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童2科考滿分 被老師獎勵「1個桶子」背後寓意曝光
許多老師或家長為了鼓勵學生學習,會祭出獎勵制度,讓孩子更有動力。中國廣西省柳州市有一名男童,因為考試2科都100分滿分,被獎勵了一個桶子,掀起網友討論。事情發生在3月2日,男童考試2科都拿到滿分,老師給的獎勵十分特別,竟然是一個桶子。拍攝者覃先生指出,當天他接女兒放學,遇到男童提著桶子,裡面還有一張獎狀,讓他很是好奇。覃先生詢問之後才知道,只有2科都100分,才能得到獎狀和桶子,否則一般只有獎狀,老師這麼做的寓意,代表「人生第一桶金,要用知識裝上」。據了解,男童提著桶子回家,走在路上回頭率百分百,引起路人關注,讓很多人都感到羨慕。老師給了桶子,寓意人生第一桶金。(圖/翻攝自微博)消息一出,引發熱烈迴響,網友紛紛留言:「挺好,給孩子動力」、「寓意勞動致富」、「這樣的孩子將來必是國之棟梁!孩子,你是最棒的!」、「桶裡裝滿現金就更好了」、「哪個天才老師想出的獎勵辦法」、「很有寓意的獎品」。另外,還有人分享,就讀小學的時候,第一名就是紅色的塑膠桶,只有第一名才有的殊榮,「拿著獎品走路回家,沿路會收到很多大人的稱讚」。

樂天女孩憶童年霸凌淚崩 雅涵返鄉台南白河見阿嬤
樂天女孩雅涵、詩媛、宋宋,日前一同隨著網路實境綜藝節目《懿想天開》,前往台南白河找尋雅涵童年的故事與回憶。雅涵因為從小父母離異,成為隔代教養下成長的孩子,2歲就跟著阿嬤相依為命,乖巧的她在校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卻因不懂得與人交際,在班上被同學排擠。雅涵以前在校成績雖然名列前茅,但因不懂得與人交際,在班上被同學排擠。(圖/懿想天開提供)隨著《懿想天開》中「一起回家去」慢實境單元,雅涵回到台南白河,除了介紹自己學生時期在當地必吃的美食外,也突破自己封閉許久的心房,侃侃而談童年被霸凌的悲傷故事。雅涵表示,因為被同學排擠漸漸封閉自己的心,沒想到因緣際會下加入了樂天女孩,跟詩媛以及宋宋成為了感情最好的三小福姊妹,現在則走出陰影,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童年時阿嬤陪伴著雅涵唱歌,也種下了她心中的歌手夢,有了努力的目標,錄影過程中阿嬤也拿出雅涵這幾年在演藝事業的所有作品,成為最支持她的頭號粉絲。來到雅涵的老家也看到了許多的美髮比賽獎狀、獎盃及匾額,心中被霸凌的陰影也漸漸放下。

警鴿啼血2/乖小孩為當警察反抗父母卻殉職 心碎媽夜夜寫下思兒日記
2020年8月2日凌晨0時,新北市樹林警分局樹林派出所員警楊庭豪(21歲),遭無照17歲楊姓少年撞上,送醫後被醫院判定腦死,最後拔管器捐遺愛人間。本刊專訪楊爸爸,談起庭豪,楊父表示,他從小就是個讓人放心、驕傲的孩子,原本楊父反對庭豪進入警專,最後庭豪用「想為社會做點事」為由,終於說服家人,但無奈他卻在執勤中,死於熱愛的工作,徒留無限感慨。本月11日下午時分,本刊與楊爸爸相約在庭豪台中的老家,一進到家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玻璃展示櫃,裡面擺放著庭豪從小到大與家人出遊的照片,還有他曾獲得的獎盃、獎狀,還有他還在世時獲得新北市政府表揚的獎狀。而來到庭豪的房間內,他生前使用的手機、眼鏡,桌上的鉛筆、零食包裝,以及一時興起拍下即立得照片,楊父都刻意不做整理,讓時光彷彿靜止在他離世的前一刻,而最後映入眼簾的,則是吊在衣桿上的警察制服,畫面令人鼻酸。「這是他之前他募款幫助弱勢,警察局給他的獎狀;這是他募款救流浪狗的;這是他在警察局表現優良的…….唉,還有這是器官捐贈,以及他去世之後,警察局給他的。」楊爸爸說到,一講到器捐、褒揚令等等,楊爸爸語氣從原本的驕傲瞬間變成遺憾,因為這些都一再提醒他,兒子已經不在人世。「他是我們家三代中的獨苗,我的兄弟姊妹都沒有生小孩,所以他是我家族中唯一一個後代子孫,等到我走之後,就沒有人可以延續香火了。」楊爸爸感慨地說,回想起自己從台中北上,送庭豪到警專入學的那天,楊爸爸說到,好像一切事情,從那時候就冥冥註定好了。楊爸爸表示,楊庭豪從小就是個相當懂事的孩子,學業成績也相當優異,唯一做過叛逆的事,就是堅持進入警專念書。(圖/方萬民攝)「他從小成績就很好,也沒有什麼補習,在國高中的時候也不會跟同學在外面玩,他就比較像宅男一點。」陳爸說,從小成績優異的庭豪,從不會讓自己和母親擔心,在課業上就算沒有補習,也都名列前茅,但從小不曾讓自己擔心的孩子,卻在升大學時做出讓楊爸楊媽反對的決定。「他還可以去別的更好的大學,就很堅持一定要進去(警專),他一直跟我們說,當了警察之後可以為社會做事,不管到了什麼單位、學了什麼,出來一定都可以造福社會。」楊父說,心想兒子心中有抱負,父母也不好阻攔,因此帶著擔憂、忐忑的心,尊重兒子最後的決定。本刊調查,楊爸楊媽在民國81年結婚,由於楊媽有多囊性卵巢症,所以不易懷孕,而在夫妻倆努力8年之後終於誕下楊庭豪,而他也是整個楊氏家族中,唯一的後代子孫,整個家族對於這個孫子都寵愛有加,而庭豪和媽媽相處,如至親也如摯友,可以說是無話不談。但是造化弄人,庭豪最後因為熱愛的工作獻身,對於楊媽媽的打擊更如晴天霹靂,每次夜深人靜,她就會躲進刻意不做整理、維持生前模樣的庭豪房間,自己寫著日記本:「媽咪 To Jerry」,向已經在天上的孩子訴說自己有多想、多愛他。庭豪殉職後的司法訴訟,主要由楊父負責處理,楊父表示,這麼堅持上訴,並非為了微不足道的補償金,而是為了幫英勇的愛子討一個應有的公道,同時也為了每個在第一線打拼的員警,捍衛應有的尊嚴、權益,也盼政府未來能更加重視,別再讓悲傷故事反覆上演。楊庭豪的房間仍維持他生前的模樣,家人捨不得去更動,彷彿在等著他回來。(圖/方萬民攝)

分享1年監獄生活「辦公室電腦沒網路」 輔導員:和想像不一樣
一般人對監獄的印象,應該還是看監獄電影比較多。近日一位監獄輔導員說,她在裡面工作了一年,讓她最不習慣的是手機要鎖在外面櫃子,辦公室電腦也沒有網路。原PO近日在論壇《Dcard》發文說,「在監獄工作了一年,覺得是個有趣特別的經驗,所以決定記錄下來也和大家分享,有鑑於我是小小小輔導員,一年聘期的那種,所以看到的可能不全面,主要是分享這一年的看見和心情,可能比較主觀。」受刑人送的聖誕禮。原PO表示,受刑人工作的地方叫做工場,而這不是錯字,「每個工場的工作不同,有折紙袋、做沐浴球、木工等等,也有特殊單位,像是炊場(負責煮飯)、內清(監內打掃)等等,特殊單位通常比較辛苦比較忙,但勞作金也比較多!(一般工場大概1個月只有200-400元)還有比較特別是視同作業員,就是工場或辦公室服務員,有點像學校小老師的概念。」原PO說,受刑人的寢室通常都很擠,「我們這裡10個人一間,不是每個都有床,睡地板的常常會擠到別人,有舍房專門關違規的人,另外病舍是看病住院的地方。」而受刑人所講的開封跟不開封,就是能不能下工場。原PO指出,她在裡面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有網路,因為手機被鎖在外面櫃子,而監獄也是八卦的集散地,很多小事都會被放大檢視,「有一次個案問我是不是8X年次,我內心:為什麼你知道!」而在裡面限制也非常多,「像是女性要進工場上課或輔導,要找人陪同,裡面也限制女性很多事,很多地方都不能單獨去,尤其衣著要注意,長裙可以,但長官不會喜歡看到我們穿裙子,也不能跟辦公室的收容人有太多互動。」原PO大讚,受刑人的手作能力很強,「大概是在裡面很無聊,所以他們沒事就寫字畫畫做東西,練就了一身超厲害的手作能力」,監獄也常常舉辦歌唱、籃球、九估格等比賽,「有得名的話會有獎狀,獎狀可以提早1個月提報假釋。」原PO坦言,「其實進了監獄之後才發現,監所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在裡面一年,聽了很多受刑人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另一個世界,會突然深刻的感受或理解他們的行為,以前看著那些新聞事件會很憤怒、不解,現在更可以知道一件事情背後有很多的因素,以及理解社會底層的艱辛,其實我常常在想,若是我生在他們的環境,或許不見得會做得更好。」

最後上班日 柯文哲: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明(25)日將卸任,昨天進行辦公室大掃除後也在市府大樓逐層到各局處向所有同仁拜別,柯文哲今天感性在臉書發文表示,感謝光榮團隊及所有市民朋友,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會帶著你們的祝福並秉持正直誠信,勇闖下一個人生挑戰。 柯文哲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把握最後兩天上班日到各個局處向同仁辭行,也一一感謝同仁,八年來做自己最堅強的後盾,一起為市民服務。出乎意料的是,無論到府外或府內單位,迎接的是滿滿的熱情與祝福,儘管任期內讓大家工作量倍增,他們卻沒有怨懟。許多同仁拿著各種競賽獲獎或府內頒發的獎狀讓我簽名留念。在那一刻才知道,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柯文哲表示,我們是最有執行力的團隊,面對台北亟需翻轉的老舊市場、居住正義以及都市更新,各局處各司其職一面努力與居民溝通,一面進行稅制改革、招商,讓台北財源充足、財政健全,八年下來,興建了2萬戶社宅、成功推動六大市場改建、加速公辦都更,我們不是口號團隊,而是讓政治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柯文哲指出,台北的教育、托幼、托老、醫療服務、健保補助、無障礙設施、共融公園、環保以及綠運輸都引領全台之先,社子島開發完成了都市計畫、環評。我們還把過去好幾十年都沒有做的台北市都市計畫,全面做了檢討盤點,這些基本功做好了,才可能長期布局,擘劃台北更耀眼的未來。過去不能做、不敢做、不想做的,在這一任都一一克服了,未來更能大步邁進。柯文哲指出,八年來,我們曾擁抱過世大運的歡騰,也經歷艱難的疫情,謝謝市民朋友自主配合政府的防疫,讓疫情得以控制。我更要感謝市民朋友的聆聽溝通,讓綠色人行通道剷除路霸、還給行人在城市安心行走的尊嚴。謝謝你們支持北市率全台之先禁用一次性餐具,我們實踐的現在,是這座城市永續的未來。柯文哲表示,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今日互道珍重,同仁們的熱情,已經收藏在我的腦海,未來會帶著你們的祝福,秉持正直誠信,勇闖下一個人生挑戰。也給予 蔣萬安市長最深摯的祝福,希望萬安市長領導這個最優秀的市政團隊,繼續為市民服務、為城市創新,讓政治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讓改變持續發生。

綠建築觀念從小扎根 辦理2022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頒獎典禮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111年12月10日舉辦「2022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頒獎典禮」,由王榮進所長、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社團法人臺灣建築發展學會、社團法人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及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等相關單位代表頒獎表揚209件綠建築繪畫得獎作品。(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供。)近年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環境議題,為讓民眾深入思考氣候暖化對生活環境的影響,本所積極推廣綠建築節能減碳永續環保的理念,並辦理綠建築扎根教育,讓民眾能從小認識綠建築。「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自105年度起開辦,整合綠建築數位教材教學、綠建築示範基地導覽與低碳觀光綠建築知性之旅,鼓勵並引導學生、教師及家長至綠建築現地觀摩,使學生透過繪畫比賽創作過程,進而了解綠建築所蘊含的節能永續意義。為提升綠建築扎根教育成效,自108年度起擴大辦理第4屆「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綠建築節能環保的理念逐漸向下扎根至全國各縣市之國中、小學,更於110年獲教育部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之全國性競賽項目採計,透過開放且活潑的繪畫比賽創作過程,提升國民中、小學生對綠建築的觀察與認知;為鼓勵同學踴躍參加,比賽依國小低、中、高年級組各選出特優1名、優選5名、佳作10名及入選數名(擇優入選);國中組選出特優1名、優選3名、佳作10名及入選15名,頒發圖書禮券及獎狀,金額分別為新臺幣3,000元、2,000元、1,500元及500元,合計17萬5,500元。(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表示今(111)年度繪畫作品報名踴躍,網路報名件數總計達994件,實際收件合格件數925件,經過6位具建築、藝術、教育等專長之專家學者與建築師的評選,選出特優4件、優選18件、佳作40件及入選147件等獎項,得獎共計209件。「2022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頒獎典禮」民眾反應熱烈,活動圓滿完成,著實展現綠建築扎根教育的推動成果,得獎作品展版於頒獎典禮結束後,將持續展示於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1樓大廳,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李成種記者會中斷離場 三進三出自嘲「像電影一樣」
韓團「INFINITE」老么李成種,明天將在台北舉辦個人首場粉絲見面會,他今日抵台和媒體見面,但因主辦單位和韓方滿通不良,李成種照片拍到一半竟被叫走,離開10多分鐘才又返回現場,之後又二度被叫出去補妝,整場記者會三進三出,連他也自嘲是三部曲,「像電影一樣」。記者會一開始,主辦單位好的媒體送上珍奶、點心,接著李成種轉交加菜金給紅心字會,紅心字會則回贈獎狀,三方拿著紅包及獎狀合影時,韓方突然喊卡,要求藝人先離開,原來韓方認為沒有收到此一環節的詳細流程,經過溝後才又讓李成種返回現場。主辦單位送上珍奶讓李成種品嚐。(圖/趙文彬攝)李成種展現高EQ,微笑返回記者會,他表示相隔4年再來台灣,心情很好,也期待見面會。此次來台,他想品嚐蝦仁燒賣等港式點心,看到下榻飯店有很多精品店,直呼想購物。他現場說中文「我愛你」、「明天見」,表示非常喜歡這2個詞。韓方突然喊卡要求藝人先離開,經過溝後才又讓李成種返回現場。(圖/趙文彬攝)INFINITE另一名成員金聖圭也在今日抵台,李成種透露兩人雖然是不同班離,但都是早上出發的,如果能在台灣相約逛街就好了。成員們知道他要來台,已托他帶鳳梨酥、牛軋糖等美食。李成種看過《我的少女時代》和《想見你》,從中認識台灣演員,大讚許光漢帥氣卻又親切,像朋友一樣,如果《我的少女時代》有第二部,他很想參與其中。聽到媒體誇他和4年前一樣,沒什麼改變,李成種開玩笑道「我是冷凍人」,也回敬現場媒體「全部漂亮、可愛、帥」。李成種汗流浹背,韓方中斷記者會補妝。(圖/趙文彬攝)提到見面會,李成種表示準備了很多舞蹈表演,雖然只有他一個人,會盡力用氣場和魅力填滿舞台,讓粉絲的耳朵眼睛都融化。他講到這兒汗流浹背,笑說自己熱情爆發,汗都流了下來,彷彿剛表演完,此時韓方再度中斷記者會,帶李成種出去補妝,後續電子媒體聯訪階段,韓方又以補妝為由第三度中斷記者會。三進三出的李成種展現高情商,笑說這是第三部,像是電影一樣。

《不了情》一代影后林黛獨子病逝!享年59歲
綜合港媒報導,一代影后林黛的獨子龍宗瀚13日清晨5時左右在香港大坑道寓所內突心臟病發暈倒,送醫搶救不治,享年59歲。香港星島日報網報導,龍宗瀚1963年出生,在海外留學,返港後進入懲教署工作,不久便修讀法律,並加入資深律師清洪的事務所,投身法律界。龍宗瀚的外祖父程思遠是前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祖父龍雲則是雲南王。龍宗瀚現居的大坑道寓所,正是已故母親林黛40多年前買入的物業,父親龍繩勳為了紀念林黛,特意保留家中的原貌,屋內的設計及每件家具都是林黛生前親自挑選。龍繩勳於2007年在睡夢中逝世,享壽86歲。龍宗瀚早年接受港媒訪問時強調,「父親去世後,我收拾屋內物品,在父親房間找出大批亡母生前的遺物,我已把其中的物品捐給電影博物館,當中包括母親生前用過的劇本、電影獎狀、剪報等。至於現居的寓所,我絕無意出售。」香港東網報導,龍宗瀚的母親林黛生於1934年,為香港影壇著名女演員,曾以《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不了情》四度榮獲亞洲影展影后。1957年她主演的電影《亡魂谷》更獲選入圍第7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成為柏林電影節史上首部角逐大獎的華語片。然而,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大坑道寓所房間內因服用過量安眠藥身亡,得年29歲。

更生保護會頒獎蔡燕女等有功人士 績優志工現身獲滿堂喝采
臺灣更生保護會今(11日)舉辦成立77週年更生保護節慶祝大會,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法務部長蔡清祥、檢察總長邢泰釗及高檢署檢察長兼更生保護會董事長張斗輝等人出席,大會表揚並頒發行政院獎牌蔡燕女等10名、法務部獎牌獎狀曾瀚霖等18名、更生保護會表揚獎江松樺等9名,感謝他們多年來協助推展更生保護工作。其中獲頒行政院獎牌的蔡燕女,曾任「新北市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2002年起擔任榮譽觀護人已20年,每月協助地檢署輔導個案5位以上,目前已輔導超過50名個案,獲頒法務部長獎11次、高檢署獎3次及地檢署獎2次,她仍盡心竭力為觀護服務,認為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服務更多人。大會還表揚本年度績優創業商家、就業、生活達人等選拔活動得獎者,以影片播放得獎者致力工作、生活以及更生人度過創業艱辛,進而提供其他更生人進入職場工作機會等自立、復歸並回饋社會的紀錄,藉此對於長期致力於更生保護工作的夥伴輔導成效致敬。「新北市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蔡燕女,擔任榮譽觀護人已20年,獲頒行政院獎牌。(圖/更生保護會提供)林萬億政委致詞時嘉許更生保護會走入更生人的生活,關注更生人心理及生活上需求。蔡清祥部長致詞表示,國家資源有限,民間資源無窮,期待社會大眾發揮群策群力的精神,協助更生人過著正常生活。邢泰釗總長肯定更生保護會的同仁、主任委員勇於任事,挹注資源投入更生保護工作。張斗輝檢察長指出,毒品犯罪及成癮問題是治安及公共衛生重要的議題,希望協助毒品更生人戒除毒癮、復歸社會,達成預防再犯的目標。

人妻偷吃已婚男同事…不倫10年想上位「希望他離婚」 網揭殘酷現實
一名人妻透露,她和公司男同事發生婚外情,雙方各自有家庭,不倫戀已維持10多年,「我已經決定和老公離婚,和男同事遠走高飛。但我聽人說,男人如果要離婚,在和小三剛開始在一起半年內就會離婚了,因為這個時間點是和小三的熱戀期」,但她還是不願意放棄,「我想霸佔他整個人,我希望他能夠離婚。」原PO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我和公司男同事發生婚外情,雙方各自有家庭,男同事每天開車載我上下班,十幾年來一直如此。雖然在公司整天和男同事膩在一起,但我還是很沒安全感,我很擔心他被其他女同事勾引,擔心之後會有小四、小五的出現,他只要跟那些稍微漂亮一點的女同事聊天,我就會吃醋」。女網友提到,「我已經決定和老公離婚,和男同事遠走高飛。但我聽人說,男人如果要離婚,在和小三剛開始在一起半年內就會離婚了,因為這個時間點是和小三的熱戀期,男人會為了愛衝昏頭,但我們在一起十幾年了,關係早已平淡,估計他是不會離婚的。」人妻無奈表示,「也許在一開始我們的關係就不對等了,在知道他有老婆的情況下,還跟他發生性關係,等於是默許他不用對我負責任,也許我在他心中就是這麼廉價,上不了檯面吧。有時候我覺得我連妓女都不如,妓女還有錢可以拿,他哪天如果拍拍屁股走人,我能留下什麼!我真的害怕失去他。」貼文曝光後,網友傻眼直呼「等到滿20年,看他能不能開一張榮譽獎狀給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可原諒,就算哪天妳被拋棄也是咎由自取」、「你留這些話是要欠人罵還是想討拍?有夠無言的,離了婚再做這些事不好嗎?傷了對方妻子還傷了自己先生、我不相信對方會有多真心」。

池上6.4強震勇弟肉身護嬤 校長頒獎狀嘉勉
就讀中山工商觀光事業科的秦棠彥,在17日晚間台東發生6.4強震時,倉皇逃出房間並以肉身保護阿嬤,監視器畫面曝光後在網路瘋傳,引起大批網友留言轉發,秦棠彥的身分也在25日曝光,中山工商校長林昭億為表揚秦棠彥的孝行與勇氣,親自頒發獎狀嘉勉。台東關山地區發生強震後,秦棠彥的表姐PO出強震當下高雄市鳳山區一戶人家的監視器畫面,只見強震發生時秦棠彥從房間衝出來,不懼強烈搖晃,以肉身護住在客廳看電視的阿嬤,影片讓10萬名網友點閱,並紛紛留言狂讚「超級護盾」、「連我看了都想哭」、「看了心好暖」、「真男人」。秦棠彥表示,家住在6樓,強震當時正在房間睡覺,卻感覺到天搖地動,才會第一時間衝出房門找在客廳看電視的阿嬤,擔心吊扇或其他物品砸落,直覺地以身體護住阿嬤,沒想到表姐上傳影片,引發熱議。秦棠彥指出阿嬤從小照顧他長大,孝順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秦棠彥的導師陳怡如指出,秦棠彥從小就調皮活潑,小時候曾拿洗髮精往身上倒,也曾把話筒丟進魚缸裡,差點把阿嬤氣到高血壓,如今長大懂事,反倒成了阿嬤的好幫手,有空就陪阿嬤散步或醫院看診拿藥,而秦棠彥自認很理所當然的護嬤動作,卻引起如此廣大的迴響,讓他受寵若驚。校長林昭億表示,該校是全台唯一將品德教育列為校訂必修課程的學校,師生共同的努力與實踐,此次秦棠彥的孝行,全校師生均以他為榮,同時決定把此次孝行納入品德教育課程案例分享。

SJ藝聲新片登雄影 茱麗葉畢諾許情陷三角戀
2022高雄電影節公布「國際視窗」片單,影后茱麗葉畢諾許與「當代最酷女導演」克萊兒德尼的柏林得獎新作《愛我還是愛他》;諾耶米梅蘭特與比斯卡亞演出情侶、顫驚人心的《這一年,那一夜》;池松壯亮與小田切讓跨國演出兄弟檔的《天使情緣》;松坂桃李和廣瀨鈴命中注定奇情畸戀的《流浪之月》;充滿正能量改編日本名人「魚君」,由Non(能年玲奈)、柳樂優彌、夏帆主演的《魚之子》等片,影迷務必刷起來。《流浪之月》由松坂桃李、廣瀨鈴主演。(圖/高雄電影節提供)法國名導克萊兒德尼(Claire DENIS)執導「情色驚悚片」《愛我還是愛他》,是她二度與法國作家克莉絲汀安戈合作,改編小說《生命轉捩點》,以一女二男的三角關係剖析男女情慾,她並憑本片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世界級影后茱麗葉畢諾許繼《烈火情人》,首度與影帝文森林頓合作飆戲,再次身陷驚悚三角情慾關係,大膽挑戰激情床戲,讓愛情充滿詭譎懸疑的氛圍。金惠允在《推土機女孩》飾演出口成髒、霸氣十足的花臂女孩。(圖/高雄電影節提供)金獎導演石井裕也,向來擅長勾勒家庭成員間「相愛相殺」的微妙關係,新片《天使情緣》,再度聯手影帝池松壯亮,並找來性格男星小田切讓、韓國大鐘獎影后崔嬉序領銜共演。片中池松壯亮和小田切讓演出兄弟檔,兩人因戲結交好友,小田切讓首度編導的日劇《奧莉佛是狗,(天哪!!)這傢伙》,邀來池松壯亮演出警官主角、小田切讓還穿上布偶裝,變裝成他的警犬,兩人演技默契更是加溫。《這一年,那一夜》諾耶米梅蘭特、比斯卡亞飾演情侶。(圖/高雄電影節提供)《流浪之月》由人氣女星廣瀨鈴聯手日本影帝松坂桃李演出,是電影《惡人》、《怒》導演李相日的最新作品。因收留10歲女孩,被冠上誘拐、戀童癖罪名入獄的男人,兩人再次相見已事隔15年,幽微的情感突然隨風雨逐漸強烈。廣瀨鈴與松坂桃李打造出耽美沉靜、難被定義卻絕對深刻的情感。《南極料理人》、《橫道世之介》導演沖田修一的新片《魚之子》,改編自日本名人「魚君」宮澤正之的真實人生,由Non演出愛魚成痴到榮獲國家級獎狀認證,還上電視開節目,這場五星快樂奇幻旅程還有柳樂優彌、夏帆等超強卡司同行助陣。入選2021釜山國際影展的《推土機女孩》,是導演朴伊雄的首部長片,暌違多年的Super Junior成員藝聲,也以本片再登大銀幕。片中邀來以《Sky Castle 天空之城》聲名大噪的演員金惠允,演出出口成髒、霸氣十足的花臂女孩,為了守護自己的家,飆起推土機剷開人生一切困難。榮獲柏林影展基督教評審團獎的《這一年,那一夜》,由《燃燒女子的畫像》演員諾耶米梅蘭特(Noémie MERLANT ),與《BPM》、《天上再見》男星比斯卡亞(Nahuel Pérez BISCAYART)飾演片中情侶以2015年11月13日當晚,慘烈的巴黎攻擊事件為背景,倖存的情侶倆人儘管劫後餘生,人生卻好像永遠困在那一夜。威尼斯影展「威尼斯日」單元開幕片的《甜祕蜜滋味》,發想自導演卡蜜兒阿努茲(Kamir AÏNOUZ)生命經驗、阿爾及利亞內戰為背景,片中新生代女神柔伊艾珍妮(Zoé ADJANI)春心萌動、初探慾望,卻引發女性面對性覺醒與身體自主權的困境。柏林影展「邂逅」單元最佳導演、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的瑞士電影《女孩與蜘蛛》,由鬼才導演楚舍兄弟檔(Ramon and Silvan ZÜRCHER)聯手執導,準備搬出同居公寓的女孩,卻不曉得自己的離開即將引發一連串事件,生活轉眼分崩離析。人們是否有可能像蜘蛛一樣,一次次重建自己的家? 2022高雄電影節於10月14日(五)至10月30日(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電影館、喜樂時代影城、VR體感劇院、駁二藝術特區P3倉庫、夢境現實MR沉浸式劇院登場登場。

楊謹華當評審獻初體驗 狂看劇本想挑戰歌舞劇
第14屆「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公布入圍名單,評審團從174件報名作品中,共同評選出的16部入圍作品,角逐總獎金66萬的獎項。楊謹華、金牌編劇杜政哲也分享當評審心得,楊謹華首當評審很開心,直呼看得劇本比20年來演的戲還多,對於歌舞劇劇本躍躍欲試;杜政哲則鼓勵創作者多交朋友、多談戀愛,將生活化為創作養分。楊謹華擔任評審,看到歌舞劇劇本躍躍欲試。(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今年評審團包括《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瀑布》監製瞿友寧;《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等劇金牌製作人林昱伶;金鐘編劇以及賣座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導演杜政哲;《華燈初上》人氣演員楊謹華;《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南方小羊牧場》導演侯季然、知名影評人膝關節等,集結監製、導演、編劇、演員、影評跨領域組成全方位評審團,為劇本評選過程注入不同觀點。拍台北評審侯季然(左起)、林昱伶、樓一安(右一)與影委會饒紫娟總監合照。(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楊謹華首當評審,開心表示,「我拍了20幾年的戲,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劇本,可能比我至今拍的戲還要多,所以我自己很興奮!」在評選參賽劇本的過程中,讓身為演員的她腦中不禁開始出現畫面,想像自己演出的樣子,楊謹華表示:「這次有看到歌舞劇的劇本,自己很想要嘗試這個類型,因為演戲本身已經有難度了,再加上唱歌、跳舞難度更高,所以就更想要挑戰!」瞿友寧擔任評審,表示看到創作者思維跳脫早期傳統故事。(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杜政哲身為編劇,感同身受地表示:「創作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情,但是把生活點滴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就會非常有共鳴和樂趣!」他鼓勵編劇們在努力創作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過生活,「去交朋友,去談戀愛,去失戀,去跟生活裡面所有的傷痛相處,它們都會是你創作的養分,把這些養分聚集起來,好好的發揮在文字上面,就是一個好故事,希望大家一起來寫好劇本。」金牌製作人林昱伶表示,劇本比賽的致勝之道,在於創作者要能把握劇本的基本功,「我覺得概念很重要,但只有概念而沒有一個好的劇本結構,它可能會是不成立的。」瞿友寧導演則從本屆報名作品中,看到創作者對於世界現狀在乎關心什麼,「從劇本中看到未來的台北、想像中的世界,也看到全世界電影不同題材交流,創作者思維已經跳脫早期傳統故事創造的邏輯和節奏,看到很不一樣的切面。」樓一安導演表示,寫劇本必須用「講人話」來取代生硬的說教,他大方分享編劇經驗:「你要讓演員有辦法講出你寫的台詞,有辦法做出你覺得合理的行為舉止。」他認為編劇要先會「演戲」,才有辦法活出角色的樣子,劇本也會較有可看性。評審之一的侯季然導演則說:「壓力滿大的!很高興做完這項艱鉅的工作。」也鼓勵創作者不要放棄,不管入圍與否都要持續挖掘自己,展現獨特的一面。影評膝關節在眾多劇本中,發掘有幾個劇本已經符合開發的想像以及行銷話題度,他認為創作者可以多多踏出同溫層,去看更多的電影、戲劇、短片,往更多類型的創作來發揮,較有機會脫穎而出。第14屆「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之頒獎典禮將於9月26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並再度邀請曾寶儀擔任典禮主持人,當天將揭曉各獎項得主並頒發獎金及入圍獎狀。

梁佑南母遭騙50萬被恐嚇「讓她回不去!」 自曝投資250萬打水漂
近期詐騙猖獗,梁佑南受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邀請,和局長楊源明及技正孫福佐拍攝反詐騙宣導短片呼籲「ㄧ聽二掛三查證」,並分享自身經驗表示,多年前媽媽曾接到詐騙電話謊稱健保卡掉在醫院,因此會影響老人年金,要梁媽媽聽指令匯款50萬,她緊張地脫口:「佑南不在家。」隨即被恐嚇若不照指示,「梁佑南會不了家!」梁佑南說自己正好在拍戲沒有接電話,媽媽當下緊張到哭出來,認為「爸爸的退休金付出去也沒關係,女兒可以回來就好」,還好郵局人員機警通知警方,聯絡到梁佑南的姊姊,確認梁佑南在劇組後,媽媽才放心。而她自己也曾因為和朋友合夥投資保養品損失250萬元,梁佑南回憶當時樣品都出來了,但對方卻以要將產品拓展到中國市場需加碼50萬,而仲介窗口就是白雲的前妻紫衣,不料朋友老公在中國出示需要用錢,對方竟把錢通通拿去處理,後來避而不見,甚至刪除梁佑南的LINE和FB,這也讓她不敢再投資也不再輕易借錢。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長楊源明(左)頒發獎狀感謝梁佑南。(圖/蕭宇涵攝)她也談到,最近柬埔寨工作領高薪卻是詐騙時事,她認為在台灣都沒辦法闖出一片天,到國外沒有親友支援,又怎麼可能,「如果你傻傻的去了,被騙的一定是你。」她也笑說:「千萬不要冒然相信,如果這麼輕鬆,我幹嘛這把年紀還在撐,早就出去了。」並不諱言擔心自己的孩子們,好在小兒子曾有機會出國工作,最後決定留在台灣,讓她不必煩惱。

兒國中升學考試考砸 媽發狂「撕掉整牆獎狀」:升高中填滿它
大陸安徽省一名呂姓女子,日前因不滿意兒子的國中升學考試考砸,而將兒子先前張貼在家中牆上的獎狀全數撕下。對此她表示,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激勵兒子,盼兒子升上高中後,能再用獎狀貼滿同一面牆。消息曝光後,掀起討論。綜合陸媒報導,安徽省阜陽市一名呂姓女子2日因不滿意兒子的國中升學考試考砸,而將兒子張貼在家中牆上的所有獎狀全數撕下。對此她表示,會撕獎狀是因兒子在此次滿分750分的國中升學考試中,只考了523分,讓她跌破眼鏡。呂姓女子指出,國一時兒子的成績明明還不錯,怎料到了國二卻開始大幅下滑,最終兒子的成績只被當地的一所私立高中錄取。呂姓女子大嘆,「滿牆的獎狀也沒能換取一所好的高中,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不過她也說,之所以撕掉兒子在家中張貼的獎狀,是想以此激勵兒子繼續努力,「我告诉他,等升上高中再用獎狀把這面牆貼滿。」消息一出,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卻接受不了孩子的普通」、「這孩子好慘,感覺被父母當做考試工具人了」、「有這樣的父母好窒息」、「只有我覺得貼著才是激勵,撕下來反而是種否定嗎」、「現在才中考,就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