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鍾楚紅合作8部電影,其中兩人合作的《秋天的童話》至今仍被影迷視為是這對銀幕情侶的代表作。片中鍾楚紅飾演的留學生十三妹,失戀時遇上唐人街呼風喚雨的老大「船頭尺」,2人之間超越懸殊身份漸生的情愫,既純粹又浪漫,上映至今35年仍是影迷心中的經典愛情電影,也讓周潤發拿下金馬影帝肯定。《秋天的童話》由香港影壇知名夫妻檔羅啟銳、張婉婷分別擔任編導,創作靈感來自兩人在紐約留學的真實經歷,片中「船頭尺」一角既講義氣又貼心,是兩人以紐約時期的朋友「皺皮檸」為原型打造,更反映當時在美國力求生存的華人樣貌。周潤發在《秋天的童話》中飾演船頭尺,個性海派又耿直。(圖/甲上提供)導演張婉婷回憶當時選角過程,周潤發最符合她心中痞痞又浪漫深情的形象,即便當時周潤發正面臨事業低潮,被投資商視為「票房毒藥」,她仍堅持「船頭尺」一角非周潤發莫屬。然而要出發前往紐約拍攝的前夕,周潤發一夕之間因《英雄本色》再度翻紅,各方都搶著要人,但周潤發依舊選擇實現承諾,飛往紐約拍攝。張婉婷透露,當時拍攝現場都有紐約黑社會為了搶周潤發檔期,天天到場盯進度,片中鍾楚紅在唐人街遇上小混混戲弄,也是貨真價實的黑幫兄弟客串演出。片中船頭尺為人講義氣,看不慣十三妹在異鄉失戀後失魂落魄,細心照顧十三妹融入紐約生活,兩人之間的距離也隨著日常生活的累積逐漸拉近。然而這段情愫從一開始的純粹、義無反顧,到最後日久生情的同時,彼此也在相處之間,感受到想法與現實間的落差。當船頭尺眼見十三妹搭車離去,從佯裝瀟灑送別,到最後不捨爆發、默默流淚,也留給觀眾無限感嘆。片中十三妹一句:「有一種男人,妳很喜歡跟他在一起,但要妳嫁給他,妳不會。」便為兩人之間的情愫下了最寫實也最深刻的註解。張婉婷回憶拍攝道別戲當時,也是周潤發的殺青日,即便拍攝現場吵雜,但周潤發絲毫不受現場環境影響,「看周潤發演(這一幕)戲,連我都忘記在拍電影,全場都安靜下來,喊卡以後現場所有人包括黑社會都在拍掌。那是周潤發給了我們一個難忘的特寫,是我拍這個電影的Magic Moment(魔幻時刻)。」成為影迷心中經典場面之一。該片尾聲,船頭尺與十三妹的愛情故事,以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無限想像,導演張婉婷坦言,她不認為身份懸殊的兩人最後會走在一起,但電影上映後有餐廳的服務生、黑社會說電影給了他們一個希望,「他們看了電影之後覺得,原來念大學的漂亮女孩也可能跟他們當朋友,那我會保留這個夢。」將這段愛情故事的結局,交還給觀眾自行決定,寫下心中的夢想與故事。如今《秋天的童話》再推35週年4K修復版,讓觀眾有機會到戲院重溫經典,張婉婷感性表示,隔了35年再回頭看片感觸很深,片中有許多她在紐約讀書的時光與回憶,然而當年的紐約似乎只留在電影中,就連好友「皺皮檸」也已經離世,但她依舊感謝當年的自己有拍攝《秋天的童話》,替這段回憶留下紀錄,「我很高興我們有把這段回憶拍下來,這樣在電影裡面,他(好友)就永遠不會消失。城市可以改變,人也可以離開,但我們可以把那段回憶永遠保留在光影中。」《秋天的童話》35週年4K修復版5月20日在台上映。《秋天的童話》周潤發從瀟灑送別轉變成哀傷不捨,是影迷心中的經典畫面之一。(圖/甲上提供)
金馬影帝周潤發在經典愛情電影《秋天的童話》,飾演在紐約唐人街呼風喚雨的「船頭尺」,遇上鍾楚紅所飾演的留學生「十三妹」,該片成為影迷心中周潤發、鍾楚紅這對銀幕情侶的最佳代表作,也讓周潤發拿下金馬影帝肯定。導演張婉婷、編劇羅啟銳今為宣傳《秋天的童話》35週年4K修復版,接受台灣媒體連線訪問。談到拍攝當時有黑社會為了搶周潤發檔期,天天到場盯進度,只為了讓周潤發早日結束工作回到香港,即便如此周潤發還是交出完美演出,連黑社會兄弟在片場看到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導演張婉婷回想當時,片場時不時都有紐約黑社會到現場盯進度、湊熱鬧,但在現場大多相當配合,甚至有些時候片場需要臨演,這些黑社會兄弟也會參加演出,「像鍾楚紅在唐人街被騷擾,那些人就是紐約的黑社會兄弟。」周潤發、鍾楚紅拍攝《秋天的童話》是影迷心中的經典之作。(圖/甲上)張婉婷還透露,殺青最後一天要拍攝周潤發送別鍾楚紅的重點戲份,當天不只黑社會聚集,連警察也到場,現場鬧哄哄吵成一團,然而周潤發必須拍攝特寫,從瀟灑送別,慢慢變成哀戚、默默流淚,相當考驗演技。張婉婷透露:「雖然現場很吵也只能硬拍,拍的時候我有叫他想一些悲傷的事情,看周潤發演戲連我都忘記在拍電影,全場都安靜下來,喊卡以後現場所有人包括黑社會都在拍掌。那是周潤發給了我們一個難忘的特寫,是我拍這個電影的Magic Moment(魔幻時刻)。」大讚周潤發的精彩演技,絲毫不受外界影響,而該場面也成為影迷心中經典場面之一。《秋天的童話》周潤發從瀟灑轉變成哀傷的精湛演技,讓現場黑社會也稱讚。(圖/甲上)編劇羅啟銳則稱讚周潤發為人講義氣,當初《秋天的童話》開拍前,周潤發因為《英雄本色》大受好評,一夕之間從票房毒藥成了炙手可熱的當紅影星,讓劇組一度擔心周潤發無法到紐約拍攝。羅啟銳當初還特地跟周潤發通電話,就怕他臨時反悔,沒想到周潤發回應:「我肯定會去,如果我不拍黑社會的片,頂多挨他們幾拳、一兩刀,但如果我不去紐約,這個導演(指張婉婷)會哭的。」重承諾的性格也讓羅啟銳大讚周潤發是「真正的男人」。《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左起)、編劇羅啟銳、鍾楚紅、周潤發。(圖/甲上)許多影迷都對片中結尾充滿懸念,導演張婉婷過去曾為影迷解惑,表示在她心中「船頭尺」跟「十三妹」最後應該不會在一起,讓不少影迷大失所望。今張婉婷再被問到這題,她表示有餐廳的服務生、黑社會說看了《秋天的童話》給了他們一個希望,原來漂亮女孩也可能跟他們當朋友,所以她決定將結局留給觀眾想像,「現在我不說了,讓這些觀眾決定他們在一起還是沒在一起,一部電影導演這樣拍,但解釋應該是觀眾自己決定的。」至於未來還有沒有可能再找周潤發與鍾楚紅合作拍片?張婉婷回應:「要再度合作,一定要有電影都適合他們的,很多人叫我們拍續集,但我覺得要講的都在第一集裡面講完了,沒有想再拍續集。」張婉婷坦言,隔了35年再回頭看《秋天的童話》感觸很深,片中有許多她對紐約的珍貴回憶,然而當年的紐約似乎只留在電影中,如今紐約已經改變許多,包括紐約黑幫、唐人街都變了;當初她在紐約,朋友「皺皮檸」在她最落魄的時候義氣相挺還介紹打工給他,她因此以對方為原型,打造片中「船頭尺」這個角色,原想說35週年紀念放映可以邀請朋友來欣賞,但遺憾對方在今年離世,再也沒機會欣賞。張婉婷難掩感概表示:「本來35周年打算請皺皮檸去看,但他等不及了,所以我其實很高興我們有把這段回憶拍下來,這樣在電影裡面,他就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城市可以改變,人也可以離開,但最高興的就是,我們可以把那段回憶永遠保留在光影中。」《秋天的童話》5月20日在台上映。
金馬影帝周潤發在經典愛情電影《秋天的童話》中,飾演在紐約唐人街呼風喚雨的「船頭尺」,遇上鍾楚紅所飾演的留學生「十三妹」,該片也成為影迷心中周潤發、鍾楚紅這對銀幕情侶的最佳代表作。導演張婉婷透露,最初和周潤發談定合作時,他正逢演藝事業低潮期,甚至被認為是票房毒藥,但她一眼認定周潤發,認為「船頭尺」這個在異地謀生的角色非周潤發莫屬,就此說定合作。當張婉婷準備前往紐約開拍《秋天的童話》前一天,吳宇森所執導的動作強片《英雄本色》上映當日開出紅盤,她進戲院看完.立刻明白周潤發即將成為票房巨星,身價肯定大漲,於是打電話給周潤發問:「我要去紐約了,你還會來嗎?」沒想到周潤發爽快地說:「我既然答應你,那就去吧!你先出發,我會隨後去。」讓張婉婷大讚他是英雄,很有信用。編劇羅啟銳更坦言,周潤發後來私下和他吐露心聲,其實自己得面對很多困難:「一方面要面對黑社會的電影製片人,另外一方面又要面對會哭的導演,但我懂得面對黑社會的電影製片人,不懂得怎麼應付一個會哭的導演。」暖男表現超圈粉。《秋天的童話》周潤發在街頭狂奔,跑到布魯克林大橋下。(圖/甲上提供)《秋天的童話》有許多氣氛浪漫的紐約場景,其中一幕是鍾楚紅搭著陳百強的豪華敞篷車搬家離開,周潤發一路狂奔想要追回她,甚至冒險跑到車水馬龍的布魯克林大橋下,深情模樣令影迷至今難忘。導演張婉婷表示這場戲的靈感來自影史經典《阿拉伯的勞倫斯》,希望在《秋天的童話》也有機會能以長焦段鏡頭拍攝,因為受限於當時攝影跟焦與後製技術,沒辦法在後期調色,將白天的畫面調成黃昏般的顏色,只好土法煉鋼,拜託周潤發在每天傍晚5點回到同樣光源的場景演出,沒想到周潤發最後竟然連續跑了10幾天,再累也都毫無怨言,展現敬業態度。除了演技過人的發哥之外,片中更有當年轟動中港台的男神陳百強飾演鍾楚紅男友,編劇羅啟銳對他演出印象深刻,認為香港沒有多少藝人能有這種美國東岸的富家公子貴氣,而且每次出現都能令鍾楚紅心裡有如小鹿亂撞,並笑稱當時自己和導演張婉婷都是陳百強歌迷,他絕對是角色「文森」的不二人選。陳百強則在一次訪談時表示很開心能參與該片,笑說:「因為我們三人都是很好的朋友,不知道要怎麼打發等待的時間,幸好大家可以互相開解。」《秋天的童話》35週年4K數位修復版將於5月20日重返大銀幕,上映前夕正逢周潤發生日,片商特別與光點華山電影館合作舉辦「發哥生日同歡場」活動,並於周潤發生日當天5月18日搶先放映,凡購票入場即贈送A3電影海報,預售票將於11日下午3點半開賣。《秋天的童話》周潤發默默喜歡上身分地位懸殊的鍾楚紅。(圖/甲上提供)
美國加州4月27日發生一起中國留學生奪槍襲警事件,當天晚間警方接獲車禍通報,前往事故現場關心肇事駕駛,沒想到這名駕駛卻奪走警槍,開槍射傷員警右大腿。路過民眾見狀上前協助制伏,而失控駕駛仍不停掙扎反抗。受傷警察手術後已無大礙,卻將面臨巨額醫藥費。而肇事的中國留學生將面臨企圖謀殺、襲警等多項指控。
日本疫情逐漸解封,今(6)日日本傳出將逐漸開放入境人數,並將可能5月後開放外籍觀光客入境,而剛開始將先從小型觀光團團進團出的方式開始,但觀光團人數與實際政策還有待公布。過去日本是觀光大國,更是台灣人最愛的旅遊勝地。(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日本媒體《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選在黃金週假期解封,讓日本人可以外出沒有限制,享受黃金週假期也是這3年以來,第1次沒有外出限制的黃金週假期,各地都湧現大量的觀光人潮。而報導中也提到,雖然目前日本只開放商務客、留學生、技能實習生入境日本,但日本政府已在規劃討論解禁。不少台灣人喜愛到日本觀光與購買商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傳出日本將開放小型旅行團入境日本觀光,逐步重回觀光大國之路,而入境條件也曝光,需要接種過3劑國際認證疫苗,且最快本月就會實施,觀光團入境後也將依日本疫情情況,來擴大開放成大型觀光團與自由行旅客等。
近年有許多外籍留學生來台讀書,捷克留學生瑪吉塔(Marketa)近日接受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訪問,自曝「4年來台灣4次」,捷克朋友也說,「只要你去過台灣一次,你就會一直想辦法回去。」瑪吉塔在受訪影片中說,「我4年來台灣4次,連我的外婆都懷疑我是不是來找我的秘密男友,但我愛上的不是一個男人,是整個國家」,外婆跟媽媽因此來台,想知道她喜愛台灣的原因。瑪吉塔說,她在2017年曾在東吳進行一學期交換,「那個學期就讓我願意再延長留在台灣的時間」,但之後回台困難重重,「我申請不到獎學金,3個月都找不到實習的機會,還有簽證問題。」幸好得到一個4個月的短暫實習,之後她決定來台念碩士,但這次因為健康因素又返回捷克,「結果一到家就開始想念台灣。」瑪吉塔表示,「託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來台的福,讓我得到第4次能回來台灣的機會」她的捷克朋友曾說,「只要你去過台灣一次,你就會一直想辦法回去。」來台灣對她來說不簡單,「所以我也很珍惜在台灣的每一分、每一秒」,她現在幫捷克智庫Sinopsis寫台灣的相關文章,讓更多的捷克民眾認識台灣。瑪吉塔說,她現在在台灣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實習,2021年12月他們舉辦了大型活動「捷克在屏東」,今年2月辦了活動「捷克詩之夜」,「能把捷克文化介紹給台灣人是我的榮幸」,她也相信台捷兩國的關係會更友好緊密。
現年26歲大陸男子劉越騰於2019年10月11日上午在香港嘉頓山區,企圖以水果刀尋死不成,改持刀隨機追殺4名晨間運動婦人,雖未致死,但頸背、心理都受到重大創傷。劉越騰犯案後回大陸向公安自首盼求處死刑未果,又返香港落網,香港高等法院4日審理時,被告坦承涉及4項企圖謀殺罪,法官裁定先為他做精神科鑑定,將案押後至6月6日,屆時聽取求情及判刑。香港東網報導,案情透露,被告直言當日想將4人置諸死地,目的是為了獲判死刑。但由於香港沒有死刑制度,因此他犯案後,便返回大陸自首。豈料公安說他是在香港犯案,大陸沒有管轄權,不能受理。他只好返回香港,在邊境落網。被告劉越騰稱,當年是到香港留學,他在大陸長大,事發時住在嘉頓山旁邊的美荷樓青年旅舍。他被控於2019年10月11日,在近石硤尾配水庫(嘉頓山)山邊涉嫌謀殺吳、劉、張及林姓(50至57歲)女子。案情顯示,當日早上約9時許,來自大陸的被害人吳、劉及張相約到事發地點晨間運動,林婦也在該處做運動,期間林女留意到被告一直站在附近。約1小時後,被告突然取出20公分水果刀刺向林的背及頸,令她血流如注。其餘3人目擊事件慌忙逃跑,被告從後追上,用水果刀先後向她們襲擊。4名被害人分別頸、背、心口、腹部受傷,其中張女須入住深切治療部,原有焦慮症的林,事後更患創傷後遺症,需要作後續治療。被告在犯案後離開香港,至在同月13日下午,又經深圳灣管制站再入境時,被港警拘捕。被告在警詢時表示,他在2019年10月1日持雙程證赴港,在超市購買涉案水果刀打算輕生,結果下不了手。後來改變主意,決定襲擊他人換取死刑,卻發現原來殺人較輕生更困難。被告續指,事發前,他曾多次到訪嘉頓山想傷人,惟始終未鼓起勇氣,直至當天他觀察良久,認為是機會,便伺機向4名素未謀面的事主下手。事後他想過,留在現場等警察,但終究因害怕而搭乘計程車逃回大陸,但一會兒沒帶證件,一會兒發現雙程證過期、後來是邊境港警提醒可以用護照通關,才順利入境。回大陸後,他先理了髮再向大陸公安自首,沒想到獲告知因他是在香港犯案,公安不能拘捕他。他於是再返回香港,那時港警已查到他涉嫌重大,發布通緝,一入關便在邊境落網。◎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美國加州上月27日發生中國留學生奪槍襲警事件,就讀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25歲中國大陸籍研究生杜宇豪(Yuhao Du,音譯)事發當天駕車自撞8號州際公路的安全島,警方獲報趕抵現場時卻遭到杜宇豪攻擊,過程中員警帕切科(Tony Pacheco)的配槍遭奪並被杜宇豪開槍擊傷右大腿。目前被捕的杜宇豪將面臨至少5項重罪的指控。綜合外媒報導,杜宇豪4月27日傍晚於密申谷 (Mission Valley)附近的8號州際公路東向路段自撞分隔島,加州公路巡警局(CHP)獲報後派遣帕切科前往現場處理,未料站在奧迪車前的杜宇豪突然向帕切科猛衝並試圖搶奪其配槍,兩人在扭打過程中,帕切科遭杜宇豪開槍擊中右大腿,當場血流如注,數名駕駛見狀後立即上前協助員警,最終成功壓制杜宇豪並對帕切科進行簡單急救。杜宇豪的同儕對他犯下襲警罪感到相當訝異。(圖/翻攝自推特)從現場影像可看到,杜宇豪被壓制、甚至遭民眾持刀抵住臉部仍試圖反抗,而帕切科則立即呼叫員警倒地的緊急代碼11-19,當局因此啟動快速反應並關閉整條8號州際公路,造成當地出現嚴重交通堵塞。目前尚不清楚杜宇豪失控襲警的原因,其在格勒理論物理實驗室(Fogler Theoretical Physics Lab)的同儕得知後也驚訝表示:「杜宇豪平時很樂觀開朗,無法想像他會這麼做。」但法庭資料指出,杜宇豪2018年曾就「擾亂治安」輕罪認罪,被判緩刑3年,目前法院也因杜宇豪仍在強制觀察,原訂29日的聽證會延期至當地時間本月3日,預料杜宇豪將被指控他企圖謀殺、襲警、奪取員警槍枝及造成嚴重傷害等指控。員警帕切科送醫後雖無大礙,但將面臨龐大醫療費困惱,為此他的同僚已在「GoFundMe」網站上發起募款,希望減輕擁有妻子、2名孩子以及即將迎來第3個孩子的帕切科的負擔,而帕切科回憶事發情景時也指出,「一切都在幾秒鐘內發生」。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𝐏𝐨𝐥𝐢𝐜𝐞𝐏𝐨𝐬𝐭𝐬 (@policeposts)
藝人孫鵬、狄鶯夫婦的兒子孫安佐,在美國當小留學生時,涉嫌製造手槍未遂,服刑238日後遣返台灣,士林地檢署依非法製造手槍未遂等罪起訴,士林地院認定他在網路上購買零件組裝槍械是未遂行為,美國法律沒有處罰規定,台灣法院無審判權,判決公訴不受理。檢不服提上訴,今天(3日)高等法院首次開庭傳訊孫安佐。孫安佐涉嫌2018年1月間在美國透過網路,購得包含9mm口徑Glock 19手槍的滑套、Polymer80廠牌的80%下槍身及其他必要零件,運送至寄宿家庭。美國警方查獲後,孫安佐在美國服刑238日後遣返,2018年12月11日入境台灣,士林地檢署依觸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未經許可製造手槍未遂罪起訴孫安佐,移由士林地院審理。孫安佐的律師認為,他當時只是剛到美國的小留學生,沒受過組合槍枝零件的專業訓練,僅上網僅購買手槍部分零件,卷內照片只能看到散落的零件,看不出來槍枝何已經組裝完成,本案應屬行為地不罰的行為,未涉犯製造手槍未遂。一審士林地院認為,美國法律對於孫男組裝槍枝未遂之行為並未有處罰規定,台灣法院對孫男在美國的行為沒有審判權,諭知不受理判決,檢不服提上訴。
在退租的房內留下150瓶尿,還要房東對他磕頭道歉,如輕小說般的情節真實在日本上演。一名房東透露某名中國大陸留學生退租後,不僅把房間搞得一團糟,還留下高達150瓶的尿,氣得他要求對方回來處理,怎知這名「名校生」居然避不見面,還一度將他拉黑封鎖。據《日娛新聞》報導,這名房東進入中國留學生退租的房間後,發現房內不僅滿是煙味、純白的壁紙也被染黃,還留下堆積如山的垃圾,垃圾堆中甚至還有多達150瓶的寶特瓶裝尿液,讓房東相當傻眼。怎知房東要求對方返回處理,留學生竟「先答應後反悔」放了他鴿子。之後留學生雖主動提出付費請人來打掃,但當房東說出各付一半清潔費加重新裝潢費總共12.5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8,352元)時,對方又拒絕先付錢。留學生多次出爾反爾,拒絕出面處理150瓶尿的問題。(圖/翻攝自微博)無奈的房東雖祭出「小心我告訴你爸媽喔」的威脅,但留學生依然不為所動甚至嘲諷:「你覺得有用嗎?」結果房東找上留學生父母後還真的「沒有任何回應」。留學生接著在一次與房東的訊息衝突中,撂下一句「去告我啊」後先是拉黑房東,之後又解除封鎖,讓房東一臉問號,沒想到,留學生繼續嗆聲,表示如果房東告他,就要反告房東逃稅,「想私了,給我磕3個響頭,再給我爸媽各寫1千字道歉信,然後再談私了」。容忍留學生多時的房東,這次終於理智線斷裂,要求留學生支付所有裝修費用,並用相同方式回敬對方,要留學生給他磕3個響頭道歉,更要奉上賠禮,事情才能落幕。此外,房東也不解,租屋處明明有4人共用的廁所,怎麼留學生還是要用寶特瓶裝尿?
近期有一位中國留學生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後,在社群軟體上用中文放話「要買槍轟殺美國人」,結果消息傳到哥倫比亞大學後,該名學生慘遭被除籍。其實會讓事情傳遞得如此快速,與一個名為「大翻譯運動」的推特帳號有直接關係。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入學資格後,興奮的在WeChat朋友圈中寫下「終於可以去國外了,準備買槍去殺老美」等文字,結果這則訊息先是在中國網路大肆流傳,接著又被推特帳號「大翻譯運動」翻譯成英文,並且將內容直接寄送給哥倫比亞大學。最後,哥倫比亞大學還特別找到該名學生詢問,學生坦承了自己的言行後,哥倫比亞大學就對該名學生發出了取消錄取通知書,並表示「有鑑於近期紐約發生的悲劇,該名學生在WeChat上的言論是不符合校方的期待,也是個不能被容忍的行為。由於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也因此別無選擇,只能撤銷你(學生)的錄取通知書」。除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撤銷錄取通知外,就連烏克蘭當地的排華潮也是因為大翻譯運動的關係。早在俄烏戰爭開戰之初,有蠻多中國網友發布類似「接收、進口、收留烏克蘭美女」等含有性騷擾、物化女性意味的言論。這些言論讓美國最大論壇、號稱美國PTT的Reddit網友看不下去,自發性地進行翻譯傳播,打算號召他人與發表不當言論的中國網友進行筆戰。而大翻譯運動的官方推特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3月7日正式成立,至於那些中國網友帶有性別歧視的言論,也因此傳到烏克蘭,甚至導致烏克蘭就算正在抵抗俄羅斯的侵略,依然爆發大規模的排華行動。也因為中國網友的言論激怒其他國家的網友,中國微博也在3月6日改變態度,表明會加大力道阻止調侃戰爭、對「烏克蘭美女」等低俗惡搞內容的查緝,甚至有些極端的排外言論也在查緝封禁名單內。即便如此,由於中國境內網友的「戰狼式」排外留言,已經遭到多個國家的關注與抗議。中國官媒也曾大動作的發表聲明,呼籲中國網友應理性留言、謹言慎行。透過觀察可以得知,「大翻譯運動(The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雖然專職翻譯許多中國官方、政府機關、新聞,或是中國網友的言論,但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指出,有北美華人認為,大翻譯運動的選題太過偏頗,專挑部分偏激華人的極端言論下手,此舉會導致其他國家對於亞裔人士的歧視與仇恨。中國多家官媒也曾點名批評大翻譯運動,像是《人民日報》曾指稱大翻譯運動是選擇及少數極端的調侃言論來翻譯,又指稱參與活動的成員有收受外國勢力資助。《環球時報》也曾直接表示「大翻譯運動就是敵對勢力發動的對華認知作戰」,更把「大翻譯運動」認定其為「國家安全隱患」。
台灣的醫療品質舉世無雙,再加上優異的健保機制,不僅完善的保護我國人民,就連旅台的國外民眾也因此得益。一名俄羅斯留學生就在訪問中表示,自己留學期間隻身在台做手術,「台灣健保真的救了我,一點也不誇張!」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日前訪問到在台留學的俄羅斯女子菲菲,菲菲表示自己2019年來台就讀華語碩士,原本是計畫結束學業後要返回俄國教授中文,但沒想到自己來台後卻完全沒有想要返回俄國的想法,於是就這樣待在台灣,而沒有家人陪伴的獨立的生活,也讓菲菲快速的從女孩變女人。菲菲之所以會想要留在台灣,最主要就是台灣生活很方便,他曾與外婆視訊通話,對於台灣隨處可見的公園、板凳、免費公廁讚嘆不已,菲菲表示「她說老家附近只有隨處可見的狗屎,以及要收錢的廁所。外婆跟我說想親眼看看台灣,但因為年紀、健康和疫情,這願望可能很難實現,但我還是希望有這麼一天。」而菲菲也提到,自己在台期間,發現身體長了一顆不好的東西,但由於生長部位太過尷尬,所以第一時間菲菲並沒有積極處理,沒想到這個東西越長越多,之後在台灣醫生的建議之下,菲菲選擇在台接受手術,在沒有家人與朋友的陪同下,自己半身麻醉的躺在手術台上接受治療。而台灣優異的醫療品質與健保,也是在這時候讓菲菲印象深刻「台灣健保真的救了我,一點也不誇張!」菲菲表示自己過去曾在俄羅斯接受過手術,但是相較於俄羅斯,台灣的醫療速度快、方便、服務好,開藥又十分簡單,這讓他印象十分深刻,更表示「有問題要趕快解決,不然問題就會解決你」。
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陳蓁,在分組報告的時候,看到其中一組的台灣王姓學生,在國籍上寫下台灣,在線上授課時,先用英文跟其他兩名伊朗籍同學表示,有事情要跟王同學對話。接著陳蓁改用中文跟王同學說,整個歐盟都認為台灣屬於中國,在中華民國憲法上台灣也只是一個省,接著才說,這件事跟論文、成績無關,不會因此影響其他組員,但迫於壓力王同學最後還是改成「台北,中國」。此段影片曝光後,校方啟動調查,而義大利媒體輿論也要求校方將陳蓁停職。
近日一名21歲患有癌症的上海女大生「Evie布布」從英國返回家鄉尋求治療,不過因為上海「14+7」隔離政策,其就醫的上海浦東醫院隔離病房又沒有能夠提供治療癌症的設備,讓她回國隔離的這段時間內,經歷過多次生死關頭,醫院更曾發出病危通知,她的家人也擔心她無法撐過隔離期。而她的故事曝光後,引起許多大陸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留言聲援,卻也有不少人批她根本想利用網友同情「搞特權」、「無事永居英國,有病『生在國旗下』」、「下地獄免隔離」。綜合陸媒報導,上海21歲女大生「Evie布布」去年11月在英國留學期間,被診斷出罹患較罕見的尤文氏肉瘤癌,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英國醫院坦言現有醫療方法已經無法奏效,其家人遂打算回上海尋求其它可能的醫療方法;本月19日她與家人回到家鄉,在落地後被浦東醫院收治。上海女大生「Evie布布」(中)因罹患癌症,自英國返回家鄉治療。(圖/翻攝自微博)然而根據現行的防疫規定,Evie必須在隔離病房內隔離14+7天,在此期間隔離病房無法提供治療癌症的設備和器械,醫療人員也有限,每當Evie病發只能進行簡單的搶救。本月20日,Evie再度出現生命危險,她的腫瘤也因為持續變大壓迫到心臟,專家認為她很有可能撐不到隔離期結束,家人也相當擔憂;為此她在社群網站發布求救貼文。貼文表示,自己和家人都明白,上海市正經歷經歷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措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但在此我還是懇請熱心的網友可以轉發這條微博引起社會的關注」;貼文發出後,順利得到許多網友關注,約6.9萬人按讚、1.8萬人轉發此消息。中國大陸不少網友狠批「Evie布布」搞特權。(圖/翻攝自微博不過Evie發布求助文章後,也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有人認為在她回國的第一時間,機場就開設綠色通道,還有專家幫忙治療,已經「享有特權」,不應該再發文抱怨;也有人留言狠嗆「我沒有多餘的同情心分給靠輿論走特權的白眼狼」、「你是哪一家的皇親國戚呀?一回國就開綠色通道,現在還要求閉環治療」,也有網友翻出她過去稱讚韓國的言論,怒批「反正你也是要嫁到韓國去,英國治不好就回韓國啊」、「公主下地獄的時候能插隊嗎?那裏不用隔離」。3月22日下午,Evie再度發布消息,透露自己的媽媽已經撥通市長熱線,自己所在的病房醫護人員也正陪她一起隔離,雖然現在仍因為隔離病房醫療設備有限,無法對她的癌症進行治療,但她仍堅強表示「相信自己可以等到那一刻」。針對外界的批評,她也稱家人只是在尋求解方,「我還想活下去,無異製造任何輿論」。
大陸微博近日流傳一份尋人啟事,內容提到正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研究所的女學生黃若欣突然失聯,已失去音訊長達19天,父母非常擔心,希望外界幫忙尋人。消息曝光後,不少熱心網友紛紛轉發相關訊息,連大陸外交部都投入協尋,日前終於傳出好消息,黃若欣本人平安無事,真相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上游新聞》報導,3月20日,一則關於尋找愛丁堡大學女留學生黃若欣的尋人啟事引起網友關注。黃父透露,女兒性格開朗,最近一次視訊通話是在3月1日晚上,當時她的心情「好得要命」,孰料隔天便失去音訊,就連朋友也聯繫不上人,讓兩老相當擔憂,擔心女兒遇到了危險。愛丁堡大學留學生查詢系統顯示,黃若欣曾於14日登入線上課程;大學室友郭同學則稱,黃若欣家人不太會用網路,也不懂英文,於是代他們發布了相關信息,家人非常著急,希望外界幫忙尋人。消息曝光後,不少熱心網友紛紛轉發相關訊息,連大陸外交部都投入協尋,日前終於傳出好消息。黃若欣20日更新動態,指「謝謝大家。其實最近在寫博士的研究計劃,手機關機好久了,沒看到消息,本來平時父母也蠻久才聯繫一次,感謝大家的關心,我沒事兒!因為留言太多了,無法一條條回了,謝謝大家!」得知女兒平安後,黃父說「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目前已和女兒取得聯系,深深向大家表示感謝。」黃若欣20日更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