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豪新列傳/潤泰集團虎年化險為夷 尹衍樑幕後挺獨子尹崇堯渡過南山淨值風暴
回顧動盪不已的2022年,足以一句「化險為夷」來形容的台灣企業富豪,非72歲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莫屬,不同的是,尹衍樑身居幕後,力挺他39歲的兒子、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經歷這一連串的驚風暴。話說去年三月起,美國FED結束疫情間的貨幣寬鬆政策,開啟升息新模式,全球股債跌翻,台灣壽險業債券資產集體翻船,捲入百年難遇的「淨值風暴」,而最慘的受災戶就是南山人壽,九月淨值跌破千億時,大股東潤泰新(9945)、潤泰全(2915)也遭「淨值轉負」「恐下市」傳聞纏身,所幸十月間在金管會准予資產重分類,才平息這場風暴。有趣的是,面對淨值風暴的同時,尹崇堯去年八月一獲金管會認證,便以南山人壽董事長身分投入壽險公會理事長選舉,結果連第一輪理事都沒入圍,這一仗打得慘不忍睹,但文青模樣的尹崇堯,已予人初生之犢不為虎的印象。醉心東方文學的尹崇堯,取得牛津大學博士後原立志當教授,六年前被父親召回,進入南山,因保單系統更新「境界之亂」、工會抗爭等,直接面對股東、員工、保險局主管,他從低姿態請益、考金融證照,慢慢長出接班的身量。在台灣企業二代多放在董事會裏的接棒模式比起來,尹崇堯看似被父親狠心「放生」,但若翻開尹衍樑的成長歷程,就不會大驚小怪。去年獲頒工研院院士的尹衍樑,掌理總資產超過5兆的潤泰集團,他是創業家、工程師、教育家與慈善家,甚至捐出個人財產95%創立「唐獎」,期許成為東方諾貝爾獎,輕狂少年期曾混跡街頭,還曾在感化院度過。尹衍樑為防震想出鋼筋綑綁技術「一筆箍」、「年年發」等,並從國外引進縮短工期的「預鑄工法」,手握650件營建專利,因此成為營建領域第一位工研院士。(圖/報系資料照)尹衍樑從不諱言「自己早年犯了比別人更多的錯」,但感念在成長路上遇到好的老師,對他包容,才回到體制內,讀完成功高中夜間部、文化大學史學系,在1975年、年僅25歲進入「潤泰紡織」,從在父親尹書田旁邊端茶倒水當助理開始。進入潤泰後,尹衍樑連創紡織機械、染整兩個新事業都倒閉,賠了數千萬,知不足後,他32歲拿台大商研所碩士、36歲取得政大企管博士學位,邊學邊學,浪子回頭且青出於藍,讓尹父開心不已,隔年便將事業交棒給兒子。接班35年來,尹衍樑以紡織本業為基礎,跨入營建事業,成立「潤泰建設」「潤弘精密」等,從土木、營造到建設,台灣921地震後,尹衍樑為防震想出鋼筋綑綁技術「一筆箍」、「年年發」等,並從國外引進縮短工期的「預鑄工法」,手握650件營建專利,因此成為營建領域第一位工研院士。三十年前,尹衍樑還與法商合作,以「大潤發」跨足兩岸零售量販,用1億美元投資、經營20年後在2017年漂亮脫手,中國部分賣給阿里巴巴、台灣則賣給全聯,獲利超過30億美元、海賺32倍。另一為人津津樂道的投資獲利,就是尹衍樑1986年投資光華投信及安泰人壽,2000年後陸續出場獲利加起來超過160億元,嘗到了大甜頭。儘管尹衍樑曾投資銀行、證券,後來都賣掉,難圓當金融家大夢,但2011年美商AIA出脫台灣資產南山人壽,他見機不可失,和寶成合資「潤成投控」買下,驚動金融圈,為了防炒短,金管會還立下十年禁賣的「南山條款」,如今時效已過,尹衍樑全然放手給兒子經營,看來這齣「財閥家的獨生子」還有戲。尹衍樑是創業家、工程師、教育家與慈善家,甚至捐出個人財產95%創立「唐獎」,期許成為東方諾貝爾獎。(圖/唐獎基金會提供)

潤泰雙雄「變動會計政策」上半年淨值增加 潤泰全估發行3.7億股
潤泰全(2915)與潤泰新(9945)今(28日)舉行記者會說明重大決議,針對遭南山人壽淨值大減拖累,面臨下市危機一事,宣布董事會決議變動會計決策從成本模式,改採公允價值。記者會指出,為了因應本年度第一季全球景氣波動,為使不同種類的資產都能夠一致表達受到景氣影響的狀況,原本採用的成本模式無法即時在財報中表彰投資性不動產應有之價值,因此董事會決議,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改採公允价值模式,依IAS8對變動會計政策之相關規定,應追溯適用該項變動,視同自始採用該項變動後之會計政策。在重新估算後,潤泰新截至今年第2季為止,總資產增加242.08億,負債增加34.50億、權益增加207.58億。而潤泰全的第1季財報與重編前相比,總資產增加125.4億元、負債增加1.28億元、權益增加124.12億元,淨利減損0.24億,第2季總資產則是增加126.54億、負債增加1.28億、權益增加125.26億。此外,潤泰全董事會亦決議通過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發行3.7億股,盼因應非營運因素波動對公司的淨值造成的影響,定價代主管機關核定。

壽險業淨值上半年蒸發逾兆 政大學者:金融風暴隱約快成形
全球進入升息循環,俄烏戰火又來攪局,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壽險業淨值上半年蒸發上兆元,壽險公司預估,「淨值保衛戰」衍生的問題,影響恐怕會長達1年之久;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警示,淨值下探是「致命」問題,壽險業將面臨嚴峻生存危機,接下來問題會不斷冒出,金融風暴隱約快成形了。俄烏戰爭導致糧食、能源價格飆漲,殷乃平指出,通膨增長加速下,全球央行的升息力道更為強烈,由於台灣投資報酬率偏低,我國挾龐大資金的壽險業偏愛海外投資,過去買了很多美國等政府債券;殷乃平表示,當利率上升的過程中,壽險公司持有的海外債券價格平均跌了12.6%,現在正面臨淨值縮水命運,國內幾乎所有壽險公司無一倖免。殷乃平表示,壽險公司只要持有債券沒賣,資產負債表面上看起來沒有異樣,但若以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市價)來計算,結果是「一塌糊塗」;全球金融局勢詭譎多變,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我國有八家壽險公司曝險俄羅斯債券,斯里蘭卡破產、亞洲邊境市場也隱藏違約風險,問題接踵而來。殷乃平表示,接下來的風險是,中國大陸房地產風暴恐怕擋不住,中國大陸債券、ETF問題將陸續浮出檯面,我國金融業對大陸房地產有借貸等連結關係,主管機關若沒有提出有效對策,我國安定基金目前金額又少,若有壽險公司撐不住一連串的風暴,未來恐怕會難以收拾。南山人壽因持有大量債券部位,今年以來淨值大減,光是第1季就瞬間蒸發1880億元,淨值衰退幅度居6大壽險公司最高,進而波及潤泰全、潤泰新等,引起市場恐慌;壽險公司形容,這如同大船行駛海上,面對快速升息的大風大浪,船隻愈大愈難轉身,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力氣調整方向與航道。受南山人壽淨值影響,潤泰全、潤泰新上周苦吞兩根跌停後,近日跌勢收斂、開始反彈;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壽險淨值對相關企業股價影響是暫時的,會計原則調整或大股東增資,問題是可以解決。最令投資人擔憂的是「經濟陷入衰退」,照道理來說,升息金融股受惠,但近來油價下跌,到底是升息打擊通膨奏效,還是經濟衰退引發油價下跌?綜觀來說,蔡明翰認為,經濟有衰退疑慮,不僅是中長線的最大風險,也會衝擊商品、資產價格,才是真正影響金融股走勢最重要的因素。

淨值拉警報1/南山人壽燒到潤泰雙雄跌停板 證期局出手盯禿鷹奏效「股價翻紅」
潤泰、寶成集團上周慘遭突襲,因持股八成多的南山人壽陷入淨值暴風圈,旗下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苦吞兩根跌停板,寶成(9904)也受波及重挫,三家公司股價皆下跌,金管會出聲說要盯禿鷹,22日終於打開跌停板,震撼暫歇。這場保險業淨值風暴,源自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今年3月已升息1碼,台灣壽險業第一季淨值就蒸發掉上兆,以南山人壽淨值掉1,880億元最多,5及6月美國共升息5碼,市場預期保險業第二季淨值更慘。CTWANT調查,7月初,證交所即發函對潤泰全、潤泰新等「示警」,就南山人壽受到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債券殖利率攀升的價格下跌,衝擊財報可能影響,需適當處理並確定評價損失後予以公布。金管會7月21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中,對於媒體關切潤泰新、潤泰全被大量放空,股票交易是否異常?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已列為監視股。(圖/趙世勳攝、報系資料照)近月來,南山等壽險公司持續被投顧等法人、媒體點名,直到7月20日,言之鑿鑿地傳聞南山人壽今年上半年淨值恐掉剩不到一千億,並質疑潤泰雙雄每股淨值恐正轉負「最糟恐會下市」,將這場淨值風暴驚恐指數掀到最高點,當天上午10時,南山人壽大股東潤泰集團旗下的潤泰新、潤泰全,苦吞第一根跌停板。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親上火線給保證,「南山人壽這二年會上市,股價會好,市場傳淨值危機與實情有出入……」,欲挽回投資人信心;晚上十點,潤泰全、潤泰新也在證交所開記者會,強調「不排除就南山人壽增資、發行公司債」,「會重新評估資產價值」;寶成則是說對其沒有重大影響,董事會則會討論是否增資。然尹衍樑及三家公司的信心喊話,市場並不領情,21日苦吞第二根停板,潤泰集團旗下8家公司股價齊跌,光是潤泰雙雄市值就蒸發400億元。這場又急又大的股價狙擊,是否有禿鷹?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在21日下午金管會記者會上坦承說,「已列入監視股」,一語果然發威,隔天開盤後,潤泰新、潤泰全雙雙打開跌停,潤泰新股價收在58元跌2.03%,潤泰全股價收66.6元漲1.37%,當沖爆量十萬張,危機順利解除。今年因為股債波動加劇,導致南山人壽第二季淨值有大蒸發之虞,連帶波及大股東潤泰雙雄的淨值財報呈現。(圖/報系資料照)潤泰集團及寶成集團於2010年合資成立潤成投控,持有南山人壽約89.55%股份,成為南山人壽的母公司;潤泰全透過潤成投控轉投資南山人壽持股比26.62%,潤泰新為25.11%,寶成工業直間接持股約18.09%。究竟美國升息、股債波動,南山人壽淨值大失血,對潤泰與寶成牽累有多大?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表示,第一季之其他權益因認列採權益法之關聯企業之金融資產評價後減少約529億元;潤泰新協理陳柏宇則說減少約500億元,再加上寶成副總施志宏言及約367億元,三家公司共達1,396億元。據了解,潤泰集團內部研判,若南山人壽提列最大損失,淨值不會是負數。潤泰全預計7月28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季報自結數後公布,潤泰新及寶成則預計8月12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後宣布。依證交法規定,若每股淨值低於5元,將被打入全額交割股;3元以下採取分盤交易人工撮合;若淨值為負數,股票才會步入下市命運。

淨值拉警報2/潤泰雙雄「下市危機」嚇人 南山人壽淨值變魔術先搞懂FVOCI
南山人壽明明7月11日才公布,截至6月底累積自結獲利378億元,資本適足率(RBC)(清償能力指標)達 300%以上,怎麼不到兩周就爆出南山淨值將大蒸發恐引爆潤泰雙雄「下市危機」?嚇壞投資人。儘管金管會保險局已表示,這是因為準備2026年接軌IFRS 17公報標準,因此在還未接軌之前,財報上的數據會有此呈現。金管會要大家毋免驚,但投資人聽不大懂,光是看到淨值大蒸發就不知所措。回顧台灣近期保險業發展,這場保險業淨值風暴,不只是南山人壽,更是台灣全體保險業承受的「歷史共業」。三、四十年前,台灣因著財富管理市場開放及管理跟不上民間需求,以致「儲蓄型保單」大賣大賺,保險業總資產從2007年的8.7兆元,逐年膨脹到去年底的33.3兆元,但又因國內債券市場不夠大,這肥大的資產有高達六成多配置到海外債市股市,也因海外債市及匯率一有風吹草動,台灣保險業資產淨值就掀起狂風巨浪。南山人壽營運表現穩定,可說是寶成集團獲利的金雞母。圖為寶成國際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圖/CTWANT、報系資料照)在保險監理上則採漸進式與國際接軌,2013年實施資本適足率,2018年IRFS9號(第9號公報)上路,將保險業的金融資產展開大規模重分類,分成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及FVTPL(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三類,公允價值即市價,因此當股債市場價格波動,前者的資產及損益不受影響,FVOCI只影響資產評價不影響損益,直到賣出後才影響損益,後者則都受影響。當時,南山人壽在前董事長杜英宗操盤下,以公司擅長債券投資,因此將45%金融資產放在FVOCI,比同業的一成到三成比例來得高,使得當年度的淨值如變魔術般,「暴增」765億元。不料2018年全球股匯市因美中貿易戰劇烈動盪,台灣保險業當年度雖賺了800多億,但總體淨值卻蒸發2700多億,引發不小震撼,為了怕太晚發現問題,金管會於2020年4月新推「淨值比」(淨值除以扣除分離帳戶後的總資產),採「RBC不得低於200%+連續兩期(一期半年)淨值比不得低於3%」雙標準進行財務監理,以便採取「早期改正措施」(例如限制商品或增資等)。然過去兩年,各國為因應疫情大撒幣,股匯市大好,台灣壽險業淨值也跟著變漂亮,去年底美股領跌,今年FED開啟升息後,台灣壽險業淨值開始集體「蒸發」。而當年債券投資操作積極、大舉列入FVOCI而淨值暴增的南山人壽,在股債走跌下的淨值縮水大賽中奪冠。保險業淨值劇烈蒸發的慘狀,顯明了現行保險業的財務健檢,只做半套,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使用IRFS9號,列入FVOCI的投資部位用公允價值(市價)列帳,但右邊的負債則使用不同會計準則IRFS4,保單的利差損不用公允價值列帳,因此升息時帳面淨值下降,負債卻不動,利差損缺口減少沒有在帳上反映出來。也因此,當保險公司帳面淨值大蒸發,金管會卻要投資人別慌。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多次說明,目前的會計公報制度下,評價只看資產面,負債(保單)並沒有評價;若以2023年即將上路的最新公報準則IFRS 17(我國2026年接軌),負債、資產都以公允價值衡量,升息對壽險淨值影響幅度,將大幅降低。南山人壽也解釋,若未來接軌IFRS17,保險負債採當下市場利率估計,保險負債因利率上揚對淨值之影響,將能抵銷資產端因利率上揚對淨值的影響,資產與負債可望同步反映市場利率變化,降低淨值波動。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則提出一解方,「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其市值之增加將提高公司之淨值。」潤泰雙雄將把投資性不動產及轉投資的南山人壽部分,從「成本法」改採「公允價值衡量」,也就是資產重估,以便改善淨值,待董事會通過後公告。潤泰全、潤泰新雙雙在7月20日深夜於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受到南山人壽淨值影響的財報情況。(圖/翻攝自證交所影片)到底會計科目分類為AC或FVOCI,如何影響壽險公司淨值比?市場人士解釋說,依據IFRS9規定,企業將所持有之債券分類為AC或FVOCI,是根據該企業管理階層對於該債券之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而決定,若是僅為收取該債券之孳息,例如持有至該債券之到期日,持有期間收取穩定債息,則分類為AC。若是除收取利息外,尚考量於該債券到期前可能會出售之兩種情況兼具,例如持有該債券之期間收取穩定債息,並可持有至到期日,但當有資金支出之需求(例如購買不動產)或是遇市價變動時,亦可能選擇提前處分以支應資金支出或賺取價差,則分類為FVOCI,此屬較有運用彈性的分類科目。市場利率對債券公允價值之影響,並不因會計分類為AC或FVOCI而有分別,然依會計準則規定,分類為AC之債券以攤銷後成本認列,於財報中淨值金額未反映其公允價值之變化,因此債券放在AC下較多的保險公司淨值受到的影響較小。但目前淨值下滑的主因,仍在於目前會計制度無法衡平表達資產負債其帳列價值。

南山人壽才發股利就傳虧千億 郭國文籲保險局把關投資人血汗錢
潤泰全及潤泰新昨(20日)晚舉行記者會,說明外傳潤泰集團因受南山人壽拖累,面臨下市危機。立委郭國文指出,根據市場推估,壽險業普遍Q2表現都不好,但南山人壽傳出狀況「特別慘」,淨值恐蒸發破千億,縮水幅度超過一半,南山日前才發布新聞慶祝6月獲利114.7億,但Q2公司淨值恐轉負,呼籲金管會必須好好把關壽險業者的資金運用。郭國文表示,壽險業2026要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面臨魔王般的考驗,讓外界相當關注壽險業的財務狀況,但現在業者已習慣輕忽風險的操作與投資,早就陷入受國際因素波動的風暴,也就導致在自身無法控制的狀況下,整體壽險業Q2淨值恐蒸發破8000億,其中不只南山,台壽、中壽恐怕財報也不佳。「不過,諷刺的是,南山人壽10日才發新聞稿表示,『受惠於匯兌利益、穩定的經常性收益、以及進入國內股利旺季獲現金股利挹注』,慶祝6月獲利114.7億」,郭國文說,如今傳出Q2淨值大減消息,更讓人直搖頭。郭國文表示,今年初時,南山人壽提出發放現金股利共61億,當時他就有提醒保險局,壽險業者因IFRS 17即將上路,財務面臨增資的挑戰,在核准發放現金股利上,必須格外謹慎。然而,保險局卻一毛不刪地核准,不禁讓郭國文質疑,難道南山的財務狀況在保險局眼中沒有問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今日再度強調,南山約2年後要上市,郭國文也憂心,會不會屆時除了保戶外,還要多一層股民的顧慮。郭國文指出,受烏俄戰爭的影響,讓壽險業海外投資曝險過高的狀況浮出,郭國文指出,除了俄羅斯公債,目前金控對於新興市場的曝險金額逼近2兆,其中多數為壽險業投資。在國際情勢多變的狀況下,保險業的變革事不宜緩,郭國文強調,自己相當注重壽險業的風險管理,曾提出投資型保單不應投資垃圾債券,也得到金管會認同,預計Q2提出修法,至今卻仍不見蹤影。郭向保險局喊話,民眾投入超過30兆血汗錢,必須好好把關壽險業者的資金運用,並盡速提出修法。

潤泰新、潤泰全20日股價雙雙爆量跌停 單日集團股市值蒸發234.2億
受到市場傳出南山人壽提列投資損失,第二季淨值恐跌破千億元大關的利空衝擊,拖累潤泰集團旗下有轉投資南山的潤泰新及潤泰全,20日股價雙雙爆量跌停,集團股價滾雪球般幾乎全面重傷,九檔集團股有八檔收跌,單日集團股市值蒸發234.2億元。潤泰雙雄 單日融券都大增潤泰新20日股價跌停下殺至65.7元,成交量放大至36,916張、日增12.63倍,單日市值蒸發151.7億元最多。20日現股當沖比25.86%,融券及借券賣出單日大增1,210張及1,436張。潤泰全跌停收在72.9元,成交量也放大至14,620張、日增6.13倍,市值單日減少58.7億元,光是這二檔市值就蒸發超過210億元。20日現股當沖比28.24%,融券單日大增1,367張,借券賣出餘額則小減64張。此外,潤弘及潤泰材股價各跌6.39%、3.07%,潤弘成交量588張、日增近15倍,潤泰材成交量282張、日增3.6倍;日友、泰福-KY均跌2%以上。九檔潤泰集團有八檔收跌,僅智崴小漲1.74%。潤泰新5月4日股價波段高點80.7元,20日收65.7元,跌幅18.6%;這段期間,客戶受託賣超前七大券商中,有六家是外資券商,美林及元大竹山都約賣超5,600張,居前二大賣超券商,買超券商較無明顯集中情況。潤泰全前波高點也在5月4日的124元,到20日跌停72.9元,跌幅達41%,這段期間賣超前三大券商為新加坡商瑞銀、凱基站前及台銀,各賣超2、3千張以上。

南山人壽財務連累大股東? 潤泰「不排除增資發債」、寶成「未有重大影響」
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與寶成(9904),今天(20日)晚上於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潤泰全、潤泰新表示「目前是重新評估資產而不考慮做處分,不排除對南山人壽增資、發行公司債」等;寶成則說對其財務不會有重大影響,增資事項則由董事會討論。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潤泰新協理陳柏宇與寶成副總施志宏,今天晚上十時、十時半,分別透過證交所視訊記者會說明持股南山人壽的財務影響。潤泰全發布重訊說明,由於受到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致國際經濟情勢劇烈波動暨通貨膨脹。為抑制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FED)進行數次升息,自今年3月份升息1碼後,受升息影響造成本公司第一季之其他權益因認列採權益法之關聯企業之金融資產評價後減少約529億元,於5-6月美國聯準會又接續升息5碼,對於金融資產可預期也會造成波動。因現行保險業資產採公平價值衡量,惟負債面因尚未適用IFRS 17,尚未同時以公平市價衡量,導致市場變動,如利率上升時,債券反映利息上升致價格大幅降低,但負債面未能同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而隨之減少,致壽險業淨值遭到低估。潤泰全透過潤成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轉投資南山人壽,綜合持股比例為26.62%,亦因上述轉投資公司淨值未能同時反映資產及負債受利率變動影響,所導致之低估及下降,使本公司淨值亦受到相同之影響,第二季更因美國持續升息等影響,轉投資公司淨值亦持續下降。為確保公司股東權益,本公司將依法辦理解決目前面臨之問題,如為一致反應利率變動對各項資產之影響,變更會計政策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其市值之增加將提高本公司之淨值,此等改善淨值之措施將提請最近期之董事會決議。潤泰新透過潤成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轉投資南山人壽綜合持股比例為25.11%,寶成工業間接持股南山人18.09%。

傳潤泰全、潤泰新「恐股票下市」 副總:會計還在算第2季財務數據
潤泰集團旗下公司潤泰全(2915)及潤泰新(9945)今(20日)晚間召開說明會,指出公司受俄烏戰爭、國際經濟波動以及聯準會升息影響,第一季之其他權益,因認列採權益法之關聯企業之金融資產評價,分別減少529億,以及500億元。不過對於外界傳言,受到南山人壽拖累,潤泰全第二季淨值可能出現負數,恐怕會有股票下市危機,公司表示「內容為媒體自行臆測,並非公司結算結果,第2季財務數據待本公司結算完成會依規定公告」。潤泰全與潤泰新今晚間召開說明會,公布第一季財務數據,第一季之其他權益因認列採權益法之關聯企業之金融資產評價,分別減少529億元和500億元,且因美國聯準會於5、6月又接續升息,預料對於公司金融資產也會造成波動。而近期南山人壽第2季淨值恐怕跌破千億元,連帶影響持有南山人壽近9成股權的潤成控股,以及潤成控股轉投資人潤泰新、潤泰全的表現,金融圈甚至推估,最壞情況下潤泰全第2季淨值恐怕會出現負數,導致股票下市危機。不過潤泰全與潤泰新今日說明會否認,並稱會計仍在進行第2季財務數據計算。

全民ETF3/ETF分9類227檔 退休族標的這樣選
「退休族、保守型投資人還是以高配息型ETF為優先選股標的,延續去年的半導體、5G、電動車、元宇宙議題之外,可多留意與『能源』相關題材。」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對於2022年台股ETF走勢展望的見解。國內在2021年12月底以前上市的ETF,即達128檔,再包括上櫃ETF共多達227檔,並分成「反向指數股票型」、「加掛式指數股票型」、「國內指數股票型」、「連結式股票型」、「期信指數股票型」、「債券指數型」、「跨國投資股票型」、「境外指數股票型」與「槓桿指數股票型」等共9類。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解釋,「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ETF(0056),就是屬於「國內指數股票型」。若欲參與投資美股、陸股等海外股市上市企業公司的話,即可考慮「跨國投資股票型」ETF,像是近期上架的兩檔生技股ETF的富邦基因免疫生技(00897)、國泰基因免疫革命(00898),以及富邦未來車(00895)、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永豐美國科技(00886)、富邦越南(00885)等。以CMoney統計數據來看,9大類ETF於2021年股價漲幅表現來看,以「槓桿指數股票型」最為突出,有7檔都超過50%,居冠的正是「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00715L)」高達112.47%,股價從4.57飛奔到12月24日收盤價的9.71元。還有3檔的群益臺灣加權正2(00685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與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ETF,股價漲幅達60~63%;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元大S&P500正2(00647L)、富邦NASDAQ正2(00670L),股價起漲也有53~58%。「『槓桿指數股票型』ETF多是外資、自營商等專業投資人,透過槓桿達到以小搏大、加強攻擊之效,多為短線操作較難長期持有,因此一般投資人多選擇『被動式』指數型ETF為標的。」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提醒。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2022年台股展望,仍會延續半導體、5G、電動車、能源等題材。(圖/報系資料照)由於市場投資人多青睞「高股息、5G」主題ETF同時,從數據來看外資上個月買賣超榜單中,還跟進FH中國5G(00877),並著墨「能源、電動車」主題ETF,像是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00896)、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跨國投資股票型」ETF股價漲幅前10檔,即是繞著「半導體、AI、科技、通訊」為主要題材,股價漲幅之冠多達38.11%的國泰費城半導體ETF(00830),去年一年以來股價從24.98元升到12月24日收盤價的34.5元。資深證券分析師李全順也進一步說,「美股四大指數近期也是再創歷史新高,除了國泰費城半導體ETF(00830),元大全球AI(00762)、台新全球AI(00851)、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平均年報率也近三成。」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分析,「由於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政策,加上物價上漲、高通膨升溫難降,而且美股中領漲的科技股股價很高,2022年的獲利是否會如去年的漂亮?亦或是被高漲成本壓縮利潤?轉嫁消費者?都是連動性地發展與互相影響」。「因此透過ETF的追蹤指數,跟著大盤趨勢走,或是鎖定國際市值大的企業,確實較能分散投資風險,同時爭取獲利空間也較大。」黃文清提供個人看法。相對「國內指數股票型ETF」股價漲幅前10檔,富邦臺灣中小(00733)去年一年來股價從27.34元,來到12月24日收盤價41.74元,漲幅達52.67%,遠超過國泰費城半導體ETF(00830)的38.11%。富邦臺灣中小(00733)的全名為「富邦臺灣中小A級動能50 ETF基金」,追蹤台灣股市的原型股票ETF,選股邏輯即是以相對大盤的超額報酬最高的中小型股作為指數成分股,以流動性佳、成長動能具延續性的前50檔中小型上市公司為主,去年上半年由於持有航運族群權重約24%,績效亮眼。再看去年下半年則聚焦於電子族群,11月調整成分股後,電子類股占比從7月的59.66%降為39.78%、紡織纖維則占14.14%;主要十大持股為儒鴻、潤泰新、大同、世芯-KY、愛普、聯華、潤泰全、創意、台肥、智原,顯見受惠各產業齊發,股價順勢漲最多。2022年1月也將調整成分股。

5指數增刪成分股12/20生效 臺灣50納入欣興、刪遠東新
證交所今天(3日)公布富時羅素的臺灣50指數、臺灣中型100指數、臺灣資訊科技指數、臺灣發達指數及臺灣高股息指數審核結果,相關成分股納入及刪除之變動,將於本月20日起生效。富時羅素依據2021年11月22日資料審核結果,在「臺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欣興(3037),刪除遠東新(1402),候補有開發金(2883)、群創(3481)、緯穎(6669)、儒鴻(1476)、永豐金(2890)。「臺灣中型100指數」的成分股納入遠東新(1402)、宏達電(2498)、文曄(3036)、天鈺(4961)。刪除欣興(3037)、台郡(6269)、漢唐(2404)、GIS-KY(6456)。候補名單為智原(3035)、晶豪科(3006)、川湖(2059)、豐興(2015)、威盛(2388)、中石化(1314)、嘉晶(3016)、神達(3706)、威鋒電子(6756)、金像電(2368)。「臺灣資訊科技指數」的成分股納入文曄(3036)、天鈺(4961),刪除台郡(6269)、GIS-KY(6456)。「臺灣發達指數」的成分股納入宏達電(2498)、刪除漢唐(2404)。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納入聯詠(3034)、中鋼(2002)、裕民(2606)、聯強(2347)、中鴻(2014)。刪除京城銀(2809)、開發金(2883)、福懋(1434)、潤泰全(2915)、漢唐(2404)。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合編之臺灣指數系列及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今天公布,將自12月17日(五)交易結束後生效,也就是20日(一)起生效。

太委屈 MSCI對台股連5降
MSCI明晟半年度權重調整結果出爐,台股仍難逃遭降命運,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降0.33與0.31個百分點,為波段連五降。不過,台股13日頂著美股大跌、權重遭降、疫情危機再起三股逆風,上演開低走高戲碼,多頭依舊技高一籌。台股本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12.63%下修至12.30%,在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13.83%降至13.52%,至於向來較少變動的MSCI全球市場指數權重,則由1.51%微調為1.5%。■主因中國市場權重大增法人指出,台股指數本季表現位列新興市場主要權重國前段班,然仍難逃遭降命運,最大的原因是,儘管大陸上證A股今年雖未提高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重,但MSCI中國本次權重增加1.02個百分點,是獲調升最多者,顯示整體大陸市場的重要性持續走高,結構性排擠效應一時難解;南韓則是本次權重流失最多的市場,減少0.35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台股本次權重遭降的百分點多寡,比起前兩次半年度調整(2019年5與11月),都要來得輕微。整體而言,機構法人目光依舊緊盯全球資金寬鬆的加乘效果,以及疫情到底何時控制得當,或有沒有可能轉為爆發第二度擴散,作為布局或回收資金的主要參考依據,對MSCI權重調整的關注度較過往低。■新增矽力,剔除潤泰全成分股方面,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新增矽力-KY,剔除潤泰全,呈現進一退一替換。因矽力-KY此前原本就是未納入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者中,市值排名最高、呼聲也較高者,結果算是符合法人預期。有趣的是,法人日前關注度較高的矽力-KY、富邦媒、欣興與旺宏四檔押寶新入列概念股,在調整結果出爐後,真實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順利入列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的矽力-KY,13日終場上漲1.92%、收1,325元,連莊股后寶座。但是,原本也博得市場看好的富邦媒並未入選,湧現失望性賣壓,終場重挫逾8%;另二檔押寶股欣興、旺宏,股價則沒有太大反應。另外,台股在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中,新增凌華、世芯-KY、華擎、嘉晶、茂林-KY、金像電、和潤、宜鼎、敦南、帆宣、合一、潤泰全、泰山等13檔,剔除英利-KY、恒耀、矽力-KY(晉升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調整結果將於5月29日收盤後生效。

《台股雷算》貿易戰鈍化 台股震盪
陸美雙方目前為談判空窗期,市場對於貿易紛爭議題逐漸鈍化,預估11月中、「九合一選舉」前,台股高檔震盪機會高。不過,陸美貿易戰暫時不會加大力道,有利資本市場表現。由於外資買超激勵,對於大盤指數具有支撐作用,台股目前指數,約在10,700~11,000點的區間震盪。進入第四季的台股旺季,除了年底需求攀升外,隔年第一季加上農曆年的需求也推升,指數往往有不錯的表現,投資策略以「選股不選市」為宜,本周看好義隆電、友達、元山、新光金、潤泰全。追蹤本專欄精采內容,讀者們請加入LINE:@good688,或臉書搜尋@RAISON1688,即可輕鬆找到粉絲專頁。周一至周五鎖定以下節目:盤前FM96.7環宇廣播電台,盤中10:15於臉書粉絲專頁「操盤三冠王-林孟漢-live」直播。作者/林孟漢雷神投資公司董事長兼投資長,2005年考取證券分析師,雷神操盤9.0原創人,《經濟日報》台股擂台賽連3季總冠軍,創下單季83%及76%紀錄保持人。以上資料由「雷神投資有限公司」雷神操盤系統,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