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稅季即將到來,金融機構強力對「數位帳戶」客群推出優惠信貸、刷卡回饋等服務搶客。身為第一家原生數位銀行王道銀行(2897),打出「不需」申貸開辦費,首期貸款年利率0.01%吸睛。今年3月開業迄今開戶人數逼近6萬戶且平均每戶存款逾7萬元,已超越業界常見數位帳戶品牌的2倍純網銀「將來銀行」,也提出方案加入紅海市場競爭。實體銀行與證券商更是各顯奇招大亂鬥,讓民眾看得眼花撩亂。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日前接受媒體詢問如何迎戰三家純網銀全上線開業的競爭,她表示「王道銀行是做到精品式的數位銀行」,不會去追求開戶、發卡等會員數,而是著重給與用戶的服務與用戶反饋的貢獻度。王道銀行為銀行界率先將「碳排」綁定現金回饋提供用戶優惠。圖為董事長駱怡君。(圖/李蕙璇攝)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則是以開業以來的「帳號自由選」、「N倍券」成為數位消費者熱門討論話題為例,像是主打可自由決定啟動「利息放大期」的N倍券,截至4月25日已有近1.2萬人動用,動用N倍券的存款平均數為3.6萬元,顯示即使本次加息額度上限2.5萬元,此金融創新服務仍能有效帶動民眾更高額的存款習慣。CTWANT記者也整理目前多家金融機構因應5月繳稅季到來的各項優惠服務。王道銀行(O-Bank)的繳稅季信貸專案,不需申貸開辦費,首期貸款年利率0.01%;此外,王道銀行亦推出繳稅季刷卡優惠,新戶最高可享新台幣250元等值回饋。將來銀行「有薪族貸高樂」專案,利率1.58%起且申貸金額最高500萬元,綁約期1年。若是不想綁約的客戶,利率最優1.99%起小額信貸,額度最高30萬元且無需綁約,兩大信貸專案的開辦費均只要399元。元大證券則針對猶豫是否要忍痛賣股換取現金應急的股民喊話,提供「不限用途款項借貸」服務,投資人只要開立證券借貸帳戶,透過「元大萬事通APP」即可24小時線上申辦,利用手中庫存股票作為擔保品進行借貸,最低借款金額新臺幣一萬元起,隨借隨還以日計息,且不需開辦費。台新銀行則是配合財政部原本5月繳稅優惠方案,全面延長繳稅期至2022年6月30日,除了刷卡繳稅免手續費之外,信用卡新戶於今年4月25日至5月31日申辦任一台新銀行信用卡,刷卡繳納「綜所稅及房屋稅」即享10%刷卡金,每人回饋最高1,000元。需要分期的卡友,刷綜所稅及房屋稅單筆滿2萬元,另享最高18期0利率。台新銀行支付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蘇育徵表示,針對不同客群繳稅需求,台新銀提供一次付清回饋、分期(二擇一)活動。使用台新信用卡綁定行動支付繳納「房屋稅」更是首選,民眾使用悠遊付App綁定台新銀行信用卡,刷「15大縣市房屋稅」最高享7%現金回饋券;使用街口支付App綁定街口聯名卡,週三刷「臺北市房屋稅」最高回饋6%街口幣。台北富邦銀行的繳稅優惠,包括刷卡最高享24期分期0利率、綁定一卡通MONEY等支付工具最高可享15%回饋,同時還提供0.06%起的信貸優利專案,且富邦卡自去年起新增18期及24期繳稅優利方案後,與前年相比刷卡繳稅金額成長達40%,繳稅人數成長率近60%,可見信用卡分期已成為國民納稅的新利器。同時,北富銀也發現選擇24期分期繳稅的卡友中,有近3成是稅金超過百萬的納稅大戶。中國信託銀行則是就喜愛現金回饋或LINE POINTS客戶繳綜所稅刷中國信託商旅鈦金卡或中國信託LINE Pay卡享0.2%回饋;使用中國信託中華航空聯名卡繳稅,每新臺幣100元回饋1哩,回饋無上限,以刷卡累積回饋22,000哩為例,可兌換日本札幌來回經濟艙乙張(價值新臺幣35,000元),換算回饋率最高1.6%,哩程有效期間3年,卡友可運用繳稅快速累積哩程。永豐銀行則是於「財政部網路繳稅平台」刷永豐信用卡繳納綜所稅,全卡友皆享免手續費;且為了提供一般民眾多元繳稅管道與回饋,整合線上繳費及信用卡管理功能的「大咖DACARD」App,即日起推出綜所稅繳納優惠,使用「大咖DACARD」App並登入永豐網路銀行會員以本行銀行帳戶、信用卡繳納指定稅費,可享5%現金回饋(上限100元、限量2,000名),更同步享有全卡友繳綜所稅優惠。元大銀行祭出「繳稅數位玩家好禮三重送」活動,只要透過「元大行動銀行APP」以「台灣Pay」進行線上繳稅,就有機會抽中豪華跨界休旅車、新臺幣(下同)10萬元現金、刷卡金、iPhone 13 pro、Apple Watch Series7及iPad等眾多超值好禮。星展銀行(台灣)信用卡提供可享免手續費優惠,還可選擇最高1,000元刷卡金回饋或分期0%利率。刷卡單筆稅額達100萬元,再加碼回饋2,000元刷卡金,相當於最高可享3,000元刷卡金。繳稅金額達2萬元、10萬元或30萬元,分別可享100元、500元或1,000元的刷卡金回饋;繳稅金額達3萬元以上的持卡人,亦可選擇12期分期0%利率。華南銀行繳綜所稅滿額回饋專案,111年5-6月新增一般消費888元並使用華南卡繳綜所稅達指定金額,登錄最高可享30,200元回饋;提供使用台灣Pay繳納房屋稅的客戶,可享加碼50元刷卡金回饋,限量30,000名,以及房屋稅單筆達3仟元登錄即享3期0利率優惠。第一銀行今年推出震撼市場的18,888元超高回饋與12期零利率活動,對於持台灣Pay綁定一銀卡繳納牌照稅、房屋稅,不限金額每筆回饋50元,綜所稅每筆回饋200元,且不僅能賺刷卡金,同時還可享分期零利率優惠。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簡稱和平醫院)傳出一名護理師確診,丈夫、兒子也都中標,其足跡包括北市萬華區的和平青草園等處,護理師一家3口感染源仍不明朗,消息公布後引發人心惶惶,台北市長柯文哲試圖用社區感染解釋,但本刊發現,和平醫院疑似出現防疫缺口,腎臟科主任同時照顧新冠肺炎病人與一般病人,希望衛生局盡速釐清真相,同時也應查明護理師及家人感染源,減少民眾恐慌。據悉,這位護理師是負責發燒篩檢站工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在記者會解釋,22日確診個案中,有一位台北的護理師案22178,在3月19日曾接觸美國、馬來西亞來台的境外移入個案,其中馬來西亞個案的Ct值為14,雖目前感染源仍屬不明,但接觸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高,且本位護理師的先生案22222、小孩案22223也於22日確診。北市衛生局專委歐佳齡表示,案22178為40多歲女性,是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護理師,3月21日出現寒顫、肌肉痠痛、發燒、倦怠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同日北市衛生局安排就醫,採檢PCR陽性確診,Ct值11.38,感染源不明。北市衛生局已匡列居家隔離11人,含密切接觸者5人及職場工作人員6人,其中9人PCR陰性,2人PCR陽性,分別為案夫(案22222)Ct值32及案子(案22223)Ct值36,2位皆無症狀,已收治住院並持續疫調中。北市衛生局專委歐佳齡表示,案22178為40多歲女性,是和平醫院急診室護理師,3月21日出現寒顫、肌肉痠痛、發燒、倦怠症狀,Ct值11.38。(圖/北市衛生局提供)目前該醫院工作人員有18人列為風險對象,PCR檢驗結果為陰性,而該院住院中74名病患採檢結果皆為陰性。急診室於21日全面清消,靜置到22日0時起開始收治病患,全院員工加強健康監測。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陳重榮22日下午回應,該名確診急診護理師已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且院區將暫停急診業務至22日午夜12時,期間將進行環境清消,全院約800位員工、外包人員將進行普篩,結果報告會持續追蹤。至於護理師一家3口(案22178、案22222及案22223)於北市公共場域活動史包含:3月18日曾至7-11警廣門市及全聯萬華雙園門市、3月20日和平青草園戶外、3月21日7-11大埔門市、第一銀行雙園分行、台北莒光郵局,相關足跡已完成環境清消及發送細胞簡訊27則。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22日上午受訪表示,北市府已針對醫院與護理師同住家人,進行全面採檢,目前確診護理師Ct值比較低,他的先生、兒子也有確診情況,目前北市府都在做疫調,整個情況還在做全面篩檢,也在追查她的感染源,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看到和平醫院護理師感染,似乎在告訴大家「社區裡面又有不明感染源了」。對此,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陳重榮表示,和平醫院澄清是行政作業疏失,該醫師因忙於疫情及照顧病人,並未在第一時間將非確診病人轉給代理醫師,並非同時照護一般住院病患及新冠肺炎病患,經查明處理並再次提醒,當醫師進入專責病房值班時,應依規定將原照護病人轉給代理醫師,以維護病人權益。台北市長柯文哲22日受訪時表示,看到和平醫院護理師感染案,似乎在告訴大家「社區裡面又有不明感染源了」。(圖/方萬民攝)
官司纏身的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前董事長孫道存,去年11月因攝護腺癌病逝,由於他生前涉及的太電掏空案,衍生出兩件鉅額民事賠償。孫道存與第二任妻子何念慈所生的名媛姊妹孫芸芸、孫瑩瑩和兒子孫智宏,今年1月底向台北地院辦理拋棄繼承,北院已在2月8日公告。孫道存因太電掏空案衍生民事賠償案,一件是投資人委託投保中心對孫道存和太電求償,一審判孫應連帶賠償74.5億元,目前二審仍由高院審理中;另一件則是第一銀行向太電與孫求償,一審判決孫須連帶賠償1120萬元。且孫道存生前便已聲請破產,名下已沒有太多值錢財產可分。孫道存曾有兩任妻子王文蓮、何念慈,並交往過4名女友,與妻子、女友共生下3子3女,除了上述孫芸芸、孫瑩瑩、孫智宏外,另與女星顏寧同居生下1女2子,2009年更娶了小他32歲的嫩妻吳逸萍。依法孫道存6名子女和吳逸萍都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他與顏寧所生的三名子女和吳逸萍共四人,目前仍為拋棄繼承權。
熱門金融存股標的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行號稱為「真是幸福企業」,因為全行現職行員中,逾6成年薪超過百萬,外派年薪則上看250萬元,表現優異者調薪可達8%以上。第一銀行表示,因應數位金融發展趨勢,首次對外招募10名數位資訊組MA,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4月6日止,歡迎具資訊理工背景或具備英、日、法、德、西班牙語等多元語言人才加入,有興趣者可至金融研訓院及第一銀行臉書粉絲團「第e好康」關注最新招募資訊。第一銀行總經理鄭美玲在臺灣大學「第一銀行儲備核心人才(MA)計畫」說明會,由身為臺大校友的鄭總經理,現場和學弟妹們分享經驗,一銀的MA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已邁向第18年,升遷制度快速透明、薪資福利制度優渥完善,每年均吸引近千人報名,首個完整年度年薪即上看100萬元。 鄭美玲表示,第一銀行在全球各地共有41個海外據點,為公股行庫之冠,外派機會多,也成為眾多求職者的目標首選,且薪資條件在金融同業中具有相當競爭力。過去17年來已培育約370位MA,其中超過50位已擔任主管職位,目前分布在國內、海外分行及總行單位,今年首次對外招募10名數位資訊組MA之外,還有招募50名一般組MA。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不少人都選擇在農曆新年前夕,跑去銀行兌換新鈔,不過最近一名網友卻在論壇發文表示,自己去一個表明有新鈔可領的ATM領錢,但是出來的全都是舊鈔,令他相當傻眼,直呼「被ATM陰了」;對此,有內行人就指出,如果想確保能領到新鈔,別選有存款功能的機台。一名網友在「PTT」發文,他提到,在過年前夕去ATM領錢,打算領出一些新鈔包紅包用,雖然外頭貼公告說有新鈔,但是領出來全都是舊鈔,令他相當傻眼放聲哀嚎:「嗚嗚,到底是什麼東西,都領出來了總不能存回去吧。」還表示自己被ATM陰了。貼文一出,有網友就分享領新鈔的秘訣,「有存款功能的atm就不一定是新鈔」、「循環機不會裝新鈔」,甚至還建議原PO:「管它新舊,有錢就好,不要就收回來」、「我寧可收到舊舊的1千也不要收到很新1百」。媒體報導,今年央行準備將近6000億元新鈔供民眾兌換,其中3200億的新鈔已經發送至8家金融機構的指定兌換地點,包含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中小企銀等在內的371家銀行以及83家郵局。今天是央行規定換新鈔的最後一天,如果有換鈔需求的民眾,得把握最後機會,另外網路上也有人整理出「換鈔據點」並放進Google地圖中,可供民眾查閱。
台北一名滕姓男子從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後,繼續前往美國深造,取得數據分析碩士學位,並於2018年間進入第一銀行服務,擔任數位銀行處大數據分析暨建模中級專員,月薪6萬5000餘元。不料半年試用期滿後,銀行卻以他多次遲到、未依規定打卡、不善與人溝通等事項為由,逕自將其解雇,氣得滕男提出訴訟。根據判決書,滕男表示,他從2018年6月25日開始,擔任第一銀行數位銀行處大數據分析暨建模中級專員,約定每月薪資6萬5129元,並簽署新進員工同意書,未料半年試用期滿後,資方卻將其資遣,惟同意書約定試用期過長,對勞工顯失公平,應屬無效,且銀行未提出具體事證,證明他不能勝任工作,主張雇傭關係存在。第一銀行辯稱,雙方當時簽署的同意書為試用契約,兩造得隨時終止契約,無須具備勞基法之法定終止事由,且上頭皆已明確記載試用期間為6個月、考核標準等細節,另滕男於試用期間多次遲到、未依規定打卡,專業能力、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也未達考核標準,經多次建議仍未改善,依規定終止雙方雇傭關係。歷審裁判認為,滕男曾多次遲到,到職沒多次就出勤不正常,理由是「不熟公車路線」、「坐錯車」等,顯見自我管理有問題;另一方面,滕男無法適時接受他人建議,討論過程中數度情緒激動,影響團隊溝通效率,認定一銀解雇有理。案經上訴,最高法院維持歷審見解,判處滕男敗訴,全案確定。
下週就要迎接農曆新年了,又到了準備紅包的時候,公股銀行和郵局也從下週一(24日)至春節前(28日)連5天,開放民眾換新鈔,有需要換鈔的民眾可至全台共454個指定換新鈔地點進行更換,而許多人喜愛的紅色100元鈔票每人限換100張。想要換新鈔包紅包的朋友,下週可得把握時間,央行公告從下週一至五,公股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商銀、台灣企銀和中華郵政8個機構、全台共454個指定換鈔地點更換新鈔。由於春節將近,下週為換鈔高峰期,特別提醒有需要換鈔的民眾,上述8家可供換鈔之金融機構,都有開設「新鈔兌換專櫃」,以縮短民眾換鈔時間,其中由於紅色100元紙鈔受到許多民眾歡迎,因此央行表示每人每兌限換100張,即為10000元,如果民眾有需要多換,建議多帶一位同伴前往。央行也提醒,由於資金調度及庫存限額等因素,各銀行兌鈔地點每日新鈔供應有其限額,民眾若無法充分兌得所需之新鈔,請洽其他鄰近兌換地點辦理。為方便民眾查詢方便前往的換鈔地點,央行於「新鈔兌換地點一覽表」中建立地圖連結,同時結合Google地圖、QR Code,方便民眾使用手機、電腦查找。(詳情可至中央銀行官網查詢)央行結合Google Map,建立「新鈔兌換地點表」方便民眾查找。(圖/翻攝自Google Map)
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文化團體活動場所。建造瑾園的林子瑾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還曾在1921年蔣渭水等人發起「台灣文化協會」時,被推為議長,是當時台灣重量級的知識分子。不過林子瑾後代對於瑾園保存方式意見不一,目前還住在「瑾園」的林子瑾第三代林經堯與另兩位林子瑾後人林香吟、陳柏融投書本刊表示,「瑾園」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希望能原地保存。第一銀行在台灣光復後,一度成為瑾園的地主,瑾園原主人林子瑾第三代花鉅資買回。(圖/報系資料照)對此,同樣是林子瑾第三代的地主林先生夫婦表示,不曾反對文資保護,也沒說要拆屋,但對方一直以文資保護的名義,迴避無權占有土地的事實,「地價稅也是我們在繳!」至於瑾園建物保存方式,對方可遷移到其他土地重建,這也是最高行政法院建議的方式,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日前也做出釋字第813號解釋,認為《文資法》保存古蹟和歷史建築已侵害人民的財產權,應予修正和補償。林經堯等人指出,最高行政法院雖認定台中市政府審議瑾園為歷史建築程序有瑕疵,將全案發回台中高等行政法院,但未否定「瑾園」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至於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可考量讓瑾園「異地重建」,林經堯等人認為不宜,理由是台中市政府審議委員會反對,且「瑾園」所在的「大智路」以林子瑾的雅號「大智」為名,移地保存將減損其文化資產價值。不過台中市「大智路」是否以林子瑾的雅號命名存有爭議,根據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的網站所載,「大智路」的命名屬於「吉言佳字」,只列出中山路、中正路、林森路、文心南路、文心路、美村路等是根據紀念性人物來命名。林經堯等人認為,「瑾園」土地在日據期間被帳房(土地管理人)趙金福趁著主人不在的機會,內神通外鬼賣掉,台灣光復後輾轉成為第一銀行所有,最後被另位林子瑾第三代買走,想拆掉瑾園賣地,可是後來歷經胡志強與林佳龍兩位市長期間多次審議,認為有保存必要,公告「瑾園」為歷史建築時,保留超過60%以上面臨大智路的土地給另位林子瑾第三代,價值超過2億元以上。由於林子瑾與推翻滿清的黃興、北洋軍閥吳佩孚都有交情,也當過吳佩孚、閻錫山的法政顧問,但日本佔領北京時期,卻做過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使得林子瑾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忠奸之辨,引起史家關注。林經堯等人則認為,並無任何文獻記載林子瑾擔任過汪精衛政權的官職,而抗戰期間日本人想透過林子瑾找北洋軍閥吳佩孚出山,不是林子瑾主動牽線。至於日本佔領北京期間,林子瑾雖曾任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但僅3個月即離職。
桃機群聚案持續延燒,許多企業都不敢大意,紛紛實施居家上班、異地備援等措施,不少大型金控、科技業、金融業、電信業等,都開始分流上班,《CTWANT》就整理出一系列名單。【科技業】※台積電啟動分組營運模式,全公司除特殊情況外,全面暫停來賓、訪客入廠。同仁及持有長期工作證廠商人員應避免跨區移動,並依分組分流及動線規劃行進。避免面對面會議,如無法排除時僅由必要人員出席參與且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會議召集人必須保留與會人員相關資料,包含會議時間、與會人員名單,並紀錄人員相關位置。除法規項外,暫停同仁國內洽公及出差,並維持暫停海外公務出差,特殊情況須經例外核准。暫停舉辦公司性聚會活動並取消北部廠區尾牙、暫停舉辦慈善基金會、文教基金會、福委會及創新館活動。※廣達恢復三級警戒期間控管措施,英業達桃園廠區開始分流上班,仁寶上周末啟動人流管制;多家公司取消大型尾牙餐敘,改採人人有獎或線上抽獎方式進行。※鴻海採取限制訪客入廠、會議改以視訊為優先、暫停健身及按摩服務,且桃園地區禁止跨廠區交流。※聯電恢復紅、藍軍分組分區上班措施,並禁止外來訪客,但尚未實施居家上班,由於春節將至,原先規劃由各部門舉行的尾牙,因為疫情關係,也將全面停辦,並將持續密切留意疫情變化發展,動態調整防疫作為。※英業達桃園廠區啟動分流上班,今年未舉辦尾牙,採線上方式進行抽獎。※仁寶上周末已啟動公司各廠各棟的外訪與跨區移動等人流限制,先前也已宣布取消年終尾牙活動,改採員工人人有獎的方式,發放尾牙獎金每人新台幣1萬2000元;部門聚餐也因疫情影響,建議延後再辦。※緯創已規劃分流上班但尚未實施,將配合中央政策,目前員工每天都回報自主健康聲明。※和碩員工每天都進行自主健康聲明,會因應疫情做滾動式調整。【金融保險業】※全球人壽自1月19日起,啟動部分辦公室異地辦公、總公司與桃園分公司實施居家辦公,人數比例或輪替將視疫情發展進行滾動式調整。※國泰金暫緩舉辦室內50人、室外100人以上之大型集會活動,員工禁止在會議室內飲食,室內外分別保持1.5到1公尺的社交距離,區分A、B班可居家辦公的人力、避免非必要跨棟交流、會議改成視訊。※中信金採3班制實施上下班分流,各單位輪班彈性實施居家辦公,天數至少要7天,另外,24日起實施異地備援,嚴禁人員跨大樓交流,同大樓避免進入不同樓層辦公場域。※台新金上下班分流,配合不跨辦公大樓移動、會議以線上為主、宣導員工不聚餐、各單位取消實體尾牙及活動等,滾動式調整各項防疫措施。※富邦金依風險性高低陸續啟動雙北、桃園及基隆地區居家上班,總人數預計超過2900人,嚴格控管群聚感染風險,持續觀察疫情變化,動態調整及評估啟動更大規模的居家上班或異地辦公。※玉山金已於1月14日自主提升相關防疫措施,其中,總部已優先啟動異地及居家辦公,人數近千人。※第一銀行總行啟動分流上班,桃園地區分行大廳服務員及保全人員全需配戴防護面罩,並提供「有薪照顧假」。※元大金控取消所有實體會議及教育訓練,改採線上形式辦理,持續維持上下班分流,並嚴格要求辦公區域內全時佩戴口罩,限制同仁跨棟、跨樓層交流,避免室內集會活動,宣導會議與教育訓練以線上形式辦理;另外,為確保營運不中斷,並落實內控與資安,各子公司將視疫情及實際營運需求,啟動異地備援作業及居家辦公。※兆豐金異地及居家辦公相關措施已預先準備妥當,包含場地、電腦設備等,將根據疫情變化滾動檢討,研議是否啟動居家或異地上班。※華南銀行採取分流彈性上班機制,總行單位自上午8點20分起至9點50分,分4梯次彈性上班,並嚴格管制電梯每次搭乘人數及嚴禁電梯內交談與飲食;營業單位則可視需要安排員工彈性上班,報請總行核備即可。※南山人壽強化防疫措施,規定同仁上下班需配合量測體溫、辦公期間需配戴口罩、宣導會議方式多採線上會議方式進行、持續維持異地辦公模式分散風險、定期追蹤同仁有無確診個案的接觸史,並立即請其配合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並積極追蹤檢測結果及持續關懷員工身體狀況,旗下員工同住親友若自國外返台、或小孩就讀學校提前放寒假,可申請居家辦公。【電信業】※中華電信桃園與新北鶯歌地區的單位加強分艙分流上班機制,平日居住在上述地區而在其他地區上班的員工,可報請實施居家辦公,家中有受疫情影響學校停課的子女者也可申請。※台灣大哥大至2月20日,北北基、桃園、新竹地區的辦公室同仁,以居家上班為主,各單位因業務所需之必要人力才進辦公室上班,同仁間禁止跨棟接觸。技術單位、直營門市、客服人員,依業務需求安排人力配置,並確實做好防疫相關個人防護措施。※遠傳一直以來都有提供員工居家辦公的彈性,在不影響公司業務運作的前提下,提供「居家遠距工作」的模式,讓員工可兼顧防疫與家庭照顧。【汽車業】原訂農曆新年後舉辦的2022新春記者聯誼會,確定取消舉辦,2022年營運重點將以新聞稿方式對外揭露,這也是繼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和泰第3次取消新春記者聯誼會。
金管會力推安養信託,台新銀關懷高齡長輩需求連三年評鑑績優,為民營銀行之首;公股第一銀行則勇奪第一,資產規模5年增加180億元。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表示,積極響應金管會「信託2.0計畫」,透過銀行多元化信託商品平台,結合安養照護、醫療服務等長照支援,為客戶量身訂做信託安養及傳承規劃。民眾可直接透過台新銀網銀、行銀電子化服務,即時了解自身的信託財務情形,享受便利的數位金融信託服務。尚瑞強指出,台新銀行積極創新安養信託商品型態,高齡長輩及身心障礙人士可透過開放式選項的制式契約,簡易及迅速了解信託規劃重點,保障其安養權益;而針對財富管理需求的民眾,為其量身規劃信託架構客製化契約,滿足其退休安養、長期照護、財富管理及資產傳承等多元信託需求。 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則表示,一銀重視銀髮世代退休議題,自2016年安養信託評鑑計畫實施以來,共拜訪全國70餘家安養、養護機構,承辦之高齡者安養信託案件達上萬件,自2016年至2020年,新增信託資產規模高達180億元。第一銀行成立樂活退休專區,倡導民眾可透過信託規畫,規劃老年無虞生活,其中包含依高齡者需求調整「安心貸」(以房養老),按期給付的現金流規畫,以備未來醫療或緊急救助金使用,若擔心未來因重病或失智而無法管理自身財產,可於意識能力健全時,透過意定監護結合安養信託,自行選定未來監護人,於未來不能自理日常生活時,協助受監護人得到應有之照護。鼓勵民眾可於退休前及早為退休照護生活做準備,也可參加「預開型安養信託」,透過少許的資金,即可預先於銀行開立信託專戶,且免簽約金,破除一般人對於信託產品為有錢人專利之迷思,實踐普惠金融之理念。
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一旦出問題恐危及整體金融市場,必須預先「立遺囑」。金管會23日公布,2021年台灣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與2020年相同,即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及第一銀行等,六家銀行目前都符合今年的資本適足率門檻、且通過壓力測試,並交出首次「經營危機應變措施」,也就是大銀行的「生前契約」。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由於這些銀行規模極大,一旦出現流動性風險、資本適足率不足或重大經營危機時,都必須預先準備,如緊急增資、處分資產、裁撤分行、停止部分業務等,避免波及其他金融機構,目前這六家銀行都已交出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先由存保公司初步檢視合理性、可行性及妥適性,金管會再最終檢視是否過關。同時金管會重申,系統重要性銀行即是金融市場具有領導性地位的銀行,期許六家D-SIBs能為金融穩定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在業務面、行為面、公司治理面等要起示範作用,即要作模範生。侯立洋表示,金管會會特別關注這六家銀行,若出現不妥適行為、犯錯,也會更嚴格檢視及處理,如先前兆豐銀行房貸被詐貸,即有因其為大型重要銀行,所以罰鍰1千萬元。這六家銀行除了每年要進行壓力測試、要立生前契約外,資本適足率也要比一般銀行高,一般銀行普通股、第一類資本及整體資本適足率要達7%、8.5%及10.5%,這六家銀行到2025年要達11%、12.5%及14.5%,要比一般銀行多4個百分點,即2%的額外法定資本要求、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2021年中信等前五家被指定銀行即要達8%、9.5%及11.5%,一銀因為晚一年被指定,所以少0.5個百分點,依六家銀行6月底的數字來看,今年都過關,但若以2025年的標準來看,侯立洋說,兆豐銀及一銀仍未完全達標。
台灣基進黨立委3Q哥陳柏惟遭罷免後,有意參與補選台中第二選區立委的除了顏家以外,傳出和陳柏惟私交不錯的台中霧峰林家後代、藝人馮媛甄的老公林帛亨也有意角逐,在選情尚未明朗的同時,另一位與林家有親戚關係的台灣近代史名人林子瑾後代則正為了知名百年建築「瑾園」,與台中市政府對簿公堂!根據維基百科資料,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重要文化團體活動場所,也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林子瑾的故居。建造瑾園的林子瑾當時在台灣文化圈名氣不小,1921年蔣渭水等人發起「台灣文化協會」,他被推為議長,可見他在知識分子間的份量。不過林子瑾一手建造的瑾園產權歸屬幾經波折。台灣光復後,瑾園的附隨土地近600坪由第一銀行接收,但地上建物仍由林子瑾子孫共有。林子瑾第三代林先生花了半生積蓄向一銀買下瑾園土地,還花錢「請走」占用瑾園搭蓋違章建築住戶,希望能將瑾園土地做合理規劃。只是仍住在瑾園的親戚不願搬遷,林先生決定對簿公堂,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拆屋還地,不料親戚竟在2012年向台中市政府申請瑾園為歷史建物,屬於文化資產保護範圍,市府根據《文化資產保護法》,2018年召開審議委員會,將瑾園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林先生不服,提起訴願遭駁回,因此改提行政訴訟。一審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林先生敗訴,認為台中市政府基於公益,有權根據文資法的規定將瑾園登錄為歷史建築,土地所有權人林先生可享有減徵房屋稅、地價稅、及申請容積移轉等補償優惠,就算林先生不同意,也不行。建於1911年的瑾園,曾是日據時期「櫟社」等重要文化團體活動場所,登錄為歷史建築的過程是否合法,引發爭議。(圖/張文玠攝)上訴後,最高行政法院審視相關卷證資料,發現台中市政府在2018年5月18日召開的第3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組織不合法,因為未納入公民團體代表,已違反《文資法》的規定,因此將全案廢棄發回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更審。最高行政法院並以憲法的高度指出,國家行使公權力致人民財產損失,應予合理補償,《文資法》不像土地徵收處分有完整的補償制度,因此應該考量比例原則、節制公權力的行使,何況《文資法》在2016年全文修正後,要求審查歷史建築前,需先組成專案小組勘察和評估,並應考量「異地重建」和比例原則,可是本案審查委員竟根據舊法認定為歷史建築,中市府應該詳加計算,並證明所做處分是無法替代和最小侵害手段,才符合憲法上的比例原則。
我對台中市政府「真是又氣、又愛、又恨」,瑾園主人林子瑾的第三代子孫、新竹科學園區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退休的林先生搖著頭說,他花了大半生積蓄,向瑾園原地主第一銀行買下土地後,不料瑾園竟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伴隨漫長的10年訴累,人生能有幾個10年?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重要文化團體活動場所,也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林子瑾的故居,如今其後代子孫正為爭回祖產而與台中市府對簿公堂。林先生表示,祖父林子瑾因大房不育,後來娶了好幾房太太,他的祖母是二房,育有3子,長子早夭,他的父親是第3個兒子,至於目前還住在瑾園的堂哥則是二伯的兒子。另外,曾在宗教界享有高知名度的林雲,則是三房的兒子。至於為何瑾園會變成第一銀行財產?林先生表示,主要因為祖父林子瑾在日據期間,想去大陸發展,需要資金,因此把瑾園土地抵押給日本人在台灣的銀行,台灣光復後,日本在台銀行的資產,被省屬行庫第一銀行接收,因此瑾園變成一銀的財產。第一銀行在台灣光復後,接收日本在台銀行資產,一度成為瑾園的地主。(圖/報系資料照)林先生說,從民國60年代開始,他的父親一直想買回瑾園的土地,但當時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沒想到30年後,這個夢想終於由他實現,2004年間,政府進行二次金改,一銀想處分瑾園土地,他與一銀協商,一銀開出3個條件。一銀第一個條件是,要買就得整塊地買下來,不能分割;其次,不點交土地上面的建物,因此不管是占用瑾園土地的違建,還是仍住在瑾園內的親戚,一銀概不負責;第三是整筆交易一口價,不能殺價。林先生和太太商量後,覺得價格還可以,咬著牙買下來。一旁的林太太說,他們花了兩年時間處理占用瑾園土地的違建戶,大部分都是協商後給搬遷費,只有一戶告上法院,但後來也和解,付錢讓對方搬家,但最困難的就是還住在瑾園內的堂哥一家人,不願搬走,因此2012年5月間提起民事訴訟,希望堂哥拆屋還地,沒想到隔月,台中市文化局就收到申請,要求將瑾園列為歷史建築、古蹟,讓他們傻眼。林太太說,瑾園歷經5次審查,台中市政府本來都認為應該尊重土地所有權人的意願,只將瑾園列冊追蹤,不料後來翻盤,台中市府根據文化部函釋,認為不需徵得所有權人同意,就可認定瑾園是歷史建築,竟在2017年11月強行登錄瑾園為歷史建築,他們只好提起行政訴訟,雖然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他們敗訴,還好最高行政法院還他們公道,認定審議過程不合法,將全案發回更審。林先生曾請專家鑑定瑾園土地價值,市值約4億元,如果扣除瑾園建物和附隨土地的面積,土地價值只剩2億元。林先生強調,文資法的制度不合理,相關單位應該和土地所有權人好好溝通,不該獨斷獨行,這讓他想到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的故事,《文資法》規定得愈嚴苛,就像寒氣逼人的北風,導致人民的抗拒愈大、愈不願脫下身上的大衣,但如果《文資法》是太陽,和煦地照耀人民,人民就會自動脫下大衣,接受陽光的洗禮,希望《文資法》要做人民的太陽,而不是凜冽的北風。
瑾園的原址保存問題,因瑾園主人林子瑾後代與台中市文化局的官司,意外引起外界對瑾園主人林子瑾的好奇。林子瑾的一生,可說是半部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其複雜多變的生活經歷和感情世界,參雜自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以來,台灣人與異族日本人既對抗又合作的民族情結與恩怨情仇。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重要文化團體活動場所,也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林子瑾的故居,如今其後代子孫正為爭回祖產而與台中市府對簿公堂。1878年出生的林子瑾,父親是福建漳州來台行醫的清朝秀才林染春,母親是台中望族吳鸞旂的長姐吳幸元,在父母的教導下,幼年的林子瑾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18歲眼見腐敗的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官民組成的「台灣民主國」無法與日軍對抗,悲憤寫下《詠黃虎旗詩》,鼓勵台灣人莫灰心喪志。在秀才父親林染春和私塾老師的教導下,林子瑾的漢學底子深厚,矢志振興漢學,1911年加入霧峰林家林俊堂、林幼春等人成立的櫟社,每逢春秋佳日,擊缽分箋、吟詩作對,後來瑾園也成為櫟社的聚會場所,同年林子瑾還與林獻堂、連橫等人接待保皇黨要角梁啟超,在梁的啟發下,林獻堂等人決定採取愛爾蘭模式,以議會路線、保護台人。 建造瑾園的林子瑾是台灣近代史名人,與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有親戚關係。(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堅持漢族傳統的林子瑾,雖在日本統治時期經商和炒股而致富,還擔任日本總督府的台中州評議員,仍不忘爭取台灣人的民主與自由,除了1921年加入蔣渭水等人發起的「台灣文化協會」,擔任議長,並積極參與林獻堂推動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與林獻堂同赴東京請願。1923年底日本殖民政府大事搜捕「臺灣文化協會」幹部,隔年林子瑾避居北京,只在1937年返台奔母喪,1940年就返回北京,從此未能返台,也沒法再親炙他一手創建的瑾園。在大陸時期的林子瑾依然活耀,醉心於中國革命的他,與推翻滿清的黃興、北洋軍閥吳佩孚都有交情,據說他當過吳佩孚大帥府的僑務處長,也當過吳佩孚、閻錫山的法政顧問,以及日本佔領北京時期,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外傳抗戰期間,汪精衛政權想找吳佩孚出山,還曾透過關係找林子瑾牽線。外界不解的是,支持中國革命的林子瑾,不時與黃興等辛亥革命元勳吟詩唱和,卻當上了北洋軍閥的官,在台灣高舉民族大旗、矢志對抗日本侵略,後來卻加入辜顯榮發起的「公益會」,與他也曾加入的「台灣文化協會」對抗,在大陸還當過汪偽政權的官,宛如希臘神話中,複雜而多變的人面獅身「史芬克斯(Sphinx)」,也讓他真實的面貌,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1911年清末保皇黨要角梁啟超來台參訪,林子瑾、林獻堂、連橫等櫟社成員接待合照。(圖/翻攝自開放的博物館網站)
我對台中市政府「真是又氣、又愛、又恨」,瑾園主人林子瑾的第三代子孫、新竹科學園區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退休的林先生搖著頭說,他花了大半生積蓄,向瑾園原地主第一銀行買下土地後,不料瑾園竟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伴隨漫長的10年訴累,人生能有幾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