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hop_ctwant_logo
search
defualt user img

登入/註冊

loading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3C
    • 品味
    • 健康
    • 星座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影響560萬人生計 美旅遊支出銳減42%

根據美國國家旅遊業協會17日發布的報告,美國2020年的旅行支出為4920億美元,比前一年下降42%。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讓社交活動,旅行和商務活動都受到限制。2020年旅遊業中有560萬人直接或間接損失就業機會。隨著旅行次數的減少,總體經濟影響已降至1.5萬億美元,比2019年將減少1.1萬億美元。美國與旅行相關的稅收也減少了570億美元。該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陶氏表示,雖然人們期望疫苗將逐漸普及並顯示出轉變的跡象,但仍很清楚何時旅行需求將完全恢復。”業界對今年春季需求的恢復感到樂觀,美國有數百萬人接種了疫苗,觀光景點也重新開放。迪士尼(Walt Disney)17日也宣布將在4月30日重新開放西加州的迪士尼樂園。美國2020年飛機乘客總數減少60.1%,為3.68億人,也是自198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因為遠程辦公的普及,汽車的長途旅行也大大減少,汽車的行駛里程比2019年減少了4,302億英里(13%),降至2.83萬億英里,這是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publish-icon 03月1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泰公開講/劉泰英:股市過熱 當心被痛宰

美國總統拜登走馬上任後,近期可能通過一.九兆美元刺激方案,也讓美國近一年來刺激財政規模高達五兆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二五%,令經濟學家憂慮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只能因而被迫提高利率因應。為避免市場恐慌,日前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當前美國通膨與就業仍遠低於預期目標,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鮑爾的承諾能否安撫投資人,仍有待觀察,但為何新冠肺炎還方興未艾,經濟學家卻已經忙著示警?我認為應與美股、台股之前的驚人漲幅有關。畢竟台美股市「螞蟻雄兵」盛況又開始出現了,但很多人似乎忘了,或者沒有過去「散戶」螞蟻被宰的經驗。最近大家都在討論「護國神山」台積電,台積電能有今天的確很不簡單,但護國神山畢竟是少數,雖然電子業近年占台灣GDP比重又上升了一點,但護國神山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有限,帶動的「內需」也不夠大,而台灣目前內需不振,總體經濟其實仍有隱憂。有位朋友問我,「你又在示警內需不振,為何大家沒什麼危機感呢?」那是因為股票行情屢創新高,讓不少人心花怒放。但對照我昔日擔任中華開發董事長的那段時間,台股漲勢曾與現在差不多,當年內需市場因為台股大漲,生意好到不得了,餐廳、特種營業場所人滿為患,現在很多好地段的知名餐飲店都一一收攤,「店面出租」看板高高掛,背後代表現在的人對未來沒有信心,包括已經失業、正在放無薪假或即將被減薪,再加上疫情未解,敢大手筆消費的人就少了,相關行業自然會受到衝擊。表面上,台灣看起來沒什麼大變動,其實這可能是「風雨前的寧靜」。台灣物價已經蠢蠢欲動,現在資金還「囤積」在股票及房地產,但如果投資人居高思危,資金流向其他物資,物價就會上漲,窮人將更窮,勢必成為引爆新一波政策改變的「導火線」,屆時,學界輿論甚至政治人物為搶選票,都將給政壓力,政府為了穩定物價,恐面臨「是否收縮銀根」的難題。同理,只要美國為首的各國政府開始狠心縮銀根,台股承受的壓力就會變大,看看台幣一直升值,就知道外資之前不斷搶進台股,未來資金撤守情況不是不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的差別而已。政治人物愛用股市行情做為台灣經濟很好的「佐證」,與一般民眾感受有落差,政府宣揚政績無可厚非,但如果只報喜不報憂,就不正常。當台股不斷漲,基本面卻無法支撐,漲幅勢必會愈來愈少,等到大戶賺飽閃人、散戶見風吹草動也跟著跑,股市就更可能面臨泡沫危機。這也是經濟學者總是在股市、經濟指數看來明明大好之際,愛把「居安思危」掛在嘴邊的原因。

publish-icon 03月03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股市溫得剛好有利REITs!科技類最有潛力 今年「可望有基之彈」

2021年景氣全面復甦,資金仍青睞股市,一方面投資人擔憂股市估值處於相對高檔,法人表示,股市溫得剛剛好,這個情境展望相當有利REITs表現。路博邁指出,5G趨勢正如火如荼展開,也是助長REITs展望的重要關鍵之一。伴隨通訊傳輸速度躍升,數據流量倍增,電信基礎建設REITs與數據中心REITs成為企業數位轉型趨勢下,成長潛力最高的REITs產業。因此,近期投資重點是在科技類型REITs。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指出,在低利環境加持下,美國房市持續復甦,去年10月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全國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8.4%,高於9月的7%並為2014年3月以來最快增速,反映美國房價呈加速上漲態勢。此外,受惠遠距辦公趨勢帶動郊區房屋需求大增,美國房市至今維持穩健表現,美國房價指數年增率已連續四個月走高,去年11月成屋中間價年增率達14.6%,預期美國11月case-shiller20大城市房價上行趨勢不變。李文孝表示,疫苗傳出佳音後,受疫情衝擊跌深的REITs子產業強力反彈,走勢偏向「無基之彈」,未來隨著施打對象逐漸普及,且在聯準會持續QE與低利率環境下,總體經濟將持續復甦,REITs基本面可望在2021上半年觸底,下半年恢復增長動能,今年REITs將轉為「有基之彈」。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環境進入低利率、低通膨,REITs資產即使景氣趨緩,也能提供穩定現金流;而景氣轉好時,租金也會上漲,長期更具備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穩定股利抗通膨,成為法人最愛。REITs區間整理已久,短期美國REITs指數陷入狹幅整理,長線逐季走階梯式上漲,指數站穩1,100點後多頭確立,樂觀看待今年表現。

publish-icon 02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新人新政3/疫情下求生政府幫忙開大門 許舒博呼籲政府多開放少管理

檢視當前的商業發展環境,疫情是國際的問題,台灣無法置身事外,許舒博分析,疫情下商總不同的會員有不一樣的影響,有的因此得利、有的因此受害。例如,得利的有電器公會、米殼公會、醫藥公會、因為封關,觀光客不來,影響交通、飯店、餐飲、禮品、糕餅等,變成受災最慘的行業、也有因而此創新的行業,如宅經濟的產生,轉型就成為疫情下求生求變的問題。目前看到的狀況是小店轉型做外賣來彌補、大餐廳有場地的成本,菜可以轉賣,但是場地沒辦法租出去、飯店也是一樣,靠著國旅需求及觀光區還有一些需求、都市內的商務飯店則受創最重,過去就是商務客,現在卻沒了。五星級飯店做不到一般旅遊,也只能做小家庭。即使現在很夯的半導體,想要一下子拉出產能也是不可能,許舒博以自己是台南科技園區的獨董身份指出,半導體投資沒那麼快就看到產能,沒一段時間是不可能。許舒博認為,當前疫情狀態,要上在今年上半年解除有困難,這跟疫苗製造的速度、施打的速度有一定的程序,要一時解除有困難。台灣對外封關,只能靠國內市場。想賣東西出去,但是又遇到沒有貨櫃的問題,一櫃難求。因為全世界的貨櫃原本1、2天可以下船,現在(沒有人力)要1、2週才搬得完,回程時間就慢了。政府當時要幫忙如何在貨物輸出的這一塊,能找到櫃、而且價格不能漲1倍以上,這樣都侵蝕掉業者的獲利與成本了。針對持續受到影響的行業,未來會找個時間邀請業者參加,針對業者期待政府能有什麼做為來協助,由商總來扮演中間協商,提出符合業者需求,也是政府施政方向相同,提出新的計畫案建議再推出紓困4.0;許舒博強調,提出的方案在「合理性」上很重要,這是他10多年政治經驗更能夠掌握的眉眉角角。對於未來台灣總體經濟的發展,許舒博認為台灣的企業再困難的環境都能克服,但是政府要想辦法開放,在可控的範圍內開放,而不是一昧的想要管。常聽到政府單位說我要管理它,卻很少聽到我要發展它,管理與發展兩者是併存的,不能只管理不發展,要想為設法幫企業找出路,而不是讓企業覺得這條路不能走、那條路不能走,最後企業無路可走。應該告訴企業開放這些路,但是提醒企業要走有號誌的路,不能都不開路。許舒博舉過去幾年台灣的保險業受到很多限制,龐大的資金沒有出路,就是一個案例。也以大陸的電子支付為例,為什麼人家走那麼快,大陸沒規定不可以的它都可以,反觀台灣是沒規定的就是不可以都不可以,但是政府也不幫忙去找出可以的,變成企業不斷去拜託、再拜託、去講、再講,然後才開放,比較保守,台灣需要的是一個比較敢放的人,把行業、產業管死的政府不是好政府。接下來將施打疫苗,許舒博擔心有疫苗,但是民眾沒信心。除了屆時官員就得帶頭打疫苗示範外,施打疫苗也要框例,若是有(生理狀況)不適合打的人要排除,避免造成負面事件而對疫苗的信心有影響,不是單一的用年齡層概括就施打,必需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

publish-icon 02月0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注意了! 央行理事會開始討論升息的轉折點

中央銀行28日公布2020年12月第四季年終理事會議事錄摘要,多位理事均指出國內已無降息空間,且有兩位理事指央行須關注長期低利率對經濟體韌性及經濟金融發展的影響;更有一位理事認為中長期可考量調升政策利率,將使台灣經濟走出不一樣的模式。這顯示新台幣利率目前已至谷底,央行政策利率或已到反轉走升的轉折點。根據會議記錄,有位理事表示,2020年國內經濟表現不錯,2021年經濟展望樂觀,且國內疫情控制良好,加上國際疫苗問世,全球疫情危機可望大幅降溫。另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新台幣處於升值趨勢,加上金融體系資金充沛,利率處於歷史低點,再降息效益不大。且央行剛推出不動產貸款審慎措施,若再降息,恐影響措施成效。有二位理事則提醒,央行也須關注長期低利率對經濟體韌性及經濟金融發展的影響。其中有位理事更指出,中長期可考量調升政策利率,將使台灣經濟走出不一樣的模式。不過也有另二位理事指出,儘管利率目前無再調降必要,長期維持低水準不利總體經濟長期發展,但影響2021年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多,目前也非升息的合宜時機。近十年央行重貼現率變動有位理事認為,政策利率調升,將對傳產業形成更大壓力,考量利率無再降空間,以維持現行政策利率是穩健的作法。還有位理事強調,升息將使新台幣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近月M2成長超逾參考區間6.5%上限,顯示國內資金已相當寬鬆,再降息並不適當,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是不錯的作法。不動產貸款方面,有位理事認為,房價議題複雜,除涉及金融穩定,也包括居住正義、資源配置等廣泛層面,非央行所能獨力解決,有賴各部會通力合作,才能抑制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另位理事則建議,房價所得比的變化,及房貸負擔率,攸關不動產貸款違約率,進而影響銀行體系健全度,可作為央行未來思考調整不動產貸款審慎措施參考。暗示後續仍有進一步調整房市管制的空間。也有數位理事關注中小企業貸款,認為近月來失業率呈下降趨勢、無薪假人數大幅減少,勞動市場及經濟表現不錯,可思考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的退場時機。

publish-icon 01月2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英特爾激起台股漣漪 5大投信這樣看年節前台股

受到英特爾2023年前大部分產品自製一說影響,台積電22日股價壓回休息,拖累加權指數大跌,台股後市表現如何頗受市場矚目。包括安聯、保德信、群益、復華及瀚亞等五大投信認為,短線台股及台積電因急漲而修正,指數在年節前震盪居多,此時投資人可伺機布局長線成長股。投信法人並認為,半導體上游為台股的中流砥柱,長線展望及成長動能最明確,擇股首選仍以半導體族群為優先。瀚亞投資長劉興唐指出,權值龍頭股因占大盤權重比重高,股價拉回因而影響指數,但其基本面展望佳,訂單多於產能,股價漲多震盪,長線趨勢仍被市場看好。(圖/李娟萍)劉興唐指出,從全球股市來看,台股及美股表現最熱絡,吸引外資錢進台股,由於外資來源不一,避險基金、長線基金投資策略也有不同,當不同的投資人看法分歧時,股價自然會出現震盪。投資人擔心台股牛市已終結,劉興唐認為,市場雖有過熱的訊號出現,但研判多頭行情應尚未結束。他的理由是:新冠肺炎疫苗問世,有利帶動全球經濟復甦腳步,加上大陸高度成長驅動,主要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4.2%,總體經濟數據正向。而以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央行,也尚未收縮資金,在景氣未現過熱疑慮之前,股市通常仍伴隨景氣,再走一段行情。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認為,2020年的此時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缺料斷鏈,時至今日,全球疫情仍未降溫,客戶擔心舊事重演,多提前備貨,預期上市櫃公司1月業績表現不錯。市場也擔心,第一季營收年增率估計呈現雙位數成長,可能就是全年上市櫃公司的業績高峰,由於這一波台股直奔萬六,不少投資人荷包滿滿,在年節長假效應,且本土疫情的群聚感染,又有規模擴大現象下,壽險及內資大戶開始提前結帳、獲利出場,因此,預期籌碼面對台股影響,恐較基本面更大。農曆年封關進入倒數十個交易日,他認為,台股最佳情境是大型權值股狂牛行情雖見止步,但受排擠的資金轉往中小型股,類股輪漲態勢不變,則除半導體族群、IC設計外,原先已先回檔的傳產股有機會表現。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認為,大戶在封關前獲利了結漲多股,與散戶當沖人氣股的動作,將會加大市場波動度,但內外資法人偏多操作的大型權值股,則會成為股海定錨針。長線來看,市場資金寬鬆,10年殖利率也不是很高,尚不需擔心市場資金由股轉債,股市多頭趨勢尚未改變。台股避震術 傳產、電子分散布局農曆年節前市場調節賣壓出籠,本土疫情有升高危機,台股近期波動度大增。投信法人建議,分散布局傳產電子股,可適度降低持股比重,等待布局時機。保德信副投資長葉獻文指出,台股在躍過萬五及萬六整數關卡後,技術指標已不具參考性,現階段台股2.37倍股淨比(PB),因位居過去十年相對高的水位,投資人的心理關卡,使市場震盪加劇。但歐美日三國央行在2020年釋出高達8兆美元資金救市,資金充沛,仍將是風險資產的最大推手。葉獻文認為,農曆春節前,市場往往會面臨資金獲利了結需求等壓力,不過,只要國際資金持續挹注台灣股匯市,台股多頭則能持續維持熱度。他看好HPC、5G、車用三大長線題材,這也是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台股將隨著這三大趨勢持續發酵。此外,漲價缺料題材也持續看好,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造成產能排擠效應,MOSFET、驅動IC、面板等報價,也跟著連動,疫情利空反而是相對買點,因為疫苗已出來,但人們的不安全感仍然存在,在疫情未好轉之前,客戶會擔心貨越買越貴,而提前備貨,使產能吃緊情形不易改變,預期電子及傳產皆會出現漲價缺料現象。復華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沈萬鈞分析,該公司投研團隊目前看好族群為五大類,分別是成長股、循環股、漲價股、車用及高殖利股,在資金充沛的環境,各族群都有輪動機會,可待股價拉回時尋找買點、分散布局,不單押那一族群。

publish-icon 01月2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缺料缺櫃再加疫情警報 他仍喊台灣經濟成長率「坐4望5%」

推動台灣經濟的兩個引擎:出口與內需,1月臨時出現意外,出口廠商的缺料、缺櫃問題惡化,加上部桃醫院新冠病毒感染擴大,近期至農曆年節的大型活動全面取消或延期,周一(25日)公布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更新暨元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與周三(27日)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的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結果,估測將反映即時情況,適時給政府在政策對應上參考。台灣經濟研究院是國內外各單位最早喊出「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破4%」的預估值,實際參與台經院院內GDP模型暨推估團隊的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近日依然樂觀看待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一再公開表示,2021年有機會「坐4%望5%」。針對全球疫情未曾真正平息,拜登總統上任亦未明確解除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張建一指出,即使全球確診人數達到1億人口,還有70億的人口要生活,2021年主流趨勢就是「全球經貿恢復正成長」,亞洲經濟的復甦且較歐美樂觀,台灣正居於景氣向好的核心,製造業出口必然持續暢旺。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台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反映的是整體內需動能,調查的六項分項指標:家庭經濟狀況、投資股市時機,物價水準、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財,每一項也都會突顯內需的某一部分。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新冠疫情本土感染擴散最先影響到的必定是內需!「餐廳聚會和尾牙訂單取消、大型活動取消是第一波影響」,吳大任指出,CCI上個月(2020年12月)指數下滑至70.9點,主要來自「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則重跌13.55點至111.65點,一則是政府打炒房效應,另一方面耐久財還包括汽車、大型家電等購買金額較大的消費,後續很難一再做出樂觀消費。此外,此次將公布的1月CCI指數,吳大任指出,是在1/19~22期間進行全國電訪調查,這段期間的本土確診案例密集出現,民眾難免心生謹慎,加上台股大盤萬六的飆高令人暈眩,估計整體CCI若能在悲觀區間持穩,已算是大幸。

publish-icon 01月2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疫情升溫 黃金快步上攻 重返二個月新高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混沌不明,加上美元走弱,投資人避險情緒再起重回黃金懷抱,金價延續去年底的反彈動能加速上攻,6日又在等待美國喬治亞州決選結果的不確定氣氛催化下,金價衝上近2個月高點。周三倫敦現貨金價早盤,曾觸抵每盎司1,954.97美元的近2個月新高。Axi首席市場策略師伊尼斯(Stephen Innes)樂觀預測,金價本月底可望再叩2,000美元大關。黃金去年繳出10年來最亮眼成績單,飆漲超過24%,但與去年8月觸及的歷史高點2,069.5美元仍有段差距。而油國組織老大哥沙烏地阿拉伯承諾會擴大減產,幅度將出乎預料,激勵國際油價6日大漲,攀抵11個月高點。倫敦布蘭特期油周三漲幅多達0.9%,一度觸及每桶54.09美元,創去年2月26日來新高;紐約期油漲0.6%來到50.24美元,同樣是去年2月26日來最高點。投資人樂觀期待疫苗問世,將點燃總體經濟的回溫動能,轉而對股票等風險資產投以關愛眼神,以致避險光環趨弱的黃金,去年有一陣子陷入疲軟。不過歐洲及英國疫情再拉警報,才跨入新的一年市場就烏雲罩頂,黃金等避險資產在近幾個交易日又炙手可熱。美元走疲也幫忙拉抬金價走勢。由於黃金買賣是以美元計價,美元弱的話,金價對美元以外貨幣的持有者相對便宜。聯準會讓利率持續保持在歷史低檔,實質殖利率淪為負值之下,高盛等華爾街投行皆預測,美元今年還會續跌。而美國喬治亞州參議員決選的結果,可能會給市場再添變數。分析師指出,一旦喬治亞州2席民主黨全拿實現完全執政,更可順勢在疫情紓困上加碼支出,恐導致美元進一步走貶,投資人為抗通膨猛買黃金,自然推升金價。加拿大蒙特婁銀行金屬衍生品交易部門主管Tai Wong表示:「民主黨若大勝意味將取得參院控制權,料在今年擴大刺激法案規模,那對黃金是大利多。」

publish-icon 01月0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萬四不是天花板! 專家:防衝一波後的下殺修正

台股度過最強11月後,年底具備消費旺季、資金行情、作帳、作夢、軋空等五大利多做後盾,一鼓作氣攻克萬四成法人圈共識,惟面臨電子股漲幅過大及出貨旺季已過的隱憂,法人提醒投資人逢高應盡早獲利入袋,提防最後一段噴出後的下殺修正。台股12月展望(製表/中國時報柯宗沅)逢高應盡早獲利入袋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大盤上周最高來到13,951點,距離萬四大關不到50點,萬四雖不會是天花板,卻要看加權指數用什麼方式突破,若股價在攻高過程出現高檔停利賣壓,大盤恐面臨高檔修正的風險,甚至複製萬三爆大量下殺的格局。下周進入12月後,迎來的將是11月營收與總體經濟數據的公布,以及年底投信與集團的作帳時節,李秀利表示,部分股價已經提前反映明後年的本益比,整體12月能否延續11月看回不回的走勢,端看美股、量能、法人動向,但市場融券餘額竄至百萬張以上,不排除12月再出現軋空行情,惟短高將壓縮後續漲升空間。12月恐再現軋空行情加權指數11月截至27日止,單月漲點高達1,320點,改寫歷年11月紀錄,主因在於資金行情防線鞏固,新台幣維持在28.8字頭,外資單月回補買超1,423億元,改寫2016年4月以來新高,反觀投信11月則小幅賣超33.77億元。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認為,行情跟先前相比,資金不再高度集中電子族群,隨疫苗進展順利及感恩節與黑色星期五購物季鳴槍起跑後,非電族群也開始接棒演出,11月以來標普500指數的漲幅更領先美股尖牙股,台股的低基期股也紛紛出現補漲行情,預期年底將有衝破萬四的機會。

publish-icon 11月28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蘇揆自詡新冠紓困政策有功 護台百萬勞工免失業

行政院會上午聽取國發會「總體經濟成果與展望」報告。蘇揆表示,整個紓困措施總計讓約1344萬國人受惠,特別是讓超過12萬家廠商免於倒閉、110萬名員工免於失業;若讓110萬名員工失業,將讓失業率增加10%,這個數字後面,還代表無數個家庭生計被拖累。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新冠肺炎台灣抗疫最成功,疫情對台灣GDP損失最小,在景氣燈號上,第2季是黃藍燈,7、8月慢慢回升,目前連2月呈現綠燈,景氣領先及同時指標也同步上揚,反映國內經濟回穩,台灣失業率近月持續下滑,9月最新數字是3.83%,比去年疫前數字僅微增0.1%,跟主要國家相比相對穩健。蘇揆說,台灣內需動能穩定、消費回溫,在投資面,三大投資方案投資金額破1.1兆、外商也看好臺灣加碼投資,政府更加大、加速公共建設的執行,今年公共建設總經費近5200億元,不僅比去年多出800多億元,截至9月底,經費達成率61.2%,更是近12年最高;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部分,今年前9個月,簽約金額820億元,也比去年同期多出近130億元,都有效提振景氣。蘇揆說,截至目前,整個紓困措施總計讓約1344萬國人受惠,特別是讓超過12萬家廠商免於倒閉、110萬名員工免於失業;9月份的失業率3.83%,是近6個月來最低,且已連續4個月縮減,若讓上述110萬名員工失業,將讓失業率增加10%,這個數字後面,還代表無數個家庭生計被拖累。

publish-icon 11月05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黃金跌破1900美元可加碼? 專家這麼說

黃金價格6日突破歷史高位2,075美元後,震盪加劇,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認為,美國實際利率及美元將進一步下跌,金價將因此延續升浪,保持「今年底之前會再次挑戰2千美元」的看法。對於持有成本價低於1,850美元的長期投資人來說,外資分析師認為,若金價跌破1,900美元可再加碼,並繼續持有至美國大選結果確定。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認為,黃金價格連續創新高後,上漲力道中止的可能性較大,自2018年底以來黃金漲幅接近70%,如果不經歷回調,金價可能很難站穩2千美元。國際交易顧問業AxiCorp環球市場首席策略師伊恩斯(Stephen Innes)指出,金價上周回升是「防禦性交易」所致,交易員在價格急挫後填補少許部位,賺點小回頭的投機錢。但他也發現,現貨價格大幅下挫並沒有促使任何人急於平倉,「代表看漲情緒完好無損」。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認為,從美國實質利率及美元將進一步下跌角度來看,11月美國大選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金價將有炒作機會,年末或許再次挑戰2千美元。伊恩斯分析,長期戰略買家仍將重點放在美元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這兩項投資參考要素目前看來都顯得疲弱,給予黃金持續買進的信號。對於安全買進黃金的價格,他建議,有意長期持有者以1,900美元為下限基準。擔心金價過高的投資人,瑞銀財富管理指出,可選擇其他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指數第二季上漲12~14%,總回報約5~11%,指數第三季以來再漲近7%。基於全球總體經濟改善及大宗商品供應有序,大宗商品指數在未來12個月有望更上一層樓。瑞銀財富管理提醒,今年的黃金需求主要由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所驅動,尤其是黃金ETF,黃金實體或金飾實際買進並非主力;基於黃金避險特色,一旦美國經濟走出疫情陰影,大選政治干擾降低,黃金也將漸漸失色,估計時機點會在2021年逐季發酵,因此明年3、6、9月每季季底金價預測估值逐步下滑至1,950、1,900及1,850美元。

publish-icon 08月17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兩岸和平70年烽火再起?學者揭美國盤算 2點示警「台灣進入備戰」

外交部昨(3)日宣布,經與美國政府協商並獲同意,將在關島恢復設立「駐關島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提出2點分析,直指美軍近日動作頻頻,早已超過警共中共的需要,加上中印邊界衝突不斷,因此台灣到關島設辦事處,很可能是應美方要求,目的是讓對岸承受兩線用兵的壓力,「台灣要進入備戰狀態才是!」吳嘉隆在臉書指出,台灣將在關島設辦事處,「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他提出2個觀點,其一是美軍已經在做開戰準備,除了沖繩不斷有新部隊進駐,超音速隱形轟炸機B1B也部署4架在關島,加上「3個航母戰鬥群也開過來;奪島演習不停;運輸機連續飛過台灣周邊」等動作,已經遠超出警告中共的需要。至於第二點,吳嘉隆認為,印度和中國一旦有軍事衝突,「美國的戰略構想應該會是讓中共承受兩線用兵的壓力,所以,中印邊界應該會真的駁火,而且,會與台灣海峽這邊(包括南海、東海)同時進行。」學者發文提出看法。(圖/翻攝自吳嘉隆臉書)他接著提到,印度的基本國策是要和中共有摩擦,「以便證明自己有地緣政治價值,值得美國來扶持與拉攏,但是也別衝過頭,搞到與中共真的開戰。何況,一帶一路正是從陸地與海洋來包圍到印度,所以印度的國家安全大受威脅,遲早要對中共動手。」綜上所述,吳嘉隆直言「我的結論:台灣要進入備戰狀態才是!台灣的和平時間太久了,70年了,有點不正常,是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和平與安全是有代價的,台灣人要開始對戰爭的來臨做出準備,該承受就承受,該出手就出手!疫情的戰役我們打過了,現在是海軍、空軍準備上場!」

publish-icon 07月04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經濟強心針打完後 何奕達:3Q挑戰更大

「更大挑戰在第三季才要開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22日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影響堪稱百年災難,近期各國雖然陸續解封,但仍無法預測市場需求跟景氣走向,且國際機構對總體經濟是否觸底反彈持疑慮,因此他預期第三季的挑戰更大,若能挺過去,第四季可望迎來報復性消費,帶動經濟走強。對於成立96年的永豐餘來說,何奕達強調,這不是第一次面對劇烈動盪,由於永豐餘已轉型為投控公司,透過投資組合可以保持彈性與變動,嚴謹控制經營風險。截至目前,集團表現符合預期目標,下半年將謹慎樂觀以對,全球疫情與經濟發展不明朗,將要求集團子公司注意現金流。針對許多產業認為第二季是谷底,何奕達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第二季各國有政策支持,如美國發放失業金、台灣將推三倍券等,猶如打強心針,可是一旦刺激消費與經濟政策消失,第三季產業能否正常運作是問號。何奕達強調,全球經濟相連,近日美國房貸未繳款率達30%,就金融經營角度是很可怕的事情,究竟疫情影響是一時的,或影響多久,還是根本改變消費與產業,沒人說得準,目前所有國際機構對總體經濟是否觸底反彈都存有疑慮。如果全世界經濟不好,台灣很難獨善其身,如果再爆發第二波疫情,第三季將很辛苦。永豐餘22日舉行股東會,通過發放現金股利0.7元,儘管2019年國際貿易戰不斷,加上供應鏈轉移帶來不確定性,永豐餘投資各事業仍有斬獲,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提升至22.8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提升至1.38元。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劉德音:台積電美國設廠尚未定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9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劉德音為今年營運定調「三個不變」,分別是資本支出不變、全年營收成長目標不變、公司持續成長及創造股東獲利不變。劉德音說,新冠肺炎疫情讓科技應用更多元、5G及高效能運算(HPC)快速發展,將是台積電未來兩大機會。至於美國設廠案仍尚未定案,則是台積電近期營運的一個不確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美中貿易戰升溫造成台積電可能無法再接華為海思訂單,但劉德音認為,貿易戰的戰局中,台積電不是唯一夾在中間的公司,全球公司都被夾在中間,如何培養抵抗力是很重要的部份,台積電會一一化解這些問題,「貿易戰這齣戲還沒演完,台積電會找出方法」。美國已宣布限制華為海思採用美國軟體及半導體設備生產晶片,劉德音表示,這個限制不是針對台積電,中芯國際及三星晶圓代工同樣受到限制。雖然120天寬限期後不能再接華為海思訂單,5奈米產能看起來有空缺,但其它客戶都爭取空出來的產能,相信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將產能補滿。所以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不變,全年營收成長目標及展望也不會改變,製程推進不受影響。劉德音說,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台灣非常幸運能控制住疫情,人民生活不受太大影響,但走出台灣就會感受到疫情影響非常大,而且不論是大公司或小公司,失業率大幅提升及對未來前景不確定性,對經濟的衝擊並不亞於1930年的大蕭條,雖說疫情之後經濟復甦會比較快,但結構會出現大幅調整。劉德音解釋,疫情之後人類的生活方式會改變,人與人的互動會改變,這些改變會應用到更多新科技,像是電子紙會更普及,遠距教育及學習可能導致中小型大學未來沒有生存空間。這次的疫情讓人類生活、娛樂、工作、學習等各方面都會改變,對新科技的採用一般需要3年轉換期,但卻縮短在3個月強迫採用,若18個月後疫情結束,生活模式不會走回頭,人類會更習慣採用新科技,這會刺激半導體發展更快。劉德音說,疫情已造成總體經濟衰退,疫情過去後經濟要V型反轉不太可能,U或L型比較可能。但對科技產業的影響不太一樣,高科技及總體經濟有脫節,台積電有位客戶擁有上千名員工,全公司在家工作已經3個月,沒看到生產力有降低,但像是希爾頓等飯店業停工3個月對營運負面影響很大,所以,科技業很幸運是肺炎疫情下免疫力很高的產業。

publish-icon 06月10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國民黨提紓困發現金二讀 遭綠營反對卡關

蔡政府接連兩波防疫紓困預算,儘管總金額高達2100億,但多數民眾均為看得到、吃不到。對此,主張「排富發現金」的國民黨,提案修正紓困特別條例,明訂為提振民間消費,將紓困預算中的1420億作為「國民振興經濟發展獎勵金」,凡符合內政部領取資格者,均可領6千元現金。然而,全案在今天上午進入立法院一讀程序後,國民黨團為求時效性,要求逕付二讀,以在1個月內召集朝野協商,及時完成修法,但最後遭民進黨團挾人數優勢反對逕付二讀,只能依院內的程序委員會建議,送交委員會「緩步」審查,形同轉個彎卡關杯葛。由行政院提出、總金額達1500億的第二波防疫紓困預算,日前經立院審查後一毛未刪,完成三讀。當時,國民黨團要求的排富發現金,並將「勞保投保薪資2萬4千元以下者享3萬補助」的門檻,改為3萬4800元以下,全遭民進黨挾席次優勢封殺,宣告廣發現金的政策主張落空。但根據中華民意研究協會民調顯示,有62%民眾較贊成發放紓困現金,明顯高於發放酷碰券的16%。因此,為讓民眾對紓困有感,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提案修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讓「發現金」的主張直接入法。蔣萬安指出,行政院延續「搞經濟外行」的施政特質,把面對疫情該有的做法,定位為「救災」,問題是如果是救災,當然是只救助受災人民,就像當前行政院的做法。但如果是要救經濟,就要像美國、日本、香港或新加坡的作法,對所有國民直接發放現金,讓民眾自由選擇消費支配,這才是擴大內需、振興總體經濟的好方法。根據蔣萬安所提出的修正草案內容指出,提振民間消費及促進國內需求,原預算額度內再編列的特別預算,其中1420億應作為「國民振興經濟發展獎勵金」。為求排富,草案也明訂由內政部製作符合領取資格者的名冊後,每人得依照該條例領取新台幣6千元。然而,該案今列入立法院院會報告事項,進入一讀程序後,國民黨團為求加速修法,提案逕付二讀,以求在1個月完成朝野協商,快速完成修法。但反對廣發現金的民進黨旋即表態反對,經表決後,否決草案逕付二讀,而是依照程序委員會意見交付委員會審查。由於行政部門已陸續執行相關紓困預算,因此,「排復發現金」的修法草案在立法院歷經漫長的實質審查後,除得面臨民進黨團的反對杯葛,實際上恐怕也將趕不上行政部門的既定紓困腳步。

publish-icon 05月22日, 2020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