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生技製藥業也能拚「護國神山」! 藥華藥詹青柳:走進全球市場+ESG接軌國際

新藥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自行研發生產的Ropeg創新長效型干擾素,2019年起陸續獲的歐盟核准使用於成人PV患者(適應症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與台灣、瑞士藥證及韓國、美國FDA核准上市;去年提出日本及中國藥證申請,今年1月則申請馬來西亞上市許可證,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可望2023年為藥華藥獲利元年。CTWANT邀請藥華藥董事長詹青柳博士在歲末年初之時,與讀者們分享近年來對生技產業永續發展的心得,和新年的展望:感謝CTWANT財經組邀請,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永續經營(ESG)已經是全球企業營運不可忽視的一環,引導企業的主要決策。從2019年到2023年,我們一起走過新冠疫情,世界正共同步入後疫情時代,我們也利用這個機會重新自我檢視,以更全面的角度探討永續議題,逐步踏實公司的永續藍圖,持續提升長期永續價值。國人都期待台灣生技製藥產業能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但生技製藥產業必須與國際接軌,走進國際市場,才能發揚光大。研究國內外台灣生技藥廠的ESG策略和內容,和國際ESG排名優秀的生技製藥公司如Biogen、Boehringer Ingelheim相比,我們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聯合國於2004年發表的「Who Cares Wins」報告中首次提出ESG,將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這三大面向納入企業經營的評量標準,並於2015年宣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全球朝著永續的17項目標和169項細項目標去執行。企業的成績單不再只有財務報表,而是要兼顧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的成果報告;公司治理透明化,投資者更能信任公司而參與投資;日常對於重大議題的研討也能預見公司的潛在危機而早日防範,使公司有能力處理危機。生技製藥產業的使命是提供優質的藥品及正確透明的藥物資訊,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因此社會責任也更加重大;但生技製藥產業在環境和社會議題上也還有許多的進步空間,如碳排放的管理、藥價的制定、臨床倫理的執行、以及臨床數據的處理等等。國際知名生技製藥大廠多數已早早開始執行ESG並發布企業永續報告書,說明公司在ESG議題上的努力和績效。近年來台灣生技製藥產業逐漸步入開花結果階段,對ESG議題的重視也逐漸抬頭,已有多家生技公司陸續依照法規發布企業永續報告書,透明公開地讓投資人深入了解公司在不同層面的營運成果。不同於傳產、製造、科技、金融產業有一套ESG的「綠化模板」,藥華藥根據生技新藥特殊產業屬性,引進SDGs, SASB, Sustainalytics , MSCI, Access to Medicine等相關的永續指標與我們的業務營運和策略整合在一起,並將藥品可及性、病患安全性與臨床試驗中受試者安全性等三大關鍵列入,建立起專屬生技企業CSR的特點,透過量化指標來呈現投資人關注的主題。展望未來,在迎向全球化佈局及持續發展創新新藥的營運策略之下,我們期許每年都更進一步探討生技產業ESG的執行如何達到聯合國訂立的永續目標,落實最佳營運策略,加速與國際接軌,邁入長遠的永續發展。最後,誠祝CTWANT的讀者新的一年健康快樂、闔家平安!

publish-icon 01月21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三大法人全站買方 外資8天買破千億元

外資打算抱股過年,台北股匯市一反往年平淡如水的無聊盤勢,三大法人昨日全部站在買方,外資8天甚至買破千億元,帶動台股上漲百餘點,收在1萬4927.01點,距離「萬五」僅一步之遙,新台幣因此勁揚1.19角,收30.268元的4個多月來新高紀錄,封關行情可期。台股昨日先演開高走高,為今日封關行情預作暖身,台積電、聯發科等電子權值股扮演領頭羊,金融股助攻得當,生技股表現更是活蹦亂跳,抵銷航運疲弱走勢,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02.88點,收在1萬4927.01點,續寫1個半月以來新高,朝15000點的「萬五」邁進。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動向,三大法人昨日全部站在買方,合計買超212.31億元,其中外資加碼買超187.54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買超,累計狂買1195億元,抱股過年的意志堅定,這讓投信、自營商加碼跟進,投信連7買、昨日買超0.86億元,自營商也買超23.95億元。對於封關行情,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外資陸續歸隊、加上美股科技股等表現,市場信心持續回溫;另方面,在重要法說相繼登場,與AI、高速傳輸等新創科技主題有關供應鏈表現亮眼,也有助提振投資人信心。封關後怎麼看?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投資人對科技股的低持股、基本面曙光浮現,以及有望看到聯準會升息終點,相信步入2023年後,有利於科技股股價重回正向軌道;第1季基本上還是聚焦在電子股較多。外資持續買超台股,也讓匯市活跳跳,封關前熱錢持續湧入,加上國際美元走弱,新台幣對美元連續2個交易日升值,昨再升1.19角,收在30.268元,續寫4個多月來新高紀錄,匯銀估周四封關應會落在30.2~30.3元間。匯銀主管分析,美國通膨持續降溫,聯準會暴力升息將成為過去式,加上市場預期日本央行本周利率會議會調整貨幣政策方向,日圓強勢升值下,美元指數不斷破底,一度跌破102,續創7個月來新低價,非美貨幣走路有風。新台幣昨早以30.36元開出,隨後在外資持續匯入下,迅速突破30.3元關卡,最高升抵30.248元,勁揚1.39角。外匯交易員說,台股若能挑戰萬五,新台幣就有機會朝30元整數大關挺進,但周三、周四台股休市,匯市要有大行情較困難,只能期待金兔年表現。

publish-icon 01月17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美國FDA通過「亞州首件廣泛癌症基金檢測」 抗癌藥物可望大躍進

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行動基因)旗下自行研發檢測ACTOnco®於2022年12月正式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s,IVD)許可(510(K)Clearances),為第一個亞洲國家自行開發使用次世代定序技術獲得許可的跨實體癌別之癌症基因檢測服務。行動基因執行長暨創辦人陳華鍵表示,亞洲國家佔有全世界最多的癌症病患,每年癌症新增人數超過九百萬人,但癌症精準醫療的發展卻相對落後,以往在治療上均參考歐美國家標準,但亞洲地區基因分布以及代謝機制均不同,療效及預後難同一而論。自從2004年全球進入精準醫療時代以來,台灣擁有全民健保資料庫蒐集的資料,加速推動生物資料庫建立,再加上優秀的生技、數據分析人才,在亞洲精準醫療發展中具卓越優勢。行動基因ACTOnco®利用440個癌症相關基因,搭配獨立建置之綜合亞洲、歐美癌症基因資料庫,可廣泛應用於跨實體腫瘤癌別,並以一半亞洲基因樣本及一半歐美基因樣本進行驗證。本次獲美國FDA許可,稱得上是亞洲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可預見抗癌藥物將產生重大變革。

publish-icon 01月12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看漲2023台股1/大盤指數「這一季」可望衝上16000點 程淑芬談利空快出盡「打底階段」挑好股

台股2022年無疑是虎頭蛇尾,從18000多點跌到13000點下,一度跌掉6000點,跌到谷底了嗎?「這波空頭將在2023年初終結!第四季指數會升到16000點。」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告訴CTWANT記者,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分析,「今年第一季景氣仍『看緩』,但利空消息已反映三分之二,還是可以慎選挑股。」CTWANT記者訪問到資深股市聞人葉美麗,她認同程淑芬的見解,但她也提到「目前股市進入打W底右腳走勢,預估加權指數到2023年一月最差,可能破季線幾天,OTC一月最差也是跌到季線。」股市聞人葉美麗認為生技股股價,多偏高。(圖/CTWANT資料照)「國發會發布的藍燈還會持續幾個月,景氣仍是被看悲觀,但這可能也是進場投資的一個機會點,金融市場會優先反映。」「今年上半年景氣逐步進入打底階段,預期股市樂觀度仍偏波折。」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以巴菲特名言跟CTWANT記者說,「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據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12月28日公布的「臺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影響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因素有五點,一中國大幅鬆綁防疫措施,引發COVID-19變種病毒風險,二美歐通膨高燒不退,迫使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三主要央行過度緊縮,導致歐美景氣衰退幅度大於預期,四全球需求疲軟加劇庫存壓力,投資需求遞延,五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事與美中爭端的不確定性。大陸宣布今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圖為海口美蘭國際機場T1航站樓到達大廳出口。(圖/中新社)徐之強觀察,「美國通膨在10、11月明顯回落,FED美國聯準會放慢升息步調,帶動股市,外資也回補台股,民眾對股市的樂觀度、風險偏好也都轉趨正向。」此外,「我國央行12月升息半碼,但沒有調升存準率,主要考量資金偏緊恐影響經濟活動,美、歐、中國及新興亞洲金融情勢指數雖有小幅改善,貨幣市場仍處於緊縮水準,研判今年上半年央行或有機會停止升息,降息機率低。」展望今年,台股可關注哪些類股?「可等到一月各上市公司公布營收開出來再說,目前不少個股股價起漲,應該是外資結帳、法人半年報作帳行情,市場給理由漲出來的,有些被錯殺,有的變貴。」葉美麗透露,明年看好的是自駕車相關供應鏈、綠電、新能源等類股。

publish-icon 01月02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中國清零政策鬆綁 激勵中概生技股強勢上漲逾3%

中國持續鬆綁封控措施,各大城市對「清零政策」態度不強硬,激勵中概生技股強勢衝鋒,台股5日續揚,上市生技醫療類股指數盤中大漲逾3%。年底藥證、解盲題材滿天飛,生技族群表現「強強滾」,榮登上市類股漲幅之冠。台耀(4746)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價69元,11月底甫掛牌上市的視陽(6782)也強漲逾9%、逼近漲停;此外,中概生技股也「鬆口氣」,保健食品大廠大江(8436)攻上168元亮燈漲停,委買逾千張,晶碩(6491)也漲近7%,美容股麗豐- KY(4137)盤中也亮燈。大江營收來自歐洲、美國及中國大陸等三大市場,占比達8成,近年雖然歐美新客戶陸續加入、成長力道強,不過中國營收比重仍最大,過去受到當地封城影響,原物料無法運送,營運面臨挑戰,在銷售市場之一的大陸解封題材發酵下,營運動能亦可望回溫,股價大漲攻頂,創近半年新高。而隱形眼鏡大廠晶碩,股價睽違近三個月再度重返400元大關。法人指出,大陸先前清零政策對消費需求造成嚴重壓抑,疫情封控下、消費者減少外出,連帶隱形眼鏡業績表現也受打擊,而隨目前當地防疫政策鬆綁,將有助於醫美、眼球相關族群表現。麗豐在疫情影響下,營運較為收斂,不過中國上海市解封後,旗下主要克麗緹娜營運店數逐步回溫,隨著消費力道復甦,克麗緹娜加盟店有望掀起回補庫存,此外,看好未來年輕、無年齡界限的保養需求,規劃下半年推出保養新品,以及持續開拓市場、強化營運體質,彌補上半年營運缺口。法人指出,外資11月來大買台股後,短線推升加權指數空間縮小,然在指數震盪整理期間,仍無損中小型題材股表現,內需題材股包括綠電、生技類股墊檔演出機率高,投資人可持續留意「政策作多股」股價表現。

publish-icon 12月0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股上週大漲273點日均量放大2028億元 法人:這2類股表現亮眼

台股本周加權指數共漲了273.52點,周五收14778.51點,漲幅1.89%,成交量也同步增溫,五日均量上升到2028億。法人指出,生技類股表現亮眼漲5.6%,美時新藥前景佳漲31%,喬山漲13%;油價平穩較易抓利潤,塑膠股漲3.4%,南亞漲5.3%,國喬漲4.6%永豐投顧指出,上週FED公布11月會議紀要,顯示FED有可能放慢升息腳步,美股攻勢再起,帶動台股繼續推進,同期間櫃買指數漲0.27%,收在184.34點,量能則是有移轉到上市的情況。上週集中市場外資買超241.63億元,投信買超16.81億,自營商含避險賣超93.72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64.77億元。融資增加4.66億元,融資餘額1,642.82億;融券增3,228張,融券餘額636,661張。法人買力放緩,散戶還是謹慎。上櫃股票方面,外資買超45.16億,投信賣超13.39億,自營商賣超17.3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4.36億元。OTC融資增17.30億,融資餘額576.93億,融券增180張,融券餘額129,335張。外資獨自賣力。永豐投顧進一步分析台股走勢,大盤在短暫停頓後並未因為量縮明顯回檔,仍維持10日線以上的強勢姿態,顯示多空力道此消彼漲,而且指標高檔鈍化,一路闖過季線、半年線壓力,行情逐漸脫離反彈格局,有拉出大底回升的形勢。各類股表現中,除了生技股、塑膠股之外,汽車股漲5.5%,電動車展望前景,裕隆漲23%,中華汽車漲14%。運輸股漲3.7%,散裝航運看好,新興漲8%,裕民漲8.5%。國際市場方面,由於美國通膨降溫,且FED會議紀錄顯示FED可能放慢升息腳步,再加上過去一年股市跌幅已深,造就美股市場心理偏多,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一馬當先越過年線,市場偏多氣氛濃厚。

publish-icon 11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抗跌生技股1/已經到谷底?製藥業併購王盛保熙打造保瑞 躋身獲利王寶座

台股跌跌不休,陷入萬三保位戰,投資人買債優於買股?「相對來說,買股票的獲利還是較佳,等跌到谷底開始回升時,應該是進場的買點,現在是挑選個股的準備期。」花旗銀行資深副總裁曾慶瑞告訴CTWANT記者,除了網路安全、支付、液化天然氣、電動車材料等,「有配息會成長的製藥類股,在經濟衰退時也可發揮一定保護作用。」曾慶瑞進一步說,「計算股票投資總報酬率很看重的就是『股息』,表現持續優於大盤,波動程度也相對較小」,有固定配發豐厚股息的個股,在經濟衰退時較能保護資產。根據CMoney統計,近一個月三大法人買超「製藥業」個股,以保瑞(6472)居冠,其次為健喬(4114)、生達(1720)、中化(1701);三大法人買超「新藥」與新藥研發前幾名個股中,包括藥華藥(6446)、寶齡富錦(1760)、智擎(4162)、北極星藥業-KY(6550)、中天(4128)、泰福KY(6541)、合一(4743)、益得(6461)等。CTWANT調查,三大法人買超第一的製藥股保瑞藥業,由今年52歲的董事長兼總經盛保熙所創,雖是製藥門外漢,但他受父親、台灣知名西藥代理商「和安行」創辦人盛維恩影響,對藥品經商代理業務有不陌生。盛保熙也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外孫女婿。盛保熙從2013年起,九年內併購六家藥廠,翻身為「生技界併購大王」,保瑞從台南藥廠迅速擴張,建立起製藥代工CDMO模式,躋身製藥業獲利王寶座,今年買入安成國際後,更一躍成為台灣產能最大的製藥業者。保瑞2019年起配發股利政策(現金配息+股票股利)躍升將近6元,2020年為5元,2021年也有4.465元,今年則為4.5元。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分析,看好保瑞在新產品推出與併購效應,製藥代工CDMO承接台睿口服抗癌新藥委託案,安成藥胃食道逆流學名藥獲准並取得美國FDA藥證,並在今年第二季陸續宣布收購伊甸生醫與安成藥,陸續併入合併財報,加上益邦廠與加拿大廠皆有新訂單或新產品也將於下半年逐步加入貢獻。目前保瑞在月營收、前三季營收都有成長,九月單月營收18.05億元,年成長308.7%,季營收達成率為205.7%,優於預期,累積營收51.83億元的年成長為38.2%。法人預估保瑞2022年、2023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可望大幅優於先前預期,2023年營收可望挑戰100億元大關。藥華藥竹北新廠已於今年10月20日舉行動土儀式。(圖/翻攝自竹科大小事臉書)至於藥華藥10月17日現資68.14億元到位,再現新藥股王氣勢,10月20日新竹竹北廠動土儀式上,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國鐘宣布,接著還有台中后里廠動工,兩廠預計在2025年完工,2026年投產,估計產值衝到390億元。儘管法人在10月上旬出報告,將藥華藥目標價上調至540多元,重申買進,但在台股大盤下行下,藥華藥股價從今年8月最高619元,來到目前423元左右。「受惠美國新藥銷售成長,藥華藥前9月營收雖有20.4億元,年增638%,但市場覺得短期滲透率低於預期,但長期來看,仍受外資看好買超。」一名投顧主管研判說。

publish-icon 10月3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抗跌生技股2/醫美保健「韌性類股」等景氣回溫 麗豐KY大江靜待封控解套

隨大陸逐步解封及兩岸電商年度最大檔期雙11即將到來,不少法人將醫療保健美容產業列入觀察清單。「除了保健保養品基本消費需求面,可留意個股展店業績、網路通路發展成長力度,帶動整體營收的獲利空間。」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星展集團投資總監侯偉福與台灣星展銀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也持同樣看法,目前對股市觀點中立,看好高股息股票,包含面臨美國聯準會所引發衰退風險中,仍能保持韌性類股,譬如說醫療保健、奢侈品等產業,都是心生活風格、人口結構變化的受惠者。據CMoney統計,近一個月三大法人買超「醫美保養妝品」個股中,以喬山(1736)居冠,還有雙美(4728)、佐登-KY(4190)、科妍(1786)等;「賣超」最多則為大江(8436),其次為麗豐-KY(4137)、羅麗芬-KY(6666)、達爾膚(6523)、軒郁(6703)、和康生(1783)等。CYWANT調查,全球前三大的健身器材廠喬山股價8月間從52多元起漲,一路攀升到10月初的81.4元,二年來最高點,目前約在73元附近。喬山9月營收32.77億元,年增13%,主要是因為歐美子公司陸續到貨帶動。黃文清表示,由於疫情後歐美等國恢復生活作息,加上第四季原本就是喬山傳統旺季,目前喬山逆勢展店搶占市占率,因此看好2023年營收可望再成長。以美容SPA連鎖通路「克麗緹娜」為主營的麗豐-KY,在兩岸近五千間實體據點中,大陸4700多家貢獻整體營收95%,台灣則200多間。目前麗豐全力推動旗下四品牌,包括克麗緹娜、雅樸麗德、新美力電商、RnD璦緹,從美容保養延伸到醫美診所、美甲美睫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為升級二代店營運核心。克麗緹娜營收近幾年表現平均,在雙十一大型購物節等消費熱度帶動下,第四季都有季增二成表現,該季暢銷產品以滋潤、修護、澎彈、抗敏等保養護膚居家用品為主,包括長銷30年的EPO系列、五大金鋼經典系列、花精部落香氛精油等作為主力促銷組合之外,尤其經典系列童妍精粹液更是名媛貴婦圈討論亮點。麗豐-KY正以核心主品牌「克麗緹娜」搭配醫美診所、美甲美睫與電商平台等四個品牌發展二代店。圖為克麗緹娜法國花嬉美妍中心永和旗艦店開幕,右五為品牌創辦人陳武剛。(圖/報系資料照)由於今年大陸地區疫控政策的干擾,麗豐前三季累積營收30.1億元,相對去年成長減少近二成,即類似2020年疫情爆發時間影響業績,而遞延到隔年2021年回溫,市場認為可因此觀察2023年業績回復程度。黃文清說,目前麗豐美容產品積極拓展線上線下的結合,實施「四美連動轉型升級」,推動「克麗緹娜」加盟店升級至二代店,結合集團旗下品牌衝業績,這一部分帶來的綜效成績可持續觀察。同樣受大陸封控影響的大江生醫,今年前三季營收累積為55.7億元,年成長負16.43%。「從門市營運反饋中可感受整體保健美容妝品的消費力道,逐步回升,預期整體化妝保養品市場仍可穩定增長,加上因長期配戴口罩,對敏弱肌膚的修護需求也大增,預期下半年營收表現將優於上半年。」黃文清說,同時可觀察美國猶他廠導入自動化機台後的美顏產品,帶動整體營收的成長度。配發股利政策上,喬山這三年為0.5元、1.12元、1.4元;麗豐-KY則為12元、8.5元、13.05元,大江生醫則平均都在8.9元左右。「以麗豐、大江的配息殖利率來說,在3%~7%間」「投資KY股除了要看財報資訊公開透明度,還可留意稅務政策,其所配發現金股息屬海外所得,最低稅負制有670萬元免稅額,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黃文清說。

publish-icon 10月3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藥華藥現增凍結465億元!今申購中籤率1.4% 緘默期結束出聲反駁AOP求償說

新藥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今天(12日)為現金增資申購抽籤日,短短三天吸引11.4萬筆申購,凍結資金高達465億元,每張承銷價408元,市價464元,中籤率為1.36%;而藥華藥今天一早並重訊再次強調與AOP商業仲裁案經法院判決已無任何賠償義務,也無「應公開而未公開」之訊息。藥華藥此次辦理現增案68億元主要將用於興建廠房、購置軟硬體設備,10月20日並將在新竹生醫園區舉行竹北廠動工典禮。藥華藥表示,由於今天有媒體報導藥華藥代理商AOP聲稱,今年2月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內容,「不代表藥華藥沒賠償責任」,但很遺憾地是該報導未讓藥華藥得到任何平衡報導權利,由於目前正值現增之特定人繳款時間,該報導顯有意圖散布不實訊息,意圖操縱股價、干擾現增、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籲投資人勿受誤導。據了解,藥華藥現與AOP已進入另一起仲裁程序;藥華藥主張,由於AOP違反授權製造合約,因此向ICC提請仲裁,請求AOP賠償20多億歐元;AOP則在今年3月提出反請求,賠償金額達60億歐元。雙方仲裁案預估明年初在香港法院審理,最快明年中到下半年會有判決結果。針對媒體報導AOP主張有權向藥華藥求償一案,藥華藥認為AOP為不實主張,根據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今年2月判決中明確載明,仲裁判斷中認定藥華藥具有故意而應賠償之部分均予撤銷,對AOP公司並無任何賠償義務存在,判決主文第一時間早已檢送櫃買中心備查,並於5月解除本公司變更交易方式。藥華藥表示,迄今已有瑞士、奧地利、德國、美國法院,均判決AOP於各國之請求並無理由。AOP被判決應負擔訴訟費用,而藥華藥均已經收訖該訴訟費用款項,且因各國判決屬公開文件,資訊公開透明,藥華藥與AOP之訴訟進度,無「應公開而未公開」之訊息。藥華藥並指出,國際上之生技產業專利纏訟事件,雖屬常見,但代理商反告專利權所屬公司,卻實屬罕見。

publish-icon 10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股續破底生技股相對抗跌 法人點名6檔迎解封

上周五美股續挫,拖累台股今天(3日)早盤開低跌逾百點持續破底,金管會限空令與國安基金護盤失靈,龍頭股台積電早盤跌1%再創417元波段新低。不過,全球解封潮加上旺季,生技股成資金避風港,上市櫃生技股今天早盤高達逾20檔力守紅盤。法人看好全球解封趨勢,原料藥、外銷股和美容保養品等3大族群Q4業績唱旺。法人表示,全球走向解封已是必然方向,預期美容產業將有回溫力道,加上第4季進入傳統最旺季度有機會扮演類股多頭總司令,生泰(1777)、旭富(4119)、佐登-KY(4190)、科妍(1786)、邦特(4107)、美時(1795)最具指標,有望力拚10月起營收登上全年高峰。佐登斥資30億元打造亞太最大的美容生技園區,10月1日舉行開園剪綵典禮,未來目標1年創造200萬的觀光人流,成為國內最大觀光工廠,下半年在生活美容有新產品上市與觀光園區的收入貢獻下,全年營收將有個位數成長,明、後年除觀光收入將大幅成長外,也將爭取國際代工訂單。專攻玻尿酸生產的科妍,一針劑型在國內健保給付市場市占率逐年成長,目前也新增海外銷售,預期今年營收獲利同步較去年成長;美時因抗血癌藥物開始貢獻營收,9月營收將大幅跳升,全年有機會拚雙位數成長,不排除明年抗血癌藥物將成營收的最大來源,預期2026年前一路成長可期。慘遭受祝融之災的旭富和生泰,目前產能都已陸續恢復;旭富已達3成,明年第一季前期望產能全數恢復;法人看好癲癇等系列產品和部分品項仍具製程技術的競爭力,未來仍有不錯的成長力道。生泰9月底前一廠可加入投產,另有三個廠會在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陸續恢復,加入生產行列。法人預期,生泰除今年EPS會重回5元以上外,明年也能維持雙位數成長。另外,美元強勢,逾8成產品外銷的原料藥股,在毛利率提升與匯兌評價收益的雙重利多下,逐步復工的生泰及旭富,將成大贏家;主力產品前景持續成長的中化生;本業、業外逐步收成的台耀,都在基本面支撐下,有機會獲關注。

publish-icon 10月0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股一周跌605點 上市櫃「生技股」領漲、「半導體股」領跌

受到俄羅斯持續關閉北溪一號管線,美股跌跌不休,台股也難以逆勢撐盤,終場加權指數收在14673.04點,一周下跌605.40點,跌幅3.96%,五日均量來到2164億,下跌出量。永豐投顧指出,個股表現部分,上市領漲驅動股前五檔是北極星-KY、友達、世芯-KY、貿聯-KY與裕隆,領跌驅動股是台積電、聯發科、長榮、中租-KY與陽明,由此可看出,生技股依然是投機資金的焦點,汽車相關題材較有前景。台積電除了承受外資賣壓,現在又加了晶片禁售的利空。航運股重跌,運價江河日下。至於上櫃市場依然強勢,一周小跌0.93%,收在196.69點,五日均量達到709億,價量同步降溫。上櫃領漲股為台康生技、長聖、合一、元太與明安,領跌為環球晶、信驊、藥華藥、譜瑞-KY與世界,反映出生技股匯聚人氣的大幅波動,以及半導體走下坡的情勢。整理8/29~9/2資金走向,台股集中市場外資賣超880.20億元,投信買超41.04億,自營商含避險賣超252.95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092.02億元。融資增14.01億元,融資餘額1,951.24億;融券減10,983張,融券餘額613,929張,投信獨撐,散戶逢低買。上櫃股票方面,外資賣超46.54億,投信買超20.38億,自營商買超1.8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4.34億元。OTC融資增20.40億,融資餘額630.25億,融券增3,087張,融券餘額156,021張。投信加碼,散戶積極。永豐投顧分析,從走勢來看,台股受到原本就美股壓力,9/1突然傳來美國要對中國禁售AI晶片,美台半導體股聯袂下挫,台積電500元關卡失守,大盤逼近8/4低點。另一方面,櫃檯指數站穩10日線上升趨勢,走向與上市市場全然不同,市場仍不悲觀。至於國際市場方面,美股在FED主席包威爾鷹派談話後,股價連續走弱,短線已走入超賣區,或有反彈機會。不過九月一開始美中貿易戰又開新局,美國政府禁止nVidia與AMD出口高階AI、HPC晶片,雖然消息面有轉機,但是勢必使資本市場對於晶片股要求更多風險溢酬,美股進入確認支撐階段,後續謹慎,尤其不利半導體股。

publish-icon 09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Fed放鷹外資逃 台股跌破「萬五」大關

美國聯準會展現強硬升息態度,美國內消費力道縮減,庫存隱憂再現,導致上周五美股重挫,亞股昨(29)日幾乎全倒,台股盤中一度重挫逾4百點,跌破「萬五」大關及月、季線。新台幣兌美元匯價重貶1.78角,是近3個月單日最大跌幅,終場收在30.396元,是29個月新低,若台股無法止跌,30.5元隨時可能失守,最快就在今天。台股昨日收在14926.19點,下跌352.25點,國安基金、證交所都出面喊話,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局勢對市場的影響,必要時會執行相關穩定市場措施。外資昨日站在賣方,再拋台股244億元,長榮航、華航、聯電為賣超前三大個股。投信連買台股47個交易日、再寫史上最長買超紀錄,八大公股券商則重啟買盤、買超59.9億元。八大公股券商買盤再現,外界推測國安基金昨也出手護盤,惟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楊遠瀚認為,台股尚未出現5%的大幅度重挫,且先前國安基金從萬四低點拉抬指數1500點,現今僅小幅回檔,推測國安基金不會這麼快再次出動。楊遠瀚認為,台灣產業基本面不會更差,研判台股最壞情況已過,建議投資人選擇風險趨避題材如生技股,或歐美綠色基建類股。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大膽放「鷹」,市場預期9月底Fed會再升息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昨日引發外資毫不留情大砍台股,加速匯出至少10億美元,導致新台幣盤中接連跌破30.3元及30.4元,終場收在30.396元,是29個月新低。尤其國際美元指數又站上109的20年新高,非美貨幣只能「被狂毆」,根據央行收盤後提供資料,以韓元慘摔1.41%最多,其次日圓崩跌1.21%,泰銖也重挫1.17%,人民幣貶值幅度0.85%,多於新台幣的0.59%,東南亞貨幣包括泰銖、星幣,貶勢相對溫和。匯銀主管分析,鮑爾放鷹,新台幣對抗強勢美元猶如螂臂擋車,雖然時值月底出口商拋匯需求進場,提供新台幣部分抗跌支撐,但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接下來就看這波美元升息的利空何時淡化,否則外資仍會續賣台股,將資產換回美元,進而會加重新台幣貶值壓力。

publish-icon 08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5大台股基金核心持股出爐! 台積電穩居「標準配備」

台股基金規模隨指數創低,上半年時出現了今年低點,前五大台股基金規模也較去年同期縮水,不過仍有強大基礎,都維持在百億元以上的規模,且近月來,隨台股漲勢績效明顯拉升,其最新調整的持股情況,頗受到矚目。法人表示,包括半導體、PCB與部分生技股,是大型台股基金的最愛,個股方面,台積電、欣興、力旺、藥華藥等則入列口袋名單。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顯示,台股基金規模6月底跌落至3,227億元,相較今年3月底4,145億元高峰,縮水22.14%,各類台股基金規模均明顯縮水,反映在單檔基金上,規模200億元以上的台股基金已不見,不過,最新的前五大台股基金規模仍都在百億元以上,且均由元大與安聯兩家投信包辦。據最新的統計,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包括:安聯台灣大壩、安聯台灣科技、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不配息)這三檔,以180億元以上規模位居前三大。以目前公布的最新持股來看,護國神山台積電是五大台股基金的「標準配備」,另外,欣興、世芯-KY、藥華藥也是至少兩檔以上的大規模基金,前五大核心持股內容之一,其他包括力旺、鴻海、聯發科等個股,也都入列這些基金的主要布局對象。投信法人表示,受國安基金進場激勵,近期台股不再破底,甚至跌深反彈。但整體市場氛圍仍偏保守,投資信心不足,市場震盪幅度也加大。隨著企業陸續公布第二季財報及第三季展望,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在反覆利空測試中,台股大盤逐步築底,通膨觸頂及庫存調整步入尾聲,台股下半年有望迎來拉貨及法人補庫存行情,產業部分,看好先前飽受缺料之苦及具剛性需求類股,包括網通、AI、電動車、高速傳輸、蘋果供應鏈及光學等。安聯投信認為,就總體經濟面和信心面來看,原本市場對通膨和利率政策的擔憂,已逐步淡化,盤勢逐漸走穩;就評價面而言,部分大型或權值股歷經快速修正,許多評價甚至回到2020年3月的水準、甚至更低,長期投資價值也逐步浮現。安聯投信提醒,7月~8月法說陸續登場,市場焦點逐步回到基本面的檢視,加上一線廠和二線廠法說會可能有較大差異,因此,市場對基本面負向訊息出來後的反應,也要同步檢視,做為觀察是否落底的訊號之一。

publish-icon 07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網紅聽7位朋友報明牌花百萬買股 這支「17天飆28.6%」:怎麼沒歐印

近日台股大盤不停破底,讓不少做多的投資人紛紛陣亡。而知名網紅Joeman曾在買進640元台積電慘遭套牢,近日他再度發片花100萬買7位朋友報的明牌,沒想到其中一隻超飆,讓他直呼「怎麼沒all in。」Joeman近日在影片中表示,他想要驗證一個都市傳說,看看買明牌到底能不能賺錢,他認為現在的盤勢很不好做,不過搞不好能撿便宜,但聽明牌還是要風險自負。YouTuber金旋風說,他去健身房運動聽到教練跟學生報樺漢(6414)及金麗科(3228),Joeman表示,聽路人牌也太隨便,「哪有路人隨便報個明牌我就要買」,不過因為實測他還是買進。藥華藥在17天漲了28.6%,彌補其他持股的虧損。房地產專家Ted則報Joeman生技股藥華藥(6446),Ted說,藥華藥他自己也有買而且可能會加碼,藥華藥是醫學界朋友推薦他的,「如果沒賺錢代表你撐的不久。」YouTuber海莉報汎徳永業(2247)及八方雲集(2753),這是她參加申購的股票。YouTuber志棋77報他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讓Joeman笑說,問朋友明牌結果推薦台積電真的很爛;百靈果主持人Ken報喪葬業者龍巖(5530),因為他覺得是疫情概念股;YouTuber阿滴報營建股華固(2548);阿滴表示,華固殖利率歷年來都不錯;百靈果主持人凱莉則推薦旅遊概念股雄獅(2731)。Joeman說,他總共會花100萬實測,每個朋友明牌分配的金額是14萬,他在6月1日買入零股,還會再補一點台積電跟聯發科。在第一周只有汎徳永業跟台積電賠錢其他都賺,一共賺1萬4130元,第二周開始遇到美股大跌,台股血洗千點,但八方雲集、金麗科跟藥華藥都還是賺錢,共賺了賺1萬5067元。而眾多持股中,最強的就是藥華藥,在17天內飆漲28.6%,他一買就開始飆,讓他直呼「我怎麼沒all in藥華藥」但Joeman強調,聽信朋友明牌不能重壓,盈虧要自負,拍影片也只是於娛樂性質,「千萬不要聽信朋友的明牌買股票。」

publish-icon 07月0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藥華藥股價「坐雲霄飛車」先漲後一度暴跌13% 張鈞甯瞬間失血2千萬

氣質女星張鈞甯因認購私募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日前爆出「4個月狂賺5,700萬元」,被粉絲封為「新一代女股神」!不過面臨全球六月股災,今(30日)台股早盤一度重挫超過400點,藥華藥股價早盤則是以537元開出後,先是一路狂漲又在午後急殺,宛如坐雲霄飛車,股價高低點價差達到76元,握有藥華藥約256張股票的張鈞甯身價瞬間一度縮水將近2千萬。CTWANT日前報導,藥華藥日前以罕見血癌新藥專利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取得歐美藥證及上市,未來龐大商機備受市場看好。並在今年2月15日,接獲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一只判決,確定困擾華藥華1年多的48億元巨額賠償官司,一毛都不用付;好事成雙讓華藥華股價一飛沖天,當上生技股王,6月底還衝上505元,屢闖五百元大關。藥華藥股價今日跌幅達到4.06%。(圖/翻攝自Yahoo股市)投資眼光精準的張鈞甯參與私募基金,認購256張藥華藥股票,帳上獲利高達1.47億受到外界矚目,不過全球通膨風暴持續,台股今日跌到14825.73點,下跌414點,整個6月跌幅則超過10%,藥華藥股價今日則是如坐雲霄飛車,早盤先以537元開出,盤中一度衝上576元,接著午後急速暴跌,甚至在中午12點54分左右,因為瞬間試算成交價格跌幅超過3.5%,被暫緩撮合了2分鐘,股價一度暴跌到500元,跌幅超過13%;終場藥華藥股價拉回520元,今日下跌22元,跌幅達到4.06%。而根據藥華藥先前表示,依照金管會規範,私募具有3年閉鎖期,期間不得買賣。藥華藥自2020年1月起,共發行5次私募,歷次私募投資人目前均處於閉鎖期間內,不曾、不能買賣,更無法實現損益。所以所有參與的私募投資者,至今未曾獲利。

publish-icon 06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