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栗銅鑼雞場「屍橫遍野」 場主痛喊防石虎防不了牠
苗栗縣銅鑼鄉1家放牧土雞蛋場「出事了」!魏姓場主表示,本月11日上午發現1白狗闖入將飼料袋咬破,驅逐後將雞舍門關好,下午卻看到8隻流浪狗入侵追咬雞隻,造成150隻死雞遍野、慘不忍睹,將8隻狗兇手趕進雞舍關起來,場主心痛至極,求盼大家不要任意棄養或餵食浪犬,並通報警方及動物保護防疫所。場主巡查發現1隻白狗入侵,驅趕後又驚見8狗追咬蛋雞,現場死雞遍野。(圖/翻攝畫面)場主今日受訪表示,農場有2處養雞場,共計400隻蛋雞,11日早上他現有1隻白狗跑進來咬破飼料袋,連忙驅趕並關好雞舍的門,沒想到下午4點聽見群狗喊叫,傳出陣陣巨響,趕忙到雞舍映入眼簾的是橫屍遍野的蛋雞,有的是嚇到一動不動,當下與家人將狗趕進雞舍關起來,並通報警方及動物保護防疫所。據了解,魏場主經營「灣灣與豆仔的小農場」,友善飼養蛋雞,並種植木鱉果、印加果等, 2020年曾遭石虎侵襲偷雞,透過拯救台灣石虎爺募資計畫團隊協助圍網防治,也架設攝影機,沒想到防得了石虎卻防不了野狗入侵,一夕間差點滅場,損失近150多隻雞,內心相當悲痛。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先前曾討論遊蕩犬貓餵養問題,農業部最近將卓蘭鎮、通霄鎮、後龍鎮列入執行石虎熱區遊蕩犬移置範圍,但禁止餵養遊蕩犬等仍存在歧見,近期將舉辦公聽會,研擬自治條例管理流浪貓犬。動保所人員將8隻狗兇手帶回,發現皆都沒有植入晶片,推測是野外自行繁殖流浪犬,動防所表示會加強巡查捕捉,場主心痛說,不知找誰賠償,自己同為愛狗人士,但亂餵養流浪狗或是棄養家犬,都會造成社會大眾困擾,期盼不會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雞場遭到流浪狗大屠殺 鍾東錦正視流浪犬貓管理
苗栗縣銅鑼鄉1家放牧土雞蛋場,日前遭到8隻流浪狗入侵追咬雞隻,造成150隻雞死傷慘重。雞場業者魏宏昌心痛求助無門,只期盼大家不要任意棄養餵食浪犬。縣長鍾東錦則回應,將舉辦公聽會,研擬自治條例管理流浪貓犬。魏宏昌在銅鑼鄉經營「灣灣與豆仔的小農場」,以友善農場種植印加果、養蜂以及放牧山雞。他2020年曾發現有石虎叼走1~2隻雞,透過拯救台灣石虎爺募資團隊協助圍網防治,也架設攝影機,確定有石虎蹤跡,也認證友善農場的環境。沒想到,圍網防得了石虎,卻防不了流浪犬入侵,魏宏昌飼養的400隻山雞,遭8隻流浪狗入侵追咬,直接損失150隻山雞,讓親眼目睹的他心痛不已。魏宏昌說,自己也有養狗,可以認同愛狗的心,但有些人餵養流浪狗,或棄養家犬,導致流浪犬問題,實在相當困擾,只希望不要有類似情況發生。 動保所人員也在當天晚上捕捉8隻狗,並查無晶片,推斷是無主的遊盪犬。縣長鍾東錦得知農場災情,也親自在魏宏昌臉書留言回應,縣府對於遊蕩貓犬的管理,想要另外自製一套辦法,正在研擬當中。縣務會議曾討論遊蕩犬貓餵養問題,但禁止餵養遊蕩犬等仍存在歧見,公聽會將蒐集意見研擬自治條例。鍾東錦也曾經透過臉書表示,浪犬生活圈與石虎重疊的事情也時有所聞,石虎保育更是苗縣環境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讓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傷透腦筋。鍾東錦立即要求相關局處,召集石虎保育專家、動保團體、以及生態保育學者等,擇期與會協商,就地方自治法的大框架下,研擬出一套合宜的法規,保護每個生命個體,都能安心的生活在自己的家。

貓羅溪河床不只有石虎 攝影者直擊小水鹿蹤跡
中彰投交界的貓羅溪河床近來甜根子草進入盛開期,白茫茫的秋芒景象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13日有攝影愛好者在拍照時赫見1隻小水鹿從草叢中漫步而過,他雖只來得及拍下小水鹿的側影,但已感到十分驚喜。貓羅溪的甜根子草今年從8月中陸續盛開,之後雖遇大雨後溪水暴漲,造成泡水倒伏,但上月底再度盛開,9月初海葵颱風過境,未對中部造成重大影響,貓羅溪甜根子草持續盛開,不少攝影愛好者紛紛前來取景,留下逆光下芒花的絕美身影。攝影愛好者米諾斯表示,相較於陽明山冷水坑、草嶺古道等地,貓羅溪河床是拍攝芒花的祕境,13日早上他去拍攝芒花後,要走回停車地點時,赫見草叢中有1隻小水鹿在漫步,在又驚又喜中趕緊拍下小水鹿的身影。米諾斯說,貓羅溪下游的溪底樹林草叢生長茂密,很少會有人去裡面走動,他是因為要拍照取景,才會走到該偏僻地點,既然有小水鹿在該地活動,他猜測應該有其他的水鹿也會在該地棲息、覓食。距離貓羅溪河床不遠的彰化市石牌坑親水步道,先前也有民眾直擊小水鹿現蹤,據當地民眾表示,在親水步道深處未對外開放的原始林中,即有水鹿群棲息,以地緣關係判斷,貓羅溪河床的水鹿有可能來自於該地。貓羅溪河床繼被觀測有石虎出沒後,現在又有民眾直擊小水鹿,顯見該地的生態日益豐富。

薩迦法王遭控收上億捐款 在石虎重要棲息地蓋閉關中心
薩迦法王為藏傳佛教重要宗教領袖,影星邱淑貞、郭富城和「天王嫂」方媛都是其信徒,其台灣直屬中心「文殊佛學會」近期則打著法王之名,聲稱要在苗栗建造閉關中心,更大動作向信徒募款,第41任和第42任法王父子還來台灣主持動土典禮,但該中心位在石虎重要棲息地和水源保護區,想取得建照根本是癡人說夢,也讓信徒質疑文殊佛學會「斂財蓋違建」,希望學會能給大眾一個解釋。

法王大秘寶1/石虎重要棲息地蓋閉關中心 薩迦法王遭控收上億捐款搞違建
薩迦法王為藏傳佛教重要宗教領袖,影星邱淑貞、郭富城和「天王嫂」方媛都是其信徒,其台灣直屬中心「文殊佛學會」近期則打著法王之名,聲稱要在苗栗建造閉關中心,更大動作向信徒募款,第41任和第42任法王父子還來台灣主持動土典禮,但該中心位在石虎重要棲息地和水源保護區,想取得建照根本是癡人說夢,也讓信徒質疑文殊佛學會「斂財蓋違建」,希望學會能給大眾一個解釋。9月6日上午,記者抵達薩迦法王閉關中心預定地,文殊佛學會宣稱工程將於9月開始興建,預計2年半完成,但如今該處仍雜草叢生、荒煙一片,僅有流動廁所和部分工具進場,絲毫看不出任何動工痕跡。「前陣子有看到很多穿袈裟的人來,之後就沒再看過了。」附近民眾指證歷歷,表示該處今年4月曾舉辦典禮,多台豪車將此地包圍,熱熱鬧鬧的動土後就不曾再有下文。而根據記者取得的資料,文殊佛學會從今年初開始便聲稱要興建閉關中心而大肆募款,更公開「認供明細」,小至每10包1700元的水泥,大至200萬元一間的閉關房和300萬元一座的護法殿都由功德主「隨喜」。第41任和第42任薩迦法王,今年4月親自來台主持閉關中心動土典禮,如今該工程卻遭控並未申請建照。(圖/讀者提供,CTWANT合成)「他們常務理事在4月的千人法會上公開募捐,前前後後募到上億跑不掉。」知情人士阿國(化名)投訴,薩迦法王的祈福對信眾而言意義非凡,文殊佛學會宣稱捐款15萬元以上,其功德會被祿立在閉關中心的大理石上,早晚都會念經和供奉迴向給功德主。除此之外,法王還會親自贈予加持過的結緣品給「功德主」,信徒們因而趨之若鶩、紛紛解囊,想著為自己的上師盡心力,但每當信徒問到該閉關中心的確切位置,佛學會都閃爍其詞、敷衍面對,而深入追查發現,此閉關中心恐只能「夢裡相見」。據了解,此閉關中心預定地位於頭屋鄉仁隆段0766地號,該處位於明德水庫附近,目前仍屬於農地,除是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外,還被自來水公司劃為自來水保護區和集水區,還因多次有石虎出現而被列為石虎重要棲息地,兼具保育、水質和生態多項功能,想變更為宗教用地和取得建照的難度堪比登天。而已屆原定的開工期間卻無動作,信徒們也因此議論紛紛,文殊佛學會則對外宣稱目前仍在聲請建照中,並持續歡迎信徒多多捐款,卻對地目變更和申請難度隻字未提。文殊佛學會否認信徒質疑的斂財控訴,表示確實有興建閉關成就中心計畫,但已取得建照才會向大眾募款,目前因仍在處理水土保持等流程而還未動工,也強調大眾的捐款無法任意使用,都有會計師把關。但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卻表示,頭屋鄉仁隆段0766地號並未有建照申請。文殊佛學會趁4月千人法會時公開募款,並公告「認供明細」。(圖/讀者提供,CTWANT合成)

法王大秘寶2/一家3父子全是法王 邱淑貞、郭富城夫妻都是信徒
藏傳佛教重要領袖薩迦法王信徒遍布全球,明星邱淑貞和郭富城、方媛夫妻都是其信眾,第42任薩迦赤津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更曾親自為郭富城的女兒祈福,如今卻因在苗栗石虎棲息地蓋閉關成就中心而引發非議,信眾則希望法王能給出解釋。據了解,藏傳佛教內有4大派別,各派別的僧侶有不同服飾與歷史,分別被稱為「紅派」的寧瑪派、「黃派」的格魯派、「花派」的薩迦派、「白派」的噶舉派,薩迦派長年來致力弘法,美洲、歐洲和亞洲多處都有其信徒。薩迦派近千年來都採世襲罔替制,繼承者必須是昆氏家族中的男性直系後裔,更為終身職,上任法王離世後再由下任承襲,而該制度也在2017年被第41任薩迦崔津法王修改,如今法王採任期制,每任3年,第42任法王和第43任法王則為崔津法王的長子和次子,等同一家三父子皆有法王頭銜。薩迦法王因在苗栗石虎棲息地蓋閉關成就中心引發非議,信徒都希望能給出解釋。(圖/讀者提供)而薩迦派以道果法為主要教義,認為修法者若斷除煩惱,即可證得智慧,進而達於涅槃境界,「一切皆空」的理念在香港演藝圈備受歡迎,多位知名港星都拜入薩迦法王門下。郭富城在2017年9月喜得一女,10月就帶著愛女和妻子方媛,出席薩迦赤津法王的開光及灌頂儀式,雙手合十虔誠的為女兒祈福並祈禱闔家平安,更大方地與其他喇嘛合影,而邱淑貞和袁詠儀也同在現場。據了解,邱淑貞信仰薩迦法王已久,對上師可謂出錢出力、盡心護持,曾被爆與歌手王菲信仰的法王不同而一度不合,可見薩迦法王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傷心…石虎陳屍台中高鐵站區旁 農業局:已派員檢驗分析死因
車流量不少的台中高鐵站區,10日被發現有石虎疑遭路殺、曝屍街頭,民眾在臉書PO文指「烏日有石虎耶,還被路殺了」,民代怒批市府未落實保護職責。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回應,已立即派員送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檢驗、分析石虎死因,該路段是首次發現通報石虎疑似路殺的路段。山貓森林計畫主持人吳金樹說,大肚山周邊包括台中、彰化及南投交界處的筏子溪河床,曾發現多筆石虎出沒紀錄,顯示該區域已有穩定石虎族群,從這次石虎出現在高鐵站區來看,牠們離開棲地後的安全問題需要重視。據了解,這隻疑遭路殺的公石虎體型龐大,且頸部有傷口,不排除可能為犬殺,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獲報後立即到場處理。市議員張家銨指出,事件發生地鄰近石虎棲地的筏子溪濱溪綠帶,由於高鐵站區車流量大,更緊鄰「台中高鐵娛樂城」預定地,針對該路段設置石虎保護措施及是否有肇事逃逸等問題,相關單位應說明釐清。張家銨說,4年前市議會提案要求農業局制定「台中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以保護石虎免於滅絕的險境,該委員會必須盡速召開會議,畫分石虎活動廊道及棲息場所,推動石虎保育工作。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該石虎已送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檢驗分析死亡原因。過去烏日曾發生2次石虎遭路殺事件,但此路段是首次發現通報石虎,將委託專業單位研究是否屬於石虎熱點或為逸散個體。農業局指出,台中市石虎保育委員會已於8月完成委員遴聘,預計第1次會議會在10至11月間召開,將討論石虎出沒熱區的畫設原則,確認熱區後才能規範保育的措施,避免路殺或犬殺等情況。

台中高鐵路旁石虎陳屍疑遭路殺 保育員見吐血遺體超心痛
台中高鐵路二段附近,今日清晨發現保育級動物石虎遺體,自行車車友騎車經過,發現疑似貓躺在路邊,掉頭查看確認是石虎後,立即撥打1999通報石虎保育協會處理,這是台中烏日首次發現石虎遭道路殺,推測是在筏子溪活動的族群。臉書社團「烏日大小事」今日上午發布一則消息,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有民眾在台中高鐵路2路發現一隻石虎遭路殺,起初他以為是野貓,細瞧後發覺竟是保育動物「石虎」,立即撥打1999,並通報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處理,保育員目睹石虎染血的遺體也直呼心痛。網友紛紛表示「這地方會出現石虎…真的奇特」、「天哪,竟然在高鐵」、「烏日有石虎耶,還被路殺了」、「可惜了,原本數量就很少…」、「阿彌陀佛」,為保育動物之死感到惋惜。石虎是台灣現存唯一原生貓科動物,被列入瀕危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因其棲息地受到人類開發影響,使得石虎分佈區域日益緊縮、筏子溪濱溪綠帶是石虎穩定利用的棲地,此次遭路殺的地點與筏子溪距離不遠,恐是在該溪活動的石虎遭遇橫禍。台中市議員張家銨則痛批市府動作慢,表示4年前就提案要求農業局制定「台中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以保護石虎免於滅絕的險境。市府延宕至今年才設置「台中市石虎保育委員會」,要求該委員會必須盡速召開會議,並劃分石虎活動廊道及棲息場所,分別執行不同策略的保育規劃,以因地制宜推動石虎保育工作。台中市農業局林務自然保育科表示,將依照辦法召集「台中市石虎保育委員會」各委員,預計第一次會議會在10至11月間召開,討論石虎出沒熱區的劃設原則,確認熱區後,才能規範保育的措施。

保護石虎也要保護犬貓!山貓森林「不等政府了」 今啟動友善安置
野外遊蕩犬貓攻擊石虎、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事件層出不窮,引發野生動物保育跟動物保護衝突,甚至有野保人士提出要恢復安樂流浪動物等。長期關心石虎的「山貓森林」召集人吳金樹表示,保護石虎也要愛護犬貓,不等政府了,今天率先架設誘捕籠、誘捕無主的貓,就醫結紮後送養,落實友善安置。山貓森林在枋寮坑的基地不僅記錄到野生動物,也拍到遊蕩犬貓。(圖/山貓森林提供)「山貓森林」長期關注野生動物、石虎議題,為避免生態熱區被開發面臨生態浩劫,集資購置土地,已購置15.5公頃,其中2022年購置的「山貓森林學校枋寮坑基地」記錄到共16種保育類動物,但也拍到流浪犬貓,對該地的保育類動物恐造成威脅。吳金樹表示,「不等政府了」,24日正式發起「流浪犬貓友善安置計畫」,誘捕出現在生態熱區的浪貓「阿幫一號」,進一步結紮、健檢除蟲,後續將開放領養友善安置。台中市議員王立任也說,應加強呼籲民眾不放養、不棄養、不餵養,建造對野生動物更友善的環境。吳金樹說,記錄到部分犬隻有項圈,應是附近民眾放養的,並非無主犬因此無法安置,要求農業部盡速公告全國生態熱區,並規畫執行「生態熱區遊蕩犬貓友善安置計畫」,盡量降低遊蕩犬貓在生態熱區與野生動物產生衝突。台中市議員王立任及山貓森林成員們呼籲不棄養、不放養、不餵養、不撲殺、友善安置。(圖/中國時報張亦惠攝)

農曆七月男竟深夜墜「橋聳雲天」身亡 當地人怕:第7個人了
南投國道6號國姓交流道「橋聳雲天」園區昨日凌晨驚傳命案,一名男子因不明原因墜下70公尺大橋而身亡,警方調查後初步排除外力介入可能,而這已是這4年來第7次民眾墜落命案,又適逢農曆七月,當地民眾不禁心生恐懼,而立委馬文君也召集相關單位進行會勘,希望能避免悲劇不斷發生。據了解,「橋聳雲天」園區被列為「國道8景」之首,橋面距地面高達70公尺,特殊迴旋設計,博得「雲端公路」美名,園區還設有花海花毯、生態步道、以及台灣黑熊、石虎等大型綠雕,是許多民眾賞景休憩的選擇,但近年該處屢傳命案,也讓在地人人心惶惶。昨日凌晨,國道警察大隊接獲通報,指國道6號西向17.1K處停放一部自小客車,但駕駛不在車上、行蹤不明,深入調查後在橋聳雲天園區發現車主倒臥在地、渾身是傷,當下已明顯死亡而沒有送醫﹐警方立刻報警檢方相驗並通知家屬處理,初步排除外力介入可能,而這已是近4年來第7件民眾墜橋故事,而且發生的地點、墜落的地點高度相似,又適逢農曆7月,抓交替傳言也在當地不脛而走。馬文君今天上午則召集高公局相關單位,前往事發點進行會勘,要求高公局提出具體的施作圍籬、防護網等相關防護措施,以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也避免模仿效應產生。◎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睽違17年!台南終於有石虎蹤跡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為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與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在嘉南地區進行淺山平原野生哺乳類潛在移動廊道調查,日前以紅外線自動相機在曾文溪下游拍攝到石虎,這是自2006年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的發現紀錄後,石虎於台南再次現蹤。林業保育署表示,台灣以中央脊梁山脈為主的國有森林保護良好,但卻有6成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以私有地為主的國有林區之外,石虎即是其中棲息於淺山、丘陵農林交錯區域的典型里山動物。由於棲地與人類生活範圍高度重疊,石虎曾廣泛分布在台灣西部地區,但因受土地開發造成棲地滅失、人為干擾造成的疏林環境因農林活動減少,加上不適當的農藥及滅鼠藥、路殺、遊蕩犬貓攻擊等眾多因素影響,目前僅在苗栗、台中、南投一帶尚有穩定族群,列名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保育署(前身林務局)自2018年起推動跨部會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透過資源整合及跨部會專業分工,合作串聯各類型生態棲地與生物多樣性熱點,不用劃設對居民生計與發展限制較大的保護區,即可改善淺山平原的棲地復育、串聯與管理,讓石虎等眾多里山物種能藉由各保育軸帶順利繁育、遷移與擴大分布範圍,兼顧保育及在地發展。林業保育署指出,考量棲地復育與串連優先性,國土生態綠網已在全台指認45條區域保育軸帶,其中多個西部丘陵型與溪流型的保育軸帶的關注物種都包含石虎,此次拍攝到石虎的台南曾文溪下游,即位於「曾文溪流域保育軸帶」。「曾文溪流域保育軸帶」由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共同合作推動,透過流域調適規劃,讓河川藍帶與周邊綠帶串連成藍綠網絡,保育水系與周邊區域各關注物種。

農業部掛牌推石虎熱區移除遊蕩犬 動團提4建議籲讓動物共存
台灣各地頻傳流浪貓狗攻擊石虎、鳥隻等野生動物事件,移除遊蕩犬貓的聲浪擴大。對此,由11個團體組成的台灣動物共生聯盟發表聯合聲明,在農業部今日正式掛牌之際提出建議,呼籲就事論事、理性討論救石虎、落實人道犬隻族群管理原則、建構友善動物福利庇護場所,以及正確餵食與管理遊蕩犬,打造出石虎與遊蕩犬貓的共存生態系。聯合聲明指出,維護台灣全生態系以保障環境永續發展,絕對是所有人該同心戮力的目標,但部分輿論對石虎保育與遊蕩犬貓衝突議題,常有斷章取義或錯誤言論,甚至刻意導向「種族滅絕論述」,將環境中多種時空層次下共域物種間的生態競合過度簡化為二元互斥的仇恨對立,這並無助於生態保育。聲明表示,石虎受到威脅的原因包括棲地破壞、隨機災難、道路致死、非法獵捕等,以及石虎棲息地食物鏈失衡貧瘠被迫與農場果園雞舍共域的衝突,乃至燒墾、除草劑農藥毒害,都是複合生態釀下的災難,單一歸因於遊蕩犬貓,甚至被簡化為移除單一物種有助於保育,都是忽視通盤證據的推論。聲明認為,政府應專注於「改善石虎處境、照顧所有動物福祉」,關懷石虎的路殺、周邊疑似中毒、染病個體,而非簡化為石虎與遊蕩犬的對立,優先處理因人為開發產生的威脅問題。聲明指出,石虎保育的現況與困境是深層複合的生態問題,主張「就事論事」救石虎,而非鄉村無狗化;落實人道犬隻族群管理原則,配合源頭管理和TNVR;建構友善動物福利庇護場所;以及以人道社區發展正確餵食與管理遊蕩犬,保護石虎的同時也庇護犬貓。最後聯盟也呼籲,官方、動保與野保為了石虎應當共同合作,從源頭整體檢看問題,將「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畫」的前提程序,與相關資源配套、衝擊因應評估,進行更完善的討論對話,同時藉此次試辦,一併檢討過往犬隻族群管理與合宜庇護規畫。

台大校園「地獄三頭犬」咬死野生白鼻心 學生po千字文淚控
台灣大學校園流浪狗今年5月傳出追趕咬學生,現在又傳出咬死野生白鼻心。有學生今日於臉書發文,表示一隻先前在台大校園被抓到的白鼻心幼獸「冰箱」,經過眾人費心照護下,終於成功野放回台大校園。然而,日前原Po卻發現「冰箱」遭台大校園內「有名的地獄三頭犬」撕扯致死,原Po痛心表示,野生動物遭犬殺貓殺早就是家常便飯,「真的對漫天撒謊的動保團體失望透頂。」原Po說,「冰箱」還是幼獸時被人在台大生科館撿到,他與實驗室的夥伴把屎把尿悉心照料,接著還將牠送往台中救傷站,經過專業的照護下,冰箱終於慢慢長大,之後再接回牠時,已經是一隻壯碩的成年白鼻心,幫牠裝上追蹤項圈並訓練一陣子後,終於成功野放回台大校園。「第一次看見他自行爬上榕樹時真的有一種為他驕傲的感覺」,然而,日前某日他照往常拿著天線定位找尋「冰箱」時,卻不見熟悉的身影,看到的反而是草叢上站著三隻狗,「也就是臺大有名的地獄三頭犬」,再仔細一看,其中一隻狗的腳旁躺著「冰箱」的屍體。「至今我都很難把小時候最活潑又貪吃的小小白鼻心跟這具腸子脫出、死不瞑目的屍體連結在一起。」原Po表示,調閱監視器後畫面殘忍到他不忍直視,只見3隻狗圍著「冰箱」撕咬,起初牠還四處逃竄,直到最後無力繼續抵抗。原Po說,還記得他去年參加台灣動物行為研討會時,聽到講者報告好幾隻石虎野放後都被犬殺,他當時還心想幸好他們追蹤的白鼻心們是住在遊蕩犬隻相對較少的校園裡,誰知道最後「冰箱」竟也難逃遊蕩犬的魔掌。他指出,事實上在「冰箱」死亡之前這些犬隻已經頻繁惹事,在校園內猖狂的活動著,除了犬殺野生動物,也經常對人吠叫甚至追逐,讓師生跟行人都受到潛在的威脅。「冰箱牠是回不來了」,但台大校園裡還有許多白鼻心,甚至還有更多面臨遊蕩犬貓威脅的野生動物。最後,原Po痛心控訴,面對這樣嚴重的現象,社會長期面臨不理性的壓力,想要解決問題的行政體系和行政人員動輒得疚下,始終無法根治流浪犬貓的危害,讓他「真的對漫天撒謊的動保團體失望透頂」。他沉痛地說,野生動物遭犬殺貓殺早就是家常便飯,政府仍然廢除安樂死,並放任收容所犬貓爆滿,「同時也任由毛保團體們的假慈悲繼續迫害野生動物」,他說,「我不是很確定發這篇文到底能做甚麼,」但希望看到的人都不要忘記「冰箱」的死代表什麼。

萌樣曝光!石虎兄妹滿4個月 接受野放訓練盼明年重回大自然
石虎「春捲」2020年因車禍被救援,2021年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接手照顧,也安排春捲與另一隻公石虎「阿給」配對,今年3月成功產下龍鳳胎「捲心菜」與「捲心酥」,目前兩隻小石虎已滿4個月大,由特生中心進行演放訓練,最快明年3月就能重回野外生活。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兩隻小石虎5月起就跟著媽媽到戶外探索與學習,也會學媽媽吊掛在藤蔓上休息,每天居高臨下「監視」著路過的保育員。經專家學者會議評估和獸醫檢查健康無虞後,將小石虎送至特生中心進行野放前訓練。石虎兄妹送往特生中心進行野放前訓練,北市動物園保育員揮手祝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據了解,兄妹倆在6月27日接受測量,哥哥「捲心菜」已達2290克,妹妹「捲心酥」2073克,逐步完成野放前訓練後,等到約1歲年齡,體重達到可野放標準並通過各項測試評估後,就能進入下一階段的軟野放步驟,盼兩隻小石虎能回到野外生活,並繁衍後代。園方指出,今日是兩隻小石虎4個月大的日子,動物園與共同執行「域外保育合作計畫」的多個夥伴團體,希望集結民眾祝福,讓更多人知道石虎目前的生存困境外,也能為石虎存續盡一份力。

種電不用環評毀生態惹議 學者建議該納管
光電再大都免環評?依環評相關辦法規定,只有在重要溼地開發的光電場域需要通過環評,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等光電,無論面積大小都不必環評,有學者認為,光電板引發爭議,應要納入環評機制。近年來漁電共生、光電設施面積增加,導致沿海養殖面積銳減。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說,長期以來,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常在能源議題下被犧牲,我們不會為了保護某種鳥禽或避免破壞某些自然棲地,而減少能源需求或改變規劃方式,在政府選址以及訊息公開,甚至是配套措施上,也因為缺乏問題的證據,而始終無法解決眾人的疑惑。近來有養蝦業者發現,以往燕鷗爭食魚飼料的習性改變,連沉餌飼料也瘋搶,無形中增加養殖成本。返鄉養白蝦10年的黃佳煌發現,以往燕鷗跟魚搶食,大多只發生在吃浮性飼料的鱸魚池,但近來燕鷗卻在白蝦、虱目魚、烏魚的魚塭上方盤旋,只為搶吃投放出來的沉性飼料,推測旱災加上部分養殖池租給光電業者,導致養殖面積減少有關。高雄野鳥學會透過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統計出布袋鹽田溼地野鳥數量多達3萬至4萬隻次,但隨著海岸線後退、潮間帶消失,加上鹽田廢曬後,環境逐漸劣化,又有太陽能板在沿海不斷增生,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正在消失,為營造適合鳥類生存環境,鳥會將發起募資。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說,光電設施大量建置,不但影響生態,也影響地表逕流,以往雨水下得到魚塭,因太陽能板阻擋逕流到魚塭,可能導淹水更嚴重,政府現也發現問題,國產署已不再將嘉義、台南的鹽田出租給光電業。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員林良恭表示,屋頂型光電板爭議較小,在農地的「地面型光電」較有爭議,以苗栗為例,過去曾擔心興建光電板會影響石虎,但光電板下面是空的,只有施工時會影響,目前認為只要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等,石虎仍會視為棲息地。但是林良恭反對大規模農地變更為光電場,因為大規模光電場施工期較長,車輛進出頻繁,對生態擾動大,生物可能會因此拋棄棲地,國外大面積開發多選擇沙漠、荒地等生物多樣性相對不多的地方。林良恭建議,台灣應比照日本的農電共生模式,研究出光電設計標準、適種作物等,「日本甚至農電共生還可種植水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惠真說,目前光電對生態影響的研究還很少,僅有少數光電業者與生態學者合作的監測計畫,她贊成納入環評機制,才能承諾後續監測、保育對策、因應措施等,但她也認為,環評只能解決個案影響,大規模的開發影響仍難評估,也要納入總量管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