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女CEO「買精生2混血女」 再赴美1舉動疑備孕第3胎
35歲中國女CEO葉海洋在2017年前往美國「買精生子」,砸了近50萬人民幣生下混血女兒Doris,4年後又到俄羅斯進行試管嬰兒,生下二女兒Hatti,沒想到近日又飛到美國備孕第3胎,讓許多網友相當期待,猜測她是想生個兒子,引發熱議。葉海洋是中國DC藥局的創始人,在化妝品界占有一席之地,事業有成的她,因為想要小孩,精挑細選買下5國混血精子,對方是畢業於常春藤名校,擁有優質的外型,透過促排、取卵、胚胎、移植、產檢等步驟,成功產下女兒Doris。後來,她又選擇同一名精主,打算懷第2胎,但過程十分不易,因為疫情不方便出國,因此她花了15.8萬人民幣,將精子冷凍,從美國運送到俄羅斯,再到俄羅斯做試管嬰兒,最後順利生下二女兒Hatti。葉海洋透過「買精生子」,生下2個女兒。(圖/翻攝自微博)近日葉海洋在微博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她在美國一間醫療中心做檢查,雖然沒有明講,但不禁讓人猜測已經在備孕了。事實上,她之前就曾預告自己可能生第3胎,影片中大女兒Doris照顧妹妹,她便詢問若有一個弟弟如何,Doris則點頭答應。葉海洋在醫療中心做檢查,疑似已經在備孕。(圖/翻攝自微博)消息一出,引來網友留言祝福:「加油,期待弟弟的到來」、「當媽媽不容易,妳好偉大」、「媽媽的不易」、「這麼好基因,多生幾個也無妨」、「好有勇氣」、「好好保養,妳沒問題的」,都希望她能心想事成。

「2023臺北生技獎」得獎名單揭曉!智慧醫療、精準檢測多元精進 躍進國際市場版圖
生技產業奧斯卡級榮耀「2023臺北生技獎」已於(9/15)由蔣萬安市長親自揭曉「創新技術獎」、「國際躍進獎」、「技轉合作獎」及「跨域卓越獎」四大獎項得主,共計20家績優生技企業與學研機構獲獎,頒發總獎金600萬元。臺北市蔣萬安市長致詞表示,臺北市有8大醫學中心、全台90%創投機構據點及85%金融總部設立據點,完善的基礎建設與產業聚落環境,為生技產業落地發展最佳選擇;市府亦相當支持生技產業發展,持續投注資金補助、人才引進、市場拓展、土地空間等資源,期許成為生技產業最佳夥伴!蔣市長說,2023臺北生技獎邁入第20周年,透過技術、財務、創投與智財法律等專業領域委員及審慎嚴謹的評比機制,至今吸引1,500件績優生技產品技術參賽,並有超過250件標的獲得肯定,得獎企業的優異表現,也讓「臺北生技獎」在生技界獲得「生技奧斯卡」之美名,為國內頂尖生技企業爭相角逐的競賽,更成為生技產業打造企業形象、提升國際知名度的絕佳平台。2023臺北生技獎四大獎項共頒發製藥、醫材、應用生技領域20件生技企業暨學研單位績優技術產品,得獎內容展現生技產業豐沛的創新能量外,多項技術更展現臺灣生技從醫療、生活守護民眾的用心,其中金獎企業單位獲獎標的,更展現出台灣生醫技術結合AI人工智慧及精進精準醫療檢測的產業脈動。臺北市蔣萬安市長、產業局陳俊安局長、2023臺北生技獎審查委員會吳金洌總召集人與得獎企業單位合影(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創新技術獎金獎 振磬科技(股)公司】標靶音波刀結合磁振影像 實現更精準安全的無創熱消融治療 振磬科技公司研發之「振磬標靶音波刀」具有創新專利的弧形結構,可快速安裝於現有磁振造影(MRI)床台,以結合磁振影像精準分辨病灶及高風險區域,再透過弧形結構內的上置式聚焦超音波陣列探頭及水袋,除集中超音波束產生高溫,讓病患無須開刀,採熱消融方式,達到目標病灶軟組織萎縮變小,減輕或減緩相對應症狀,水袋並可降低超音波因界面空隙或氣泡釋出熱能燒灼患者皮膚的風險,提高治療安全性,目前已獲TFDA核准為第三級醫材許可證,並在大林慈濟、花蓮慈濟、亞東等醫院提供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治療服務,未來將加速研究開發如癌症骨轉移和胰臟癌等新的臨床適應症,提供醫師更廣的醫療路徑,創新整合技術獲得「創新技術獎」金獎。【國際躍進獎金獎 邦睿生技(股)公司】台灣品牌導入不孕症自動化檢測市場 全球52國行銷成果亮眼專注生殖領域的邦睿生技,是2016成立的體外診斷醫材新創企業,在全球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看準全球不孕商機,研發微型化顯微鏡頭、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之核心技術,打造男性不孕症自動化檢測解決方案。邦睿生技以LensHooke®與Bonraybio®之產品與技術雙自有品牌策略,立足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及操作簡便、精準檢測優勢,快速佈建美國、日本、印度等52個國家,近三年營收翻倍成長,從109年新台幣2,500萬快速增長至111年1.06億元,獲得「國際躍進獎」金獎肯定,為台灣生技產業躍上國際舞台展現新實力。蔣市長與創新技術獎得獎者合影(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技轉合作獎金獎 陽明交通大學雷射系統研究中心】首創診療治療雙效眼科雷射醫療系統 產學合作創造國際銷售佳績 陽明交大雷射系統研究中心與承賢科技公司產學合作開發的「AI智慧型點陣式多波長眼科雷射治療系統」,將雷射系統研究中心成功產生具有世界頂尖雷射功率與轉換效率的黃光,搭配自主開發的雷射驅動模組、高速振鏡掃描系統與光學變焦模組等設備,及AI影像智能辨識軟體,成功開發市場首創同時具有診療及治療功能的視網膜光凝儀。透過產學技術移轉合作,結合承賢科技公司在雷射治療產品上的設計與製造經驗,及國際市場與銷售通路的優勢,成功銷售美國、波蘭、捷克、泰國等市場,2年來已創造逾新台幣5,900萬元營收,獲得本屆「技轉合作獎」金獎肯定。【跨域卓越獎金獎 三軍總醫院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AI輔助智能精準判讀心血管疾病 醫療及居家照護多元用途造福普羅大眾三軍總醫院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所開發之「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為該中心第一個商品化的產品,累積超過一百萬筆自身建構的數據支持,結合AI輔助判讀可診斷50多種心血管疾病,精度達心臟專科醫師水準,提供醫療院所、緊急救護、偏鄉醫療、較低價的自費健檢及居家照護的服務,最大化發揮心電圖檢查的功效,造福民眾能更早期發現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榮獲「跨域卓越獎」金獎。「臺北生技獎」持續鼓舞企業及學研單位投入產業發展,得獎典範更激勵產業持續創新研發,領航產業共同打造全球生技版圖新亮點! 有關2023臺北生技獎得獎企業單位介紹,請至生技@台北查詢。

精益求精!河南人類精子庫辦「精液質量比拼」 參加就可領2萬6764元
大陸河南省人類精子庫近日舉辦了為期50天的「精液質量比拼」,找當地大學的學生參賽,評比標準為濃度、活力、精液量、精子畸形率最低,綜合起來最強的選手將脫穎而出,不只全程免費,參加者還可獲得6100元人民幣(約2萬6776元)的現金補貼。據悉,學生不必擔心個資問題,因為比賽結果會匿名以數據呈現,獲勝者只能當「無名英雄」。工作人員稱,會舉辦這個比賽,是因為大學生的精液質量好一些,且捐贈過程需要2至3個月的時間,所以捐贈者需要長期生活在當地。此外,每天的名額都有限制,所以建議參加者要提前預約。報導一出,評論區有許多自稱是當地大學的學生留言參賽,「我鄭州大學某某某掛帥親征,請大家給我點讚,讚有多少個,我就捐多少毫升」、「我鄭某某某一天20次,實名捐精。」也有許多網友對比賽不以為意,「比這個有什麽意義」、「《中國好精子》海選」、「恭喜你們啦!要做爸爸啦」。

媳婦堅持不生娃!舅媽放大絕「逼離婚」他卻認了 網讚:早離早解脫
婆媳衝突是從古至今的無解之謎,其中又以傳宗接代的問題更為棘手,近日就有女網友在臉書發文指出,她的舅媽每次在親戚聚會時都會埋怨自己抱不到孫,常常讓2個媳婦備感壓力,沒想到舅媽今年更使出大招,直接威脅小兒子,若再不生小孩就分不到財產,而小兒子竟也因此提出離婚,讓原PO直呼,「真的很噁心。」有女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指出,她老公跟她自己的家族都算是大家庭,「可能那個年代就是一定要生到男生為止,所以我舅媽本身同系就有到5個姊妹,同輩的更多。所以基本上我非常討厭親戚聚會,跟這群人聊天會讓我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原PO續稱,她舅媽的2個兒子雖然都已經結婚,但卻沒有小孩,女兒則是連結婚都還沒,「大兒子是已經結婚10年以上、二兒子是差不多結婚4年」,因此每次聚會舅媽都會瘋狂抱怨他抱不到孫子。久而久之,媳婦也就開始很少參加聚會,「每次來都要被圍攻是我,我也不來。」但想當然耳,原PO的舅媽就更氣,講話也更不留情面,「以前她主要抱怨大媳婦,久了可能知道大媳婦比較硬、加上大兒子比較會賺錢、怨言就開始往小兒子的女朋友(當時還沒結婚)身上講。」舅媽曾經離譜的表示,小兒子本來就賺沒有大兒子多,所以他們應該要生小孩來「討好」他這個長輩,「然後開始說每個長輩都想抱孫、這年代不想生小孩就不要結婚啊」,甚至還抱怨媳婦檢查身體後發現有問題,為何還要嫁?但從來不想面對她小兒子其實「精子也有點狀況。」原PO表示,因為他們夫妻一直不妥協、不生就是不生。「原本這件事拖著拖著,我覺得我小表哥(就我舅媽小兒子)還算是個男人。」但今年她舅媽直接使出大招,跟他們夫妻倆尤其是小兒子說,如果他們再不生,那就不可能分到財產。沒想到小兒子真的就在今年妥協了,「用不適合的理由跟表嫂提出離婚。」而表嫂大概也是因為這幾年真的很不快樂、所以很快就答應離婚,「接下來2個月的話題就是我舅媽有多自豪兒子很聽話這件事,然後開始請其他親戚幫她物色適合的媳婦。」這也讓原PO狠批,「真的覺得很噁心……但事後想想我只想說,恭喜表嫂逃離這噁心的家族、你未來絕對可以遇到更好的人!」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離婚也好,不過如果是表哥的問題,他一直娶老婆也沒用」、「第二個還是生不出來,那換個兒子好了」、「好奇小表哥就算娶新任老婆,可能精子數不夠的他,生的出來嗎?生不出來是不是又要離婚?」、「這種噁心的家族,早離早解脫」、「死媽寶,別人說幾句就跟自己老婆離婚,沒擔當」、「有沒有一種可能,小兒子並不是聽話,而是女方被打壓到受夠了,只是舅媽怕丟臉把事情修飾過了。」

尪太累無法親密行為 人妻疑惑「用滴管滴入體內」可行?網全愣了
一名想要生子的人妻表示,由於丈夫每天上班將近12小時,月休僅有6天,雙方根本沒有太多時間親密行為,而若丈夫太累寧可自行DIY解決,讓身為妻子的她非常無助,不禁疑惑,「精液用滴管滴入陰道內可行嗎?」一番言論,引起網友熱議。人妻在Dcard發文表示,目前結婚半年,雖然不被強迫生育,也很害怕生產,但因丈夫每次見到親戚或妯娌的小孩,都會主動過去抱他們、跟他們玩,而她全都看在眼裡,因此決定為了喜歡孩子的丈夫生子。人妻表示,看在丈夫喜歡孩子的份上願意生子,但不強求。(圖/翻攝自Dcard)不過,人妻指出,由於丈夫每天上班將近12小時,工作性質需要耗費體力,月休大概6天,下班回家經常累到只想躺在床上滑手機看影片,根本沒有閒情逸致發生親密行為,雖然雙方有在計劃生育,但因頻率不夠多,中獎機率也相對小,「平均一個禮拜大概一次左右,有時候就算做了也是累到軟掉,他說真的太累。」人妻透露,後來丈夫為了不耗太多體力,寧可自行DIY解決,讓她非常無奈,於是突發奇想詢問,「請問如果老公打完射在用酒精消毒過的容器裡,再用滴管滴入陰道內可行嗎?」貼文一出引發熱議,網友表示「別人是試管嬰兒,這裡是滴管嬰兒」,也有人則建議「直接去藥局買針筒,已經滅菌了,容器就看要不要用手裝再用針筒吸」、「比起酒精消毒,用熱水消毒會更好,殘留的酒精可能會殺死精子」、「用排卵試紙可以直接知道自己哪天會排卵,在那天做就可以了,這樣老公應該也比較不會累」。此外,婦產科醫師烏恩慈就曾表示,夫妻會用「DIY人工授精法」大多出於無奈,部分患者基於生理障礙或心理因素,好比陰道痙攣、勃起障礙或因心理壓力太大,導致根本無法順利同房、無法每逢排卵日都去不孕診所報到,才會用此方法替代,以上狀況在不孕科門診比例高達5%,但若個人不具內診技術,即使針筒搭配軟管,也僅能將精子注入陰道深部,不能到達子宮,因此應正名為「居家陰道滴精」。烏恩慈指出,國外有些醫院甚至也會以此提供建議,用來指導無法順利同房的異性戀伴侶,但她提醒,不管使用什麼方式輔助受孕,女性的年齡仍是一大要素,一旦情況不如預期,就應考慮諮詢不孕專科門診,「我還是要再次重申,居家滴精絕不能取代醫療專業執行的人工授精。」

沒有精子、卵子也能懷孕? 以色列團隊用幹細胞合成首例「人類胚胎模型」
科學家們近期成功透過幹細胞培育出一種與早期人類胚胎非常相似的實體,而且無需使用精子、卵子或子宮。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學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團隊也表示,他們的「胚胎模型」看起來真的就像教科書裡14天大的胚胎示意圖,它甚至還在實驗室中產生了可被孕婦懷孕試紙檢測出陽性反應的荷爾蒙。據BBC的報導,受精卵著床後的最初幾周是一個充滿戲劇性變化的時期,也就是從一堆模糊不清的細胞,發展為在胎兒掃描中可被辨認出的最終形態。這段關鍵時期是流產和先天基因缺陷的形成階段,但科學家們目前對其瞭解非常有限。魏茲曼科學研究學院研究員漢娜(Jacob Hanna)教授表示:「這是一個黑盒子,我們仍然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尤其胚胎研究在法律、倫理學和技術上都是一大難題。然而,模擬自然胚胎發育的技術正在興起。」這項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研究被以色列團隊描述為,模擬早期胚胎中所有關鍵結構的首個「完整」胚胎模型。漢娜補充:「這實際上是一個人類14天大胚胎的教科書級樣本,而且之前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報導指出,與自然發育胚胎所需的精子和卵子不同,這個「胚胎模型」的初始材料是120個潛在的幹細胞,經過重新編程以獲得合成體內任何組織細胞和器官的能力,並使用化學物質引導這些幹細胞分化為人類早期胚胎階段的4種細胞類型,其中大約有1%的細胞混合物會開始自發合成為類似,但並不完全相同的人類胚胎結構。漢娜指出:「你必須使用正確的混合物,並為其提供適當的環境,它就會開始自動合成,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現象。」倫敦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Crick Institute)的巴奇(Robin Lovell Badge)教授則澄清:「它們不是正常人類的胚胎,而是胚胎模型,但與正常人類胚胎非常接近。隨著這些模型越接近真實胚胎,它們在倫理學上遇到的障礙就會越多。」對此,以色列的研究團隊也強調,使用這些胚胎模型來實現懷孕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實務上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女醫槓上豪門前夫 網友狠酸「自己選的婚姻」!她發聲回擊了
眼科醫師黃宥嘉過去嫁入豪門,離婚後上節目分享婆媳、婚姻狀況,但因公開提到前夫精子數量過少,讓她婚後多年無法懷孕,更將前婆婆名字曝光,遭到前夫提告違反個資法。台北地方法院8月29日一審判決女方無罪,不料,後來黃宥嘉還被網友狠酸「婚姻是妳自己選的,後面廢話一堆」,而她3日發聲回擊了。黃宥嘉昔日常於節目分享,嫁給前夫多年卻都沒有懷孕,結果夫妻倆就醫發現,竟是前夫的精子數量過少所致,2人是靠試管嬰兒得以生兒育女。而她離婚後因透露前夫健康情況、男方與前婆婆名字,遭到前夫認定違反個資法,因此對她提告。不過,此案進入法律程序之後,一審黃宥嘉獲判無罪。她的委任律師表示,醫療個資指的是醫事檢驗報告、處方簽等資料,黃宥嘉確實從未接觸前夫的病歷,且在離婚判決書中也有記載不孕原由、前婆婆名字,因此沒有違反個資法,全案仍可上訴。黃宥嘉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人喜歡來嗆我『婚姻是妳自己選的,後面廢話一堆』。」她對此回應,「房子妳自己選的,發生火災妳不逃是嗎?」一番說詞引來其他網友稱讚「住的房子發生火災,不逃嗎?這個形容實在太貼切了」、「妙語如珠」、「這種人就是火燒房子了,他也要與之共存」,旅歐部落客林宜君也聲援「坐著等死的人苛責逃生的人」。黃宥嘉回應網友,獲得一票人稱讚。(圖/翻攝自臉書/睛視媳婦 眼科醫師黃宥嘉時間)此外,黃宥嘉曾在《新聞挖挖哇!》透露,「生病就去醫院,有事就去法院。」談及她對前夫的看法,則說「會恨一個人通常是他很有風采壓過你,恨別人其實就是恨自己,我沒有恨前夫」。

健身網紅「餐餐吃漢堡薯條」挑戰1個月!泌尿科醫師曝:「精子」出現可怕變化
台灣知名健身YouTuber「健人蓋伊」日前發起1個月天天吃速食挑戰,實測不看飲食只看熱量,身體是否會產生什麼變化,經過30天實測,蓋伊體重儘管只上升0.4公斤,但「精子品質」竟出現可怕反應。蓋伊日前在YouTube頻道上傳「速食30天挑戰」影片,1個月內3餐只吃漢堡、薯條等速食,不碰任何健身補充品,每天熱量攝取控制在2900大卡,同時天天堅持健身90分鐘,經過2周後,他發現自己明顯感到容易疲累、睡眠品質下降、皮膚變差,就連上廁所也不如以往順暢,身體開始出現不良反應。蓋伊速食挑戰1個月後,雖然體重沒有太大變化,但內臟脂肪增厚,導致體態胖了一圈。(圖/擷取自YouTube/健人蓋伊)蓋伊表示,速食挑戰前他先前往醫院測量各項健康數值,還加碼檢查「精子品質」,沒想到實測過後,雖然各項數據變化不大,但是「低密度膽固醇」竟從91增加到136、飆升40%,超過一般標準,長期下來恐導致粥狀動脈硬化,罹患心臟血管疾病。事實上,不良飲食也會影響到精子品質,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指出,檢查結果發現,雖然蓋伊的精蟲數量沒有變化,但「品質」卻是大幅下降,甚至活動度已經不及格。另外,蓋伊透露,他的內臟脂肪明顯厚了一圈,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身體組成分析、體脂率數據沒有太大差異,但他的肚子看起來還是比1個月前胖了一圈,足見內臟脂肪對體態的影響。

名嘴女醫上節目爆前夫精子少害不孕 遭提告違反個資法判決出爐
知名眼科醫師黃宥嘉過去曾嫁入豪門,但在離婚後上節目分享婆媳與婚姻狀況,受到觀眾喜愛,也讓談話性節目屢屢邀請她參與不同婚姻相關主題,但她過去在節目曾透露,自己結婚多年都沒懷孕,最後被前婆婆施壓去做了試管嬰兒,因此懷上雙胞胎,不過她認為當時和前夫做了不孕症檢查,發現是對方精子數量過少而無法懷孕,更將前婆婆的名字也說出來,也遭到前夫提告,認為她違反個資法,如今法院判決出爐。黃宥嘉過去上節目多次分享婚姻中的生活與離婚後的狀況,這讓夫家相當不開心。(圖/翻攝自《這!不是新聞》)「睛世媳婦」黃宥嘉昔日在節目上透露,她嫁入前夫家多年,但卻都沒有懷孕,因此心急的婆婆給予壓力,兩人去做了不孕症檢查,發現是前夫的精子數量過少,導致不孕,最終兩人是靠試管嬰兒才成功懷孕,但她說出前夫精子少,以及連名帶姓公開前夫與前婆婆名字,都遭到前夫認為她違反個資法,因此對她提告。如今法院判決出爐,她也在臉書發聲感謝「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大人、感謝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感謝我的辯護律師:馬在勤律師、薛欽峰律師、劉又禎律師、黃律師,大家辛苦了!」,透露自己勝訴的消息。台北地院審理此案,黃宥嘉表示自己沒有調閱過前夫病例,自己是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定期檢查也都沒有問題,以自己的專業推論是前夫問題;至於前夫與前婆婆的名字早在離婚後在起訴書上揭露,並沒有刻意公開,法院一審判她無罪,但全案仍可上訴。

大學缺錢捐精6年竟「生96孩」 工程師男辭職開始找人
美國一名32歲男子在大學時因為缺錢捐精6年,多年後他發現有了96個小孩,而他也辭去了工作,開始找親生小孩之旅,現在見了25位。男子表示,他想看孩子們長大。據《LADbible》報導,軟體工程師男子米勒(Dylan Stone-Miller)在今年夏天開始了1.4萬公里的旅行,因為他要探望自己的眾多孩子。因為米勒在大學時捐精,多年後發現自己有了96個孩子。米勒直接辭了工作,用積蓄過新生活,目前見了25個親生孩子。米勒強調,他永遠無法確定有多少個孩子。米勒表示,這一切都起源於他看到第一個孩子哈珀的照片,那時她才3歲,他有了跟小孩們建立關係的念頭。2020年,米勒跟妻子離婚,而他收到一則訊息,「我希望你不要感到被侵犯,今天是加拿大感恩節,我想告訴你,我的家人對你有多麼感激。」傳訊息的是哈珀母親鮑斯(Alicia Bowes),透過社群媒體找到了捐精者米勒。之後,米勒問鮑斯,能不能在臉書設一個家長群組,因為他想見小孩,群組名以他的精子庫ID命名「Xytex 5186 Offspring。」鮑斯陸續加了20名家長。米勒強調,他想看孩子們長大。而鮑斯在過去1年,允許米勒看2次小孩,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打擾到她們。狄倫跟小孩玩。鮑斯表示,「我們需要弄清楚彼此的界線。」鮑斯說,女兒要搞清楚,「米勒永遠不會成為妳的爸爸,妳沒有爸爸,只有捐精者。」對於這種狀況,米勒表示,他很難跟哈珀解釋,自己不是她爸。現在,米勒有了電子表格,記錄了孩子們的姓名、年齡、生日,以及最後一次見到他們的時間。據《每日郵報》報導,米勒曾因未成年飲酒被捕,父母要他自己花錢請律師,而他跑去捐精,一捐就是6年,每次可拿100美元(約新台幣3189元)。米勒媽媽說,她不知道兒子為何如此熱衷尋找孩子下落,但當她看了照片,在孩子身上都能看見米勒的影子,很多人都是金髮碧眼。

妹子懷孕急問誰是孩子爸:前任「軟鳥」 婦產科名醫這樣說
誰是爸爸?近日一名女網友跟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求救,因為她不知道小孩是「軟鳥」前任還是現任的,她強調,前任自行自娛射出。蘇怡寧表示,「軟鳥男機會比較大。」蘇怡寧在臉書發文貼出聊天紀錄。女網友問蘇怡寧,她懷孕了,而她有在吃排卵藥物,月經也都準時報到,上個月她跟前任發生性關係,但前任軟鳥所以沒做完,最後自己打出來,而她跟男友也有發生關係,她要怎麼知道肚子的小孩是誰的?蘇怡寧表示,如果真的要問他,根據敘述軟鳥男機會較大,「現任在前,軟鳥男在後,差一星期,但軟鳥男時間比較接近推測的排卵日,看起來軟鳥男精子好像蠻厲害。」蘇怡寧強調,如果真的要預測,要確定月經是固定的,之後推月經的時間,「往前推14天前後兩天大概就是最可能受孕的時間,如果你有用排卵試紙還是量基礎體溫會更好判斷,但經常會問這種問題的通常都不會測,這就是人生。」女網友問醫師,小孩是前任還是現任的。(圖/翻攝臉書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蘇怡寧解釋,「人有失足馬有亂蹄月經也是一樣,沒來的東西你永遠不會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會照規矩來,這橫豎就是個想像是個大概。」蘇怡寧談到,「就像老婆常常會跟老公抱怨說,我如果不嫁給你我應該會找到個更好的一樣,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反正沒發生的用想像的永遠最美隨你抱怨去,排卵的不確定性也是永遠就可以殺你個措手不及。」蘇怡寧說,「最保險的做法這種情況我一律建議親緣鑑定,聽阿北說一句,既然都發生了,坦承以對應該才是最佳的作法,畢竟和軟鳥男之間一定有一些問題才會變前任,然後現任應該你也不太滿意才會回去找前任。」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蘇董還有這種民事的業務」、「後段有點開示的感覺,好複雜的人生唷」、「我百分百肯定肚子裡的一定就是媽媽的」、「這真的是阿北醫師回答嗎」。

同婚夫妻拚5年肚皮沒動靜 神秘人「捐這物」…她們同時懷孕生雙胞胎
對許多同性夫妻來說,想當爸媽不容易,要有自己血脈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加拿大一對女同婚夫妻,在經過5年共逾10次的失敗懷孕後,終於透過陌生人捐贈的胚胎受孕,巧合的是,兩人幾乎同時懷孕,還在12天內生下一對「雙胞胎」。據《鏡報》報導,45歲圖林(Valerie Thourin)和41歲蕾妮(Renee)2016年相識、2018年開始嘗試懷孕,但妻子蕾妮接連遭遇2次流產與1次子宮外孕,令在上一段婚姻已有2個成年孩子的圖林決定借肚幫懷孕,沒想到他也在受孕1個月內流產。圖林透露,自己與蕾妮就是在嘗試透過精子捐贈懷孕時認識的,然而兩人2018年正式結婚後,蕾妮進行了8輪人工授精全都失敗,還遭遇多次流產,自己直到「第一次流產」才真正體會到蕾妮的感受。好在他們在隔年的2021年年底,透過捐贈網站認識一對信用良好的夫妻,並於同月取得對方同意捐贈胚胎。兩人在醫師建議下進行「雙胞胎移植」,也就是將捐贈者胚胎各別植入圖林與蕾妮的子宮,巧合的是,兩人當時經期同步且都同時著床,最後在12天內分別產下雙胞胎。圖林對此除興奮直呼孩子出生的那天「是人生最快樂的一天」,也表示將以完全開放的方式教育孩子們,「不會為了世界去改變他們」。

兒科醫「無精症」忍痛提分手⋯她怒嗆:別決定我的幸福 靠公公生下2兒子
日本一名兒科醫師被診斷出無精症,因此向女友提出分手。不過女友並沒有放棄,堅持就是要結婚。最終2人透過親戚捐精的方式,擁有2個寶貝兒子,至於捐精者是兒科醫師的父親。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41歲的兒科醫師盛田大介患有白血病,疑似因為治療的副作用,被診斷出是無精症。由於他深知另一半妙子非常想要有小孩,因此哭著向對方提出分手,「對不起,我不能讓妳幸福,我被診斷出無精症,不能讓喜歡孩子的妳有孩子,我們分手吧。」時隔一個月,妙子主動打電話給盛田大介。電話中她明確表明,「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和你一起生活,不要自己決定我的幸福。」她也認為,組織一個家庭的方法不只一種,可以透過收養或精子捐贈來擁有孩子,「我會一直陪著你,我的愛人。」後來,他們在生育診所的建議下,得知可以透過親戚捐精的方式。而盛田大介73歲的父親得知此事,也非常願意提供協助,「我會配合任何事情,當我的兒子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並哭喊著全身痛時,身為父親的我卻無能為力,所幸兒子最後活下來,還成為一名醫師,我非常感謝妙子願意跟兒子結婚,只要他們2人幸福就好。」如今盛田大介與妙子擁有2個兒子,分別為9歲、6歲,一家4口非常幸福。

大喜之日前一天病逝!她3年後「解凍癌夫精子」誕下女嬰
澳洲一名女子希恩(Sian Goodsell)於2017年被男友傑森(Jason Goodsell)求婚成功,怎料短短幾天後,傑森竟被診斷出罹患第4期腸癌,不幸在結婚前一天病逝,然而傑森接受化療前就已經「凍精」,因此希恩決定誕下2人愛的結晶。據《每日郵報》報導,罹患第4期大腸癌和肝癌的傑森,為了確保能孕育下一代,在他決定尋求化學治療前,便進行了冷凍精子計畫,沒想到抗癌2年後仍不幸辭世,且隔天便是與未婚妻希恩的大喜之日。希恩表示,在傑森病逝後的第3年,她下定決心擁有2人的寶寶,嘗試體外受精並植入胚胎後她順利懷孕了,不過在孕期第6個月時卻意外早產,女兒瑪蒂爾達(Matilda)出生時僅500公克,健康狀況十分不樂觀,甚至因罹患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緊急手術,所幸住院17周後終於順利返家。希恩透露,她始終相信女兒之所以能挺過重重難關,全是因為傑森一直在旁陪伴、照顧,並且十分享受人生多了媽媽這個角色,「女兒會扮鬼臉,看起來就像她爸爸,即使身為一位單親媽媽很辛苦,但這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

從小以為生父死於癌症!她多年後得知「真相」傻了 做1事避免憾事重演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一名女子,從小以為生父死於癌症,直到36歲那年才被告知,仍在世的生父是匿名捐精者,還發現對方就住在距離自家車程不到40分鐘的住處,但父女倆的聯絡卻被生父的家人阻止,因緣際會之下得以破冰。如今既為人母又是女兒的她,成為當地「廢除匿名精子或卵子捐贈者運動」的宣導者,盼讓民眾發現該措施的漏洞,可能導致孩子原生家庭缺失與對先天病史的認知缺乏。根據《每日鏡報》報導,41歲的蒂芬妮(Tiffany Gardner)從小就被家人告知,自己的生父死於癌症,因此對生在養父和母親的原生家庭習以為常,心中對養父的看法則是「不需DNA鑑定證明有多愛的人」。不過,就在她36歲那年,才被媽媽透露生父是一名匿名捐精者,還說對方仍在世,同時解釋,當年是聽從醫師建議,外加與養父有約,也是出於不讓家人的感情出現裂痕,決定長年隱瞞實情。此話一出,蒂芬妮雖表諒解,依舊踏上尋親之路,結果繞了一大圈才發現,生父的住處就在距離自家40分鐘車程的地方。然而,對方的兒女對父親當過匿名捐精者一事全然不知,也不願她和生父見面,但蒂芬妮仍出於想要知道,自己的性格、樣貌和生父的異同,以及若生父仍在世,會對身為女兒的她抱有何種想法?彼此的關係會如何發展?所以並未就範。初見失散多年的生父,蒂芬妮感到對方略帶謹慎,之後彼此私下互通往來1年,仍被生父的兒女強迫中斷聯絡,直到她因緣際會之下和對方的兒女,也就是自己同父異母的手足碰面,彼此終於破冰,才又恢復往來。如今蒂芬妮和相戀17年的丈夫育有3名兒子,全家人都是同父異母弟弟布萊德(Brad Pfaff)的鄰居。同時,既為人母又是女兒的她,成為美國「廢除匿名精子或卵子捐贈者運動」的宣導者,盼讓人們發現該措施的漏洞造成的危害,「美國的協力廠商配子供體行業,幾乎不受任何機構監管,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想提高人們對這種漏洞的認知,以及它是如何傷害捐贈者與受利者的家庭。允許匿名者捐贈精卵,子女的兄弟姐妹可能激增,進而導致他們缺乏對先天疾病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