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排尿「燒灼疼痛」恐是性病感染? 醫揭4大常見原因
尿尿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男性如果出現疼痛感,可能與4大原因有關,包括尿道感染、尿結石、性病感染和前列腺炎,醫師便提醒民眾,有相關症狀要特別注意,並儘速就醫。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在臉書專頁指出,許多患者求診,問題都是尿尿的時候會痛,他指出男性若經常在尿尿時,感覺有灼熱感或是疼痛,要趕緊就醫,接著點出4大原因:※尿道感染通常由細菌引起,症狀包括尿道口灼熱感、尿液中有血絲、頻尿和尿急等。最常見的尿道感染是尿道炎,也可以是尿道膀胱炎或尿道前列腺炎。※尿結石是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的固體結構,主要由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構成。當結石移動時,它們可能會阻塞尿道,引起劇烈的疼痛和不適感。除了疼痛,尿結石還可能導致尿液混濁、血尿和頻尿等症狀。※性病感染像是淋病或梅毒,可能會引起尿道發炎和刺激尿道,從而導致疼痛和灼熱感。其他性病如生殖器疱疹等,也可能引起排尿時的不適感。※前列腺炎前列腺是位於男性骨盆底部的一個小腺體,若發炎會引起尿道發炎和排尿時的疼痛。而前列腺炎的症狀還包括頻尿、尿急、腰背痛等。

陸網紅「狂灌2公斤60%烈酒」暴斃 研究:恐導致心肌梗塞
34歲的大陸直播主「三千哥」日前在抖音上PK暴飲,狂灌7瓶白酒(約2公斤)暴斃身亡!許多直播主為了衝刺流量,紛紛挑戰爭議題材。早在2018年,因酗酒走紅的網紅「大飛」,於直播後不久離世;2021年,大胃王網紅「海龍」也據稱在「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後身亡。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H)指出,暴飲不僅和心肌梗塞有關,且引發中風的風險恐增加10倍。三千哥酗酒被禁抖音 開新帳號規避審查「三千哥」本名姓王,居住在江蘇省連雲港市。5月16日,他參加了4場一對一的拚酒比賽,參賽者爭相競逐,以在短時間內從粉絲獲得最多的禮物。三千哥輸了3局後,又灌了幾瓶白酒作為懲罰,並在半夜結束直播。觀眾回憶他那天晚上至少喝了7瓶酒。次日下午,三千哥被發現死亡,趙姓好友遺憾表示:「家人找到他時,他已經不在了,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隨即於20日上午火化下葬。抖音已經禁止直播期間飲酒,警告用戶不可參加喝酒直播比賽,也不能在應用程式上播放相關影片。三千哥之前就因酗酒被禁止使用抖音,但據陸媒報導,他透過開設新帳號來規避,新帳號仍擁有超過44,000名粉絲。如今「三千哥」之死,引發大批網友指出應對於影音平台進行審查與監管。大陸酗酒、大胃王直播主 近年陸續身亡根據《BBC》引述中國當局2022年的資料顯示,抖音等短影音平台上有多達超過10億用戶,該產業產值約199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8636.6億元)。許多直播主為了衝刺流量與吸引粉絲「斗內」(Donate,贊助、捐獻之意),經常挑戰大膽與爭議題材。早在2015年,抖音就開始流行暴飲白酒,並將影片上傳到網路;2018年,以大量酗酒和灌飲食用油著稱的網紅「大飛」,就在直播後不久離世;2021年,擁有千萬粉絲的29歲大胃王網紅「海龍」,據稱在「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後去世。原文出處:Douyin: Chinese livestreamer dies after filming drinking video白酒酒精量達60% 三千哥暴飲15.8倍!陸媒報導,三千哥在網紅PK界「地位崇高」,因為他每次喝酒都是按斤計算,就算PK輸了也有懲罰方式,如一次喝20顆生雞蛋。但有網友貼出他告別式的畫面,從照片中可見畫面相當冷清。網友感嘆:「我看過直播,喝酒太猛了,50多度牛欄山,打火機點的燃,咔咔連吹4瓶,連口菜都不吃。真的不能這麼搞,掙再多錢,人沒了就都沒了。」目前三千哥的帳號已關閉。喝多少算暴飲? 不同酒類標準一次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暴飲」的定義,過去1個月內只要單次喝酒量超過60克純酒精,都算是「暴飲」。三千哥所喝的白酒是一種酒精含量高達60%的烈酒,換算下來他約喝進948克純酒精,已達到WHO暴飲定義的15.8倍!國健署教你計算方式:純酒精量(公克)=容器容量(毫升)×數量(杯、瓶、罐等)×對應酒精濃度(%)×0.79(酒精密度)[i]。國外研究:暴飲危害比酗酒更嚴重世衛指出,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包括事故傷害(28.7%)、消化性疾病(21.3%)、心血管疾病(19%)、傳染性疾病(12.9%)及癌症(12.6%)等,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3%,代表每20人就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另外,喝酒還會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造成1億3,260萬人年損失(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ii]。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H)資料顯示,頻繁暴飲與長期酗酒相比,導致腦損傷的速度更快,影響也更嚴重[iii],同時,暴飲引發中風的風險增加10倍[iv],和急性心肌梗塞也有關聯[v]。不僅如此,英國《衛報》報導,暴飲者因酒精產生木僵狀態,以致意識不到人體需要排尿,恐導致膀胱破裂,死亡率高達1-5%[vi]。 [i] https://www.mohw.gov.tw/cp-4261-46145-1.html

孫德榮「連2次重摔」爬不起送醫⋯高燒感染裝尿袋 曝腎臟已在標準值之下
「偶像教父」孫德榮曾一手捧紅5566、羅志祥、183club等藝人,不料近年健康卻頻頻亮起紅燈。吳德榮日前在家中連摔2次,撞到左邊肋骨,導致痛到無法用力,經檢查後,又發現疑似感染,因此高燒不退,在醫師建議下先裝尿袋。吳德榮透露,日前在家接連摔了2次,導致左邊肋骨痛到無法用力,後來又發生爬不起來的狀況,只好到醫院就醫,怎料到回家後,開始變冷、又發熱,依過去經驗,應該是感染了,「因為早上有4個小時沒有小便。」他嘆,千瘡百孔就是不退燒,除了培養細菌,也要拍核磁共振。吳德榮昨(26日)晚間表示,因為肋骨痛到無法用平常腹壓小便,加上人工膀胱是大腸改造的,大腸還是有絨毛,會吸收尿的毒素,已經沒有正常膀胱的消毒功能,所以一直有餘尿排不乾淨,就會一直感染,高燒不退。最後在醫師建議下,吳德榮決定先裝尿袋以策安全,原因是腎臟已經在標準值之下。消息一出,許多人留言關心「請聽醫生的話,可別跟自己身體過不去」、「保重」、「要開始禁食吃ㄧ些食物了,器官都有相關性」。

夏天要命習慣2/年輕愛憋尿「老了有夠慘」 頻尿卻滴滴答答「還可能洗腎」
炎炎夏日多補充水份之餘,也代表需要更常跑廁所,但許多人習慣性憋尿或忙於工作,當心長期下來可能重創腎臟健康,甚至要終身洗腎!醫師表示,年輕時這些壞習慣還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開始上門「討債」,可能會頻尿但又尿不出來,排便、射精都會疼痛不堪,猶如活在地獄之中。依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且發展至後期則需洗腎,除了老化是原因之外,其實也可能與長期憋尿有關。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有些人已經習慣性憋尿,尤其是夏天炎熱喝水量增加,許多人懶得一直去上廁所,就會刻意憋尿,而一旦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就可能影響健康。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甚至可能需要洗腎,如此將得不償失。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研究顯示,憋尿時間過長會使腎臟血流量減少,進而損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長期憋尿會引發一系列泌尿系統的問題,甚至傷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嚴重可能導致終生洗腎。(示意圖/黃耀徵攝)不只如此,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機率大增,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早成腎臟跟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另外,憋尿時尿液會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敗血症等。洪永祥表示,憋尿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膀胱腫漲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就可能誘發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而且年輕時若習慣憋尿,很多後遺症都會在年紀大的時候跑出來,人生會變得很悲慘。」洪永祥說,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也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引發慢性前列腺炎。這是非常痛苦且影響生活作息的症狀,常見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另外,憋尿也會使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而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另外,相較於男性,女性由於尿道較短,若有憋尿習慣更容易產生後遺症,其中又以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尤其夏季相當濕熱,建議女性朋友下半身穿著寬鬆、透氣,同時私密處要保持乾爽,就算是女童小便後也要使用衛生紙按壓一下私密處,以保持清潔。而且最好不要使用護墊,因為許多人往往會忘記更換護墊,非常容易孳生細菌,生理期使用衛生棉時也要勤更換,才能避免私密處反覆感染。

6旬婦人腹痛就診 醫驚見40年陳年避孕器穿透子宮
婦人40年前裝的避孕器已穿透子宮,插入膀胱肌內層。(嘉義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說,避孕器對子宮來說就是一種「異物」,身體會排斥它,裝設後要定期檢查。(嘉義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嘉義一名6旬婦人裝避孕器多年,因腹痛到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婦人40年前裝的避孕器已穿透子宮,插入膀胱肌內層,不但婦人嚇傻,連婦產科名醫,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都說,幸好及時發現,開刀取出避孕器,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除引發潰爛發炎外,甚至會造成腹膜炎、敗血症。黃元德說,裝避孕器雖然是方便的避孕方式,但要記得定期檢查,指子宮避孕器會穿透子宮,大多不是裝設時的問題,而是避孕器對子宮來說就是一種「異物」,身體會排斥它,因此避孕器有可能會穿透子宮進入腹腔,輕則引發疼痛,重則感染化膿,腹腔粘黏,甚至可能刺破腹腔內的臟器,危害生命。黃元德指出,一般來說,裝避孕器5年就應更換,否則避孕效果會變差,若超過5年沒有移除,也不用擔心被子宮包住,現在有很多技術可以移除避孕器,最重要是每年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以及超音波檢查,確保避孕器不會「不安於室」。黃元德進一步建議,如女性更年期後已無避孕需求,建議取出避孕器,否則除可能造成子宮蓄膿外或避孕器嵌鑲外,隨女性荷爾蒙減少、子宮萎縮,避孕器有可能「破宮」而出,釀致危機。而裝避孕器最好的時機點在生理期結束、排卵前裝設,否則會擔心裝設時正好懷孕,增加子宮外孕機率,黃元德提醒,裝避孕器後1個月,也要回診檢查,若患者沒有不舒服或異狀,才算裝設成功。

62歲高雄翁小便不順 竟買「鋼條」自通:效果很好很舒服
傻眼至極!高雄一名62歲男子因為小便不順,就診懷疑有尿道狹窄問題,便使用尿道狹窄擴張器,因為覺得有效就自己買來用,但之後愈來愈無感,於是到泌尿科就診,結果把女醫師給嚇壞。泌尿科女醫師張美玉向《ETtoday新聞雲》透露,男子看診主訴小便不順,曾去大醫院就診,當時醫師研判沒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僅懷疑是尿道狹窄,使用尿道狹窄擴張器之後,認為效果很好,而且感覺很舒服,就自行到醫療器材行購買,「沒事就拿來通一下」,直到最近發現用得不太順,「不太爽、不太好尿」。張美玉聽完哭笑不得,坦言連住院醫師都不太會用,男子竟然會用,還沒受傷,不過她也警告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因為尿道必須保持無菌,加上擴張器有上鉤的角度,假如沒用好很容易受傷,導致尿道狹窄情況更嚴重。張美玉解釋,排尿困難有很多原因,包括膀胱無力、攝護腺肥大等,並非只有尿道狹窄,所以男子這樣只能解決其中一個原因,萬一用不好還可能造成後遺症。她認為對方一定沒有尿道窄的問題,強烈呼籲:「不要再做了!」

放射線治療副作用大! 中藥這2藥材可減緩不適
75歲王先生罹患攝護腺癌,並準備接受放射線治療,但他很擔心身體承受不住放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求診中醫,希望藉中醫調理降低副作用的不適。攝護腺放療常見副作用多 疲累、皮膚變乾又頻尿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說明,攝護腺放射線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有疲累、下腹或下背皮膚變乾、發紅脫皮或變色、小便灼熱、頻尿、尿急、夜尿、想排便但量少或解不出、腹瀉等,少數病人可能有延遲副作用,如放射性直腸炎、膀胱炎等,此外照射到的腹部和背部組織未來可能會纖維化,摸起來較硬或活動有緊繃感。麥門冬、沙參減輕放療副作用 黨參、黃耆增強體力劉家蓁認為,以中醫的觀點而論,接受放射線治療是屬熱毒傷陰耗氣,身體容易出現陰虛內熱和氣虛的狀況,因此治療著重養陰清熱,使用中藥如麥門冬、沙參,以減輕副作用的出現。此外,放射治療容易耗氣,因此適度的補氣和提升食慾,如黨參、黃耆能增強體力。中藥減少化療和放療副作用 降低復發、增加存活率根據研究部分中藥可以使癌細胞的輻射敏感度增加,提高放射治療效果。劉家蓁表示,常規癌症治療搭配中藥輔助治療,可減少化療和放療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能降低復發並增加存活率。此外,劉家蓁也建議放療的病人可配合醫師調配的藥膳來作食療。平常飲食則以清淡為主,可選用白木耳、清蒸魚湯、蓮子、綠豆、白菜、苦瓜等較養陰清熱的食物,避免過熱或太冷的刺激性食物;而長期的組織纖維化也可搭配針刺治療減緩緊繃感。

淡大交換生誤食老鼠藥命危 嚴重恐洗腎「2解毒方法曝」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24歲大學生艾力克斯(AlexShorey),一年前到淡江大學當交換學生,本月初誤食老鼠藥「超級華法林」(Super Warfarin),導致器官衰竭、呼吸困難意識模糊、貧血,目前命危搶救中。至於該藥的成分和效果也曝光了,嚴重者可能要輸血補充血漿甚至洗腎。艾力克斯因不明原因誤食老鼠藥,近日起床發現滿床、滿臉都是鼻血,且狀況持續多日,家人認為是吃了台灣的街頭小吃所引起。由於語言差異,沒有獲得正確治療,以致於情況愈來愈嚴重,被送進加護病房,狀況不樂觀。淡江大學表示,艾力克斯曾經就讀淡江大學,但是就讀完2期的3個月班期後,2月14日就離開台灣,不知道何時又回來,但如果需要學校幫助,會全力給予必要的支援。誤食老鼠藥要立即就醫。(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據了解,華法林和超級華法林皆屬抗凝血劑,但使用上不同,前者用在醫學上,可以預防血栓生成,被用在心房纖維性顫動、風濕性心臟病、中風或裝有人工心辦等病患;後者主要用於防治鼠患相關。假如誤食超級華法林,後續會出現血液凝固功能異常等不正常內出血,包括膀胱、泌尿道、腸胃道出血,恐出現血尿和血便,刷牙也會牙齦出血,女性病患經血量大增,應趕緊就醫檢查。治療上以維他命K1、活性碳等藥物吸附為主,嚴重者得進一步透過血漿輸血甚至洗腎治療。

男嬰出生無肛門「竟有2個雞雞」 醫學文獻僅100例:機率1/600萬
百年難得一見!巴基斯塔一名男童嬰出生時就患有「雙陰莖」(Diphallia),排尿功能正常,但沒有肛門,醫學文獻中僅有100例紀錄,是相當罕見的病症。據《每日郵報》報導,伊斯蘭馬巴德一名男嬰在出生36周後,被送到醫院治療,沒有任何家族遺傳病史,卻發現沒有肛門,但有2個形狀正常的陰莖,其中一個是1.5公分,另一個是2.5公分。經過掃描顯示,男嬰的一個膀胱連接2個尿道,代表會從2個陰莖排出尿液。外科醫生將結腸的一端從腹部左下側的開口轉移,讓男嬰可以排便,在手術後2天觀察,已經順利出院,並安排後續回診。目前尚不清楚雙陰莖是如何發生的,也不知道是否有風險,但人們認為是在子宮內生殖器發育時,偶然發生的。該團隊在國際外科雜誌病例報告中提到,罹患雙陰莖的機率,如醫學上所知的一樣,是600萬分之1,文獻上只有100個案例,首例可追溯到1609年。報導指出,雙陰莖和其他異常無關,像是出生有2個陰囊或肛門,這個疾病會造成脊柱裂的風險提高,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多數情況下,陰莖的大小會一樣,並且在同個位置,不過某些案例中,較小的陰莖會位於較大的上方,而雙陰莖患者,可以從2個陰莖排尿或射精。

孩子尿床勿責怪! 醫曝導致尿床8因素
尿床(也稱為夜間遺尿)是兒科門診常見求診問題。兒科醫師表示,當孩童到了4歲時,開始有意識到膀胱的漲尿感,自然而然就學會控制白天的排尿。然而,夜間膀胱控制訓練通常需要更長時間,預計要到孩子5至7歲時才會較為成熟。5歲孩童有16%會尿床 男孩是女孩的兩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珍冠指出,根據各年齡層尿床盛行率,5歲孩童有16%會尿床,直至15歲時,仍有1%至2%會發生持續尿床,而男孩尿床比例大約是女孩的兩倍。八項原因導致尿床 便祕、焦慮也會影響王珍冠分析導致孩童尿床常見原因,共有八項分類:•孩童的膀胱發育成熟較慢。•孩童膀胱的容量比同年齡較小。•家族遺傳: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會尿床者,孩童尿床的機會也會較高。•血管加壓素(一種減少尿液產生的激素)製造減少。•深度睡眠:大腦覺醒的中樞異常,使孩童在夜間睡眠中感覺不到尿意感,(這個理論仍有爭議)。嚴重便秘。•潛在疾病:包括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大便失禁、蟯蟲病、腎衰竭、癲癇發作和睡眠問題(如睡眠呼吸暫停)。•情緒焦慮和恐慌:很少會導致尿床。觀察記錄白天排尿情況 鼓勵代替責罵王珍冠提醒,當家裏有孩童尿床情形,家長可先觀察並記錄孩童在白天和夜間睡眠排尿狀況(如有無伴隨頻尿、尿急)、排尿時間和次數、排尿量及每天喝水的量,就診時可提供醫師做為初步評估。此外,治療過程有時不如預期,家長方面要了解孩童尿床並非自願,不要因為尿床問題責罵小孩,反而以鼓勵代替處罰;至於孩童方面,要讓他們積極正視這個參與過程,培養孩子責任感。

35歲女陰道反覆發炎 雷射治療「促進血液循環」明顯改善
一名約60歲病患長期陰道乾澀,連運動爬山都非常不舒服,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科主任陳璐敏,由於病患罹患不適合賀爾蒙治療疾病,之前藥物治療症狀沒有明顯改善,陳璐敏主任建議可考慮使用陰道雷射治療,經過三次療程,病患表示,現在運動爬山不會再有不舒服狀況。另一名約35歲的年輕女病患,長期陰道反覆發炎,藥物治療後沒有明顯改善,經過三次陰道雷射治療,症狀也明顯改善,持續門診追蹤。陳璐敏主任表示,女性在歷經生產,邁入更年期或卵巢、乳房等疾病影響,生殖泌尿系統會逐漸產生老化萎縮,例如陰道張力彈性減弱、乾澀、灼熱、搔癢、反覆陰道炎、行房疼痛等等,甚至影響膀胱尿道支撐度,一旦咳嗽、大笑打噴嚏或外出運動、跑步時還會發生滲漏尿的困擾與尷尬。陰道雷射適用於三大族群,第一是更年期陰道乾澀,萎縮性陰道炎,性交疼痛,或輕微尿失禁者,第二族群屬於比較年輕,生產後造成漏尿者,第三類是年輕族群反覆性陰道發炎,藥物治療效果不好者。陰道雷射科技雷射光療運用二氧化碳雷射科技搭配360度與90度陰道點陣式掃描探頭,可快速剝離並更新老廢陰道黏膜,產生深層雷射熱效應,可促進陰道黏膜下層結締組織內膠原蛋白增生並提升血液供應,重啟滋潤彈性。陳璐敏指出,一般1個月治療1次,3次為一個療程,之後,每年進行1至2次治療,不須住院,不用麻醉,當天可恢復正常作息,一周內採淋浴方式洗澡,避免陰道沖洗、泡澡、游泳、泡溫泉等活動,一周後可恢復性生活。

女性私密問題難以啟齒,錯誤保養方法要如何避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從以前到現在,不論男女,私密處問題都難以啟齒,女性下體搔癢、鬆弛、異味,以及失禁……各類問題,一知半解下,更有人有錯誤認知,「老人才會尿失禁,我現在只是暫時的」、「鬆弛是正常的,沒辦法改變」、「有異味洗一洗就好了」,有些處理方式更會傷害到身體。然而,其實這些問題,現代醫療方式都有辦法幫助改善。女性私密處問題怕尷尬,就醫情況不佳皮膚專科診所陳逸懃醫師表示,從業多年以來,由於怕尷尬與不好意思,女性患者面對私密處問題,大多不會就醫。其中主要分為尿失禁、陰道鬆弛、散發異味三大問題為主。私密處三大問題錯誤認知解析1. 尿失禁: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一大類別為「應力性尿失禁」,許多人認為只有老人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陳逸懃醫師說明,其實三四十歲時,就可能有咳嗽漏尿問題,不論咳嗽、打噴嚏、突然站起……都有漏尿危機,也有許多人認為,與這類失禁與自然產相關,其實懷孕期間,體型與體內激素有較大變化,都有可能會有應力性尿失禁。2. 陰道鬆弛:通常是生產過後較容易出現,大多數人的錯誤認知在於,只有自然產的孕婦,才要面臨這類困擾,然而懷孕期間,為了幫助生產,體內分泌的「鬆弛素」,不論選擇什麼生產方式,都不能避免。3. 私密處異味:私密處散發異味時,有些人會選擇使用清潔劑過度清潔,反而破壞陰道酸鹼值與內菌種平衡,造成私密處更加敏感甚至受傷;或者由於不想就醫,購買到含有類固醇的成藥,造成私密處皮膚萎縮。陳逸懃醫師表示,患者通常都要等到很不舒服才會就醫,往往伴隨感染問題,造成反覆就醫的不良循環。應力性失禁問題提早就醫,凱格爾運動與維密雷射可協助改善陳逸懃醫師提到,尿失禁問題如果拖到晚期,可能就只有手術才能起到作用,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改善狀況也因人而異,如果能提早就醫詢問,其實有很多方式改善,如凱格爾運動與私密處雷射。凱格爾運動主要是為了訓練骨盆底肌肉,然而私密處問題,往往不只有肌肉問題,僅透過運動效果有限,同時環境與時間限制較多,現代人要堅持實行較有困難。私密處雷射治療如維密雷射,能夠改善陰道鬆弛、散發異味的問題,同時藉由刺激陰道時,間接刺激膀胱、尿道肌肉,強韌肌肉,讓應力性失禁的問題得到改善。維密雷射重建膠原蛋白,迎回健康陰道組織維密雷射屬於二氧化碳汽化式雷射(CO2),透過汽化與熱效應,代謝老廢陰道組織,已有實證能讓陰道中的固有層厚度增加,增生血管與彈性膠原蛋白,重回彈性緊實;同時維密雷射還能夠提升血液循環,讓陰道回春,改善內部PH值,由中性轉向酸性的健康環境,減少陰道感染與異味問題。陳逸懃醫師特別說明,其實現在私密處雷射,已經不再是過往印象中,僅有性行為或性需求患者才需要,許多時候已經當作一種治療來使用,如陰道疾病與感染等,都是有一定效益的。過程基本無痛,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保養由於維密雷射需要將探頭深入陰道,許多人擔心會不會痛?陳逸懃醫師表示,陰道神經叢較特別,除去陰道口較為敏感,探頭經過時,可能會有點不適,基本上不會有疼痛感。陰道本身健康環境需要維護,陳逸懃醫師表示,持續以維密雷射做私密處保養療程,年輕時可保持陰道緊緻彈性,維持私密處健康環境;熟女時能減少應力性漏尿,如有哺乳也能減少陰道乾澀狀況;待四十五歲後可維持性生活品質,延緩停經前期不適;五十後可避免泌尿道重複感染,減少應力性漏尿。無懼就醫,私密處要自己守護許多問題早期就醫,都能用簡易快速的方式獲得改善,應力性漏尿與陰道鬆弛問題,只要早期治療,都能盡量避免手術動刀。陳逸懃醫師認為,私密處就如同女性的第二張臉。面對臉部保養,許多人都能直言不諱,積極就醫;私密處同樣也需要如此,也要細心呵護維持,醫師是大家的好友,有任何狀況,都能與醫師諮詢,不用害羞與不好意思。

蕾菈懷孕23周 膀胱被狂踹「睡不了」淚崩:無法想像以後生活
網紅團體「反骨男孩」成員蕾菈(Lyla)去年結婚,同年12月公布懷孕喜訊,目前大約6個月,但因為腹中胎兒太活潑,讓她無法好好睡覺,崩潰直呼:「沒辦法想像之後的生活」。蕾菈懷孕之際也不忘更新社群平台,時常分享自己的體態和近況,她23日在IG表示,雖然變胖了但她還是很愛自己,坦言已經咳嗽一個月,咳到掛急診,檢查發現得了A型流感,讓她無奈:「兩胎都中標,A流是不是特別愛我?一個孕婦中了新冠又得A流的機率有多高?」蕾菈分享懷孕日記。(圖/翻攝自蕾菈IG)事隔8天,蕾菈今(31日)清晨在IG上傳限時動態,提到目前懷孕23周,胎動大到影響睡眠,讓她完全無法睡覺,因為膀胱狂被踹,淚訴這種痛苦只有孕婦懂,而且難以想像之後的生活。蕾菈坦言胎動大到睡覺都有困難(圖/翻攝自蕾菈IG)由於蕾菈之前曬孕肚時,被發現有穿肚環,有粉絲便好奇:「懷孕最後還是勢必得拆嗎?還是看個人懷孕肚子大小呢?」對此她解答,只要本身沒有不舒服的話,可以戴到生產的時候,只有照超音波必須拿下來,醫生也告知:「只要沒有不舒服,戴著不影響的呦」,至於目前她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但如果之後環被撐大,就會拿下來。

4成女性患有尿失禁、性交痛!恐是骨盆鬆弛脫垂導致 醫曝造成原因
61歲林女士,停經大約10年,過去以自然產方式生過3胎,六年前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同時合併有急尿、頻尿、尿失禁以及排尿不乾淨等情形,需要腹部用力推回突出物,才能把尿液排乾淨;有時咳嗽、打噴嚏、跳躍或跑步時也會出現漏尿現象,就醫診斷確診為骨盆鬆弛脫垂,內診檢查已是第三度,尿動力學檢查結果也有應力性尿失禁問題。骨盆鬆弛脫垂 造成原因很多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指出,「骨盆鬆弛脫垂」主要為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直腸等)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生理位置,導致從陰道脫垂或突出,常伴有尿失禁、骨盆疼痛、背痛、性交疼痛的症狀。造成的原因很多,如:高產次自然產、長期負重工作、慢性便祕或曾有接受子宮全切除等,雖不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但因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的退縮,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國內四成以上婦女骨盆鬆弛脫垂 自然產2胎以上風險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國人有四成女性曾有骨盆鬆弛脫垂問題,年齡大都在50歲至70歲之間,自然產2胎以上的婦女,終其一生發生脫垂的風險值為10至20%,生產次數愈高者,其風險愈高。依嚴重程度區分,輕微程度者占50%,中等程度者約40%,嚴重程度者(整個子宮/膀胱外翻)大約占10%。若計算發生尿失禁的比例,則其發生率更達到20至50%;在臺灣9個女性中有一人須接受手術!治療方式選擇多 達文西機械手臂提升精準度吳銘斌教授說明,骨盆鬆弛脫垂治療方式有保守治療(骨盆底運動、陰道雷射、子宮托)及手術治療(傳統開腹、腹腔鏡、達文西);對於想再生育者或不適合手術者可採取保守治療,中重度者則需優先考慮手術治療。隨著醫學的進步與創新,達文西機械手臂已取代了許多婦科傳統的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除了使執刀的醫師可在手術過程中能透過3D立體影像、加上放大十至十二倍的高畫質影像,將手術部位附近的相關結構,清晰呈現於眼前;加上仿真人類手腕,能讓手術器械在手術中靈活自由於任何角度和旋轉,並遠端同步操作,避免對於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大大提高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預防骨盆鬆弛脫垂 日常建議這樣做預防骨盆鬆弛脫垂的方法,吳銘斌教授強調,除了維持體重、多攝取蔬果以防便祕,年齡較大及生產過的婦女也要多練習骨盆肌肉凱格爾運動,並於做抹片檢查時,可請醫師檢查是否有骨盆鬆弛脫垂的情況;若有需要也要接受雌激素陰道投予。

老翁翻土做園藝被「一戰時期細菌」感染 身體液化+氣化險喪命!
近期西伯利亞「殭屍病毒」可能復活消息,引發各界關注。不過,古老病菌侵害人類的事件其實正持續上演,一名64歲瑞典老翁就因為在自家花園感染「一戰時期」的細菌,導致身體「被吃掉」大面積壞死,差點喪命。這起駭人病例最近在期刊《國際外科病例報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公開,受害老翁疑似在整理花圃時讓帶有引發氣性壞疽(Gas gangrene)病菌的蟲子,碰觸到他罹患銀屑病(又稱牛皮癬)的患處,或不慎被沾染細菌的鐵絲網割傷而遭到感染。老翁遭感染不久,就出現身體左側莫名疼痛及持續發燒8小時症狀,醫師檢查發現他的疼痛部位非常柔軟卻沒有外傷跡象,經電腦斷層掃描,驚覺老翁左側骨盆處積蓄大量液體及氣體,導致連結下背部、腿部及臀部處的肌肉因壞死產生疼痛感。醫療團隊見此研判老翁罹患細菌感染引發的壞死性筋膜炎,然而,老翁症狀不但沒隨著抗生素投入而緩解,肌肉組織液化、氣化的範圍還持續擴大。醫師緊急移除50%脊椎和骨盆之間最重要的腰肌來避免感染擴大,但手術完成後,醫師又發現老翁的左腿肌肉組織壞死,也必須移除部分肌肉組織。醫療團隊在老翁住院的135天期間,先透過樣本檢驗確認他感染梭狀芽孢桿菌,進而引發氣性壞疽,而氣性壞疽正是在一次世界大戰奪走戰壕中無數士兵生命、惡名昭彰的恐怖疾病。醫療團隊確認病因及骨盆感染停止後,選擇不縫合腿部傷口,而是把浸泡過氧化氫的紗布塞滿傷口,避免感染擴大,老翁除在住院期間多次心臟驟停、呼吸停止,還因連結腎臟及膀胱的尿管被侵蝕,導致體內漏尿。目前老翁已脫離險境轉送療養院照護,但他現在用助行器也只能步行20公尺。此外,若罹患氣性壞疽卻未盡快治療,則死亡率接近100%。