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7月22日上市的00877,投資標的為大陸A股的5G相關技術產品大廠,成分股中以「女版郭台銘」王來春擔任董座的「立訊精密」占比約11.4%居冠,其次是川普政府要圍堵的「中興通訊」,占比約8.7%。上市九天,買單人數已衝上2萬7166人,力追00876的4萬6390人,及00861的5萬132人;8月20日台股遭空襲這一天,00877股價從14.51元跌至14.28元,成交量卻創下近二周最高紀錄,共9841張,人氣依然紅不讓。30多歲的小楊擔任行銷企劃,二年多前,他跟著同事接觸金融投資商品,「先買2張『元大高股息ETF』(0056),再買2張『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基金』(00713),看到股價穩定上漲,有了信心,也看好5G趨勢,所以趁著00861上市前買了5張。另外持續加碼0056,累積了20張,今年三月更在『元大台灣50』(0050)殺底挺進,整體在ETF部位投資達一百多萬元。」8月20日台股盤中重挫600點,但股民仍積極買股、換股,5G ETF成為人氣標的。(圖/陳家榆繪)小楊說,他除了投資ETF,還配置美股及黃金等貴金屬,「就是做了資產配置,以分散風險。」不過,他懊惱地向本刊記者表示,自己錯過了00876的募集期。「我對00876念念不忘,認為只要低於21元,就可以進場。」小楊透露,8月20日00876從21.43元跌到20.8元,網友紛紛大喊「加碼買進」,建議「一個軟體(00861)一個硬體(00876),兩檔可各半進場!」當天,在00861、00876和00877這三檔5G題材ETF中,00876跌幅最大,單日成交量卻最多,高達1萬3161張。
台股無視疫情逆勢攀高,領漲的電子股正是靠著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大大激發轉單效應。近日,大陸「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立訊精密和「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崑山廠和可成科技2家內地子公司,更是掀起一波波話題,可謂是「最強廠妹」的逆襲。本刊調查,這兩樁交易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陸美貿易大戰去年掀開後,昔日以大陸這個「世界工廠」為主的電子供應鏈被迫1分為2,一是以大陸為首,又稱「紅色供應鏈」;一是大陸以外地區,其中以全球最大市值的「蘋果(Apple)供應鏈」衝擊最大。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台股投資人享受轉單效應帶來利多之際,最震撼的莫過於兩位深圳「最強廠妹」的逆襲:「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大陸電子代工廠「立訊精密」(Luxshare-ICT)買下緯創大陸廠;「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Lens Technology)入主可成的2家大陸子公司。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緯創是全球第三大的蘋果iPhone組裝廠,7月17日以人民幣33億元(約新台幣138億元)將昆山廠出售給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瞬間成為蘋果iPhone組裝供應鏈的老四。隔沒幾天,7月22日,緯創與和碩各自投資128億元及25.27億元購買立訊精密股票,持股分別為0.81%及0.57%。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當業界還沒摸清緯創「賣廠又投資」的下一步時,蘋果供應鏈中另一家重量級機殼台廠可成科技,8月17日宣布以14.27億美元(約新台幣420億元)現金交易,將位在大陸江蘇的2間子公司(可勝科技、可利科技)賣給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專替蘋果製作保護玻璃。
近來台股靠著電子股領軍下,一路攀高,兩度衝上萬三,背後主因正是美陸貿易之戰,隨著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轉單效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大嘉惠台灣的半導體、5G、電子代工廠等。本刊調查,立訊精密與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及可成大陸的工廠,這兩樁交易的效應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左起:藍思科技董座周群飛、立訊精密董座王來春、蘋果執行長庫克、緯創資通董座林憲銘、和碩董座童子賢、可成科技董座洪水樹。(圖/本刊繪圖組)對於可成科技的2家子公司、緯創昆山廠陸續賣給大陸企業,台商幾乎都投以羨慕的眼光。「蘋果的錢愈來愈難賺了,跟蘋果一直以來大力砍價脫不了關係。」一位蘋果供應練業者分析,去年開始就傳出蘋果要求組裝廠將15%到30%的產能移出大陸,所以可成科技與緯創賣廠「正好」。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一家已退出蘋果供應鍊的零件廠台商也說,「蘋果很賊,不斷砍價,台廠毛利都被打趴,可成科技及緯創能順利賣廠,反而要偷笑!」一名外商財務長則攤開緯創財報表示,昆山廠營收超過新台幣1,400億元,淨利率卻僅有0.2,「辛苦一整年跟白忙沒什麼兩樣,賣掉昆山廠對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6月間,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在股東會說:「2019年毛利率只剩下25.3%,比2018年底的毛利率40%更低。」據悉,今年第2季,可成科技毛利率更跌到22.92%,創下歷史新低。「這20年來,大陸積極開放,吸引了不少科技業落地大陸,這麼多年了,該學會的都學會了,電子製造服務(EMS)靠的是龐大的人力,以前工廠是台幹來管理,現在換成陸幹,甚至進一步是陸資老闆,台商已經沒有優勢。」王姓台商說,他早在2000年就到大陸投資,十分熟悉兩岸局勢。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大陸失去勞動成本優勢,不再是世界工廠,中美關係不好,兩岸關係不好,卡在中間的台商,都苦思著『如何撤退』!」一名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一針見血地說,「就算撤退,也很難『裸退』,因為外管局(大陸外匯管理局),不讓你走。」
大手筆買下台廠的立訊精密和藍思科技這兩間大陸企業,主事者都是女性。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在台小有名氣,她之所以被封為「女版郭台銘」,是因為立訊精密的發展與成功,與鴻海有著不可分的關係。53歲的王來春,身價高達人民幣445億元(約新台幣1,892億元)。21歲時,王來春進入鴻海富士康深圳廠工作,從組裝線的女工做起,老是深夜加班比別人更拚命,一路升上管理數千人的課長;32歲離職後,她拿著積蓄和哥哥王來勝,2004年在大陸深圳創辦立訊精密,郭台銘弟弟郭台強的正崴亦藉著立訊登上A股時入股3.08%。王來春從深圳富士康組裝線女工做起,憑藉比別人多的努力和毅力當上管理數千人的課長。(圖/翻攝自微博)立訊精密靠著代工鴻海的連接器,市值一路攀升,可說超過一半的營收都來自鴻海。深受富士康影響的王來春,戰略布局也緊隨富士康,還把郭台銘說過的「走進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奉為圭臬,可說是郭台銘精神的頭號實踐者。郭台銘創辦與經營鴻海的理念,完全在有「女郭台銘」之稱的王來春身上看到郭台銘的傳承。(圖/黃威彬攝)不過,王來春不甘心只做低階代工,後來開始進攻發明專利。2017年,大陸軟體公司鼎捷製造指出,「立訊精密是SATA-IO、USB-IF、VESA、SFF、PCI-SIG、IEEE、IBTA等協會會員,參與協會並貢獻標準介面規格及量測規範的制定,進而擁有自主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王來春的一切努力,蘋果都看在眼裡。蘋果執行長庫克2017年參訪大陸時,除了親自登門拜訪,還在微博上發文:「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董事長王來春女士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AirPods是蘋果成長最快速的產品類別,其中立訊拿下AirPods Pro及低階AirPods生產訂單。圖為AirPods。(圖/馬景平攝)目前立訊精密的市值約新台幣1.1兆元,鴻海市值約新台幣1.07兆元,市場超過鴻海的立訊,營收僅有鴻海的20分之1,然而,一家金控內部研究指稱,「立訊精密受到大陸當局和蘋果扶持,毛利率和淨利率各達20%及7%,而鴻海毛利率和淨利率則約6%和3%。立訊精密若接下iPhone組裝,短期立即會對緯創與和碩造成影響,長期也會對鴻海帶來衝擊。」左起:藍思科技董座周群飛、立訊精密董座王來春、蘋果執行長庫克、緯創資通董座林憲銘、和碩董座童子賢、可成科技董座洪水樹。(圖/本刊繪圖組)
「今年接踵而來的疫情停工及美陸貿易戰愈演愈烈,台灣位於大陸的電子代工廠無法出貨到美國的問題,加速促成了台灣電子業在大陸布局的版圖位移,說穿了也就是蘋果分散供應鏈風險的具體落實」,一位鴻海集團的主管這麼說,「全球產業鏈在調整,各地都在搶投資資源(美國、大陸),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藍思董事長周群飛歷經11次創業失敗後,2015年登上大陸女首富。(圖/翻攝自新華社)藍思科技也在這波產業調整中冒出了頭。藍思科技是蘋果供應鏈成員,提供iPhone玻璃基板。五十歲的董事長周群飛人稱「手機玻璃女王」,2015年以身家人民幣800億元(約新台幣3,400億元)當上大陸女首富。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在網民眼中,周群飛是「最強打工妹」,她的人生前半場完全跟人生勝利組搭不上邊。出生在湖南山村的周群飛,童年生活是吃了上一頓愁著下一頓,16歲輟學後,她到大陸深圳一家手錶玻璃廠打工,老闆後來擴廠到一半打算撤資,她毛遂自薦接手,立功後卻遭人打壓,充斥「小三扶正」的流言蜚語。23歲時,周群飛索性帶著家人及人民幣2萬元(約新台幣8萬4,000元)存款創業。自2014年打入 iPhone機殼供應鏈後,可成已成為iPhone鋁合金機殼主要供應商。(圖/王永泰攝)前後歷經11次創業失敗,周群飛一路在手錶玻璃業做大,直到2003年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找上門,給了她跨入手機玻璃的契機,3年後,換蘋果敲門,如今,藍思已翻身為全球最大玻璃面板製造商,除了蘋果,三星、華為也是她手上的客戶,緯創賣廠一事傳出後,周群飛聞訊而至,但敗給王來春,心急的她得知可成要賣,立刻搶下,大步跨入金屬機殼供應鏈。藍思是全球最大玻璃面板製造商,蘋果、三星、華為等都是主要客戶。(圖/翻攝自百度網站)
蘋果iPhone組裝的前三大代工廠,分別是鴻海、和碩、緯創三間知名企業,但日前驚傳緯創將中國大陸昆山的iPhone代工廠出售給陸企立訊,消息一出讓業界感到十分震驚,市場反應除了讓緯創股價在昨日數次造成跌停外,據傳鴻海聽聞此消息後也是嚴陣以待。根據《Ettoday》報導指出,緯創的昆山廠是iPhone代工的大本營,一年營收超過1422億元,但董事會卻在17日決議出售旗下緯新資通(昆山)有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給陸企立訊。由於立訊本身也是蘋果手錶Apple Watch、無線耳機AirPods主要代工廠,當立訊併購緯創之後,立訊同時也擁有了iPhone代工廠,外界擔心,iPhone的組裝生產鏈,會因此被紅色供應鏈取代。投審會對媒體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交易案申請,但是緯創出售代工廠給立訓的消息傳出後,讓業界十分的震驚。其中包含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甚至下令「全面提高警戒」,他在對媒體受訪時表示「面對每一個現有或是潛在的競爭對手,我們保持危機感,不會擔心任何挑戰。」而根據《商業週刊》的報導指出,立訊董事長王來春近年來熱愛台廠,隔三差五的就會投資台灣廠商,2012年入股宣德、2015年投資聲學龍頭美律,2018年再砸下新台幣百億元買光寶的相機模組部門,再加上這次買下緯創的iPhone代工廠,可以說是一間名符其實「陸皮台骨」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