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準會負債1.1兆美元! 新債王:美經濟衰退將在四個月內到來
據路透社報導,上周四(16日)有著「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投資長Jeffrey Gundlach受訪時表示,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在持續倒掛之後急劇變陡,這強烈暗示未來四個月內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Gundlach表示,因為最近美國銀行倒閉,加劇了借貸利率上升導致的金融狀況收緊。他於上周四在Twitter Spaces的語音聊天中提及,他認為衰退將在未來四個月內發生。在過去幾十年發生的所有經濟衰退情況下,收益率曲線在衰退前幾個月開始倒掛,現在幾乎每個指標都證明衰退變成了大概率事件。Gundlach將矽谷銀行的閃電倒閉歸因於基準利率與愚蠢的會計規則間的衝突,並警告稱聯準會的銀行定期融資項目(BTFP)計劃會進一步推高通脹,他們給SVB的存款人提供擔保,這實質上是聯準會進行量化寬鬆政策。而讓這些存款人能全額提取存款,相當於幾個月的量化緊縮的努力白費。Gundlach強調,聯準會已經破產,而現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爲負1.1兆美元,因為聯準會和矽谷銀行有一樣的負債及投資期限錯配問題,所以聯準會能支撐整個系統的辦法只有一個,印鈔票。他解釋道:除了印鈔之外,他們無力解決任何問題。聯準會過去常常向財政部匯款,如今變成財政部向聯準會匯款。現在大家處在一個時間節點,沒有任何辦法來解決金融和貨幣政策管理不善的問題。對於股市,Gundlach預測標普500指數將跌到3200點,並提醒投資者,今2023年的目標是活下去,儘量少虧損。他認為,投資者現在應購買黃金,因目前股市處於熊市,投資者應在出現任何反彈時賣出,以減少虧損。如果政府支出繼續增加,美元將在政府財政赤字的重壓下崩潰,他認為黃金是一個不錯的長期持有資產。因銀行業風波和市場動盪,衰退恐懼四起,僅一週,市場對聯準會加息路徑出現驚天逆轉,市場現在預期美聯儲不加息的概率為38%,而一週前市場認為不可能;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2%;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0,一週前為40.2%。

經歷今年最糟糕一周美股小漲 大摩:3月恐恢復熊市
美股27日小漲,道瓊上漲72.17點或0.22%,收於32,889.09,這讓華爾街的營業員在經歷今年最糟糕的一周後,能收復一些失土。分析師說,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說,熊市可能會在3月分恢復。據《CNBC》報導,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72.17點或0.22%,收32,889.09;標普500指數上漲0.31%至3,982.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0.63%至11,466.98。在此之前,因為通膨指標優於預期,導致股市24日跳空上漲。標準普500指數也受到鐵路運營商聯合太平洋指數的提振,在該公司宣布首席執行官將於今年卸任後,該指數上漲了10%。Baird投資策略分析師梅菲爾德(Ross Mayfield)說,因為通膨上漲對聯準會的影響,讓利率再次推動股市上漲,而聯邦基金在預期下快速轉變,和短期收益率的飆升,可能會提振股市。但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分析師威爾遜(Mike Wilson)表示,隨著上次聯準會會議後,股市出現疲軟跡象,標普500指數處於關鍵點位,熊市可能會在3月分恢復。報導稱,今年2023年初的漲勢似乎正在消退,因為投資人擔心利率會長時間維持高水平。聯準會會議紀錄表示,官員們決定繼續升息,直到通膨回穩。E-Trade交易和投資主管拉金(Chris Larki)說,「空頭提醒大家,1月的反彈不代表股市波動已永遠消失。」從經濟數據方面可見,1月分耐用品訂單下降,因為消費者減少了對大件商品的支出。在收益方面,標普500指數中只有6%的公司將在本週發布財報,但投資者關注幾家主要零售商、餐廳、旅遊和娛樂公司的財報。

通膨風險將帶來美股熊市 國債承壓兩年期收益率逾4.5%
投資者正在為下週的關鍵通膨數據做準備,這些數據可能會加劇債券市場的暴跌。美國勞工部周二(14日)將公佈報告,預計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將出現三個月來首次加速,儘管年度通膨率進一步下降。這一逆轉將發生在1月份就業數據公佈之後,該數據導致債券自那以來暴跌。隨後,美聯儲官員表示,對抗通膨的戰鬥尚未結束,美聯儲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價格穩定。這也將粉碎通膨將保持下行趨勢的希望,這種看法曾在上月引發美國國債價格反彈。洛克菲勒(Rockefeller)全球家族辦公室投資長Jimmy Chang表示,近期存在通膨下降速度不及市場預期的風險。鑑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計將出現一些上升,月度指標更大幅度上升的危險仍將延續對美國國債的拋售。掉期交易員已將終端基金利率預期上調至近5.20%,略高於美聯儲官員在12月會議上設定的預期中值。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市場本月稍早押注顯示,美聯儲甚至無法將政策利率提高到5%。交易員們押注央行今年加息幅度將超過去年12月預測的5~5.25%的峰值,最高可達6%,這進一步推高了利率期權活動。全球央行面臨的壓力上週在澳大利亞和墨西哥凸顯出來,這兩個國家頑固的通膨壓力引發了鷹派加息和政策指引。這令美國國債承壓,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4.5%上方,為去年11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上週4.03%的低點。基準債券也較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約0.86%,創下本輪週期中最深的曲線反轉。這表明,美聯儲採取更激進路徑的前景,預計最終將使經濟陷入停滯,並壓低通膨,讓較長期美國國債持有者受益。

動物也懂當網美? 可愛黑熊用動物相機「自拍400張」照片
動物也懂當網美?美國科羅拉多州波德市一隻可愛黑熊,用山地公園的動物相機自拍,牠擺了各種動作,拍了約400張照片,照片被分享到社群媒體後迅速爆紅。園方表示,他們不清楚熊的性別。據《Insider》報導,一隻來自科羅拉多州的黑熊,用博爾德山地公園部門的動物相機瘋狂自拍。園方在推特發文說,最近有一隻熊發現了動物相機,他們用它來監控開放空間的野生動物,而580張照片中,約有400張是熊的自拍。園方其實在去年就在IG發文分享照片,照片於去年11月中旬,但這些自拍照最近又在推特爆紅。園方表示,動物相機能讓他們了解到該地的動物,以及牠們每天、一周、甚至幾年的時間都在幹嘛,「有時,牠們像我們一樣自拍。」報導稱,園方為保護1.8萬公頃保護區內的動物,設置了9台生動物相機,黑熊自拍的動物相機是其中一台。高級野生動物生態學家基利(Will Keeley)表示,「相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更了解當地物種如何利用周圍景觀,同時盡量減少人類在敏感棲息地的存在。」園方發言人奧拉堡(Shannon Aulabaugh)表示,通常動物只會經過相機,但這隻熊隊相機特別有興趣,「我們不知道這隻熊是公的還是母的。」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給我這隻熊IG個人資料」、「請轉貼分享」、「可愛的熊,我想抱抱牠」、「畢竟現在是熊市」。

「傳奇投資人」葛拉漢示警美股恐再崩跌50% 推薦「這些」投資標的
有「傳奇投資人」之稱的資產管理機構GMO創辦人葛拉漢(Jeremy Grantham)在美東時間24日發布的「2023年展望信」中示警,即便美股在2022年已經跌掉20%,但股市估值仍然過高,在最悲觀的情境中,美股2023年可能還會再崩跌50%。據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今年已高齡84歲的葛拉漢在美東時間24日於資產管理機構GMO官網發文指出,雖然最極端的泡沫已從市場上消失,但美股估值仍遠高於長期平均水平。他還補充,各種因素——尤其是未被充分認知到的重要週期,包括通貨膨脹減弱、勞動力市場持續強勁,以及中國經濟的重新開放——都表明熊市有可能延滯。在接下來的12到18個月內,美國企業基本面的惡化程度將決定一切。至於全球股市的長期前景,葛拉漢則認為最大的危機仍然是發達國家人口下降、原材料短缺和氣候變化造成的破壞,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長期的增長前景。另外,在未來幾年,有鑑於低利率環境的變化,全球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將帶給經濟可怕的風險。「全球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才剛剛開始,可能會產生比股市下跌更痛苦的經濟連鎖反應,尤其房地產比股票更直接地影響經濟,而房市泡沫破裂的持續時間也似乎是股市的2到3倍,例如,從2006年開始,美國花了6年的時間才觸及房市低點。」至於股市短期前景,葛拉漢則指出,下行的可能性多於上行空間。在最壞的情況下,若確實出現問題,世界將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美股可能會迎來主跌段,並從現在的高點再崩跌50%。他補充,「如果經濟衰退不會在接下來的半年到1年內開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個市場的最終低點可能會落在2024年。」對此,葛拉漢也建議,儘管美股缺乏吸引力,全球經濟極其悲觀,但仍有數量驚人的合理投資機會,那就是鮮少散戶關注的「新興市場」,因為其估值仍非常低,且價格合理。至於股票種類方面,葛拉漢則推薦,「對於那些眼光看得更遠的投資者,比如5年以上的人而言,我認為解決氣候變化危機,以及涉及原材料領域的相關企業的股票,將比其他經濟領域具有實質性優勢,因為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將會在未來更加急迫的處理上述問題。」

比特幣兔年30天勁揚近40% 傳奇分析師:年中上看6.5萬美元
加密貨幣市場再度迎來一波反彈,比特幣(BTC)在經歷長達9天的橫盤交易後,在今(30)日清晨一度逼近2.4萬美元,過去24小時上漲1.2%,持續高點震盪,締造出2023年度全球資產最好的回報表現。傳奇分析師Peter Brandt就預期比特幣在2.5萬可能會遭遇阻力而回調,但是樂觀看待有望在年中上漲至6.5萬美元水平。當前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為1.9兆美元,BTC在農曆新年假期間,表現可謂「兔」飛猛進,在30天內勁揚將近40%,即將突破10年來比特幣表現最好的月份。然而,比特幣反彈走勢將面臨真正考驗,本周除了得關注聯準會(Fed)利率決策結果,投資人也都在屏息等待美國科技股業績開獎。對此,傳奇交易員Peter Brandt最近就分享了他對比特幣價格的預測。頂級交易員兼分析師Peter Brandt在昨(29)日的一則貼文中,分享了他對比特幣走勢的分析。本周除了是蘋果、亞馬遜與 Alphabet 等科技大廠發布財報的超級財報周,也是超級央行周,預計Fed將繼續升息,而這可能會影響市場未來幾個月的走向。即便如此,Brandt仍看好BTC將在觸及2.5萬美元後面臨強大阻力,轉而向下修正至1.9萬美元。市場上的交易員可能會等待BTC價格回落後再選擇進場,接著於今年年中再強勢反彈至6.5萬美元;不過,他也認為,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價格升跌是很難預測的。另一位分析師Credible Crypto在28日的一條推文中也表示,比特幣有可能上漲並繼續達到2.5萬美元的上限目標,並表示1.95~2.05萬美元之間是理想的買入區域。對於比特幣礦工來說,今年1月也是藉機回收資金的好時機,根據區塊鏈分析Glassnode數據,BTC礦工們的日收入與年平均數比率顯示,與 月初相比,礦工收入增加了254%,顯示礦工們在先前熊市承受的財務壓力正在進一步解放。而算力部分,根據CoinWarz數據顯示,當下BTC全網算力(hashrate)為320.39 EH/s,在過去一個禮拜內全網算力保持在275 EH/s水準以上,象徵礦工回巢開機比例增高,趁價追擊挖礦出售。受此影響,比特幣在29日下午2點調整挖礦難度時,超出預期的39.15T(+4.14%),來到 39.35T(+4.68%)歷史新高。

美股新年開局強勁納指累漲逾11% 大摩警惕「熊市反彈」
新年以來美股開局強勁,三大股指均站上了200日均線,包括科技板塊在內的少數去年最受打擊的行業,引領了市場情緒復甦。隨著新年首份貨幣政策決議聲明的公佈,外界有關政策前景的猜測能否成為現實,或將成為短期股指能否延續強勢的關鍵,而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業績表現也可能成為擾動因素。道瓊斯市場統計顯示,納指正處於2001年以來最好的1月份,累計上漲逾11%,明顯跑贏標普500指數和道指。deVere Group執行長Nigel Green表示,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希望越來越明顯,因為美聯儲正在實現降低通脹的目標,同時避免造成大量失業,這是市場前景改善的原因。不少分析認為,美國經濟韌性和加息放緩,加上對中國重新開放的樂觀情緒,有助於提振風險偏好。資金流向方面,美銀全球援引EPFR Global數據稱,截至25日的一周內,美國股票基金錄得3億美元的淨買入,這也是新年以來的首次。市場波動性進一步回落,Cboe恐慌指數VIX今年以來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上週五逼近18關口,續創2022年以來新低。未來一周美股的表現或將繼續取決於成長股的走勢,除了美聯儲決議以外,包括蘋果、谷歌、亞馬遜在內的科技巨頭財報表現同樣關鍵。近期科技行業頻繁傳出裁員消息,上週包括IBM在內的多家公司公佈業務調整決定,經濟放緩進一步衝擊需求。Refinitiv I/B/E/S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分析師進一步下調了對科技和通信服務板塊的盈利展望,預計科技板塊去年四季度利潤將同比下降9.0%(前值6.9%),通信服務板塊同比下降8.5%(前值7.6%),考慮到蘋果等權重股對指數的影響力,業績不佳對市場情緒的威脅值得警惕。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Mike Wilson提醒投資者仍然需要警惕熊市反彈,在經歷了極具挑戰性的2022年之後,許多投資者雖然看空,但開始考慮負面基本面是否已經被納入股市。雖然還沒有正式陷入衰退,但對公司的影響已經存在。盈利衰退迫在眉睫,當投資者基調再次轉變,標普500指數將創下新低,本輪熊市在本季晚些時候或第二季初結束。業界認為,美聯儲本次加息25個基點已經板上釘釘,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評論將是焦點。考慮到財報季和經濟狀況,短期波動性可能捲土重來。投資者似乎希望美聯儲在利率和通脹問題上採取不那麼激進的立場,在過去一年中這種樂觀情緒多次出現,這是個潛在風險點。

微軟Q4業績不如預期跌幅反縮窄 高盛:「強烈看漲信號」
微軟最新發布的業績指引不如預期,但是市場卻沒有一直做空微軟股票,這在高盛看來,是一個強烈的看漲信號。繼周三(25日)的戲劇性市場逆轉後,高盛交易部門在周四(26日)開始從看跌轉向看漲。就週三市場的活躍程度來看,高盛認爲週三美股活躍程度滿分10分能夠打7分。在發佈不及預期的業績指引後,在週三的第一個交易小時,高盛發現,出現了非常多的科技股限價訂單賣盤,但隨後賣家並沒有持續出售微軟的股票,隨著賣盤減少,週三微軟的跌幅也有所收窄。高盛便認爲,當美股市場沒有因爲微軟不及預期的指引這樣的壞消息而下跌時,通常是看漲信號。他們認爲,美股市場比大多數投資者認爲的更有彈性。週二美股盤後發佈的微軟四季報儘管在對一季度的指引方面不盡如人意,但整體來看,核心業務智能雲端的收入增長放緩程度沒有市場預期的大,雲端業務相對強韌幫助抵消了美元走強和個人電腦相關業務下滑的打擊,力挺公司的總盈利仍優於預期。業績電話會上,微軟稱,在12月增速35%左右的基礎上,一季度Azure雲端計算業務的增速會再放緩4~5個百分點,預計2023財年下半年,商業銷售增長將放緩,微軟股價盤後轉跌。但摩根士丹利卻不同意高盛的觀點。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本週表示,僅一週,市場對於全球經濟的看法已然發生了轉變,但這並不會影響美股在2023年的下跌,各大公司的盈利前景依舊不樂觀。Wilson稱,投資者們可以認爲是對經濟衰退的「大轉向」推動了2023年初美股的上漲,但他們認爲此前被嚴重做空的美股,是推動年初市場上漲的主要因素:今年的漲勢是由此前低質量並被嚴重做空的股票帶動的,同時週期性股票相對於防禦性股票的強勁走勢也使得美股開年走勢強勁。Wilson稱這種週期性輪動讓投資者相信,他們錯過了美股底部,必須對其價格重新定位,但Wilson強調市場現在仍然處於熊市的最後階段,標普500或將創新低。

美股四大指數收盤齊揚「熊市反彈」? Fed官員:市場勿過度樂觀
美股將進入財報週,延續上週漲勢,四大指數23日收盤齊揚,特斯拉、蘋果等科技股帶頭領漲。華爾街策略師認為,若通膨更加持久,「美股可能就像去年夏天出現的熊市反彈。」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Mary Daly則警告市場過度樂觀。週一(23)日美股四大指數,美股道瓊指數上漲254.07點,或0.76%,收 33,629.5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23.98點,或2.01%,收11,364.41點;標普 500指數上漲47.2點,或1.19%,收4,019.8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140.14 點,或5.01%,收2,934.83點。道瓊指數漲逾250點,連續2個交易日收紅,標準普爾500指數重返4000點大關,創去年12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那斯達克指數強升逾2%,同樣創7週以來收盤新高,巴克萊銀行將 AMD 和高通等股票評級調升,費城半導體指數飆高超5%,創5個月以來收盤新高。自2023年初以來,那指和費半表現優於美國其他主指,這與2022年的趨勢截然不同,投資人等待本週各大科技股公布最新財報。不過目前市場最關注的還是聯準會是否在今年降息,尤其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降至逾1年來新低,進一步強化市場的降息預期。聯準會於1月31日至2月1日進入決策會議前的靜默期,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聯準會將試圖放緩升息步伐,並討論今年暫停升息的條件。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週一也表示,她認為通膨正在下降,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儘管聯準會官員堅稱現在談降息還太早,但市場主流看法已認定今年底前將會看到Fed至少降息一次。華爾街德銀策略師Henry Allen也稱:「隨著投資人對通膨方面越來越有信心,預計聯準會最終暫停升息、甚至可能降息,不過,隨著對通脹過於樂觀的風險在於,若通膨更加持久,美股可能就像去年夏天出現的熊市反彈。」「老實說,我不明白為何市場對通膨前景會如此樂觀,市場想得太美好了。」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Mary Daly上個月在決策例會後警告市場過度樂觀。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也呼應指出,「通膨接下來還是有可能再度走高,然後Fed必需又要有所應對,但市場顯然並沒有反應此一可能性。」換言之,若市場降息的期待落空,金融市場行情可能又要大翻轉。Glenmede私人財富投資長Jason Pride也表示:「投資人應謹慎降低對過早降息的預期,因為聯準會可能需要在全年保持貨幣政策的限制性,以抑制通膨。」

美超級財報季四大銀行喜憂參半 分析師:美股熊市入秋可望強勁復甦
美國多家大型銀行表示,利率上升可能使美國陷入衰退。具體來看,美國四大商業銀行上周五(13日)公佈的第四季度業績喜憂參半。貸款獲利提升,消費者繼續使用信用卡消費,但銀行在去年的最後三個月共存了28億美元,以彌補潛在的貸款損失。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表示,這可能是一場溫和的衰退。小摩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6%,美國銀行利潤增長2%。另一方面,花旗集團利潤下降21%,富國銀行利潤下降50%,此前該行計入了與監管和解有關的費用。這四家公司的每股收益都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僅富國銀行的收入不及預期。美國銀行的業績再次提醒民眾,美聯儲針對通脹的加息行動正在如何影響市場和經濟的各個方面。加息是爲了減緩經濟增長,許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今年將陷入衰退。這種不確定性對美國股指產生了影響,美國股市剛剛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年。美聯儲的加息已經大幅放緩了對利率敏感的房地產市場。富國銀行曾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機構,其貸款發放額從一年前的480億美元驟降至約150億美元。根據行業研究機構Inside Mortgage Finance的數據,這是至少自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小摩則表示,消費者貸款發放額從一年前的420億美元驟降至約70億美元。這是至少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和經濟的不確定性也讓企業們對達成大型交易持謹慎態度。美國銀行的投資銀行收入在疫情期間飆升,但在最新一季下降了50%以上,小摩和花旗集團下降了近60%。不過更高的利率對銀行也有幫助,使它們可以提高貸款費用,儘管它們還沒有開始大幅提高存款利率。摩根大通的貸款利潤增長48%,達到創紀錄的202億美元。花旗集團現金管理和向全球企業發放貸款的業務收入增長36%。對於美股市場來說,許多投資者認為今年的前6個月或9個月將面臨衰退,為投資者在今年晚些時候獲得更好的回報奠定基礎。分析師認爲,進入秋季,市場將從2022至2023年的週期性熊市中強勁復甦。分析師認為,但即使美股復甦持續到2024年,股市下跌也只是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時間,讓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投資。雖然市場在短期內可能不穩定,甚至在整個2023年都不穩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考慮三到五年的投資者應該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美股收黑結束2022年 自2008年以來最糟糕一年
美股周五為202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3個主要平均指數都以跌幅收市,檢視過去數據,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另外,檢視歐洲股市,隨著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也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根據CNBC報導,美股周五道瓊工業指數下跌73.55點,或0.22%,收於33147.25。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收於3839.50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1.61點,或0.11%,收10466.48點。周五是美股痛苦的一年的最後一天交易日,3個主要平均指數都遭遇了自2008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並結束了3年的連勝紀錄。道指2022年下跌約8.8%,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9.4%,比歷史高點低20%以上,而多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3.1%。報導分析,頑固的通貨膨脹和美聯儲激進的升息,打擊了增長股和科技股,並打壓了全年的投資者情緒。地緣政治擔憂和動盪的經濟數據,也令市場緊張不安。隨著新一年到來,一些投資者認為痛苦遠未結束,他們預計熊市將持續到經濟衰退來襲或美聯儲轉向。另外檢視歐洲股市,隨著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也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因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高通貨膨脹和收緊貨幣政策,重創了全球風險資產。今年年初,世界各地的經濟體仍在努力擺脫Covid-19大流行,大陸的持續封鎖和其他揮之不去的供應瓶頸形成了現在臭名昭著的美聯儲在2021年將其錯誤描述為「暫時性」通貨膨脹壓力。俄羅斯在2月入侵烏克蘭,隨後面對西方列強的全面制裁將其食品和能源出口武器化,導致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並加劇了這種壓力,許多主要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升至數十年來的高位經濟體。企業和消費者能源費用飆升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最終開始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而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被迫通過大幅升息來收緊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漲。然而,這些抑制需求的努力給本已步履蹣跚的經濟帶來了沉重壓力,預計英國已經陷入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衰退,而歐元區也極有可能陷入低迷。烏克蘭的戰爭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而大陸在結束3年的嚴格Covid措施後,正處於重新開放經濟的過程中,投資者對 2023年有些忐忑不安。

參照美股經驗推論 台灣金聯董座施俊吉推斷這一天落底
台股9日雖重返14,700點之上,站回月線並收復5日線,終場收在14,705.43點,然而,投資人擔心台股主跌段才正要開始,何時才能落底?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9日在2023年經濟與保險發展論壇中指出,台股就像美股翻版,可以從美股經驗來推論,過去熊市從峰到谷所花的時間相差極大平均是388天,目前熊市已歷時340天,推算谷底時間出現在明年的1月27日。施俊吉指出,置身熊市猶如身陷五里迷霧,在熊市不一定在谷底,目前唯一可掌握的是目前為止的最大跌幅美股為25.4%、台股為31.6%,美股離熊市歷史平均跌幅(34.2%)還差8.8%,而台股則僅差2.6%,台股如果繼續下行觸及12,238點時,下跌的最大幅度就等於美股的平均跌幅。施俊吉進一步指出,熊市期間,如果出現市場反彈,隨後又恢復拋售,實乃正常之事。這種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熊市反彈(Bear Market Rally)。今年夏天就發生過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熊市反彈:Nasdaq指數從7月26日起漲,到8月15日已漲13.5%,然後回頭下跌,到了10月14日非但漲幅歸零,還從8月15日的高點下跌了21.4%。這場熊市反彈的原因是華爾街相信聯準會升息的幅度和速度將放緩。而反轉的關鍵則是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傑克森洞央行年會上表示聯準會的決心沒有改變,將繼續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貨膨脹。至於其他規模較小,但是能令道瓊指數上上下下,幾天之內波動超過千點的熊市反彈也頻有所見,而且多數與利率政策有關。台股也在11月10日美國通膨7.7%較預期低時出現熊市反彈,美元指數當天下降2.34、次日再下降1.92,12月5日美元指數已從110.55下降至104.18。施俊吉表示,美元指數下降,外資就會回頭,最近金管會、央行公布11月外資匯入了將近百億美元,將近3,000億台幣,這些外資其實是「台灣人的外資」,這些錢是從OBU轉到DBU,因為有外匯收入的企業都把錢停泊在境外,美元指數降就趕快匯回,也推升台股從13,503點上漲至14,980點,甚至盤中上萬五,「因為都回來買台積電了嘛」,漲幅高達10.9%,交易量也顯著增加。到底何時落底反彈?施俊吉認為,這場熊市主因是美國通貨膨脹引發聯準會升息,在通膨尚未受控前美股不可能落底反彈。

美三大投行預測悲觀 股市明年恐下跌逾20%
對美國銀行來説,美聯儲引發的流動性危機可能給標普500指數帶來壓力。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也表示,盈利前景降低和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引發股市拋售。標普500指數今年下跌了15%,並從10月低點升至4000點左右,但分析師認為,這波反彈只是今年進入熊市後的短暫休整。美聯儲為對抗40年來最高的通脹而大舉加息,由於擔心緊縮政策使美國陷入衰退,以及俄烏衝突的影響。以下是三大投行的預測:一、摩根士丹利預計,標普500指數將下跌24%,至3000~3300點之間,可能發生在明年的前四個月。該行策略師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認為,由於經濟衰退,屆時將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下調盈利預期,這將打擊股票估值。經濟低迷往往意味著企業和消費者削減支出,而更高的利率使企業的借貸成本和投資成本變得更高。威爾遜認為熊市還沒有結束,如果他們的盈利預測正確的話,低點已經大幅降低。他預計標普500指數到明年底將收於3900點附近,市場將出現高度波動。他補充説,收益下降將給大盤股帶來巨大痛苦,而不僅僅是科技股。二、根據美國銀行的預測,明年經濟衰退將重創市場。由於企業被迫下調盈利預期,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較當前水平下跌24%低至3000點。但還有另一個風險:美聯儲的量化緊縮(QT),每月從其9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中削減約95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此舉可能嚴重擾亂市場流動性。美銀表示,即將到來的衰退將有所不同,部分原因是最大的泡沫在於政府和央行面臨前所未有的槓桿風險,而不是消費者和企業。鑑於美國國債市場會影響股票定價,該行預計,標普500指數到明年底將收於4000點,但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價格波動。三、德銀在其2023年展望中表示,隨著美國經濟遭受嚴重而持久的低迷,預計全球股市將大幅下跌。但該行認為,美國股市的暴跌將發生在明年年中。預計標普500指數明年上半年將回升至4500點,然後在第三季度下跌逾25%,因為央行收緊政策將導致經濟全面衰退,這將使該指數跌至3375點。德銀對企業盈利也持悲觀態度,預計每股盈利將從今年的222美元降至明年的195美元。德銀團隊同樣認為,只要經濟衰退不超過幾個季度,股市將在明年底前復甦。該行認為,到明年年底,標普500指數應該會反彈至4500點。

幣圈最後稻草?1/台灣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設平台 助30萬FTX受災戶150億災損向美申報債權訴訟
加密貨幣信心遭重擊,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將聲請破產,不具名的幣圈業者私下告訴CTWANT記者,「台灣有超過30萬投資人受到影響,金額超過新台幣150億元。」截至目前,台灣幣圈業者團體已搭起四個協助受害者平台,並呼籲「勿輕易將個資洩漏給不明管道」。台灣三大龍頭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託集團(BitoGroup)、MaiCoin集團與ACE王牌集團也在18日同步聲明,FTX事件並未對其營運造成衝擊,現已著手討論如何穩定用戶與市場信心,並期待可以降低用戶損失。這三家交易所已達成共識,包括盡速提出由第三方公正單位認證的資產證明,基於關懷與保護用戶原則,盡快促進相關協會籌備FTX小聚,提供影響用戶之申訴與建議管道。被形容為幣圈版「龐氏騙局」的主角FTX,由現年30歲的山姆.班克曼-弗里德(簡稱SBF)三年前在巴哈馬所創辦,以提供8%加密貨幣高額定存利息,及承諾不動用客戶資金,加上名人代言加持,吸引台灣在內的幣圈玩家入金,迅速成為僅次於幣安的第二大交易所,SBF成了「幣圈金童」。然11月2日FTX被媒體披露,疑似將客戶資產不當挪用至SBF所經營的對沖基金「阿拉美達研究」,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隨即在推特宣布將出清持有的FTX代幣(FTT),不料引發擠兌,FTX陷入80億美元資金缺口,幣安一度表達有意收購FTX但又退出,FTX遂於11日向法院聲請破產。由於FTX非金管會核准的設立,因對台灣FTX受害者愛莫能助。FTX大動作邀請名人代言,包括NBA傳奇球星歐尼爾及大聯盟選手大谷翔平都在列,聲請破產後,債權人也擬向代言人求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不過,台灣幣圈業者及律師團體已迅速集結,搭起FTX受害者平台提供律師事務所管道,CTWANT記者調查,目前已有四個平台,包括金融科技協會「FTX 黑天鵝事件調查與協助問卷」、「兆信/泰鼎FTX臺灣用戶申報債權意願」、「尚澄/明富法律事務所:FTX交易所團體訴訟行動方案問卷」等。此外,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TBA)與臺灣金融科技協會(TaiwanFinTech Association)也開啟本次FTX黑天鵝事件受影響用戶的資訊窗口,協助用戶釐清當前情況、翻譯正確訊息,並於幾個較重要時點到來時提醒大家維護權益的方式與管道。這四大平台及相關幣圈業者初步估計,台灣目前有30多萬投資人遭FTX事件波及,影響資產目前累計已超過150億元。台灣許多幣圈玩家在FTX風暴中受傷慘重,根據虛擬幣交易所推估,受影響的台灣玩家超過30萬人,損失金額150億元。(圖/翻攝自派網YT)對此,金管會17日發表聲明,「本次事件的交易平台設在境外,並非相關的商品也是在境外提供」,也就是說「非金管會管轄範圍」,但會持續觀察走向跟國際上相關主管機關的處理方式。對於台灣不少FTX受災戶集結自救,國內極少數對於區塊鏈有深入研究的果殼律師(林紘宇)告訴CTWANT記者,確實已經接獲不少FTX用戶來尋求該如何解決,其實還是可以「參與破產程序」,來要求FTX在清算公司之後,將剩餘的財產按照比例分配給投資人。台灣比特幣交易所之一的幣託也發出新聞稿指出,FTX交易所事件導致上萬台灣用戶資產受損,不少用戶來信尋求協助,為協助台灣受災戶共同求償,幣託集團BitoGroup彙整後提供具備有產業經驗的律師事務所,希望能有效協助受災戶,共同向美國法院申報債權或訴訟。除協助用戶,適時提供幫助與相關資源,期許降低投資人損失,共同跨越熊市,幣託特別提醒,「現階段僅先蒐集意願與基本資訊,請用戶勿輕易將個資洩漏給不明管道。」為了協助FTX受災戶求償,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幣託也彙整後提供具備有產業經驗的律師事務所,希望能有效協助受災戶,共同向美國法院申報債權或訴訟。圖為幣託創辦人鄭光泰。(圖/幣託提供)

熊市遠未結束!聯儲行長駁鴿派言論:不可能暫停升息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行長戴利(MaryDaly)於當地時間16日表示,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Funds Rate)至少會再上升1%(4碼),也就是基準隔夜貸款利率(benchmark overnight lending rate)將會升至5%左右,同時宣稱聯準會(Fed)目前不可能暫停升息。聯準會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則指出,只要經濟數據許可,他對Fed於12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將升息幅度降至2碼(0.5%)持開放態度。據CNBC的報導,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戴利於16日接受CNBC的現場採訪表示,她預估Fed至少會再升息1%,甚至更多,代表基準隔夜貸款利率將會從目前的3.75%至4%,調升到目標範圍的4.75%至5.25%,然後才會停止升息,並評估Fed打擊通膨的成效。戴利還駁斥了市場的鴿派言論:「現在暫停升息是不可能的,這甚至不是會議討論的一部分。現在的重點是放緩升息步伐,並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真正能夠限制通膨的最終利率水平上。」聯準會理事沃勒也表示,只要經濟數據許可,他對Fed於12月的FOMC會議上,將升息幅度降至2碼持開放態度,「展望FOMC的12月會議,過去幾週的經濟數據讓我更願意考慮將升息幅度調降至0.5%。但在我看到更多數據,包括下一份『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以及就業報告之前,我不會對此做出最終評斷。」迄今為止,Fed已調升6次聯邦基金利率,包括連續4次激進地升息3碼(0.75%)。過去一週,美國的通膨數據逐漸好轉,10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7.7%,低於9月的8.2%,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則降至8%,低於9月的8.4%,但距離聯準會2%的目標通膨仍有不小的差距,市場「由熊轉牛」仍是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