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張童自幼罹患輕微腦性麻痺,被父親窩藏在永和區住處,至今沒上過幼兒園和小學,新北市社會局今舉辦記者會說明,市府日前跨局處破門緊急安置,發現張童體重不到19公斤,居住環境髒亂不堪,窩在髒亂不堪的沙發角落瑟瑟發抖,警方甚至得爬進屋找人,未來會努力與張父溝通合作,為孩子提供完整就學與身心發展計畫。張童居住環境漆黑且髒亂不堪,1樓通道口往樓梯沿路都是垃圾。(圖/中國時報許哲瑗攝)據了解,張父坐擁永和樂華夜市上億房產,離婚後獨自撫養張童,因擔心孩子上學被霸凌,長期以保護為由,幾乎讓男童過與世隔絕的生活,12歲張童至今連幼兒園、小學都沒上過,瘦小身形不到110公分、體重只有19公斤,僅有12顆牙齒,疑似因長期與外界隔絕,有身心發展遲緩現象。新北市2個月前啟動查找行蹤不明孩童專案,發現張童長期沒就學,3歲後便沒有健保就醫紀錄,以刑事案件主動移請偵辦,期間好不容易聯繫上張父,張父卻稱已將孩子帶往屏東居住,市府聯繫當地社會局發現並無此案,12日晚間前往破門進入男童家中,將男童帶離強制安置。警方和社工得爬進屋找人。(圖/中國時報許哲瑗攝)「社工還得爬進屋找人!」社會局張錦麗今舉辦說明記者會,拿出張童住處照片怒斥,張童居住環境漆黑且髒亂不堪,1樓通道口往樓梯沿路都是垃圾,警方和社工甚至得爬進屋找人,當天是寒流來襲的8度低溫,張童獨自窩在沙發角落,捲著棉被瑟瑟發抖,專案關懷小組評估張童未獲適當照顧,已立即予以保護安置。教育局表示,按理孩子滿6歲就應該要入學,教育局過程中多次向張父追蹤孩子就學進度,張父不願意配合調查,還以出境、入境記錄規定查緝;張童目前年紀為小學六年級,未來會安排張童就近至適合的學校,並以基本學力檢測鑑定安排適合的年級。此外,張男14日向法院申請提審,法院當庭駁回張父聲請,認為社會局緊急安置具合法性;社會局也強調,緊急安置是不得已的行為,只是希望孩子有更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會努力和張父溝通協調,為孩子提供完整就學與身心安全發展計畫。
陳姓老翁對腦麻女兒不離不棄,卻親手幫女兒「解脫」,令人遺憾。承審合議庭發現,50年間從未有社工訪視,讓陳女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人,失靈的社福機制,也導致人倫悲劇一再重演,近年就發生多起父殺腦麻子女事件,法官們都感到不忍。合議庭指出,陳女1992年領有身障證明,新北市政府取得鑑定報告時,依法須評估、提供相關居家照顧及照顧者支持、訓練等服務,確保身障者福利,減輕照顧者負擔,但50年間都沒有社會局或社工居家訪視。合議庭說,社會局只有寄信請陳女上課、提醒申請補助金或國民年金,未主動提供其他協助,就連核發的生活輔具,都無法切合陳女身體需求、沒有作用,家屬無從知悉政府還有那些社福措施,只能扛起責任,長期累積身心壓力,最終導致悲劇。台北何姓父親不忍21歲腦麻兒子受歧視,且逐漸無法負荷照顧工作,2015年掐死兒子,被判刑2年6月。桃園黃姓父親為了11個月大的腦麻女兒辭去工作,卻因此罹患憂鬱症,2018年間失控悶死女兒,被判刑3年2月。合議庭參酌類似案例後,更加能感受陳翁照顧女兒半世紀的痛苦與艱辛,除了輕判,還罕見建請總統特赦,期盼我國落實保障身心障礙者的相關法規,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斗六市鎮南國小501班罹患腦麻的林洧聰小朋友在全班同學的鼓舞下,17日參加校慶接力賽跑最後一棒,校長梁博雍表示,老師和同學想幫他達成洧聰參加大隊接力的心願,一致決議不計較名次,在大家的祝福下,洧聰完成他人生第一次接力賽。林洧聰小朋友罹患腦性麻痺,三年前曾參加雲林縣小天使發展協會舉辦的路跑;林媽媽說,兒子因身體障礙而更喜歡動,覺得別人可以,他也想要嘗試,謝謝校方這次給他機會和同學一起合作。林媽媽說,班級老師告知她才知道兒子要參加大隊接力,他很高興也很緊張,前幾天就睡不好,很怕自己害同學輸,有在公園練習跑。林洧聰小朋友說,他沒有甚麼信心,希望班上得前三名就好。林媽媽表示,兒子原本跑步容易跌倒,去年開刀後改善很多,最近又迷上籃球,學校老師體育課教他拍籃球、帶球走,他已經很開心。鎮南國小舉行17日61周年校慶運動會,每一年級都有大隊接力比賽共18棒,五年一班林洧聰小朋友擔任最後一棒,只跑直線的最後50公尺直線衝刺。五年一班同學起跑後慢慢跑,到第17棒時已經落後3個班級,林洧聰接棒後搖搖晃晃奮力往前,班導王幸芙和助理員陪跑,班上同學跟著慢跑加油,順利抵達終點線時,全校師生都歡呼。王幸芙老師告訴他「你靠自己的力量通過終點線了,你很棒,要對自己有信心!」班上同學鼓掌稱讚林洧聰「金馬獎」。林媽媽看到兒子接棒快跑的樣子,感動得落淚。
照顧唐寶寶需要花費許多精力,但身為父母的他們都不曾放棄。從事水電工作的凱爸有一個4歲多的腦性麻痺兒子小驛,賺來的錢幾乎拿來支出兒子的醫藥費;小驛的媽媽則是辭去工作,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但無論再辛苦,他們都不放棄,因為孩子是他們的心頭肉。唐氏症基金會分享一則案例,近日《做工的人》大受歡迎,劇中工人「蜆仔」家中也有特殊兒童,而情節也在現實中上演。小驛患有腦性麻痺,一般的孩子在4歲時,已經能跑、能跳或者玩耍,但他仍無法開口,只能透過哭、笑,來跟外界表達情感。小驛的媽媽透露,小驛是夫妻倆的第一個小孩,產檢一切正常,懷抱著滿心期待迎接孩子出生,結果孩子卻是個腦性麻痺寶寶,為了照顧寶寶,辭去工作;她說,每次孩子哭的時候,都會感到很挫折,因為要猜他為什麼哭。而小驛的爸爸(凱爸)則一肩扛下經濟重擔,日日在工地爬上爬下,刮傷、敲到手之類都是家常便飯,衣服常常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下班後,他不是倒頭就睡,先幫忙孩子活動關節,洗澡、穿衣服,到了深夜才是自己的時間。凱爸坦言,的確有埋怨過為什麼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最後仍選擇樂觀面對。凱爸笑說,孩子是他的心頭肉,無倫如何都不會放棄,勇敢接受上天給的考驗,只希望有天孩子能夠開口跟他說句話,如此已心滿意足。
屏東縣男子趙世翰因不滿林姓前女友與他分手後結交新歡,去年他竟放火燒她住的套房,造成她患有腦性麻痺、行動不便的25歲兒子被燒死,歷審依殺人罪將他判處無期徒刑,他提上訴辯稱因放火位置離死者很遠、非故意犯罪,最高法院不採信他的說法,駁回確定。去年5月,趙男因不滿林女分手後結交新男友,酒後衝動,竟到林女與其兒子同住的日租套房縱火,造成林子因行動不便無法逃生,送醫不治。目擊證人指認趙男火災後倉促逃離現場,檢方偵查後,依殺人罪起訴趙。屏東地方法院審理時,趙男否認縱火犯行,但因罪證確鑿被判處無期徒刑,高雄高分院審理期間,他改口坦承放火,但強調沒有殺人意圖,仍遭判處無期徒刑。趙男提上訴主張沒有看到林女的兒子,他放火位置距離對方很遙遠,但最高法院認為,趙男與死者母親同居2年多,應知悉其等均同住一房、套房不大,且他自承知悉死者無行動能力,當可預見死者無法逃離,駁回上訴,判處無期徒刑定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