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修正案立院三讀通過 增訂廣告投資實名制、下架機制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修正「打詐3法」之一的「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增訂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及下架機制,提供國人更安全的投資環境,減少匿名廣告出現,阻絕網路投資詐騙一再發生。網路出現冒用名人誤導民眾投資的詐騙猖獗,許多投資人因此受騙,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事打詐的最後一哩路,許多名人被冒名投放廣告,連前幾天才來台灣的AI教父黃仁勳也都被冒名,許多名人相當無辜,甚至莫名其妙接到到案通知書,被害人甚至要求賠償,這次修法通過,可以大刀闊斧針對投資詐騙廣告有法源裁罰。三讀條文規定,未於通知期限內移除廣告、限制瀏覽、停止播送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者,由通知之司法警察機關處12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責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連續2倍至5倍至改善為止。本次修法訂定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及下架機制,可提供國人更安全的投資環境,對抑制網路投資詐騙案件發生;為使證券投資等廣告資訊更加透明公開,這次修法規範,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或其他網路傳播媒體業者刊登或播送相關廣告應載明或敘明事項,落實廣告實名制。此外,三讀條文明定,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或其他網路傳播媒體業者,刊登或播送廣告應載明事項、不得刊播廣告之規定、刊播後始知違規之處置,及如造成損害實應負連帶賠償責任。林楚茵指出,《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也是我國首次授權限制網路的法源,必須在接到通知後下架冒名廣告以及廣告實名制,否則會連帶賠償。

瑪娃颱風來襲東部大浪 不聽勸來觀浪「可罰25萬」
瑪娃颱風來襲,中央氣象局昨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花蓮縣政府也發布禁(限)制公告,海巡署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已在列為管制區域的海岸及港口拉設封鎖線,如擅闖且經勸導不願離去者,將依《災害防救法》最高處25萬元以下罰鍰。第一二岸巡隊表示,中央氣象局昨晚8時30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同時花蓮縣政府考量颱風外圍環流導致海象變幻莫測,將縣境內海岸及港口列為管制區域,因此隊員將針對轄內遊憩熱點如崇德海灘、七星潭、太平洋公園及石梯坪等區域,加強勸離岸際的觀浪民眾切勿靠近海邊及跨越封鎖線。由於花蓮地區海邊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陸續出現強陣風及長浪,第一二岸巡隊避免遊客因遊憩、戲水或觀浪不慎遭浪吞噬等意外發生,已陸續對沿岸禁(限)制公告區域拉設封鎖線。第一二岸巡隊表示,發布禁(限)制公告期間,若民眾擅闖管制區域經勸導不離去者,可依違反《災害防救法》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呼籲民眾颱風期間避免外出到海邊觀浪,在家做好防颱措施,切勿與生命安全跟荷包過不去。

托嬰中心爭議連環爆 新北市社會局:已依法處理
新北市近期傳出多起托嬰中心不當照顧事件,民進黨議員陳乃瑜、黃淑君29日舉行記者會,批新北市府無作為。新北市社會局表示,板橋私托女嬰案事發後即成立專案小組介入處理,也聘請專業兒保律師協助家長打官司,托育安全及幼兒權益絕不容打折扣。黃淑君昨找來板橋私托受害女嬰母親出面控訴,對於托嬰中心、幼兒園不當虐嬰,新北市的一貫做法,就是先開說明會、再跟家長說沒有問題,板橋這起個案,業者換另外一個名字,繼續經營幼兒園,新北市府就這樣放任。婷婷媽媽哭著說,她唯一的女兒死在托嬰中心,不懂為何社會局稽查人員沒有抽查監視器錄影畫面狀況,市長侯友宜還說社會局做得很好,這些孩子不是新北市的孩子嗎?陳乃瑜也爆料,她在2個月前就接獲家長投訴,指新店某公托疑似餵10個月大的孩子冰冷食物,且公托環境衛生不確實等,社會局卻在議會殿堂上公然說謊指「沒有不當」;新北市府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隱匿這件事,家長求助無門,下一步會到監察院告發新北市社會局瀆職。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板橋私托案第一時間市府即介入稽查並調閱監視器,發現老師確有疏於照顧隨即依法開罰機構和當事托育人員最高罰鍰各24萬元,並要求歇業,目前全案已在今年1月偵結,檢方以過失致死罪嫌起訴相關人員。另有關新店某公托食物事件,兒童托育科長林秀穗表示,今年4月中接獲家長陳情,立即前往該中心稽查,並調閱監視器比對,發現該中心於3月起,即啟用食物溫度計監測,並控制在攝氏50度左右,還有做紀錄佐證;同仁要求持續監測記錄,至於粥品顆粒過大部分,則當場要求改善;後續持續稽查,發現中心均已改善。

停職警升官1/因集體收賄遭停職 他卻靠三等特考洗白等任官
北部員警去年8月爆出集體開單收賄案,新北、桃園與新竹縣三地員警涉嫌勾結代辦業者鑽法律漏洞圖利,包括板橋警分局信義所警員廖家毅等多人遭羈押停職,共22人於5月中被起訴,廖員雖在收賄案爆發前考上三等特考,但涉案的他卻還能在警大受訓並等待分配任官,荒謬景象讓基層憤怒不已,希望相關單位能阻止涉案人員透過考試「洗白」的歪風。檢調發現,該起收賄案規模龐大,時間更長達3年,多位員警從2018年開始勾結代辦業者,開立「牌照吊扣期間行駛」交通違規舉發單,讓原本吊扣牌照的處分變成吊銷,車主繳交罰鍰後便能「借屍還魂」、重新領牌上路,員警則從中收取每台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費用,圖利金額更高達4億7000萬元。全案直到2021年,樹林警分局發現麾下員警開單情形異常,且收到相關案情檢舉便主動自清調查,檢調展開數度搜索後發現新北、桃園與新竹縣三地共22名員警牽扯其中,包括廖員在內的多名員警在去年8月被羈押,並在第一時間依法停職,今年5月則有22名員警遭到起訴。 員警利用開立「牌照吊扣期間行駛」交通違規舉發單,讓原本吊扣牌照的處分變成吊銷,協助車主繳交罰鍰後便能重新領牌上路。(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全案本該隨著司法調查而落幕,被起訴收賄的員警將離開警界、以正紀律,卻有知情人士發現廖員去年6月參加警察人員三等考試並順利通過,他遭羈押停職時正是金榜題名之際,而廖員在羈押期滿後竟若無其事到警大受訓上課,如今即將受訓結束、等待任官,透過考試「洗白」的漏洞讓基層看傻了眼。據了解,想進入警界服務得通過一般警察人員三等和四等考試,四等得高中職以上學歷,入職後從一線三星基層員警開始做起,薪水加上各種津貼,每月可領5、6萬元,三等考試則要求大學畢業,考試科目和專業度都比四等困難,但錄取分發後便能直接擔任二線一星的巡官,月薪更從7萬起跳,還有機會報考警正班和分局長班,從此就能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廖員遭起訴還能受訓的消息讓警界忿忿不平,有人向警政署檢舉,卻只得到「研議是否將相關涉案情節重大人員於訓練計畫中增訂不予調訓之規定」,如今廖員即將分發,相關單位卻仍未有相關處分或動作,連廖員何去何從、是否繼續任職警界都沒有交代。板橋警分局信義派出所員警廖家毅(右)因收賄案而被羈押停職,如今卻在警大受訓,讓基層忿忿不平。(圖/翻攝畫面)「開假單遭羈押的警員都能到警大受訓、等著當警官,其他守法的員警情何以堪?」知情人士表示,警大校訓為「誠」,要求每位警職人員對大眾以誠相待、蔚為國用,如今卻放任遭起訴和停職人員受訓進修,彷彿沒事人一樣等待升官,倘若廖員真的透過考試洗白,將會是對全體警員的最大侮辱,希望相關單位能阻止此事發生。警政署表示,廖員是在案發前就通過公務人員三等特考,目前依相關規定在警大接受訓練階段,由於案件仍在審判中,尚未判決有罪,並不符合取消受訓資格,警大會在受訓期間加強考核,但這並不代表廖姓員警未來一定會派任警官,若屆時判決有罪定讞,將會依《公務人員任用法》進行後續處置。

停職警升官2/他收賄遭起訴 IG滿是豪車名表 三等考上榜心得:初心很重要
北部去年爆發大規模員警收賄案,新北、桃園和新竹3地員警勾結代辦業者,用開單讓被吊扣牌照的車輛「借屍還魂」,圖利金額高達4億7000萬元,板橋警分局信義派出所員警廖家毅也牽涉其中,遭羈押停職,但他考上警察三等特考,羈押期滿後照樣進入警大受訓,目前正在等待分發任官,還在上榜心得中呼籲考生「初心很重要」,讓基層員警直呼荒謬。據了解,租賃汽車常因客人危險駕駛或超速,導致車牌遭吊扣6個月,業者不甘此期間車輛無法出租營利,又發現若車牌被吊銷後,只要繳交罰鍰就能重新領牌,因此不法代辦業者將吊扣車牌的車輛開到固定路段,再讓配合的員警開罰單,吊扣車因而加重處分變吊銷,車輛就能「借屍還魂」、繼續上路。檢調發現新北、桃園和新竹縣三地員警牽涉其中,廖員在內的多名員警在去年8月被羈押,並在第一時間依法停職,今年5月則有22名員警遭到起訴,而廖員於去年考上三等特考,羈押期滿後照樣進入警大受訓,等待受訓期滿後分派任官,此消息讓基層甚感不滿,直呼「讓守法同仁情何以堪。」知情人士表示,廖員私下生活奢華闊綽,總在個人頁面上炫耀動輒數十萬的AP名錶,或是「假抱怨、真炫耀」,邊說著台北市停車位難找,卻附上BMW的方向盤當背景圖,還曾稱已故男星保羅沃克鍾愛的福特野馬跑車是「下班用的警車」,高調炫富早已招來側目。廖員從警時間不長,生活卻奢華闊綽,常在臉書曬出福特野馬跑車而招來側目。(圖/翻攝畫面)「原以為是富二代來體驗生活,後來才知道他原來有額外收入。」該知情人士說,廖員年資尚淺,畢業至今才3、4年,即使警職薪水較平均收入豐厚也難以支撐其買車買錶的富足生活,直到案件曝光大家才恍然大悟。諷刺的是,在廖員被羈押後,他就讀的補習班還貼出其「上榜心得」,廖員除了傳授念書技巧外,更希望考生「不能忘本,初心很重要」,要清楚自己為何當警察,像他就是希望「在還活著的時候就是要幫助人、抓壞人、珍惜身邊對我好的人」,種種言論都讓基層員警搖頭。如今廖員正在警大受訓,受訓期滿後更可能分派任官,基層員警則反彈連連,認為廖員真的透過考試洗白,將會是對奉公守法的警員最大侮辱,希望相關單位能阻止此事發生。警政署表示,廖員是在案發前就通過公務人員三等特考,目前依相關規定在警大接受訓練階段,由於案件仍在審判中,尚未判決有罪,並不符合取消受訓資格,警大會在受訓期間加強考核,但這並不代表廖姓員警未來一定會派任警官,若屆時判決有罪定讞,將會依《公務人員任用法》進行後續處置。廖員的IG上滿是動輒數十萬元的AP名錶和百萬跑車,讓人誤以為他是富二代,收賄案爆出後大眾才知道他原來有其他收入。(圖/翻攝畫面)

騎士違規遭攔查「罰單長到拖地」畫面驚呆網 中和警解答了
新北市一名騎士日前行經中和區成功路,遭巡邏員警發現未依規定裝設後視鏡,上前攔查後又揪出其他3項違規,當場舉發開罰。沒想到,員警開出的罰單整整一長串,甚至拖到地上,被路過民眾拍下並上傳網路,讓網友傻眼直呼「我只有過年大樂透加碼才能那麼多張」。對此,中和警分局解答了。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PO出影片,只見一名機車騎士疑似違規遭攔查,正在路邊簽收罰單,不料罰單竟「長到拖地」,讓他簽到手軟。畫面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今天業績已達標」、「忠實粉絲要求簽名」、「我只有過年大樂透加碼才能那麼多張」、「下次記得隨身帶印章」、「好像打彩票一樣一直出」。《ETtoday新聞雲》報導,這此事件發生在本月26日,該名21歲騎士行經新北市中和區成功路,遭巡邏員警發現其車輛未依規定裝設後視鏡,遂上前攔查;員警查出,騎士除了未依規定裝設後視鏡外,同時未安裝防燙蓋,且擅自變更車身顏色等,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分別可處9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中和警分局表示,除了上述違規事項,員警還發現騎士違法改裝直吸式節流閥,可處2400元以上9600元以下罰鍰;警方解釋,該民眾一共4項違規遭舉發,而舉發單印製為一式三聯,一聯將寄給車主,其他兩聯則為後端處裡使用,所以才會長到拖地。

關西化工廠排放氣體「台3線路段瀰漫白煙」 環保局到場偵測開罰
關西鎮南新里一家化工廠28日清晨發生有機溶劑揮發有機物逸散,導致鄰近台3線路段瀰漫白煙,當地民眾通報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協會成員到場拍下氣體飄散畫面,並表示現場瀰漫著「奇怪的甜味」。環保局獲報到場後,偵測到揮發性有機物數值遠遠高出參考值,同時針對化工廠未在1小時內通報,將依空汙法第32條開罰。南新里民眾當天清晨拍下化工廠排放氣體的照片,通報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協會成員趕抵現場,操作空拍機拍下氣體排放畫面。協會成員表示,現場飄散不自然的霧氣,且飄散範圍很遠,從化工廠址一路往燥坑方向,甚至到南華1號橋,範圍超過1公里。關西一家化工廠28日上午因揮發性有機物質散逸,環保局現場稽查發現數值遠超參考值,將因未即時通報對該化工廠開罰。(圖/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提供)「奇怪的甜味。」協會成員指出,現場瀰漫著奇怪的化學味,是一股很難形容的甜甜的、奇怪的味道。不僅如此,協會成員表示,幾天前也有民眾拍到化工廠排氣的照片,也已向環保局檢舉。環保局表示,當天為化工在凌晨3點至點間啟動空汙防治設備(二次燃燒爐)時,因發現有機溶劑桶槽出現裂痕,緊急將鋼桶內的有機溶劑移至1噸桶,在溶劑輸送過程當中以揮發性有機物逸散導至周界異味,但已於當天上午8時將全數溶劑輸送到1噸小桶內。環保局接獲通報後,派員使用手持儀器偵測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確實遠超出一般環境的參考值,代表揮發性有機物質洩漏。不過由於揮發性有機物逸散時,該化工廠並未通報環保局,依照空法汙規定,若原物料有滲漏、外洩等情況,必須要在1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處置,由於化工廠未在1小時內通報,環保局將依空汙法第32條及同法第67條處處1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

診斷書1份賣800遭檢舉 診所挨罰5萬提行政訴訟敗訴
高市路竹區某耳鼻喉科診所1份診斷證明書賣800元,遭民眾檢舉後挨罰5萬元,不滿提行政訴訟。診所強調,開出的證明含「中文病歷摘要」才加價,衛生局認為診所不可自行「加料」、強收費用。高雄地院認為,衛生局用法無誤,判診所敗訴,可上訴。2022年6月,該診所遭民眾檢舉,開立診斷證明書時收取800元驚人費用,怒向衛生局檢舉。衛生局認定違反醫療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裁處5萬元罰鍰。診所表示,2022年6月有民眾因保險需求,到診所開立診斷證明書,但未說明清楚想申請何種資料,才一次開給診斷證明書及中文病歷摘要,分2筆計費。衛生局未查明真相就開罰,他們曾進行一次陳述意見,2022年7月衛生局通知他們可進行第二次陳述,公文未到,就收到裁處,衛生局的行政程序明顯有疏失。衛生局強調,診所開立的文件格式僅為「診斷證明書」,不能自行加載中文病歷摘要內容,並擅立名目費用。更何況,民眾並沒有向診所提出申請中文病歷摘要,診所卻自行把中文病歷摘要書寫在診斷證明書上,再要求民眾需額外繳納300元。衛生局表示,意見陳述只是針對民眾陳情、是否有清楚表達所需文件為何,與裁處事實無關。法官認為,法律並沒有規定主管機關需給予第二次意見陳述的機會。診所對於開立各項醫療證明書及費用理當極為了解,豈有擅自將診斷證明書、中文病歷摘要2種分屬不同類別的醫療文書同時開立於同1張文書之理?診所違法事證明確,最後駁回診所之訴,可上訴。

愛心騙局!屏東男裝殘疾行乞只要錢 下秒竟起身「直直走」
屏東市1名女國中生日前在市區看到有男子行動不便在街上行乞,好心上前給對方500元和包子,不料男子只收起現金,將食物留在原地,女學生見狀崩潰爆哭覺得受騙。後來有網友分享影片,該名男子裝成殘疾坐在地上,利用民眾的善心獲得金錢等利益,下秒竟突然站起身行走,讓其他網友紛紛直呼「上了一課!」。屏東網友昨日在臉書分享影片,畫面中男子坐在市區地上用手走路,身旁放一個盒子行乞,不過他觀察四周沒有人,竟蹲著並起身開始步行,一路往前直直走。有1名女國中生曾在路邊見到該名男子後心生同情,先拿食物給對方,第2次再給予500元現金。後來她發現男子將包子丟在路邊,但卻立即將錢收進口袋,女學生見狀難過爆哭,覺得被騙。消息曝光後引發討論,網友留言,「我都看他坐到站起來」、「這種人須要被社會處理」、「這行為會害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遭受冷漠」。對此,屏東警方也回應,由於這種行為屬於民眾「自願施捨」,因此會以勸導為主,若有民眾報警,對方不聽警方勸告,將面臨12000元罰鍰或3日以下拘役。

護理師上班開直播賺抖內 北市衛生局說重話…最重懲處曝光!
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被爆有名加護病房護理師,在值勤時間狂滑手機、開直播、賺抖內,且內科病房還有另位護理師疑似也在上班時間直播,掀起各界議論。對此,台北市衛生局指出,若護理師個人行為涉及洩漏病患隱私,依法可處3萬以下罰鍰,屆期未改善最高可處1年以下停業處分。據悉,該名加護病房護理師曾用5支手機開直播唱歌,賺取網友抖內,卻渾然不覺患者的呼吸器已掉落,爆料更指該護理師此行為已持續多年;還有曾出版寫真集的內科護理師,也疑似在上班時間開直播、IG限動也有上班紀錄。另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何叔安表示,護理師依規定,在受有關機構詢問時不得虛偽陳述或報告,且非依法或經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書面同意,不得洩漏患者個資。何叔安指出,如傳出影像涉及病患隱私且屬護理師個人行為,可依《護理人員法》第28條論處該醫師,處6千元以上、3萬以下罰鍰,令其限期改善;如屆期未改善,處1個月以上、1年以下停業處分。

沒考上醫生「偽造執照偷行醫」 60歲男診治逾萬名病患…近30年無人發現
南韓日前傳出一起無照行醫案,一名年近60歲的男子自醫學院畢業後,卻沒考上醫生,沒想到他竟偽造醫師執照偷偷行醫,30年來一共診治了1萬5千名病患,最近才被發現,被依照偽造公文等罪名起訴,裁定判處7年有期徒刑。韓聯社報導指出,該名男子1993年從醫學院畢業,但他卻沒有考取醫生,不過他竟偽造執照和聘書,近30年來在全國60家醫院工作,一共診治了1萬5千名病患,且法院調查期間,他仍持續看病,而他的母親、妻子和孩子全都被瞞在鼓裡不知情。起訴書中寫道,由於該名男子所負責的並非嚴重醫療領域,若真的發生醫療疏失,病患可能也不知情,考量男子這些年共獲取超過5億韓元(約新台幣1163萬元)的薪資,決定增加裁定500萬韓元(約新台幣11萬6000元)的罰鍰。而該名男子從醫多年,假冒身分卻從未被發現,是因他主要以「未登錄的聘僱醫師」身分擔任短期職位,再以任職醫院院長掛名的方式來替病患進行治療、登錄病例和開立處方,加上他確實具備醫學院學歷,因此沒有受到懷疑,而曾經聘雇過他的7位院長,也被法院以「未確實驗證醫療執照」為由開罰。

停門口「1個月被撞4次」 車主崩潰:機車不是買來給各位撞的
彰化市彰美路一段店家林立,因停車空間不足,違規臨停狀況頻傳,當地店家還在社群平台貼文指出,他停放在店門口的機車三天兩頭被撞,一個月內被撞了4次,哀嘆「我的機車不是買來給各位撞的」。轄區警方指出,將加強整理彰化市彰美路的違規停車及道路障礙,請民眾配合。該店家貼文表示,他在彰化市彰美路一段住一年多了,停放在家門口的機車大概已經歷十幾次撞擊,透過監視器發現肇事的都是路邊停車的車輛,他就問「好好開車很難嗎?」不僅如此,他的店門口也常被占滿,無法出入,有時放在門口的三角錐也被亂拿,實在很無奈。 彰化市彰美路一段停車空間不足。(圖/中國時報孫英哲攝)當地居民說,俗稱「過溝仔」的彰化市彰美路一段商家林立,很不好停車,常有貨運業者要上下貨品時,就會在路邊臨停,常會發生撞到路邊機車的狀況,他們都見怪不怪了。彰化警分局五組組長汪振豪指出,該分局尚未接獲相關報案,針對彰化市彰美路路段因停車秩序容易引發擦撞事故的狀況,該分局將針對該路段的違規停車及道路障礙的部分加強整理。汪振豪表示,彰化市彰美路路段因雙向各劃設雙車道,所剩的路肩道路空間相當有限,民眾若在該路段路邊停車時未保持安全距離,就常會發生擦撞路邊停放車輛的事件;另外,在道路停放機車必須符合相關規定,並緊靠道路邊緣,會比較安全。若是在道路堆置物品或是堆放足以妨害交通之物,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道路障礙」等規定開罰,可處罰新台幣1200元至2400元罰鍰。

打炒房下重拳!《平均地權》修正案7月上路 換約、轉售新規定一次看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被視為杜絕房市炒作行為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已三讀通過,相關子法昨(25日)也在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預計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內政部昨天的部務會報通過了關於私法人買受住宅許可、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審核,還有檢舉獎金辦法等3項子法。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上述3項子法,將併同私法人免經許可買受住宅情形,與預售屋及新建成屋得換約情形等2項公告對外發布;並已報請行政院核定《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施行日期,建議希望能在7月正式上路。這次修法增訂了私法人買受住宅許可制,內政部表示,子法對於私法人買受住宅用途,公告訂有9種「免經許可」情形,有團體對於私法人可以免經許可買受「迅行劃定更新地區」範圍內的住宅的合理性提出疑慮。在「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許可辦法」中,訂了6種「需經許可」情形,例如具規模出租經營使用,但經許可取得住宅後,仍須受到5年不得移轉等限制,避免有人拿來當作短期炒作之用。另外,為了精準打擊違規炒作,在檢舉獎金及罰鍰提撥運用辦法草案中,明定可提供檢舉獎金的4類型案件,包括逾期或不實申報實價登錄、違反紅單禁止轉售、限制換約與禁止炒作規定,民眾向地方政府提出檢舉,若經查證屬實者,將可實收罰鍰發給30%、上限為1千萬的檢舉奬金。內政部指出,依現行子法規定,民眾簽約繳款後,如發生不可預期的重大變故而確有轉售必要者,才可申請換約轉售,現在規定有非自願離職、罹患重大傷病或特定病症等6種得申請換約情形,內政部後續並將就其申請的應備文件予以明確規範,讓民眾後續辦理能有所依歸。

蘋菓西打驗出黴菌 3生產線全停工最高罰2億元
蘋菓西打4月底被爆出有不明白色沉澱物,桃園市衛生局下令1號生產線暫停作業及封存並抽驗產品,竟驗出黴菌酵母菌,業者最高恐面臨2億元罰鍰。豈料近期330ml、600ml又接連被爆料有沉澱物,衛生局19日至現場稽查發現生產線斑駁、天花板有霉斑等,恐有汙染食品的疑慮,目前所有生產線都已暫停。桃園市衛生局表示,生產知名飲品蘋菓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平鎮廠,4月21日被爆出飲料中有不明白色沉澱物,當日已命生產1250ml及2000ml蘋菓西打的1號生產線暫停作業及封存,抽驗廠內各規格批號產品,檢出6件產品有黴菌酵母菌。5月18日又接獲新北市衛生局通知,稱檢出11件330ml、600ml、1250ml及2000ml規格蘋菓西打有沉澱物,5月19日再次實地查核,目前所有生產蘋菓西打的1、2、3號產線都已暫停作業,1250ml及2000ml蘋菓西打累計封存17萬7091罐。依食安法規定,業者恐面臨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新北市衛生局25日表示,已責令業者將商品全面預防性下架。大西洋飲料公司表示,依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來函,先前已預防性下架,回收通路上罐裝330ml與瓶裝600ml、1250ml、2000ml的蘋菓西打,陸續收回工廠檢查。消費者於6月2日前可憑2023年5月19日前瑕疵品的發票或商品,向原購買通路辦理退貨退費,也可透過專線由專人辦理退貨退費。另外,好市多A肝毒莓賠償案,因和解書第2點「乙方同意拋棄一切權利」等字眼,引發消費者疑慮,憂心若確診後不能再向好市多求償。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指示消保官請好市多到市府說明及釐清,保障消費者權利。高市府消保官要求好市多修訂內容,增訂文字「但本協議書之補償金總額及權利拋棄事項,於乙方為經主管機關回溯性疫調確認,係因食用本協議書產品而致A型肝炎確診者不適用」。消保官也提醒,如因未簽署和解書未獲好市多妥適補償等爭議,可向高市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

蘋菓西打遭爆有不明沉澱物…驗出超噁「黴菌」 3產線停工「最重罰2億」
許多台灣民眾都熟悉的知名碳酸飲料「蘋菓西打」,日前遭爆1250ml及2000ml的這兩個規格的「蘋菓西打」,被發現汽水底部有不明沉澱物,桃園市衛生局勒令平鎮工廠產線停工。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副局長蘇柏文證實,從該品牌汽水的沉澱物中,檢出黴菌和酵母菌,另據《壹蘋新聞網》昨天接獲爆料,指600ml的汽水也有問題,衛生局目前已要求該品牌廠房的3線全停工,並要求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改善,若未改善將開罰,最重罰2億。今年4月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蘋菓西打」人氣商品,遭爆其1250ml及2000ml的瓶底有白色沉澱物,當時總公司有進行通路收購、暫停生產及出貨,同時針對問題成品進行檢驗。桃園市衛生局當時會同中央食品藥物管理署查核發現,成品中的確有白色不明沉澱物。而《壹蘋新聞網》也接獲民眾投訴表示,4月稽查有問題且下架品項,只有1250ml和2000ml,但本月4日,有網友就在臉書分享600ml的也有混濁物,他到新北市某家雜貨店,買到600ml品項,把瓶底翻過來就看到白色不明物,擔憂連600ml的產線也有問題。桃園衛生局副局長蘇柏文對外表示,當初4月稽查的蘋菓西打,從沉澱物中的確有驗出黴菌以及酵母菌,將要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改善,若未改善將開罰,如屆期未能改善完竣,將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8條第1項規定及依同法第44條裁罰6萬元至2億元罰鍰。報導中指出,桃園衛生局上周派員前往平鎮廠查核,除了當場發現2及3號生產線裸露、管線斑駁,恐有汙染食品的疑慮,已依《食安法》第41條規定,要求暫停作業;而加上先前1號產線也有同樣問題,所以目前平鎮廠的3條產線,都已經被要求停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