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20日宣布,曾經確診後解隔者,接下來3個月再接觸確診者不需要再次被匡列;也有專家指出,已經先打疫苗後的確診者康復後,會產生「綜合免疫力」,抗體會比較高也較持久。不少人因此產生「自然感染就康復,就等同於打了一劑疫苗」的想法,對此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提醒,一劑疫苗都沒打的人千萬別想著用自然感染的方式代替打疫苗。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今(21日)在臉書發文,提醒「未接種疫苗者,即便Omicorn病毒康復後,仍然有危險」,貼文表示他不同意未打疫苗者,透過自然感染代替打疫苗的想法,指出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不夠高、不夠持久,3個月後有些只剩不到18%到20%而已,「這時只要遇到新的變種病毒,身體很快又會被入侵了」。貼文也提醒「單純靠Omicron病毒自然感染後產生抗體,太不可靠」,因為Omicron病毒有2大特色,包括99%為無症狀或輕症,以及病毒變異太快,容易產生重複感染情況。黃軒醫師指出,這些容易發生重複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卻又是這些無症狀或輕症的患者們,其體內所激發的免疫力本來就不高,也不持久,只要病毒稍有突變,就很容易再度被攻破、再次受到感染。「所以不行!請不要想嘗試重複感染COVID-19,來增加自己的免疫力。這是錯誤又傷害身體健康的行為」,黃軒更舉國際期刊佐證,指出未打疫苗者,中和抗體對其他變種病毒時,免疫水準較低,相對於有接種疫苗者,其中和抗體在抗其他變種病毒時,仍然可以有效抵抗病毒感染。黃軒醫師最後提醒「快點接種第3劑疫苗加強劑」,加強針不僅可以免重症、免死亡,也會產生綜合保護力,可以讓接種者抵擋其他病毒變種,「如果你要單靠,而不去接種疫苗,又一味靠著自然感染,想得到免疫能力,再次提醒,千萬不要把身體傷害到了」。
防疫「0+7」新制上路,已有保險業者表示,將檢查隔離者的小黃卡,打滿第3劑疫苗者不予理賠,立委蔡易餘、高嘉瑜、莊瑞雄及王美惠今(18)日舉行記者會痛批,保險公司在非疫情期間大賺其錢,現在遇到疫情爆發卻不理賠,根本是「賺錢爽歪歪,核保理賠機機歪歪」,要求金管會硬起來,保障保戶權益。蔡易餘指出,金管會今年3月修訂被稱作「薰衣草條款」的「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未來只要符合四條件即可調漲保費,看似管制保險公司,實則替保險公司開後門,保戶簽署保單同時要一併簽署「費率可能調整告知書」,無論未來是否會調漲保費,先讓保險公司符合要件即立於不敗之地,未來發現公司有虧損可能,即可調高保費將風險轉嫁在保戶身上,讓原本就相對弱勢的保戶變得更加弱勢,對投保人不公平;金管會並非保險公司圍事,對近日的防疫保單之亂,必須保護保戶權益。高嘉瑜批評,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最重要是信任,不能只想包贏不輸、穩賺不賠,在這次防疫險之亂中,可看出保險公司醜態百出,拒保、強制退費,理賠條件一日三變,且越來越嚴格;現在「0+7」新制上路後,保險公會仍未承諾一定理賠,金管會說一套,保險公司卻不甩主管機關,她期盼金管會拿出具體政策,讓防疫險拒保之亂盡快落幕。莊瑞雄說,政府對保險之亂不能視而不見,保險公司去年賺錢,「賺錢時爽歪歪,賠錢時機機歪歪,有這樣的財團嗎?」他指出,政府砸錢防疫是要穩定人心,沒事時保險公司賺飽錢,現在發現風險大增就下架商品、不核保、退保,痛批「賺那麼多錢的財團欺負小老百姓,金管會立場在哪?」王美惠指出,保險公司要賠錢給百姓說些有的沒有「沒天良」,但金管會不僅沒替百姓想,還替保險公司說話,質疑保險公司「贏得要做,輸的不賠,這不是詐騙集團?」出席記者會的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回應,的確有保險公司對重複投保,做出退件工作,但金管會已對外說明,已完保就不能退保,要求業者依照規定辦理;至於隔離「0+7」新制度,業者不能要求看小黃卡,只要有3+4隔離單,保險公司就該理賠。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也讓許多民眾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但近日有不少確診民眾反映沒收到通知,還有女網友曬出要隔離到「2202年」的隔離通知書,自嘲被政府宣判無期徒刑,沒想到許多網友都表示自己也遇到類似問題,讓其他網友感嘆「第一線真的太累了」。女網友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曬出自己的居隔通知書,表示「因為一場肺炎…我了解到無期徒刑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只見通知書的隔離日期從2022年5月17日起算,但解隔離日期卻是「180年後」的2202年5月15日,讓她哭笑不得又感到相當無奈。女網友也透露,她一看到無期徒刑般的隔離日期後雖然不斷打電話,但「台北衛生局打不進去,已聯絡上信義關懷中心處理中」,同時也好奇:「有信義區的夥伴跟我一樣嗎?」文章曝光後,立即有網友留言「我的鄰居也遇到相同問題」、「我也時間不對,電話都打不進去,很煩」。有網友在留言串分享「隔離日同解離日」的通知書。(圖/翻攝自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還有網友表示「我5/10中鏢,到今天都還沒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我的也很鬧,居隔解隔同一天」。也有不少網友替工作人員「秀秀」,表示「大家都累了」、「要號召大家,寄蠻牛給衛生局了」、「2202年,我都投胎三次了」。此外,指揮中心表示,自今(17日)開始,只要打過第3劑疫苗就能選擇「0+7」自主防疫,而確診者填寫的密切接觸之同住家人如勾選「自主防疫」,則會自動被列為7天自主對象,不過民眾也可選擇較嚴格的「3+4」舊制,而選擇3+4的民眾,因前3天為居隔,可向雇主申請「防疫隔離假」,且雇主不得不准假、不得視為曠職、不得以別的假別處理,更不得扣發全勤獎金。
新冠本土疫情確診數持續攀升,且不時傳出民眾因病逝世噩耗,引發社會恐慌,結果民進黨政府卻在防疫物資快篩試劑準備上呈現大亂;對此,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10)日認為,人民不能被政府剝兩層皮,發起連署要求政府於定點,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給民眾使用。蔡壁如說,台灣正在走向共存的路上,政府所有防疫政策都跟快篩有關,包括能不能請假、能不能去醫院就診等,樣樣都需快篩,政府的責任就是提供足量、人民負擔得起的快篩試劑!她指出,總統蔡英文承諾,5月底有1億劑快篩到貨,但這段時間台灣確診人數爆量,快篩需求大,應該由公費發放。「沒有理由用人民納稅錢去買,又要人民自己再一次掏腰包花錢去買,等於是人民被政府剝兩層皮!」蔡壁如認為,要解決快篩之亂,取之於民的錢,就要用之於民,公務預算來源是每個人民的納稅錢,政府用公費買來的快篩試劑,應該免費提供給人民。此外,蔡壁如也指出,要脫下口罩要有必要的條件,包括疫苗普及率,尤其第3劑疫苗和老人疫苗普及率,必須到8成以上;足夠的快篩試劑和口服藥;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她認為,目前最急迫的是要有足夠的快篩試劑和口服藥。蔡壁如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作法,就是想要在一定時間內達到快速染疫、快速下降確診人數的「快升快降」模式,這是不是為了陳時中7月投入選舉打算,有一句話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批評,執政黨目前大如巨獸,在野黨淪為「狗吠火車」,要監督和阻止不當行政,必須全民一起來。蔡壁如強調,自己贊成共存,但共存不代表就要放棄防疫,要共存就要給人民和病毒共存的武器,有足夠、隨時、隨地可以取用的快篩試劑,人民才敢安心出門工作。她感嘆,沒有人喜歡每天捅鼻子,如果不是為了保護所愛的人不受病毒之苦,可以不篩當然就不篩,不篩就是陰,不是嗎?陳時中又怎想呢?前往連署:https://forms.gle/w7TQYakMStf2jDzi6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為保障校園健康、安全環境,教育部日前發函給各級學校,要求自5月9日起,校園工作者必須接種完整3劑新冠疫苗,曾確診者則可持有3個月內解隔離通知書;對於經醫師評估不宜接種疫苗者,則需每週做一次快篩。本土新冠疫情狂燒,先前陸續有多所學校因有師生確診而停課,近日教育部發函給各縣市教育局處,以及高中以下學校,要求工作人員盡快接種第3劑疫苗,內容提醒僅接種2劑疫苗者,應盡速接種第3劑。對於曾經確診之校園工作者,教育部指出,曾確診並持有3個月內由衛生機關開立的解除隔離通知書者,可以「暫免」疫苗接種證明,但須在解除隔離滿3個月後,按照時程進行接種。內容也提到,如果學校工作人員經過醫師評估,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且開立證明,或者因為個人因素無法接種疫苗者,必須每週進行一次快篩,或是PCR檢測陰性後,才可進入校園。令經醫師評估無法接種疫苗者,快篩試劑費用由政府負擔,不過因個人因素無無法接種疫苗者,必須「自行負擔快篩費用」。
不僅台灣,包括香港、中國大陸、南韓新冠疫情確診數亦不斷攀升,與疫苗保護力消退相關,為補足消退的疫苗保護力,指揮中心20日宣布65歲以上的民眾、免疫不全或低下等特殊族群可施打第4劑新冠疫苗。不過各牌疫苗打3劑後保護力剩多少?打疫苗後遭突破感染比率為何?本月9日指揮中心就公開國內突破感染數據,其中以BNT疫苗每10萬人有7.5人被突破感染為最高。根據《康健雜誌》報導,指揮中心本月9日公布台灣突破性感染數據,以「最後一劑疫苗廠牌」為分類進行統計,並未細分接種3劑疫苗組合,而數據可見,國內接種第3劑疫苗的人數,各廠牌依序分別為莫德納疫苗769萬人、BNT疫苗為307萬人、高端疫苗49萬人。遭突破性感染比率依序則為BNT疫苗(平均每10萬人中7.5人)、莫德納疫苗(平均每10萬人中6.5人)、高端疫苗(平均每10萬人中2.6人),最後AZ疫苗則是平均每10萬人中10.2人,但因為施打該牌當作後一劑的人不足3萬,因此統計基數過小,參考的價值較低。此外根據美國疾管局(CDC)表示,施打第3劑疫苗後,大約2至4個月,疫苗保護力、重症保護力都會下降,其原因除了抗體水平衝不上去,也是因為病毒不斷發生變種;澳洲生醫科學與藥學專家巴特列(Nathan Bartlett)指出,接種BNT、莫德納疫苗作為第3劑2至4週後,保護力約會回升到60%至70%,15週後則會降到30%至40%。不過重症保護力部分,BNT疫苗重症保護力從90%降到75%、莫德納疫苗則是能保持在90%至95%。報導也提醒,免疫力與個人體質有關,而且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如果身體較操勞、營養不均衡等,也會讓免疫力下降,而外界擔憂本身患有慢性病是否更容易遭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先前就指出,根據目前的案例觀察,突破性感染與接種疫苗後的時間長短、劑數有關,罹患慢性病並不在高風險之列。
國內本土確診案例極速飆升,政府也依目前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結果及各國接種政策,建議高風險族群接種第4劑疫苗,6至11歲兒童也核准施打半劑莫德納。日本政府整理出一張接種疫苗與確診數的關係圖,可以看到施打3劑疫苗後,確診數確實有明顯降低。日本政府整理出的圖表可以看到,將民眾分為「未接種」、「完整接種2劑」以及「接種第3劑」3類,可以看到4月4日至4月10日,12至19歲中,未接種疫苗的每10萬人就有679.4人染疫;接種2劑疫苗,每10萬人則是249 人人染疫;接種3劑疫苗後則降至99人。接種疫苗後,確診數確實有「斷崖式下降」。(圖/日本厚生勞動省)而在9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中,未接種疫苗者,每10萬人就會有4501.6人染疫;施打2劑疫苗,每10萬人染疫人數降至85.7人,接種3劑疫苗,則只剩下40.5人染疫,由此可見,接種疫苗是有一定保護力的。因疫情再度升溫,各國也開始研擬讓老人與高風險族群接種第4劑疫苗,而美國開放接種第4劑的門檻甚至放寬至50歲;台灣則是規劃以年長者、安養機構、免疫力低下等族群優先接種第4劑疫苗,與第3劑間隔5個月,最快6月之後開打。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香港市民接種第3劑疫苗的比例偏低,不排除到年底將累計600萬人染疫。此外,香港此波疫情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社會要為第6波疫情做好準備。據《星島日報》報導,郭健安強調,接種疫苗仍是應對疫情唯一手段,相信大部分香港市民未來均要接種第4劑。他指出,隨著第二代疫苗有望於下半年面世,年底前有望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郭健安說,由於大部分香港市民已感染新冠,或已經接種疫苗,社區出現進一步大幅感染可能性不高。但是市民接種3劑的水平仍偏低,加上80歲以上長者第2劑接種率僅約4成,憂慮確診數字預計持續徘徊在三位數,甚至出現反彈,隨時間推移累計或有600萬名港人確診。對於未來疫情的走勢,郭健安坦言這輪疫情難像過去幾輪般完結。他表示,只要社區中有病毒存在,相信又會再有市民受感染。而隨著7至8個月後疫苗的抗體效力下跌,相信又會再有市民受感染。郭健安說,接種1劑或2劑疫苗「頂不住病毒」,數據顯示接種3劑的保護力會較高,他相信大部分市民最終都要接種第4劑疫苗。他還預計,半年後藥廠會研發第二代疫苗,效力會較之前好,相信隨著新疫苗面世,確診的住院率會減低。香港疫情確診數連續數日下降至三位數,社交距離措施將從本週四(21日)起放寬。
指揮中心4月15日宣布,4月22日起,參加旅行團旅客及旅行社工作人員須打滿第3劑新冠疫苗,由於指揮中心並未事先通知,把旅行社打了個措手不及。交通部觀光局、民航局等緊急協商後今日宣布,18日前預定於22日後出團的團體,如旅客未打第3劑,業者可於21日前檢附團客的疫苗小黃卡或健保App截圖等相關證明,向航空業者申請免手續費退、改票。指揮中心日前要求4月22日起參加旅行團旅客及旅行社工作人員須打滿第3劑,但由於指揮中心事先並未和觀光局或旅行社業者等協商過,引發民怨。觀光局表示,為減少旅遊糾紛,經與行政院消保處研商後,立即於事發當日發布新聞稿,說明解約退費處理原則:4月22日以後出發的旅遊團,未接種第3劑旅客,適用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3條規定,即旅行社應提出已代繳的行政規費或已支付的必要費用之單據,如航空公司退票手續費、旅宿之取消費用等,經核實後予以扣除,並將餘款退還旅客。不過為協助旅客降低前述已支付必要費用,交通部長王國材又指示民航局及觀光局跟航空公司、旅宿業者溝通,減免或減低相關退票、訂房手續費。國內航線航空業者則同意4月18日前預定於4月22日後出團團體,如旅客未打第3劑疫苗,旅行業者可於4月21日前檢附團體旅客的疫苗小黃卡或健保App截圖等相關證明,申請免手續費退、改票;自4月22日之後的團體旅遊即依指揮中心規定辦理。觀光局亦協助旅行業者與旅宿業者溝通,基於旅館業者量體規模不同,與每一家旅行社的合作基礎亦不一,旅館業者已表示會就合作關係,本於互助互惠精神,以維繫雙方長期建立夥伴關係及後續互信合作基礎與旅行業者協商處理,俾減少消費者損失。
香港3月中旬爆發第5波疫情,導致最少8000人死亡,根據外媒報導,香港每100萬人口約35人染疫死亡,而英、美、南韓及印度,每100萬人口只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相較之下香港死亡率異常地高。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在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發表文章,認為香港染疫死者大多是未接種或未完整接種疫苗的老年人,推測是醫療量能不足,使得香港爆發第5波疫情後,政府才緊急加強為老人接種疫苗、管理安養院、為染疫長輩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進行快篩等,但此時已經「太遲」(too late)。依據疫情指揮中心4/9公布資料,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率第1劑約83.6%,第2劑約78.7%,追加劑約52.0%,其中65歲至74歲長者第1劑86.9%,第2劑為83.3%,追加劑為69.4%,而75歲以上長者第1劑接種率仍僅為76.6%,第2劑為71.2%,追加劑為55.5%,亟需再積極提升。台灣自今年以來的4415位確診者中,截至4/11資料,目前99.66%皆為無症狀或輕症患者,15名中重症患者有5人未接種疫苗、4人僅接種1劑疫苗。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隨著確診人數增多,或老人家感染人數增多,特別是很多長輩還沒有打疫苗,都會讓中重症、死亡人數開始增多,建議繼續提高老人家和有慢性病族群的第三劑施打率,越高越好;其次是老人家經常活動的場所,防疫規範要更為嚴格,疫調時也要特別重視有無接觸老人家的可能。指揮中心宣布已採購70萬人份的口服藥物Paxlovid,專家認為最好能購足至100萬份,才能比較放心。(圖/123RF)另外,林氏璧也認為保留醫療量能相當重要,除了力行輕重症分流;若有中重症患者或有重症風險,要優先住院,不能有醫療排擠現象。而有重症風險者,要在有症狀的5天內即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才能有效預防重症或死亡,因此一定要準備充足的藥物份量。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台灣目前還沒達到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尤其60歲以上族群,第3劑疫苗涵蓋率尚未達80%以上,而抗病毒藥物也還不足夠,他認為至少要準備100萬人份的口服藥物,雖然指揮中心宣布已與輝瑞藥廠簽訂70萬人份口服藥物Paxlovid採購合約,其中35萬人份藥物將於今年第二季前運抵國內,但距離100萬人份仍有差距。陳時中曾透露,新冠口服藥物每人份價格約700元美金(約新臺幣2萬1000元),比起治療流感的克流感等藥物(每人份新臺幣700元)貴上許多,因此採購量評估要更仔細計算,目前目前國內有132人已使用新冠口服藥物,效果也都很好。此外,為因應未來可能的大規模確診潮,林氏璧也提醒醫護人員人力要足夠,以免出現類似國外醫護人員大量確診或被匡列時人力不足的狀況。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Omicron傳播力強,但嚴重和致死率不如之前的Delta變種,但若應變不及,恐怕會拖垮醫療量能,這也是香港死亡率飆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所以「保持醫療量能」相當重要。
屏東極樂傳播鏈擴大延燒,高雄1名確診男客曾至九如鄉天上人間小吃部消費,昨日造成服務員、客人及白牌車司機共9人接觸確診,衛生局進一步採檢,10日又新增20名確診個案,全案確診數已高達30人。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確診個案中有一位是小琉球民宿業者,曾經到過天上人間消費而確診,衛生局隨即通報並透過救護船協助接駁至本島隔離。由於娛樂傳播鏈不斷延燒,屏東警方也加強針對縣內八大休閒娛樂場所進行查核,依規定消費顧客必須提供接種3劑疫苗,東港警方便發現,有4家有女陪侍店家,未依規定檢查客人有無施打第3劑疫苗,已依傳染病防制法第37條1項6款告發,最高可罰1萬5千元。
國內疫苗打氣不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估計,3月底約有26.4萬劑莫德納和BNT、30萬劑AZ將到期,總共56.4萬劑疫苗面臨銷毀。有立委質疑這樣根本是在浪費公帑。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回應了。立委28日質詢,針對疫苗採購及使用是否涉及浪費,有無監督機制?主計長朱澤民說明,疫苗是消耗品,就像買文具用品紙張,像是一般診所拿多少劑,如果民眾沒有來,或已經打開了,沒打完就是報廢,這就是消耗品,會去看有沒有符合一定程序使用,「現在是有」。針對此事,陳時中指出,所有的疫苗或藥物,任何這些有效期的東西,都會面臨過剩跟不夠,「那我們寧願要能夠有剩,也不要不夠」,這是基本的一個態度,假如過期了,當然沒有辦法,只好銷毀。陳時中表示,過期了也沒辦法。(圖/翻攝自衛福部直播)事實上,為了增加疫苗打氣,指揮中心宣布3月底前接種疫苗,可以獲得200元(含)以下衛教品,至於65歲以上長者尚未接種疫苗者,更加碼到500元(含)以下衛教品。台中市更是宣布,不限國別、戶籍,只要在台中市接種第3劑疫苗者,有機會獲得福袋,限量一萬份,時間3月28日至5月31日為止,限台中指定地點,包含30區衛生所、合約院所及外展接種點等,發完為止。另外,只要滿65歲以上的長者,打疫苗都能獲得總計1000元的現金及禮券。
肺炎疫情近日有升溫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7日便宣布,即起酒店等八大特種娛樂場所從業人員必須每周篩檢外,且需打滿3劑疫苗。高雄市警察局新興、苓雅警分局昨日深夜配合市府衛生局成員,前往轄區特種娛樂場所稽查,同時勸離未打滿第3劑疫苗的酒客,斷開不正當的「人與人的連結」。前往轄區店家稽查,並勸離未施打第3劑苗的酒客,穿著火辣的女服務生排隊等候稽查。(圖/民眾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記者會上宣布,特定娛樂場所營業場所如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理容院及其他類似場所(特種咖啡茶室、夜店、舞場、三溫暖)等場所,從業人員必須每周篩檢,顧客必須打滿3劑疫苗才能進入消費;而且不只有顧客,連工作人員也得施打3劑疫苗,所有工作人員、從業人員應接種疫苗2劑且滿14天,第2劑滿3個月者,應接種第3劑,否則不得提供服務。新興、苓雅警分局昨晚大動作兵分多路,前往轄區店家稽查,並勸離未施打第3劑苗的酒客,業者與顧客都很配合稽查,並未有鬧事情況,秩序大致良好。警方提醒,民眾如要進入特定娛樂場所消費,應打滿三劑疫苗,另服務人員需注射兩劑疫苗且滿14天(如第二劑已滿三個月,則需再接種第三劑),且為避免隱藏的無症狀傳染源,所有從業人員自3月27日起至4月30日止,每周都應進行一次快篩,以確保防疫安全及降低感染。
昨(27)日新冠肺炎本土暴增83例,尤其基隆警察漸趨淪陷,打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封步調,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八大行業即起客人要打滿3劑新冠肺炎疫苗才能入場,台中市警六分局為確保市民健康安全,昨晚10時立即前往青海南街海派酒店臨檢,查獲6人違反防疫規定,函請主管機關裁處。警方要求業者落實實名制並清潔消毒及入口處量測體溫。(圖/翻攝畫面)第六分局指出執勤前也對執勤員警提示任務重點及應行注意事項後,隨即前往執行臨檢,要求業者除應遵守實聯制、清潔消毒及入口處量測體溫外,所有顧客皆應施打第3劑疫苗始得進場消費,從業人員亦須接種2劑疫苗滿14日,如已接種第2劑滿3個月者,亦應接種第3劑疫苗,警方要求業者確實執行落實自主管理。酒店小姐也要接種3劑疫苗。(圖/翻攝畫面)警政署昨全力配合縣市政府實施聯合稽查特定娛樂場所,已通報各警察局長向縣市首長報告,並全力配合縣市政府相關局、處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即日起「整合維護治安與協助防疫工作的相關勤務」,加強實施聯合稽查及取締,請國人及各家業者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有效防堵疫情,並能維持經濟、生活正常運作。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昨日多點爆發,本土個案新增83例,境外移入120例,總數破200例;對此,立委蔣萬安今(28)日提醒,一波接一波的病毒侵襲,政府如何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之間取得平衡,必須及早確定戰略。蔣萬安表示,「能否守住這一局,未來幾天將是關鍵」,目前社區的染疫風險增加,民眾若尚未接種第3劑疫苗,能打就儘快去打,守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安全。蔣萬安說,鄰近的香港、日本和韓國,確診數字急遽攀升,國際疫情仍然不見降溫。他說,面對一波接一波的病毒侵襲,在這場防疫持久戰中,如何在「清零」和穩定民生經濟間取得平衡,甚至最終「流感化」與病毒共存,政府必須及早確定戰略方向,預先做好準備!蔣萬安也向所有背負重擔、默默付出的防疫英雄們說「大家辛苦了」。他指出,兩年來漫長的防疫過程,如果沒有防疫人員堅守崗位在前線作戰,民眾絕對無法像現在一樣安心生活,面對這次的挑戰,同心協力相信一定可以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