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無門禁1/電子煙氾濫!教育部修法形同「放生全國學生」 老師哀嘆「不敢搜書包抽屜」
全國校園9月初才開學沒多久,家長團體就收到投訴,「高中生一班級不過40多人,竟查出30多套電子煙具,許多甚至是學長姊提供。」電子煙入校無門禁?CTWANT記者訪查家長及老師發現,「因為教育部今年有修法,除非『證據確鑿』,否則不能搜查學生書包或抽屜。」一線教師「無法」可管,「只能放生全國學生」!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國中生、高中職生的電子煙使用率分別由2018年1.9%與3.4%上升至2021年3.9%與8.8%,推估全台有7.9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包括2.3萬名國中生及5.6萬名高中職生,而「朋友都在吸」是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最主要的原因。電子煙早已悄悄潛伏進入校園,國泰醫院社區護理組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電子煙的外型完全不像傳統香菸,有些甚至看起來就像USB,就算老師看到也未必能察覺有異,再加上體積輕巧,孩子們可以輕易藏在掌心,趁空檔就能偷吸一口,而香甜的氣味也聞不出一絲菸味。」電子煙到底多氾濫?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透露,「有家長投訴,孩子的班上一共才40個學生,竟然就能搜出30幾套電子煙具,而且都是相同款式系列。」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周季平也說,「一開學就收到許多國中生與高中生家長求助,表示班上同學抽電子煙,學長姐竟是供應商,顯示菸商已深入班級、深入校園。」眼看電子煙在校園愈來愈氾濫,各縣市政府也積極在校園進行宣導衛教活動。(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校方和老師怎麼都沒管?「這真的沒辦法管!」在北部國中擔任導師的Joyce向CTWANT記者透露,「電子煙的外型已經夠難分辨了,教育部今年2月又修改『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部分條文,其中第28條為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除法律明文規定,或有相當理由及證據『足以認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違禁物品,學校不得搜查學生身體及其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如因前述理由進行搜查時,應全程錄影。」「教育部這個政策推出後,我們學校就再也沒搜過學生物品了,本來每年的校外教學都會有行前安全檢查,避免學生帶一些違禁品,但今年我也不打算檢查了,只能『放生』學生,以免自己惹上麻煩。」Joyce苦笑說。更無力的是,該法第30條所列違禁物品中的「菸」,依現行《菸害防制法》規範,並不含電子煙。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教育部在保障兒少權利時,卻忘記也要兼顧保護兒少,以電子煙為例,明明知道學生可能攜帶違禁品,卻難以進一步檢查,就算可在全程錄影的監督下檢查,但有多少老師願意擔負這樣的責任,最後只能消極對待,只能等待未來《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過關之後,直接將電子煙檔在海關,才能預防電子煙進入校園。台中朱媽媽的大兒子目前就讀高中二年級,班上不少同學都在吸電子煙,讓她擔心兒子也會「淪陷」,「最近兒子常說要去超商買咖啡,但明明家裡就有咖啡機,我就擔心他是不是上網偷買電子煙,所以要去領包裹。」朱媽媽自己也在科技大學教書,所以十分清楚現今的學校根本很難約束學生,所以她只能靠自己多盯著兒子。「既然學校不能檢查書包,那我就自己來,自己的兒子還是要靠自己救!」王瀚陽認同以現行的法規來看,想要預防孩子陷入電子煙的毒害,家長們真的必須自己多注意孩子。美國北達科他州法哥市(The City of Fargo)衛生局也提供孩子吸電子煙的11個徵兆(如下)給家長參考,讓家長隨時注意孩子的異樣,才能及時控管,以免孩子淪陷電子煙之中。(《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校園無門禁2/電子煙猶如「可以吸的芬達汽水」 專家警告「萬一誤診恐致命」
國內外青少年在「沒有菸臭味就不是吸菸」「可以吸的芬達汽水」「我們吸的電子煙沒有尼古丁」的認知下,使用電子煙日益氾濫。食藥署日前發布抽驗結果,市售1瓶電子煙油補充液的尼古丁含量,竟等同100包紙菸!專家警告,包裝在花香果香的「毒」,將使青少年更易感染新冠肺炎,而肺傷害也易誤診為新冠肺炎,恐延誤治療而喪命。食藥署今年1~6月檢查各單位送驗的電子煙油共732件,發現高達9成的電子煙油都含有尼古丁,而這些電子煙油的尼古丁含量比傳統紙菸更高,1瓶30ml補充液即含180mg尼古丁,相當於225根紙菸,電子煙商最近新開發的尼古丁鹽配方,尼古丁含量更高,即1瓶30ml補充液的尼古丁含量達1980mg,約100包紙菸。而這些過量的尼古丁,卻包裝在各種花香、果香氣味之中,吸引更多青少年吸食電子煙,他們誤以為沒有菸臭味就不是吸菸,根據英媒衛報的報導,許多英國青少年稱電子煙只是「可以吸的芬達汽水」而已。衛報採訪數位17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坦承吸電子煙後開始出現體能退步、咳嗽、呼吸困難等狀況;而且有人已經早上起床必須先使用吸入器才能順暢呼吸。此外,這高中年齡的年輕人還說自己有成癮症狀,無時無刻都想吸電子煙,不然會感到焦慮不安,還有人說明明知道自己已經上癮了,但就是戒不掉。而台灣的狀況又是如何?經常到校園宣導戒菸的國泰醫院社區護理組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10多年前的學生大多不清楚菸害有多可怕,但現在的學生十分清楚,也知道電子煙不好,但問他們為何要吸電子煙?答案卻令人啼笑皆非。「他們說那些電子煙是因為含有尼古丁,所以才有害健康,但他們吸的電子煙沒有,所以很安全。」「根據我在校園的觀察,吸電子菸的學生大多是受到同儕影響,而且大多是零用錢較多的孩子,比較容易開始使用電子菸。」蔡晏平說,電子煙價格並不昂貴,大約1000元左右,1瓶30ml的補充液也不過500多元,孩子只要存一陣子的零用錢,就能夠自行上網購買電子煙,所以也建議家長多了解孩子的零用錢使用狀況,就能及早發現。電子煙已在校園氾濫,甚至在學校門口、人行道地面都有大大的禁菸彩繪標示,希望能藉此提醒學生。(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在北部國中任教的Joyce也說,許多孩子進校門前常常會去超商「領貨」,老師們明明都懷疑內有違禁品,但除非孩子明目張膽在師長面前吸起電子煙,否則就是拿他們沒辦法,「但學生又怎會這麼做呢?所以根本抓不到。」蔡晏平認為,雖然台灣校園的電子煙十分氾濫,但「只要家庭還有約束力,這些孩子大多只能趁上學後的零碎時間吸電子煙,就算在校園吸,也不可能頻率很高。」儘管如此,國內已傳出災情。國健署統計近2年已有6例通報疑似電子煙肺傷害個案,其中年齡最小僅有16歲,使用電子煙的時間,介於半個月至4年時間。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表示,電子煙肺傷害是一種症候群,常見包括胸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以及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全身性症狀則有發燒、體重減輕。郭斐然說,電子煙肺傷害臨床症狀與電腦斷層檢查,都與新冠肺炎十分相似,若沒有額外詢問吸菸史,有很高機率誤診。若無法早期診斷、用藥治療,恐造成疾病惡化,嚴重恐呼吸衰竭或死亡。國健署也提醒,國外研究發現,13至24歲的青少年若曾使用電子煙,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5倍,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及菸品不但影響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更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所以在疫情尚未停歇時,避免確診或變成重症的方法,就是不吸菸。(《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校園無門禁3/吸電子煙「恐永久傷害大腦」 好慘!青少年竟無藥物可戒
儘管食藥署已證實市售電子煙尼古丁含量,比紙菸高,但現行法令禁止18歲買紙菸及加熱菸,卻未禁止電子煙,導致全國近8萬國高中生「都在吸」,CTWANT記者調查,第一線醫護人員更憂心的是「不知如何量化電子菸的成癮程度」「青少年無戒菸藥物可用」,全因《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仍躺在立法院。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已成國際性問題,以美國為例,2011年僅1.5%高中生使用電子煙,2018年暴增至20.8%,引起官方震驚。緊接著,美國便在2019年爆發多起疑似電子煙導致的嚴重肺部疾病。根據醫學期刊《胸腔》研究指出,短短半年,全美保守統計就有2807名電子煙的年輕使用者因胸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住院;其中甚至有多達1600多人、逾60%因病情嚴重曾住進加護病房;有100多人、6.7%必須使用葉克膜;最終有68人死亡,其中最年輕者年僅15歲。除了肺部疾病,更可怕的還有尼古丁! 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不只如此,尼古丁也是一種興奮劑,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臟血管收縮,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也會促進血小板凝集,造成血栓,若發生在心臟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中風。根據食藥署的最新調查,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國泰醫院社區護理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目前使用電子煙者未納入戒菸治療對象,如果想戒除電子煙,無法接受戒菸輔助用藥服務,形同要靠意志力戒菸,這實在太困難了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表示,青少年腦部尚未發育成熟,使用尼古丁會導致情緒障礙、衝動控制、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等問題。即使開放電子煙的國家,如英國、美國,也都禁止青少年使用。隨著愈來愈多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許多家長團體更急切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能盡快通過,將電子煙檔在校園之外。(圖/周志龍攝)不只如此,由於電子煙無法可管,也沒有相關醫療指引參考,所以無法像傳統紙菸那樣進行成癮程度的評估,所以就算要給戒菸藥物,也無法精準給藥,猶如瞎子摸象一般靠經驗摸索。蔡晏平表示,現行《菸害防制法》沒有包含新興菸品,僅能靠各縣市自行制定的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來做規範,所以還是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盡快通過,電子煙有明確規範,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行政院在今年1月送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此次修法內容重點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在內等類菸品、納管加熱菸、禁止加味菸,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擴大室內公共場所禁菸並加重罰則。該案在立法院上會期的衛環委員會已完成逐條審議,共36條文保留、11條文以政院版通過,送出委員會,同時也決議由上會期的國民黨召委林為洲負責在本會期後續召開黨團協商。林為洲受訪時表示,從6月開始即不斷與國健署開會討論,也請國健署和各委員辦公室說明,相信近期就會有一個初步的共識,努力力拼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豪宅淪爛屋1/「美河市」超糟屋況曝光 住戶控沒門鈴馬桶還成屎尿噴泉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美河市社區為捷運小碧潭站共構大樓,位於淡水河沿岸,戶數多達2395戶,而社區管委會由台北市捷運局、住戶組成,捷運局在9名管委中佔了4席,掌控社區標案、設施的決定權,卻有住戶向本刊投訴,捷運局介入社區自治,並且消極不作為,導致社區設備老舊損壞卻沒錢維修,如今豪宅淪為高價爛屋(僅指A.B棟)。據了解,美河市社區總戶數2395戶,為地上29層、地下3層建物,由日勝生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在當時建案廣告內,社區內不但有大型購物商場、電影院、咖啡廳、泳池、便利商店、書店、健身房,而社區公設部分,則有交誼廳、會議室、健身房,且該社區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儘管今年每坪房價突破70萬,仍吸引許多民眾在此置產。不但如此,美河市還標榜有7000坪生態景觀平台,並有日本景觀先驅「田中喜一」規劃的春、夏、秋、冬不同景觀造景花園,每戶內更配有智慧家電,可以透過手機,就能操控房內所有設施,以及監看門前來訪者等功能,然而住戶表示,如今這些設施,因為管委會不出錢修繕,部分設備都已經損壞不堪使用。「當初花了2000、3000萬買這邊,我的貸款都還沒有繳完,現在整個社區烏煙瘴氣不說,設備壞的壞、老的老,管委會說沒有錢維修,都是我們住戶自己來。」L先生無奈地說到。「目前社區有很多的問題,你知道這麼貴的建案,我們竟然沒有門禁、門鈴,我們根本看不到到底是誰來我們家。」A小姐表示,美河市的管理費每坪高達80元,還另收500元車位清潔費,她每月要付3767元給管委會,但高收費不代表高品質,社區的排汙管線因為年久失修,曾有許多住戶的廁所噴出排泄物,荒謬的屋況讓人難以相信自己是住在曾經人人稱羨的夢幻社區中。住戶帶著本刊前往查看社區公共設施,部分設施已經相當老舊。(圖/趙世勳攝)花費畢生積蓄卻買到狀況百出的「豪宅」,住戶們將矛頭指向管委會,怒控委員們消極不做事,捷運局更在此「擺爛」行動中功不可沒,住戶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最重要的家日漸破敗。本刊調查,捷運局在美河市建造之初便已和社區達成公約,捷運局擁有上千分回戶,並將這些戶數出租或當成社會住宅,更依比例在9名管理委員中佔了4席,與其他5位住戶推舉的管委不同,他們無須經過選舉,由捷運局直接指派,也由於佔比龐大,社區大小事沒經過捷運局同意就難以進行。而日漸糟糕的環境讓住戶們不堪其擾、身心俱疲,更對管委會選定的修繕廠商失去信心,他們試圖與管委會溝通,並找來更便宜的廠商報價,管委會卻看都不看、直接否決。「上次我請律師報價提供給社區詢、比價,結果被萬年委員、捷運局給黑掉了,不讓其它廠商報價單出現比價,不知道還能怎麼做。」A小姐無奈表示,為了守護家園,部分住戶曾對捷運局提告瀆職,目前已經勝訴,他們也正醞釀下一波法律行動,希望捷運局退出社區經營,還給他們自治空間。對此,本刊同時致電捷運局以及美河市管委會,捷運局表示,管委會由區分所有權人組成,但凡涉及住戶有爭議事件,捷運局均會秉公處理,並不會介入社區自治,並以中立的方式處理社區事務。對於美河市的狀況,永信法律事務所於27日來信,「鑒於貴公司於雜誌及網站上刊登有關美河市社區之新聞,美河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認新聞有諸多與事實不符之處,本律師謹代美河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發表聲明如附件,敬請查收。」並附函PDF檔,全文照刊如下圖。永信法事務所代表美河市管委會來函。永信法事務所代表美河市管委會來函。

豪宅淪爛屋2/擁百坪商場和絕美夜景 美河市遭捷運局「搞爛」不敗訴不改善
由「日勝生活科技」負責找來知名設計師李祖原、景觀公司日本EQUIPEESPACE 田中喜一,共同設計營建的美河市建案,不僅外觀時尚奢華,風景更是宜人,不但可以遠眺河岸,更可以看到台北101大樓,美麗夜景盡收眼底,然而該建案遭控訴,由捷運局把持管委會生殺大權,掌握各項決議的決定權,卻消極不作為,讓住戶們苦不堪言,目前也將委任律師對管委會進行提告。「住戶們都已經走投無路了,不但沒有門鈴,當初標榜的智慧家居,如今完全不能用,管委會也都不維修,甚至地下停車場、社區內的磁磚、地板,都破裂損毀,講好聽一點是住在知名建案,說難聽一點,社區現況跟當初廣告內容根本不一樣。」住戶A小姐無奈表示。本刊調查,美河市開發案是指台北捷運新店機廠之聯合開發案,起初由台北縣政府於1991年3月公告徵收,並在前台北市長馬英九任內與日勝生簽約,郝龍斌任內完工,並在2012年完售300億。美河市由13棟高29層的住宅、商業區組成,並由廣大的空中花園與大型賣場IKEA、京站做區隔,朝南可見水岸景觀,同時可以遠眺雪山山系延伸的山脈,享有絕佳的視野,更眺望臺北市夜景,以及101大樓。同時美河市捷運住宅標榜有百坪商場,滿足住戶全方位需求外,更有高科技智慧家居,可以透過家中螢幕、手機,即時監看保全系統、門前來訪者,甚至社區內各公共區域的監視器即時影像,但是住戶無奈表示,如今這些設備都已經不能使用。住戶拿出資料,捷運局佔了管委會席次近一半,但住戶卻指控捷運局消極不作為。(圖/趙世勳攝、讀者提供,CTWANT合成)而美河市管委會由捷運局,其違反法規事項早已多到讓住戶們難以舉例,A小姐提到,住戶們今年2月發現管委會銀行存款餘額高達1358萬元,社區住戶公約規定,結餘管理費要轉存入下一年度之管理費,為社區日後花費提前做準備,管委會卻無視公約,將這筆錢當成回饋金還給住戶,住戶多次提醒和呼籲未果,只能在第四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針對該案提出「決議無效」訴訟,最後管委會敗訴。「他們已經敗訴過幾次了,都是不同的事,但為什麼都要我們住戶提告之後,他們才去改善。」A小姐說到,面對訴訟程序,以及社區內懸而未解的財務問題,讓住戶們身心俱疲,只盼捷運局能夠好好處理,還給住戶們安穩的居住空間。對此,本刊同時致電捷運局以及美河市管委會,捷運局表示,管委會由區分所有權人組成,但凡涉及住戶有爭議事件,捷運局均會秉公處理,並不會介入社區自治,並以中立的方式處理社區事務。對於美河市的狀況,永信法律事務所於27日來信,「鑒於貴公司於雜誌及網站上刊登有關美河市社區之新聞,美河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認新聞有諸多與事實不符之處,本律師謹代美河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發表聲明如附件,敬請查收。」並附函PDF檔,全文照刊如下圖。永信法事務所代表美河市管委會來函。永信法事務所代表美河市管委會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