜合蔬菜:葉菜類只要沒有變軟爛,過期也能吃。10.乾燥麵條:乾燥產品不容易變質,在完全乾燥下可保存3年。

publish-icon 02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年夜飯留剩菜象徵「年年有餘」 醫警告這料理別放超過2天

過年吃年夜飯,按照傳統習俗一定要留下一點「剩菜」,象徵「年年有餘」,而剩菜通常會在隔天加熱繼續食用,但不少醫生專家都提醒民眾,盡量不要吃隔夜菜,以免健康出問題。營養師黃淑惠在「健康2.0」中表示,反覆地加熱食物,吃下去後其實對人體不好,營養素也都流失掉了;現代社會不管是超市、便利商店等店家在過年期間都不會休息,想添購食材隨時可以補充,因此不需要一次購買太大量的食材,若真的沒辦法吃完,她建議可以將蔬菜類料理當餐吃完,魚類或是肉類則可以冷藏,稍後若要食用可添加新鮮的蔬菜料理享用。另外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像是海鮮最多只能加熱一次,且要在當餐吃完,食材最豐富的佛跳牆若其中一個食材壞掉,整鍋就會遭細菌感染,因此不建議反覆加熱食用。他也提到,隔夜菜經過高溫烹煮細菌就會被殺光,但溫度下降到50度以下,細菌又會開始滋生,普遍常識是把食物冰到冰箱,就可以阻隔細菌滋生,但洪永祥強調,這其實只是減緩滋生速度,不代表細菌不會繼續生長。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用夾鏈袋或保溫盒分裝,加熱時取出需要的分量,冷藏也不要超過48小時。至於加熱食材的溫度,他建議70度以上效果最好。

publish-icon 01月3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剩菜反覆加熱吃壞肚…醫師提醒葉菜別隔餐吃 「這道」經典年菜最危險

年年有餘!明日除夕家家戶戶開心團圓吃年夜飯,不過大魚大肉之後,往往會剩下許多,不少家庭也會將其冷藏,在接下來的年假每天熱來吃;不過隨著健康觀念普及,醫師們也建議,盡量不要吃隔夜菜,尤其是葉菜類最好當餐通通吃完,許多人年夜飯桌上必備的「佛跳牆」更是要注意。年夜飯可以反覆熱來吃嗎?營養師黃淑惠在節目《健康2.0》中建議,年菜最好還是準備適當的份量,在當餐吃完,不過如果無可奈何還是有剩的話,「魚肉類」食品可以冷藏,但「蔬菜類」餐點最好當餐吃掉,否則經過反覆加熱,葉菜內的營養素都會流失。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同意此說法,他更指出葉菜類在施肥過程中,肥料內的氮會轉變為蔬菜內的硝酸鹽,如果葉菜放隔夜孳生細菌,硝酸鹽會被分解成亞硝酸鹽,若將其吃下肚,就會和胃酸混合成致癌物,因此葉菜類最好當餐吃完,因為餐點一旦溫度低於50°C,就會開始孳生細菌,冰冰箱冷藏也只是讓細菌生長速度延緩,並不會阻止其生長。洪永祥也提醒,像是佛跳牆因為食材豐富,只要裡頭有一種材料壞掉,整甕都會充滿細菌;海鮮類食物最多只能加熱一次,半熟蛋則因為最初烹煮時未完整殺菌,必須特別注意保存環境,否則就要小心吃壞肚子,賠了新年假期。

publish-icon 0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女友嫌毛太多…壯漢大叔「變小白虎癢爆」後悔了 醫一看傻眼:紅綠黑

不少人為了美觀,都會選擇除毛,但要小心,沒有弄好恐引起毛囊炎、感染化膿。一名壯漢因女友嫌他太多毛,因此把膀胱以下的毛都剃掉,但因為不習慣一直抓,導致傷口感染化膿,一大片都是黃、綠、黑的傷疤,把醫生嚇壞。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醫師好辣》分享案例,門診日前來了一名留有絡腮鬍、看起來頗有男子氣概的男病患,但走進來的時候扭扭捏捏的,坐下來可能因為不舒服,所以過程非常緩慢;男病患指著膀胱,這裡痛痛的。原本洪永祥要先幫病患驗尿,但男病患直接說,「不用了,用看的就看得出來。」壯漢除毛,結果傷口感染化膿。(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洪永祥半信半疑,就請病患到後面;男病患褲子脫下來後,洪永祥驚呼,「充滿紅紅、綠綠、黑黑的傷疤。」另外他還發現男病患有胸毛、肚臍也都是毛,唯獨膀胱以下全部空白。對此男病患解釋,因為交了新女友,對方嫌他體毛太多,為了討好女友,就把毛全部剃掉,但突然沒毛就覺得怪怪的,會一直去摳。洪永祥透露,病患一開始只是紅紅的毛囊炎,後來因為亂塗藥膏,一大片感染化膿,因此除了開藥膏外,還開了一些口服抗生素。洪永祥強調,天生我毛必有用,毛長在哪個位置都有它的原因,事實上也是在保護你,你把它剃光,當然就會自找罪受。

publish-icon 10月3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耳朵突發癢臭!妻搖頭「坐旁邊都聞到屎味」 醫一看竟是「痔瘡」惹禍

洗手不要以為手碰到水就乾淨了,應該搭配洗手乳清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曾碰過一名患者回診時血糖突飆到350,一問才知道他的耳朵很癢,結果一檢查,發現耳朵的細菌跟肛門的細菌是同一種,原來病患把痔瘡塞進去後手沒洗乾淨,導致感染。洪永祥在《醫師好辣》分享案例,一名病患某次回診做例行性檢查,結果血糖居然飆高到350,這有3種情況,一是沒按時吃藥、二是吃太多甜食、第三是身體受到感染;沒想到病患接下來卻開口詢問,能不能開抗消炎藥給他,因為耳朵癢到不敢再抓,還有臭味。病患太太則在一旁爆料,先生生活習慣太差,一下挖鼻孔、一下又挖耳朵,坐在旁邊都能聞到食指有一股屎味、大便味。病患後來才坦承,因為痔瘡發作,上廁所時曾用手指把它塞回去,接著又有挖耳朵。洪永祥聽完立刻把病患轉到耳鼻喉科,結果做完檢查後,發現病患耳朵的細菌跟肛門細菌是同一種,真相大白。洪永祥藉由案例提醒大家,確實洗手真的非常重要,不要輕忽。影片約於26:28處

publish-icon 11月20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搬新家妻詭流產、屋主罹癌!以為風水差「沒拜地基主」被懲罰 他揭真相

搬新家多數人都會迷信看良辰吉時,希望可以平平安安、順順利利,若是常生病之類的,也會聯想到是不是家裡風水不好。對此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表示,很有可能甲醛中毒,所以建議搬新家記得要測甲醛濃度,或者打開通風。洪永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35歲男患者表示搬新家後容易感冒、流鼻水,太太也在搬進去後不幸流產,起初以為是風水不好或是沒拜地基主,但這些都做完後,仍覺得很累,且感冒一個月了都還沒好,只好來就醫。洪永祥表示,男病患脖子左邊有2、3公分硬塊,經切片檢驗後確認是鼻咽癌,後續透過放射治療改善。不過男病患不菸不酒,怎麼會鼻咽癌呢?洪永祥推測,很有可能是甲醛中毒,畢竟新房都會裝潢,所以為什麼新家入住前都要檢測甲醛濃度就是這樣。洪永祥透露,由於太太愛喝水、吃蔬果,所以症狀比較輕微,但男病患喜歡吃肉,可能間接造成他症狀較嚴重。洪永祥提醒,一定要多喝水、吃蔬果,幫助排便,千萬不要便秘,因為一旦便祕,毒素就會高。影片約於3:33處

publish-icon 10月19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不只寶特瓶害性早熟 吃火鍋「錯誤動作」也GG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位10歲女童將寶特瓶作為水壺而導致性早熟、異位性皮膚炎的例子,主要是因為寶特瓶溶出塑化劑與重金屬「銻」,其中塑化劑的危害更是無恐不在。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市售的瓶裝飲料其實最好都不要重複使用,因為當初這種寶特瓶就是設計為一次性使用,一開始內含飲料或水完全沒問題,但是使用第二次以上,就難以確定材質的穩定性,很容易因此溶出塑化劑或其他物質,而塑化劑最大的危害就是干擾內分泌系統,會影響男性生殖器官發育與精蟲品質,導致雄激素不足,可能會造成男性不孕或女性化,建議所有寶特瓶都不要重複使用。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也提醒,常見的塑膠材質大致上分為7類,各自以1~7號代稱,其中3號的PVC材質含有塑化劑,而塑膠袋屬於PE材質,依照耐熱程度分為2號、4號,並不含塑化劑。顏宗海說,除了PVC之外的塑膠製品都不含塑化劑,但不代表絕對安全無虞。「例如外食便當盒上的薄膜是PE材質,但研究發現部分商品曾受塑化劑汙染,所以不可再次直接加熱,最好改放瓷盤加熱較為安全。」其他如PC材質常用於外食的美耐皿餐具,雖然耐熱但不適宜過度高溫。「舉例來說,如果吃火鍋時將食物放在美耐皿盤子上,還算在安全範圍,但如果將美耐皿湯勺一直放在加熱的鍋中,就會溶出環境荷爾蒙毒素。」所以吃火鍋時,首先要注意餐具材質,若屬於較有疑慮的材質,例如美耐皿、塑膠等,最好避免長時間接觸高溫,當然,若能自備不鏽鋼餐具會更加安全。

publish-icon 10月17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把寶特瓶當水壺用 10歲女童一年後…皮膚發炎流湯、月經提早來

小學生到學校上學,不少家長都會幫孩子準備「水壺」,方便補充水分,但千萬別貪圖便宜方便,把市面上的飲料寶特瓶當水壺長期使用,當心用出問題。有一位媽媽幫年僅10歲,就讀國小4年級的女兒,準備同一個寶特瓶當水壺,結果卻害女兒得異位性皮膚炎,皮膚抓到流湯;月經還提早來,身體發育大身體發育大受影響。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臨床收治過的一名特殊個案,是有一位年輕媽媽,因為懷疑女兒喝水喝太多,喝到得異位性皮膚炎,跑來向他諮詢。洪永祥表示,他看到這名母親,帶著身上皮膚被抓到到處都流湯的女兒進來,第一眼就發現,這名女童身上,背了一個看起來用了很久的寶特瓶,一問之下媽媽才說「這一年來她喝水都是用這個寶特瓶」,醫師一聽瞬間秒懂,這位女童生病的原因。洪永祥醫師告訴這位媽媽,市面上販售,拿來裝飲品的寶特瓶,頂多只能重複使用1周,就該全面丟棄。他解釋,因為寶特瓶的材料成分,有塑化劑,和一個叫作「銻」的重金屬,在使用過程中,塑化劑和銻,會不斷地溶進水中,若孩童長期把寶特瓶當盛裝容器飲用,容易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甚至可能會發生性早熟等問題。結果這位媽媽一聽恍然大悟,很自責地說,原來女兒小學4年級就來月經,是用寶特瓶「喝」出來的。洪永祥也提醒大眾,購買專業、合格材質水壺的錢,千萬不要省,否則影響健康,那可不是一個水壺的錢,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publish-icon 10月15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桃園爽辦萬人烤肉!名醫傻眼「台灣人活在平行宇宙」:都相信社區沒疫情?

桃園中壢萬人封街烤肉邁入第19個年頭,但因為疫情關係,改採實名制報名,不過仍吸引了約1萬人響應活動,場面相當壯觀。對此,腎臟科名醫洪永祥認為,桃園是全台最危險國門的入口,疫情延燒至今,竟還舉辦萬人封街烤肉,讓他想起武漢爆發新冠肺炎前的「萬家宴」,並直言「大家真相信台灣社區已沒有新冠肺炎?」桃園中壢「中秋節聯歡烤肉活動」今年邁入第19個年頭,由於疫情關係,今年採實名制報名,入場前也須量測體溫,協會事前申請中壢區公所旁六和路、九和五街、九和六街、廣停一停車場路權,從1日凌晨開始封閉,家家戶戶在中午時分就將烤肉裝備搬到定點,天還未暗,街道上就擠滿了人,烤肉香味四溢,從高空俯瞰,萬人封街烤肉的畫面相當壯觀。對此,洪永祥2日就在臉書發文指出,至今全世界新冠肺炎仍正在延燒,但台灣人民卻活在平行宇宙,直指「與世界接軌最近,最危險國門的入口不是桃園嗎?『萬人瘋街烤肉』好熟悉的名詞啊,這不是武漢爆發前的『萬家宴』?口罩呢?社交距離呢?」洪永祥更表示,「大家真相信台灣社區已沒有新冠肺炎?這跟相信美國會出兵幫我們打仗一樣荒謬,但大家都相信。」最後還特別標註「天佑兩週後的台灣」、「這比軍機繞台更讓人擔心百倍」。(圖/翻攝洪永祥臉書)

publish-icon 10月03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狂吃加工肉乾 28歲女子罹患大腸癌

一名28歲女子因為體重激增、小便中有泡泡而求助醫生協助,醫生初判斷應該是「代謝症候群」,並要求其三個月後回診。未料,該名女子日後卻因頭暈掛急診,抽血後發現該名女子嚴重貧血,後來確診大腸癌,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這與她長期食用加工類肉品有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醫師好辣》分享案例,他提到這名28歲的女子,初期就診時表示自己容易疲倦、小便中有泡泡、而且體重不斷激增到90公斤,初期判斷該是糖尿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在此狀態下就必須積極控制,否則未來真的會罹患糖尿病。洪永祥跟女患者進行飲食衛教後,就要求他3個月後再行回診。但3個月的時間還沒到,該名女患者突然在用餐後頭暈、狂冒冷汗,急忙掛急診接受檢查,檢查結果卻顯示該名女子血色素太低,有嚴重的貧血。後來問診後才發現,該名女患者十分愛吃加工類的肉品,諸如豬肉乾、牛肉乾,都是他平日喜食的零食,洪永祥聽完後,立刻對女病患進行「糞便潛血」檢驗,之後將女病患轉診至大腸直腸外科,最後確診大腸癌。洪永祥解釋,根據法國研究指出,紅肉本身有大腸癌致癌風險,而且加工過的肉乾,裡面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全數不見,在加工過程中的燒烤、醃漬的油、糖,也會產生致癌風險,該項研究甚至指出,每多吃10%加工類紅肉,就多12%致癌風險。洪永祥自述從那次之後,他就戒掉吃肉乾的習慣。日前國健署也透過新聞稿表示,中秋連假期間,民眾在選擇烤肉食材時,建議少選紅肉,因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日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是超過100克的紅肉(豬、牛、羊肉等),會增加17至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publish-icon 10月01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剩菜捨不得丟…3寶媽「隔夜再吃」竟拉血罹癌 醫曝NG飲食:火鍋超母湯 

許多媽媽秉持著勤儉持家的精神,見到滿桌剩菜總是捨不得丟,最後只好留著自己慢慢吃。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節目中透露,1名3寶媽為了讓孩子們吃得營養,常常不小心煮太多菜,但她又怕浪費,往往都留到隔天再加熱食用,不料此舉除了導致她的身材迅速發福,甚至出現血便,最後被確診罹患癌症。洪永祥近日在節目《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分享收治個案,指該名婦人中年發福,就診時血壓、血脂都偏高,經詢問後得知她有3名子女,孩子皆已上了國、高中,正值發育期,食量也特別大,為了讓他們吃飽,媽媽常常一煮就是一整桌,然而有時又沒辦法全部吃完,留下滿桌剩菜的情形也屢見不鮮。洪永祥提到,該名媽媽平常很節儉,總是捨不得把剩菜丟掉,最後都是留到隔天加熱食用,然而隔夜飯菜其實暗藏危險,還可能造成心臟、腎臟損壞,因此他當時曾提醒患者多注意,不料3個月後依然沒有改善,甚至出現血便症狀,經大腸鏡檢查後,果然確診出大腸癌第二期,所幸及時發現,手術後恢復良好。洪永祥在節目中分享收治個案。(圖/翻攝自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YouTube頻道)女患者透露,她過去曾因食用隔夜肉品導致急性腸胃炎,誤以為青菜比較安全,所以才會把隔夜的菜類拿出來吃。洪永祥提醒,像菠菜、芹菜、青江菜等深綠色葉菜,其中的硝酸鹽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亞硝酸鹽,且濃度會隨著時間升高,吃下肚後和含胺食物結合為亞硝胺,很容易引發食道癌、胃癌及大腸癌。另一方面,不少民眾吃火鍋時,都習慣打包湯底隔餐食用,但洪永祥直言,火鍋的湯煮過30分鐘後,亞硝酸鹽濃度會上升,如果加了含胺的蛋白質食物就會形成亞硝胺,且湯底煮過後還會混有食品添加物、鈉離子、磷酸鹽及硝酸鹽等成分,因此建議吃火鍋要喝湯最好把握前30分鐘,更不要最後才煮冬粉、麵條。

publish-icon 09月10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每天灌2杯含糖飲!B罩杯嫩妹「上圍激升2cup」 醫一看急翻:是癌症

台灣人對手搖飲料情有獨鍾,不少人幾乎每天都要來上一杯,然而含糖飲料的熱量高,喝多了恐怕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日在節目上透露,1名20多歲的女子酷愛含糖飲料,幾乎每天都喝1至2杯,後來不但體重激增,胸部還從原本的B罩杯暴升到D罩杯,後來竟被確診罹患乳癌第二期。洪永祥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收治個案,指該名女子主述小便有泡泡,希望他幫忙驗蛋白尿,檢查後發現除了蛋白尿,患者還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情形,是典型的代謝症候群;奇怪的是,女患者高中時期也才50、60公斤,之後體重卻不斷增加,最後更一舉突破100公斤大關。洪永祥在節目分享個案。(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頻道)醫師提到,女患者非常愛喝含糖飲料,幾乎每天都喝1至2杯,只要沒喝全身就會軟趴趴,也提不起精神,已經罹患「糖癮症」;由於代謝症候群必須靠減重及改善飲食,醫生幫不了太多忙,於是洪永祥只好把女子轉到減重班,然而對方的狀況一直未見改善,一側乳房更突然從B罩杯激升至D罩杯。洪永祥聽完驚覺不妙,趕緊請患者到外科做乳房攝影,果然確診出乳癌第二期;雖然女子後來動了手術,但醫生認為她的病因是源自病態性肥胖,如果狀況持續,之後有很大機率演變成糖尿病,甚至必須洗腎,因此便建議對方到外科進行縮胃手術,結果她在1年內就瘦了50公斤,原本的大小毛病也不藥而癒。

publish-icon 09月05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暑假玩太嗨!高中生上摩鐵3打3「荒淫大鍋炒」 隔天下體痛爆要媽陪看醫生

隨著社會風氣開放,婚前性行為已成為常態,就連多人性行為也時有耳聞,然而狂歡之餘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染病。1名男高中生趁著暑假和朋友出遊,3人各自都帶了女伴同行,晚上在摩鐵喝酒後慾火難耐,竟然直接「大鍋炒」,不料隔天生殖器疼痛不已,只好硬著頭皮就醫檢查。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個案,該名高中生當時準備升高三,趁著放暑假期間和另外2名友人出遊,由於朋友們都帶了女朋友,因此一行人又再找了1位女生,湊成3男3女開心出門,6人剛開始先到KTV飲酒唱歌,後來覺得不夠盡興,決定到摩鐵開房間續攤。洪永祥再節目分享個案。(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頻道)剛進房間沒多久,2對情侶隨即開始親熱,而高中生雖然和另一位女孩不熟,但仍藉著酒意展開親密互動,6人越玩越嗨,最後更直接在房內上演集體肉搏;沒想到,當事人隔天酒醒後上廁所,突然感到下體疼痛,就連穿褲子也不舒服,卻又不敢讓家長知道,直到忍耐不住,才向媽媽吐露實情,並就醫檢查。洪永祥表示,由於自己不是泌尿科醫師,當時是媽媽陪著婆婆洗腎,偷偷地詢問「你這邊有沒有在驗性病?」他才得知此事,後來他幫忙少年驗了性病、檢查生殖器,確認對方沒有染病,只是玩得太兇,導致下體因摩擦過度發炎,透過簡單的藥膏治療,不久後隨即痊癒。

publish-icon 08月28日, 2020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