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不沾鍋、洗髮精含「永久化學物質」 研究揭長期接觸「肝癌風險增4倍」

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日前發表一項研究報告,存在於不沾鍋塗層、清潔劑、洗髮精、防水用品,甚至海鮮與自來水中的「永久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可能增加長期接觸該物質者的罹癌風險,其中罹患肝癌風險更高達4倍。據《每日郵報》報導,該項通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前者多作為去汙劑關鍵成分,後者則因具防水、防油、摩擦力小等特性,被用於產品表面塗層。研究團隊從醫療數據庫中的20萬人中選出50名肝癌患者,再與未罹患肝癌的另50位受試者做比對,發現肝癌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這讓團隊認為找到關鍵,因為「癌症發展需要時間」,越常接觸化學物質致病風險就越高,其中最常接觸化學物質者的罹癌風險高出其他人達4.5倍。研究團隊指出,人體一旦攝入這些化學物質,「它們就會永久性嵌入肝臟」並對肝臟造成影響,其中全氟辛烷磺酸會改變肝臟的葡萄糖代謝、膽汁酸代謝和胺基酸,讓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增加,進而提高得到肝癌的機率。這項新發現也讓全球性肝癌病例激增找到肥胖以外的關鍵因素,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在今年6月祭出嚴厲新規,要求多氟烷基物質的可接受含量標準降低99%。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則警告,永久化學物質可能「已無處不在」,另有研究預估美國在2030年將有三分之一人口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publish-icon 08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吃水果擔心糖分太高?營養師公開「夏季8種水果」果糖含量…最低竟是它

夏天到了,許多人下定決心減脂減重,因此會選擇多吃蔬果,不過吃水果又擔心太甜、糖分太高,營養師彭逸珊就告訴大家水果該怎麼挑選,並列出8種夏天水果的果糖含量。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粉絲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到,水果的糖質總量主要包含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這三者的甜度為「果糖>蔗糖>葡萄糖」,意即果糖含量較高者,吃起來會比較甜。彭逸珊也列出8種夏天水果的果糖含量:1.木瓜/38 kcal 果糖3g2.香蕉/85 kcal 果糖8.8g3.紅龍果/ 50 kcal 果糖2.8g4.奇異果/59 kcal 果糖5.4g5.西瓜/33 kcal 果糖3.6g6.榴槤/132 kcal 果糖1.8g7.富士蘋果/49 kcal 果糖6.2g8.芭樂/33 kcal 果糖2.6g彭逸珊列出8種夏天水果的果糖含量。(圖/翻攝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臉書)彭逸珊指出,大家可能聽過水果吃太多易造成脂肪肝,主要原因就是果糖,「雖然他不太影響血糖,但卻容易轉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長期下來就容易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不過她也提醒,每一種水果有不同的營養價值,「與其擔心吃水果造成脂肪肝,不如多種類均衡攝取,減少精緻糖 才是上策!」

publish-icon 08月0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護爸安康3/高達8成男性都有脂肪肝 無藥可醫「悄悄奪走性命」

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2020年健檢分析報告,脂肪肝首次登上健檢紅字冠軍,取代過去長年居冠的維生素D不足,報告顯示,77.8%健檢民眾都有脂肪肝的問題,其中高達81.9%的男性都有脂肪肝問題。若進一步分析高膽固醇比例,發現2018年僅45%,但到了2021年已攀升至59.1%,上升幅度驚人。根據衛福部2020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2,035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癌的致病因子除了B、C型肝炎之外,另有2成是由脂肪肝所引起,且罹患人數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尤其脂肪性肝炎目前仍然無藥可醫,一旦病況嚴重就只能仰賴換肝。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由於脂肪肝沒有症狀,難以察覺對身體的影響,伴隨著肝癌致病機轉,即從脂肪肝轉變成肝炎,再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肥胖是所有疾病的源頭!」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說,除了脂肪肝之外,心血管疾病過去多半好發45歲以上的男性,但現在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推測原因就是肥胖。「只要你的體重超標,血壓、血脂、糖尿病都會陸續發生,心血管疾病就會跟著一起來!」根據國健署資料,40歲以上民眾高達3成7有代謝症候群;而十大死因中,代謝症候群衍生之三高疾病加總為31.9%,超越癌症28.0%。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表示,代謝症候群是三高慢性病源頭,由腹部的內臟脂肪造成身體慢性發炎、三高異常,只要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異常,就屬於代謝症候群。其中,衡量內臟脂肪的腰圍是最重要關鍵。無論脂肪肝多輕微,依舊可能導致肝臟發炎,建議定期健檢、抽血追蹤,才能確保健康狀況。(示意圖/報系資料庫)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詹鼎正醫師表示,根據歐洲心臟期刊研究,腰圍每增加1公分,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增加2%;另一篇歐洲研究也發現,每當腰圍增加5公分,男女死亡風險就分別增加17%及13%。無論是脂肪肝或代謝症候群,都是可以逆轉的,若體重過重,減少5%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減少7~10%體重就能改善肝臟發炎狀況;另外,建議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澱粉,同時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就能除去多餘脂肪,找回健康。

publish-icon 08月0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睡太少會變胖?營養師證實「5天6小時↓」肥近1kg 14種食物有效助眠

不少民眾到了晚上總是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隔天起床後精神不濟,連帶使心情受影響。營養師余朱青透露,睡眠不足除了影響精神,還會增加死亡率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5天內睡眠少於6小時,甚至會導致體重增加近1公斤,建議多吃蕃茄、洋蔥、黃瓜、櫻桃、牛奶等14種食物,幫助深層睡眠。余朱青在臉書發文,「國外曾針對2萬多名的成年人進行長達20多年的研究,追蹤結果發現,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成年男性,和睡足7小時的人相比,死亡率高出26%,而女性則多21%;如果睡眠時間再縮短,低於6小時的話,罹患心臟病風險可是會高於20%。可見充足睡眠真的很重要」。營養師提到,「國內的醫院也有研究發現,如果有睡眠障礙的人,也會提高對肝臟健康的影響。患有睡眠問題的患者,罹患脂肪肝的機率相對增加78%。如果用睡眠時間來看,睡覺少於5小時,跟睡7小時以上的人相比,男性罹患脂肪肝機率增加28%、女性增加71%!所以睡不好不只精神差,還會讓人胖,讓身體不好」。營養師證實,睡太少可能使體重增加。(圖/翻攝自余朱青 營養師臉書)至於睡多久才夠?專家指出,「主要還是要看年齡及睡眠品質而定。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成年人睡眠少於6小時就可以說是是睡眠不足,而一般正常人要睡大於7小時才足夠,若是超過5天睡眠少於6小時,是有可能會增加0.8公斤喔。所以睡眠不足是真的會讓人變胖的」。余朱青說明,「包括腎上腺素、胰島素、升糖素、飢餓素、瘦素,甚至一些腸道荷爾蒙、褪黑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在我們睡眠不足時會造成分泌異常。褪黑激素被證實跟胰島抗性有很大的關係,而胰島抗性就是與代謝症候群、肥胖相關的,睡眠不足,越晚睡身體越容易產生壓力,身體為了抵抗壓力,腎上腺素增加」。營養師建議,可以攝取一些含有「褪黑激素」的食物幫助睡眠,像是蕃茄、洋蔥、黃瓜、櫻桃、香蕉、燕麥、米、玉米或牛奶、芝麻、南瓜子、杏仁果、黑核桃、薑等。余朱青提醒,「睡前也不要使用3C產品,藍光會影響睡眠,很多上班族下班時會去運動,在睡前2小時也不要做一些重訓等激烈運動,可以做一些拉筋伸展的運動幫助睡眠就好」。

publish-icon 07月2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A-Lin剪短髮原因超暖心 檢查出脂肪肝忌口

A-Lin結束連續兩天的「A-LINK with PASSENGERS」小巨蛋演唱會,昨(17日)舉辦慶功宴,A-Lin在演出時的其中一個造型為超級短髮,讓歌迷相當驚豔,她在受訪時透露短髮其實是假髮,整場演出都沒有讓真髮見客,而她的真實頭髮比大家看到得更短,提到剪短髮的原因,其實是與一位小歌迷有關,她也不擔心剪頭髮會影響演唱會造型,搞笑說:「我的造型師很厲害,畢竟他這麼貴!」A-Lin表示有位小歌迷腦中長了東西需要開刀,只能把頭髮剃掉,結果到學校後同學一直笑她,A-Lin從小歌迷媽媽的口中得知這件事,便也去剪了超短髮,「我就算是短髮,我也還是女生,因為她的故事,我覺得短頭髮還是可以很漂亮!」A-Lin受小歌迷影響剪了超短髮。(圖/趙文彬攝)A-Lin演出時唱到欲罷不能。(圖/趙文彬攝)演唱會上A-Lin提到爸爸時忍不住哽咽,她說爸爸是刑警,個性非常嚴肅,以前她參加歌唱比賽,讓爸爸很不諒解,「爸爸覺得女生不該拋頭露面,他也很擔心會有潛規則,一直希望我找個朝九晚五的工作,還一直給我警察學校報名表!」後來A-Lin闖出一片天,爸爸也轉為支持,A-Lin感動說:「一路走來爸爸跟我在舞台上唱很多歌,從以前摔杯子說要斷絕關係到現在,他不會說我愛你,而是用他的方式表現。」A-Lin也在台上提到媽媽先前身體狀況欠佳,但她不願多談,僅說:「會好的,她已經好了。」A-Lin的安可曲唱好唱滿,由於第二天下午4點就開唱,她更是唱了一小時的安可曲,笑說:「唱到欲罷不能,以後都唱下午場!」但她也透露其實一開場就感到疲累,認為肺活量還需要訓練,更說之前檢查時發現脂肪肝,所以要戒酒及運動。即將40歲的她自認沒有退化,唯一改變的是心境,「以前看到燈牌會害羞,現在看到粉絲年紀跟你一樣,他們還願意拿燈牌,代表他們很愛你,現在看到會很爽,因為越來越少了。」人緣很好的A-Lin有不少演藝圈好友到場支持,至於老公黃甘霖及女兒是否有來到現場?她表示:「家人都低調支持。」經紀人則在一旁補充:「一切都很好!」A-Lin也希望之後能唱到高雄巨蛋,笑說:「我不一定能瘦到那個時候喔,忽胖忽瘦,真的是有一種悲傷。」

publish-icon 07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老公餵食12年「從不讓她幹活」 人妻從65公斤胖到178公斤「睡覺床板都壓塌」

浙江台州一名31歲人妻跟老公結婚12年,因為老公對她太好了,什麼活都不讓她做,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給她,結果這名人妻的體重,被老公一路從初相識的65公斤,一路胖到178公斤,儘管老公不介意,依舊疼愛有加,但人妻卻因過胖問題,導致生活不便,曾經還睡覺壓垮床板、坐車把輪胎壓到爆胎,最後連小孩都生不出來,讓她痛下決心,到醫院以手術方式減肥。綜合陸媒報導,這名肉肉人妻表示,因為自己從小家境貧困,都沒吃過什麼好東西,後來長大念書出社會後,體重還算正常,只是因為比較愛吃,體重比同體型者再稍胖一點,但認識現在的老公後,因為老公對她超級好,滿足了她幼時無法得到那些物質要求的渴望,導致她體重從65公斤,在這11、12年間,一路胖到最顛峰178公斤。​面對破百的體重,這名人妻坦言,她不是沒有思考過、努力過減肥,過去多年來,她把市面上想得到的減肥法,都嘗試過一輪,無奈全都失敗收場。而她也因為過度肥胖,只能趴睡連睡覺都無法側身,只能趴睡,還把床板睡到垮;且因為太胖的關係,她始終與懷孕生子無緣,不然就是懷孕沒多久就流產,算算前後已流產兩次,後來她跟老公到廣州求醫,希望透過專業的醫療方式減重,目前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瘦下來養好身體後,可以順利懷孕生子。醫師表示,這名人妻已經達到極重度肥胖,同時經過檢查,發現她已經有了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血脂異常等一系列疾病;且這樣的肥胖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必須靠專業外科醫療介入處理。所幸經過手術後,這名人妻的體重已大幅下降,目前降到約100公斤左右,後續還將配合醫院給她的運動與飲食管理,希望能幫助她體重降下來,回到與老公初相識時的體態。

publish-icon 07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98公斤男患中度脂肪肝「靠運動改善」 努力10年結果醫搖頭:已經纖維化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而且高鹽、高糖、高油脂,但要小心可能罹患脂肪肝。曾有一名98公斤的男子,患有中度脂肪肝,但他認為靠運動就可以改善,10多年來都沒到醫院治療,一直到身體不適才去檢查,赫然發現肝臟已經纖維化。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透露,有一名男子身高165公斤,但體重高達98公斤,患有中度脂肪肝且血脂390,但是他卻不當一回事,認為只要「多走多運動」,3個月就會好,每年的健檢報告肝臟指數都異常,但他還是不以為意。後來男子身體有些不舒服,雖然家人建議要去看醫生,他仍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沒關係,反正每年都一樣」,一直到公司安排體檢,強制他要到醫院做檢查。男子認為只要運動就可以改善。(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沒想到,醫師一看發現,男子的脂肪肝已經變成肝纖維化,加上體型過胖,一定要積極治療,這時男子才恍然大悟,原來脂肪肝不是靠運動就可以改善,所以10幾年都沒好。對此,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說明,肝細胞裡面的油脂量過高,大於5%的時候,就稱為「脂肪肝」,而脂肪肝又分為3級,輕度脂肪量約為5%至10%,此時還未有肝臟受損情形;中度是10%至15%,可能合併肝臟發炎,或有瘢痕組織,已有肝硬化風險;重度則超過30%,嚴重肝臟纖維化,肝硬化風險極高,所以民眾要特別注意。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每天喝超過355ml含糖飲料 肝癌風險高達78%

記得自己每月平均喝了多少含糖飲料嗎?根據109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據外媒《太陽報》日前一篇報導,每天喝一份(約355ml)或以上的含糖飲料得肝癌的機率高達78%。一份由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引領的研究,持續追踪觀察9萬名停經後婦女的健康平均長達18年,並對她們進行飲食問卷調查,據統計大約7%的女性是每天飲用一份12盎司或以上的含糖飲料,當中有205名女性患上肝癌,其症狀包括疲勞、食慾不振、感覺噁心、肋骨下緣疼痛和皮膚發癢。與那些每月最多只喝3份或完全沒喝含糖飲料的人對比數據顯示,每天狂喝一份或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罹患肝癌的機率高達78%,那些每天至少喝一份飲料的人患肝癌的機率為73%。這項研究主要負責人趙龍剛(Long-Gang Zhao)表示,研究結果表明,飲用含糖飲料有罹患肝癌的潛在風險。衛福部曾表示最大宗的肝癌來源,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脂肪肝」,而肥胖是罹患脂肪肝重要因素之一,為保障肝臟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透過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做好體重控制減少肥胖,以降低脂肪肝的發生。

publish-icon 06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每天1瓶可樂 男子30年喝掉5公噸「胖到153KG」爆恐怖疾病

飲料喝太多,對身體沒什麼好處,反而可能產生各種疾病。中國廣東有一名36歲男子,過去30年狂喝可樂,每天至少要喝一瓶,到現在至少喝掉5公噸,加上愛吃高熱量食物,讓他體重飆升到153公斤,不得已才決定減肥。根據《白鹿視頻》報導,男子身高153公分,卻重達153公斤,屬於超級肥胖人群。他的左側腹股有一個體積很大的疝囊,已經影響到正常行走,若不及時處理,嚴重可能發生小腸壞死,此外還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重度脂肪肝、心律不整等疾病。男子愛喝可樂,又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圖/翻攝自白鹿視頻)據了解,男子自己從小就比同齡人胖,大學畢業後體重控制在60公斤,後來轉行工作,時常加班到凌晨,加上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也變得不正常,導致體重直線上升。現年36歲的他,喝了將近30年的可樂,每天都要至少喝500毫升,對高熱量食物也是來者不拒,眼看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才到醫院準備做減重手術。消息曝光後,大批網友紛紛傻眼,「這確實很恐怖了」、「一定要少喝快樂水多運動」、「嚇人」、「可樂糖分很高的」、「喝的有點多」、「保護好身體吧,不要太肥胖了」,也有許多人認為,問題不光是可樂,「他除了喝可樂,吃飯嗎?」、「我喝可樂怎沒事?」、「這不只是可樂的問題吧」。

publish-icon 05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氣溫漸升「小滿」節氣來臨 3生肖運勢旺到爆

今天(21日)進入今年夏季的第2個節氣「小滿」,此時正是雨水豐沛的梅雨季節,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國際天星風水命理專家邱彥龍分析這個節氣裡,有屬羊、狗、馬的三個生肖者,運勢將會逆風暢旺,但提醒從國曆5月25日起,受到災難宮轉入本命宮影響,整個社會將會陷入一股隨人顧性命」的個人主義氛圍,大家行事要多加小心。根據邱彥龍老師分析,小滿節氣是在國曆5月21日至6月6日之間,期間運勢最旺的3個生肖如下:Top3:羊屬羊的朋友,在這段時間,前期辛苦的累積將看見收穫,錢財能有增長,但提醒,如有借貸問題,建議儘早還清債務,以免坑洞越來越深。Top2:狗屬狗的朋友,這段期間偏財運旺,學習運也強,有信仰的人,也會得到上天加持。而對於想脫離單身狗的朋友來說,這段節氣期間,也非常容易有機會找到另外一半。Top1:馬屬馬的朋友,這段期間運勢火紅,心想事成,想什麼來什麼,財運、感情、好運相隨,建議趁勢而為,會有大大收穫,但切記不要有借貸問題,以免樂極生悲。邱彥龍老師警告,5月21日到6月6日的小滿節氣期間,火星蓄勢待發,5月25日由災難宮轉入本命宮,將會出現許多人「自己救自己,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現象,他並提醒,小滿節氣期間,也要小心陸、海、空交通致死意外;建議這段時間最好減少外出,而這段時間剛好是梅雨季,濕氣重又加上疫情嚴峻,提醒大家要多注意自身是否有風濕、感冒、腎病、脂肪肝、肺病、內分泌失調、腹瀉等情況,若有身體不適,要盡快就醫。

publish-icon 05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胃鏡縫胃」手術降低飢餓感 34歲女半年減重34公斤

34歲曾姓女孩因罹患病態性肥胖,曾至多家診所尋求肥胖治療,總花費超過50多萬元但仍宣告失敗,1公斤都沒有減下來。病患於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劉家嘉醫師,劉醫師評估病患肥胖狀況,發現病患食量很大,胃部飢餓感強,與病患討論後決定使用「胃鏡縫胃」手術,縮小病患胃部容量與降低飢餓感,再配合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經過半年,病患從106公斤減到72公斤,成功減重34公斤。劉家嘉醫師表示,內科胃鏡縫胃又稱為內視鏡袖狀胃成型手術(ESG),利用特殊器械架設於胃鏡上,在無痛麻醉下,從患者嘴巴進入胃部來進行無皮膚傷口的胃容量縮小手術,在胃壁內側進行交錯縫合,拉緊縫線後能將整個胃部呈現3D方向,長度、寬度、深度的縮小,平均減少大約70%胃部體積,減少食量與食慾,進而協助達到肥胖治療的目的。劉家嘉醫師指出,ESG由於不進行胃底縫合,醫學研究發現術後胃部壓力不會升太高,所以產生胃食道逆流機率較低,術後病患生活品質高。不過,任何治療都有併發症與風險,術後常見的不適感為胃痛與噁心嘔吐。這項手術適合BMI大於30之中重度肥胖患者或者BMI大於27但有合併肥胖併發症之患者,術前必須經過詳細抽血與其他檢查,包括胃鏡評估等,確定沒有禁忌症才能安排。因此,胃腸道若有惡性腫瘤、胃體處有多處潰瘍或出血、嚴重胃食道逆流、橫隔膜疝氣大於5公分、胃部多發性息肉與嚴重肝硬化等等病患都不適合。劉家嘉醫師提醒,無論接受何種輔助性肥胖治療,都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並終身維持,才能長久不復胖,劉家嘉醫師目前已完成台灣超過45 例以上的胃鏡縫胃手術,劉醫師針對台灣肥胖患者接受胃鏡縫胃ESG的研究統計顯示,胃鏡縫胃配合正確的飲食與運動,半年與1年分別可以達到20.72%與22.75%總體重下降。劉家嘉指出,肥胖被社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對生活和社交造成困擾,其實,肥胖是慢性疾病,是人體脂肪器官與大腦下視丘管轄能量平衡之處發生了問題,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現代人由於生活習慣不良,加上台灣許多城市是科技重鎮,生活壓力大,夜貓子與日夜輪班等問題,導致肥胖率節節攀升,而肥胖是萬惡之源並讓人體長期處於低度發炎狀態,因此很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心臟疾病、肺部問題、膽囊問題、皮膚疾病、失智、退化性關節炎、胃食道逆流、不孕等等都和肥胖有關,但是只要透過正確的肥胖醫學治療,肥胖疾病是可以扭轉的。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陸24歲男「日灌4杯奶茶」被推進ICU 血糖值爆量4倍急救7天險死

現代人可說是手搖飲料不離身,甚至有人每天都要喝上1、2杯,不過任何東西過量總是傷身,中國大陸廣西柳州一名24歲男子,就因為每天喝「4杯奶茶」,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症、高血壓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重病,全身器官受損差點丟了性命,被轉入ICU病房急救。綜合陸媒報導,柳州24歲男子小覃身為「重度奶茶愛好者」,過去在深圳打工時,每天至少要喝4杯奶茶,有時候甚至一天會喝掉6杯,雖然自己的體重因此瘋狂暴增,但對於奶茶的愛讓他對此完全視而不見,即使去年回到家鄉柳州工作,還是維持一天4天奶茶的習慣。大陸廣西柳州男子每天喝4杯奶茶,讓他血糖、血脂、腎臟、肝臟全出狀況差點喪命。(圖/翻攝自柳報傳媒)直到今年4月底,小覃陸續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一開始家人以為是吃壞肚子,沒想到症狀持續出現,家人於5月3日發覺情況不對,陪同他到廣西腦內科醫院就醫,消化內分泌科醫師透過血液化驗才發現,小覃的身體在奶茶的「澆灌下」,早就全身是病,不但血糖超出正常值整整4倍,血液也因為高血脂呈現「牛奶狀」。不僅如此,小覃還陸續被檢測出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症、高血壓、尿酸過高、脂肪肝、心律失常和急性胰線炎等「老年病」,病情嚴重甚至危及他的性命安全,醫院趕緊將他轉入ICU病房進行治療。幸好在經過一週的治療後,小覃的血糖、電解質、腎功能等身體健康指標,都恢復正常範圍,目前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publish-icon 05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17歲弟宵夜嗑鍋…半夜上腹痛爆失眠 醫驚見「5顆石頭在漂」傻眼

台灣人愛吃火鍋,然而在享用美食的同時,還是要留意一下熱量、鈉含量及膽固醇等隱憂,否則恐怕會賠上健康。基隆長庚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透露,一名17歲少年半夜常感到上腹疼痛,徹夜難眠,症狀持續數月,經過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膽囊中至少有5顆結石,詢問飲食習慣後,才知道和吃火鍋有關。錢政弘醫師在臉書表示,「上週我在做超音波的時候,遇到了一位17歲的男性年輕人,他表示這幾個月斷斷續續上腹疼痛,大約是在胸骨下方的位置,我問他:『腹痛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他回答『大多都是在半夜一點,睡到一半的時候痛醒,會痛兩三個小時』。『你會噁心、想吐嗎?』我再問。『會啊!吐一吐會比較舒服』。」錢政弘心想,從患者描述來看,很有可能是膽結石引起的疼痛,雖然十二指腸潰瘍也會在半夜疼痛,但潰瘍比較會是持續的悶痛,不像他描述的這麼劇烈,「果不其然,超音波照到他的膽囊充滿著膽泥,已經沒有正常的膽汁,至少有五顆膽結石漂浮其中,每顆結石都有1.2公分以上!」醫師指出,「我是常見到膽結石的病患,不過這位年輕人才17歲耶!他的結石這麼多,應該前幾年就有了。他的身高有173公分,現在的體重是82公斤,他表示三年前他是68公斤,上了高中開始變胖。我接著問他變胖的原因?他回答『可能是我有吃宵夜的習慣』」,而且最常吃火鍋。錢政弘提到,愛吃高油脂食物容易形成膽結石,此外肥胖、三餐不固定、缺乏運動、肝硬化、糖尿病、貧血、脂肪肝、遺傳也是主要原因,「我告訴他,他的腹痛很可能就是膽結石引起,常吃高油脂的食物容易形成結石,肥胖也是膽結石的危險因子。飲食習慣一定要改,不然接下來還會得到胃食道逆流!」

publish-icon 04月1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32歲男相親 女方父親一句話建議…檢查驚覺「肝功能異常」

肝好不好,看手就可以知道!中國杭州一名32歲男子,近日和一名家中開中醫的女子相親,女方父親主動把脈問診,看了他的手掌後,要他趕快去醫院檢查肝功能,沒想到一查,發現是早期肝硬化、肝功能異常,消息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據悉,男子自大學畢業後開始創業,沒日沒夜打拚了幾年,公司終於步上正軌,最近和一名中醫世家的女子相親,女方父親主動替他把脈,並看了他的手掌,鄭重地告訴他:「相親的事暫緩緩,你還是趕緊去醫院查查肝功能吧」。這句話讓他百思不解,心想:「難不成我得了肝癌?」回想自己過去多年體檢,每次都被警告可能有脂肪肝,因此愈想愈慌,急忙到醫院檢查。女方父親看了男子的手,要他趕快去醫院檢查。(圖/翻攝自微博)男子向醫師透露,原本菸酒不沾,但因為創業,喝酒應酬和熬夜加班便成家常便飯,宵夜通常是火鍋燒烤,如今的他已是每天至少一包菸,而且餐餐不離酒。近2年發現,頭髮愈來愈少,還常常感覺肚子脹,偶爾右肋下方會痛,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整隻手掌變得比臉還紅,被笑稱「練過鐵砂掌」。經過檢查後,結果顯示不樂觀,男子有早期肝硬化、肝功能異常、血壓和血脂偏高、超重,必須透過藥物、運動、飲食等聯合治療,如果再置之不理,肝硬化變成肝癌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手掌的血色代表肝功能。(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到底為什麼女方父親只是看了手掌,就可以推測肝臟可能不好?事實上,肝功能有問題的人,通常手掌上會有「一紅一白」的表現:※一紅:大小魚際泛紅大小魚際部位,也就是大拇指的根部位置,會出現充血、泛紅的情況,而且通常是片狀的泛紅。※一白:手掌心泛白正常來說,手掌通常呈現粉紅色,除非跟受到壓迫,可能會有輕微泛白的情形,但很快就能緩解。不過若肝功能有問題的人,手掌心的位置會明顯沒有血色。此文引發網友討論,「做不成岳父認個乾爹吧,畢竟是救命恩人」、「嚇得我趕緊看看自己的手心」、「其實這麼明顯的症狀,一眼就看得出」、「婚前檢查還是必要的」、「不要再說中醫沒用了,中醫是國寶呀!」

publish-icon 03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世紀之毒3/戒糖癮有順序「先液體再固體」 4秘訣打造不發炎體質

國外醫療網站Medscape的研究指出,加工食品大多含有精製糖,其中最主要且最常被使用的便是果糖,當果糖進入人體之後,會大量耗損磷酸鹽及ATP(能量分子),導致粒線體功能異常,影響全身代謝運作。另一方面,果糖代謝後產生大量尿酸、三酸甘油脂,造成內臟脂肪囤積,導致代謝症候群及脂肪肝,並存留在體內造成發炎反應,甚至引起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等。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所謂精製糖是指食物在調理或加工過程中所加入具有甜味及熱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作用在於增加甜度,除了熱量外,其它營養素增加不多,因此被稱為空熱量(empty calories)。許多包裝食品中都添加了精製糖,包括汽水、運動飲料、手搖飲、巧克力、冰淇淋等,但其實早餐常吃的玉米片、麵包,或是部分菜餚醬汁都含有糖分,如番茄醬、義大利麵醬等。程涵宇建議購買包裝食品前,先查看食品標示中的精緻糖含量,如此有助於降低糖份的攝取。如果想戒糖,程涵宇建議先減少液態糖、再減少固態糖。「液態糖是指任何甜甜的飲料中所含的糖,例如手搖飲、碳酸飲料、果汁、能量飲,飲料中的糖分通常高度濃縮,容易大量飲用而不會有飽的感覺,只會越吃越多。」液態糖經常被使用於飲料之中,不但沒有飽足感,而且會刺激食欲,吃下更多熱量。(圖/翻攝自淘寶網)程涵宇說,研究發現,喝的液態糖熱量與吃的含糖食物熱量相比,液態糖熱量比較不容易有飽足感,這可能會導致吃進更多東西和增加卡路里攝取。「其中也包含蜂蜜,可能會造成體重與腹部脂肪增加,而且會導致高血糖和胰島素抵阻抗,導致身體發炎反應、高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變化,從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如果不想只喝白開水,程涵宇建議喝氣泡水、紅茶、綠茶,可以加上一片檸檬或柳橙添加風味,或是加牛奶的熱咖啡或冰咖啡都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料理菜餚時,也可以利用天然水果代替精緻糖。例如番茄炒蛋可加入一些完熟的紅色聖女番茄,甜度高、富含茄紅素;製作濃湯時,也可以選用甜玉米或加入南瓜,讓湯品有天然的鮮甜滋味;糖醋排骨可加當季金鑽鳳梨增加甜度;照燒雞腿也可以加蘋果汁減少糖的使用。除了減糖之外,想要打造不發炎體質,程涵宇建議可多多採用地中海飲食法,「《U.S.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評選地中海飲食法是2021年最佳飲食方法冠軍,不僅有益身體健康,更有多個科學研究指出這種飲食模式有助減緩焦慮、憂鬱症狀,減少身體發炎反應。」該怎麼吃呢?程涵宇建議掌握以下4個祕訣,就能降低身體發炎機率,遠離疾病。1.每天吃:全穀類、水果、蔬菜、豆類、香辛料、堅果類及健康的油脂(如橄欖油)2.每週吃2~4次:魚類、貝類、海鮮3.每週適量吃:優質的乳製品(如起司跟無糖的優格)、雞蛋和白肉4.避免食用:紅肉、甜食、加工肉品、精緻澱粉、反式脂肪

publish-icon 03月27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